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19世紀的屍體寫真,每一張都是死活人!
帶上攝影去旅行
1/8 以下這些照片裡,都是實實在在已經過世的人,可能會讓部份人感到驚恐害怕、甚至引發些微不良反應,膽小者慎入。
2/8 雖然身上穿著生前的服裝、手上也拿著不同的用品,甚至眼睛的部份都是張開的,但是其實從手跟腳的顏色、以及肢體的動作表現上,就能夠發現這並不是活著之人的肖像照。
3/8 在19世紀的時候,因為攝影技術未臻成熟,所以拍照並不是說拍就能拍。
4/8 再加上當時的醫療系統並不先進,所以死亡率比起現代高出許多,人們對於死亡的感受更加真切,因此,對於死亡的想法是惋惜多過害怕。
5/8 對於那些早年喪子的年輕夫婦來說,他們的孩子來世間驚鴻一撇便匆匆歸天,一張死後的相片很可能就是留存後世的唯一紀念了。
6/8 那個時代居高不下的新生兒死亡率,這種行為漸漸流行開來,也就不足為怪了,隨著後來攝影技術的進步,人們還衝印出更多相片的副本,寄給多位親朋好友。
7/8 活著的人還會與他們故去的親人合影,面對鏡頭,他們個個面帶微笑,甚至於,利用某種支撐,他們還能讓死人睜眼,當然,這目光不會太友善。
8/8 但是對於剛剛遭受了親人離世打擊的人們來說,這樣已經彌足珍貴了,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遺體藝術攝影的風格也各有所異。
2017-10-0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