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為什麼經常容易否定身邊親人的意見,而更願意相信其他人的意見呢?

6 個回答
有爱世界多美好
2018-11-26

謝謝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想證明自已,有點任性倔強的脾氣,有一種不服氣不服輸的骨氣。

現實的生活中,身邊至親,更多的是關愛和關心,他們始終不願放手放心不下,生怕出一點點差錯,總是千叮寧萬囑咐。

我們不要辜負了親人的一片苦心,他們的建議雖對自已來講有些過於保守,但他們的建議和出發點是有益於自已的前途。

任何時候都不要偏執,時間能證明許多東西,只有親身體會和經歷過才會得知其中的含義。讓愛時刻伴隨出行的心,因為太愛你們,才有太多的話語和不捨。雖然有些建議不附近事實,但最起碼對你好。


在生活中,我們為什麼經常容易否定身邊親人的意見,而更願意相信其他人的意見呢?
老继工作室
2018-11-26

因為想跳出這個圈子。家人的建議從小講到大,現在長大成人好多事都得自己做決定,如果一直聽從家裡的建議,那一直走不出去這個圈子。別人的建議能輕易聽信從而做決定是考研自己的決策能力!即使錯了也沒關係,自己走的錯了也要撐下去。其實也是不服氣的心裡,就是想要自己的路自己走。做出成績給家人看!我是其中之一!


在生活中,我們為什麼經常容易否定身邊親人的意見,而更願意相信其他人的意見呢?
元问心
2018-11-26

這個不絕對,得看誰對你的影響力大。

如果你認為誰更成熟睿智,那麼誰的建議必然會慎重考慮!

就像小孩,對他們來說爸爸媽媽是最親近、最信賴的人,爸媽的話對小孩子的影響最大。可是,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尤其到了叛逆期,爸媽的話聽不進去,甚至會對著幹。家長會頭疼,說淺了孩子不聽,說重了又怕傷孩子自尊心。

有的叛逆期的孩子,不聽爸媽的話,但是對旁人的話卻很信任,甚至會聽從。這是因為在孩子的心裡,爸媽的威信不如從前,孩子對家長的話不理解、不贊成,認為自己比家長更有理,看得更明白。

這時,如果身邊有一個比家長說話更對心思的人,孩子就會聽他的。如果這個人給孩子是正面的影響當然好,可是要是負面的,孩子不能正確判斷,會影響孩子今後的成長!

當孩子長大成人,爸媽也會變老,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如自己的孩子,好像懂得不如孩子多了。遇到問題時,往往會覺得別人看得更透,認為父母的觀念陳舊了,不願意採納父母的建議!

但是,不要忘了,父母的人生經驗更豐富。不要因為他們年紀大了,可能會有些跟不上時代步伐,就對他們的建議採無視的態度。因為,他們是最為自己孩子著想的人!

麦歌里
2018-11-29

因為自己比較倔強,總是嫌親人囉嗦,也聽不進他們的大道理,喜歡對著幹,證明自己是對的

六瓣雪花开
2018-11-26

我的感覺是把親人當成了自己。親人的意見就是自己的意見,不管是不是一樣,都忽略成自己的。外人的意見才覺得是客觀的,所以老會選擇外人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因為稍微熟悉才尊重有尺度,因為太熟悉而隨心所欲。

斌莹然铭
2018-11-27

還是自己沒有信心去相信家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