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7 個回答
脑洞外星人
2019-03-31

清朝真正開始建立後宮制度,還得等到皇太極在關外稱帝以後。畢竟在努爾哈赤時期,雖然有14名福晉,可當時的宮殿,只是五間青磚瓦房,簡陋得很。

不過,在皇太極的時候,清朝那套後宮制度,也不完善。直到清朝入關很長一段時間後,在康熙時期,後宮制度才逐漸補齊。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在清朝後宮制度中,地位最高的,自然是太后。太后一般跟先帝嬪妃中太嬪、太妃住在慈寧宮、壽康宮和寧壽宮。太后以下,就是皇后,住在中宮,主持後宮事務。其次才是嬪妃,住在東西兩宮。

在規矩森嚴的後宮制度裡,這三道門檻的高低,差別極大。嬪妃見到皇后的時候,要行臣妾之禮。中宮朝會時,要行君臣的禮節。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當然,在嬪妃當中,也有非常明確的等級劃分。清朝嬪妃等級分為七等,級別高低分別是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皇貴妃作為級別最高的嬪妃,在清朝後宮中地位特殊,相當於副皇后的位置。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行使皇后的職權,統攝後宮。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圖為純惠皇貴妃朝服像

但是,因為皇貴妃身份過於特殊。所以,清朝一般會在皇后去世後,才會冊封皇貴妃。康熙時期,孝昭仁皇后去世。

康熙皇帝不願意再立新皇后,於是將貴妃佟佳氏提拔為皇貴妃,讓她處理後宮事務,代行使皇后職權。佟佳氏就以皇貴妃的身份,統攝皇宮八年。直到去世前一天,才被皇帝臨時加封為皇后。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防止皇貴妃跟皇后爭權,鬧得後宮不安。少數的例外,就是順治時期,皇帝寵愛董鄂氏,曾在皇后在世時,加封董鄂氏為皇貴妃,並授予她統攝後宮的職權。

對於大多數皇貴妃來說,她們都是在皇后去世的情況下,在喪事期間,不方便設立新皇后的情況下,從後宮中選拔某位皇帝中意的嬪妃,選做皇貴妃。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這裡的選拔,不會按級別。有可能是跨級別的。比如可能從嬪妃中級別最低的答應,一下子升為皇貴妃。因為皇貴妃可以這樣提拔,所以,這個位置的人選,其實就是皇帝后宮的人選。

跟其他朝代不同,清朝為皇帝選擇後宮的時候,有一套完整的“選秀女”制度。選秀三年一次,由戶部主辦,選拔對象都是八旗女子,年齡在十三到十七歲當中。而選拔的標準,一是看血統,二是看品德。只有兩樣都合格,才可以被選入。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對於清朝皇帝后宮來說,相貌反而不是主要的。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魯特氏長相不算出眾,卻憑著自己熟讀詩書,雍容端莊,被選為皇后。

在選秀女中,無論是級別最低的答應,或者皇后,都有可能產生。只不過差別在於,被選入後的待遇。如果秀女被直接選為皇后,成親時是從大清門、午門入宮,直接送到坤寧宮完婚。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要是皇帝願意的話,也可以從秀女中,直接選拔皇貴妃。不過,也不是所有皇貴妃,都會在皇后喪期結束後,可以如願當上皇后。

有些情況下,如果皇帝跟前皇后感情很深,有可能只是把後宮事務交給皇貴妃,但名分上卻有所保留。因為,冊立新皇后,可能對儲君產生影響。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雖然在康熙後期,清朝儲君不只是以皇后生的子嗣作為人選。但是,皇后生的是嫡子,顯然更有優勢。乾隆皇帝在富察氏皇后生下第一個男孩子後,就決定將他列為儲君。

畢竟皇后跟皇帝的關係,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關係會更融洽。否則也不會被立為皇后。而且,從禮儀上講,冊立皇后肯定是大事,清朝把“冊後”列入嘉禮,代表國有福事。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圖為富察氏皇后像

冊立皇后這樣關係到朝局安穩的事情,皇帝不可能輕易做出決定。但是,如果遇到一些自己喜愛的嬪妃,皇帝會在她們臨終前,或去世後,為她們加封皇貴妃的封號。算是一種補償。

雍正年間的敦肅皇貴妃年氏,就曾在彌留之際,被加封為皇貴妃。只不過,敦肅皇貴妃年氏還沒有機會參加冊封典禮,就已經去世了。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除了自己喜歡的嬪妃,先皇的嬪妃如果得到皇帝的尊重,也可能被加封為皇貴妃。當然,這些先皇嬪妃們,更多是提高地位,待遇,也不可能統攝後宮,行使皇后職權。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历史课课代表
2019-01-10

在皇帝的後宮之中,皇貴妃相當於副皇后,如果皇后不在或是失寵、被廢時,皇貴妃就是六宮之主。而貴妃和普通嬪妃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級別高一點而已,並且皇貴妃因為位同副後,所以只設置一人,而貴妃則有兩人。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皇貴妃與貴妃都是中國古代皇帝后宮嬪妃的等級之一。皇貴妃始於明朝景泰年間,明代宗冊封其寵妃唐氏為皇貴妃。清朝建立後沿襲明制,到了康熙帝時期,後宮制度開始正規化,皇后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皇貴妃與貴妃都是皇帝高級別的妃子,皇貴妃是眾妃之首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皇貴妃由於地位尊崇,位同副後,會對皇后之位產生威脅,所以輕易並不設置,一般只有在皇后失寵、皇后被廢、皇后死亡,或者是妃子被晉為皇后之前的預備這幾種情況下設立。順治帝寵愛董鄂妃,將其立為皇貴妃,寵冠六宮的董鄂妃讓順治帝一前一後兩位博爾濟吉特氏皇后形同虛設,不能立足。另外繼後輝發那拉氏被幽禁後,令貴妃被晉為攝六宮事皇貴妃。皇貴妃在非常時期有權利和資格代理皇后職責,但是貴妃卻沒有。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原創:歷史課課代表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2019-01-14

皇貴妃相對於貴妃、妃出現較晚,明宣德年間才出現,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繼後(孝恭章皇后)孫氏,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鎮的生母。孫氏最初是被明宣宗的生母誠孝昭皇后張氏選定的兒媳,十左右即被張氏接入宮中撫養,有那麼點兒“童養媳”的意思。明宣宗對孫氏也比較中意,基本上默認了這門親事。可惜,明宣宗的祖父明成祖朱棣卻因為一些“封建迷信”的原因,亂點鴛鴦譜給孫子明宣宗另尋了一門親事,即後來的廢后胡氏。彼時,作為皇太孫的明宣宗只得接受祖父的安排,即便是明仁宗夫婦也無能為力。明宣宗即位後在冊立胡氏為皇后的同時,冊封為貴妃。依明制,貴妃只有金冊,沒有金寶。但是,明宣宗寵愛孫氏,從內心反感祖父曾經強加的那門婚事。於是,破例讓孫氏像皇后一樣擁有金冊和金寶,“皇貴妃”之名由此而來。在孫氏生下明英宗之後不久,明宣宗正式廢胡氏,改立孫氏為皇后。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自此之後,皇貴妃成為了明朝寵妃的專有頭銜,並且在不久之後成為定製,地位僅次於皇后,擁有金冊和金寶,待遇也僅僅是略低於皇后,基本上相當於副皇后。明代宗、景泰帝曾經冊封寵妃唐氏為皇貴妃,因為“奪門之變”的緣故,唐氏的皇貴妃地位沒有得到後來明朝官方的認可。明朝第一位官方認可的正式皇貴妃是明憲宗的寵妃萬氏,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那位萬貴妃,實際上應該叫萬皇貴妃才對。萬貴妃的事情大家都熟悉,這裡就不贅述了。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清朝繼續沿用了明朝皇貴妃這一等級,地位、待遇和明朝相當,僅次於皇后,高於所有的貴妃與妃。因為皇貴妃和皇后僅僅是一步之遙,對皇后之位是一個嚴重的威脅。為了避免後宮的“不和諧”,清朝規定,皇后在世時不冊封皇貴妃,並形成定製。除了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之外,無一例外。魏佳氏被冊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時,清高宗弘曆的繼後烏拉那拉氏(一作輝發那拉氏)的皇后之名並沒有被去除,僅僅是不廢而廢。因此,魏佳氏成為了清朝二百餘年裡,唯一皇后在世的情況下被冊封的皇貴妃。但是,這位皇后也僅僅只剩下一個虛名而已。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自此,皇貴妃頭銜只能在寵妃們臨終前或去世後被授予,基本上淪為了“榮譽勳章”一般的存在。唯一的例外就是代理皇后,即皇貴妃攝六宮事。這一類人當中,大部分不久後都會被正式冊立為皇后。當然,也有少部分生前沒有扶正的,如清仁宗顒琰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和恭忠親王奕訢的生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孝儀純皇后是在去世後多年、兒子清仁宗即將即位前才被丈夫清高宗追諡為皇后的。而孝靜成皇后,則是臨終前才被養子清文宗奕詝尊為皇太后,去世後被追諡為皇后。但是,終清文宗一生,孝靜皇后不袝太廟、不繫帝諡,且諡號字數也比正牌皇后縮水,屬於典型的“低配版”。直到祺祥政變之後,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對奕訢投桃報李,博爾濟吉特氏才最終得以成為正牌皇后。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至於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同樣是死後被丈夫清世祖追諡的皇后,而且終清朝二百餘年,一直沒有升袝太廟,也未系帝諡,並不能算得上真正的正牌皇后。不過,如果清世祖和董鄂氏沒有早逝,或者董鄂氏的兒子榮親王沒有夭折,一切就很難說了。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總之,無論明清,皇貴妃都是僅次於皇后的存在,其地位遠在貴妃之上,不是一般後宮女子能夠得到的。後宮女子如果沒有皇帝的極度寵愛和/或深厚的母家背景,或者即將被正式冊立為皇后,幾乎是不可能成為皇貴妃的。即便是清高宗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生前在兒子被密立為儲君的情況下,也僅僅被封為熹貴妃而已。當然,沒有丈夫的寵愛、一定的母家背景或者優秀的兒子,想封貴妃也是非常困難的。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老照片
2019-02-20

中國古代後宮制度嚴格,作為九五至尊的皇帝,除了有皇后一人外,還有諸多妃嬪,名號各異,一般有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才人、昭容、昭儀、婕妤、美人、選侍、淑女等。除了一國之母皇后外,後宮裡最為尊崇的就是皇貴妃與貴妃了,但是二者還是有些差別的。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首先是地位上,皇貴妃要高於貴妃,位列皇后之後,當後宮沒有皇后時,皇貴妃可以代行皇后之權;在冊封上,皇貴妃有金冊金寶,而貴妃有冊無寶。在服飾上,皇貴妃也要遠高於貴妃。如清代皇貴妃的服飾基本與皇后相同,只是冠的裝飾珍珠比皇后少。冠的翟尾垂珠比皇后少110顆,金約垂珠也少100顆。而貴妃的垂珠則比皇后少142顆。

皇貴妃和貴妃有什麼區別?

在出行儀仗上,皇貴妃的等級也是十分高階,《清史稿·輿服志四》:“皇貴妃儀仗:吾仗四,立瓜四。赤、黑素旗各二,金黃色風旗二,赤、黑風旗各二。金黃、赤、黑三色素扇各二,赤、黑鸞風扇各二,赤、黑瑞草傘各二,明黃、赤、黑三色花傘各二。金節二。拂二,金香爐、香盒、盥盤、盂各一,金瓶二,金椅一,金方几一。七風明黃曲柄蓋一。惟輿一乘,儀輿一乘,翟車一乘。”

今天到昨天
2019-02-20

關於“皇貴妃”及“貴妃”的區別,我曾有個疑問就此訊問了研究溥儀的賈英華先生,但是沒得到回答。

偽滿洲國時期溥儀的第三位妻子譚玉齡死後(1920-1942.8.14)追封為“明賢皇貴妃”還是“明賢貴妃”?其實這個很好解答,歷史證人也有,年代也不久遠,當時也有諸多文獻記載,回憶錄裡也有,比如日本人林出賢次郎《嚴密會見錄》等等。主要是我曾看到過兩個不同的說法,且手邊沒資料核實。

譚被追封什麼不重要,主要是其中的意味大不相同。如果是皇貴妃,那意味婉容如同廢后。而貴妃的地位還是比較正常的。感情好有愧疚加上年紀輕輕(20多)去世,提高一下地位及治喪規格符合常規做法。

另,我認為所謂末代皇子毓嵒是歸在譚玉齡名下的。即充當孝子又保管骨灰。

聂作平
2019-03-06

皇貴妃或者貴妃的區別,從它們的歷史發展中可以看得出。

一方面,不論皇貴妃還是皇妃,她們都是皇帝的配偶;另一方面,也都是女官的名稱。

考察歷史不能發現,最先出現的是貴妃。南朝宋孝武帝時期,後宮開始設立貴妃,其級別非常高,相當於首相級的相國。其時,把貴妃與貴 嬪和貴人並列,稱為三夫人。在後宮中,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后。

這一起源於南朝宋的制度,相繼定都南京的南朝的齊、樑、陳均沿襲。隋朝統一後,初時不設貴妃,但到了隋煬帝時,復設貴妃,並將其與淑妃、德妃同列,稱為三夫人。唐代,又將貴妃與淑妃、德妃和賢妃同列,稱為四夫人。唐代也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貴妃——楊玉環。

此後的歷朝歷代,除了元朝以外,都設置有貴妃,其地位也一直僅次於皇后。

皇貴妃的出現則比貴妃要晚很多,它始於明朝第八皇帝,也就是成化年間。《明會要》中稱:“憲宗封萬貴妃,始稱皇。”這時距出現貴妃稱號,時間已過去了900年。萬曆時期,曾冊封鄭氏為皇貴妃。後來,又有恭妃進封為皇貴妃。崇禎時,封田氏為皇貴妃。此時,皇貴妃的地位和以前的貴妃一樣,都是僅次於皇后的後宮中的二號人物。

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間,制度又有所改變,後宮設皇后一個,皇貴妃一個,貴妃兩個。這時候的皇貴妃仍然是僅次於皇后,但貴妃卻比不上前代了,它不僅要次於皇后,也要次於皇貴妃,屬於第三號了。

爱新觉罗韵恒
2019-01-14

皇貴妃在清朝的後宮裡面。是代表副後。皇貴妃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而貴妃。這是不能與皇貴妃。同行相比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