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如題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10 個回答
保定易州汉服猿鹤听琴
2017-06-06

首先說,天子七廟是指,離天子最近的六位先皇,加上太祖也就是三昭三穆家太祖謂曰其廟進行祭祀,其餘則放入祖廟大祭時統一祭祀。廟號首創於商,非有大德大勳者不會加廟號,並不是天子只有七個人有廟號,諡號則起於周公作禮,用諡號對一個人的一生進行概括,不限於天子,而唐以降天子生前有尊號,死後又加徽號,在加諡號,太長,唐太宗的諡號是文,唐玄宗諡明,明太宗是文,仁宗是昭!

夏日娱人
2017-05-03

你好,為什麼漢代皇帝叫“某某帝”,唐、宋皇帝叫“某某宗”?這個只是後人對不同時期皇帝的稱呼,比如漢武帝劉徹即諡號為孝武皇帝,我們後人稱他為孝武帝,因為劉徹是漢代皇帝,而孝又是漢代皇帝的通諡,所以孝字簡略不稱,最終我們稱劉徹為漢武帝。劉徹的廟號是世宗,我們也可以稱劉徹為漢世宗。漢代皇帝大多有諡號,所以我們稱呼諡號,而只有少數皇帝比如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才有廟號,我們可以稱呼他們的廟號,也可以稱呼他們的諡號。比如我們既可以劉邦為漢高祖(廟號)、也可以稱劉邦為漢高(皇)帝(諡號)。

唐朝皇帝基本都有廟號和諡號,但是諡號過長,基本上在八字以上,用一個字有不能全面概括,全稱起來又太麻煩,所以史學界就乾脆稱呼唐朝皇帝時只稱廟號,因為廟號只有一個字是屬於那位皇帝的。比如,李世民,廟號是太宗,這個太字是代表他的,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總共是九個字。稱諡號的話只能稱李世民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稱唐文帝不對,唐武帝不對,當然還有很多組合,但是這些稱呼是不對的,只能全稱。所以為了簡潔,我們就不稱諡號只稱廟號。宋朝也和唐朝一樣,比如,皇帝趙禎,廟號是宋仁宗,而諡號則是: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這麼多字,你還敢稱嗎,一不小心就說錯了。

再說明清時期,明清時期大多數皇帝都是稱年號的,因為這個年號是唯一的,而且這些皇帝一生只有一個年號。比如:明嘉靖皇帝、清乾隆皇帝,嘉靖、乾隆是年號。

残荷听雨
2017-06-04

這個跟諡號和廟號有關。

為什麼隋朝之前稱某某帝,而不是某某宗?比如漢武帝、魏文帝、晉武帝、梁武帝、隋煬帝。一個主要原因,那是因為唐朝以前,天子守七廟,也就是哪怕這個朝代皇帝再多,也只能是7個皇帝有廟號。所以為了不使一些皇帝沒有廟號無法稱呼,都統一用諡號,於是唐朝以前全是某某帝。秦朝則是另類,贏政自稱始皇帝,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規定自己以後的皇帝稱二世、三世、四世………這樣無窮下去,然而卻二世而亡。

為什麼從唐朝開始,開始稱呼某某祖,某某宗?因為從唐開始,打破了天子七廟的規矩,開始每個皇帝都有廟號了,只要是個皇帝,哪怕只做了一天皇帝就駕崩的,也可以進宗廟。

另一個原因就是,廟號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呈現氾濫趨勢,而從唐朝開始,諡號文字又開始增多,太長,不便稱呼。而改用廟號稱呼。

明清兩朝,又有一些另類,不稱帝,也不稱祖或者宗了,僅僅朱元璋稱明太祖、朱棣稱明成祖,還有後面的明英宗,但是朱元璋更多時候被後人稱為洪武帝,朱棣稱為永樂帝。為什麼呢,明朝以後,皇帝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了,朱元璋用的是洪武,朱棣用的永樂,愛新覺羅·玄燁用康熙,愛新覺羅·弘曆用乾隆,從登基到退位都沒有更換過,所以後人都以他們在位時的年號稱呼他們為,洪武帝,永樂帝,康熙帝,乾隆帝。至於明英宗,那是因為土木堡事變被俘,回來回國二次繼位,用了二個年號,於是用廟號稱呼他。

那為什麼又是文帝、武帝居多,高祖、太祖、太宗居多?這些一般都是開國皇帝或者二代皇帝,經天緯地曰文,慈惠愛民曰文,如漢文帝,克定禍亂曰武,拓地開封曰武,如漢武帝,主要是在天下剛定之時。

創基立業曰太“太祖”,功高者曰高“高祖”,世代祭祀曰世“世宗”,中興者曰中“中宗”,等。

只爱潘多拉
2017-04-12

從帝到宗的轉變,出現在唐朝,這個轉變的真正原因是帝王諡號的腐敗和濫用造成的,廟諡是指廟號和諡號。在中國古代這兩樣東西流行了幾千年。廟號是一個君主(包括國王,皇帝等)死後進入太廟接受子孫後代和天下臣民的祭祀而上的名稱。其名稱都有一定的寓意,譬如我們常見的太宗即有“克啟千祀”之意。但廟號並非每個君主都能獲得。它是伴隨著太廟制度而來的,按規定要有一定業績的君主才能進入太廟,即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譬如漢高祖,唐高祖等開國之君才有此殊榮。那些沒有功業或行跡太劣者則沒有。諡號,是一個人死後,對其生前言行的一種評價,或褒或貶,皆有一定的諡法。《大戴禮記》雲:“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樂記》雲:“聞其諡,知其行”,《五經通義》曰:“善有善諡,惡有惡諡,以為勸戒也。”同時諡號並非君主所專有,而廟號則是君主所專有的。作為君主,則基本上都有諡號(除個別亡國之君外),並且還有一定的寓義。譬如常見漢文帝之“文”,即有“經天緯地、道德博聞、修德來遠”等八種釋義。這些廟號和諡號可以從側面看到一個君主的情況。

漢朝四百多年中,共有23個皇帝(不包括新莽和更始帝)。其中獲得廟號的只有七個,西漢四個東漢三個,足見慎重而並不濫用。這七人分別是劉邦(太祖)、劉恆(太宗)、劉徹(世宗)、劉詢(中宗)、劉秀(世祖)、劉莊(顯宗)、劉炟(肅宗)。這七個人中尊為祖的兩人,兩漢各一人,分別都是開國之君,基本上貫徹了“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習慣規範。廟號之濫,在唐代才發生大變。廟號到了唐朝以後,則違背了它的初衷,成了給皇帝裝點門面和歌功頌德的工具了,除了亡國之君,人人都有廟號了,這樣唐以後的皇帝都可以叫祖、叫宗了。

同時,唐以前帝之諡號多數為一字,少數為兩字,這樣叫某某帝是很方便的。例如西漢到隋,共有78個皇帝(不包括北朝諸君),復諡的人僅為五人,即漢光武帝,晉簡文帝、宋孝武帝、晉孝武帝、梁簡文帝。考其原由,多因帝王太多,諡字有限,諡字若有重複,在當時是以為不好的,自唐以後,皇帝之稱由帝易宗,也與諡號太長,不便稱呼有關。自唐以降,諡號遂濫。字數幾倍於前,徒欲以此爭慕虛榮。唐初諸帝的初諡,與前代一致,揆之西漢,高祖大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高宗天皇大帝,中宗孝和皇帝,除高宗不符諡法外,其餘似無不妥。至高宗為高祖、太宗加諡,遂掀加諡之風,至玄宗時最終形成了後世的文字繁多的諡號。變數千年諡法之局者,為唐玄宗。譬如唐太宗,初諡為文皇帝,本已為天下第一等諡,而後來妄加至“文武至聖大廣孝皇帝”,反掩其美矣。之後諡義愈美、諡字愈多。宋神宗至20字、清太祖至25字,餘皆七字、八字不等,一二字為諡者遂鮮矣。唐以後之宋,基本沿唐制不變,且加諡字之多,有過之而無不及。譬如亡國之君的宋徽宗的諡號是“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文字之美,那裡看得出是個亡國之君呢?

不過明清時期帝王稱號又有小的變化,唐宋之時的諡號,諡字多,且每個字地位相同,不分主次。這種情況到明朝時發生了變化。明清的諡號對此做了一個改革,在眾多的諡字中分出主次。即多字的諡號,前面的字都是修飾,最後一個字才是主諡。例如明太祖史書都通常稱為太祖高皇帝,他的全稱則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經過這次的改革,解決了唐宋時期諡字太多,不便使用,反而使帝諡不彰的矛盾。從明以後,帝諡又成為可以經常使用的了。但明清時期,對皇帝的稱呼多用年號代稱。例如一般清代史籍上所說的高宗純皇帝,你也許覺得陌生,其實他就是你再也悉不過的乾隆皇帝。

君不见洞庭湖岸芷汀兰
2017-06-03

帝是諡號,祖宗是廟號。諡號有評價的意思在裡頭,就是說,你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廟號則是皇帝死後,供奉在宗廟裡,牌位上寫的那個,類似於排座次,你是開國的,那就是祖,你是守成的,那就是宗。比如,清朝十二個皇帝,三個祖,太祖努爾哈赤,打下東北為根基,世祖福臨(順治),清軍入關,盡佔中原,聖祖玄燁(康熙),收臺灣,平蒙古,也有開疆拓土之功。又說,太祖武皇帝,世祖章皇帝,聖祖仁皇帝,這是廟號加諡號,既有排位又有評價。這諡號,廟號,都是死後給的,像秦始皇,覺得後人評價自己有違禮法,取消了諡號制度,只稱始皇帝。

高冷的秋名山车神
2017-02-23

“XX帝”為諡號,“XX宗”為廟號

漢代皇帝,後人以諡號相稱

“諡號”:諡號是指人物死後,根據他的生平事蹟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諡號制度起源時間不詳,最早可追溯至周穆王前後。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認為以子議父、以臣議君,乃是對上不敬,遂取消諡號,只呼皇帝為幾世(如秦二世)。但秦王朝只歷經二世,就被劉邦創立的漢王朝所取代,劉邦恢復了諡號制度,使其得以延續。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所以漢代的帝王又有了諡號,且依然遵守之前的規矩,客觀公正的評論帝王。做得不好的帝王,就會被按上“惡諡”,以示批評。如漢靈帝,“靈”字便是貶義。

至於為什麼都叫漢什麼帝,且看如下例子: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劉盈,西漢第二位皇帝,諡號為“孝惠”(漢代皇帝以孝道著稱,所以諡號中皆有孝字),故稱“孝惠帝”。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就稱為“孝惠”或“惠帝”。但歷史上諡為“惠”以及“孝惠”的帝王又不只有劉盈一人,為加以區分,便在簡稱前面加上朝代,所以後人稱為“漢惠帝”。

唐宋以後皇帝為什麼不叫“XX帝”了?

在魏晉南北朝之後,諡號開始變味,變成阿諛奉承的利器,對君主只褒不貶。並且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從最初的一兩個字,演變為七八字,到清代時,已是十幾個字!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比如: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諡號為“ 太宗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再想用諡號稱呼皇帝,似乎有點太複雜了,一不留神順序反了豈不是欺君之罪?

那怎麼辦?用廟號。

“廟號”是用以歌頌人物的,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廟號控制得相當嚴格,只有對國家有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帝(先王)才能追加上廟號。

但魏晉以後,隨著諡號變味,廟號也跟著變了味,廟號爛大街,任何一位皇帝都可以擁有廟號。因為廟號只需一字便可表達其意,且不分褒貶,故在諡號字數氾濫後,史學家便以廟號代稱皇帝。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所以從唐代開始,皆以廟號稱之,唐太宗、唐高宗、宋太祖、宋神宗等等稱謂由此而來。

时空驿站
2017-02-24

先來說幾個概念。本名、年號、諡號、廟號。

01 本名

本名不必多說了,就是皇帝和后妃、大臣們的名字,和老百姓一樣。要說一下的是明朝皇帝們的名字,特別有意思。

別看朱元璋讀書少,但對文字特有一套。現在財務記賬用的大寫數字就是朱元璋為了防止貪汙,篡改賬目而開始使用的。

可能是他的父輩們的名字給了他刺激(他太爺叫朱四九,他爺爺叫朱初一,他爸爸叫朱五四,他原名叫朱重八),他就把後代取名規則都想好了,到後代時就按照他的規則取就行了。

具體是這樣的:他給26個兒子,每人20個字,用作後代取名時中間那個字。

例如,朱元璋給朱棣後代的20個字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一代使用一個字。(後來的皇帝都是朱棣這一支的)。

名字的第三個字必須以“火、土、金、水、木”為偏旁,循環使用。

從朱棣的兒子朱高熾開始,中間字是高,第三個字偏旁是火。

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中間字是瞻,第三個字偏旁是土。

如此循環往復。

都知道前總理朱鎔基是朱元璋的後代,那他到底屬於哪一支呢?按這個規則咱們可以找找朱鎔基總理的世承。

朱元璋的第18子,岷王朱楩(音 pian二聲)被朱元璋賜予的二十個字是: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理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朱總理排到了第十七個字“鎔”,而對應的第三個字正是土字旁的“基”。所以朱總理是朱楩的後代。

02 年號

這個也簡單,用來紀年的。每個皇帝最少有一個年號。一般是從皇帝接班的第二年算起,當年算做是先皇的最後一年。明清皇帝一般就一個年號,比方說康熙二十年就是愛新覺羅-玄燁繼位的第二十年。也有一個皇帝多個年號的,武則天有18個年號,經常更換,原理一樣的。

03 諡號

皇帝及其後妃、諸侯、臣僚等人死後,朝廷根據其生前事蹟與品德,而給予他一箇中肯的稱號,字數不定,少的一兩個字多的數十個字。這些字都是含有褒貶性質的,文、武、明、睿、康、景、莊、宣等都是褒義的,如漢文帝,漢武帝。煬、厲、荒、幽等都是貶義的,如隋煬帝,周幽王。

大臣也可以有諡號,像曾國藩的諡號是文正,這是大臣等得到的最高的評價,所有大臣夢寐以求的諡號。在唐朝以前,後人對歿世的皇帝都稱諡號。但在唐朝以後由於諡號加長,經常好幾十個字,因此就改稱廟號了。

04 廟號

廟號就是皇帝死後牌位要進入太廟供後人祭祀,在供奉時後代給予的稱號。

就是我們所說的什麼什麼祖,什麼什麼宗。如漢高祖,明太祖,唐太宗。一般來說開國之君稱為祖,後面的皇帝稱為宗。但也有例外。廟號也是有一定的褒貶含義的。太祖、高祖、世祖、太宗 能開國立業或發揚光大;世宗、高宗等保住江山,仁宗、宣宗、聖宗、孝宗等也是明君。神宗、英宗,光宗、熹宗就不算好詞了。

05 有意思的事

我們說了,開國君主才能稱祖,後世皇帝稱宗,那為啥朱棣和順治、康熙也稱“祖”,不稱“宗”呢?

廟號都是後人給的,朱棣剛死時是稱為“太宗”的,後來嘉靖皇帝改為“成祖”,為啥呢?

這個嘉靖皇帝也是挺有意思的,信道20多年不上朝,還牢牢把控住朝政,(有興趣可以看看《大明王朝1566》,對嘉靖的描寫很到位。)。他是因為他堂兄正德沒有子嗣,才來接班的。繼位後,想把他爹興獻王也弄進太廟正殿。可是正殿只有九個位置。他爹進去必須出來一個到偏殿。

按規制,"祖"永遠不動,其餘的正殿先帝們和現任皇帝親緣關係最遠的出來。那就應該是朱棣了,可是朱棣是什麼人吶,生猛的不行不行的,天下都是人家從朱允炆手裡奪來的,嘉靖動誰也不敢動他啊。於是就把他改為成祖,不用動,而把他兒子仁宗挪出來了。所以明朝就出現了“二祖列宗"。

順治被稱為“世祖”是因為努爾哈赤沒有進關就死了,他才是真正入主中原的開國皇帝。康熙帝的文治武功實在太厲害,做到了開疆拓土,所以被稱為聖祖。如果您看過一個老電視劇叫《宰相劉羅鍋》,乾隆皇帝在後宮鬼混,劉墉折麼他,在外面跪著,一會就喊一聲"聖祖訓",那就是康熙爺的訓話。

06 有意思的人

漢廢帝劉賀:漢武帝的孫子,在皇位上僅僅呆了二十七天就被廢了,二十七天卻幹了1127件壞事,平均每天40多件,效率高的嚇人,是有多恨這個社會啊。

宋英宗:36歲便英年早逝,是宋朝開國以來最短命的皇帝,廟號不叫英宗還真對不起他。

宋真宗:因其大伯、父親之皇位皆來路不正,而其本人之繼位則是名正言順非假也,故廟號真宗。

明神宗:三十餘年不上朝,在位期間,打了萬曆三大徵,包括抗日援朝,大勝日本,一輩子就出過一次紫禁城,還是去看自己的墳修的怎麼樣了,真夠神的。

明光宗:這哥們繼位一個月就因為“紅丸案”去見祖宗朱重八了,光的不能再光了。

07 例子

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之妃,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的生母,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的祖母。康熙二十六年逝世,享年75歲。康熙帝將靈柩暫安於順治帝葬所孝陵附近。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上諡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

也就是說博爾濟吉特氏死後一年才有的"孝莊”的諡號,這兩個字是不可能從她嘴裡說出來的。

關於廟號,諡號的內容能夠寫一本書,再次就不多贅言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日搞笑短视频
2017-02-25

諡號,廟號,年號,三套不一樣的系統!

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這裡的文、景、武就是諡號,當然漢代的每一任皇帝的諡號前面都會帶一個孝字,也就是全稱應該是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這樣的。後人簡稱為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政治制度越來越走向專制集中制,皇帝漸漸擁有了獨一無二的權力,連史官都不敢“亂寫”,可見諡號的評論功能逐漸消亡。


從唐代開始變得越來越長了,漢代的時候畢竟前面只有秦一個王朝(並且秦朝禁止諡號),因此孝文、孝景就夠了。那後世的皇帝就不想重複了,於是諡號越來越長,到滿清的時候一個諡號能夠長達23、25個字,根本別想一口氣念下來。所以後來就不用諡號了。


不用諡號,就開始用廟號。廟號和諡號不同,是另一套系統。

廟一般都是事先建好的,多少個大殿都有數,不許擴建的。因此只有足夠牛的皇帝才配有廟號,比如漢文帝就是太宗,漢武帝就是世宗,而兩者之間的孝景帝就沒有廟號。


但是從唐代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唐代不僅開始加長諡號,還開始給每個皇帝加廟號。以前只有牛X的皇帝才能享受廟號,現在只要當過皇帝就有廟號。這樣就使得使用廟號稱呼皇帝成為可能。於是在史書中李淵就被稱為唐高祖,李世民就被稱之為唐太宗。高祖、太宗等等就是廟號。

為什麼漢代皇帝叫"XX帝",唐朝、宋朝皇帝叫"XX宗"?

但是到了明朝,從太祖朱元璋開始,每個皇帝只能使用一個年號。年號是兩個字的,比三個字的廟號更加簡潔,並且更加貼近於民間。大家都知道乾隆,但是說清高宗就比較少人知道了。

小小_天天快乐
2017-02-24

皇帝一般有廟號,xx宗,有諡號,XX帝。

但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說西漢有些皇帝貢績不足,只有諡號,把那些皇帝的廟號取消了!

為了統一稱乎,兩漢皇帝基就是XX帝。一直延續到隋代,特別是歷代末帝,因為後人不是皇帝了,沒法給他們上廟號,大多稱X末帝,X哀帝。特別招後來皇帝恨的末代帝王,被稱煬帝。

到了唐代,由於李世民的無恥,改史,逼父殺兄,屠弟,霸佔弟媳婦,史書已經無用,成了官方的修飾品了。就有算正直大臣,直寫,也會被改。

歷代帝王有諡,有廟號,一般都稱廟號。XX宗。

到了明代、清代,歷代帝王基本一個年號,除了明英宗,土木之變前正統,奪門之變後天順。

所以一些文人也用年號稱呼皇帝,洪武帝,順治帝,宣統帝。

实名认证的郭靖
2017-02-24

古代皇帝的名字是不能唸的,說了是大不敬。那麼稱呼皇帝就用號。皇帝有幾種號,大致如下:

1、尊號:這個不多,基本上是拍馬屁的。比如唐明皇的“明皇”,武則天的“則天”,原文很長,背不出來,什麼“經天緯地越古經綸則天大聖皇帝”,取則天二字,

2、年號:這個是大家都可以說的,比如乾隆、萬曆、洪武、雍正、開元。皇帝執政後用來紀年的,

3、諡號:這個是皇帝活著時候沒有,只有死了才能用的。而且這個是有嚴格的管理模式的,一般是用一個字代表這個皇帝生前的功過是非。歷史上秦朝沒有諡號,因為秦始皇覺得子議父,臣議君很不好。其他皇帝是有諡號的。而且這個一個字是從諡號的列表裡找出來的,一般分三種,表揚型的,比如“文”,“武”,這說明皇帝生前,文治武功開疆拓土很好,比如,漢武帝、隋文帝,等;也有批評性的,比如“幽”,“靈”,“煬”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那個),隋煬帝等,還有第三種是同情型的,就是那種年少即位,活不了幾年就死了,

4,廟號:這是漢朝以後才有的,而且不是所有人可以擁有哦,是你要有資格進太廟,才有廟號。但是唐朝以後,基本上所有皇帝死後都可以進太廟了。就都有自己的廟號了。這個特點是以“祖”和“宗”結尾。開國皇帝是“祖”,漢高祖,明太祖,後面都是“宗”,仁宗、唐太宗,玄宗等。

寫了這麼多,給個贊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