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0 個回答
于笑天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僅從字面分析,並不難理解,只要知道“說”字同“悅”就可以了。但僅從字面去理解,很難理解論語中的真實意義。論語開篇連用了三個問句,如果僅安字面去理解,那麼這三句話是沒有任何聯繫的。沒有聯繫的三句話放在一起的,有這個道理嗎?要正確理解,必須把這三句話聯繫在一起,才能有正確的認識。

而這三句話的中心詞就是“學”字,這裡的學,不能只認為是學習或者學過的知識,而是指自己的學說的意思。這個學說也可以認為是他自己的道,因為他有自己一整套理論。因此這句的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學說,在適當的時候拿出來看看,不也是件很快樂的事嗎?

這樣,下一句自然就聯繫上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裡的朋,就是能認同自己學說的人,有認同的人來,當然高興了。可以理解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不也很高興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就是說,別人不知道自己的學說,也不必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无量光佛刹

《論語》有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說:學習並且時時的溫習、運用,不是很讓人高興嗎?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實踐和鍛鍊提升所學知識,不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學”的含義是學習與教學,是孔子畢生奉行的事業,是孔子積極向上人生觀的流露和寫照。

“學而時習之”,就是要多學習,採取“無時而不學、無處而不學、無事而不學”的積極態度。這樣隨時、隨處、隨事都在學習當中,時時、處處、事事都能得到啟發、得到教益。如此日日用功、處處學習,內心自然充滿了掌握真理的愉快。

所以說,“學”就是獲取知識;“習”就是付諸實踐。“說”字和“悅”字相通,就是喜悅愉快。整句話可以理解為:

得到了知識,並且經常溫習、運用,那不是很愉快的事嗎?這句話說明了獲取知識與實踐運用的重要性,包含了知識的認識論、方法論和目的論,真可謂“內容豐富,言簡意賅。”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绿荺轩国学书院馆主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出自於《論語》第一篇,原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我個人體會要把握:學、時、習、說,這四個字的要點。

 

先說“學”字,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人的一生也是學習的一生。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一生都在學,只是有些是你沒計劃學的,有些是計劃在內要學的。一個積極的人生,應該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一個有目標的人生。

 

再說“時”字,這裡的“時”字,不是時間的意思,指的是時機的意思。在《易經》文化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時、位”,時機和位置,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得時守位的自然規律。

 

其次“習”字,是練習的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說,也可以理解為“實踐”。

 

最後這個“說”字,應該理解為會心一笑,愜意,心裡開心,但沒有太多的表現出來。不是那種開心得,哈哈大笑的開心狀態。

 

把握了這四個字的要點,整體就好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了。這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學到的一些人生道理或者技能,在恰當的時機,得到了實踐,發覺是對的,心裡特別的愜意,開心。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崔崔某人

這句話出自孔子《論語》。

通過學習過得的知識(理論),現在有機會去實踐,這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嗎?

在學習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知識都是來源於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那麼這些經驗之說,到底是否正確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

1,我們學到的東西。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我們接受者不能夠完全弄明白其中的道理,那麼通過一些實際中的活動來驗證,這個探索的過程開幫助我們更加深刻的理解,這對我們是意義重大的。

2,還有一部分在我們上部分人身上掌握的道理,有時候曲高和寡,別人不一定會理解,會認同。我們通過具體的實踐去證明這個道理,這也會使得我們愉快。

學習的過程,總是會讓人覺的快樂,如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更快樂了!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战役金星319

放眼現代潮流,不斷變化發展進程中,更需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

在不斷的和朋友和一些長輩的交流中,認識到人從來就沒可能一帆風順的,在現實生活中不斷都有各種事情,如工作問題,感情問題,健康問題,事業前景,需要自己直接面對和擔擋。

這些問題不分富有,還是貧窮,都要面對的,因為無論你多得意多麼的富有,無可否認都會面臨瓶勁,和轉折,如沒有平時的學習和積累人生知識,閱歷和眼光,企業,或者人的事業發展就會受到障礙,而面臨困難。

請相信知識就是力量!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以往對《論語》首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解釋與其原文的本意相反,是“剃頭洗臀部,大錯一脊背"

對以往《論語》開宗明義的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錯誤解釋:“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提出質疑,這是我國文化覺醒、文化復興的一個表現,意義非常重大!以往對《論語》“的錯誤解釋不是小錯誤,而是“剃頭洗臀部,大錯一脊背"。把“說”的反意詞“悅”解釋為同意詞,這是文化人的幹古奇恥!

《論語》開宗明義的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正確解釋是:

學習用主導意見指導人選擇時,而要練習成一個明白的習慣,只能提出一個明確的指導意見,不能像說白話一樣,說亦左亦右,模稜兩可的話,讓人接受!

例如:講指導意見、答問題、報價格等,只能講一個意見、答案、準價,不能講模稜兩可的意見、答案,報三五元的兩可價。但人們不同意,可以商量。

這也是孔子《論語》的本意。以往把《論語》開宗明義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解釋為反意,而且反其道而行之,講亦說亦悅的話,其它解釋能正確嗎?大多是“剃頭洗臀部,大錯一脊背"。

理由:

一、《論語》的“語"不是人與人交流“說話”,可以說模稜兩可的話,而是像太陽一樣指導人,只可以“曰"一個明白準確的意見。

二、“而”字不是現代漢語中連詞那麼簡單的意思,而是用主導意見指導人選擇的意思。

三、“說”與“悅”是反意詞。喜悅的心情是無法用語言表達言說的,是不可以與人“兌"換的。例如新婚的喜悅,能具體給人說明嗎?可以與人兌換體驗嗎!

四、以往對《論語》這第一句話的解釋,明顯違揹人們正常的心理反應,也不符合孔子《論語》原文的本意。

五、難道學習《論語》中的“孺悲"“三年之喪"與遺體告別禮儀“也很高興嗎?"此時高興,不就成了魔鬼了嗎?這與《論語》學“喪思哀”的意思明顯不相符合。

所以說,以往對《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解釋與其原文的本意相反,是“剃頭洗臀部,大錯一脊背",大錯特錯。

原始龍型造字規則詳見拙著《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含《道德經》譯文) 、《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中的“說明”。

(文/劉樹成)

阴山散人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出自於孔子的《論語》,一直被稱為千古名句,且代代相傳。孔子的本意:"學到待人處世的道理並適時實踐練習,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悅的事嗎?”而也有人片面理解成“經常學習是一件快樂開心的事情”。孔子是世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本人認為,理解孔子的這句名言,不僅要站在歷史的長河裡琢磨,還有站在時代的背景之下去思考,我們感悟偉人的思想,更應為社會所用,賦予新時代的豐富內涵。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另公子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我認為開心的不是因為學習,孔子想表達的是,通過學習、又不斷的練習和實踐最終讓我們遇見了更優秀的自己,而這才是不亦說乎的根本原因!

你如何理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乐天知命孙智敏

子曰:學習以後要經常去運用到社會實踐裡面!如果學習的知識符合社會生活,那是多麼的快樂啊!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那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啊!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句話是論語的精髓所在!

走马中原2

俺的理解就是每天要多讀書,學習!書中有黃金屋,顏如玉!讀書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收效的!但時間長了就會對自己人事、作為以及工作有巨大的幫助了!現在很多人認識不到這點!依然認為讀書何用?曾經無數人對我這樣說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