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非農業人口,年齡超過60歲了,是無業人員。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怎麼養老?

10 個回答
龙语堂
2019-03-22

感謝邀請。

年齡超過60歲的非農業人口。無業人員,說明了沒有退休金。可以這麼理解提出的意思吧?

那麼針對這部分人,就如題主所說,如何來養老呢?

很明顯,對這類人來說,即使能夠領取到國家發放的養老補償金。那麼養老補償金對於這一類人來說,也不能完全足夠的保障其生活的需要。因為其一直屬於無業人員,沒有退休金的保障。而且不能依靠農產品的收入來補充經濟收入,養老就是一個問題。這種人的養老,可以通過下面幾種途徑來解決。

首先,如果經濟確實困難,包括家庭中子女的生活也比較困難的話,可以向戶籍所在地申請最低生活保障,也就是低保政策。如果符合低保政策的話,可以享受低保政策,那麼對於養老來說,也可以作為生活的一種保障。

其次呢,如果有子女的話 ,可以依靠子女養老。這種養老方式是目前大部分的農村老年人所依靠的一種養老方式。不管子女家的經濟條件如何,家庭狀況如何,至少可以保障生活。子女贍養老人也是一種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再其次呢,如果這老人屬於獨自一個人,沒有子女,也沒有辦法自己保障自己的養老,那麼看是不是符合五保戶政策?如果符合保護政策的話。那麼就會有民政部門負責養老的一些事宜,比如說送去養老院,醫療方面也有了保障。

其實還有一種情況,年齡到了60歲,對於目前的年齡結構來說,並不是完全失去了勞動能力和工作能力。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去選擇一些自己能夠力所能及的工作,獲取一定的經濟收入,來保障自己的養老問題。如果可能的話,可以結合前面的幾種方法,在自己取得一定經濟收入的情況下,有一定的積蓄,看能否可以買商業養老保險,以供自己年齡大了之後,沒有勞動能力了,用於養老的補充。

有一點題主說的不是很明確,就是農村的非農業人口這句話。非農業人口從嚴格上來說,應該是屬於城市居民。那麼,如果這位老人是城鎮居民,在城市中如果有房產的話,可以按照國家前期所提出來的,以房養老。通過房屋租賃等各種形式,獲取一定的經濟收入,來保障自己的生活。

其實有一句話本來不想說,但實在憋不住,還是說出來吧。到了60歲了,想起來養老的事兒。養老的事兒應該由誰來管?而且無業,在有勞動能力的時候,怎麼會無業?是不去工作,還是找不到合適自己的工作?然後等自己產生養老問題了,然後把自己的這種問題推向社會,看社會怎麼解決,這種想法首先是錯誤的。

對此您還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一起來討論。

迷瞪僧的内退生活
2019-05-15

唉,這類人中間有些是當年家裡有錢或者是親人有權,也有少數人為了當年的虛偽名利買了城鎮戶口。說起來也算是某些政策的受害者,同時也算是自作自受。當養老保險興起的時候,自己沒有養老保障還不主動去辦理養老保險。這就是我說他們自作自受的原由。城鎮戶口裡有很大的一部分人是沒有工作的,他們也沒有退休金。為什麼他們就沒有抱怨?認清自己,他們知道自己該怎樣養活自己。不像題主所說的那些人,高不成低不就的。年輕時在農村覺得自己比家業戶口的人強,到了我年齡大了,面臨到養老問題時又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了。這樣的人到了也認識不清自己的定位,只會抱怨。

有種補交社會養老保障的,前些年一直有人在辦。希望他們能認清自己,哪怕多花點錢也要把養老問題解決了。

只有當人們不為養老問題解決發愁,不為醫療問題擔憂,不為孩子教育操心費力這個社會才是我們從小嚮往的社會。

农村七点半
2019-03-22

非常感謝你的邀請。

關於農村老人60歲之後,無業。該如何去養老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我的見解。

首先呢,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生活在河南南陽新野的一個小村莊。不說全國的農民吧,就說我們這裡的吧。

在我們這裡,五六十的,在外面打工的也有很多,在建築隊上幹活的也有很多,在家裡帶小孩的也有很多。

一般情況下,農村五六十基本上打工出去是沒人要了,也就是掙不到什麼錢了,基本上都是在家種點地,帶一下小孩,就這個樣子,基本的生活保障靠兒女來養老。

至於收入的一個問題,如果說你不工作是沒有的,在農村,因為農村人不像城市人有社保,退休金等等這些東西農村是沒有的,在農村你一天不幹活就一分錢沒有。

能有的收入只有國家給的補貼,比如說養老金,不過也很少,根本就不夠用,還有就是,自己買的養老保險,一年也就幾百塊錢而已,如果說老人抽菸的話根本是不夠用的。

像那一種貧困戶,或者說五保戶之類的,這些都是有國家補助的,基本上是可以有生活保障的。

總之簡單來說,在農村五六十以後,除了國家的一個補助,自己買了一個養老保險之外,有收入來源,其他的什麼都沒有,除非自己工作,不然的話是沒有收入來源的,全靠兒女的一個養老。

我是做今日頭條,三農內容的,經常會發一些關於農村的一些視頻,你可以關注一下我,希望可以幫到你,再次感謝你的邀請。

才华有限菇娘
2019-03-22

農村的非農業人口,年齡超過60歲了,是無業人員。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怎麼養老?

農村的非農業人口,年齡超過60歲了,是無業人員。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怎麼養老?

農村的非農業人口是在特殊的背景下產生的,當時應該是農轉非出去,後來90年代末期在企業下崗了,自己又不努力找工作,最後老了回農村養老,對於此類人,筆者認為應該採取如下方式養老。

1、家庭養老

這是我國最傳統也是最普遍的養老方式,無業人員又不是沒有兒女,要以家庭為承載,由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負責照料,為老人提供經濟供養、生活照顧等活動。

農村的非農業人口,年齡超過60歲了,是無業人員。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怎麼養老?

2、個人養老

很多60歲的非農老人都是“無業”呀,年輕時就應該做好養老的儲備工作,努力工作或打工賺錢,增加自己的儲蓄;何況目前60歲也不是很老,還可以通過再就業或打零工的方式賺錢。

農村的非農業人口,年齡超過60歲了,是無業人員。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怎麼養老?

3、社會養老

現在無業,不等於年輕時沒有工作,積極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者“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實在不行還可以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按照國家要求按時交納保費,只要符合要求,到60歲就可以領養老金。

農村的非農業人口,年齡超過60歲了,是無業人員。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怎麼養老?

4、互助養老

如今回到農村了,那就是有村集體了,可以參加農村互助養老,由家庭、村委會、政府牽頭,通過集中居住、互幫互助的形式養老,如山西省農村“愛晚之家”發展模式或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院發展模式。

農村的非農業人口,年齡超過60歲了,是無業人員。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怎麼養老?

5、社區養老

藉助老家農村集體經濟的力量來滿足實現養老的需要,很多農村都建造有老年人活動中心,可以為老人提供活動場所和日常起居服務。

農村的非農業人口,年齡超過60歲了,是無業人員。他們的生活怎麼辦?怎麼養老?

用户59894627133
2019-03-22

只要有戶口,不是城鎮戶口,就是農村戶口,怎麼會出現非農業人員,年齡超過60的無業人員,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員,不會有這樣人員吧?更談不上他們生話怎麼辦?我不知道還有這樣的人員,是不是沒戶口黑人,怎麼會有黑人存在,是什麼原因造成?要是有這樣人員到收留站去生話。國家是有專收三無人員的收留所,不管年齡大小,有飯吃,有衣服穿。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的,有的只是與家庭頭去聯繫,找不到家了,或就說不清家在哪,但是他還是必競有家的呀,有家就有戶口,他們只算是失聯人員吧,他們是有家有戶口的。或是計劃生育時超生沒報產生口,村民組也改統什上報的人員。後來超生的都叫報了戶口,不知怎麼沒有戶口,什麼原因造成的,也沒身份證,如果是那樣幹什麼都不方便,趕緊到收容所去,一叫他們幫助找家報戶口。

平78514851
2019-03-21

不管什麼戶口,住在城市還是農村,沒有交過養老保險的都沒有養老金可領。我們這裡規定2010年前滿六十週歲不用交養老保險可直接領基礎養老金(2019年是每月210元),其他人必須交十五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才可領養老金。

扶余大妈
2019-04-22

什麼是非農業戶口?那就是過去吃紅本的。現在後門也沒用了。又不是農民也沒有地。讀書要交養老保險。因為非農業戶口的人員。年輕的時候。沒有正式工作。就是能幹啥就乾點啥。掙點錢養家餬口,供孩子唸書,給孩子娶媳婦。到了什麼晚年了。他們什麼都沒有了。子女又不富裕。沒有能力養老人。如果有帶土地。也能有點收入。非農業戶口的人員。也就是說城鎮戶口。沒有土地。也沒有補助。又交不起城鎮養老保險。所以呼籲國家給點補助吧。

手机用户7004054154
2019-03-22

農村裡面怎麼會有非農業人口?既然是非農業人口,那就屬於城鎮居民,他這類人口,不但沒有土地,如果他自己不交社保,等到了六十歲,連一分錢生活補貼都沒有。現在他可以和城鄉居民一樣,靠自己繳納社保十五年,如果每年交六千元,到了六十歲每個月可以領取七百元養老金。

手机用户50026413827
2019-03-22

胡說八道,現農村六十歲老人年青時交社保要城市戶口,農村戶口交社保無望,請你遵敬農村六十老人,出力出汗,不是農村六十歲老人種糧食餓死幹部工人,請黨人人平等,社會平要,儘快解決農村六十歲老人補辦企業社保,讓他們老有斫依,老有研養,社會平安!

手机用户52390086496
2019-04-18

我諮詢的是農村非農業人口。他沒有地 社會保險每月100多塊錢。兒女的條件也不好。 生活的非常艱難。國家把他們這樣的一群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