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10 個回答
侯叔说历史
2019-07-10

在皇帝的後宮之中,皇貴妃相當於副皇后,如果皇后不在或是失寵、被廢時,皇貴妃就是六宮之主。而貴妃和普通嬪妃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級別高一點而已,並且皇貴妃因為位同副後,所以只設置一人,而貴妃則有兩人。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皇貴妃與貴妃都是中國古代皇帝后宮嬪妃的等級之一。皇貴妃始於明朝景泰年間,明代宗冊封其寵妃唐氏為皇貴妃。自此之後,皇貴妃成為了明朝寵妃的專有頭銜,並且在不久之後成為定製,地位僅次於皇后,擁有金冊和金寶,待遇也僅僅是略低於皇后,基本上相當於副皇后。明代宗、景泰帝曾經冊封寵妃唐氏為皇貴妃,因為“奪門之變”的緣故,唐氏的皇貴妃地位沒有得到後來明朝官方的認可。明朝第一位官方認可的正式皇貴妃是明憲宗的寵妃萬氏,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位萬貴妃,實際上應該叫萬皇貴妃才對。萬貴妃的事情大家都熟悉,這裡就不贅述了。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皇貴妃由於地位尊崇,位同副後,會對皇后之位產生威脅,所以輕易並不設置,一般只有在皇后失寵、皇后被廢、皇后死亡,或者是妃子被晉為皇后之前的預備這幾種情況下設立。順治帝寵愛董鄂妃,將其立為皇貴妃,寵冠六宮的董鄂妃讓順治帝一前一後兩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形同虛設,不能立足。


另外繼後輝發那拉氏被幽禁後,令貴妃被晉為攝六宮事皇貴妃。皇貴妃在非常時期有權利和資格代理皇后職責,但是貴妃卻沒有。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清朝繼續沿用了明朝皇貴妃這一等級,地位、待遇和明朝相當,僅次於皇后,高於所有的貴妃與妃。因為皇貴妃和皇后僅僅是一步之遙,對皇后之位是一個嚴重的威脅。為了避免後宮的“不和諧”,清朝規定,皇后在世時不冊封皇貴妃,並形成定製。除了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之外,無一例外。魏佳氏被冊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時,清高宗弘曆的繼後烏拉那拉氏(一作輝發那拉氏)的皇后之名並沒有被去除,僅僅是不廢而廢。因此,魏佳氏成為了清朝二百餘年裡,唯一皇后在世的情況下被冊封的皇貴妃。但是,這位皇后也僅僅只剩下一個虛名而已。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自此,皇貴妃頭銜只能在寵妃們臨終前或去世後被授予,基本上淪為了“榮譽勳章”一般的存在。唯一的例外就是代理皇后,即皇貴妃攝六宮事。這一類人當中,大部分不久後都會被正式冊立為皇后。當然,也有少部分生前沒有扶正的,如清仁宗顒琰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和恭忠親王奕訢的生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孝儀純皇后是在去世後多年、兒子清仁宗即將即位前才被丈夫清高宗追諡為皇后的。

而孝靜成皇后,則是臨終前才被養子清文宗奕詝尊為皇太后,去世後被追諡為皇后。但是,終清文宗一生,孝靜皇后不袝太廟、不繫帝諡,且諡號字數也比正牌皇后縮水,屬於典型的“低配版”。直到祺祥政變之後,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對奕訢投桃報李,博爾濟吉特氏才最終得以成為正牌皇后。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至於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同樣是死後被丈夫清世祖追諡的皇后,而且終清朝二百餘年,一直沒有升袝太廟,也未系帝諡,並不能算得上真正的正牌皇后。不過,如果清世祖和董鄂氏沒有早逝,或者董鄂氏的兒子榮親王沒有夭折,一切就很難說了。

總之,無論明清,皇貴妃都是僅次於皇后的存在,其地位遠在貴妃之上,不是一般後宮女子能夠得到的。後宮女子如果沒有皇帝的極度寵愛和/或深厚的母家背景,或者即將被正式冊立為皇后,幾乎是不可能成為皇貴妃的。即便是清高宗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生前在兒子被密立為儲君的情況下,也僅僅被封為熹貴妃而已。當然,沒有丈夫的寵愛、一定的母家背景或者優秀的兒子,想封貴妃也是非常困難的。

想了解更多歷史小知識,請關注頭條號“侯叔說歷史”

若浅话史
2019-05-08

皇貴妃和貴妃的地位差別還是很大的,下面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皇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皇貴妃始於明朝,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續後孫氏。孫氏在明宣宗繼位後被封為貴妃,按照慣例,貴妃只有金冊,沒有金寶,但因為宣宗極為寵愛孫氏,破例讓她同皇后一般享受金冊金寶,由此皇貴妃從她開始,清朝也一直沿用。到了康熙時期,開始正規化,下設皇貴妃1人,貴妃2人,皇貴妃為眾妃之首。

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貴妃則比皇貴妃出現早得多,南朝宋孝武帝開始設有貴妃的位份,後面的朝代也一直沿用。唐宋時期,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封號,正一品的四個封號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貴妃為四妃之首。到了明清時期,大部分時候貴妃還是眾妃之首,除非皇帝立了皇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我們經常聽到這麼一個說法:“皇貴妃地位尊貴,位同副後。”正因為如此,所以皇貴妃一般不輕易設置,因為它隨時有可能威脅到皇后的地位。除非皇后失寵、被廢或者死亡,皇帝才可能冊封皇貴妃。比如乾隆帝的富察皇后病逝,他便晉封嫻貴妃為皇貴妃,攝六宮事;順治帝不喜孝惠章皇后,獨寵董鄂氏,便將其冊為皇貴妃;乾隆帝的繼後被收回金冊金寶後,他便晉了令貴妃為皇貴妃,當時繼後還未過世,但是後宮大權便已到了令皇貴妃手上。皇貴妃在非常時期,有權利和資格代理皇后職責,但是貴妃卻沒有,貴妃更多情況下只是皇上特別寵愛的妃子之一。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淮左柒哥
2019-05-08

區別就是等級不同,生活質量不同.拿清朝為例,後宮按名位、級別,享受不同的待遇,月銀、服飾、伙食標準、服務人員數額、住房面積及其裝修水平,還有儀仗的規模等等,都各有相應的規格。

清朝總分為八個等級: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皇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后,而且和皇后一樣只能有一個.沒有皇后的時候後宮的管理之權就落在皇貴妃手上了.

妃子的地位就太低了,沒見康熙王朝裡演的惹怒了康熙就被派出刷馬桶到死嗎?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妃子的地位.至於那些答應常在什麼的就更別提地位了,就比宮女強了那麼一點點!只能強一點點!反正是肯定去不了二仙橋了.

爱历史的小曹气
2019-05-07

在清朝後宮中,皇貴妃位同副後,當皇后病逝或者身體不好不能執掌六宮之時,皇貴妃就是六宮之主。

皇貴妃是僅次於皇后的眾妃之首,一般只有在皇后失寵、皇后被廢、皇后死亡,或者是妃子被晉為皇后之前的預備這幾種情況下設立。

而貴妃卻相差甚遠,貴妃僅是一個封號,因為受到皇帝寵愛多一些,等級比一般妃子要高,貴妃與皇貴妃之間可以說是鴻溝般的差距。

东方大史
2019-05-10

皇貴妃的地位只在皇后以下,這一妃嬪等級設立於明宣宗時期。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在後宮之內,皇后是眾妃嬪之手,而皇貴妃的地位如同副後,相比於貴妃而言,無論是在享受的待遇,以及禮制規格上,皇貴妃都穩壓貴妃一頭。

皇貴妃的出現,意味著皇后的地位受到嚴重威脅,皇帝冊封皇貴妃,其目的大多是為了彰顯對於某個女子的寵愛,貴妃的尊榮已經不足以顯示出尊貴,而皇后之位輕易不能動,因此皇貴妃這種特殊的等級就出現了。

而且在此之前,只有皇后才有金冊和金寶,後宮的其餘妃嬪只有金冊,貴妃也是如此。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冊封了皇貴妃之後,這一等級的妃嬪不但有金冊,而且有金寶,這樣的尊榮不是一般的妃嬪可以擁有的。

在封建禮制之下,男子的正妻只有皇后一人,就算是貴妃也不例外,但是皇貴妃不同,這種等級的出現,嚴重的挑釁了正妻的地位。畢竟皇貴妃和皇后享有的待遇幾乎沒什麼差別。

從等級的角度來看,貴妃比皇后低了整整一級,而皇貴妃只比皇后低半級。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最重要的是皇貴妃一旦在妃子生前設立,就代表著皇帝已經有了廢立皇后的心思。但是貴妃卻不同,這一等級雖然也是彰顯妃嬪地位的一種象徵,不過對皇后的威脅並不大。

译路若扬
2019-05-08

皇貴妃自明代開始設立,是皇帝專寵的妃子。在清代,除了早期特例,皇貴妃相當於副皇后,只設一位,一般不會和皇后同時存在,如果有皇后的話則不設皇貴妃,沒有皇后則從貴妃中選擇一位名位最居前的,封為皇貴妃,代攝六宮事。

皇貴妃的朝服為金黃色,貴妃只有在經過皇帝的特旨允許後,才能服用金黃色朝服。

皇貴妃在皇帝駕崩新皇帝即位後是了不起的存在,新皇帝會將其尊為“皇考皇貴太妃”,而皇貴太妃在後宮裡,是僅次於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存在,地位甚至還在皇后之上。皇帝本人見皇貴太妃也要下跪請安,逢年過節還要行兩跪六叩大禮。

後宮后妃等級的高低排位大體是這樣:

太皇太后

皇太后

皇貴太妃

貴太妃

皇后

皇貴妃

太妃

貴妃

……

小川说史
2019-05-08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這兩個等級差別還是很大的。皇貴妃這個稱號始於明朝,是明宣宗朱瞻基為了自己的小老婆孫貴妃而增設的一個后妃等級,位在皇后之下,貴妃之上。朱瞻基的原配皇后胡氏是由爺爺明成祖朱棣指婚,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實質感情。加上胡皇后一直無子,明宣宗又是個性格活潑的皇帝與皇后恬靜的性格完全相沖,導致明宣宗對這個皇后完全不喜歡。孫貴妃早年被養育宮中,算是與孫貴妃青梅竹馬,孫貴妃相貌出眾,而且與宣宗志趣相投,都是活潑好動的性格。這樣一樣宣宗心裡就有了廢掉胡皇后,立孫氏為皇后的想法。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增設皇貴妃這一后妃等級就是為立孫氏為皇后做準備。孫氏本來於宣德元年就已經封為貴妃,孫貴妃又在宣德二年生下了明英宗,隨後就被封為皇貴妃,此時孫貴妃就只差一個皇后的名號了。宣德三年明宣宗最終下令廢除了胡皇后,至此孫貴妃成了孫皇后。以後後宮中就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中宮皇后還在,皇貴妃之一等級是空而不設的。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後來的清朝也繼承了明朝的這一傳統,雖有皇貴妃這一名號但是空而不設,就是不想給皇后造成太大壓力,讓人有覬覦之心。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乾隆30年,乾隆的第二任皇后無故被廢。對於這一清史疑案,其中有一種猜測就是乾隆想要立嘉慶的母親也就是延禧宮攻略中的魏瓔珞為皇貴妃,打破了中宮建在不立皇貴妃的傳統,導致了皇后的激烈反對,最終皇后斷髮明志,惹怒乾隆最終被廢。

可以說皇貴妃是和皇后半步的之遙的存在,在沒有皇后的情況下皇貴妃就可以代行皇后職權,乾隆廢掉皇后以後,魏佳氏(魏瓔珞)就是以皇貴妃身份掌六宮之事,比貴妃拉風太多。

回答完畢。

四川達州
2019-05-10

皇貴妃是明代開始設置,等於是在貴妃這個等級上單獨設置的更高級皇妃。清代延續。正因為如此,皇貴妃基本屬於次後,與皇后不會同時存在。所以,皇貴妃就是沒有皇后身份的代理皇后。

貴妃於南北朝時期出現,與貴嬪貴人合稱為三夫人,是皇后之下最高等妃嬪。唐代,貴妃成為皇后之下四妃之一,與德淑嫻等平級,但由於特殊的貴字隱約成為更高皇妃。如不能被公開封后的楊玉環實際代理皇后多年。明代開始貴妃成為獨立皇妃等級,僅次於皇后。明憲宗另設皇貴妃,貴妃降為皇后之下的第二等的皇妃,高於普通妃。

澳古说历史
2019-06-08

“皇貴妃”源於明宣宗,成於明代宗。

在《明史》中記載的第一個皇貴妃是明憲宗的妃子萬氏。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最早獲得“皇貴妃”尊號的是明宣宗的妃子孫氏,而最早獲得皇貴妃正式名號的確是明代宗的妃子唐氏。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當年宣宗朱瞻基還是皇長孫的時候,他就與孫氏互生情愫,可謂是情投意合。就這樣,朱瞻基登基後,他就立刻將孫氏納為妃,當然原本宣宗是讓心愛的孫氏做皇后的,只是苦於正妻胡氏還在,所以最終宣宗只能讓孫氏作為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不過宣宗真的很愛孫氏,他雖然給不了孫氏皇后的名分,但是卻也要給她相應的待遇。原本按照禮制在冊封妃嬪的時候,皇后是有金寶(印璽)金冊的,而貴妃之下是隻有金冊,而無金寶的。所以在當時雖然給不了孫氏的皇后名分,但卻給了她原本只有皇后才能得到的待遇,就是賜予她金冊金寶,自此“皇貴妃”一稱開始出現。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當然這個時候“皇貴妃”只是民間或私底下的稱呼,官方上並沒有承認。而皇貴妃作為正式的名號是在明代宗時才出現的,如《明英宗實錄》所載“景泰七年八月(1456年)戊戌朔,○遣旗手衛官祭旗纛之神 命武清侯石亨為正使禮部尚書胡濙為副使持節冊封妃唐氏為皇貴妃。”直到這個時候“皇貴妃”才成為明朝官方所認可的正式名號。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不過由於明代宗地位特殊性,所以在史書上唐氏的皇貴妃名號並不被承認。而真正在史書上被承認的第一位皇貴妃就是明憲宗的寵妃萬貞兒,據《明實錄.萬貴妃傳》載“戊寅以定西侯蔣琬為正使,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萬安為副使,持節冊,貴妃萬氏為皇貴妃。”

可以說在明朝“皇貴妃”就是用於那些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做不了皇后,但卻又是最得恩寵,或最尊貴的妃子身上。比如明神宗的皇貴妃王氏,她雖然不得萬曆的恩寵,但是由於她的兒子是太子,不過因神宗的正妻王皇后還在,所以她就被冊封為皇貴妃。亦如明神宗的鄭貴妃(福王朱常洵母親)就因受寵被冊封為皇貴妃。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當然明朝的“皇貴妃”可以同時存在數人,人數並不固定,比如明世宗在十九年就同時冊封了王氏、閻氏、沈氏為皇貴妃。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皇貴妃”的權力遠不如皇后,她雖然一樣有金冊金寶,但實際上只是有了相應的待遇,卻並沒有皇后相應的權力,它僅僅只是代表身份高貴罷了,卻行使不了任何皇后的權力。實際上它始終都是妃一級的。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皇貴妃”制度完善於清朝,職權開始被擴大

到了清朝,康熙之前清朝的後宮制度一直“循明六局一司之制,議定而未行”,在制度上可以說基本無明制無二,因此皇貴妃的地位也未有變化,如順治冊封董鄂妃為皇貴妃,就是為了以示特別的寵愛,其他別無他意。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直到康熙之後,隨著清朝後宮制度的完善,並擁有自己的特點,即“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分居東、西十二宮。”。

雖然此時大部分時候皇貴妃都如同明朝一樣,是代表著是皇帝最恩寵,亦或著地方最尊貴的人。但是在乾隆的時候皇貴妃被賦予了一些特別的權力,那就是“副後”的職責,簡單的說就是充當皇后的“備胎”。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在當時乾隆因前任皇后喪期未滿,後位空缺,但因後宮不可一日無主。所以此時的乾隆就想到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法,那就是設計一個“攝六宮事皇貴妃”的妃位,簡單的說就是在皇貴妃的名頭上加上“攝六宮事”的名號。然後由她來總管後宮一切事物。當然設立這個名號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考察這位妃子是否有做皇后的潛質。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畢竟皇后是一國之母,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也就是如此,在當時乾隆設立這一個職務就是為了檢驗這個人是否有當國母的潛質。如果幹的好就立她為後,幹不好就去掉“攝六宮事”的名頭。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不至於讓一些不適合的妃子坐上皇后的位置,畢竟皇后是一國之母,不是說廢就能廢的,而且一旦皇后選的不好,丟的可是大清朝的臉面。所以讓她在皇貴妃的位置上先試用下,這無疑是最為穩妥的做法。比如乾隆朝繼皇后那拉氏、孝全成皇后就是先在“攝六宮事皇貴妃”幹了一段時間後,才升任皇后的。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可以說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清朝皇后有母儀天下的素質,美麗端莊知書達理的品質,及統攝六宮的能力。畢竟皇貴妃說白了就是妃一級的,廢掉她遠比廢掉皇后來的容易,而且如果她不適合的話也只是需要去掉“攝六宮事”那個名頭罷了,這對於皇家和朝廷來說都沒啥影響。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當然“攝六宮事皇貴妃”這個妃位只有乾隆用過,之後的皇帝都未再用過。

可以說在清朝,皇貴妃的地位依然沒有超過皇后,也絕不會出現電視劇那般皇貴妃壓著皇后的情況。實際上無論是清朝還是明朝,皇貴妃只是比較受皇帝的寵愛罷了,其他的根本無法和皇后相比。如在清朝,皇后和皇貴妃所生的子女,在待遇上就是天壤之別,皇后所生的女兒是“固倫公主”,而皇貴妃的只能是“和孝公主”,亦如皇子,皇后生的是嫡子,而皇貴妃生的只是庶子。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當然明清有些時候會將皇貴妃用於追封,或者是給予晉升先帝的妃嬪。比如清朝宣統年間的四大太妃,她們身為同治和光緒的妃嬪,在宣統年間被晉升為皇貴妃。而這裡的皇貴妃很多時候都是資歷深的表現罷了,資質到那個點皇貴妃位置就是她的啦。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那麼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皇貴妃與貴妃的區別了吧!這裡我就以清朝的皇貴妃和貴妃來做介紹。在清朝它們有以下的幾點區別:

  1. 皇貴妃的級別要比貴妃高一級。皇貴妃位同正一品,貴妃確是位同正二品。皇貴妃在地位上等同於黃太子妃,而貴妃卻只相當於親王妃。
  2. 如果是被冊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的皇貴妃,她可直接管轄貴妃以下的妃嬪,並擁有皇后的一切權力。而貴妃無論如何也不會擁有“攝六宮事皇貴妃”所擁有的權力。
  3. 當然如果這位皇貴妃僅僅只是皇貴妃的話,其實她與貴妃並沒有多大的差距。畢竟皇后才是正妻,而皇貴妃、貴妃都只是妾。所以皇貴妃與貴妃的差距極有限,無非就是在待遇上有些區別,比如皇貴妃年800兩,貴妃年600兩,亦如皇貴妃與貴妃的朝褂是一樣的,只是皇貴妃領後的絛為明黃色,而貴妃是金黃色。

皇貴妃與貴妃有什麼區別?

以上就是皇貴妃與貴妃的大概區別,如果單單就是皇貴妃的名頭,其實本質上與貴妃沒啥區別。比如她們生的女兒都是“和孝公主”,她們都是內命婦的妃一級,她們都是皇帝的妾室。所以在本質上她們區別其實並不大。

白开水
2019-05-07

皇后是皇上的正妻,是後宮中權力最大的女人,而皇貴妃只能算是一個側室,雖然權力也很大,但也還是在皇后之下。

皇后名稱自秦漢沿用至清末。皇后在後宮的地位等同於皇帝在前朝的地位,而且每一位皇后幾乎都是出身名門望族的,身份十分尊貴,並且皇后還擁有管理後宮事務的權利。而皇貴妃則是除了皇后和太后以外後宮中最尊貴的女人,一般只會立一個,相當於是側皇后,如果皇后病重,皇貴妃有處理後宮事務的權利。在有些情況下,如果皇后去世,皇貴妃就是下一任皇后。 我也是網上看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