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3 個回答
十三盘娱乐
2019-09-12

這兩檔節目的走紅,只能說馬東的策劃團隊真的太聰明瞭,觸覺敏銳,確實在做創新的東西。在國內的綜藝圈到處都充斥著抄襲和模仿的綜藝,但是同質化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以至於大家的興趣越來越淡。而馬東的這兩檔節目都是完全原創,而且看得出來用了不小的心思。

一、《奇葩說》是把辯論節目、演講節目的元素進行了融合

這兩檔節目的走紅,只能說馬東的策劃團隊真的太聰明瞭,觸覺敏銳,確實在做創新的東西。在國內的綜藝圈到處都充斥著抄襲和模仿的綜藝,但是同質化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以至於大家的興趣越來越淡。而馬東的這兩檔節目都是完全原創,而且看得出來用了不小的心思。

一、《奇葩說》是把辯論節目、演講節目的元素進行了融合

其實辯論賽這個東西一直都是比較校園化,比較小眾的東西,但是如果辯論的內容變成大家所關心的社會話題、娛樂八卦呢?它可能就會變得很有趣,變得很有看點。

這兩檔節目的走紅,只能說馬東的策劃團隊真的太聰明瞭,觸覺敏銳,確實在做創新的東西。在國內的綜藝圈到處都充斥著抄襲和模仿的綜藝,但是同質化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以至於大家的興趣越來越淡。而馬東的這兩檔節目都是完全原創,而且看得出來用了不小的心思。

一、《奇葩說》是把辯論節目、演講節目的元素進行了融合

其實辯論賽這個東西一直都是比較校園化,比較小眾的東西,但是如果辯論的內容變成大家所關心的社會話題、娛樂八卦呢?它可能就會變得很有趣,變得很有看點。

在我看來,《奇葩說》就是把辯論賽進行了娛樂化的結果,融入了辯論的元素,也融入了演講的元素,再加上娛樂元素,就成了奇葩說。這樣的一檔節目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奇葩說的出現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二、《樂隊的夏天》重新引領市場,關注樂隊這個小眾群體

這兩檔節目的走紅,只能說馬東的策劃團隊真的太聰明瞭,觸覺敏銳,確實在做創新的東西。在國內的綜藝圈到處都充斥著抄襲和模仿的綜藝,但是同質化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以至於大家的興趣越來越淡。而馬東的這兩檔節目都是完全原創,而且看得出來用了不小的心思。

一、《奇葩說》是把辯論節目、演講節目的元素進行了融合

其實辯論賽這個東西一直都是比較校園化,比較小眾的東西,但是如果辯論的內容變成大家所關心的社會話題、娛樂八卦呢?它可能就會變得很有趣,變得很有看點。

在我看來,《奇葩說》就是把辯論賽進行了娛樂化的結果,融入了辯論的元素,也融入了演講的元素,再加上娛樂元素,就成了奇葩說。這樣的一檔節目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奇葩說的出現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二、《樂隊的夏天》重新引領市場,關注樂隊這個小眾群體

玩樂隊就像夢一樣,很快樂,但是很虛幻,過癮的背後,可能是貧窮,可能是墮落。樂隊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很多人都以為樂隊已死。然而就是這一檔節目,又喚起了觀眾對樂隊的關注,也許不經意間又盤活了這一個小眾的市場。

這兩檔節目的走紅,只能說馬東的策劃團隊真的太聰明瞭,觸覺敏銳,確實在做創新的東西。在國內的綜藝圈到處都充斥著抄襲和模仿的綜藝,但是同質化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以至於大家的興趣越來越淡。而馬東的這兩檔節目都是完全原創,而且看得出來用了不小的心思。

一、《奇葩說》是把辯論節目、演講節目的元素進行了融合

其實辯論賽這個東西一直都是比較校園化,比較小眾的東西,但是如果辯論的內容變成大家所關心的社會話題、娛樂八卦呢?它可能就會變得很有趣,變得很有看點。

在我看來,《奇葩說》就是把辯論賽進行了娛樂化的結果,融入了辯論的元素,也融入了演講的元素,再加上娛樂元素,就成了奇葩說。這樣的一檔節目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奇葩說的出現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二、《樂隊的夏天》重新引領市場,關注樂隊這個小眾群體

玩樂隊就像夢一樣,很快樂,但是很虛幻,過癮的背後,可能是貧窮,可能是墮落。樂隊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很多人都以為樂隊已死。然而就是這一檔節目,又喚起了觀眾對樂隊的關注,也許不經意間又盤活了這一個小眾的市場。

其實樂隊的消失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我清晰記得以前去酒吧喝酒,都是有駐唱樂隊的,這些樂隊依靠跑場為生,賺不到什麼錢,最多就是維持著自己的樂隊。然而就是這樣的生存資源都越來越少了,多年後再去酒吧,發現已經不流行駐唱樂隊了,替代他們的可能是世界排名前列的DJ,年輕人也不再聽歌,而是在舞池裡迷幻地搖擺。

因為馬東他們的策劃,讓我們又看到了樂隊的精彩表演,真的非常感謝他們這檔節目。

三、所以馬東策劃的綜藝走紅是一種必然,因為他們一直都在找市場空缺,一直都堅持原創

這兩檔節目的走紅,只能說馬東的策劃團隊真的太聰明瞭,觸覺敏銳,確實在做創新的東西。在國內的綜藝圈到處都充斥著抄襲和模仿的綜藝,但是同質化的東西真的太多了,以至於大家的興趣越來越淡。而馬東的這兩檔節目都是完全原創,而且看得出來用了不小的心思。

一、《奇葩說》是把辯論節目、演講節目的元素進行了融合

其實辯論賽這個東西一直都是比較校園化,比較小眾的東西,但是如果辯論的內容變成大家所關心的社會話題、娛樂八卦呢?它可能就會變得很有趣,變得很有看點。

在我看來,《奇葩說》就是把辯論賽進行了娛樂化的結果,融入了辯論的元素,也融入了演講的元素,再加上娛樂元素,就成了奇葩說。這樣的一檔節目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奇葩說的出現收穫了一大批粉絲。

二、《樂隊的夏天》重新引領市場,關注樂隊這個小眾群體

玩樂隊就像夢一樣,很快樂,但是很虛幻,過癮的背後,可能是貧窮,可能是墮落。樂隊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很多人都以為樂隊已死。然而就是這一檔節目,又喚起了觀眾對樂隊的關注,也許不經意間又盤活了這一個小眾的市場。

其實樂隊的消失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我清晰記得以前去酒吧喝酒,都是有駐唱樂隊的,這些樂隊依靠跑場為生,賺不到什麼錢,最多就是維持著自己的樂隊。然而就是這樣的生存資源都越來越少了,多年後再去酒吧,發現已經不流行駐唱樂隊了,替代他們的可能是世界排名前列的DJ,年輕人也不再聽歌,而是在舞池裡迷幻地搖擺。

因為馬東他們的策劃,讓我們又看到了樂隊的精彩表演,真的非常感謝他們這檔節目。

三、所以馬東策劃的綜藝走紅是一種必然,因為他們一直都在找市場空缺,一直都堅持原創

馬東團隊策劃的綜藝可以說在推出的那一刻是無人能替代的,也許後來會有模範者,但是馬東才是最早吃螃蟹肉的人。所以他的節目的成功,是他們堅持創新的結果。他們的東西是觀眾想看的,充滿新意和誠意的,大家自然喜歡。

綜上所述,我覺得還是要給馬東的團隊點個贊,他們對做綜藝的原創精神值得很多的綜藝從業者去學習。

娱乐新酱
2019-09-12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樂隊的夏天》在經歷了第一期播出後的被質疑和吐槽後終於在第二期迎來了轉折。


音樂類綜藝節目在“音樂性”和“綜藝性”之間貌似很難取捨一個,這是兩個衝突的性質。而做到兩者皆存看似又是一種更大的衝突,這就意味著製作方要在摸索中去平衡這種衝突。


《樂隊》作為愛奇藝的一檔自制網綜,背後的團隊是打造出過爆款網綜《奇葩說》的米未團隊,這支團隊的核心就是《樂隊》中的“超級樂迷”馬東。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樂隊的夏天》在經歷了第一期播出後的被質疑和吐槽後終於在第二期迎來了轉折。


音樂類綜藝節目在“音樂性”和“綜藝性”之間貌似很難取捨一個,這是兩個衝突的性質。而做到兩者皆存看似又是一種更大的衝突,這就意味著製作方要在摸索中去平衡這種衝突。


《樂隊》作為愛奇藝的一檔自制網綜,背後的團隊是打造出過爆款網綜《奇葩說》的米未團隊,這支團隊的核心就是《樂隊》中的“超級樂迷”馬東。

而《樂隊》的參演對象是一眾獨立&地下&小眾樂隊,這其中有搖滾、朋克、民謠、放克等各種風格的樂隊。


他們並不是主流音樂圈明星樂隊,就是說他們的“流量”並不及隨便一個三流明星的“流量”,他們距離主流音樂圈太遠太遠,這種距離的把控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群代表著獨立、批判、真我的人在一檔商業節目中的“難搞”可想而知。就像馬東問痛仰樂隊的那句話“搖滾樂就是代表著不配合…嗎”,在大眾意識裡獨立&地下樂隊就是非主流樂隊,這是大環境給予他們的束縛。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樂隊的夏天》在經歷了第一期播出後的被質疑和吐槽後終於在第二期迎來了轉折。


音樂類綜藝節目在“音樂性”和“綜藝性”之間貌似很難取捨一個,這是兩個衝突的性質。而做到兩者皆存看似又是一種更大的衝突,這就意味著製作方要在摸索中去平衡這種衝突。


《樂隊》作為愛奇藝的一檔自制網綜,背後的團隊是打造出過爆款網綜《奇葩說》的米未團隊,這支團隊的核心就是《樂隊》中的“超級樂迷”馬東。

而《樂隊》的參演對象是一眾獨立&地下&小眾樂隊,這其中有搖滾、朋克、民謠、放克等各種風格的樂隊。


他們並不是主流音樂圈明星樂隊,就是說他們的“流量”並不及隨便一個三流明星的“流量”,他們距離主流音樂圈太遠太遠,這種距離的把控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群代表著獨立、批判、真我的人在一檔商業節目中的“難搞”可想而知。就像馬東問痛仰樂隊的那句話“搖滾樂就是代表著不配合…嗎”,在大眾意識裡獨立&地下樂隊就是非主流樂隊,這是大環境給予他們的束縛。

當然這不能否定他們任何,正如韓寒說的


“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但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到頭來真理還是在多數人手裡”


《樂隊》第二期節目開頭有一段字幕,大概意思說“


每支樂隊都是寶藏,但由於節目時長原因,不能一一呈現他們的表演,為此我們深感抱歉……”這應該是在第一期播出後被吐槽剪輯太重之後節目組給出的迴應。


如你所見,“剪輯”是綜藝節目的法寶之一,《樂隊》在第一期的剪輯上顧全了“綜藝性”導致吐槽一片,而在第二期上這種痕跡明顯減少也就有了反轉。


《樂隊》的營銷絕對是頂級的,各路大咖的安利轉發,讓這檔綜藝自身熱度並不爆棚的情況下熱了起來。不得不說米未團隊的營銷背景之大。


在這樣的熱度之下對於樂隊來說肯定有益無害的,像第二期以黑馬姿態闖出來的九連真人樂隊,這支樂隊知道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樂隊的夏天》在經歷了第一期播出後的被質疑和吐槽後終於在第二期迎來了轉折。


音樂類綜藝節目在“音樂性”和“綜藝性”之間貌似很難取捨一個,這是兩個衝突的性質。而做到兩者皆存看似又是一種更大的衝突,這就意味著製作方要在摸索中去平衡這種衝突。


《樂隊》作為愛奇藝的一檔自制網綜,背後的團隊是打造出過爆款網綜《奇葩說》的米未團隊,這支團隊的核心就是《樂隊》中的“超級樂迷”馬東。

而《樂隊》的參演對象是一眾獨立&地下&小眾樂隊,這其中有搖滾、朋克、民謠、放克等各種風格的樂隊。


他們並不是主流音樂圈明星樂隊,就是說他們的“流量”並不及隨便一個三流明星的“流量”,他們距離主流音樂圈太遠太遠,這種距離的把控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群代表著獨立、批判、真我的人在一檔商業節目中的“難搞”可想而知。就像馬東問痛仰樂隊的那句話“搖滾樂就是代表著不配合…嗎”,在大眾意識裡獨立&地下樂隊就是非主流樂隊,這是大環境給予他們的束縛。

當然這不能否定他們任何,正如韓寒說的


“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但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到頭來真理還是在多數人手裡”


《樂隊》第二期節目開頭有一段字幕,大概意思說“


每支樂隊都是寶藏,但由於節目時長原因,不能一一呈現他們的表演,為此我們深感抱歉……”這應該是在第一期播出後被吐槽剪輯太重之後節目組給出的迴應。


如你所見,“剪輯”是綜藝節目的法寶之一,《樂隊》在第一期的剪輯上顧全了“綜藝性”導致吐槽一片,而在第二期上這種痕跡明顯減少也就有了反轉。


《樂隊》的營銷絕對是頂級的,各路大咖的安利轉發,讓這檔綜藝自身熱度並不爆棚的情況下熱了起來。不得不說米未團隊的營銷背景之大。


在這樣的熱度之下對於樂隊來說肯定有益無害的,像第二期以黑馬姿態闖出來的九連真人樂隊,這支樂隊知道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而通過《樂隊》的播出,相信他們以後的演出票房肯定有了一定的保障,這是讓他們的音樂信仰繼續下去的最根本問題。


不得不說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機遇,相同於第二期出場的痛仰樂隊本場以樂隊的經典曲目《再見傑克》奪得第一,但是這對於他們來說意義並不太大。


作為一支組建20年的老牌樂隊,他們經歷的時代和音樂之路是痛苦的,正如他們之前的名字“痛苦的信仰”。


在社會大環境下,努力有時候並非就能實現什麼。痛仰樂隊作為國內搖滾樂隊,巡演路程遙遙領先於其他樂隊。這樣一支經歷各地livehouse磨礪出來的樂隊,20年如一日的走在巡演路上,這種行為就已經很搖滾。


相較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機遇,痛仰在音樂上的機遇並沒有那麼多。他們的音樂響起於各地的livehouse多於街頭,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音樂節上多於媒體電視。


這其中有他們的選擇,也有環境的限制。


放眼當下的時代環境,一首歌或一個歌手的走紅速度之快讓人驚詫,而這種走紅之後的商業價值也是倍增的。然而速度背後的厚度已不是商業時代需要選擇的。


《樂隊》中並沒有大咖明星,他們的商業價值也僅僅體現在音樂節上的出場順序。


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樂隊有很多很多,他們當然也可以憑一檔選秀或者歌唱比賽迅速走紅,繼而實現自身商業價值。


但是他們並沒有如此,相反他們抗拒這種事情的發生。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樂隊的夏天》在經歷了第一期播出後的被質疑和吐槽後終於在第二期迎來了轉折。


音樂類綜藝節目在“音樂性”和“綜藝性”之間貌似很難取捨一個,這是兩個衝突的性質。而做到兩者皆存看似又是一種更大的衝突,這就意味著製作方要在摸索中去平衡這種衝突。


《樂隊》作為愛奇藝的一檔自制網綜,背後的團隊是打造出過爆款網綜《奇葩說》的米未團隊,這支團隊的核心就是《樂隊》中的“超級樂迷”馬東。

而《樂隊》的參演對象是一眾獨立&地下&小眾樂隊,這其中有搖滾、朋克、民謠、放克等各種風格的樂隊。


他們並不是主流音樂圈明星樂隊,就是說他們的“流量”並不及隨便一個三流明星的“流量”,他們距離主流音樂圈太遠太遠,這種距離的把控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群代表著獨立、批判、真我的人在一檔商業節目中的“難搞”可想而知。就像馬東問痛仰樂隊的那句話“搖滾樂就是代表著不配合…嗎”,在大眾意識裡獨立&地下樂隊就是非主流樂隊,這是大環境給予他們的束縛。

當然這不能否定他們任何,正如韓寒說的


“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但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到頭來真理還是在多數人手裡”


《樂隊》第二期節目開頭有一段字幕,大概意思說“


每支樂隊都是寶藏,但由於節目時長原因,不能一一呈現他們的表演,為此我們深感抱歉……”這應該是在第一期播出後被吐槽剪輯太重之後節目組給出的迴應。


如你所見,“剪輯”是綜藝節目的法寶之一,《樂隊》在第一期的剪輯上顧全了“綜藝性”導致吐槽一片,而在第二期上這種痕跡明顯減少也就有了反轉。


《樂隊》的營銷絕對是頂級的,各路大咖的安利轉發,讓這檔綜藝自身熱度並不爆棚的情況下熱了起來。不得不說米未團隊的營銷背景之大。


在這樣的熱度之下對於樂隊來說肯定有益無害的,像第二期以黑馬姿態闖出來的九連真人樂隊,這支樂隊知道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而通過《樂隊》的播出,相信他們以後的演出票房肯定有了一定的保障,這是讓他們的音樂信仰繼續下去的最根本問題。


不得不說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機遇,相同於第二期出場的痛仰樂隊本場以樂隊的經典曲目《再見傑克》奪得第一,但是這對於他們來說意義並不太大。


作為一支組建20年的老牌樂隊,他們經歷的時代和音樂之路是痛苦的,正如他們之前的名字“痛苦的信仰”。


在社會大環境下,努力有時候並非就能實現什麼。痛仰樂隊作為國內搖滾樂隊,巡演路程遙遙領先於其他樂隊。這樣一支經歷各地livehouse磨礪出來的樂隊,20年如一日的走在巡演路上,這種行為就已經很搖滾。


相較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機遇,痛仰在音樂上的機遇並沒有那麼多。他們的音樂響起於各地的livehouse多於街頭,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音樂節上多於媒體電視。


這其中有他們的選擇,也有環境的限制。


放眼當下的時代環境,一首歌或一個歌手的走紅速度之快讓人驚詫,而這種走紅之後的商業價值也是倍增的。然而速度背後的厚度已不是商業時代需要選擇的。


《樂隊》中並沒有大咖明星,他們的商業價值也僅僅體現在音樂節上的出場順序。


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樂隊有很多很多,他們當然也可以憑一檔選秀或者歌唱比賽迅速走紅,繼而實現自身商業價值。


但是他們並沒有如此,相反他們抗拒這種事情的發生。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背後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真實,這是搖滾樂賦予他們的氣質。


然而就算他們的選擇是服務自己,服務搖滾樂,可社會環境仍是影響他們的最重要因素。盜版、侵權等各類損害這類沒有商業所得的音樂人的時候,信仰只會越來越痛苦,搖滾樂也只有憤怒。


所以,《樂隊》的播出能否給這些獨立樂隊和音樂人爭取到尊重和保護是有必要期待的,這些樂隊能否經過這個夏天重新煥發生機,掀起搖滾樂的熱潮也是值得期待的。


而當信仰不再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馬東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樂隊的夏天》在經歷了第一期播出後的被質疑和吐槽後終於在第二期迎來了轉折。


音樂類綜藝節目在“音樂性”和“綜藝性”之間貌似很難取捨一個,這是兩個衝突的性質。而做到兩者皆存看似又是一種更大的衝突,這就意味著製作方要在摸索中去平衡這種衝突。


《樂隊》作為愛奇藝的一檔自制網綜,背後的團隊是打造出過爆款網綜《奇葩說》的米未團隊,這支團隊的核心就是《樂隊》中的“超級樂迷”馬東。

而《樂隊》的參演對象是一眾獨立&地下&小眾樂隊,這其中有搖滾、朋克、民謠、放克等各種風格的樂隊。


他們並不是主流音樂圈明星樂隊,就是說他們的“流量”並不及隨便一個三流明星的“流量”,他們距離主流音樂圈太遠太遠,這種距離的把控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群代表著獨立、批判、真我的人在一檔商業節目中的“難搞”可想而知。就像馬東問痛仰樂隊的那句話“搖滾樂就是代表著不配合…嗎”,在大眾意識裡獨立&地下樂隊就是非主流樂隊,這是大環境給予他們的束縛。

當然這不能否定他們任何,正如韓寒說的


“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但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到頭來真理還是在多數人手裡”


《樂隊》第二期節目開頭有一段字幕,大概意思說“


每支樂隊都是寶藏,但由於節目時長原因,不能一一呈現他們的表演,為此我們深感抱歉……”這應該是在第一期播出後被吐槽剪輯太重之後節目組給出的迴應。


如你所見,“剪輯”是綜藝節目的法寶之一,《樂隊》在第一期的剪輯上顧全了“綜藝性”導致吐槽一片,而在第二期上這種痕跡明顯減少也就有了反轉。


《樂隊》的營銷絕對是頂級的,各路大咖的安利轉發,讓這檔綜藝自身熱度並不爆棚的情況下熱了起來。不得不說米未團隊的營銷背景之大。


在這樣的熱度之下對於樂隊來說肯定有益無害的,像第二期以黑馬姿態闖出來的九連真人樂隊,這支樂隊知道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而通過《樂隊》的播出,相信他們以後的演出票房肯定有了一定的保障,這是讓他們的音樂信仰繼續下去的最根本問題。


不得不說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機遇,相同於第二期出場的痛仰樂隊本場以樂隊的經典曲目《再見傑克》奪得第一,但是這對於他們來說意義並不太大。


作為一支組建20年的老牌樂隊,他們經歷的時代和音樂之路是痛苦的,正如他們之前的名字“痛苦的信仰”。


在社會大環境下,努力有時候並非就能實現什麼。痛仰樂隊作為國內搖滾樂隊,巡演路程遙遙領先於其他樂隊。這樣一支經歷各地livehouse磨礪出來的樂隊,20年如一日的走在巡演路上,這種行為就已經很搖滾。


相較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機遇,痛仰在音樂上的機遇並沒有那麼多。他們的音樂響起於各地的livehouse多於街頭,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音樂節上多於媒體電視。


這其中有他們的選擇,也有環境的限制。


放眼當下的時代環境,一首歌或一個歌手的走紅速度之快讓人驚詫,而這種走紅之後的商業價值也是倍增的。然而速度背後的厚度已不是商業時代需要選擇的。


《樂隊》中並沒有大咖明星,他們的商業價值也僅僅體現在音樂節上的出場順序。


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樂隊有很多很多,他們當然也可以憑一檔選秀或者歌唱比賽迅速走紅,繼而實現自身商業價值。


但是他們並沒有如此,相反他們抗拒這種事情的發生。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背後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真實,這是搖滾樂賦予他們的氣質。


然而就算他們的選擇是服務自己,服務搖滾樂,可社會環境仍是影響他們的最重要因素。盜版、侵權等各類損害這類沒有商業所得的音樂人的時候,信仰只會越來越痛苦,搖滾樂也只有憤怒。


所以,《樂隊》的播出能否給這些獨立樂隊和音樂人爭取到尊重和保護是有必要期待的,這些樂隊能否經過這個夏天重新煥發生機,掀起搖滾樂的熱潮也是值得期待的。


而當信仰不再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馬東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

馬東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他的轉型之路可謂是十分成功的。當然要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首先我們要知道最近大火的綜藝節目,都是有著往亞洲小眾文化靠攏的趨勢,首先是馬東自己的《奇葩說》,辯論這回事兒從來就沒有說不被大眾所接受的,然後就是《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這些都能夠做成全民綜藝,


當然樂隊其實不比他們更缺少文化,而且範圍更好,所以說《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節目的出現,看上去是十分新鮮的,但是總的來說又有他合理的地方。馬東從不同的綜藝節目中,就代表了自己不同的特色和風格。他知道什麼是貼合現在大眾所需要的,所以說他就去做什麼,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樂隊的夏天》在經歷了第一期播出後的被質疑和吐槽後終於在第二期迎來了轉折。


音樂類綜藝節目在“音樂性”和“綜藝性”之間貌似很難取捨一個,這是兩個衝突的性質。而做到兩者皆存看似又是一種更大的衝突,這就意味著製作方要在摸索中去平衡這種衝突。


《樂隊》作為愛奇藝的一檔自制網綜,背後的團隊是打造出過爆款網綜《奇葩說》的米未團隊,這支團隊的核心就是《樂隊》中的“超級樂迷”馬東。

而《樂隊》的參演對象是一眾獨立&地下&小眾樂隊,這其中有搖滾、朋克、民謠、放克等各種風格的樂隊。


他們並不是主流音樂圈明星樂隊,就是說他們的“流量”並不及隨便一個三流明星的“流量”,他們距離主流音樂圈太遠太遠,這種距離的把控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群代表著獨立、批判、真我的人在一檔商業節目中的“難搞”可想而知。就像馬東問痛仰樂隊的那句話“搖滾樂就是代表著不配合…嗎”,在大眾意識裡獨立&地下樂隊就是非主流樂隊,這是大環境給予他們的束縛。

當然這不能否定他們任何,正如韓寒說的


“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但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到頭來真理還是在多數人手裡”


《樂隊》第二期節目開頭有一段字幕,大概意思說“


每支樂隊都是寶藏,但由於節目時長原因,不能一一呈現他們的表演,為此我們深感抱歉……”這應該是在第一期播出後被吐槽剪輯太重之後節目組給出的迴應。


如你所見,“剪輯”是綜藝節目的法寶之一,《樂隊》在第一期的剪輯上顧全了“綜藝性”導致吐槽一片,而在第二期上這種痕跡明顯減少也就有了反轉。


《樂隊》的營銷絕對是頂級的,各路大咖的安利轉發,讓這檔綜藝自身熱度並不爆棚的情況下熱了起來。不得不說米未團隊的營銷背景之大。


在這樣的熱度之下對於樂隊來說肯定有益無害的,像第二期以黑馬姿態闖出來的九連真人樂隊,這支樂隊知道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而通過《樂隊》的播出,相信他們以後的演出票房肯定有了一定的保障,這是讓他們的音樂信仰繼續下去的最根本問題。


不得不說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機遇,相同於第二期出場的痛仰樂隊本場以樂隊的經典曲目《再見傑克》奪得第一,但是這對於他們來說意義並不太大。


作為一支組建20年的老牌樂隊,他們經歷的時代和音樂之路是痛苦的,正如他們之前的名字“痛苦的信仰”。


在社會大環境下,努力有時候並非就能實現什麼。痛仰樂隊作為國內搖滾樂隊,巡演路程遙遙領先於其他樂隊。這樣一支經歷各地livehouse磨礪出來的樂隊,20年如一日的走在巡演路上,這種行為就已經很搖滾。


相較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機遇,痛仰在音樂上的機遇並沒有那麼多。他們的音樂響起於各地的livehouse多於街頭,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音樂節上多於媒體電視。


這其中有他們的選擇,也有環境的限制。


放眼當下的時代環境,一首歌或一個歌手的走紅速度之快讓人驚詫,而這種走紅之後的商業價值也是倍增的。然而速度背後的厚度已不是商業時代需要選擇的。


《樂隊》中並沒有大咖明星,他們的商業價值也僅僅體現在音樂節上的出場順序。


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樂隊有很多很多,他們當然也可以憑一檔選秀或者歌唱比賽迅速走紅,繼而實現自身商業價值。


但是他們並沒有如此,相反他們抗拒這種事情的發生。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背後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真實,這是搖滾樂賦予他們的氣質。


然而就算他們的選擇是服務自己,服務搖滾樂,可社會環境仍是影響他們的最重要因素。盜版、侵權等各類損害這類沒有商業所得的音樂人的時候,信仰只會越來越痛苦,搖滾樂也只有憤怒。


所以,《樂隊》的播出能否給這些獨立樂隊和音樂人爭取到尊重和保護是有必要期待的,這些樂隊能否經過這個夏天重新煥發生機,掀起搖滾樂的熱潮也是值得期待的。


而當信仰不再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馬東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

馬東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他的轉型之路可謂是十分成功的。當然要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首先我們要知道最近大火的綜藝節目,都是有著往亞洲小眾文化靠攏的趨勢,首先是馬東自己的《奇葩說》,辯論這回事兒從來就沒有說不被大眾所接受的,然後就是《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這些都能夠做成全民綜藝,


當然樂隊其實不比他們更缺少文化,而且範圍更好,所以說《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節目的出現,看上去是十分新鮮的,但是總的來說又有他合理的地方。馬東從不同的綜藝節目中,就代表了自己不同的特色和風格。他知道什麼是貼合現在大眾所需要的,所以說他就去做什麼,

這也是馬東老師對於大眾市場的一個理解透徹,其實我們仔細看馬東老師這個人,他這個人是十分聰明的。現在市場上所容易被大眾希臘的節目是什麼,馬東老師就會去參加什麼樣的節目,無論是《奇葩說》還是《樂隊的夏天》都是現在群眾所想要看到的,所能夠把他們都吸引到裡面去的,這都是非常成功的綜藝節目。

感謝邀約

為什麼馬東策劃的許多綜藝就會爆,你時候如何看待《奇葩說》《樂隊的夏天》走紅的?


首先,新醬淺析一下《奇葩說》《樂隊的夏天》


《奇葩說》走紅是因為“世道”變了?

開頭聽起來有點遠,但不復雜。


2014年五六月間,央視新銳總導演牟頔帶著她的手下,來到愛奇藝,打算出售她們製作的綜藝節目《喜樂街》的網絡版權。洽談的一方,是這家影視門戶的首席內容官馬東,他已離開央視兩年。交談不過5分鐘,馬東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導演”。


“我是一個導演出身,我知道這個市場上製片人太多,但我們缺導演。”事後解釋時,馬東已站在北京四季酒店的舞臺上,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這天下午,由他創辦,專事出品互聯網視頻內容的“米未傳媒”宣佈正式成立。

“我第二次見她是在一家咖啡廳。我開門見山對她說,世道變了,你來我這兒吧。”馬東繼續講述,自己如何拉牟頔入夥。只有仔細聆聽他稍後一番話,才能理解他所指的這個“世道”——“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衝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有人說,今天看美劇,看愛奇藝的超級網劇,其實就是在讀長篇小說。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馬東提到了尼爾·波茲曼的著作《娛樂至死》,身後電子屏上打出一行字——“娛樂即本質”。這不僅意味馬東團隊對於“娛樂”的理解,也直接關係到,他們在愛奇藝出產的兩季“說話達人秀”——《奇葩說》為什麼會走紅。


“哪來的奇葩”

牟頔在臺下注視著馬東的演講。去年夏天,她接受對方提議,率領20多人的專業團隊,加盟愛奇藝。今天,他們又選擇了米未傳媒。她是《奇葩說》的總製片人。


她還清楚記得,當初馬東對她說:他和《奇談》主持人高曉鬆在飯桌上敲定,“要做一個‘大噴子’選秀節目”,至於怎麼做——“看你們喜歡。”


“開始就是提出,要做一個最會說話的人選秀。” 牟頔團隊中的李楠楠是擔任《奇葩說》選題與節目內容的導演。圍繞馬東的原始想法,大家最後決定節目形式,以辯論呈現。不過在這支團隊看來,正規辯論邏輯技巧性太強,可看性低,且多是形而上的話題,離生活略遠。對此,他們還在央視時,不是沒試過改革,可節目出來,收視率並不理想。“可能是我們本身的喜好與平臺定位不同,無法百分之百按照自己想法做內容。”李楠楠說。


“你們想做的是什麼?”


“主流媒體傳遞出來的聲音與價值觀必須是正能量。我們知道正能量是好的,但有時想的會與這些不太一樣,我們還會有其他觀點。我們想要表達的是真實的聲音,而不只是一種。我希望有一個節目,能把這些都表現出來。”思量過後,李楠楠得出結論,出爐這款“產品”的本意,即是“真實與多元”。而且瞄準的受眾,與團隊成員一樣,都是活躍於網絡的“泛90年後”。


在央視,牟頔曾想做一款才藝選秀節目,取名“哪來的奇葩”。之前,她在《辭海》裡查找過釋義,“奇葩”是指“奇妙美麗的花朵”。這一策劃案卻在組內首次提案中碰壁。領導問,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為什麼——它是一個多義詞,不是簡單的貶義詞。”一頭短髮,頗為幹練的牟頔說道,從那時起,“奇葩”就像種在她心頭的一顆種子,“如果哪天節目用上它,挺逗的。”


接下馬東交待的任務後,一天晚上,牟頔與負責尋找“大噴子”的導演李佳驥來到三里屯一酒吧。那是她們與馬薇薇的第一次相見。見面前,她對這位畢業於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擁有豐富實戰經驗,人稱“溫柔一刀”的專業辯手,心存一絲顧慮:雖然節目尚處摸索中,但無疑會是一款“泛娛樂化”的作品。辯論圈裡的辯手一般比較正統,能不能接受?


交談中,牟頔試探馬薇薇,如果上了這個節目後,有人稱你——“奇葩”,你會不會介意?“不會”,馬薇薇言表篤定。儘管記憶模糊,李佳驥仍可複述馬薇薇在那刻的“金句”:你只見過一塊綠地,根本沒有見過花園,又怎麼知道什麼是奇葩?


輪到節目正式定名的那天,牟頔與團隊夥伴聚在ZOO COFFEE。黑板上雲集“口水大戰”、“針尖對麥芒”等等命名。腦袋碰撞,大家一致鎖定她想出的——“奇葩說”。


“誰是奇葩”

天下這麼大,“奇葩”又在哪兒——製作前期,李佳驥導演組四處張羅。最初,他們只能憑直覺,想盡自己已知的一切渠道去尋找這群“天下最會說話的人。”觸角伸入十多個重要城市,深入各行各業人群。對篩選的人選作考核,是在溝通中無形進行的。透過各種方式的聊天,觀察對方的思維表達,這是基礎的一環。“一次不夠,還要多次交流。比如通過‘90後’的喜好度,去捕捉對方的個性亮點。”李佳驥說,第一季初始,500多人裡,他們提煉出70多名選手。


“奇葩的標準是什麼?”問她。她快速回答,標準一直在變——“我們先作‘人物畫像’,然後不停修改。”直到第一季,馬薇薇、範湉湉、肖驍——這些所謂的“奇葩人精”出現。


“誰是奇葩?”海選鏡頭中,肖驍故作嗔怪地問。至頭至尾,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娘”與“耍賤”。


“他是我在四川師範大學電影電視學院的同學。”說起挖掘肖驍,李佳驥笑嘻嘻。上大學玩在一起時,她便發現這人“非常好玩”,個性討喜,張揚而有度。玩殺人遊戲時,“可以看出,他的邏輯也不錯”。


儘管肖驍不諱言,剛聽說“奇葩”兩字,內心比較抗拒。實則他一出場,便“奇葩”十足。“頭一次面試,他遲到兩小時。我特別生氣,都不想要他了。結果,他一來就說,哎呀!親愛的,我睡過了。對不起,我可不可以喝杯咖啡?”李楠楠模仿肖驍那會的口吻神態說——“他就不把你當外人!”


接後,更令人吃驚的是,海選試辯會,針對“同性戀應不應該跟父母出櫃”,作為反方的肖驍一對五,將一干辯論者駁得啞口無言。懷著“無所謂”的他,在面對三位終極裁判——馬東、高曉鬆、蔡康永時,也是首先詰問,“不是說大家一進來,導師會用祥和的態度對待我們嗎?”高曉鬆聽了,立馬反彈,“你居然用祥和來形容我們?”,他則輕快駁回——“怎麼說話呢?”


“我們這兒有句話:裝逼就得死。”導演葉璐主要負責《奇葩說》後期製作與包裝剪輯。在記錄海選裡,每位選手真實狀態時,她在監視器後,“盯”住了來自上海的範湉湉。這名“綜藝咖”在一檔喜劇類節目中,以一段5分鐘的脫口秀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引起《奇葩說》關注。


“因為之前都是電話溝通,我們並沒見過範湉湉。她飛到北京那天,到得特別晚。一進門就嚷嚷,好累啊。搬張凳子坐下後,她放開聊起,自己以前有多胖,參演過周星馳的《功夫》,後又被雪藏等等。我那會感到,這人太棒了!特別搞笑。”葉璐說。


“參選時,他們可沒說這是一個爭輸贏的節目。”範湉湉透露。按照她的說法,她以往演藝工作都遵照傳統主流媒體規則經營,心中總有野性難馴。當《奇葩說》節目組告訴她,她能在這裡暢所欲言,真實表達自己時,一下打動了她。“冥冥之中,我想哪怕這節目不紅,只要有一個能自由發揮的舞臺,我都值得。”她說。


“這些‘奇葩’,其實一點不奇葩。”臺灣辯壇,譽為“辯論之神”的黃執中被《奇葩說》請來,作這群“奇葩”的金牌導師。他在信中寫道——“他們只不過是一群尚未被社會所‘馴化’的個人而已。但在這個充滿各式主流色彩的環境中,或許,身為一個堅持保有自身特色的個體,就已然令人為之側目了。”


辯場上下

“你是同性戀?”

“我是同性戀。”

……

“你反對同性戀結婚?”

“我反對。”


這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辯手姜思達在海選中,與高曉鬆、蔡康永的對話。此刻,四季酒店的大堂裡,這位校辯論隊隊長回顧上鏡時的公開出櫃:自己原本備好另一話題,沒想一上場,導師們就依據對他收集的信息,突然發問此事。雖然有點忐忑,他依然要坦言以對——“我在線下也沒隱瞞過自己。我覺得,如果線上線下差異太大,人會活得小心翼翼,會很難過。”


此後,姜思達在《奇葩說》的出鏡,顯得越發前衛。他調侃糾正,“是越來越奇葩。這是圓了婦女們心目中花花公子的夢。”


“這裡面有康永哥的意見,也有團隊的意見。現在,‘90年後’講‘顏值’。有‘顏值’,你才能是男神、女神。”牟頔舉例道,第一期節目中,姜思達準備了兩身“行頭”——第一身是黑色毛質裙,頭髮紮起,旁插一朵大紅花,這使他極具看點。“可能有所顧慮,他又換上一件學生款的綠襯衣,完全失去身上的氣場。”為此, 牟頔當即問他,你為什麼要隱藏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應該表現給觀眾看。這樣,他們才會記住你。你要是變成普通大眾中,百萬分之一的“分子”,坐在這個舞臺沒有意義。


不同於常見的正規辯論是,《奇葩說》中,辯手們常以自身親歷,佐證己方觀點。導師黃執中坦言道:我並不特別贊同選手講自身經歷……因為在辯論中,個人經驗一方面對旁人缺乏說服力,二方面情緒來時,又容易搞得太刻意。只是有時候,因為看選手的論點說得太乾,又舉不出什麼淺白例子,所以不得已,才請他們去搜索個人經驗,希望至少能從熟悉的事物中,找出一點代入感。


在他眼中,《奇葩說》的辯手們無須彌補短板:來自武大的有名辯手陳銘,說話時,切入的角度準、用詞穩,所以幾乎不用刻意做什麼偏鋒文章,就能控住場;“湉湉說話很看情緒。情緒到位了,一口氣爆發,嬉笑怒罵渾然天成。但有些時候,情緒沒被話題勾起來,那就怎麼說怎麼彆扭,甚至不得不硬拗。但這種大起伏,是她的特色,不是短板。”


有的辯手則像謎。比如顏如晶——那個長相憨萌,生活中有點自閉,一旦進入辯論,卻滔滔不絕,語言充滿張力的馬來西亞女孩。馬薇薇曾在文中描述:人不細膩,打不了辯論。觀點推論千絲萬縷,評審情緒千變萬化,如晶對世界不是不懂,她只是安靜的守望。


儘管節目裡,屢屢有意“挑逗”顏如晶,肖驍私下對她認真評價:有的話題,誰說都覺唐突,但由如晶說就是可愛。她天生自帶呆萌的屬性,讓人感覺沒有攻擊性。實際上,她的語言自有一套邏輯,說出來很有力量。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節目組的人說,肖驍進步飛快。例如,他在討論“好朋友的伴侶出軌,要不要告訴TA”裡,自然運用辯論中,設置定義的切分論域,設問辯方——“你敢不敢說,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人渣。”在討論“醜聞主角是否活該被萬人虐”中,他深刻指出,網絡暴力是逼人下跪。


對肖驍而言,參加辯論,真正的收穫是讓他“變成一個更加寬容的人”。他原本對婚姻無感,可骨子裡卻堅守傳統婚姻觀:兩人一旦結婚,便要從一而終。錄完“應不應該選擇開放式婚姻”後,他深感,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我以前看事情很極端,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要。《奇葩說》讓我看到,很多事情都有灰色地帶。”


底線

又到這個夏天。黃執中記得,臨錄影“好朋友該不該約”那集的前一晚,他還在與節目另一位導師胡漸彪為論點爭執。“因為題目特別難抓分寸。”他說。


這場辯論視頻現已下線,無法查到持“該約”一方的辯手柏邦妮在場發表的觀點。當時,一輪討論完畢,馬東當即叫停。


“馬東說,我覺得邦妮是這個時代比較先鋒的一個人。她的觀點可能領先大眾,很多人不會理解。這或許就是領先者的命運。”柏回憶道。這位第二季《奇葩說》始入的辯手,在生活中是一位作家、編劇。自稱還是一位“二手”性學家。她始終不認為,自己在那場辯論中的發言,有多麼驚世駭俗,“大家聽得很嗨,儘管回票不太多。我用一種非常感性、非常正面的方式講約炮有多好多HAPPY,但我沒去體會在座的90年後觀眾是否能接受。他們畢竟才20多歲,能不能與好朋友約在他們看來,或者是個問題。所以是我自嗨了。”


“好朋友該不該約”是否觸及《奇葩說》界定的底線?澎湃新聞記者曾問牟頔。


她表示,每個人不可能統一底線。各有各的界定。“但有一個心理上的判斷標準,就是聊某一話題時,在場大多數人不尷尬,這代表大家還能接受。”在打造《奇葩說》之初,團隊也在探索:到底是要偏娛樂,還要是要偏邏輯辯論?直至第一季“拼事業還是拼男人”,正反兩方,馬薇薇的理性雄辯與範湉湉的感性煸情短兵相接,為節目擦亮了一道接軌:六成娛樂,四成邏輯。“它把帶腦子和娛樂融合得比較好。” 牟頔無意間道出,《奇葩說》紅的原因之一。


“我想一個天性很樂觀開朗的人,可能沒有我們那麼強地想在舞臺上傾訴的慾望。……可能我們心裡藏了太多事,有太多憋屈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個渠道,一個窗口去抒發。這不能說是孤獨感,可能是在《奇葩說》上,我們壓抑太久的一種爆發。”從另一角度,肖驍嘗試去分析。他有他自己的“娛樂理想”——“我做娛樂基本的堅持在於,我說的話是好笑的,但卻是有營養的。”這與馬東在發佈會上,倡導米未傳媒的定位相像:不止有趣。


“我告訴你,是時間到了。”一位辯手聽說若干年前,馬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這樣的節目,“可他走得太前面了。十多年前,有自媒體麼?誰看網絡視頻?可現在,這些都在蓬勃發展。隨之而來是,受眾思想的更進,天性進一步的釋放需求。馬東的火花在這時全部綻放。”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在對方看來,馬東所說的“娛樂至死”——“就是不把一件事玩到極致不罷休”。


回到米未傳媒發佈會的舞臺。作為馬東創業投資方之一,創新工廠CEO李開復也在闡述“這個時代”——整個娛樂影視行業正在從電視走入網絡。90年後基本不看電視,80年後也很少看。眼球正在從電視轉入網絡,很快廣告也會跟隨。……隨著娛樂影視走入網絡,慢慢地廣告+冠名之外的商業模式將崛起(如虛擬貨幣、虛擬商品;社交+會員制;電子商務的直接鏈接等),併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馬東在重翻《娛樂至死》。他的目及所處,已不止是簡單的娛樂精神,而是“娛樂帶給我們的平臺”,互聯網使人從文本時代跨入到的新一視頻時代。“而這一切還剛剛開始。”他手執話筒,放緩語調說道。


如何看待《樂隊的夏天》,樂隊真的有夏天!

《樂隊的夏天》:信仰不該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樂隊的夏天》在經歷了第一期播出後的被質疑和吐槽後終於在第二期迎來了轉折。


音樂類綜藝節目在“音樂性”和“綜藝性”之間貌似很難取捨一個,這是兩個衝突的性質。而做到兩者皆存看似又是一種更大的衝突,這就意味著製作方要在摸索中去平衡這種衝突。


《樂隊》作為愛奇藝的一檔自制網綜,背後的團隊是打造出過爆款網綜《奇葩說》的米未團隊,這支團隊的核心就是《樂隊》中的“超級樂迷”馬東。

而《樂隊》的參演對象是一眾獨立&地下&小眾樂隊,這其中有搖滾、朋克、民謠、放克等各種風格的樂隊。


他們並不是主流音樂圈明星樂隊,就是說他們的“流量”並不及隨便一個三流明星的“流量”,他們距離主流音樂圈太遠太遠,這種距離的把控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這群代表著獨立、批判、真我的人在一檔商業節目中的“難搞”可想而知。就像馬東問痛仰樂隊的那句話“搖滾樂就是代表著不配合…嗎”,在大眾意識裡獨立&地下樂隊就是非主流樂隊,這是大環境給予他們的束縛。

當然這不能否定他們任何,正如韓寒說的


“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裡,但少數人必須服從多數人,到頭來真理還是在多數人手裡”


《樂隊》第二期節目開頭有一段字幕,大概意思說“


每支樂隊都是寶藏,但由於節目時長原因,不能一一呈現他們的表演,為此我們深感抱歉……”這應該是在第一期播出後被吐槽剪輯太重之後節目組給出的迴應。


如你所見,“剪輯”是綜藝節目的法寶之一,《樂隊》在第一期的剪輯上顧全了“綜藝性”導致吐槽一片,而在第二期上這種痕跡明顯減少也就有了反轉。


《樂隊》的營銷絕對是頂級的,各路大咖的安利轉發,讓這檔綜藝自身熱度並不爆棚的情況下熱了起來。不得不說米未團隊的營銷背景之大。


在這樣的熱度之下對於樂隊來說肯定有益無害的,像第二期以黑馬姿態闖出來的九連真人樂隊,這支樂隊知道的人肯定少之又少。

而通過《樂隊》的播出,相信他們以後的演出票房肯定有了一定的保障,這是讓他們的音樂信仰繼續下去的最根本問題。


不得不說這是時代賦予他們的機遇,相同於第二期出場的痛仰樂隊本場以樂隊的經典曲目《再見傑克》奪得第一,但是這對於他們來說意義並不太大。


作為一支組建20年的老牌樂隊,他們經歷的時代和音樂之路是痛苦的,正如他們之前的名字“痛苦的信仰”。


在社會大環境下,努力有時候並非就能實現什麼。痛仰樂隊作為國內搖滾樂隊,巡演路程遙遙領先於其他樂隊。這樣一支經歷各地livehouse磨礪出來的樂隊,20年如一日的走在巡演路上,這種行為就已經很搖滾。


相較於當下這個時代的機遇,痛仰在音樂上的機遇並沒有那麼多。他們的音樂響起於各地的livehouse多於街頭,他們的身影出現在音樂節上多於媒體電視。


這其中有他們的選擇,也有環境的限制。


放眼當下的時代環境,一首歌或一個歌手的走紅速度之快讓人驚詫,而這種走紅之後的商業價值也是倍增的。然而速度背後的厚度已不是商業時代需要選擇的。


《樂隊》中並沒有大咖明星,他們的商業價值也僅僅體現在音樂節上的出場順序。


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樂隊有很多很多,他們當然也可以憑一檔選秀或者歌唱比賽迅速走紅,繼而實現自身商業價值。


但是他們並沒有如此,相反他們抗拒這種事情的發生。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背後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真實,這是搖滾樂賦予他們的氣質。


然而就算他們的選擇是服務自己,服務搖滾樂,可社會環境仍是影響他們的最重要因素。盜版、侵權等各類損害這類沒有商業所得的音樂人的時候,信仰只會越來越痛苦,搖滾樂也只有憤怒。


所以,《樂隊》的播出能否給這些獨立樂隊和音樂人爭取到尊重和保護是有必要期待的,這些樂隊能否經過這個夏天重新煥發生機,掀起搖滾樂的熱潮也是值得期待的。


而當信仰不再痛苦,音樂永不停止!


馬東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為什麼能夠如此成功?

馬東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他的轉型之路可謂是十分成功的。當然要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首先我們要知道最近大火的綜藝節目,都是有著往亞洲小眾文化靠攏的趨勢,首先是馬東自己的《奇葩說》,辯論這回事兒從來就沒有說不被大眾所接受的,然後就是《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這些都能夠做成全民綜藝,


當然樂隊其實不比他們更缺少文化,而且範圍更好,所以說《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節目的出現,看上去是十分新鮮的,但是總的來說又有他合理的地方。馬東從不同的綜藝節目中,就代表了自己不同的特色和風格。他知道什麼是貼合現在大眾所需要的,所以說他就去做什麼,

這也是馬東老師對於大眾市場的一個理解透徹,其實我們仔細看馬東老師這個人,他這個人是十分聰明的。現在市場上所容易被大眾希臘的節目是什麼,馬東老師就會去參加什麼樣的節目,無論是《奇葩說》還是《樂隊的夏天》都是現在群眾所想要看到的,所能夠把他們都吸引到裡面去的,這都是非常成功的綜藝節目。

當然,所要讓綜藝節目變得如此成功,也是和他背後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需要大量的調研,去發掘,才能夠充分的理解市場,也能夠把節目做得這麼火爆。還是靠個人的汗水與辛勤。才能夠成功的。


我是娛樂新醬,關注我,每天八卦一下下!

磚頭張
2019-09-12

國內的綜藝就是一大抄,抄抄東抄抄西。看過對馬東的一些訪談,嘴皮子溜腦子好使肚子裡有貨。限於國內的意識形態,能做出奇葩說可以說很了不起。樂隊的夏天又成為一個現象級綜藝節目,既有懷舊又有新東西。馬東的視角很好很獨特,不要高大上不要低海拔,他是一個蹲著的視角,必須贊上一萬嘴。隨便一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