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黎巴嫩貌似恐怖襲擊比起鄰國比較少,新聞中少有黎巴嫩的新聞,除了打了幾次中東戰爭(而且沒有全部參加)之外好像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了,看了看沙特率領的打擊胡塞反政府武裝的阿拉伯聯軍也沒有黎巴嫩,為什麼黎巴嫩存在感這麼低?他的外交是怎樣的?
1 個回答
黎涛的世界只有你最懂
2017-08-25

去黎巴嫩共和國旅行的人,都會看到,因為局勢還不是特別穩定,到處都有駐軍,過往車輛都要一一被檢查,士兵看到外國人基本都要檢查你的護照,所以護照一定要帶在身上。不過別害怕,士兵態度還是挺好的,特別是看到亞洲女性,都要看著你的護照然後稍微flirt一下。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黎巴嫩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語:Republic of Lebanon),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習慣上稱為中東國家。該國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邊界未劃定)為鄰,西瀕地中海。黎巴嫩共和國面積10452平方公里。位於西亞南部地中海東岸。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交界,南部與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西瀕地中海。海岸線長220公里。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著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銀行業和旅遊業,二者佔據黎巴嫩GDP的65%。總人口約450萬(2013年),絕大多數為阿拉伯族。由於民族特性和多年內戰,黎巴嫩還是世界上鮮有的國外黎巴嫩裔人口多餘於國內人口的國家,世界各地的黎巴嫩裔人口約1500萬,主要分佈在美洲、歐洲、非洲及海灣國家。在黎巴嫩的華人極少。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黎巴嫩歷史上曾經受到古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古羅馬、奧斯曼帝國的統治,1920年起由法國委任統治,1943年11月22日獨立成為共和國,由於黎巴嫩在1975年爆發了一場持續近15年的內戰,嚴重破壞了黎巴嫩的經濟發展。近期黎巴嫩多發黨派之間的小規模衝突,和以色列,敘利亞兩國關係緊張。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黎巴嫩舊譯利巴嫩,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現在黎巴嫩小店裡經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製品。腓尼基人是第一個環非洲航行的民族,發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過去曾經盛產香柏,這些參天巨樹都是鄰近國家的重要建築材料。這些有關黎巴嫩的零散記錄,都可以在舊約聖經裡看得到。
公元前64年,古羅馬佔領了黎巴嫩,並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巴爾貝克神廟,該神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最大的羅馬古建築之一。
由於黎巴嫩扼守亞非歐戰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經佔領過黎巴嫩。相繼受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羅馬統治;七至十六世紀初成為阿拉伯帝國一部分。1517年被奧斯曼帝國佔領。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黎巴嫩人民多次舉行起義,反對土耳其蘇丹和當地封建主的雙重壓迫。17世紀初,黎巴嫩埃米爾法赫魯丁二世勢力逐漸壯大,新建了一支軍隊並實行社會改革,建立起事實上獨立的大黎巴嫩。但土耳其大軍壓境,法赫魯丁二世投降並被處死。  
18世紀末,黎巴嫩埃米爾貝希爾·謝哈布二世繼承法赫魯丁二世的未竟事業,利用農民起義剷除了幾個強大的封建家族,將統治權集中到自己手中。1831年他與反抗土耳其統治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結盟,把土耳其人逐出黎巴嫩。1840年埃及軍隊從黎巴嫩撤退後,英、法兩國為爭奪黎巴嫩的市場,不斷挑起基督教馬龍派與伊斯蘭教德魯茲派之間的鬥爭。土耳其乘機於1842年重佔黎巴嫩,並將黎巴嫩分為兩個省,北部由親法的馬龍派封建主管轄,南部則歸親英的德魯茲派封建主統治。
1860年,黎巴嫩發生馬龍派教徒與德魯茲派穆斯林之間的激烈衝突,法國出兵干涉。此後黎巴嫩成為得到國際承認和保證的自治區,由土耳其政府任命並經法、英、俄等國同意的一個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長官統治。
1920年成為法國委任統治地。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為共和國,頒佈了憲法,但仍保留法國的委任統治權。
1941年6月英軍在自由法國部隊協助下佔領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國部隊宣佈結束對黎的委任統治。
1943年黎巴嫩獨立前夕,各教派曾就國家權力的分配達成協議:總統和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議長和總理分別由伊斯蘭教什葉派和遜尼派人士擔任,議員和部長的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後來由於人口結構變化,居民中信奉伊斯蘭教的增多,穆斯林要求增加自己的權力,併為此展開了鬥爭。巴勒斯坦武裝力量轉移到黎巴嫩後,得到黎巴嫩全國運動的支持,但卻遭到了黎巴嫩陣線的反對。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擺脫法國委任統治正式宣佈獨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國。1946年12月英、法軍全部撤離黎巴嫩。因黎巴嫩總統加米耶·夏蒙宣佈接受艾森豪威爾主義,1958年5月,黎巴嫩爆發了反對夏蒙政權的武裝起義。7月15日,美國軍隊以維護黎巴嫩獨立和保護美國僑民安全為藉口,在黎巴嫩登陸,遭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反對。10月26日,美軍被迫撤出。

1969年黎巴嫩軍隊與巴勒斯坦游擊隊發生軍事衝突,後來雙方就巴解組織在黎巴嫩的基地及活動範圍等作了具體規定。

後來,伊斯蘭教派人口迅速增長,逐漸居全國多數。他們對基督教派繼續掌握軍政大權日益不滿,迫切要求重新分配國家權力。而基督教派統治集團為維護既得利益,不肯做出讓步,兩派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此外,在黎巴嫩還有40多萬巴勒斯坦難民;1970年9月約旦當局鎮壓巴勒斯坦游擊隊的事件發生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游擊隊主力1萬餘人從約旦轉移到黎巴嫩境內,並在黎巴嫩南部建立營地,不斷對以色列進行襲擊,因而黎巴嫩經常遭到以色列的報復;巴勒斯坦游擊隊還支持伊斯蘭教派的鬥爭。這些都引起基督教派統治當局的強烈不滿。加之美國、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國家經常插手黎巴嫩事務,從而增加了黎巴嫩局勢的複雜性,促使全面內戰的爆發。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擊隊槍擊了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長槍黨(又譯弗朗吉亞黨,馬龍派的政治組織)黨員和數名平民。為了報復這一暴行,基督教長槍黨採取了以牙還牙的措施,在當天伏擊一輛載有26名巴勒斯坦人(包括游擊隊分子)的公共汽車,將其乘客全部殺害,由此引發黎巴嫩長期、殘酷的內戰。
1975年9月16日爆發的內戰使黎巴嫩陷於分裂,貝魯特的街道變成了一片火海,政府受到威脅。裝備精良的穆斯林教徒和基督教徒展開了激戰,人行道上堆滿了屍體和瓦礫,造成的損失高達80億英鎊。外國資本開始從這個典雅繁榮的首都撤出。 9月上旬,特里波利發生了戰鬥。很快,戰鬥波及到貝魯特。穆斯林教徒和基督教徒為了控制街區逐個爭奪建築物,然後將它們作為堡壘。商人和居民都躲藏起來。這場戰鬥使內部已經存在分歧而已陷入癱瘓的聯合政府公開破裂。由基督教徒和黎巴嫩民族主義者組成的長槍黨同穆斯林和巴勒斯坦分子相對抗。這場黎巴嫩的內戰爆發原因是因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準備以黎巴嫩為基地向以色列發起進攻而引起的。黎巴嫩穆斯林支持巴解,而基督教民兵堅決反對。黎巴嫩總理卡拉米看來不知如何制止這場巷戰。作為一名穆斯林,卡拉米不想動用國民軍。因為士兵的大多數是基督徒,卡拉米擔心他們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在黎巴嫩南部,以色列飛機對巴勒斯坦游擊隊營地進行了反覆攻擊。敘利亞已被請求為反以鬥爭提供幫助。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1976年5月,敘利亞總統哈菲茲·阿薩德應黎巴嫩總統蘇萊曼·弗朗吉亞(馬龍派,任期1970-1976)的要求,派遣3.5萬軍隊以“阿拉伯威懾部隊”名義進駐黎巴嫩,並長期駐紮下來。同年9月馬龍派教徒薩爾基斯當選為黎巴嫩總統,並在敘利亞、以色列、美國和沙特的共同支持下,試圖樹立權威。在敘利亞軍事幹涉和政治調停下,衝突雙方開始談判,但戰鬥時有發生。不久,敘利亞軍隊同基督教民兵直接交戰,敘軍炮擊了黎首都東區基督教派控制區。此後,戰鬥逐漸平息。基督教派武裝力量逐漸恢復並有所擴大,其內部的強硬派勢力開始對敘的干預不滿。1978和1981年,敘軍與基督教民兵之間曾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形勢對基督教派愈加不利。
到 1977年,黎巴嫩分裂成由敘利亞部隊控制的北部地區,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區以及由激進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控制的南部幾塊飛地。巴勒斯坦游擊隊以黎巴嫩南部為基地,多次潛入以色列襲擊以軍哨所、而且向以色列村莊發射火箭和炮彈。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1978年3月,巴勒斯坦武裝人員再次潛入以色列,襲擊一輛公共汽車,為報復這一恐怖行動,以色列部隊舉行了代號“利塔尼”的軍事行動,於1978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南部,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根據地發動毀滅性進攻,佔領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區。後以色列人遵照聯合國決議撤出,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該地區。
1980年,敘利亞在黎巴嫩中部貝卡谷地集結兵力,後又在那裡部署蘇制薩姆-6地空導彈。基督教長槍黨人佔領貝魯特-大馬士革戰略公路附近扎赫勒周圍的高地後,敘利亞對其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色列出動飛機襲擊敘利亞人,並轟炸貝魯特地區,以示警告。1981年7月24日,敘利亞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裝達成了一項臨時停火協議,巴勒斯坦武裝組織隨即同黎政府軍交戰,奪佔了黎南部大片地區
1990年,各方簽署塔伊夫協議(Taif Agreement)結束內戰,兩大派系重新分配政治權力,但黎巴嫩的很多地方已經成為一片廢墟。
敘利亞自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駐軍,並扶植國內的真主黨游擊隊;而以色列亦控制過南黎巴嫩一段時期作報復,開闢了安全區,1985~2000年實行武裝佔領。
在內戰期間,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利用黎巴嫩對以色列發動襲擊。以色列國防軍分別於1978年和1982年兩度入侵併佔領黎巴嫩,第二次入侵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遭到驅逐。2000年之前以色列一直控制著黎巴嫩南部。由於真主黨不斷髮動襲擊,而且輿論認為如果以軍撤出黎巴嫩,暴力事件將減少並消解,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決定撤軍。聯合國認為以色列部隊撤出藍色分界線符合聯合國安理會第425號決議,但邊境地區舍巴農場(Shebaa)的所屬權仍有爭議。真主黨宣稱它不會停止軍事行動直到這一地區獲得解放。
2005年4月26日,敘利亞遵照聯合國決議,自黎巴嫩撤軍,結束29年的直接干預。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總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在貝魯特聖喬治灣附近的一起汽車爆炸襲擊中遇刺身亡。刺殺事件激起了一系列遊行示威,2005年3月14日,多達100萬人示威遊行,要求結束敘利亞對黎巴嫩的佔領。媒體稱之為雪松革命,示威者要求敘利亞從黎巴嫩撤軍,併成立一個國際委員會來調查刺殺事件。由於敘利亞在黎巴嫩開展廣泛的軍事和情報行動,而且哈里里與大馬士革就敘利亞支持修訂憲法以延長埃米爾·拉胡德總統的任期一事頗有嫌隙,親西方的“3月14日聯盟”領導人指控敘利亞是這起刺殺事件的主使。其他人(即親阿拉伯的“3月8日聯盟”、真主黨和敘利亞官員)則宣稱這起刺殺事件可能是以色列的摩薩德(Mossad)所為,意在破壞黎巴嫩的穩定。聯合國安理會於4月7日一致通過了1595號決議,呼籲對哈里里刺殺事件進行調查。初步調查結果“梅利斯(Mehlis)報告”於10月20日正式公佈,報告稱敘利亞和黎巴嫩政府高官均參與了這次刺殺事件。最終在國際壓力下,敘利亞被迫從黎巴嫩撤出1.5萬人的軍隊,結束對黎巴嫩長達三十年的佔領。4月26日,所有敘利亞正規軍都已經撤離。哈里里刺殺事件之後,發生了一系列針對眾多親西方黎巴嫩政要的刺殺事件。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2006年7月12日,為了轉移以軍的注意力,真主黨向以色列邊境城鎮發射了火箭彈,然後對在以色列邊境巡邏的兩輛悍馬裝甲車發射了反坦克導彈。兩輛悍馬中共有7名以色列士兵,2人受傷,3人死亡,另外2人被綁架到黎巴嫩。在以軍以失敗告終的一次營救行動中,另有5名士兵死亡。在黎巴嫩,空襲造成其民用基礎設施嚴重受損(包括貝魯特機場),此後,以軍地面部隊又進入了真主黨控制的地區。在至少962次襲擊中,以軍在黎巴嫩南部投放了460萬枚集束炸彈,其中大部分是在戰爭結束前的最後3天中投放的,當時以軍知道和解即將達成。在以色列,真主黨向以色列北部發射了3970枚火箭彈,大部分都是向城區發射的。長達一個月的衝突給以色列和黎巴嫩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以色列有近160人喪生,黎巴嫩有1000多人喪生。8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發布了1701號決議,要求真主黨和以色列停火,衝突正式結束。被綁架的戈德瓦瑟(Goldwasser)和雷格夫(Regev)被關押了2年,期間沒有任何關於他們的消息。直到2008年7月16日,真主黨歸還了他們的遺體以換取活著的真主黨戰俘。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巴里德河(阿拉伯語為نهر البارد,意為寒冷的河流)是黎巴嫩北部的一個巴勒斯坦難民營,距的黎波里約16公里。大約3萬名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後代住在營地及周邊地區。1949年12月紅十字會聯盟建立了這個營地,收留貝卡河谷和的黎波里郊區飽受嚴冬之苦的巴勒斯坦難民。根據1969年《開羅協議》,黎巴嫩軍隊不得進入任何巴勒斯坦營地。2007年5月19日,週六深夜,黎巴嫩安全部隊包圍了一座建築物,據稱被控當天早些時候劫持銀行的法塔赫武裝分子藏身其中。2007年5月20日週日上午,黎巴嫩安全部隊對該建築物發起進攻,雙方開始了長達一天的交火。出於報復,法塔赫伊斯蘭組織成員襲擊了巴里德河營地的一個軍隊檢查站,殺死了數名熟睡中的士兵。黎巴嫩部隊則立即對營地進行了轟炸。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
巴里德河營地成為了黎巴嫩軍隊與法塔赫交戰的中心。營地一方面被團團包圍,一方面又遭到嚴重轟炸。據聯合國難民救濟及工程局估計,雙方的戰鬥摧毀了營地中85%的住所使人們無法居住,還對基礎設施造成了嚴重破壞。至少有169名士兵、287名游擊隊員和47名平民喪生,多達4萬名營地居民被迫逃離,許多人向南逃到10公里外早已人滿為患的巴達維營地。

黎巴嫩實行三權分立的議會民主制,總統是國家元首,內閣行使行政權,議會行使立法權,最高法院為行使司法權的最高司法機關。根據1943年獨立時的《民族憲章》規定,總統由基督教馬龍派擔任,總理由伊斯蘭教遜尼派擔任,議長由伊斯蘭教什葉派擔任。1990年《塔伊夫協議》簽署後,總統權力受到消弱,國家實行權力已轉交總理。2007年10月拉胡德總統任期結束,反對派表示如果不能達成分權協議,就拒絕為繼任者投票,這使得黎巴嫩在一段時間內沒有總統。由於政府宣佈真主黨的通信網絡為非法,2008年5月9日,真主黨和阿邁勒(Amal)部隊佔領了貝魯特西部,發動了自1975-1990年內戰以來最糟糕的內亂。

2008年5月21日,在阿拉伯聯盟的調解下,經過5天的談判,黎巴嫩主要各方在卡塔爾簽訂了《多哈協議》,結束了戰鬥。根據協議,雙方都同意選舉前部隊領袖米歇爾·蘇萊曼(Michel Suleiman)為總統,並建立全國統一政府,反對黨擁有否決權,結束了長達18個月的政治僵局。協議標誌著反對黨的勝利,他們在組閣、真主黨通訊網絡以及機場安全主管方面贏得了對方讓步,增加了其政治籌碼。2009年6月7日,黎巴嫩舉行第十四屆議會選舉,薩阿德·哈里里被任命為總理並於11月9日組成新一屆內閣。米歇爾·蘇萊曼(Michel Suleiman)於2008年5月當選為黎巴嫩第十二任總統,任期2014年5月25日結束。黎巴嫩在中東是怎樣的存在?2014年4月23日黎巴嫩國民議會舉行第一輪總統選舉投票,因候選人沒有獲得法定票數,未能選出新一任總統。此後,由於參加總統選舉投票的議員未達到法定人數,投票日期被一再推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