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

如題
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
10 個回答
凤凰胆82355161
2017-06-16

孔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我贊成兩性都存在!孔子的本善說法出於人性的表層,荀子的本惡出於人性原有的動物本惡思想。人家都知道人性的一半是動物的本性,那麼另一半自然是人性的本質!因此孔子、荀子都說的沒錯!都加一百分!

城市汇
2017-05-30

荀子作為我國先秦時期的一名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在人性問題的研究上頗有見解,其得出的“性惡論”的研究成果,對我國古代思想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對當今學者在人性問題的研究上也具有較大的影響。

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

荀子畫像

荀子的人性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而非“善”,這與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論”形成鮮明的對比。荀子之所以主張人性本惡,是因為他認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麼教育的意義和作用何在,也就是說人無需開展教育,就可以自行遵紀守法,規範行為,社會的秩序也就會良好、有序。然而事實卻與此相反,人有好壞之分,社會秩序也需要不斷去維護才得以有序。因此,“人性本惡”是荀子人性論的核心思想。

“化性起偽”是荀子人性論中相當重要的內容。根據荀子的人性論,所謂“性”就是指人對自然生理的慾望和物質生活的欲求。人為獲得這些欲求而採取的不符合道德規範和行為標準的實踐活動就是“惡”。

因此,要將“惡”轉化為“善”,使人們遠離“惡”的本性,不斷接近“善”,就需要一個能夠制定行為標準和道德規範的人,以此去對人加以約束,這種人被荀子稱之為“聖人”。因此,荀子認為人性雖然本為惡,但並不是註定不可以被改變的,而正因為人性本惡可以通過後天來加以改變,所以才需要“聖人”去制定相應的標準來加以約束,這實質上就是荀子所說的“化性起偽”的過程。

荀子性惡

著名文章《性惡篇》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二十三篇,該篇文章主要對荀子的倫理思想進行了闡述,其主旨在於對孟子的性善論進行批判,並對其“性惡論”的觀點進行論述。

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

荀子畫像

《性惡篇》中,荀子通過採用問答式行文的方式,並以人的物質欲求和心理需求為出發點,首先對其主張的“人之性惡”的理論進行了論證,對孟子所主張的性善之論予以批判,進而引出通過實施何種手段或方式才能使人性本惡的屬性得以改善。他指出,為了使人性之惡的本性得以改善,要注重後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培養。

有賢之士作為國君治國的難能人才,可以幫助國君制定行為標準,並作出表率,以規範人們的行為規範;德行高尚之人作為規範、維護社會秩序的優能之人,對引領人們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具有重要的影響。

因此,賢能之士與德行高尚之人可謂是改善人性惡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在改善人性本惡上,荀子還特別強調政治的重要作用,他提出政治對於改善人性本惡,使人趨善,可謂是精華。因此,荀子認為改善“人性惡”,最本質的方法即是利用道德和政治的手段去改善。

文章《性惡篇》雖然位列《荀子》一書的第二十三篇,但“性惡論”卻是在荀子思想中可謂是最著名的觀點,同時,其也是荀子著名的政治思想的奠基石。

孔子荀子

孔子和荀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有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而荀子則是儒家思想的經典代表人。孔子與荀子雖然都崇尚儒家思想,但他們在“禮”上所持有的觀點卻不同。

孔子認為,禮在本質上是代表一種仁義的存在,禮中包含仁義之意。而禮與法律的關係卻不是很密切,並不像荀子主張的那樣,禮需要法律來進行約束和管理。因此,孔子主張,禮與仁義的關係更為密切,要規範人的行為規範和道德觀觀念,就需要人的仁義。

相對孔子的禮而言,荀子的禮便具有明顯的不同。荀子也非常重視禮的相關評論,在如何對禮進行約束和規範上,荀子更加傾向於用法律的手段對禮的作用。因此,荀子主張,禮與法的關係更為密切,要施禮必先起法。

造成孔子與荀子在禮上所持觀點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二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各自的思維方式不同的原因。在禮論的形成過程中,孔子是基於國家實行“仁政”的前提之下,而荀子則是主要以儒家的思想為中心,但同時又兼容法家思想的精髓,將禮視為基本綱領,法作為基本準繩,主張禮法並用。

在世人眼中,荀子的思想相對於孔子的思想而言,可能要更實用一些,孔子的思想比較理想化,但二者各有所長,這些思想不僅在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乃至影響至今。

傅邻阜茁讼
2017-05-21

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

荀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的學問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面的內容。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應順應自然規律才能繁榮發展;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性”和“偽”兩部分,性(本性)是惡的動物本能,偽(人為)是善的禮樂教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博學並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則能“知明而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國家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為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他也提出了“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認為:人之命在天,“無天地,惡生?” 天地者,“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於天情,同於天情。出於天情同於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 。

荀子說:“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又說:“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荀子和孟子一樣,認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但是,在性情與仁義的關係上,荀子則與孟子不同。孟子把食色和仁義都看作是出於先天的人性,其中仁義是大體,食色是小體;仁義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魚。荀子則認為人性只限於食色、喜怒、好惡、利慾等情緒慾望,不論“君子”“小人”都一樣。所以荀子說:“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惡”。至於仁義,則是由後天所學、所行、所為而獲得的。想增強床上的戰鬥力,可關住微友號字母bct接數字(么二零么)提高腎功能,增進生活的幸福度.


《荀子·性惡》

“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能行,能止,能為,即是君子。小人循性而不知為,君子明天人之分,化性起偽,不捨於性而求有為,性與為既是有區別而對立的,又是一致而並存的。性雖具有慾望,但性本不怎樣惡,不加以節制才亂,才惡。所以荀子說:“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



性惡論在名聲上自然沒有性善論那麼入耳。其實,就如同性善論並不能使人自動行善一樣,性惡論的含義也並非准許人隨意作惡。性惡之惡就其本義而言,是指人類作為一種生物,所本來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沒有必要否定它,迴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沒有迴避它而已。從這一點來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較之孟子的多方論辯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孟子的學說是以性善論作為開端的,但是卻以詆距楊墨作為結束。荀子揹負性惡的惡名,但卻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惡論並非一定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大侵略者
2017-06-14

我知識不淵博,但可以簡單回答一下。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後人爭了兩千年,沒有定論。實際上他們的觀點都沒有錯,只是都沒有說全。所以我認為:人性的真理,孟荀各得一偏。那麼,誰得了個全呢?告子,就是說食、色,性也的告子。告子說:性猶湍水,決諸西方則西流,決諸東方則東流。因此人性在告子看來,是無善無不善的。孟荀二人為何有觀點上的對立呢?那就是他們對人性的觀察方向不同造成的。孟子以自己出發,像太陽射線一樣看待人性,層層擴散,他感受到的就是人性的美好;荀子以萬物出發,如眾人觀球的目光,層層匯聚,他感受到的就是人性的自私。同樣的事物,不同角度觀賞,看到的情況卻不盡相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其所謂也。另有人說,一千人心中就有一千個林妹妹,同理。但當今社會信性惡論者眾,是因為這樣對自己更有好處而已,無他。性惡論之所以流行,如李宗吾所說:學說越偏,越吸引人。這又和宗教教義相同。建議題主認真學習《道德經》和《厚黑學》,於你有用。

极乐尊者
2017-05-21

感謝您的邀請。

這個問題,千百年來,爭議不斷,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始終未能辨別出個所以然。其實,在山人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也無須辯解。理由如下:

一、按照哲學的觀點來看,事物都有相對性。馬克思主義矛盾論,就是揭示這個規律的。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的。具體到人性善惡的問題,如果沒有善,也就沒有了惡,就像陰陽學說一樣,沒有了陰也就沒有了陽。所以,人本來就是善惡的結合體,兩個方面共存,如果單把任何一個方面拿出來加以討論,都是不科學的,不具有真正的實際意義。由於古人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會陷入長期爭論之中。

二、角度不同,結論不一。性善論是站在有利於人類社會良性發展的角度,來看待人性問題的,認為人本性善良,只要起初加強教育引導,每個人都會成為社會有用人才。性惡論是站在社會問題頻發的角度來審視人性的,認為人性本惡,教育引導得再好,其惡性也沒法消除。因此,他們所站的角度不同,就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這兩種論調,其實都是忽略了人性的完整性,從而導致產生錯誤的結論。人性的完整性,就是人性中善惡兼具。

三、瞎驢拉舊磨,難見新天地。如果我們在善惡之論辯中走不出來,在那裡繞來繞去,就是瞎驢拉舊磨,難見新天地。那麼,有沒有比人性善惡論更高的哲學理論?顯然是有,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它就是佛教的佛性論。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初即發了一句感慨: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這就是說,包括人類在內,所有有靈性的生物,都有佛性。佛性是什麼?就是無善無惡,無形無相,無來無去,等等,實際就是無有二元對立,佛教稱之為中道。人其實是生活在二元對立之中的,什麼善惡、好壞、美醜,富貴貧賤等等,這就造成了太多的痛苦,佛教說的苦海,就是這麼形成的。因此,只要人們把自以為的所有所謂善和所有所謂惡都一併除去,也就悟得了佛性,也就成佛了。成佛以後,不會再有痛苦。因為二元對立已被去除,好壞美醜善惡都無所謂,苦已無所從來。修行,就是要使自己的心儘量始終處在這種二元對立之外不再執著。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禪定境界,而後由定生慧,看清宇宙人生真相,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綜上所述,善惡之論,本即謬論,不足為憑,更不值得辯論。因為,你辯來辯去,無非在那個小圈子裡打轉,與瞎驢拉磨幾無區別。

xpvzero
2017-06-16

荀子生在戰國,他的言論和他的人生經歷、見聞有關係。

這也說明當時的社會治理,善沒有市場,惡有市場。

人性,無惡無善是開始的狀態,有惡有善是發展的結果。

達爾文說:物種會根據環境改進自己。在一個森林裡,長有一種花,這個花的蜜要取到,必須有很長的嘴,於是就有一種長尖嘴的昆蟲,專門靠這種花取蜜生存。說明環境對物種的改進具有決定性作用。包括我們人的進化,也是想從環境中取利,步步改變的。

人性和社會環境有關係,社會環境利害兩端的設置體現為社會待遇,沒有待遇人就活不了,所以人性是惡還是善,那是在環境裡運行後的結果。

祁同偉,他為什麼會是他,如果他不是個案,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那說明,和環境利害的引導有關係。說明環境出了問題。

荀子,他不夠客觀,他看到惡人多,就認為人性本惡,他不知道惡是環境的產物。而環境在當時的統治者手裡。統治者之間又相互傾軋,民不聊生,民性要逐利,惡就成為普遍現象。他得出的是主觀性結論。

人性無惡無善,才是人之初。

p平凡的人
2017-05-21

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孔子總結人的本性,天生有<喜-怒-哀-樂-愛- 惡wu.厭恨) -懼>七情。中國有些漢字由於多音用法,不同心思的人就按照各自利益的讀音來解釋。惡e.與.惡wu)的意思是有很大區別的,惡e.是攻擊性,惡wu.是反感.拒絕。我認為孔孟的理論有比較人性化一點。請同志們想一想,如果人從生出來就是惡e.性,為什麼小兒時候不會像豺狼虎豹那樣亂咬人呢?相反.人在小時候最逗人可愛。這就進一步證明了孔夫子思想的正確性。我是一個農老粗,初小半文盲,不懂文學理論。只是根據別人聊聊的意思打胡亂扯一通,有冒犯老師們之處,歡迎指責教訓 。謝謝 !

手机用户4456495595
2017-06-16

翻看人類歷史,就是一場一場地殺人奪地的戰鬥史,苟子說,人性本惡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真的是那有不平,哪有爭鬥,就算和平時期也就那麼幾十年,還只能說一個國家,或者某一個地區,就算到如今,雖沒有大的戰鬥,但恐怖分子無處不在,孔子日,人之初,性本善,人之今性本惡,為何,其實我覺得很簡單,你善別人惡,你還會善嗎?當你得知,別人對你惡,或者不懷好意,你還會善嗎!世界和平是人心所向,但貪富差距拉大了,窮人會善良嗎?早就罵開了去!就只差有機會就反了!個人觀點呵呵,匆噴,

顿悟146595210
2017-06-16

人生如白紙並無半點墨,是黑是白皆因後來,說明人性之初沒有善惡之分。人在成長中不停的在做自我培養調節,如果某人接觸和接受的正能量多,那麼他的人性反應肯定是善取向,反之則亦然。荀子為什麼說人性本惡,可能是他針對當時社會整體現象而得出來的結論。

小城志愿
2017-06-01

人性本無根,何來善惡,老子說的。無善惡者,畜牲道;知者,醒也,人道,善惡自在,人事,善惡相通,道輪。人沒有意識,哪有善惡之分;對自己有利就叫善,對自己不利就叫惡,對大眾有利叫大善,對大眾不利叫大惡;人有意識了,掌握善惡尺寸,知道善惡轉換,以善治惡,以惡揚善,以惡止惡,以善養善,個人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