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10 個回答
炒米视角
2019-05-09

在清朝的中晚期,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而作為知縣大老爺“僱傭”的師爺們,實際上可能還要遠遠高於這個數據。

因為與其說師爺事給知縣大老爺打工的,不如說知縣才是給師爺打工的。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在明清兩季,最有名的就是“紹興師爺”。師爺似乎可以屬於吏這個級別。但是實際權力甚至要遠遠大於吏,因為厲害的師爺不但可以替知縣大老爺處理公務、掌管錢糧稅賦、刑名判獄,甚至可以左右知縣大老爺的仕途命運。

“紹興師爺”一開始由於當地讀書人太多,而科舉之途擁擠,很多仕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去給當官的當刀筆吏。但是由於世代幹這個活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摸出了門道。比如精通於公文寫作、精通於朝廷於地方的各種稅賦之間漏洞、精通於法律刑名,當然還有橫精通於官場文化及潛規則的等等。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這些師爺經過幾代人的摸爬滾打,終於形成了一套極為完善的“組織系統”,通常都是以宗族內部互相幫帶,壟斷這個特種行業。

所以厲害的,從一個趕考的秀才就開始佈局,借錢給該秀才如趕考,然後一路上給他進階不斷花錢鋪路,直到他混到一個實缺外放,然後師爺跟著他去上任。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當然這錢不白花,提前就已經寫下了借據,而且利息很高。上任後,這個知縣大老爺就要開始還錢了。

但是明面上,明清的基層官員的俸祿,不過45兩銀子外加20擔俸米而已。而且一個縣,吃皇糧拿朝廷俸祿的通常不會超過10個人,除了知縣外,再有就是縣丞、主簿、教諭、訓導等等。所以偌大的一個縣要治理,知縣大人不可能萬事親力親為,所以至少要養一個不低於百人的吏,按道理這些人的錢還得知縣大老爺自己掏腰包。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而自己還窮的叮噹響呢。這點俸祿養活自己還不夠呢。而且關鍵是科舉考試考的是八股文,具體的事務自己都不會處理啊,有些買缺的,甚至連公文都不會寫,這可咋辦?

不用擔心,知縣大老爺只管當甩手掌櫃就好,具體事情跟過來的師爺會替你處理得妥妥當當。知縣大老爺不但不用擔心手底下人的開銷,也不用擔心還債的事情,而且該可以分錢。等這個知縣大老爺能分得10萬雪花銀的時候,可想而知,師爺那得賺多少?很多紹興師爺沒幹幾年就在老家蓋房子買田地,成為大戶的。

還有些“師爺”們跟著自己的東家一路發跡,自己最後成為了“紅頂商人”,富可敵國。

到了太平天國運動以後,湘系和淮系很多武人出身的官員進入官場以後,就更需要師爺來替自己處理公文、稅賦。但是隨著這些武人東家的發跡,自己也很快成為政商兩界“大拿”。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比如胡雪巖原本雖然事個站櫃的,但是挪借錢莊銀票500兩銀錢,幫“候補浙江鹽大使”王有齡補實官位。然後就開始逐步介入王有齡的錢穀業務;到了“庚申之變”時,王有齡時任浙江巡撫,胡雪巖已經通過開“阜康錢莊”,和辦糧械、綜理漕運等任,幾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戰時財經。

若干年後,又被左宗棠相中,替左宗棠籌辦“收復新疆的軍餉”。胡雪巖因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功,被授予布政使銜(三品),賞穿黃馬褂、官帽上可帶二品紅色頂戴,並總辦“四省公庫”,可謂富可敵國。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安溪第一炮
2019-05-09

我以前看《雍正王朝》的書時,提到塢思道給田文鏡做師爺,薪酬最早是3000兩銀子,後來好像提高到了8000還是6000兩,其他兩個師爺好像也有1500以上,裡面的皇子每年的固定收入也有4萬兩,可是李衛又說他一個總督每年的俸祿才不到200兩,做個大酒席要花10兩銀子,清廉的官員經常吃不飽飯。我很奇怪,為什麼級別和薪酬是反比,而且相差那麼大?好像都算是古代的公務員性質的職務吧。

在古代,地方上的衙門有兩個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錢糧和刑名,而通常那些知縣、知府都不懂法律條文和記賬,所以一般地方官員在上任之後都會聘請兩個師爺,一個負責姓氏法務,一個負責賬房計算。而這些師爺的工資一般都很高,通常是普通朝廷官員的好幾倍。

雖然師爺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員,但是在衙門中師爺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在一個縣衙中師爺通常都被衙役們稱為四老爺,可見師爺在衙門中的重要地位。通常師爺乾的事情比較多所以他們的工資也是非常高的。

按現在的話來說,師爺算是官員們的私人助理,所以他們的工資一般都是有官員自己負責支付,一個知縣一年的俸祿有1000多兩,而師爺一年的收入至少在200兩以上,而那種專業的師爺工資更高,有的甚至高達3000多兩銀子。雖然工資很高,但是不要以為這個工作很好做,那也是要有真本事才能享受得了的,乾的不好還會當心被滅口哦。

茶亭浪子
2019-05-11

師爺,是明清時代地方官署中的主管官吏(主官)聘請的幫助自己處理刑名、錢穀、文牘等事務的無官職的佐理人員。師爺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錢糧會計(財會)、文書案牘等方面的專門知識和才能輔佐主官,稱為作幕、佐治或佐幕。

師爺的身份,他們既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員,也不是有編制為朝廷辦事的吏員,而是官員們私自聘請為其私人服務的屬員,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官方身份,只有私人身份。

一般圈子裡稱他們為師爺,他的僱主官員們稱他為“西賓”“西席”“老夫子”“先生”,師爺稱官員為“東翁”“東家”,平時幕友與官員可以平禮相見。

為何能平禮相見,一方面師爺辦事能力強,能為僱主處理各方面棘手的事情;另一方面,很多師爺都是有功名身份,通常都是舉人以下,只是朝廷沒有安排差事而已。所以師爺與僱主們都在讀書人圈子裡,平禮相見也很正常。

既然師爺有功名身份,能升級成官員嗎?答案是可以的,兩條途徑,一條繼續科考,成為進士;另一條,通常在戰爭年代才可能實現,獲取戰功,朝廷大賞賜,得到官員身份。

通過戰爭獲得官員身份最著名的就是左宗棠,1832年(道光十二年),他參加在省城長沙舉行的鄉試中舉,但此後的6年中,3次赴京會試,均不及第。

1852年(咸豐二年),當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省城危急之際,左宗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左宗棠畫像(《近代中國教育人物像傳》)

棠在郭嵩燾等人的勸勉下,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衛大清江山的陣營。左宗棠在炮火連天的日子裡縋城而入,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託付給左宗棠。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建議大都被採納並立即付諸實施,終於使太平軍圍攻長沙三個月不下,撤圍北去。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崢嶸,引起朝野關注,時人有“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一些高官顯貴在皇帝面前競相舉薦,咸豐帝亦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但也因此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和誹謗,特別是這次湖南永州鎮總兵樊燮的構陷,險些使左宗棠性命不保,幸得胡林翼、郭嵩燾、潘祖蔭等人相助,才使一場軒然大波得以平息。

1861年(咸豐十一年),曾國藩疏薦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太平軍攻克杭州後,清廷正式補授左宗棠為浙江巡撫,督辦軍務。

師爺收入並沒有成例,完全隨行就市,根據輔佐官員的級別和收入來確定,一個知縣的師爺收入,肯定沒有總督師爺的收入高。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著名紹興師爺婁春藩:一生輔佐李鴻章、袁世凱等六任直隸總督

官員有灰色收入,其實師爺也有灰色收入。師爺是官員們的貼身祕書,官員下屬辦事通常都會找師爺私下溝通如何處理,那這些下屬難免會金錢開道。

老百姓打官司,商人拿經商許可等,找官員辦事一般也是要經過師爺私下勾兌,這方面師爺們也沒少拿。

清朝官員官方正式收入並不高,更多的來自於灰色收入和投資。因此投資通常也是師爺們收入的主要來源,僱傭師爺的官員通常都是主政一方的高官,他們掌握政策以及變通政策。所以許多商人都會贈與官員們乾股,師爺們當然也會見利投資生財。這時商人們當然也不會得罪官員的祕書,給自己找麻煩。

頭腦聰明的師爺,不一定會對自己的僱主開高工資,他們更在意這些灰色收入,甚至會主動給官員打理灰色收入。

更厲害的師爺,他們的收入甚至比自己的僱主還高,因為官員有公開身份,他們也需要上下打點,同時還要給自己的僱員們開工資。

明清時代,一個真正清廉官員生活是很辛苦的,例如,海瑞當知縣時,非常清廉,他甚至沒錢僱傭保姆,母親、妻子還要自己洗衣做飯。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清末政府廢八股、停科舉、興學校、獎遊學等,使辦學堂和出國留學蔚然成風。宣統三年(1911),全國各地興辦新式學堂達5萬多所,有學生100多萬名。光緒三十二年(1906),僅留日學生達8000多人。國內新式學堂培養的學生以及各地留洋學生,構成了一個新的知識群體。

清末改革官僚政制和提倡新型文化的氛圍中,政府號召各地司法獨立,在北京設立大理院,各省設立高等廳,各府、縣設立地方廳,審理訟事由法院專事司職。同時,起用歸國留學生和各地法政學堂、法政速成班、養成所的畢業生,充實各級衙門,並用新型的法律手段代替師爺的傳統審判方式,以新型的司法專門人才取代刑名師爺,從根本上動搖了師爺壟斷司法審判的基礎。

自此,師爺也隨著舊時代逐漸遠去。

图文绘历史
2019-05-09

有句諺語“無幕不成衙”,意思是一個衙門,沒有幕客,也就不成其衙門了,這裡的幕客,就是師爺,是官員私人聘請幫忙處理政事的人員,明清時期的師爺最盛行,而又以紹興師爺名氣最大,稱為“紹興師爺”。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師爺雖無品無位,但特殊的職能與角色,其地位要遠高於吏,圖為南陽府衙博物館的師爺與官員。

師爺是地方官府中極其重要的人物,因為是主官私人聘請的,從主官那裡領薪水,所以只對主官負責,師爺又分為刑名師爺、錢穀師爺、書啟師爺等,刑名師爺是幫助判案的,錢穀師爺是幫助收稅的,書啟師爺是書寫文案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師爺手中掌握著一定的權力,甚至得主官信任的師爺能“代官出治”,他們是一群沒有官職,沒有官品,握有實權的人物。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聊齋先生蒲松齡,早年中秀才,但鄉試屢次不中,便在寶應縣當師爺維生,寫下大量作品,其中以《聊齋志異》藝術成就最高。

為什麼明清時會有“師爺”這個產物,都是八股害的,很多地方官為了科舉只會讀死書、子曰,一旦外放為地方官,收糧徵稅、查人審案、迎來送往等事務,一切不會做,於是必須聘請專業的人員來幫襯,甚至替他們當家,府縣一級的師爺是最低級的,道臺以上的師爺就有點檔次了,這類人都曾有過功名,比如舉人什麼的。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清朝的“顏李學派”創始人李恕谷,早年中舉人後走上師爺這個職業,先後任桐鄉縣、濟南府師爺,並多次主持地方誌編纂。

也有很多封疆大吏曾是師爺出身,比如晚清重臣左宗棠曾是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師爺,一干就是6年,後來所有軍政大事一把抓,深受駱秉章信任,駱秉章調離時疏薦左宗棠,才得以入仕;還有一位重臣李鴻章也曾做過曾國藩的書啟師爺,太平天國時期清廷正的用人之際,李鴻章得曾國藩舉薦,回鄉招募兵勇,組建淮軍。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師爺也有好有壞,比較出名的一位叫汪輝祖,紹興師爺,早年秀才後中舉無望,從松江府幕僚開始,在江浙地區幹了34年師爺,歷任16位官員,辦事幹練,聲名遠播,當時督撫大員有難事都向其取經,汪輝祖著有《佐治藥言》,為師爺楷模。

作為地方官的操盤手,師爺的薪水跟主官收入直接掛鉤,像清官第一的于成龍,不拿一分一毫,自己官再大也窮得叮噹響,能跟著他的師爺也只能靠情懷了;清史館編修李嶽瑞在自己的《春冰室野乘》記載,河南總督田文鏡府中那位神祕的紹興鄔師爺,能力巨大,田文鏡靠著一天50兩銀子才把他留下來,照這樣算,鄔師爺月收入高達1500兩;晚清曾在四川縣、州、府當過多年師爺的周詢,寫過一本《蜀海叢談》,除介紹四川人文特色外,還記載了四川各級師爺的薪水,其中縣師爺年收入360兩、州師爺560兩、廳師爺720兩、府衙門師爺960兩、道衙門師爺1500兩,此外逢年過節的,下級給上級送禮時,一定會有師爺的一份,這是額外的固定收入。

万岁1148858845
2019-05-09

紹興師爺賺錢最多比如縣衙裡分錢糧師爺,文案師爺,刑名師爺三種,一般科舉出身或者捐納買官出身的縣令,知府都不太懂官方公文格式,套話,也不知道律令法度更不明白錢糧稅負徭役如何徵收(折色,本色,火耗,倉鼠耗,雀鼠耗等等)所以這些長期混跡官場且又地位低下(自宋朝以後歷代對官與吏就嚴格區分等級森嚴)的專業人才就趁機營私舞弊大肆貪汙受賄,往往官員是對他們不聞不問只是按時分贓拿錢而師爺則上下其手肆意妄為,魚肉百姓壓榨人犯,或舞文弄墨羅織罪名或顛倒黑白栽贓陷害喪盡天良,或狠吃火耗(往往吃四五釐之巨)或濫行折色(一斗糧食往往都是市價的三四倍)清朝多數師爺都出身紹興人,他們往往在外十餘年就能豪富無比,回家鄉買房置宅,生活豪奢

zyb38537240
2019-05-09

對於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收入的研究,目前最系統的成果是當代學者張仲禮在美國留學期間寫成了中國紳士的收入。

根據他的研究成果,清代時期,低級官僚,比如縣令的師爺收入一般在100~200兩白銀一年,外加食宿。高級官員,比如總督,巡撫等僱傭的幕僚每年的收入可達上千兩白銀了。少部分核心幕僚的收入會更高一些。

那麼這個收入在當時究竟是一個什麼水平呢?一個普通的勞工,當時的收入大約5~10兩白銀一年外加食宿。教書先生的收入,大約在50~100兩白銀之間。縣令的工資為45兩白銀,加22.5擔大米。雍正以後,有一筆養廉銀子。縣令每年可以獲得的數額一般在1000兩白銀左右。而當時的物價水平其實並不高,十兩銀子可以供一個小戶人家小半年支出。就算以師爺當中的低收入100兩白銀來看,相比其他行業,也已經是非常高的收入了。總的來看,師爺的收入在當時是比較高的。如果按現在標準來比較的話,應該是現在高級白領的水準。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城市,目前的中級白領年收入也在20萬左右了。高級白領的收入應該會更高一些,應該在35~45萬之間。而高級官員核心幕僚的收入,大體上應該對應於現在上市公司高管的收入。由於不同行業之間的差異很大,但無論如何,在這一級別的一般情況下收入都已經要過百萬人民幣了。少部分行業,比如房地產和金融,高管的實際年收入,是突破千萬的。取一箇中間數,可以認為大約在500萬左右。

历史闲赋者
2019-05-09

在中國古代有這麼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雖然躲在幕後,卻能搬弄權術,上至參與朝廷決策,下至裁斷地方各級事務,影響不可謂不大。他們甚或決定著一個朝代、一位君主的存亡興衰,也決定著一方或一國的老百姓的飢飽冷暖與生死福禍。

這個特殊的群體就是在明清被稱作師爺的人。師爺就是幕僚,是我國古代各級軍政官員聘請來專門為他們出謀劃策、辦理各種事務的人。“師爺”是明清時期才形成的幕僚專稱,一個“爺”字,顯示出幕僚在明清兩朝代受到的尊重程度。

師爺分很多種,如刑名、錢穀、書啟、賬房和掛號等類型。通常,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大堂上站在縣太爺身邊的就是刑名師爺。“紹興師爺”在晚明形成,在清代形成口碑,並最終成為幕僚在清代的代名詞。

師爺沒有級別,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員,屬於官員私下聘用,因此他們的薪水自然不由朝廷發放,而是由僱傭他們的主官來支付。儘管這些師爺們的薪水看起來是由地方大員們自己支付的,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羊毛最終出在羊身上,這些師爺們的薪水還是要納稅人來承擔的。

師爺在清代時的收入,堪比今天的公司中高管。即便主官不給他們定明確的收入,但也要有足夠的能力才把他們養起來。

那麼,一個師爺究竟有多少收入呢?按清代的慣例,一個師爺的年薪至少1000兩銀子,這只是起步價,因為給得比這少那就是壞了規矩,多的話就因人而異了。以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150元到220元的價值估算,一個普通師爺的年薪大約是15萬到22萬元人民幣之間,屬於高薪階層。比如紹興師爺的祖師鄔思道,他給河南巡撫田文鏡做幕僚,酬勞是年薪白銀8000兩,且每日結算。這樣折算下來,每月大約600多兩白銀,月收入在9萬元到15萬元之間,妥妥的年收入超過百萬啊!

在古代,師爺雖然沒有編制,但他們屬於編制內和編制外中間的一個灰色群體,他們的收入水平能反映出仕途階層的收入水平。

說与山鬼聽
2019-05-09

“師爺”這個職務在清朝時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師爺是一種幕僚形式的工作,但是對於清朝那些聘請師爺的官員來說,一位好的“師爺”就相當於左膀右臂,是要鄭重對待的能人。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在清朝時期,地方上的官員,不管是總督這樣的封疆大吏,還是知縣這樣的地方官,大多都聘請的有師爺。為什麼是聘請呢,是因為師爺這個職務雖然在清朝時期很盛行,但是這個職務並不在政府官員的正規編制之內,就是說,師爺這個職務沒有品級,不是正兒八經的官,而是被那些政府官員所聘請。就是說師爺和招聘人之間,不是官員的上下級關係,就是一種僱傭關係,一人出錢,一人出力。

而師爺對於這些這些地方官來說,很重要,屬於是私人助理,級別大一些的地方官員,如總督,通常會聘請好幾位師爺,來協助他處理政務,而師爺也就有了不同的分工,有刑名、書啟、錢穀等等,其中刑名師爺、錢穀師爺就屬於是比較重要的兩個師爺職務,一個處理刑事,一個處理財務。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所以說,師爺對於僱主而言,是很重要的,那麼既然是私人僱用,自然有著工資標準,而師爺的工資是不低的,畢竟對僱主而言,師爺是他請來的人才,自然要有著相應規格的待遇。

據《病榻夢痕錄》所載,乾隆初年,刑、錢師爺年薪已達銀220兩至260兩。乾隆二十七年以後,幕脩愈高,至乾隆四十九年、五十年時,歲脩有達800兩者。
清朝一位師爺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師爺的工資不低,與僱主之間的關係,更可以說是一榮俱榮,師爺協助僱主處理政務,處理好了,對僱主來說,對上對下都有交代;處理不好,上面責怪下來,僱主吃不了兜著走,而師爺下場也不會好哪兒去。

用户老炮儿
2019-05-09

師爺/軍師也/依附公權殘害百姓/多為不得公名者/多詭道/行正道者不可近

风叶2785sam
2019-05-09

師爺待遇不會差,學歷最差也是秀才,好多是舉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大祕,越是官大師爺越是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