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10 個回答
李老师说财
2019-05-27

之所以存在這種情況,既有投資心理學的影響,也是理財環境發生變化的必然結果。從心理學上來說,相對於較高的但不確定的收益,更多的人願意選擇更為保險但可能更低的收益。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許多人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而不願意買4%-5%的理財。

銀行定存和銀行理財,雖然都冠有“銀行”兩個字,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產品。從安全性來看,銀行存款比銀行理財更安全,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是完全可以放心的,即使發生極端的情況,也會受到存款保險的保障。例如前幾天發生的,包商銀行出現嚴重信用風險,保監會及時出手,全面接管包商銀行的經營權,並委託建設銀行託管包商銀行的業務,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依法得到了保障。

而銀行理財就不同了,2018年9月出臺的資管新規明確規定,銀行不允許對發行的理財產品承諾保本保息。銀行理財雖然有4%-5%的收益率,但這僅僅是預期收益率而已,而不像銀行存款那樣是約定的固定利率。不僅利息沒有保障,連本金也存在虧損的可能性。

從收益率來看,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率也是一路下滑,四月份平均預期收益率僅為4.26%,為26個月以來的最低值,並且存在繼續下滑的可能性。而銀行定存的利率其實並不低,如果是三年期的大額定期存單,現在利率普遍達到4%以上,和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不相上下。這種情況下,人們當然更願意去銀行做定存,而不願意去買理財產品了。

财来不会晚
2019-05-25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去買4%-5%的理財,非要去存2%-3%的定期呢?

算個賬就大概清楚了。

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低,100萬買一年期理財,一年下來能有4萬塊錢收益,大銀行低風險理財已經拿不到5%收益率了。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而銀行存款就不同了,50萬以內有存款保險保障本息安全,所以沒必要一定選大銀行。現在上浮50%很正常,一年期利率2.25%,100萬存一年,2.25萬元,比理財產品只低1.75萬元,但根本不用擔心風險。

如果資金長期不用呢?存款可以用時間換空間,收益超過理財產品。

問一句,都是三年期限的理財和存款,你選擇哪一個?

要是二選一我會選擇存款,理財我只會買一年以內期限的,而且一般銀行發行理財也以短期為主。實際上存款和理財我都買了,確實也是理財買一年,存款都存三年,這麼操作的。

三年的存款利率超過一年的理財逾期收益率,整體下來都能超過4%。

其實買理財的人並不少啦,要不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不會持續降低了,去年這個時候一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還是5%左右的。

銀行理財打破剛兌是有虧損可能性的,部分投資人曾經投P2P損失怕了,投股市被割韭菜,只敢存銀行,安心工作掙錢也挺好。

财经札记
2019-05-27

確實在同等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4%-5%的預期收益率比銀行定期存款2%-3%的收益高出不少。既然同樣是銀行的產品,為什麼有的客戶不選擇收益率高的理財產品選擇收益率低的定期存款呢?

在銀行工作多年,個人分析了一下,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選擇定存產品類客戶群體多為年齡較大的老年人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這類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弱,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強,偏好保守型的安全性高的理財方式。理財產品尤其是非保本浮動型收益類,許多老年客戶一聽到“非保本”這三個字就頓時一陣迷糊,沒有了繼續瞭解下去的慾望。

二、購買手續複雜

理財產品的購買不像辦理定期存款那麼簡便,只要將現金交給櫃面,在業務受理單上簽字或按手印就行。

理財產品購買,需要填寫風險評估單、產品協議書、風險揭示書等,還需要抄寫一段風險揭示說明,很多老年人識字不多或者眼睛老花,抄著抄著就煩躁起來了,有的索性在辦理的途中就放棄了產品的購買。

三、客戶偏好資金長期理財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這點是不分客戶選擇定期存款而不選擇理財產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都認為理財產品收益高於定期存款,在前幾年這個論點是肯定的。但是最近兩年,理財產品收益率逐年下降,現在三年期大額存單的收益幾乎和理財收益率持平,收益差距越來越小。

很多客戶在外地工作,年初除去年尾回來,沒有時間購買短期內就到期的理財產品。存個三五年的定期存款,收益率可以保證的同時,省心省力,何樂而不為呢。

四、理財產品購買門檻高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雖說最近兩年有的銀行推出了一萬元就能購買的理財產品,但是發行的規模小,利率不高,並沒有在市場上佔據一定的份額。

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還是5萬元起存,以1000元的整數遞增。很多客戶的資金達不到5萬元的購買起點,即使想購買理財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此外,理財產品多為電子式憑證,很多老年客戶不為理解;理財產品中途不能贖回,提前支取不靈活;很多銀行在同等條件下,向客戶推薦的是存款而不是利差更小的理財產品,所以在實際客戶購買選擇過程中,還是傾向銀行定期存款的客戶多。


不执著财经
2019-05-26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近期,有媒體報道,現在很多內地市民寧願去銀行存定期,也不願意購買4-5%的理財產品。所以,該媒體得出的結論是,部分中老年儲戶理財思維不更新,不去學習,自然只能跟著慣性思維,有錢就存銀行,幾年下來,存單並沒有增加多少錢,更跑不贏日益上升的通貨膨脹。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理財的方式,並無所謂對與錯。這些年來,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卻變成了購買了銀行代銷的保險產品,或者飛單,這種事情比比皆是。而那些風險厭惡型的儲戶為了資金的安全,寧願把錢存銀行,這也無可厚非。

事實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與把錢存定期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早在2018年5月資管新規落地之後,國家就不允許銀行發行保本理財產品,因此,現在我們購買的理財產品都屬於不保本保息的。雖然說,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本身具有的風險性並不高,但是對風險極度厭惡者,是無法接受任何風險的。

與之相反,存款則不一樣了,在我國,存款可以享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在50萬元的範圍內,這基本上覆蓋了所有儲戶的利益,即使銀行破產也可以獲得全額賠償。所以,對於銀行來說,存款是屬於剛性兌付的產品,銀行到期必須無條件還本付息。

而理財產品已經是不保本不保息了。而且理財產品給出的4-5%的利息,對於存款來說差距不大,因為,如果你選擇大額存單,定3年期,或者存定期3年,利率也能達到4%以上。既然這樣,廣大儲戶為啥一定要選擇理財產品呢?

更關鍵的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只是預期收益率比定期存款要高一些,但也存在著流動性不佳的風險。也就是說,客戶如果買了理財產品後如急需要用錢之時,理財產品是基本屬於封閉式運作模式,即在產品未到期之前是沒辦法贖回的,所以碰到這種事情就比較麻煩。雖然說銀行推出了理財轉讓平臺,但是掛單轉讓也要有人接手,否則仍然無法提前贖回本金。

與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欠佳相比,銀行的大額存單往往具有靠檔計息的功能,屬於隨時都可以取現的產品,且利息損失也較小。即使不是大額存單,如果一旦客戶有急用,定期存款最多算是活期儲蓄,本金還是能夠及時提出來的。所以說存款的流動性遠遠高於理財產品。從流動性角度來看,很多儲戶更是選擇銀行理財產品。

任何一個產品,其收益率的高低背後是有特定原因的,收益率是各家銀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而得出來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高一些,但是風險和流動性就會比定期存款要差一點。而一些中老年儲戶厭惡風險、追求流動性安全的,自然會選擇銀行定存,而且目前銀行定存三年期的利率也有4%以上。在銀行理財產品優勢不太明顯的情況下,人們選擇把錢存銀行存款也並不能說失當之舉。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财经作家邱恒明
2019-05-25

很簡單,對理財產品不信任,不瞭解,這是最根本原因。

理財思維不更新,不去學習,自然只能跟隨慣性思維,有錢就存銀行,存銀行保險,而固定期限的利息又比活期高,所以只有這一招。

這是比較可憐的,而且有一大群這樣的人。比如小山村的農民,我老家有人就這樣,他覺得理財產品就是騙人的,又要籤協議之類,而且到期還要去取去存,他們沒有這種知識背景和能力去區分不同的理財方法。

存了十幾年的錢,錢並沒有長出更多的錢。

第二的原因,我們多數人的錢太少了,覺得不值得這麼幹。比如我們可以存銀行的錢就一兩萬,甚至只有幾千塊,你說有4%-5%的理財和定存有啥區別呢,就是幾十塊的事。

我們沒有錢,一有大幾萬了,就開始動心思買房子,買車子,或者借出去了。凡是錢有上十萬的人,更別說百萬千萬,自然就會去思考如何組合式理財。有關學習都是要有基礎的。

我們沒那麼幹,說明我們的錢不多。

我本人這兩個原因都有,存定期不願意買銀行理財產品,錢攢得稍微多一點就用到其他地方,哪還去想什麼5%左右的銀行理財呀。

最後原因,理財方式跟年齡、性別都有關係吧。現在的新興消費群體,所謂90後,更沒錢存了,他們玩貸款消費挺起勁呢。

鲤行者
2019-05-25

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而是去銀行做2%-3%的定存,其實這部分人應該主要是中老年人,在年輕一輩的人裡購買理財產品的還是很多的。而且最近幾年,我國理財產品市場規模也是整體在不斷變大的。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那麼廣大的中老年人,為什麼不願意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而去追求低收益的定存呢?這個主要系兩個產品自身的性質所決定的。

安全性

對於銀行而言,理財產品屬於“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所以銀行本身不承擔理財產品的風險,而且自從2018年5月資管新規落地之後,國家也不允許銀行發行保本理財產品,因此現在我們購買的理財產品都屬於不保本保息的,雖然說4%-5%的理財產品,其本身的風險性並不高,但是總有對風險極度的厭惡者,無法接受任何的風險。

存款則不一樣了,按照我國的《儲蓄管理條例》:存款有息、取款自由、為儲戶保密。所以存款對於銀行來說,屬於剛性兌付的產品,銀行到期必須無條件付款付息,因此存款可以說除國債以外最為安全的投資產品了,特別是在我國,存款可以享受《存款保險條例》的保障,在50萬元的範圍內,即使銀行破產可以獲得全額賠償。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兩個就不是一個性質上的產品,甚至可以說,區別性很大。

流動性

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之所以高,除了一個其風險較存款大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即基本都屬於封閉式運作的產品,什麼是封閉式運作呢?也就是產品未到期之前,你即使要向定期一樣損失部分產品的收益也沒辦法贖回,所有碰到急救命的時候很麻煩。雖然說現在部分銀行推出了理財轉讓的平臺,但是掛單轉讓也必須有人接手,否則仍然無法提前贖回本金。

對於存款呢?如果是大額存單,那麼是具備靠檔計息的功能的,屬於隨時都可以取現的產品,且損失度較小;即使非大額存單,如果一旦有急用,定期存款也可以損失大部分利息立馬變現,所以說存款的流動性遠遠高於理財產品。

總結

任何一個產品,其收益率的高低背後都是有特定的原因的,收益率的制定是各家銀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後給出的,並非是盲目隨便寫一個,所以選擇高收益率的產品還是低收益率的產品,只不過是看每個人各自的考慮的方面而已,因此不選擇4%-5%的理財,而選擇2%-3%的定存,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股海重生2015
2019-05-28

前幾年餘額寶出現之前,很多P2P平臺給出的理財收益非常高,大部分達到年化10%以上。可是結果這些平臺大部分跑路了。也就是說,這種高收益的平臺風險非常大。可能會導致血本無歸。

而餘額寶出來之後,理財的收益達到5%以上也是常有的事,又安全又有高收益,大部分人也喜歡把錢存到餘額寶裡面去。可是,這兩年來,餘額寶的收益也降下來了,基本都在3%以下。而且餘額寶又有很多的限制。這就使得大部分的投資者都不想往裡面存了。

銀行上面也有4%以上的理財,也有2-3%的定期存款。可是經歷了太多的理財出事的問題,人們的心理變得保守了。定期存款再怎麼樣也不會沒了。而4%以上的理財上面也註明了不保本的收益。說是4%,到最後真的不知道有沒有。

雖說銀行也是比較安全的,按理說一般推出的理財收益也能達到。可是,也有達不到而拿不回本金的情況,經過媒體不斷報道,人們能承受的風險就更小了。

比如說,我有10萬元的資金交給我老婆時,這筆錢是用來將來小孩上學用的。可以存一段時間。當我打開銀行上面的理財時,看到上面的風險提示,心裡還是很虛啊。不能為了多兩三個點的理財就賠本了,這是小孩上學的費用啊。所以,最後還是會狠下心來做定存,即使利息只是理財的一半也願意。因為安全無風險啊。相信大部分也是這種感受。

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睿思天下
2019-05-25

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還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的。那為什麼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情願去存定期呢?我們下面就來對這個情況認真分析一下。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習慣很難改

對於好多中老年人來說,存定期存款是一個保守的習慣,這個習慣很難改變的。中老年人年齡大了,一般都是趨於穩健和保守,反而對利息不是太在意了。中老年人一輩子下來,都是存定期存款,在思想上面總是認為銀行定期存款是最安全,最保險的理財產品。這樣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你說服半天,實際上也很難說服老年人去改變這個習慣的。

存款更安全

其實相對來說,存款更加安全,理財產品已經打破了剛性兌付,風險還是比存款大。定期存款受到國家存款保險制度的保障,只要是50萬元以下的存款都能夠獲得全額保障,可以說非常安全。對於這一點,喜歡定期存款的中老年人思想認識是極其準確的。而且一般中老年人都會認準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去存定期,其他小銀行一般也不會去存的。因為中老年人的觀念裡面,四大銀行規模大,優勢大型國有企業,肯定是非常安全的。

理財操作更復雜

理財購買的操作更復雜。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存款只需要排隊在櫃檯辦理就好了,只需要說說話,櫃員就可以自行辦理,稍微等一會就可以辦理成功了。但是現在理財產品的購買更多的是在自動櫃員機上面購買。有一個客服經理指導著在自動櫃員機上面進行理財產品的購買等。這樣的操作對於年輕人來說很簡單,但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可能確實是有點過於複雜了。

定期存款有憑證

現在定期存款有憑證,而理財沒有。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有憑證這一點就非常讓人感到放心。畢竟把錢存到銀行了,存定期存款可以有一個定期存款單。這個單據是非常讓人放心的,還有一點就是可以隨時拿出來查看一下是否到期了。這樣就可以不容易忘記了。因此,定期存款有憑證這點也是很多人喜歡定期存款的原因了。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起購金額不同

一般定期存款整存整取50元就可以存了,但是銀行理財產品會根據產品的不同有不同的起購金額。比如下面是建行的5月份新發行理財產品利率表,從中可以看出來,有10萬元起購的理財產品,也有1萬元起購的理財產品,還有5萬元起購的理財產品。可以看出來理財產品起購金額較高,而定期存款起存金額較低。這也是很多人選擇定期存款的原因之一了。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綜上所述,選擇利息較低的定期存款,而不是選擇較高利息的理財產品,主要是因為上述五個原因。


感謝閱讀!

歡迎留言,點贊,關注!

陆燕青
2019-05-25

客戶情願選擇銀行定期存款,而不碰年化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既有基於資金安全考慮;又有存儲習慣的原因。

並非所有的的家庭或者個人,都十分看重儲蓄或者理財產品收益的,其中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盤。

如果客戶都按照存款或者理財產品年化收益高低,來選擇金融品種,那豈不會導致四大行的存款無人問津了?眾所周知,在商業銀行之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的各個檔次利息,都略低於中小銀行;農商行及農村信用社的利息更高。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從風險等級來分析,定活期存款的安全性,無疑高於理財產品。而且在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還有自營產品、代銷產品以及保險產品之分。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不同,所以選擇的保值產品的種類也不同。

“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有人在家庭理財方面錙銖必較,有人大大咧咧;所以每家銀行都有自己的老客戶。有些老年用戶,奔著銀行的優質服務;有人考慮路途遠近,總之,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有自己的理由。

多元化社會就是如此,大路朝天,各走各路。何況2018年推出的“資管新政”規定:自2021年起,所有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都需打破剛性兌付。

由此可見,標題的兩難選擇還有一年半時間,屆時還是銀行存款的保險係數最高。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如有收穫,請留下關注或點評!恭祝讀者週末快樂!

东震木
2019-05-25

銀行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是完全不同的金融產品,之所以現在還有那麼多人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風險較低,且有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而理財產品自2018年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相繼落地後,明確表示不再“保本保息”。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另外,你說的定期存款利率2%~3%之間,也是不準確的,這只不過是普通定期存款一年至二年期的一般情況。而在三年期(含)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要更高一些。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比對結果來看。

目前理財產品和銀行存款收益對比

事實上,目前國內不少銀行的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利率甚至高於銀行理財產品收益,比如說億聯銀行和藍海銀行的5年期定期儲蓄利率均達到了5.3%,甚至億聯智存(利添利A款)產品滿期複合利率高達6.0%。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尤其是選擇銀行智能存款產品,不僅利息收益較高,且支持隨存隨取,提前支取時可靠檔計息。這種業務上的創新,深受廣大普通投資者的歡迎。

然而,在5月24日的在售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中,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只有13款。其中葫蘆島銀行的“金葫蘆宏信158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也僅有5.2%。如下圖所示: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由此可見,當前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並不比定期存款利息高,這也是受央行釋放流動性影響的壓力下普遍現象。

從安全性來看,銀行定期存款比理財產品更放心

眾所周知,我國早在2015年5月就頒佈並實施了《存款保險條例》,將一般性存款納入存款保險保護範圍。也就是說,作為銀行定期存款、個人大額存單業務都是存款類金融產品,屬於一般性存款,均納入存款保險保障。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既然收益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尤其是理財產品還僅為預期年化收益率而非到期收益,又不能“保本保息”了。反倒是定期存款既能獲取穩定利息收益,又可提前鎖定收益。

相比之下,選擇銀行定期存款或者大額存單業務就順理成章了。不得不說的是,當前廣大年輕人基本都是沒有太多存款的,而且就算是有也大多都選擇互聯網金融等理財服務。而以銀行作為重要投資工具的仍然是老年人居多,他們都屬於穩健型投資者,更不可能冒風險去投資不穩定的理財產品。
為什麼現在有許多人不願意買4%-5%的理財,還是情願去銀行做2%-3%的定存呢?

總之,無論是從收益角度來看,還是從安全性考慮。當前銀行定期存款都是有優勢可言的,而理財產品反倒是呈現較大的收益下行壓力。比如說,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但這是不確定性的,也可能到期後的收益只有3%呢?而選擇一家存款利率較高的銀行定期存款則更加有保障。當前這主要還是針對普通投資者來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