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要建造“天安門”,天安門最初叫什麼?

有人喜歡風光山水,有人喜歡歷史建築。在我國這麼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數千年的時光裡更有許多聞名中外的建築。不過有些隨著歷史的煙波,已經逐漸消散,有寫卻並未成為斷壁殘垣,反而散發著別樣的生機。比如坐落在我國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它現在已經成為很多遊客在北京遊玩的必選的打卡地點了。
10 個回答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9-12

凡是去到首都北京的人,天安門是必須瞻仰和遊覽的地方。這是一座巧奪天工的宏偉建築,它金碧輝煌,莊嚴雄偉,氣勢磅礴,無與倫比,既向人們訴說著這座建築厚重的歷史,也昭示著一個大國的威儀。

凡是去到首都北京的人,天安門是必須瞻仰和遊覽的地方。這是一座巧奪天工的宏偉建築,它金碧輝煌,莊嚴雄偉,氣勢磅礴,無與倫比,既向人們訴說著這座建築厚重的歷史,也昭示著一個大國的威儀。

(天安門近照)

那麼,天安門是什麼時候建造的?他最初的名字又叫什麼呢?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後,曾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和20餘萬民夫,修建南京城。洪武25年,朱元璋著手在金水橋外建造端門和承天門。朱元璋死後,朱棣以“靖難”之名,揮師南下,用武力奪取了侄兒朱允炆的皇帝寶座。

為了對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朱棣萌生了遷都北京的念頭。永樂十四年,他召集工匠開工修建北京宮殿。永樂十九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

也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北京的天安門得以修建。天安門原名為承天門,寓“奉天承運,受命於天”之意,建於永樂十八年,其設計者是當時的建築大師蒯祥。

蒯祥是江蘇省吳縣香山漁帆村人,出身於一個木匠的家庭,他父親就是當時有名的大工匠,曾參與朱元璋南京城的修建。蒯祥受其父的影響,從小就對建築深深著迷,及至成年時,其工匠技藝就很高了。

據傳蒯祥在16歲時便“能主大營繕”,享有“巧匠”美譽。蒯祥在宮殿的樑柱上畫龍時,雙手各拿一支畫筆,左右開弓,不一會兒,兩條飛騰的龍便同時畫好,而且“合之如一”。

永樂十五年,30出頭的蒯祥奉詔來到北京,被任命為“營繕所臣”,承擔宮廷的修建任務。他以高超的技藝和出眾的才華完成了承天門的設計和施工。建成之後的承天門受到朝野稱讚,蒯祥也被當時的百姓譽為“魯班在世”。明成祖朱棣也龍顏大悅,稱他為“蒯魯班”。

凡是去到首都北京的人,天安門是必須瞻仰和遊覽的地方。這是一座巧奪天工的宏偉建築,它金碧輝煌,莊嚴雄偉,氣勢磅礴,無與倫比,既向人們訴說著這座建築厚重的歷史,也昭示著一個大國的威儀。

(天安門近照)

那麼,天安門是什麼時候建造的?他最初的名字又叫什麼呢?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後,曾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和20餘萬民夫,修建南京城。洪武25年,朱元璋著手在金水橋外建造端門和承天門。朱元璋死後,朱棣以“靖難”之名,揮師南下,用武力奪取了侄兒朱允炆的皇帝寶座。

為了對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朱棣萌生了遷都北京的念頭。永樂十四年,他召集工匠開工修建北京宮殿。永樂十九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

也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北京的天安門得以修建。天安門原名為承天門,寓“奉天承運,受命於天”之意,建於永樂十八年,其設計者是當時的建築大師蒯祥。

蒯祥是江蘇省吳縣香山漁帆村人,出身於一個木匠的家庭,他父親就是當時有名的大工匠,曾參與朱元璋南京城的修建。蒯祥受其父的影響,從小就對建築深深著迷,及至成年時,其工匠技藝就很高了。

據傳蒯祥在16歲時便“能主大營繕”,享有“巧匠”美譽。蒯祥在宮殿的樑柱上畫龍時,雙手各拿一支畫筆,左右開弓,不一會兒,兩條飛騰的龍便同時畫好,而且“合之如一”。

永樂十五年,30出頭的蒯祥奉詔來到北京,被任命為“營繕所臣”,承擔宮廷的修建任務。他以高超的技藝和出眾的才華完成了承天門的設計和施工。建成之後的承天門受到朝野稱讚,蒯祥也被當時的百姓譽為“魯班在世”。明成祖朱棣也龍顏大悅,稱他為“蒯魯班”。

(朱棣像)

承天門是當時皇城的正門,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閣、四面透風的5座木牌坊,完全複製了南京的承天門,牌門正中高懸著“承天之門”匾額。

承天門命運多舛,飽經滄桑,在歷史上幾度被毀又幾度重建,終於成為了如今恢弘壯麗的天安門。

明英宗天順元年7月7日,承天門城樓遭雷擊起火,木質牌坊在大火中毀於一旦,成化元年被修復。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進北京城,“先運薪木積於內殿,縱火發炮,擊毀諸宮殿,通夕火光燭天。須臾,九門錐樓皆火發,城外草場亦燃,與宮中火光相映”。承天門在這場人禍中毀壞殆盡,只剩下殘垣斷壁。

清朝順治八年,皇帝發佈詔令,重新修繕承天門,經6年建成,並將其改名為天安門,在原來“奉天承運,受命於天”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國泰民安,長治久安”的寓意。並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刻寫匾額。後來去除了蒙文,在辛亥革命後,匾額上的滿文也被去除了,只留下漢文書寫的“天安門”。

修葺後的天安門整體建築為九開間,進深為五開間,重簷六排柱子,前後帶廊、歇山屋頂。廣場兩側的宮牆外,集中佈置著當時的中央各行政機構,包括六部、宗人府、鴻臚寺以及欽天監等。

凡是去到首都北京的人,天安門是必須瞻仰和遊覽的地方。這是一座巧奪天工的宏偉建築,它金碧輝煌,莊嚴雄偉,氣勢磅礴,無與倫比,既向人們訴說著這座建築厚重的歷史,也昭示著一個大國的威儀。

(天安門近照)

那麼,天安門是什麼時候建造的?他最初的名字又叫什麼呢?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後,曾召集天下能工巧匠和20餘萬民夫,修建南京城。洪武25年,朱元璋著手在金水橋外建造端門和承天門。朱元璋死後,朱棣以“靖難”之名,揮師南下,用武力奪取了侄兒朱允炆的皇帝寶座。

為了對付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朱棣萌生了遷都北京的念頭。永樂十四年,他召集工匠開工修建北京宮殿。永樂十九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

也就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北京的天安門得以修建。天安門原名為承天門,寓“奉天承運,受命於天”之意,建於永樂十八年,其設計者是當時的建築大師蒯祥。

蒯祥是江蘇省吳縣香山漁帆村人,出身於一個木匠的家庭,他父親就是當時有名的大工匠,曾參與朱元璋南京城的修建。蒯祥受其父的影響,從小就對建築深深著迷,及至成年時,其工匠技藝就很高了。

據傳蒯祥在16歲時便“能主大營繕”,享有“巧匠”美譽。蒯祥在宮殿的樑柱上畫龍時,雙手各拿一支畫筆,左右開弓,不一會兒,兩條飛騰的龍便同時畫好,而且“合之如一”。

永樂十五年,30出頭的蒯祥奉詔來到北京,被任命為“營繕所臣”,承擔宮廷的修建任務。他以高超的技藝和出眾的才華完成了承天門的設計和施工。建成之後的承天門受到朝野稱讚,蒯祥也被當時的百姓譽為“魯班在世”。明成祖朱棣也龍顏大悅,稱他為“蒯魯班”。

(朱棣像)

承天門是當時皇城的正門,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閣、四面透風的5座木牌坊,完全複製了南京的承天門,牌門正中高懸著“承天之門”匾額。

承天門命運多舛,飽經滄桑,在歷史上幾度被毀又幾度重建,終於成為了如今恢弘壯麗的天安門。

明英宗天順元年7月7日,承天門城樓遭雷擊起火,木質牌坊在大火中毀於一旦,成化元年被修復。明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進北京城,“先運薪木積於內殿,縱火發炮,擊毀諸宮殿,通夕火光燭天。須臾,九門錐樓皆火發,城外草場亦燃,與宮中火光相映”。承天門在這場人禍中毀壞殆盡,只剩下殘垣斷壁。

清朝順治八年,皇帝發佈詔令,重新修繕承天門,經6年建成,並將其改名為天安門,在原來“奉天承運,受命於天”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國泰民安,長治久安”的寓意。並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刻寫匾額。後來去除了蒙文,在辛亥革命後,匾額上的滿文也被去除了,只留下漢文書寫的“天安門”。

修葺後的天安門整體建築為九開間,進深為五開間,重簷六排柱子,前後帶廊、歇山屋頂。廣場兩側的宮牆外,集中佈置著當時的中央各行政機構,包括六部、宗人府、鴻臚寺以及欽天監等。

(故宮鳥瞰圖)

在這次修建天安門的過程中,設計者向皇帝建議:“龍是喜水之物,凡有龍之處,必得有水,讓龍得水才能發揮神威。”

於是天安門前就出現了一條長數百米, 寬10多米的護城河,河上架設了七座蟠龍浮雕的石橋,這就是現在的金水河和金水橋。實際上,金水河的修建具有更為實際的作用,那就是為其後的火災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廣場,遠沒有現在這樣寬廣,它被高大的宮牆合圍,形成一個狹長的封閉庭院,面積只有11 萬平方米。

在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前,還有一個金榜廊,用於科考揭榜,凡是經殿試高中的狀元,都在這裡金榜題名。

這金榜是由皇帝親自簽發的,成為“欽定皇榜”,張貼在金榜廊內,榜廊兩側還有龍棚,中了前三甲的舉子,都要在龍棚裡接受祝賀,以示皇帝重賢納才,為朝廷選材不拘一格。不過,這些建築都在無情的大火中毀於一旦,再也不見其蹤影了。

現在的天安門重新煥發了青春,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其莊嚴的佈局、磅礴的氣勢,無不彰顯著勃勃生機。其前面的廣場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總面積達44 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成為了當今世界最大的城中廣場。

如今的天安門,已經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更是全體中華兒女凝聚力和向心力標誌。

(參考資料:《明史》《清史稿》《天安門的歷史》等)

武大官人
2019-09-04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即承天門。始建於明朝永樂15年,而最初的天安門其實不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

為什麼要建造天安門?最初叫什麼?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即承天門。始建於明朝永樂15年,而最初的天安門其實不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

為什麼要建造天安門?最初叫什麼?


首先談到天安門,它最早的時候是叫做“承天門,當時明朝皇帝朱棣修建承天門是為了抵禦外敵而建立的。而天安門呢,說來可能不信,天安門的設計者是個明朝不到20歲的工匠天才。名字叫做蒯祥,他父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建築師,所以他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工匠技術,學習能力很強,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木工技巧,他在數學上也很有天賦,所以朱棣在召集能工巧匠的時候,蒯祥就派上了用場。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即承天門。始建於明朝永樂15年,而最初的天安門其實不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

為什麼要建造天安門?最初叫什麼?


首先談到天安門,它最早的時候是叫做“承天門,當時明朝皇帝朱棣修建承天門是為了抵禦外敵而建立的。而天安門呢,說來可能不信,天安門的設計者是個明朝不到20歲的工匠天才。名字叫做蒯祥,他父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建築師,所以他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工匠技術,學習能力很強,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木工技巧,他在數學上也很有天賦,所以朱棣在召集能工巧匠的時候,蒯祥就派上了用場。

而這個承天門也是當年仿造南京的承天門建造的,所以命名承天門,寓意是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意思!這個在當時可以說是皇家非常重要的宮殿組成部分,對這座雄偉的建築也是遭受過幾次嚴重的毀壞的,在明朝天順元年的省天門城樓就遭受過一期,當時被燒燬了一部分,但是那個時候並沒有去修復它,直到盛華園林的時候才對他毀壞的部分進行重修,而又在原來的建築上擴大成了宮殿的形式,而是做造型的龐大的建築,修為之後才改成天安門。意思就是壽命與天,安邦定國門!

它不僅僅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是上一次輝煌傑作,也是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歷史。曾在1949年之後,天安門已經成為了中國的象徵,並且也設計到了國輝裡面,而且他們以他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內涵高度濃縮了中華文明和現代文明。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即承天門。始建於明朝永樂15年,而最初的天安門其實不叫天安門,而是叫承天門。

為什麼要建造天安門?最初叫什麼?


首先談到天安門,它最早的時候是叫做“承天門,當時明朝皇帝朱棣修建承天門是為了抵禦外敵而建立的。而天安門呢,說來可能不信,天安門的設計者是個明朝不到20歲的工匠天才。名字叫做蒯祥,他父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建築師,所以他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工匠技術,學習能力很強,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大部分的木工技巧,他在數學上也很有天賦,所以朱棣在召集能工巧匠的時候,蒯祥就派上了用場。

而這個承天門也是當年仿造南京的承天門建造的,所以命名承天門,寓意是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意思!這個在當時可以說是皇家非常重要的宮殿組成部分,對這座雄偉的建築也是遭受過幾次嚴重的毀壞的,在明朝天順元年的省天門城樓就遭受過一期,當時被燒燬了一部分,但是那個時候並沒有去修復它,直到盛華園林的時候才對他毀壞的部分進行重修,而又在原來的建築上擴大成了宮殿的形式,而是做造型的龐大的建築,修為之後才改成天安門。意思就是壽命與天,安邦定國門!

它不僅僅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是上一次輝煌傑作,也是中華文明數千年的歷史。曾在1949年之後,天安門已經成為了中國的象徵,並且也設計到了國輝裡面,而且他們以他數百年的悠久歷史內涵高度濃縮了中華文明和現代文明。

同時它還是新中國有顯著文化象徵,成為了世界和中國各族人民嚮往的地方,所以說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古建築也好,都是我們應該是代代去守護和愛護的!

小姐姐讲史
2019-09-10

天安門坐落在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門與 故宮的南端隔著長安街相望,說到天安門就不得不提一提故宮,但是我們今天不說故宮,只說這天安門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認為天安門與故宮是一體的,是同時建造的,其實大家都錯了。

天安門坐落在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門與 故宮的南端隔著長安街相望,說到天安門就不得不提一提故宮,但是我們今天不說故宮,只說這天安門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認為天安門與故宮是一體的,是同時建造的,其實大家都錯了。



紫禁城最初就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朱允炆皇位之後,對外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要遷都北京,於是讓工匠在京城仿造南京的格局打造了紫禁城。紫禁城快要建成的時候,朱棣也準備遷都回京了,紫禁城仍在進行更精美的修建,但他總覺得少點什麼,後來他覺得是因為少了承天門,所以就命工匠仿照南京的承天門在北京也修建了一個承天門,規模和建制都要比南京的好。

天安門坐落在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門與 故宮的南端隔著長安街相望,說到天安門就不得不提一提故宮,但是我們今天不說故宮,只說這天安門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認為天安門與故宮是一體的,是同時建造的,其實大家都錯了。



紫禁城最初就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朱允炆皇位之後,對外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要遷都北京,於是讓工匠在京城仿造南京的格局打造了紫禁城。紫禁城快要建成的時候,朱棣也準備遷都回京了,紫禁城仍在進行更精美的修建,但他總覺得少點什麼,後來他覺得是因為少了承天門,所以就命工匠仿照南京的承天門在北京也修建了一個承天門,規模和建制都要比南京的好。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知道朱棣所修的這個“承天門”就是現在的“天安門”。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比故宮晚了十一年,但是和故宮同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城正門。最初的“天安門”只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質牌樓,在當時叫做“承天門”,有“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這也正合朱棣的心意,因為他得位不正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他自己也心虛呀,只好這樣自我安慰一下。

天安門坐落在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門與 故宮的南端隔著長安街相望,說到天安門就不得不提一提故宮,但是我們今天不說故宮,只說這天安門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認為天安門與故宮是一體的,是同時建造的,其實大家都錯了。



紫禁城最初就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朱允炆皇位之後,對外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要遷都北京,於是讓工匠在京城仿造南京的格局打造了紫禁城。紫禁城快要建成的時候,朱棣也準備遷都回京了,紫禁城仍在進行更精美的修建,但他總覺得少點什麼,後來他覺得是因為少了承天門,所以就命工匠仿照南京的承天門在北京也修建了一個承天門,規模和建制都要比南京的好。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知道朱棣所修的這個“承天門”就是現在的“天安門”。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比故宮晚了十一年,但是和故宮同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城正門。最初的“天安門”只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質牌樓,在當時叫做“承天門”,有“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這也正合朱棣的心意,因為他得位不正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他自己也心虛呀,只好這樣自我安慰一下。



承天門先後遭受過幾次很嚴重的毀壞,明朝天順元年的時候,承天門遭受了雷擊被燒壞了一部分,但是一直沒有進行修繕,直到成化元年的時候才進行重修,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擴建。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軍隊攻進京城,到這時,承天門已經歷經了兩百多年的風霜,李自成本想要在這裡做皇帝的,還想著怎樣將承天門修的更好。但是山海關一戰李自成一敗塗地,退出北京城之前他心有不甘,就想要一把火焚燬紫禁城,幸運的是毀壞的並不是太慘。

天安門坐落在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門與 故宮的南端隔著長安街相望,說到天安門就不得不提一提故宮,但是我們今天不說故宮,只說這天安門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認為天安門與故宮是一體的,是同時建造的,其實大家都錯了。



紫禁城最初就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朱允炆皇位之後,對外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要遷都北京,於是讓工匠在京城仿造南京的格局打造了紫禁城。紫禁城快要建成的時候,朱棣也準備遷都回京了,紫禁城仍在進行更精美的修建,但他總覺得少點什麼,後來他覺得是因為少了承天門,所以就命工匠仿照南京的承天門在北京也修建了一個承天門,規模和建制都要比南京的好。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知道朱棣所修的這個“承天門”就是現在的“天安門”。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比故宮晚了十一年,但是和故宮同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城正門。最初的“天安門”只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質牌樓,在當時叫做“承天門”,有“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這也正合朱棣的心意,因為他得位不正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他自己也心虛呀,只好這樣自我安慰一下。



承天門先後遭受過幾次很嚴重的毀壞,明朝天順元年的時候,承天門遭受了雷擊被燒壞了一部分,但是一直沒有進行修繕,直到成化元年的時候才進行重修,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擴建。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軍隊攻進京城,到這時,承天門已經歷經了兩百多年的風霜,李自成本想要在這裡做皇帝的,還想著怎樣將承天門修的更好。但是山海關一戰李自成一敗塗地,退出北京城之前他心有不甘,就想要一把火焚燬紫禁城,幸運的是毀壞的並不是太慘。

清軍入關之後重修紫禁城,順治八年,又在承天門的廢墟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建,重修了一座城樓,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自此改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在北京屹立了六百多年,見證了明清兩代的歷史,不管是從明朝還是清朝都對天安門有著特別的情愫,不斷地對其進行修繕,讓它做為中國的標誌屹立於世。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架著大炮直轟天安門,使天安門損失慘重,慈禧自顧不暇也沒有心情去修,後來又接連戰亂,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才開始著手修葺,偉大的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天安門坐落在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門與 故宮的南端隔著長安街相望,說到天安門就不得不提一提故宮,但是我們今天不說故宮,只說這天安門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認為天安門與故宮是一體的,是同時建造的,其實大家都錯了。



紫禁城最初就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朱允炆皇位之後,對外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要遷都北京,於是讓工匠在京城仿造南京的格局打造了紫禁城。紫禁城快要建成的時候,朱棣也準備遷都回京了,紫禁城仍在進行更精美的修建,但他總覺得少點什麼,後來他覺得是因為少了承天門,所以就命工匠仿照南京的承天門在北京也修建了一個承天門,規模和建制都要比南京的好。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就知道朱棣所修的這個“承天門”就是現在的“天安門”。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比故宮晚了十一年,但是和故宮同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城正門。最初的“天安門”只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質牌樓,在當時叫做“承天門”,有“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這也正合朱棣的心意,因為他得位不正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他自己也心虛呀,只好這樣自我安慰一下。



承天門先後遭受過幾次很嚴重的毀壞,明朝天順元年的時候,承天門遭受了雷擊被燒壞了一部分,但是一直沒有進行修繕,直到成化元年的時候才進行重修,並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擴建。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的軍隊攻進京城,到這時,承天門已經歷經了兩百多年的風霜,李自成本想要在這裡做皇帝的,還想著怎樣將承天門修的更好。但是山海關一戰李自成一敗塗地,退出北京城之前他心有不甘,就想要一把火焚燬紫禁城,幸運的是毀壞的並不是太慘。

清軍入關之後重修紫禁城,順治八年,又在承天門的廢墟上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建,重修了一座城樓,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自此改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在北京屹立了六百多年,見證了明清兩代的歷史,不管是從明朝還是清朝都對天安門有著特別的情愫,不斷地對其進行修繕,讓它做為中國的標誌屹立於世。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架著大炮直轟天安門,使天安門損失慘重,慈禧自顧不暇也沒有心情去修,後來又接連戰亂,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才開始著手修葺,偉大的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天安門從古至今就一直是中國人民心中重要的存在,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它不僅是屹立不倒的建築,更是屹立不倒的中華民族之魂。

小太阳D
2019-08-27

天安門現在坐落於我們首都北京的市中心,而且已經是我們國家代表建築之一,還被設計在國徽裡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那麼天安門的由來是怎樣的,它又經歷了怎樣的時代呢,接下來小太陽就帶大家去看一看。

天安門現在坐落於我們首都北京的市中心,而且已經是我們國家代表建築之一,還被設計在國徽裡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那麼天安門的由來是怎樣的,它又經歷了怎樣的時代呢,接下來小太陽就帶大家去看一看。

天安門始建於1417年,也就是明朝永樂年間,它的設計者名叫蒯祥,生於1398年,卒於1481年,字廷瑞,是北京故宮、五府六部衙署、長陵等建築的營造者。天安門最開始並不叫天安門,曾用名是承天門,有著“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意思。

朱棣當時建造的時候,承天門只是一座模仿南京承天門的一座規模宏達的木質牌坊,在上面懸掛著承天門的匾。承天門完工的時間是1420年,建成一年之後,皇帝下令明朝的首都變為北京。

天安門現在坐落於我們首都北京的市中心,而且已經是我們國家代表建築之一,還被設計在國徽裡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那麼天安門的由來是怎樣的,它又經歷了怎樣的時代呢,接下來小太陽就帶大家去看一看。

天安門始建於1417年,也就是明朝永樂年間,它的設計者名叫蒯祥,生於1398年,卒於1481年,字廷瑞,是北京故宮、五府六部衙署、長陵等建築的營造者。天安門最開始並不叫天安門,曾用名是承天門,有著“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意思。

朱棣當時建造的時候,承天門只是一座模仿南京承天門的一座規模宏達的木質牌坊,在上面懸掛著承天門的匾。承天門完工的時間是1420年,建成一年之後,皇帝下令明朝的首都變為北京。

到了1456年,承天門被雷擊發生了大火,被損毀,但是當時承天門並不是什麼比較重要的建築,所以沒有人去修繕,直到1465年,才開始修建,而且這次修建,工匠們也把承天門的規模擴大,由最初簡單的牌坊升級為宮殿的樣子。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承天門被破壞,第二年李自成又把它修好了。

天安門現在坐落於我們首都北京的市中心,而且已經是我們國家代表建築之一,還被設計在國徽裡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那麼天安門的由來是怎樣的,它又經歷了怎樣的時代呢,接下來小太陽就帶大家去看一看。

天安門始建於1417年,也就是明朝永樂年間,它的設計者名叫蒯祥,生於1398年,卒於1481年,字廷瑞,是北京故宮、五府六部衙署、長陵等建築的營造者。天安門最開始並不叫天安門,曾用名是承天門,有著“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意思。

朱棣當時建造的時候,承天門只是一座模仿南京承天門的一座規模宏達的木質牌坊,在上面懸掛著承天門的匾。承天門完工的時間是1420年,建成一年之後,皇帝下令明朝的首都變為北京。

到了1456年,承天門被雷擊發生了大火,被損毀,但是當時承天門並不是什麼比較重要的建築,所以沒有人去修繕,直到1465年,才開始修建,而且這次修建,工匠們也把承天門的規模擴大,由最初簡單的牌坊升級為宮殿的樣子。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承天門被破壞,第二年李自成又把它修好了。

一直到順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承天門才改名換姓,正式被命名為天安門,代表“受命於天,安邦治國”。後來在康熙年間經過兩次規模比較大的修繕,1900年又被侵略者用大炮攻擊,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天安門才又一次被修整,煥發生機。

之後呢,又經歷數次粉刷修繕,才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

天安門現在坐落於我們首都北京的市中心,而且已經是我們國家代表建築之一,還被設計在國徽裡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徵,那麼天安門的由來是怎樣的,它又經歷了怎樣的時代呢,接下來小太陽就帶大家去看一看。

天安門始建於1417年,也就是明朝永樂年間,它的設計者名叫蒯祥,生於1398年,卒於1481年,字廷瑞,是北京故宮、五府六部衙署、長陵等建築的營造者。天安門最開始並不叫天安門,曾用名是承天門,有著“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意思。

朱棣當時建造的時候,承天門只是一座模仿南京承天門的一座規模宏達的木質牌坊,在上面懸掛著承天門的匾。承天門完工的時間是1420年,建成一年之後,皇帝下令明朝的首都變為北京。

到了1456年,承天門被雷擊發生了大火,被損毀,但是當時承天門並不是什麼比較重要的建築,所以沒有人去修繕,直到1465年,才開始修建,而且這次修建,工匠們也把承天門的規模擴大,由最初簡單的牌坊升級為宮殿的樣子。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承天門被破壞,第二年李自成又把它修好了。

一直到順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承天門才改名換姓,正式被命名為天安門,代表“受命於天,安邦治國”。後來在康熙年間經過兩次規模比較大的修繕,1900年又被侵略者用大炮攻擊,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天安門才又一次被修整,煥發生機。

之後呢,又經歷數次粉刷修繕,才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

現在的天安門主體分為上下兩層,上面為城樓大殿,東西寬九間,南北深五間,用九和五,代表九五至尊,至高無上;下面則是硃紅色的城臺,城臺底部是漢白玉製成的底座,1970年翻建後高度為34.7米,中間有五個拱形門,中央的門最大,在古時候,只有皇帝才能走最中間的門。

現如今的天安門,正上方掛著巨幅的毛主席畫像,兩邊寫著中華人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標語,顯示了我們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氣度和氣勢,也是我們14億華夏兒女心目中的朝聖之地。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梁老师说历史
2019-09-03

這個問題老樑來回答。

天安門?這可是見證了咱大華夏榮辱到崛起的偉大的建築啊!但凡是大華夏的娃,那個不知道天安門三個字?

那麼天安門是在啥時候建造的呢?這事,咱得往元朝的時候說。

開頭

這個問題老樑來回答。

天安門?這可是見證了咱大華夏榮辱到崛起的偉大的建築啊!但凡是大華夏的娃,那個不知道天安門三個字?

那麼天安門是在啥時候建造的呢?這事,咱得往元朝的時候說。

開頭

那會元世祖忽必烈還在的時候,就下詔把燕京當做了大都。其實這燕京就是現在的北京城。

這元大都的具體位置是在老北京城舊城區加上北邊這一塊,是以金代大寧宮為基礎修建起來。擱當時也叫漢八里城,您擼直了手指頭數數,擱當時那都是世界上最大都市。

那會光城門口就有十一個,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光佔地面積就有五十多平方公里。

這後來,朱元璋老朱家建立了大明朝,在1368年的時候大將軍徐達帶著兵,這就把這地攻陷了,順道也就把這元大都的名改成了北平。

後來老朱分封天下,把自己個的四兒子朱棣就分到這地,幫他把手北方的門戶。

那麼朱棣就把這北平倆字又改成了北京,這兩個字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當時朱棣還沒有稱帝的時候,把這地叫做行在,用咱大白話講,就是皇帝擱外邊巡遊時候用的行都。

後來朱棣把自己個的侄子給掀翻了,自己個當上了皇帝,就把都城打南京就遷到了北京城。

天安門的前身

這個問題老樑來回答。

天安門?這可是見證了咱大華夏榮辱到崛起的偉大的建築啊!但凡是大華夏的娃,那個不知道天安門三個字?

那麼天安門是在啥時候建造的呢?這事,咱得往元朝的時候說。

開頭

那會元世祖忽必烈還在的時候,就下詔把燕京當做了大都。其實這燕京就是現在的北京城。

這元大都的具體位置是在老北京城舊城區加上北邊這一塊,是以金代大寧宮為基礎修建起來。擱當時也叫漢八里城,您擼直了手指頭數數,擱當時那都是世界上最大都市。

那會光城門口就有十一個,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光佔地面積就有五十多平方公里。

這後來,朱元璋老朱家建立了大明朝,在1368年的時候大將軍徐達帶著兵,這就把這地攻陷了,順道也就把這元大都的名改成了北平。

後來老朱分封天下,把自己個的四兒子朱棣就分到這地,幫他把手北方的門戶。

那麼朱棣就把這北平倆字又改成了北京,這兩個字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當時朱棣還沒有稱帝的時候,把這地叫做行在,用咱大白話講,就是皇帝擱外邊巡遊時候用的行都。

後來朱棣把自己個的侄子給掀翻了,自己個當上了皇帝,就把都城打南京就遷到了北京城。

天安門的前身

話說這北京城,是做過一個國家的都城,但到了朱棣稱帝的時候,這都多少年過去了,加上戰爭的破壞,您直接拿來當都城這不合適。

所以後來就決定重新進行修建,1417年的時候朱棣就在大華夏召集魯班大師的後裔,這就開始了重建北京城。這應聘而來的是江蘇省這嘎達的人叫蒯祥。這人家裡邊世代的工匠,老爹就是大明朝木工首,而他也繼承了這頭銜,憑著手上的手藝最後都做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

而咱要說的天安門,就是人家設計建造的。

當時重建北京城,蒯祥遇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修建承天門,也就是後來的天安門。

這到了1420年,承天門算是建成了,這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實這個形制和南京那個承天門是一樣的,可以說是個仿照,所以這建築當時也叫承天門。

而他的大體形制和現在的天安門一樣,只是比現在的要小一些。

到了第二年,朱棣就正式的把都成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城。

後來的遭遇

這個問題老樑來回答。

天安門?這可是見證了咱大華夏榮辱到崛起的偉大的建築啊!但凡是大華夏的娃,那個不知道天安門三個字?

那麼天安門是在啥時候建造的呢?這事,咱得往元朝的時候說。

開頭

那會元世祖忽必烈還在的時候,就下詔把燕京當做了大都。其實這燕京就是現在的北京城。

這元大都的具體位置是在老北京城舊城區加上北邊這一塊,是以金代大寧宮為基礎修建起來。擱當時也叫漢八里城,您擼直了手指頭數數,擱當時那都是世界上最大都市。

那會光城門口就有十一個,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光佔地面積就有五十多平方公里。

這後來,朱元璋老朱家建立了大明朝,在1368年的時候大將軍徐達帶著兵,這就把這地攻陷了,順道也就把這元大都的名改成了北平。

後來老朱分封天下,把自己個的四兒子朱棣就分到這地,幫他把手北方的門戶。

那麼朱棣就把這北平倆字又改成了北京,這兩個字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當時朱棣還沒有稱帝的時候,把這地叫做行在,用咱大白話講,就是皇帝擱外邊巡遊時候用的行都。

後來朱棣把自己個的侄子給掀翻了,自己個當上了皇帝,就把都城打南京就遷到了北京城。

天安門的前身

話說這北京城,是做過一個國家的都城,但到了朱棣稱帝的時候,這都多少年過去了,加上戰爭的破壞,您直接拿來當都城這不合適。

所以後來就決定重新進行修建,1417年的時候朱棣就在大華夏召集魯班大師的後裔,這就開始了重建北京城。這應聘而來的是江蘇省這嘎達的人叫蒯祥。這人家裡邊世代的工匠,老爹就是大明朝木工首,而他也繼承了這頭銜,憑著手上的手藝最後都做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

而咱要說的天安門,就是人家設計建造的。

當時重建北京城,蒯祥遇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修建承天門,也就是後來的天安門。

這到了1420年,承天門算是建成了,這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實這個形制和南京那個承天門是一樣的,可以說是個仿照,所以這建築當時也叫承天門。

而他的大體形制和現在的天安門一樣,只是比現在的要小一些。

到了第二年,朱棣就正式的把都成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城。

後來的遭遇

大傢伙也知道,過去的建築沒有啥防雷擊的措施,這不,到了1456年的時候,這承天門就遭受到了雷擊,本來這就是個木質建築,所以在大火中焚燬了。

按說焚燬了,這就得重建不是,但這事一直擱著,直到九年後,這事才提上日程。當然還是由蒯祥領命重建。

形制沒有多大的改變,只是比原來大了,開頭是東西五間的距離,南北三間的深度,這就變成了東西九間,南北五間。

而這一次的重建,也就奠定了今天天安門的形制。

後來,大明朝被李自成攻陷了國都,話說李自成就從這承天門進入的,所以承天門再次被毀於戰火之中。

這到了第二年,滿清就進入了中原地區,牽著吳三桂之流,掐著脖子把李自成給滅了,回頭他面臨一個建立都城的問題,所以滿清也把北京城當做了都城,所以又開始重建。

到了順治手裡的時候,也就是1651年,對承天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而且還重新命名為——天安門。

這個問題老樑來回答。

天安門?這可是見證了咱大華夏榮辱到崛起的偉大的建築啊!但凡是大華夏的娃,那個不知道天安門三個字?

那麼天安門是在啥時候建造的呢?這事,咱得往元朝的時候說。

開頭

那會元世祖忽必烈還在的時候,就下詔把燕京當做了大都。其實這燕京就是現在的北京城。

這元大都的具體位置是在老北京城舊城區加上北邊這一塊,是以金代大寧宮為基礎修建起來。擱當時也叫漢八里城,您擼直了手指頭數數,擱當時那都是世界上最大都市。

那會光城門口就有十一個,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光佔地面積就有五十多平方公里。

這後來,朱元璋老朱家建立了大明朝,在1368年的時候大將軍徐達帶著兵,這就把這地攻陷了,順道也就把這元大都的名改成了北平。

後來老朱分封天下,把自己個的四兒子朱棣就分到這地,幫他把手北方的門戶。

那麼朱棣就把這北平倆字又改成了北京,這兩個字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當時朱棣還沒有稱帝的時候,把這地叫做行在,用咱大白話講,就是皇帝擱外邊巡遊時候用的行都。

後來朱棣把自己個的侄子給掀翻了,自己個當上了皇帝,就把都城打南京就遷到了北京城。

天安門的前身

話說這北京城,是做過一個國家的都城,但到了朱棣稱帝的時候,這都多少年過去了,加上戰爭的破壞,您直接拿來當都城這不合適。

所以後來就決定重新進行修建,1417年的時候朱棣就在大華夏召集魯班大師的後裔,這就開始了重建北京城。這應聘而來的是江蘇省這嘎達的人叫蒯祥。這人家裡邊世代的工匠,老爹就是大明朝木工首,而他也繼承了這頭銜,憑著手上的手藝最後都做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

而咱要說的天安門,就是人家設計建造的。

當時重建北京城,蒯祥遇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修建承天門,也就是後來的天安門。

這到了1420年,承天門算是建成了,這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實這個形制和南京那個承天門是一樣的,可以說是個仿照,所以這建築當時也叫承天門。

而他的大體形制和現在的天安門一樣,只是比現在的要小一些。

到了第二年,朱棣就正式的把都成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城。

後來的遭遇

大傢伙也知道,過去的建築沒有啥防雷擊的措施,這不,到了1456年的時候,這承天門就遭受到了雷擊,本來這就是個木質建築,所以在大火中焚燬了。

按說焚燬了,這就得重建不是,但這事一直擱著,直到九年後,這事才提上日程。當然還是由蒯祥領命重建。

形制沒有多大的改變,只是比原來大了,開頭是東西五間的距離,南北三間的深度,這就變成了東西九間,南北五間。

而這一次的重建,也就奠定了今天天安門的形制。

後來,大明朝被李自成攻陷了國都,話說李自成就從這承天門進入的,所以承天門再次被毀於戰火之中。

這到了第二年,滿清就進入了中原地區,牽著吳三桂之流,掐著脖子把李自成給滅了,回頭他面臨一個建立都城的問題,所以滿清也把北京城當做了都城,所以又開始重建。

到了順治手裡的時候,也就是1651年,對承天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而且還重新命名為——天安門。

這取的意思就是受命於天,安邦治國的意思,打這開始起咱就開始叫天安門了。

那麼到了康熙的時候,對這塊又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修繕。

後來,到了滿清的後期,那老慈禧,腦仁抽抽了這就開始懟著所有大鼻子洋鬼子宣戰,這一傢伙八國聯軍就攻入了北京城。

而老慈禧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的跑出了北京城,把個國都留給八國聯軍來禍禍。

咱這天安門就遭遇到了這幫傢伙們的炮擊,外加洗劫,天安門再次毀於戰火。

咱大華夏那年月滿目瘡痍,一切看起來都是心酸的。

直到後來咱中國人再次站立起來,這已經到了1949年。

修整天安門以及天安門廣場就提上了日程,當時發動全北京城人民,對這塊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理。

到了1952年的時候,北京市第四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修繕天安門城樓。

而這個時間是康熙最後一次修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二百六十年,第一次大規模的修繕。為了確保安全,這次把避雷設施都裝上了。後來陸陸續續的修繕,天安門的抗震能力達到了九度。

這到了1988年的時候,天安門第一次對咱老百姓開放,咱老百姓也有幸走上去,瞅瞅那壯闊的天安門廣場,感受一下天與地之間的交融。

到了1991年的時候,天安門上裝上了照明設施,這讓天安門到了大晚上的時候,那也是燈火輝煌啊!

最後咱在說說,近代修繕天安門的一些個事。

這個問題老樑來回答。

天安門?這可是見證了咱大華夏榮辱到崛起的偉大的建築啊!但凡是大華夏的娃,那個不知道天安門三個字?

那麼天安門是在啥時候建造的呢?這事,咱得往元朝的時候說。

開頭

那會元世祖忽必烈還在的時候,就下詔把燕京當做了大都。其實這燕京就是現在的北京城。

這元大都的具體位置是在老北京城舊城區加上北邊這一塊,是以金代大寧宮為基礎修建起來。擱當時也叫漢八里城,您擼直了手指頭數數,擱當時那都是世界上最大都市。

那會光城門口就有十一個,由外城,皇城和宮城組成,光佔地面積就有五十多平方公里。

這後來,朱元璋老朱家建立了大明朝,在1368年的時候大將軍徐達帶著兵,這就把這地攻陷了,順道也就把這元大都的名改成了北平。

後來老朱分封天下,把自己個的四兒子朱棣就分到這地,幫他把手北方的門戶。

那麼朱棣就把這北平倆字又改成了北京,這兩個字就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當時朱棣還沒有稱帝的時候,把這地叫做行在,用咱大白話講,就是皇帝擱外邊巡遊時候用的行都。

後來朱棣把自己個的侄子給掀翻了,自己個當上了皇帝,就把都城打南京就遷到了北京城。

天安門的前身

話說這北京城,是做過一個國家的都城,但到了朱棣稱帝的時候,這都多少年過去了,加上戰爭的破壞,您直接拿來當都城這不合適。

所以後來就決定重新進行修建,1417年的時候朱棣就在大華夏召集魯班大師的後裔,這就開始了重建北京城。這應聘而來的是江蘇省這嘎達的人叫蒯祥。這人家裡邊世代的工匠,老爹就是大明朝木工首,而他也繼承了這頭銜,憑著手上的手藝最後都做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

而咱要說的天安門,就是人家設計建造的。

當時重建北京城,蒯祥遇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修建承天門,也就是後來的天安門。

這到了1420年,承天門算是建成了,這是一座黃瓦飛簷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其實這個形制和南京那個承天門是一樣的,可以說是個仿照,所以這建築當時也叫承天門。

而他的大體形制和現在的天安門一樣,只是比現在的要小一些。

到了第二年,朱棣就正式的把都成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城。

後來的遭遇

大傢伙也知道,過去的建築沒有啥防雷擊的措施,這不,到了1456年的時候,這承天門就遭受到了雷擊,本來這就是個木質建築,所以在大火中焚燬了。

按說焚燬了,這就得重建不是,但這事一直擱著,直到九年後,這事才提上日程。當然還是由蒯祥領命重建。

形制沒有多大的改變,只是比原來大了,開頭是東西五間的距離,南北三間的深度,這就變成了東西九間,南北五間。

而這一次的重建,也就奠定了今天天安門的形制。

後來,大明朝被李自成攻陷了國都,話說李自成就從這承天門進入的,所以承天門再次被毀於戰火之中。

這到了第二年,滿清就進入了中原地區,牽著吳三桂之流,掐著脖子把李自成給滅了,回頭他面臨一個建立都城的問題,所以滿清也把北京城當做了都城,所以又開始重建。

到了順治手裡的時候,也就是1651年,對承天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而且還重新命名為——天安門。

這取的意思就是受命於天,安邦治國的意思,打這開始起咱就開始叫天安門了。

那麼到了康熙的時候,對這塊又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修繕。

後來,到了滿清的後期,那老慈禧,腦仁抽抽了這就開始懟著所有大鼻子洋鬼子宣戰,這一傢伙八國聯軍就攻入了北京城。

而老慈禧慌不擇路飢不擇食的跑出了北京城,把個國都留給八國聯軍來禍禍。

咱這天安門就遭遇到了這幫傢伙們的炮擊,外加洗劫,天安門再次毀於戰火。

咱大華夏那年月滿目瘡痍,一切看起來都是心酸的。

直到後來咱中國人再次站立起來,這已經到了1949年。

修整天安門以及天安門廣場就提上了日程,當時發動全北京城人民,對這塊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理。

到了1952年的時候,北京市第四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修繕天安門城樓。

而這個時間是康熙最後一次修繕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二百六十年,第一次大規模的修繕。為了確保安全,這次把避雷設施都裝上了。後來陸陸續續的修繕,天安門的抗震能力達到了九度。

這到了1988年的時候,天安門第一次對咱老百姓開放,咱老百姓也有幸走上去,瞅瞅那壯闊的天安門廣場,感受一下天與地之間的交融。

到了1991年的時候,天安門上裝上了照明設施,這讓天安門到了大晚上的時候,那也是燈火輝煌啊!

最後咱在說說,近代修繕天安門的一些個事。

大傢伙都知道咱天安門城樓是木結構,當年也就是六十年代修繕的時候,咱在天安門最高的脊瓦處,發現過一個金絲楠木盒,裡面是一對二龍戲珠的圖案,放置的東西有手指頭大的紅寶石和硃砂,以及五彩糧。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問了:“啥是五彩糧?”

其實就是黃豆,高粱,黑豆,穀子和玉米,還有一些個其他的東西,這麼多年下來都瞅不清楚了,最後這些東西都上交國庫了。

還有炮彈,你都想不到在拆除天安門西山牆的時候,居然找到了一枚完整的炮彈,當時有關部門把這炮彈和周圍的土啦啥的一塊全取走了,而後來再拆除的過程中又發現了六發同樣規格的炮彈。

擱現在這七發炮彈是啥時候打上去的,都是個迷。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了然翁523
2019-09-03

天安門原為明清時期的皇帝所在區域紫城的南門。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l7年)始建,稱承天門;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改稱天安門。解放後徹底翻蓋。公元1949年1O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天安門就成為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標誌。

东湖红枫
2019-08-24

永樂六年(1408年)朱棣向群臣宣佈,遷都北京。

朱棣雖然生在應天,可他的大半生都在戰亂中度過。朱元璋打天下時,非常繁忙,連給朱棣取名的時間都沒有。還有,不滿21歲,朱棣就被派往風沙肆虐的北平。那時的北平,除了一座破城,就一無所有。

經過若干年的努力,朱棣在北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生了孩子,養了自己的軍隊。北平不僅是朱棣的根基,還是他的家。拿北平和應天相比,朱棣覺得,應天只是皇權的象徵。再說,朱棣的皇權是搶來的。如果將帝都迀到老家北平,不僅可以證明他的合法性,也好開展他的千古帝業。

一切從頭開始。首先修好的是水利工程:“南極江口,北盡大通橋,運道三千餘里”。之前,就開始修建皇宮。1417年,“承天門”修建。為了寓弄百姓,皇帝皆自稱天子。從字面上就不難理解了:“承天門”,就是皇帝按照他老子玉皇的意志來修建的。1421年,經歷十五年的時間,北平城及紫金城修建工程竣工。朱棣一聲令下,全國迀都!

坐在北平城,看著整個大明的版圖,朱棣開始了他夢想的千古帝業 ……

赤然483
2019-09-04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是紫禁城的正門,原名承天門。 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朱允炆手裡奪下了皇位,準備將都城從南京遷到他的駐地北京。 不過當時的北京只有元朝遺留下的皇城,而且北京破敗不堪,不足以成為國都。1417年,朱棣遍尋天下能工巧匠在北京為其營造皇宮,來自蘇州吳縣的建築大師蒯祥成為總工程師。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是紫禁城的正門,原名承天門。 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朱允炆手裡奪下了皇位,準備將都城從南京遷到他的駐地北京。 不過當時的北京只有元朝遺留下的皇城,而且北京破敗不堪,不足以成為國都。1417年,朱棣遍尋天下能工巧匠在北京為其營造皇宮,來自蘇州吳縣的建築大師蒯祥成為總工程師。

江湖小晓生
2019-08-24

紫禁城最初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以後,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便遷都北京,在這裡仿造南京的宮殿格局,打造了後來的紫禁城。

至於天安門,其實也是仿造南京的承天門建造而成。朱棣稱帝以後,明朝實行兩都制度,所以南京和北京都是名義上的都城,都有相應的官員建制。只不過南京這邊大多都是打醬油的。天安門的雛形,其實就是承天門。

紫禁城最初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以後,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便遷都北京,在這裡仿造南京的宮殿格局,打造了後來的紫禁城。

至於天安門,其實也是仿造南京的承天門建造而成。朱棣稱帝以後,明朝實行兩都制度,所以南京和北京都是名義上的都城,都有相應的官員建制。只不過南京這邊大多都是打醬油的。天安門的雛形,其實就是承天門。

朱元璋在南京打造的輝煌宮殿,真的被朱允炆燒了?

要麼說朱棣這個人還是比較無恥的,他從北京一路打過來以後,不僅滅了朱允炆,而且還剝奪了南京政治權力中心的地位。但是他不好明說啊,所以在進入南京以後,將幾個重要的宮殿都給燒燬了,而且還聲稱,是朱允炆為了自焚,所以才順帶著燒燬這些宮殿的。

有些電視劇為了吸睛,居然還將這件事拍了進去。所以說南京的故宮原本規模宏大,完全不輸給北京的故宮,現在去看看,就只剩下一幾間小房子了。

當然朱棣也沒有把所有建築都給燒燬,他還是留下了一些建築,方便在這裡的大臣們辦公。其實這哪裡是辦公的地方,簡直就是受罪的地方。

  1. 一來在南京辦公的這些尚書、侍郎一點權力都沒有,寒窗苦讀十多年,如果被派到南京來,就算是比較倒黴的了。
  2. 二來因為明朝政府的不重視,所以導致南京的故宮建築兩百多年都沒喲修葺過一次,破敗不堪的樣子實在是令人心酸。

南明弘光政權成立以後,朱由崧連忙要求大興土木打造宮殿,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過去的宮殿已經成了兩百多年的危房,讓皇帝住危房有點不合適吧?

紫禁城最初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以後,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便遷都北京,在這裡仿造南京的宮殿格局,打造了後來的紫禁城。

至於天安門,其實也是仿造南京的承天門建造而成。朱棣稱帝以後,明朝實行兩都制度,所以南京和北京都是名義上的都城,都有相應的官員建制。只不過南京這邊大多都是打醬油的。天安門的雛形,其實就是承天門。

朱元璋在南京打造的輝煌宮殿,真的被朱允炆燒了?

要麼說朱棣這個人還是比較無恥的,他從北京一路打過來以後,不僅滅了朱允炆,而且還剝奪了南京政治權力中心的地位。但是他不好明說啊,所以在進入南京以後,將幾個重要的宮殿都給燒燬了,而且還聲稱,是朱允炆為了自焚,所以才順帶著燒燬這些宮殿的。

有些電視劇為了吸睛,居然還將這件事拍了進去。所以說南京的故宮原本規模宏大,完全不輸給北京的故宮,現在去看看,就只剩下一幾間小房子了。

當然朱棣也沒有把所有建築都給燒燬,他還是留下了一些建築,方便在這裡的大臣們辦公。其實這哪裡是辦公的地方,簡直就是受罪的地方。

  1. 一來在南京辦公的這些尚書、侍郎一點權力都沒有,寒窗苦讀十多年,如果被派到南京來,就算是比較倒黴的了。
  2. 二來因為明朝政府的不重視,所以導致南京的故宮建築兩百多年都沒喲修葺過一次,破敗不堪的樣子實在是令人心酸。

南明弘光政權成立以後,朱由崧連忙要求大興土木打造宮殿,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過去的宮殿已經成了兩百多年的危房,讓皇帝住危房有點不合適吧?

朱棣仿造南京承天門,打造了北京承天門。

朱棣建都北京以後,逐漸開始擴大規模修建故宮,這就是明清兩朝沿用了五百多年的故宮。不過建成以後,朱棣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太滿意,原來是少了一個承天門,所以缺少相應的霸氣。

所以朱棣就吩咐手下人,開始打造一個跟南京一模一樣的承天門。據說規模和建制要比南京那個宏偉氣派的多。

這個承天門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雛形。承天門歷經兩百多年風霜,一直等到李自成打入北京城以後,他原本想要子這裡做皇帝,所以不僅沒有損毀宮殿廟宇,反而打算著手修葺。

結果山海關一戰戰敗以後,李自成連滾帶爬地退出了北京城。他在退出北京城之前,做了一件讓人噁心的事情,那就是焚燬故宮。

所以李自成必須要釘在恥辱柱上,光這件事也看得出來他不可能成為一國之君。李自成一把大火,把偌大的紫禁城燒的就剩下個武英殿,不過幸運的是這把大火沒燒多久,所以承天門也是保留下來了。

順治入關以後,重修紫禁城,也重修了承天門,並且將承天門改名為天安門。於是天安門一直被沿用至今日,成為世界著名的古建築。

紫禁城最初是朱棣建造的,他奪取了侄兒朱允炆的皇位以後,聲稱朱允炆將南京的宮殿全都燒燬了,所以便遷都北京,在這裡仿造南京的宮殿格局,打造了後來的紫禁城。

至於天安門,其實也是仿造南京的承天門建造而成。朱棣稱帝以後,明朝實行兩都制度,所以南京和北京都是名義上的都城,都有相應的官員建制。只不過南京這邊大多都是打醬油的。天安門的雛形,其實就是承天門。

朱元璋在南京打造的輝煌宮殿,真的被朱允炆燒了?

要麼說朱棣這個人還是比較無恥的,他從北京一路打過來以後,不僅滅了朱允炆,而且還剝奪了南京政治權力中心的地位。但是他不好明說啊,所以在進入南京以後,將幾個重要的宮殿都給燒燬了,而且還聲稱,是朱允炆為了自焚,所以才順帶著燒燬這些宮殿的。

有些電視劇為了吸睛,居然還將這件事拍了進去。所以說南京的故宮原本規模宏大,完全不輸給北京的故宮,現在去看看,就只剩下一幾間小房子了。

當然朱棣也沒有把所有建築都給燒燬,他還是留下了一些建築,方便在這裡的大臣們辦公。其實這哪裡是辦公的地方,簡直就是受罪的地方。

  1. 一來在南京辦公的這些尚書、侍郎一點權力都沒有,寒窗苦讀十多年,如果被派到南京來,就算是比較倒黴的了。
  2. 二來因為明朝政府的不重視,所以導致南京的故宮建築兩百多年都沒喲修葺過一次,破敗不堪的樣子實在是令人心酸。

南明弘光政權成立以後,朱由崧連忙要求大興土木打造宮殿,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過去的宮殿已經成了兩百多年的危房,讓皇帝住危房有點不合適吧?

朱棣仿造南京承天門,打造了北京承天門。

朱棣建都北京以後,逐漸開始擴大規模修建故宮,這就是明清兩朝沿用了五百多年的故宮。不過建成以後,朱棣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太滿意,原來是少了一個承天門,所以缺少相應的霸氣。

所以朱棣就吩咐手下人,開始打造一個跟南京一模一樣的承天門。據說規模和建制要比南京那個宏偉氣派的多。

這個承天門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雛形。承天門歷經兩百多年風霜,一直等到李自成打入北京城以後,他原本想要子這裡做皇帝,所以不僅沒有損毀宮殿廟宇,反而打算著手修葺。

結果山海關一戰戰敗以後,李自成連滾帶爬地退出了北京城。他在退出北京城之前,做了一件讓人噁心的事情,那就是焚燬故宮。

所以李自成必須要釘在恥辱柱上,光這件事也看得出來他不可能成為一國之君。李自成一把大火,把偌大的紫禁城燒的就剩下個武英殿,不過幸運的是這把大火沒燒多久,所以承天門也是保留下來了。

順治入關以後,重修紫禁城,也重修了承天門,並且將承天門改名為天安門。於是天安門一直被沿用至今日,成為世界著名的古建築。

天安門屹立600多年,見證了明清兩代歷史。

說起來,能夠一直屹立不倒的建築,長達600多年的還真不多。天安門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所以天安門的歷史地位多麼重要,可想而知。

從明成祖朱棣奪取了天下,在北京建都,天安門就已經出現。一直到李自成打進北京城,沒有毀壞天安門。順治皇帝入京以後,將承天門的名字改成天安門,預示著改朝換代的意思。

一直等到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他們這些強盜架著大炮炮轟天安門,使得天安門損毀嚴重。此後慈禧太后也無暇去修復天安門。新中國建立以後,才開始著手修葺工作。

我們現在見到的天安門,是中華民族600多年曆史的見證者。它一直屹立不倒,就是想看到我們中華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崛起的那一天。

惪州元良1978
2019-08-23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

元朝只是在首都建立起了一座皇城,真正的故宮的整體以及天安門直到永樂年間才開始修建。1417年,朱棣開始召見能工巧匠,計劃修建“承天門”,即天安門的前身。當時的工匠模仿南京的承天門,建造了一座宏大的木牌坊,並在其上懸掛匾額。

承天門就是最初的天安門的原始雛形了。在建成一年後,也就是1421年,在皇帝的命令下,明朝的首都正式遷往北京。1456年,承天門經歷了一場雷擊導致的大火,當時該建築被焚燬,但是這件事情並沒有引起特別大的關注,承天門也就沒有及時重建。直到1465年,才又有工匠重新領命重建了承天門。這次重建,工匠們把原來的建築加以擴大,形式上也由開始簡單的牌坊,改制成了宮殿的式樣。這也奠定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天安門的基本形式。

1644年,李自成佔領北京,該門被毀,在來年又被重建。而它首次被命名為“天安門”,是在清朝順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在當時的廢墟上重新改建而成,寓意“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後在康熙年間,又經歷了兩次規模較大的修繕。然而,這座見證了幾個朝代變遷的建築,在1900年的時候被侵略者炮轟並洗劫,飽受屈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天安門才再一次得到了整修。之後又因為種種原因,經歷過數次的整修和重新粉刷,讓這個古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

元朝只是在首都建立起了一座皇城,真正的故宮的整體以及天安門直到永樂年間才開始修建。1417年,朱棣開始召見能工巧匠,計劃修建“承天門”,即天安門的前身。當時的工匠模仿南京的承天門,建造了一座宏大的木牌坊,並在其上懸掛匾額。

承天門就是最初的天安門的原始雛形了。在建成一年後,也就是1421年,在皇帝的命令下,明朝的首都正式遷往北京。1456年,承天門經歷了一場雷擊導致的大火,當時該建築被焚燬,但是這件事情並沒有引起特別大的關注,承天門也就沒有及時重建。直到1465年,才又有工匠重新領命重建了承天門。這次重建,工匠們把原來的建築加以擴大,形式上也由開始簡單的牌坊,改制成了宮殿的式樣。這也奠定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天安門的基本形式。

1644年,李自成佔領北京,該門被毀,在來年又被重建。而它首次被命名為“天安門”,是在清朝順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在當時的廢墟上重新改建而成,寓意“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後在康熙年間,又經歷了兩次規模較大的修繕。然而,這座見證了幾個朝代變遷的建築,在1900年的時候被侵略者炮轟並洗劫,飽受屈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天安門才再一次得到了整修。之後又因為種種原因,經歷過數次的整修和重新粉刷,讓這個古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

元朝只是在首都建立起了一座皇城,真正的故宮的整體以及天安門直到永樂年間才開始修建。1417年,朱棣開始召見能工巧匠,計劃修建“承天門”,即天安門的前身。當時的工匠模仿南京的承天門,建造了一座宏大的木牌坊,並在其上懸掛匾額。

承天門就是最初的天安門的原始雛形了。在建成一年後,也就是1421年,在皇帝的命令下,明朝的首都正式遷往北京。1456年,承天門經歷了一場雷擊導致的大火,當時該建築被焚燬,但是這件事情並沒有引起特別大的關注,承天門也就沒有及時重建。直到1465年,才又有工匠重新領命重建了承天門。這次重建,工匠們把原來的建築加以擴大,形式上也由開始簡單的牌坊,改制成了宮殿的式樣。這也奠定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天安門的基本形式。

1644年,李自成佔領北京,該門被毀,在來年又被重建。而它首次被命名為“天安門”,是在清朝順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在當時的廢墟上重新改建而成,寓意“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後在康熙年間,又經歷了兩次規模較大的修繕。然而,這座見證了幾個朝代變遷的建築,在1900年的時候被侵略者炮轟並洗劫,飽受屈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天安門才再一次得到了整修。之後又因為種種原因,經歷過數次的整修和重新粉刷,讓這個古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

元朝只是在首都建立起了一座皇城,真正的故宮的整體以及天安門直到永樂年間才開始修建。1417年,朱棣開始召見能工巧匠,計劃修建“承天門”,即天安門的前身。當時的工匠模仿南京的承天門,建造了一座宏大的木牌坊,並在其上懸掛匾額。

承天門就是最初的天安門的原始雛形了。在建成一年後,也就是1421年,在皇帝的命令下,明朝的首都正式遷往北京。1456年,承天門經歷了一場雷擊導致的大火,當時該建築被焚燬,但是這件事情並沒有引起特別大的關注,承天門也就沒有及時重建。直到1465年,才又有工匠重新領命重建了承天門。這次重建,工匠們把原來的建築加以擴大,形式上也由開始簡單的牌坊,改制成了宮殿的式樣。這也奠定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天安門的基本形式。

1644年,李自成佔領北京,該門被毀,在來年又被重建。而它首次被命名為“天安門”,是在清朝順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在當時的廢墟上重新改建而成,寓意“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後在康熙年間,又經歷了兩次規模較大的修繕。然而,這座見證了幾個朝代變遷的建築,在1900年的時候被侵略者炮轟並洗劫,飽受屈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天安門才再一次得到了整修。之後又因為種種原因,經歷過數次的整修和重新粉刷,讓這個古建築重新煥發生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