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健康能玩出什麼?

馬雲曾說,下一個能超過我的人,一定出現在健康產業。2015年中國的醫療健康市場規模已經超過4萬億,如此巨大的市場、如此高速的成長,其中暗藏的創業機會的確不可估量,加上國家政策落實推進的紅利,互聯網+醫療行業迎來了黃金時代。
7 個回答
苏格拉底Lyx
2017-06-06

超越馬雲的事情再議,不過先來談談我對於未來互聯網醫療的一個創想吧。

這是我在大學二年級時的創新競賽作品《“醫點堂APP”——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我在其中擔任項目的主負責人。

互聯網+醫療健康能玩出什麼?

這個項目的靈感來源於一個發生在我身邊,卻轟動全中國的事件——魏則西同學的去世。這件事件給我的衝動很大,魏同學與我是校友,我們共同就讀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是我更加意識到這起醫療事故的危害性。事情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搜索引擎上給予大眾的醫療信息的不確定性。

所以,在這件事情對我的衝擊下,我決心做一款醫療領域的“大眾點評”。這個產品旨在打造更透明化的醫療服務市場,患者可以通過這款軟件對就醫的醫院以及醫師進行服務評價,而評價內容將對外公開。以用戶體驗與評價,來直接影響醫院的聲譽評分,從而引導患者通過這個醫療服務信息平臺,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醫院。我想打破傳統搜索引擎對於部分不良醫院的“神化”,使醫療領域通過互聯網,真正迴歸到平民百姓的利益層面。

其實自己也是受困於找不到優質醫院,找不到對口醫院的困境之中,這也便是我做這款產品的初衷與思路。

-不是事的的事-
2017-03-10

謝邀!

互聯網+醫療完全可行,應為我在五年前都有這種想法,互聯網+醫療=民生,應為現在依然是互聯網為巨頭衍生~衣食住行,但是唯獨醫療這個行業遲遲不見成果,不是老百姓不用互聯網醫療而是業主沒有更好展現老百姓的便捷,比如微信是聊天,那為何不在微信上添加醫療諮詢?醫療求助?一鍵呼救?那麼QQ呢?以及其他的社交軟件呢?而現在的各大醫院只會自己只做app但是有用麼?微乎其微,老百姓不會專門去下載一個醫療app,要想做成互聯網+醫療那麼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便捷!2:價格!3:精準!這三點做到在加上推廣想不成功都難!

大狮凶
2017-03-10

實體醫療當前都是矛盾重重, 醫鬧 醫德 以藥養醫等等問題都難處理。之前百度醫療關閉 莆田系醫院的事情就是互聯網醫療健康最真實寫照。大型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做好患者的分流才是互聯網+醫療健康能玩出的事情。

八爪章魚
2017-03-10

互聯網+醫療健康,首先要區分開來「醫療」與「健康」還是兩件不同的事,在互聯網+上做醫療是應該比較接近類似遠程醫療會診的應用,而互聯網+健康更多的是健康數據的採集,做為健康管理與預防的應用,要能採集有效且長期穩定數據,才能真正達到健康分析價值,現在市面上相關產品繁多,但多因老人使用習慣、數據不具備醫療級別可信度,很難有效為健康管理提供服務,目前瞭解上海上源物聯網開發的一款床腳式的感應器,唯一以不幹預、不接觸採集體徵數據,通過醫療團隊的臨床實驗證明數據可以作為診斷參考,今年產品已經取得醫療器械認證,計畫2017年開展老人居家養老健康管理服務,具消息來源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已簽約共同投入十萬片感應器推動為獨居與高齡老人健康大數據應用項目暖身。

张总军
2017-03-10

肯定是新事物,之前沒有互聯網,醫療看病都是單一性的片面性的,現在有了互聯網加醫療,是社會的科技進步,跨度很大,受益幾代人的事,為醫學發展提速了。

活的自在点
2017-04-26

不好玩,現在人看病還是想通過醫保刷卡報銷藥費。但是各地醫保卡五花八門,我一直沒有搞懂馬雲怎麼整合各地五花八門的醫保卡?難道讓各地的醫保都把錢存放在支付寶裡嗎?比較現實的是當地藥鋪現場就診買處方藥、報銷藥。對於非社保藥、保健品等完全可以實現現有物流方式。處方藥、報銷藥,互聯網還差的遠。醫藥配送要求會不會與其它要求一樣呢?

水域旷人心
2017-03-10

玩出得唯一貢獻是普及群眾醫學常識,從而客觀理智看待治療效果,促進醫患和諧。至於使患者就醫途徑細化統籌後便利快捷化,並不是互聯網醫療健康經濟永久生命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