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出肉率高的肉牛品種:選對品種可提高養殖戶百分之十的經濟效益
博士快樂養殖
1/9 安格斯牛:以被毛黑色和無角為其重要特徵,犢牛平均初生重25~32公斤,具有良好的增重性能,公犢6月齡斷奶體重為198.6公斤,母犢174公斤;週歲體重可達400公斤,並且達到要求的胴體等級,日增重950~1000克。安格斯牛肉用性能良好,表現早熟易肥、飼料轉化率高,被認為是世界上各種專門化肉用品種中肉質最優秀的品種。
2/9 西門塔爾牛:毛色為黃白花或淡紅白花,頭、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為白色,皮肢為粉紅色,頭較長,面寬;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乳房發育好,成年公牛體重乎均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該牛生長速度較快,均日增重可達1.35-1.45千克以上。
3/9 比利時藍牛:頭呈輕型,背部平直,尻部傾斜,皮膚細膩,有白、藍斑點或有少數黑色斑點。成年母牛平均體重725千克,體高134釐米;公牛體重1200千克,體高148釐米。增1千克體重耗濃縮料6.5千克。該牛最高的屠宰率達71%。比利時蘭牛能比其他品種牛多提供肌肉18%~20%,骨少10%,脂肪少30%。
4/9 婆羅門牛:婆羅門牛原產於美國,是一種瘤牛。它的體格高大,脖子後面有巨大的肉瘤,長相非常奇特。婆羅門牛比較好養,對飼養條件要求不高,但產肉量較高,肉質好,因此如今在世界上得到廣泛的分佈,毛色多為銀灰色。
5/9 利木贊牛:利木贊毛色為紅色或黃色,口、鼻、眼田周圍、四肢內側及尾帚毛色較淺,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頭較短小,額寬,胸部寬深,體軀較長,後軀肌肉豐滿,四肢粗短,出肉率高。犢牛斷奶後生長很快,10月齡體重即達450千克,週歲時體重可達50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為0.86-1.0千克,平均成年體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
6/9 夏洛萊牛:最顯著的特點是被毛為白色或乳白色,皮膚常有色斑;全身肌肉特別發達;骨骼結實,四肢強壯,生長速度快,瘦肉產量高。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6月齡公犢可達250千克,母犢210千克。日增重可達1400克。成年活重,公牛平均為1100-1200千克,母牛700-800千克。
7/9 三元雜交牛:西門塔爾X利木贊X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萊X利木贊X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贊X西門塔爾X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贊X利木贊X本地牛(利雜二代)。以西利本的體形最大,夏利本增長速度最快,利西本的產肉能力最強,24月齡以前為適宜屠宰期。
8/9 皮埃蒙特牛:公牛在性成熟時頸部、眼圈和四肢下部為黑色。母牛為全白,有的個別眼圈、耳廊四周為黑色。成年公、母體高分別為143釐米、130釐米。犢牛出生重公牛犢41.3公斤,母牛犢38.7公斤。肉用性能十分突出,其育肥平均日增重1500克(1360~1657克),生長速度為肉用品種之首。公牛屠宰適期為550~600公斤活重,一般在15-18月齡即可達到此值。母牛14~15月齡體重可達400~450公斤
9/9 和牛:和牛以黑色為主毛色,在乳房和腹壁有白斑。成年母牛體重約620千克、公牛約950千克,犢牛經27月齡育肥,體重達700千克以上,平均日增重1.2千克以上。是當今世界公認的品質最優秀的良種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紋明顯,又稱“雪花肉”。
2017-08-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