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4月17日晚間,上海浦東新區盧浦大橋發生一起跳橋事件。一名男孩在車裡與母親發生爭執,一氣之下衝出後車座,縱身跳下盧浦大橋,當場身亡,釀成悲劇。
10 個回答
夜雨如书

這樣的悲劇上演,真的令人倍感痛惜。

17歲的男孩當著母親的面跳橋身亡,起因只是受到了母親的批評。男孩死了,他用最冷酷的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用最殘酷的方式傷害了自己的母親,毫無疑問,這位母親今後將會在無盡的痛苦和自責中度過。

據悉,這位母親當時在開車,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母親沒能抓住男孩,最終癱坐在地上捶地痛哭。媒體報道稱,男孩今年17歲,是某職校二年級學生,因和學校裡的其他同學發生了矛盾,母親批評了他。

信息很少,但據此不難推斷出其中的幾個核心問題。男孩上的是職校,想必成績不算好,因為受到母親批評就跳樓,顯然是沒有受過什麼挫折。類似的慘劇發生,多半是教育失敗造成的。

那麼,為什麼現在有些孩子或年輕人動不動就會選擇輕生呢?個人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從小是被父母溺愛著長大的,沒有經歷過挫折。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對的,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問題。小時候,父母家人還能遷就他們,可是等長大進了學校進了社會難免會遇到挫折,因為結果預期和他們想象的不一樣,這時候他們會倍感委屈,最終走了極端。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父母的溺愛害了孩子。

2,沒有擺正位置,總認為自己是為了父母而活。有些孩子動不動就會用離家出走、傷害自殘等方式來威脅父母,而這種方法往往很奏效,最終讓孩子以為他們可以通過傷害自己來懲罰父母。“我不吃飯捱餓,讓你們心疼死。”、“我離家出走,讓你們急死。”、“我跳下去,讓你們傷心死。”這些都是他們內心的潛臺詞。表面看是孩子不懂事,其實根本還是父母的教育引導出了問題,是父母把這種觀念傳遞給了孩子。

3,不懂得感恩,缺少對生命的尊重。父母習慣了為孩子付出,卻忘了讓孩子學會感恩,以至於孩子以為別人對他的好都是理所當然的。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孩子對生命的認識很淺薄或者只是停留在二次元的印象中,好像復活只是一次投幣,一次重新開始。他們不懂得生命的寶貴,也不知道該怎樣珍惜生命。當下,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把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了學習成績上,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對生命的認識和尊重顯然更為重要。

總而言之,逝去的生命無法挽回,希望其他家長能夠引以為戒,多反思審視自己的教育。

盛一手

他不是自殺,是逃亡。

沒有一絲猶豫,像逃命一樣決裂地逃離母親、逃離這個世界。

母親給了他生命,他只是想還給她。

事實很清楚,母親下車指著後車廂說了什麼,又上車,然後孩子就從後車門下車跳橋。

母親說了什麼我不清楚也不好說,但車是停在高架橋的中間車道,寧可冒著發生交通事故的危險,也要違規停車,這說明了這位母親當時已經失去了理智。

對此,至少可以判斷出她絕對不止一次這樣高姿態地打壓孩子。

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次的爭執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這次沒跳,終會有下次。壓死駱駝的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毛。

悲劇已經發生,最悔恨的還是這位母親,我也不好再說什麼。明明是兩個相互最愛的人,卻互相給了對方最深的傷害,何其悲哀。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就是孩子犯錯了就不顧一切地大聲指責孩子。卻不知,誰會天生就想著去犯錯?

孩子犯錯了不可怕,怕得是父母不去引導而一味地指責。

面對孩子,多溝通,少苛刻。

美护悠然

一個處於花季雨季的17歲的少年,因為跟母親吵架就草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悲哀,這更是我們整個社會的悲哀。

1,孩子被給予了過度的關注。孩子不可以不被關愛,但是不能過度關愛!以前我們每家有兩個甚至三個以上的孩子,大的帶小的,小的看更小的。有自我處理成長面對生存學習的空間!而現在父母幾乎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的時候,會發現孩子身上很多不是問題的,反而成了“”問題“”,而圍繞著這些問題不斷的爭執,則一步步的導致了矛盾的惡化。
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2,現在孩子接觸了太多的不良信息。互聯網改變了這個社會的構架,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加便捷和快速。網絡上充斥著暴力,暴躁,以及焦慮。過度的關注,已經讓孩子處於一種非常焦慮的狀態。再加上外界的不良刺激,這些因素逐漸影響了孩子的感官判斷,是非價值以及對生命的觀念認知!
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3,孩子面對批評和責罵的承受能力過於脆弱!人在成長過程當中會面對很多問題,也會犯很多錯誤。成長告訴我們,犯錯就要受到懲罰。從小被百般呵護,沒有承受過挫折,沒有因挫敗而感受到生活生存艱辛的一面,像籠子裡的金絲雀一樣哪怕打開籠門沒人餵食就會餓死一樣!(我們小時候犯錯,被老爸老媽打那個都是家常便飯,棒子燉肉,隔三差五就會吃一頓!)當他們真正的投入學校,投入社會,面對競爭而受到打擊的時候,他們的心理防線沒有絲毫防禦力,直接崩潰了。
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4,父母們並不懂得真正如何去跟孩子溝通。有令人失望的孩子,那麼背後肯定是令人失望的父母。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瞭解自己的孩子,都能夠跟他們做到深入恰當的溝通!一旦發現孩子所做的不如自己的心意,立即火冒三丈,如臨大敵。平常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充滿了語言暴力,殊不知對孩子帶來多麼深的傷害。
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的人去反思。

文轩阁

謝謝題主邀請!有關更多角度的評論我在上一個回答中已經作答,自殺的人多了,毫無疑問是社會問題,近些年,未成年人自殺有愈演愈烈越來越低齡的趨勢,這必須引起廣泛的重視。

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這裡集中到一點,“為什麼年輕人動不動輕生?”

1、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更大。以往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了不起餓肚皮,穿破衣服,而今,儘管不愁吃穿,但貧富懸殊更大,生存壓力更大,一句“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讓很多父母孩子還沒出生就處在緊張之中,孩子出生後各種知識灌輸,各種素質訓練,各種能力提升,讓孩子們疲於應付,學習負擔重,既來自學校老師,更來自家長。學得過多過全,加上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壓力,讓很多孩子對於學習沒了樂趣,生活就如同嚼蠟,沒了滋味,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業壓力的增大,情緒更容易躁動,在特定環境下容易選擇輕生。

2、現在孩子更脆弱。由於自幼被寵愛,一直享受受“皇帝”般的待遇,孩子逐漸形成了自我為中心,很少能換位思考,更沒有吃過苦。從心理上來說,受挫能力特別弱,只能聽好話,只想做喜歡的事,只圖輕鬆愉快,而現實中,這樣的想法只可能是空想,面對無休止的學習壓力,考慮到今後可能面對的高房價高教育成本等生活壓力,部分孩子就會承受不住,從而選擇輕生。

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3、現在孩子更少體諒父母的艱辛。由於自幼形成了個人為中心的個性,便很少換位思考,哪怕父母親人每天象服侍皇帝一樣的付出,孩子都會習以為常,把親人的關愛和付出當成理所當然。因而在有了輕生念頭時,很少考慮父母的心碎和悲傷。

4、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封閉心靈,做事也更容易衝動。青春期孩子與父母之間很難溝通,父母把孩子當小孩子看,孩子認為自己成人了,不愛父母管教,很容易出現矛盾。特定場合下,一時衝動,就拿父母最在乎的東西——生命來懲罰父母。筆者聽聞本地一高中生從學校五樓跳下著地的前一刻,在喊救命,可見他跳下時很衝動,一翻過圍牆就後悔了,但是一切都已無法挽回。

基於以上原因,現在年輕人更容易自殺。

令人痛惜!上海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爭執跳橋身亡,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

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中飽含親人的關愛,從某種意義上說,生命不只是屬於年輕人個人。珍愛生命,“聽媽媽的話,不讓她受傷。。”,這是每一個年輕人的孝道和責任!大家說呢?

我是文軒閣,專注教育,歡迎關注!

明太鱼4

我看的好揪心,不管是對這個媽媽停車的行為也好,小朋友跳下去的行為也好,是我這種普通人沒辦法想象的。

以前為什麼沒那麼多人跳?首先可能以前網絡沒那麼發達,所以傳播的沒那麼快。第二是以前弄堂房子多,小夥伴們大都走動走動,不開心了這裡串串那裡訴訴苦,可以傾訴不愉快的人也多一點兒,畢竟同齡人嘛,可能更加理解。而且以前人沒那麼講究孩子的面子問題,父母都很忙,不會管得太多,要麼孩子不及格了打一頓,60炮打響也就萬歲了,現在的小朋友相對來說學業壓力可能大的不是一點點,只要學習好,所謂的“乖”就可以了,忽視瞭如何讓孩子合理的發洩自己的小情緒。

在這裡想提醒父母們,社會對孩子肯定要求越來越高,被貼上“熊”的標籤做父母的一定也不好受,我們得教育,但是別忘了沒有人一輩子不犯錯,不被冤枉,首先教育孩子如何正確的發洩自己的情緒,怎麼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指責,這真的不亞於考試分數,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立足於社會。

最後對青少年說,證明父母是錯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一定要給自己一個證明的機會,世界上總有一個角落會有人愛著你的。

侧耳倾听遇见你

這不是壓力,輕生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被廣泛模擬。在孩子成長空間,沒有給予一個正常成長的環境,這個環境不單單是父母提供的經濟,也有心靈和父母如何去做給孩子榜樣。

他的父母一定很沉痛,失子之痛,即便過去多年心中這個創傷也難以通過某種契機去癒合。可這件事,給這個家庭,給這對父母,給廣大的原生態大家都上了沉重的一課,經濟發展時代,大傢什麼都不缺,缺的是時間,缺的是溝通。情侶之間和氣靜心的溝通,父子之間,母子之間無障礙的交流。不能用你的觀點去打壓孩子的性格發育,更不能因為你們得寵溺讓孩子得到天高地厚的反饋。為此,我覺得每個家庭都應該對於自己的家庭做一下心理坦白。這個課題很重要

1.孩子是你的孩子,但也不是你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2.疼愛和嚴格的拿捏標準

3.夫妻之間是如何相處於孩子身邊的,給了他什麼樣的原生態家庭

1.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5秒鐘!一個生命消失了!

下面這段視頻這兩天被刷屏了!很多人受到很多負面的影響,對於如何教育孩子,多了一些迷茫。

也有很多提倡暴力教育的父母跳出來說:就應該多批評多打罵,才能增強孩子的抗挫力!

我實在不敢苟同這樣的看法。

4月17日晚上,一名17歲的男孩,從上海盧浦大橋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花一般的生命!據媒體報道,男孩當時坐在母親的車上,因為在校和同學產生了矛盾而遭到母親的批評,之後,男孩趁母親停車之際,突然跑下車,墜橋身亡。

追趕不及的母親,悲痛欲絕,坐地痛哭。

大多數文章,都在評價母親無法控制的情緒,不分場合的批評,以及孩子脆弱的承受能力和玻璃心!

甚至還有很多網友在說,這孩子從小被保護的太過了,總是在表揚中長大,受不了幾句批評!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因為父母太溺愛了!

某文章下面這條評論“一句話:就是小時候捱揍太少了!”到目前為止,居然有高達3289個人點贊!

我感覺特別著急,急於去表達一些東西,急於讓大家聽到另一種聲音,別讓這個事件成為父母打罵孩子的佐證或者助推劑!特別擔心會有一部分本來就提倡體罰的父母,會因此更加肆無忌憚。

網絡截圖

我看了好幾篇文章,心情實在有些鬱積!本不願意追熱點的我,有些不吐不快的感受!索性,我來說一說對於此事的別樣的看法。

(一)衝動之下輕生的孩子,大多產生於暴力家庭

這裡的暴力,包括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也包括經常性的嚴重懲罰與羞辱。

別以為孩子輕生,都是因為保護得太好、誇得太多!

我認為事實正好相反!

是有些個別案例,讓我們誤以為是因為表揚太多了,孩子心裡就承受不住批評。為什麼用“誤以為”?

我記得有個女孩兒,因為考了第二名而自殺。如果家長總是鼓勵她,支持她,那麼有這種心態的家長一定不會特別在意名次和分數。

反而是父母對她有極高的要求,如果達不到可能面對什麼樣的懲罰;或者她自己對自己有著苛刻的要求,達不到就無法面對……但這些都不是因為“尊重”或“愛”而導致的!

我們可以看看周圍那些要離婚的大人們!

難道會有人因為“平時老公對自己都特別好,特別支持與關愛”,突然有一次老公對自己不好了,口出惡言,她們就會玻璃心的承受不住,斷然離婚嗎?!

不會的!大多數夫妻都熬了很久,才最終走向離婚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數人離婚(除去第三者等外在因素),都是因為長期受到老公/老婆的不尊重、不關愛,長期受到老公/老婆的不理解、不體貼,長期一說話就吵架,或者冷戰……久而久之,委屈、痛苦等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在心裡,千瘡百孔!

而這些負面情緒,會在某一個特別激烈或者特殊的時刻,噴湧而出,然後才會讓人在那一刻下定決定,斷然離去!

孩子也是如此。

一個媽媽總是特別愛他,特別為他考慮,這種情況下,會因為偶爾一次的爭吵,就讓孩子斷然放棄生命嗎?

不要因為孩子輕生了,就認為是孩子受到的挫折少了,捱揍的少了!

孩子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絕不是因為這一次的爭吵,往往是因為孩子一直在這種環境當中,不斷累積委屈與失望甚至絕望的情緒,直到這一刻,突然爆發,釀成了一個悲劇。

大家千萬別在看了這個視頻後,回到家就對自己的孩子批評打罵,還號稱是“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這個方向,本身就是錯誤的!

網絡圖

(二)孩子輕生,最根本的原因也許不是抗挫能力弱,而是沒有價值感和歸屬感!

如果一個孩子,有價值感、成就感和歸屬感,他受到再多的委屈,也很難去選擇一時衝動去輕生!

孩子若知道或者感受到:

  • 我的家人很愛我,我很愛我的家人,我在我的家庭裡有足夠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即使我哪方面做得不好,我的爸媽也會和我一起面對困難,支持我!
  • 我的同學很喜歡我,我也很喜歡我的同學們,我在學校被人尊重,有足夠的存在感和價值感。

那麼這個孩子,即使受到一些批評甚至冤枉,也不會輕易選擇放棄生命!

因為他知道,愛在周圍流動,即使是冤枉,也會有一天真相大白。

退一步講,即使沒有真相大白,他也知道他的身邊一直有人在相信他支持他接納他,他也一直在相信著他自己!

那麼,遇到問題後,他一定會找他信賴的人去傾訴,去獲得支持,從而迎接新的明天。

所以,一個人,不是受了多大的委屈或者多大的挫折,才會選擇結束生命!

而是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自己前進的方向,看不到有人支持他,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和閃光點,看不到繼續堅持下去的意義是什麼。

他灰心了,絕望了,累了。他要用這種方式,放下一切,也許還想通過他的離去,去懲罰那些雖然很在乎他但卻在不斷讓他痛苦的人們!

網絡圖

所以,我們要想避免這樣的悲劇,絕不是回家去打罵自己的孩子!而是用心發現孩子的長處和優勢,培養孩子內心的力量,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讓孩子在不斷進步當中,培養出越來越強的自信心和價值感!

一個孩子,如果有足夠的自信和價值感,這“自信與價值感”本身就是一層強大的抵禦外界困難的堅實盔甲!

這個正向的充滿能量地盔甲,會讓孩子勇敢的面對困難,有信心地努力去找解決辦法,攻克難關,在困難和挫折中不斷進步!

所以,大家不要太關注在“通過批評打罵孩子以提高孩子的逆商和抗挫折力”上面,而是要把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與價值感”上面。

因為一個內心沒有力量、沒有自信的孩子,是沒有多大能力去抵抗外界更多的否定與羞辱。

  • 一個自己心中那個愛之杯空了的人,如何能倒出水來?如果能給出愛來?
  • 一個自己心裡沒有力量感的人,如何能在面對挫折的時候,用出力量來?

孩子和父母都一樣。如果父母的愛之杯空了,就無法正確的給到孩子愛與支持;孩子愛之杯空了,無法對父母正確的表達愛。於是,家庭關係就越來越糟糕,每個人都很痛苦。

這時候,唯有學習,才能從本質上做出改善。

我相信:

  • 如果孩子的心中是陽光的;
  • 對待生活的態度是積極的;
  • 看待自己是有自信的,是價值感的,有能力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

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外在的一切批評對他來說,都不會是致命的!

也許,在這種“自信”的鎧甲保護之下,外在的批評才是對孩子的一種鍛鍊!是一種激發他成長地更好的一種鍛鍊!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家庭教育講師,“非暴力溝通”的踐行者。我不是專家,我的原創文章是基於我的學習和實踐而寫,不是完美的,希望朋友們建設性的參考。如果能給到大家一些啟發,我很開心。若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都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泊图泊途

這根本不是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的問題,這件事本身根本就沒有能概括年輕人對生活態度的資格。

就在前兩天,發生了一起悲劇,先是有文字新聞,隨後連視頻也發佈了。那是在一個橋上,一輛小轎車裡突然衝出一名青年,隨後跟出一明女性,女性始終沒能拉到青年,而青年的目的地是橋欄。

伴隨著驚人的跨越,一個生命就此終結,女性無能為力,只能蹲坐在地。二人是母子關係,據說是產生了爭執。

請不要在衝動的事件中大談“責任”,人在衝動的時候是很難保證責任這回事的。況且人最大的責任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可能有些人覺得男孩不孝順,是按照傳統的邏輯看,他的確不孝順,但是事情就用“孝順”能概括了的嗎?

我想可能有一些人產生過輕生的念頭,但是後來想明白了,還是生命比較美好。再此我還是想說,生命不是給別人過的,而是為了自己,如果想到這裡,是不是就覺得人應該對自己好一些?

男孩跳橋,除了衝動以外還有著對母親的“報復”心理,沒人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但是男孩的確用最寶貴的東西來表達他的不滿,他甚至可能覺得“這下你滿意了吧”!這種心理不難理解。

這種悲劇真不想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成為這種模式,尤其還發生在親人之間,父母對子女有教導的責任和目標,但還是要注意方式,自己也要多加努力;子女要體諒父母的難處,也要明白他們和“新思想”的代溝。唯有此,才能多加和諧。孩子多半還是黏土,父母在失敗的家庭關係中還是佔主要責任。

其實並不想看到類似“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輕生”這樣的標題,因為這根本沒有代表性,這完全是個例,只是說它反映的問題很典型,希望父母主導家庭要慎重,孩子也多一份可愛。

山袄袄

僅僅是個人觀點:

第一,我覺得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前半生在父母身邊千萬不要過於溺愛,長時間的溺愛改變了孩子的心性,TA潛意識覺得自己在父母面前是沒有底線的,特別是獨生子女,TA自己都會嬌自己.

第二:新聞上或是評論裡總是會出現什麼大人喜歡吼孩子,孩子將來怎麼怎麼樣,我覺得這些都是因人而異,有些孩子調皮到無法想象,你給TA講道理TA不懂道理,在孩子不懂道理的時期就不要講道理,但是也要讓TA有所畏懼.

第三: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過於太差,自尊心高於一切,做事情不顧後果,在某個時期就改變了,以前民國時期僅僅是想活著都千辛萬苦,建議每個孩子都應該反覆看看那本【活著】,才會知道生命之可貴,父母之用心.

大提琴心声

這樣的特殊情況已經屢見不鮮!!!誰也沒有辦法解決今天年輕人的想法有那麼的另類不同。

動不動就以跳樓……跳海或者其他方式方法和自己的父母嘔氣……。

這位母親👩……我不知道她怎麼想,17歲的孩子啊……!

我們今天的教育到底應該如何培養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孩子?老實說沒有一個人可以拿出一套有效的方案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