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衛生組織對肝炎——丙肝的實況報道

如醫健康 2017-04-27

近兩天小編關注了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從上面瞭解和學習到很多的信息,很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

看世界衛生組織對肝炎——丙肝的實況報道

世衛組織報道:2017年4月21日,世衛組織的新數據顯示,全球約有3.25億人染有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世衛組織《2017年全球肝炎報告》表明,這些病毒感染者中的絕大多數人無法獲得可拯救生命的檢測和治療。因此,數百萬人面臨著發展到慢性肝病、癌症和死亡的風險。已有用來解決肝炎問題的疫苗和藥物,世衛組織致力於促進確保這些工具覆蓋到所有有需求的人。

上面的統計數據看著著實讓人驚歎!針對丙型肝炎,一起來看世衛組織的實況報道。

一、重要事實

1、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種肝臟疾病。該病毒可造成急性或慢性肝炎感染,其嚴重程度從持續幾周的輕微病症到終身嚴重疾病不等;

2、丙肝病毒是一種血液傳播病毒,最常見感染方式為:不安全注射做法;對醫療器械的消毒不夠徹底;以及輸入未經篩查的血液和血液製品;

3、全球有1.3億至1.5億人受到慢性丙肝感染;

4、大量慢性感染者會出現肝硬化或者肝癌;

5、每年大約有70萬人死於與丙肝相關的肝臟疾病1;

6、抗病毒藥物可使90%以上的丙肝感染者得到治癒,從而降低肝癌和肝硬化的死亡危險,但診斷和治療可及性較低;

7、目前尚無丙肝疫苗,但正在開展這方面的研究。

丙肝病毒可引起急性或慢性感染。急性丙肝病毒感染通常沒有症狀,且僅在十分罕見情況下才會導致危及生命的疾病。約有15%-45%的感染者不經任何治療即可在感染6個月之內自行清除病毒。

其餘55%–85%的感染者會發生慢性丙肝病毒感染。在這些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中,20年內出現肝硬化的危險為15%–30%。

二、地理分佈:丙肝見於世界各地。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為非洲、中亞和東亞。

三、傳播:

1、丙肝病毒是一種血液傳播病毒。最為常見的傳播方式為:1)以共享注射器具方式注射毒品;2)在衛生保健機構中,重複使用或者未徹底消毒醫療器械(尤其是針筒和針頭);3)輸入未經篩查的血液和血液製品。

2、丙肝病毒也可通過性方式傳播,並且可從受到感染的母親傳給其嬰兒,然而這些傳播方式並不常見。

3、丙肝不會通過母乳、食品或水傳播,也不會通過與感染者擁抱、接吻以及共用食品或飲料等偶然性接觸傳播。

四:症狀

丙肝的潛伏期為兩週至六個月。起初受到感染後,大約80%的人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出現急性症狀者可能會有發熱、乏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痛、尿色變深、大便顏色變淺、關節痛和黃疸(皮膚及眼白髮黃)。

五、篩查和診斷

由於急性丙肝病毒感染通常沒有症狀,因此在急性期很少有人得到診斷。對於那些發展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而言,感染狀況也往往得不到診斷,因為感染者在獲得感染後的幾十年內依然沒有症狀,直至出現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的繼發症狀時才會得到診斷。

分兩步對丙肝病毒感染作出診斷:1、利用血清學檢測來篩查抗丙肝病毒抗體,這可確定已經受到病毒感染的人員。2、當對抗丙肝病毒抗體的檢測呈陽性反應時,就需要對丙肝病毒核糖核酸進行核酸檢測,以確定是否存在慢性丙肝病毒感染,這是因為約有15%-45%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可在不必進行任何治療的情況下通過強有力的免疫反應自動清除感染狀況。儘管感染已不存在,但對抗丙肝病毒抗體的檢測仍然會呈陽性反應。

當得到慢性丙肝感染診斷後,感染者應當接受肝臟受損程度評估(纖維化和硬化)。這可通過肝臟活檢或者多種非創傷性檢測方法來評估。

此外,這些人應當接受實驗室檢測,以確定丙肝毒株的基因類型。丙肝病毒有6種基因型,它們對治療的反應不盡相同。另外,人們可能會受到一種以上基因型的感染。可以利用肝臟受損程度以及病毒基因型來指導治療決策和疾病處理。

六、治療

由於一些人產生的免疫反應可將感染清除,因此丙肝並不總是需要治療,而且有些慢性感染者並未出現肝損害。需要治療時,丙肝治療目標是治癒。治癒率取決於若干因素,包括病毒毒數以及所採用的治療辦法。

丙肝的治療標準正在發生快速變化。直到最近,丙肝的治療以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療法為基礎,這需要每週注射藥物,為期48周。約有半數病人可以得到治癒,但會經常出現不良反應,有時會致命,切複發率也較高。

近期,已經開發出了一些新型抗病毒藥物。它們被稱為直接抗病毒藥物(DAA),這些藥物比老式療法更有效、更安全且耐受性更好。直接抗病毒藥物療法可使大多數丙肝感染者得到治癒,且治療時間更短(通常為12周)、更安全。其中有:索非布韋、達卡他韋、吉二代、吉三代。

目前這些藥物還未引進全球(如中國),而且由於價格問題,很多人曾擔不起。所以仍需開展大量工作,確保這些進步醫學技術使全球更多人得到治療。

治病雖重要,但是預防、防患於未然更加重要,針對疾病篩查和預防方面,世衛組織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上資料來自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摘抄,整理者小雨,與您一起學習進步,一起分享傳遞正能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