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10 個回答
木石心志
2019-02-20

對於這一點很難講,首先張小龍開發微信之前,是負責QQ郵箱的研發推廣,由於QQ有限是建立在社交和辦公的基礎之上,才讓張小龍不得不更加關注國內外的同類產品,而且張小龍也是在QQ郵箱的閱讀空間裡面留意到了國外的一款名為KiK的社交產品,這算是微信的最原始參考產品了,在發現了KiK之後,張小龍便想馬化騰請纓要開發一款中國版的KIK應用,此時張小龍才真正踏上了開發微信的道路。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張小龍開發微信的最初創意正是得力於騰訊的社交屬性,發現微信的最原始參考者,也是在QQ郵箱的平臺之上,如果缺少了這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的話,很難講張小龍是否還跟微信有緣。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再有一點,這個跟馬化騰和張小龍良好的合作關係有很大關係,從性格上來講馬化騰跟張小龍都屬於性格內向的產品經理體質,當初為了滿足張小龍不願離開廣州的想法,馬化騰直接在廣州成立了一家分公司,並由張小龍擔任分公司總裁,這種對人才的重視可不是一般企業能比的。而反觀阿里文化,首先在創始人氣質上就有很大的區別,另外在阿里創業路上一直是屬於營銷、激進文化,這跟張小龍深居淺出的形式風格是格格不入的,如果張小龍入職阿里對話,肯定在很長時間內找不到自己的節奏,更不用指望開發一款革命性產品了。

最後這也跟微信的發展有關,微信在用戶數量的爆發上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支持發送語音消息,不過這一點米聊比微信推出的還要早,藉助此項新功能,微信實現了10萬用戶規模的實現,這也是讓微信你能發展下去的前提條件,之後搖一搖、附近的人燈功能推出之後,進一步讓微信突破百萬用戶。二是QQ對微信流量導入的扶持,當初張小龍對依靠QQ扶持有個基本的要求 那就是微信用戶必須達到百萬級別才向騰訊總部尋求扶持,這其中的產品理念咱們以後再聊,在QQ進行流量扶持之後,微信就正式步入了無人能及的發展快車道。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我們再反觀阿里,從一開始阿里就缺少社交基因,即便我們不考慮第一點,張小龍在阿里內部開始了微信的研發,在之後與米聊的競爭中也不見得會同樣取得突破,嚴格來講與米聊的競爭獲勝,更多的是跟張小龍團隊有關,因為這個時候基本沒有依靠QQ,但在此之後呢?微信即便贏得與米聊的競爭,阿里同樣也沒有相關產品來進一步激發微信的用戶規模,2013年的時候支付寶剛要立志轉移動平臺,淘寶也無暇給予這款社交產品足夠的扶持,這都是跟企業的業務模式是有關係的。

最後,我們拋開以上的因素都不提,即便阿里推出了自己的應用,我相信在用戶未達到10萬級的時候,騰訊就會推出自己的同類型產品,然後再依託自己QQ用戶的巨大規模進行扶持,阿里的社交產品也很難發展起來。

如果你同意我的看法,歡迎添加關注和點贊哦!

蒋军
2019-01-29

基本上可以斷定:不可能!

張小龍做出foxmail以後,出乎他的意料,這個郵箱產品因為簡單,易用,還免費,深得用戶喜愛,短時間內已經聚集了1000多萬用戶。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但張小龍對未來還是迷茫的,因為這款郵箱產品沒有盈利模式。

一度,張小龍靠用戶的捐助維持郵箱的運營。他也萌生了賣掉foxmail 的想法,跟雷軍也談過,不過雷軍並沒有當回事,最後不了了之。以後還是賣掉了,好像是1000多萬吧,具體數字忘記了。

後來騰訊收購了foxmail ,張小龍迴歸。從這一點來說,小馬哥絕對是張小龍的伯樂。

之後,大家都知道了,張小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廣州開發出了騰訊QQ,據說,這個馬化騰最喜歡的產品之一,也奠定了張小龍在騰訊的地位,就識人來說,小馬哥絕對是一流的。

微信的上馬,這是張小龍給馬化騰的聯繫。在一封溝通郵件中,張小龍跟馬化騰這麼說:你是要自己革自己的命,還是等著別人來革你的命?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小馬哥立馬醒悟,痛下決心。並給了張小龍3個億的經費,成立了微信事業群,剛開始,團隊這是10多個人。

之所以微信事業群總部在廣州,我推測大概有兩兩個原因,一是張小龍不想去深圳,第二個是小馬哥也不想張受到干擾,專心做產品。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當時騰訊內部也有幾個團隊在做微信,論技術,資源比張小龍好很多,但都忌憚損害運營商利益,畏手畏腳,沒法施展得開。恰恰給了張小龍機會,很快,微信就做起來了,迅速火爆。

第一,如張小龍說的,要革自己的命,那麼,不管是不是張小龍,都會做出這樣的產品,只是張小龍第一個抓住了機會。

第二,哪個企業能做出來?小米行嗎,概率很小,阿里可以嗎?基本不可能。因為他們沒有社交基因,賣貨,做產品還是不錯的。

第三,沒有QQ的平臺和導流以及馬化騰的決心,再好的產品也可能做出起來,包括微信。

第四,有沒有可能出現李小龍,王小龍,有可能,但沒有如果。

第五,微信的推出,讓騰訊的市值提升了三分之一,所以,馬和張就是英雄相得益彰換成是阿里,估計就沒有這樣的故事了。

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

觀點:深知精準營銷CEO 蔣軍

提供互聯網精準營銷策劃運營,品牌IP化構建,場景化產品策劃,互聯網商業模式設計,營銷運營,資源導入及項目落地,快速實現銷售轉化。

新書《互聯網精準營銷》開啟眾籌。詳情請關注本人頭條號原創文章或者私信聯繫本人。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EmacserVimer
2019-11-27

可以肯定的說,如果阿里巴巴受夠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巴巴也不可能做出微信來,這包括了主觀、客觀上的很多因素。

阿里巴巴不可能給張小龍這麼多的自主權

要做出這樣的產品,跟創始人有很大的關係,張小龍到了阿里巴巴,不會得到這麼大的自主權,阿里太喜歡控制了,而要做出這樣的產品,必須要放權!可以想一想,別說是阿里內部的企業,就算是阿里外面的投資的企業,阿里都是儘可能尋求控股、收購的機會,因此在阿里張小龍不可能得到這樣的機會。

張小龍在騰訊內部出了名的不愛開會、不愛做PPT,這樣的性格也只有馬化騰能容得下,張小龍率領的微信團隊在廣州,每週不願去開週會,馬化騰就派自己的司機每週一按時提前去廣州接他來開會。估計這要是在阿里,就是價值觀不好,沒有格局了。

阿里太急功近利了,UC瀏覽器、支付寶“白領日記”、“校園日記”就是例子

當年騰訊收購Foxmail之後,馬化騰一度將幾個團隊都沒做起來的QQ郵箱交給張小龍做,張小龍接手以後,QQ郵箱迅速成為行業第一,但是張小龍有產品潔癖,因此QQ郵箱擁有幾億的用戶也沒有太多廣告等商業運營,這在阿里是不敢想象的。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想象以下,阿里巴巴為了實現自己在信息流、以及移動端入口的目前,不惜把收購過來的用戶口碑極好的UC瀏覽器打造成一款四不像的“淘寶新聞瀏覽器”,為了在社交領域實現突破,不惜把支付寶作為實驗工具,上線“白領日記”、“校園日記”這種非常容易打擦邊球的方式,雖然一時間贏得了很好的曝光度,但是這種急功近利的方式是非常不靠譜的,尤其是用在社交軟件領域更難。

阿里沒有社交基因

要做好一款社交產品,應該是技術、產品決策高於運營決策,而阿里剛好相反,阿里的是一家運營決策高於產品、技術決策的企業。

相信在支付寶、口碑、以及天貓、淘寶上過班的小夥伴都知道,每年阿里五花八門的活動都多得不得了,雙十一、雙十二、淘寶造物節、餓了麼外賣節、七夕促銷、中秋促銷、春晚活動......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不是說阿里巴巴技術不好,而是阿里巴巴更多的是運營決策驅動發展,這樣的企業文化很難做好社交軟件,因為你很難真正愛上這樣的產品,你用的原因是因為目前沒有更好的替代者,或者說體驗不好也得用,就好像釘釘一樣,有幾個人願意用?

而且就算是在阿里,雖然QQ和微信一個定位PC一個定位移動,但是終歸來說微信的發展還是一定程度上獲益於QQ的用戶積累,而阿里沒有這樣的基礎。

因此,我覺得不管是天時地利人和來說,張小龍如果被阿里收購,那應該是做不出來微信的,張小龍很牛,但是和阿里巴巴不一定搭!

罗氏虫社
2019-02-14

答案很明確,做不出微信來!

我們直接來看阿里巴巴收購或自己的那些軟件產品吧,凡是進了阿里體系的軟件,都得為馬雲的大戰略所服務,基本上不存在哪個產品可以自己完全獨立運營的。只要現有收購來的產品,不符合未來的大戰略定位,那你就得整改,並且完全不顧此前的用戶群體。

最好的案例就是天天動聽,這款APP原本絕對是手機上第一的手機音樂播放器,但是被阿里收購後,為了服務於其整體的阿里娛樂,直接將天天動聽改名阿里星球,停止全部音樂服務(等於將之前的用戶全拋棄,見下圖),轉變為純粹的粉絲明星娛樂平臺,最終手機音樂播放器的“一代天驕”就此完蛋。同理,微博出現過類似情況,阿里收購微博後,就將微博和淘寶進行了整合,實現導量。隨後,我們也就看到微博的用戶體驗直線下降,大量淘寶推廣的內容充斥其中,一頓用戶怨聲載道。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再來看阿里強推的社交軟件來往,為了服務於發展社交抗衡微信而重金打造的產品,但是花了10億之後淪落為陌陌類曖昧社交軟件,為啥?先不說社交遷移成本的問題,就產品自身的設計體驗就有很多吐槽的問題,改名點點蟲後問題更甚,內容往低俗化發展,推廣圖上暗示性好強(見下圖),就這樣的產品怎麼也不可能成為微信。同時,再來看支付寶的社交化,明明金融屬性錢包屬性,卻一而再再而三的強加社交內容,而且為了社交已經是不折手段了,媚俗內容都直接上了,最後出了“圈子事件”不得不出來道歉。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類似的例子還能舉出好多。就這種為了服務大戰略而做產品環境,張小龍這樣的產品人是不可能有機會做出微信這樣的產品的,所有一切都不是一個產品人可以說了算的,任何不符合大戰略的產品都不會出現,任何產品為了服務大戰略,哪怕體驗再糟糕也要強行上。這樣的環境根本不會有張小龍的機會,張小龍這樣的人物也不會在阿里體系中長久呆下去。

馬雲曾說過,自己從來不用淘寶、支付寶等產品,他只關心注重自己大的戰略佈局,具體產品上的東西從來不在意,這樣的老闆怎麼可能給張小龍這樣的產品人機會?反觀,馬化騰會自己去用騰訊系的各類產品,並提出對應的意見,所以馬化騰和張小龍基本屬於同類人群,有什麼樣的老闆就有什麼樣的員工,所以誕生微信也就不足為奇了。


感謝閱讀,覺得回答好點個贊以資鼓勵,歡迎關注【NB下載】,謝謝!

stormzhang
2019-02-06

張小龍是個研發、戰略和市場領域的全能人才,他主導的微信似乎不用做大規模的市場宣傳,也很少重金開發佈會,就能讓用戶慢慢的發現它,並且使用它,且離不開它。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微信的成功是因為有騰訊做靠山,有 QQ 為它做引流,只是剛好碰到了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可是我認為張小龍的成功不是偶然。

因為當時微信還沒出生的時候,像微信這樣的產品已經有很多了,然而有人說,那是因為 QQ 社交本身的屬性在,有 QQ 引流,微信才會成功。當然,不能否認, QQ 在當時的作用,可是米聊當時,也是有很多大的流量入口的。且米聊用戶數本身就是領先微信的。所以我想說的是,產品本身不好,不能留住用戶,引流再多,也是沒用的。

那麼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 foxmail ,那麼張小龍來到了阿里,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人再厲害,一個如此偉大的產品,絕不僅僅只是靠一兩個人的。首先,微信是一個團隊製作的,它是很多人的智慧的結晶。而且一個好的產品也需要一個好的時機,恰好當時騰訊也把這個項目放到了重要的戰略位置上,才會有後來的微信。

如果張小龍來到了阿里,可能也會是一個出色成功的產品經理,但並不會做出微信來。畢竟阿里當時的企業戰略核心不在這個方向,而且張小龍的團隊也未必是現在的團隊。

独角兽工场
2019-02-16

2005年騰訊收購了張小龍的foxmail,2011年騰訊公司推出微信。現在QQ、微信兩大社交流量入口由騰訊掌握著,做社交是騰訊的基因,做電商是阿里的基因,不同的企業策略產生不同的產品屬性。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歷史沒有假如,在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環境中張小龍做不出微信20,05年騰訊收購foxmail時候可以對照當時阿里在做什麼。2005年阿里圍繞著電商在做線上支付,阿里聯合工行、建行、農行和招行升級“支付寶”, “www.alipay.com”網站上線,並且與工商行達成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共同進軍電子商務的網上第三方支付平臺。

即便當初阿里收購了foxmail,也會拿去做商品營銷,去創造商業利潤,阿里不會去想著做社交,因為當時中國互聯網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流量還不足以產生更大的價值,現在中國有7億多網民,流量為王,社交無疑是巨大的流量入口。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其次,相比於阿里,騰訊的開放平臺戰略也為微信的誕生提供了土壤。騰訊的企業文化非常重視合作,重視內部競爭,所謂的“田忌賽馬”,當初內部做移動社交App的不只是張小龍在廣州研發中心的這一個團隊,騰訊內部同時至少有三個團隊在做,內部競爭很激烈。

騰訊希望在內部成立一個生態,大家共同生長,從一棵樹到一片樹林,一個生態。無論競爭如何激烈,總歸是在騰訊的生態中,這一點阿里顯然不如騰訊,阿里重視執行力,是一箇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相對於去中心化的微信來說,張小龍在阿里根本做不來微信。

官龙飞燕蒋建华
2019-02-12

我覺得張小龍在阿里做不出微信來。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1,2005年3月16日,騰訊宣佈收購張小龍的Foxmail,收購價格未透露。張小龍連同他的研發團隊20餘人併入騰訊。張小龍任騰訊副總裁。

2,為什麼說在阿里巴巴的張小龍做不出微信來呢?

1⃣️ 首先微信是兩個優秀產品經理打磨出來的優秀產品,一個是張小龍,另一個就是馬化騰。

大家光記住了張小龍在微信上的成功,卻忽視了馬化騰的用心和重視。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馬化騰本人是個工科男技術出身,是個十分優秀和專注的產品經理,他本人也十分喜愛產品研發工作。騰訊很多成功產品都離不開他的創意和參與。

在2010年騰訊研發微信的時候,馬化騰共調集了三個團隊同時開發微信,馬本人也親自參與產品討論和測試。每天忙到凌晨兩三點,終於在一個多月時間裡由廣州的張小龍團隊率先做出來滿意的產品。讓雷軍等人大感意外,吃驚,人們覺得騰訊這麼大公司不可能這麼快得出這樣一個產品,但他們做到了。

正是騰訊有馬化騰,張小龍才能成功。

2⃣️ 阿里巴巴雖然也是技術型公司,研發能力不容小覷,但是它缺乏社交基因。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馬雲本人對技術一竅不通,缺乏馬化騰這般對技術對產品的執著和狂熱。所以社交軟件,阿里嘗試了無數次都失敗了。

以上個人觀點,期待大家發表不同意見。

事了了
2019-02-13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不會做出微信來,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微信這個產品的點子並不是張小龍想出來的

一開始,是騰訊內部成立了一個團隊,要做一個適應手機端的社交軟件,類似QQ的一個產品,但是做了好幾個版本後,一直沒有滿意的產品出來,馬化騰才把張小龍調入到團隊負責這個項目,也就是做微信這個點子是騰訊一開始就有的,並不是張小龍想出來的。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二、阿里沒有社交文化

因為騰訊本身是社交化的公司,張小龍在社交化氛圍下去做微信,所以微信本身會更偏重是社交的一個工具,會偏重考慮如何去更好的社交,也導致了微信商業上並未普及開,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變現。相反在阿里團隊,首先阿里沒有社交文化,所以也就不會有微信這個點子,更不會成立一個項目組。就算張小龍想到了微信這個點子,在阿里商業氛圍濃重的文化下,微信也會更多的去考慮如何進行商業變現,而不是如何去社交,所以社交的功能肯定會減弱,最後推廣不開。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最後,也是因為兩家公司文化的差異,所以張小龍在阿里做不出微信。騰訊本身文化氛圍寬鬆,但是阿里的更強調執行力和回報,那麼張小龍在阿里團隊這麼多年沒有回報,肯定被阿里團隊趕出去了,更不會養他五年,讓他來做微信。

所以,結合以上三點,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就不會有今天的張小龍,也不會有今天的微信。

文:事了了Matt

喜歡我們的回答,可以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關注我們,查閱更多精彩內容哦

互联网的放大镜
2019-01-28

不能!

我一直說,張小龍作為一個獨立寫出Foxmail前三個版本的產品經理+程序員,他無疑是中國最成功的產品經理!

張小龍的名字下有三個響噹噹的產品,Foxmail,QQ郵箱,微信!尤其是QQ郵箱,被騰訊內部譽為七星級產品!張小龍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並不代表,離開騰訊的張小龍可以做出微信!

微信當初的成功並不是因為產品本身,更多的是因為騰訊社交的基因和QQ不遺餘力的導流,假設沒有微信,其他包括易信,米聊等,並不能代替QQ的社交地位,原因就在於,沒有一款產品能像騰訊的社交產品有如此大的粘度!

所以離開騰訊的社交基因以及社交氛圍,並不能做出微信!

有态度的土豆
2019-02-14

憑張小龍的能力,做一款類似微信的產品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張小龍的在資歷方面比馬化騰還要老資格一些。 張小龍做出foxmail的時候,馬化騰還沒有成立騰訊公司。

但是我敢說離開了騰訊,張小龍做出的“微信”。很快會被騰訊推出的類似的產品擊敗,原因很簡單。微信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每一位微信用戶剛登錄的時候,都可以選擇導入QQ好友。這樣就相當於導入了自己的熟人社群。

像微信這類社交平臺的用戶粘性來自於用戶之間相互的熟悉。對於用戶來說,能將自己以前的在QQ上積累的好友零成本的導入到另一個手機APP裡。這個軟件的殺傷力必然是驚人的。相比其它社交平臺上需要一個個添加和邀請自己的好友加入。微信的匯聚用戶的能力要明顯強大了很多。這基本上都得益於QQ在過年十多年內積累的龐大的用戶群體。

記得馬化騰曾經在微信的年會上說過:為什麼要做一款微信這樣的app。當時的想法只是開發一款手機上專用的QQ。因為QQ是一個跨平臺的軟件。然後當時有三個不同地方的團隊同時在做這個事情。結果是廣州的團隊先做出來了——就是張小龍領導的團隊。

如果是阿里巴巴收購了Foxmail,張小龍在阿里也能做出微信來嗎?

實際上阿里的團隊裡也有很多能力很強的軟件工程。支付寶裡擁有了微信大部分的功能。支付寶團隊也用盡了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吸引用戶進來互動。無奈錢花出去了,用戶就是不買賬。想改變用戶的社交習慣,打造一個相同用戶粘性的社交社區來代替微信。在目前來講,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做到。

這兩天在讀吳曉波寫的《騰訊傳》,可以說騰訊開始做QQ的時候,即時通訊類項目根本沒有任何盈利模式先例。並且在前期積累用戶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98和99年騰訊剛剛開始做QQ的時候,因為用戶數量的激增需要不斷的加大服務器建設的投入。馬化騰團隊為了添置服務器,甚至自己去中關村自己購買配件DIY服務器,這類服務器因為是自己組裝的穩定性比較差,隨時會有宕機情況,馬化騰團隊只好在服務器機房附近5分鐘路程的地方租了辦公地點。派技術員24小時蹲守。

當時騰訊的用戶數量已經上億。騰訊為了融資找遍了國內外多家企業和投資機構,包括搜狐,網易,新浪。沒有一家公司願意接受這個燙手山芋。馬化騰因為入不敷出曾經幾度想作價賣掉騰訊,結果都沒有人肯接受。結果,馬化騰只要硬著頭皮做到了今天……

正是當時沒有人看好其盈利模式的QQ,今天卻成了成就騰訊這個商業帝國的基石。

我想只能說是天佑馬化騰成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