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

10 個回答
读文学史诗
2019-03-12

司馬光砸缸這件事在宋代時並不是這麼叫的,砸缸這個詞是在元代造出大缸使得水缸家喻戶曉後才出現的,它是歷史進程中生產技術的演變而形成的標題。在宋代時,還沒有能容納人這麼大的缸。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真正的標題是司馬光砸甕。
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

宋代有大甕,而沒有大缸。並且宋代人慧洪記錄這件事時說的正是甕。記錄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保存下來的最早的文字是“司馬溫公童稚時,與群兒戲於庭。庭有大甕,一兒偶墮甕水中,群兒譁然棄去。公即以石擊甕,水因穴而進出,兒得不死。”元人修宋史提到司馬光時也是說“光持石擊甕破之”。

若是以司馬光砸缸來說,缸口那麼大,根本沒必要砸,丟個凳子進去給落水的孩童墊下腳,自己都能爬出來,還用石頭去砸幹嘛,這不是浪費大缸嗎?本來這個故事就是要讚揚小時光的司馬光聰明,這下一對比反倒是個傻蛋了!

所以啊,司馬光砸的是甕,甕口小,凳子塞不進去,用手把孩子拉上來,也會槓到不方便,這下只有把它砸了,孩子才能得救。這就是司馬光砸“缸”的原因。

用户7322670833693
2019-03-12

據,馬末都說,(司馬光生活的年代,還沒有能力造出缸來,所以,這個故事純屬胡說八道,)這是馬末都的原話,我們換個說法,一個孩子掉進去就出不來的缸,說明缸夠高,夠大了,而其厚度也並非很薄,否則早就成破缸了,記得我小時侯,我們住大雜院,院裡有一個破缸的底部,直徑大約有一米多,在四周還有高低不齊的嚓口,那時也沒什麼可玩的,每個孩子手裡一塊磚,在四五米遠的地方劃條線,大家在線外向破缸的高出的嚓子尖上投磚,比誰砸的準,大家砸了半個多月,到居委會把破缸拉走也沒人能砸下破缸一點沫沫,所以,能把缸砸破,這塊石頭的重量肯定不輕,另外,缸底比缸口小,先不說幾個小孩能不能推倒,但上寬下窄你砸就不好著力,能舉較重石頭把釭砸破,這司馬光就體力而言就是個神力,其實,很多文學作品都是後人編的,聽的是個樂子,大可不必較真,更不要領會什麼深刻的思想內容或政治含義,否則,人活著比司馬光舉石頭還要累,缸沒砸了,反到砸了自己的腳就不好玩了

张师傅5107
2019-03-12

"司馬光砸缸";幼小的司馬光把盛水大缸砸爛大洞,把掉進滿缸水大砸裡的幼小同伴救出,沒被水淹死。

本意和烏鴉投石塊讓水位升高後喝到瓶中少量的水解渴是一個意思。司馬光救同伴,烏鴉是救自己。不管怎麼說;都是利用聰明智慧在短時間內想出解決難題的辦法。

從中可以看到;智力開發非常重要,而啟蒙更重要。"司馬光"是時光較遠的"宋朝"河南一兒童。幻小年紀有此急救辦法,於平時家長教育啟蒙有直接關係。

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啟蒙孩兒,做一些幼兒

力所能及的,帶竊門的小事,讓他們在幼小的時候就知道用智力解決問題,為國家培養棟樑

之才。

為中國夢,復興中華做努力,讓下一代在強國

之路上狂奔,永往直前……

吟孑四序
2019-03-12

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

可能這個問題放在現在小學生身上都能找到答案:司馬光當年為了救落入水缸中的同伴,所以要砸缸。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這個故事是說,司馬光7歲時,一個同伴不慎落入缸中,有生命危險,其他小朋友都慌張跑了,司馬光機智的用石頭雜碎了水缸救了同伴。

而我們回答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救人的話,其實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研究這麼一件“大事”

1、從品德教育方面來說,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重點不在於是否需要砸缸,而在於砸缸的行為意義,是勇於拯救一條生命,是具備深遠的教育意義的;

2、從物理學角度來說,缸裝滿了水,通過用石頭砸破缸,從而使得缸裡面的水流出來,而缸裡面的小朋友便得救了;

3、而到了現代社會角度來說,可能很多人覺得司馬光沒必要砸缸,他還可以用“繩索”救人、可以用棍子橫著崗讓缸裡面的小朋友抓住撐起來(單槓原理)、司馬光還可以叫大人來幫忙救人,畢竟小朋友救人也比較危險;

甚至,司馬光砸缸了,因為水的衝力,可能使得裡面的小朋友身體往缸破的方向衝擊,造成小朋友損傷等等;

基於第1-2點,我們回答了司馬光為什麼砸缸,但是第3點來說,司馬光可能沒必要砸缸,還有很多種方式;

但是很多人會反駁第3點,比如說當時沒有繩索也沒有棍子,也沒有大人在旁邊。所以也是對的。而整體來說,故事重點不是告訴我們司馬光應該用什麼方式救人或者應不應該救人,而是通過這樣的故事告訴祖國的花朵:見義勇為是一種美德;

素雪承风984
2019-03-12

關於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從小就在課本上一代代傳下來了。難道從來就沒有人懷疑過其真實性?

出處:“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既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原文出至《宋史·司司光傳》,看似是當代人自敘其史,真實性應該很高的。但事實上宋史由元末蒙古學者蔑裡乞·脫脫主編的,此時北宋的司馬光已故去近三百年了。就相當於我們現在寫三百多年前祖宗的故事。

就算是宋史裡也是說瓷,未提一缸字。那麼甕與缸的區別到底在哪?

馬末都先生說:“收口為甕,敞口為缸”。但是這和我們說這個故事的真假有什麼關係呢?別看這收口敞口的細微區別,你要知道敞口深腹,能淹得下一七歲左右的孩子的缸,在當時(宋朝)是沒有的。能燒成型那都是明朝有了技術後的事了。所以我們基本上聽不見有關缸的成語,而而請君入甕,甕中捉鱉,甕牖繩樞等成語卻都耳熟能詳。

當然我們教科書上看到的故事是今人翻譯成了白話文的,不然拿原文,小孩子他也看不懂啊。翻譯的人他可能也沒了解甕和缸的燒造歷史。我們現在的人好多都分不清甕和缸呢,甚至可以說我們今人很多都只說缸而不提甕。在今人的意識中,已經沒有甕這麼個東西了,統統叫缸。

好,解釋完這個問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故事本身。文中明確說了是一兒登甕,從這個登字,和後面足跌沒於水中,我們可以知道光是水深就沒頭了,而且開口又小,從上拉人出來,小孩子們還真沒法辦到。所以說選擇砸甕救人的可能性還是有的。你要是真給他換成缸他就末必能救出來了,缸的燒造工藝遠高於甕,而且口廣腹深的缸必定做的胎厚,這樣一件大缸被小孩子砸破且不傷到裡面的人,可能性不大。而甕就不一樣了,甕的燒造較於缸就簡單些,也易碎些。被小孩子砸破也就說得過去了。

至於司司光當年是否真做過這種事,我們就很難知道了,宋史裡的記載也是隔了三百多年,而且這種故事更大的可能是為了表現司司光的機智,而不是單純的記錄一件事情。然後傳到我們所聽到的司司光砸缸又是幾度輾轉他人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說,司司光砸缸這個故事的整體真實性目前還無法判斷,但是就算是有,那砸的也絕對不是缸,而是原文中的甕。


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
轻尘墨迹007Ast
2019-03-12

…小小年幾、急中生智、砸缸放水、不顧一切、救人火急、司馬光砸缸放水救人成為精典。謝謝大聖邀請!感謝諸位關注!
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

赵涵智爷爷
2019-03-12

人已經掉進缸裡,在這情急萬分的時候,只有砸缸,砸缸才能救人,除此沒有其他的辦法,倘若拖延的話,缸裡的生命就沒有復生的跡象,所以說,搶在時間面前該是上策。

费玉山905
2019-03-12

少年心智便超凡,

施救一人轉念間。

一代宗師天造就,

史書通志美名傳。

注,通志,宋神宗時賜名《資治通鑑》

兵哥哥177952879
2019-03-12

答:為了救人,急中生智!

阿拙哥
2019-03-12

沒有為什麼,也來不及想其它,人急智生,救人要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