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10 個回答
跑步的木瓜
2019-04-21

從圖片上看,盧浦大橋,我記得大概是2015年的11月,我在上海的時候為遊覽大都市坐公交車路過,很漂亮的造型。當時當我坐在公交車裡,遠遠的看到美麗而壯觀的大橋,我心裡是十分激動的,覺得我這一趟公交車遊覽大上海太值得了。但是現在我看到這個真實的新聞,一個17歲的青年居然從這上面跳橋自殺,說真話,說實話,我感到非常的震驚,我當年存留在腦海裡的那些美好的回憶,瞬間已經徹底被破壞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對17歲的青年來說,已經是接近成年了,他們已經是身體與心理都達到了相對成熟的程度了,那麼僅僅因為母親在車裡批評他幾句,居然就選擇跳橋自殺,這種極端不負責任的,對自己不負責任,對父母,對老師同學都不負責任的做法,反映出的不單單是這個孩子的幼稚,或者是教育的失敗,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需要我們進行多方面的探討,這裡不是究竟是誰對誰對問題,我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他自己的,熱愛生命是他對自己負責的首要的責任,無論你是年長還是年輕,你對自己的生命愛護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年長的人有自殺的,年輕的人有自殺的,甚至在動物界,如河馬海豚等動物,自殺的現象也頻頻出現。所以說,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生命是屬於自己的,自殺可以說也是他個人行為,個人的自由選擇。也可以說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不是說自殺就是罪惡萬端。

第二,這個問題裡的17歲孩子,他僅僅因為母親批評,這樣的表面看是小事兒就能跳橋自殺,可以說他的心理承受力是非常脆弱的。在這之前,在他成長的這17年中,尤其是他懂事以來,可以說他的心理不單單是這一次跳橋事件的影響,在這之前就已經積累了許多負面情緒。如人格上的弱點,心理的扭曲,這些都沒有及時的治療,所以這不是偶然的,是他這之前心理素質教育欠缺,所導致的一種自然的必然的一個結果,所以我認為這個17歲孩子無論怎麼說,他的心理是很不健康的。

第三,為什麼他的心理這麼脆弱?這肯定跟教育有關。教育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那麼這個17歲孩子在學校裡和同學鬧矛盾,顯然他沒有處理好和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沒有正確的對待和處理這個問題,當他母親把他接回在車上對他進行責怪,他的心理可以說是崩潰的,不然他不會打開車門,從這高橋上一躍而跳。他當然知道他這一跳意味著什麼,因為他畢竟不是小孩子。所以說出現這個局面的結果,應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重失敗的一個縮影,一個表現。

第四,我們的學校教育現在幾乎是分數教育,幾乎是考學,老師們並不敢多管學生。老師們忽略了學生們心理反應的許多不良現象。學生們因為有網絡有手機,他們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可以說,他們與學校與社會幾乎是脫節的,那麼當在學校裡發生人際關係問題,沒有挫折過的學生,他是不可能有正確的認識的。在學校這個小舞臺,他就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當這個小舞臺上發生事情他的處理方式就是過度的膨脹自己。過多的去埋怨別人,而不反省自己反思自己。

第五,在這個問題裡,其實最大的過錯呢應該說是母親的不良做法。因為當孩子在學校裡受到了委屈,你可以批評他,但是不要選擇在車內,更不要選擇在路過高橋,河流,山川之類的地方進行批評。如果是母親選擇批評也可以,但是你要看這個孩子平時的心理健康如何?自己的孩子,作為監護人的母親是最瞭解的。如果他做錯批評孩子是一定的,但是要選擇時間地點場合。不是抓過來就批評。批評孩子一定要講究心理學的策略。不然,就像本問題的孩子,一旦突破了他心理所能承受的底線,後果不堪設想。這位母親將用餘生痛哭。

第六,在心理學上講,一切責難責怪,都是容易樹立對立面,嚴重的會導致對方心理崩潰的。如果這個人或者是那個人,比如孩子吧,他沒有犯過大的錯,很大的過錯,那麼你要給他一個沉默的反思的空間,不是那種什麼立刻扭送公安局,或者立刻就毫不留情的批評。如果不是什麼違法犯罪行為,你就不要去幹涉他,給他一定的空間,讓他自己沉默反思。如果母親在一旁喋喋不休的指責,埋怨,在孩子的脆弱的心裡,猶如火上澆油,雪上加霜一樣,導致的災難性後果是無法預測的。

總之,如果談到過錯問題,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不是單個方面滴錯誤所能概括的。而應該是誰都有錯,首先是這個孩子的錯誤,如果我們從宿命的角度講,也許他無法擺脫這樣的自殺情景,那麼隨他去好了。從學校來講,學校沒有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心理素質教育,而是注重分數教育,這也是一個錯誤所在。家長的錯誤可以說是在學校和孩子中間的這個地段,家長的錯誤應該是最大的。那家長,你這個紐帶做不好的話,看著是孩子自己選擇的跳橋,實際上背後推動他跳橋的應該是這位母親不恰當的時間地點場合。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麻辣教师649
2019-04-21

這個孩子性格有缺陷,心理有障礙。應該是早期教育方法有偏差吧。孩子自殺的主要原因應該出不了這個範圍。在學校鬧點矛盾,自我有些問題,回家家長罵幾句,埋怨幾句,應該很正常。就因為這區區小事,孩子竟然能跳橋自盡。太可惜,太遺憾。我一直都想不明白。說實話,我們小的時候,不要說被父母罵了,捱打是家常便飯。(當然我小時候很調皮,常常犯錯,)那時候的家長那裡懂得教育孩子?所以家長罵的語言非常野蠻而且還很傷人,就這,只要不捱打,這都算好的。在學校也同樣,我幾乎天天挨老師的體罰,挨老師打也是經常的事。哪有家長跟學校老師鬧事的。這種情況不止我家,我周圍那麼多孩子,幾乎家家都是打孩子上癮的家庭,極少數不打孩子的家庭,我們都非常羨慕,被傳為佳話。現在都快老了,我們咋還好好的,心理素質一個比一個強大,性格異常堅強,沒有任何心理病。不少人都大有出息。而且,我們現在非常看不慣那些無原則嬌慣縱容孩子的家長。更看不慣現在的學校不敢大膽管教學生的情況,以及不敢適當體罰犯錯誤的學生的行為,教師一天到晚活的小心翼翼,顫顫巍巍。還有哪些家長,老師稍微對他娃管教嚴厲一點,就動不動到學校找老師的麻煩。真是太矯情了!老師還能害你的孩子咋滴?這是為啥?歡迎大家說說。之間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恭請指正,不要罵人。

用户1607318954719
2019-04-24

象這樣的孩子走向社會越麻煩,會給社會,會給別人造成很大的麻煩,一不順心一言語不合就幹自殘的行為,誰敢跟他交處,我們小時候奶出去,七歲接回來,我的母親對我一點也不親,無論幹什麼看你都不順眼,一天打罵不說經常不讓吃飯,罰你跪著冬天打後讓你在院子裡站著,手上腳上凍的開裂,身體上到處是黑青,只有忍著雖然是親媽,但是連後媽也不如,就這也沒有選擇自殺,如今也活到六十幾了,這樣的孩子是慣出來的,不敢說,一說就受不了,走向社會也是個麻煩。

fang11585
2019-04-22

在雙方沒有精神疾病的情況下!不是什麼誰的錯,孩子本身性格如此,命格如此。有些孩子任打任說,照樣皮實。有些孩子敏感脆弱,不能受打擊。母親也如此,每個母親的性格也不一樣,我的脾氣暴躁,但是不打孩子,只是厲聲教育。不同性格的母親,教育方式不一樣。急躁的父母不適合教導孩子,但是有些時候沒辦法。比如我,老公沒時間,我的性格非常急躁,很難控制,只能大聲斥責,沒有辦法我也是人,沒法控制,所以孩子學習的時候,我都在旁邊放一大堆黃瓜條,一旦控制不住就猛吃,或者暫時讓孩子休息,跑到裡屋打毛絨玩具。反正性格不在好的媽媽們,可以想一些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躲避孩子一會兒。

我家有俩儿555
2019-04-23

撕心裂肺

這位媽媽在兒子跳下橋那一瞬間,完全傻住了,撕心裂肺的痛苦與呼喊,卻已於事無補。她萬萬沒有想到她會在此刻失去了最親的兒子,她也萬萬沒想到是自己的無知造就了這一切。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男孩子看似大大咧咧,實際上他比女孩內心更加脆弱,打罵孩子不能使孩子正確面對問題,只會讓他們更加脆弱,打罵不會讓他們更加聰明,反倒更加沒有自信。孩子們需要大人去引導,而不是無休止的批評。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不要再輕視孩子的內心,他們從受精卵形成起,他們就擁有了獨立的個體,我們作為他的監護人,負責監督,但沒有權利主宰。很多父母都覺得男孩子就得打,就得罵,要不根本管不了。難道今天的事件還不能反駁你的觀點嗎?

我超凶的QAQ
2019-04-19

唉,發生這種事情再來討論對錯已經沒有意義了。再說也沒人知道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好難教育,動不動就想不開,要跳樓,要輕生;現在的孩子是打不得罵不得說不得,你敢打我罵我,我就敢死;現在的孩子太脆弱,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父母的過分溺愛導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容易自我否定從而自暴自棄,甚至還會出現自殘、輕生等等情況。

其實我個人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次的爭吵很可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在跳橋之前,心裡肯定已經跳過無數次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以前跟爸媽吵架的時候,都有心中想過“你再說我就離家出走,你在說我就自殺”之類的想法,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父母后悔,用自己的生命來懲罰父母。這種想法無疑是大錯特錯的。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我在瀏覽新聞的時候看到一條評論是這樣的

兒:你能不能別說了,再說我就從這橋下跳下去

母:你敢跳嗎?天天不好好學習,只知道在學校惹是生非,我今天把車就停在這了,你去跳啊?

兒:你以為我不敢是吧???

事件背後的真相除了當事人沒有人知道,任何猜想都有可能。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了重來一次的可能。

說到這,又有很多人會說,我過去怎麼怎麼被父母打,被父母罵,也還不是好好過來了。說到底還是現在孩子承受能力不行,這其中有個人承受能力大小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會以及家庭方面的原因。過去和現在已經大大不同了。

過去讀書並不是所有人的追求,過去大多數人普遍學歷比較低,你書讀得好不好父母可能沒有多在意,因為大多數人都這樣,讀書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不讀書還可以為家裡節省一筆錢。現在呢?父母與子女之間交談的第一句話基本都是關於學習方面的。總而言之,現在學生的壓力不是過去學生能體會的。做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輔導班,以及聽不完的老師家長斥罵。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總結了幾點我個人想法

1、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論是事件中的母親在公路上與兒子爭吵,把車停在路中央。還是兒子衝動之際跳橋自殺。切記衝動是魔鬼,凡事三思而後行。別隨意拿自己生命當作籌碼,生命有且僅有一次。

2、學會正確用好語言,什麼時候該批評,什麼時候該鼓勵。這都需要父母用心琢磨,不能一味的溺愛,也不能一味地批評。“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一種冷暴力,它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你心上投下散不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3、多交流,多溝通,不要對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有時間多陪下孩子,跟他們出去散散步,旅旅遊,聊聊天,多聽下他們自己的想法,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不喜勿噴。謝謝。


刘宝钧1
2019-04-26

事情還原是這樣的:4月17日晚上10點,一名少年在上海盧浦大橋跳橋自殺。正是人生最美好的花樣年華,眨眼之間,與家人陰陽兩隔,不免令人痛心疾首!

男孩其實是一名17歲在校高二學生,據說是他在學校裡,與同學發生了爭執與衝突;在開車的母親在車裡給自己的孩子,一定是給予過多的批評和埋怨指責,甚至有過激的行為……當他的母親載著男孩途徑上海盧浦大橋時,不知道為何將車停下來,母親明知此處是極為危險境地;但她還是索性下了車,還是氣未消,仍舊滿臉怨氣大有暴跳如雷之勢;我們也不難想象男孩的母親的情緒如此暴漲態勢,我們不知道車裡車外她在對著男孩說著嚴厲說了些什麼……

大概一個本身就承受壓力比較弱的孩子,此時此刻,他的腦海裡第一個信念瞬間完成,躍然在行動中;也可以說是母親始料未及的事,就發生了!男孩隨即打開車門,猛跑幾步,在車水馬龍的橋上,終身跳下大橋!一個青春少年,一條鮮活的生命,一含苞欲放的花蕾,一段剛剛開啟美好人生旅程,就這樣畫上了休止符!這是承受了多大壓力和蒙冤的摧殘的男孩,即將搖搖欲墜也沒能被自己和母親的挽回,就這樣告別心愛的學校和認為溫暖的家!

這是一部血淚和慘痛的短短的視頻!!!

孩子永遠沒有錯!錯就是母親說話和溝通出了問題及情緒失控

父母是孩子永遠的第一老師,他們的言談舉止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茁壯成長,起積極而深遠,意義重大!

看母親,這種行徑,惡劣的態度,這絕對是她對孩子和老公的常態慣用的伎倆,要不不會在車輛穿梭往來的地方停車而不顧一切對孩子過激行為,導致孩子輕生而悔之晚矣!

這位母親,根本就沒有真正瞭解孩子的喜歡和需求過,沒有真正把孩子視為朋友知己來看待。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把心裡話與自己知心同學朋友閨蜜說,而不願與父母說;就是你根本沒有走進孩子們心裡去,無法讀懂他們內心世界;你經常讓他們快樂過麼?你經常給過他們讚美和認可與關注麼?你經常欣賞他們的做的事麼?你經常配合他們做過事麼?他們為什麼會跟你吵架和爭執麼?你們答應他們的承諾你兌現過麼?你是不是總是自以為是的樣子,以自己為中心,用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強加於他們身上呢?你們根本就沒有了解過孩子背後的動機!

無論孩子在外做錯事也好,或者與孩子無關的事也好,首先要對孩子一種關愛和體貼,讓他有種迴歸溫暖和愛撫體貼中,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慰,讓自己能在外的心靈創傷,得以撫平!本身他已經在忍受著同學不解而甚至人身攻擊等,而在他情緒低落時,又如此當頭一棒,讓他猝不及防!只能用這種極端舉動而來作為對學校同學和母親的最有力抵抗與頑強抗衡,足以釋懷一切對自己的不公!男孩根本沒有預料到後果的嚴重性,以只是作為對所有人的一種懲罰行為!

打壓會使孩子反彈,做出極端反應;打壓會使孩子自我封閉,自卑,設標籤,反正他們都說我是這樣的人,那我就這樣好了,你們願意去做你們去做吧!

那麼在孩子受到如此打壓情況下,有四種孩子有不同的做法:

1.有時就會倒地猛耍,甚至離家出走,只要有人找他,關注他,他就會回來了的;他們會說很多抗議的話,對著幹!即使說些極端的話,都不會真的去做,口無遮攔

2.不會表態和言語,心裡有數,就是不善於辯解,此時心裡特煩。糾結抑鬱壓抑,會用行動證明一切(也許那個跳橋的男孩屬於這種類型吧)但前提是,他們不會與父母和其他有過節的人幾天都不說話

3.不會輕易放棄生命,他認為,沒有意義,拿生命開玩笑的人(在他們眼裡),根本不配做人!有事說事,看到底結果誰對誰錯,必須水落石出,要不決不罷休!或者他會在心裡會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4.他們會不吵不鬧,很老實,那你說我錯了我就錯了唄!彼此都在指責埋怨爭吵,那多麼傷和氣啊!所以他們會忍一忍,退一步,吃虧是福!

我們父母有時並不是道德底線出了問題,或者綁架了道德!而是我們人性出了問題,你所激發的能量是什麼,對方就會捕捉但什麼

父母經常說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孩子會不自信;

父母經常埋怨指責孩子,孩子會情緒化反常;

父母不經常與孩子一起做事和出去社會實踐,孩子會不善於表達交際,空間狹窄,處事能力有限

父母不經常把孩子平等對待,總以父母自居,孩子會叛逆,就是不會與你心與心溝通,讓彼此產生距離感

因此說,親情是什麼?親情是一股娟娟細流,給心田帶來甜甜的滋潤;親情是一縷柔柔的陽光,讓冰凍的心靈無聲融化;親情是一個靜靜的港灣,讓我遠航的疲憊煙消雲散!

我們教育孩子不是“硬是教育”(棍棒出孝子)而是要“素質教育”(道德人性倫理);要潛移默化,要孩子情趣化,寓教於樂,和諧有愛有溫度的家庭氛圍裡來;家庭是溫床,孕育出的種子是隨家庭環境茁壯成長出來的

這位母親,在孩子那天下跳下橋去一剎那,捶胸頓足,撕心裂肺;是她失去孩子痛心至極呢?還是後悔沒抓住孩子跳下去呢?還是孩子為什麼會跳下去呢……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生活手迹
2019-04-20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就跳橋輕生,論過錯:父母,社會,老師,同學,男孩都有吧。

首先父母的責任最大,從小孩出生到長大成人,父母的教育尤為重要,父母在注重孩子的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就為了和同學吵架,被父母批評就想不開了?這心靈也太脆弱了吧。父母和孩子缺乏溝通交流,缺少對孩子的關愛,孩子有什麼心事,不願和父母說,導致父母和孩子的隔閡越來越大,最後孩子有輕生的想法。


其次社會,現在網絡科技很發達,但是像小視頻,一些遊戲毒害了很多青少年,他們沉迷在這之中,浪費大量的時間在這裡面,不願學習。


最後老師,同學和他自己。作為老師,應該關心同學,偶爾找他們談談心,瞭解一些情況,遇到什麼困難,需要幫助之類的,適當的做一些心理輔導。而作為同學,應該和平相處,有什麼矛盾,解決不了的,可以找老師,找領導溝通,沒必要為了一點事鬧矛盾。最後他自己,父母養育了17年,自己和同學鬧矛盾,被父母批評一頓,就想自尋短見,就這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17年父母為了你吃了多少苦,就這樣的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願他下輩子有緣再報答他父母這17年的養育之恩吧!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小甜嘟爸爸
2019-04-19

看到這則新聞,在吃驚的同時,身為人父的我,心如刀絞般難受,眼淚不自覺沾滿雙眼。
17歲男孩被母親批評跳橋遇難,這到底是誰的錯?

17歲,花一樣的年華,從呱呱墜地開始,一把屎一把尿把兒子拉把長大。過程雖然漫長艱辛,但生活充滿陽光快樂。忽然間,因為一句不經意的批評,兒子就拉開車門,縱身跳入橋底,一個年輕的生命瞬間即逝,實在讓父母始料未及,情何以堪,腸子悔青,世界上最難過傷心的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至於誰對誰錯,兒子生命已逝,再遣責己無多大意義。但是,防止類似悲劇重演,則是重中之重,是每位家長必須思考的問題。十七、八歲的孩子,處在生理的青春期、叛逆期,性格的波動期、可塑期,有時可能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輕者給父母記仇,嚴重者自殺輕生,難道孩子心理如此脆弱,經不住一丁點兒打擊?但皮糙肉厚的孩子可以,臉皮薄性子靦的孩子還真不行。

再說這個跳橋身亡的這個17歲男孩子,父母把其撫養拉扯長大,包含著無私真摯的愛,連一句批評都接受不了,心理如此脆弱,長大何以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太不理智,太不成熟,太不負責。

再談這位母親,自己把孩子從小拉扯長大,非常不容易,應該瞭解孩子的性格特徵和心智程度。或許認為孩子己經長大,或許認為只是簡單的批評,但確實有些粗心大意。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在這17年裡,“老師”的角色沒當好,孩子的性格沒有疏導好,才釀此惡果!此類悲劇,應該引起每位父母的深思,但願類似悲劇不再重演!

天天陪伴
2019-04-21

母親的錯。我的答案几乎沒有絲毫猶豫。

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如果母親沒有言語過激地批評他,如果母親能夠無條件站在孩子這一邊,如果母親在聽他說明原委之後,耐心疏導安慰孩子,如果母親當時不在高架橋上貿然違章停車,如果母親鎖好了中控鎖……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最後兩點尤為重要。

面對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生氣到極致,每個家長都有可能情緒失控到恨不得掐死孩子,可這並不是我們的本意,只是當時情緒。孩子有個三長兩短,最終最痛的是家長,家長犯錯的成本只能自己承擔,只是孩子無辜。

所以給自己可能的後悔留一些空間,不要人為地創造讓孩子傷害自己的客觀條件。一定要消消火,學會情緒控制,多學習,多儲備親子談判的技巧。

無條件地愛孩子,更要懂孩子,走到孩子的心裡去。這個為人父母的要求,也是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