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4 個回答
古今通史
2019-03-22

忠心耿耿這詞,用在阿敏身上還真的不大合適。

阿敏的人生軌跡與他的父親舒爾哈齊如出一轍,同屬後金勢力中的不安定因素。同樣的破壞安定團結,同樣的被論罪查處,也同樣的被奪爵 、殺子、幽禁、身死。

我們有理由相信,清廷對史料的修改並不僅限於大明王朝,其中也包括了相關後金部眾相關人等的史料,這就造成阿敏的個人形象趨於平面化,尤其是在後金髮展中他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與其真實政治地位方面,都被刻意淡化。重頭戲都放到了狼子野心方面,以此凸顯論罪阿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我們暫時撇開閻崇年先生某些頗具爭議的論調不談,僅就其著作中描述阿敏這部分來說,在人物的刻畫和論述方面都是周詳且令人信服的。國內曾經研究過阿敏這個後金重要人物的學者也不在少數,隨著剝絲抽繭般的史料參照、對比、研究發現,阿敏的一生包括其最終結果,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同樣參雜了某些陰謀論,造成了阿敏這個曾經力戰葉赫、大戰薩爾滸,出征朝鮮,積功無數的後金悍將,這個足以左右後金政治態勢的皇親國戚,這個在大清開國史上發揮積極且重要作用悲情人物,最終功成身死。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企圖分裂後金勢力的阿敏,他的家庭恩怨,配上他的脾氣性格,居功自傲,桀驁不馴,再加上對大局判斷膚淺,政治敏感度低等等因素,都是導致他最終自吞苦果的原因,所以有必要從阿敏家庭講起,直至幽禁身死,我們可以從中探尋更深層次的歷史痕跡。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阿敏生於萬曆十四年,即1586年,他的父親舒爾哈齊自小就與同母兄努爾哈赤相依為命,當時的兄弟感情深厚,舒爾哈齊曾經數次進京朝貢,在北京,舒爾哈齊被這座繁榮的城市所吸引,同時也被明朝一如既往的政策所“禁錮”,看似示好的舉動,實則從根本上離隙了努爾哈赤兄弟倆的牢靠關係,從另一方面講,這與舒爾哈齊的野心也不無關係。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當時的明朝還在沿襲自大明開國以來針對少數民族的一貫策略方法,無論蒙古還是女真部族,凡統一且強大的勢力都是大明針對的目標,防患於未然的手段就是分解離隙,此消彼長之間保持平衡,不令任意一部乘勢做大。針對努爾哈赤,明朝一面扶持葉赫部牽制,一面從內部瓦解現有勢力,封賞舒爾哈齊就是手段之一,他被大明封為建州右衛首領,賞銀也僅次於努爾哈赤,這就讓舒爾哈齊看到了更大的上升空間,如果脫離兄長的勢力,自己也可以另起爐灶自成一家。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舒爾哈齊的底氣在於他有自己的部屬勢力,有絕對的控制指揮權和自主權。隨著建州女真勢力的不斷擴大,分配不均成為兩兄弟之間反目的導火索,到底是努爾哈赤分贓不均還是舒爾哈齊人心不足,有刺探情報的朝鮮特派員申忠一為證“凡百器具,不及其兄遠矣”。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舒爾哈齊也提醒申忠一,再來送禮,禮品方面不要在我兄弟間分高下,也就是說,都要一樣。看來從各方面講,尤其是受重視程度方面,努爾哈赤都比舒爾哈齊要高得多,分配不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無論是大明朝堂內部,還是女真部落內部,都要分個主次,誰說了算的問題非常重要,而這又往往決定了分配資源的多少。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舒爾哈齊對哥哥十分不滿,而由於明朝封舒爾哈齊建州右衛首領,努爾哈赤也逐漸對弟弟心生猜忌,並開始刻意針對舒爾哈齊,奪其兵權。於是,脫離努爾哈赤自立的念頭在舒爾哈齊腦中愈發強烈並最終付諸行動。努爾哈赤一怒之下剝奪了舒爾哈齊的所有部眾和財產,殺死舒爾哈齊的大兒子,三兒子和一干大臣,如果不是皇太極和代善苦苦勸諫,阿敏這個二兒子當時就被處死了。舒爾哈齊被幽禁,短短兩年即身死,時年僅四十八歲。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恐怕就是阿敏最大的感觸,所以,雖然舒爾哈齊死於企圖自立,分裂部族,但在阿敏那裡,卻並沒有放棄這種企圖。哪怕他被努爾哈赤收養,卻可惜無論如何位高權重,真正的權力巔峰卻不是他這個侄子所能染指的,所以隨著自己的地位不斷上升,獨立的念頭反而愈演愈烈。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阿敏、代善、褚英這類孩子,幼時生活基本相似,都是處於父輩的創業初期,還同屬一個陣營,阿敏的能征善戰,驍勇彪悍,得益於自小學習騎射,東征西討,年紀稍大一些後,更是投身於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去,並受到了努爾哈赤兄弟的看重與重用。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父兄身死,自家勢力土崩瓦解全部歸於努爾哈赤,更有史料指出,雖然努爾哈赤表面上並未弒弟,但舒爾哈齊卻直接死於虐待,在這種高壓之下,能存活下來,實屬不易,迫於努爾哈赤的淫威,阿敏只能忍辱負重,並更加努力的把自己投入到戰鬥中去,以期降低努爾哈赤對自己的防備和猜忌,他的付出終於獲得了回報,努爾哈赤封其鑲藍旗旗主,可見他已經對阿敏幾乎是放下了全部防備。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阿敏在後續戰鬥中,其驍勇足以讓努爾哈赤刮目相看,比如征服降而復叛的烏拉部,雙方人數相差無幾,都是幾萬人的部隊,趨於保守作風的努爾哈赤認為不能盲目進攻,其實是擔心自己的家底出意外,多年打拼的勝利果實,如果一戰之下大敗虧輸,那將悔之晚矣。而阿敏和代善則主動請纓,直接衝殺敵營,阿敏更是一馬當先,率部最早衝破烏拉部防線,殲敵過萬,俘獲無數,努爾哈赤的勢力再一次得到壯大,對阿敏也就更信任,看重一些。齒序第二的阿敏逐漸參與到一系列政治決策中來。而後來參與的薩爾滸、滅葉赫的戰鬥中,阿敏勇不可當,立下汗馬功勞,其地位權勢也隨之而漲。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大明如意算盤落空,無論扈倫四部還是舒爾哈齊都沒有阻止努爾哈赤整合各部的腳步,這原是努爾哈赤的本意,也是氏族社會形態受外來人口,勢力衝擊的必然結果,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如天命年號一樣,努爾哈赤最終建立的後金,完成了局部統一大業,當然,這只是一小步,他真正的目標就是貌似龐然大物,卻業已千瘡百孔的大明王朝,更是發佈“七大恨”劍指大明,並在阿敏等一干悍將的輔佐下,以席捲之勢,先後拿下撫順、清河,俘獲人畜不下三十萬。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因腿疾而多年不朝的萬曆皇帝終於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事實上,早在努爾哈赤不再納貢,朝堂上除了譴責之聲以外,就已經充斥著濃重的擔憂情緒,然而大明王朝已經失去了將建州女真扼殺於萌芽的最佳時機,對於威脅,沒有敏銳的嗅覺來認知、分辨這個最終的死敵之一。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萬曆皇帝最終做出決定,無法容忍努爾哈赤的公然挑釁,出兵鎮壓,於是便引發了舉世聞名的也是對大明戰力起到下行拐點作用的,薩爾滸之戰。在攻破薩爾滸大營的部隊中就有阿敏的鑲藍旗,西路軍敗,杜鬆身死,後續針對馬林部、劉綎部的殲滅戰中,雖屬相互配合,但阿敏的勇猛顯露無疑,不愧驍勇之名。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遼陽有阿敏奮戰徹夜的身影,朝鮮有阿敏完勝的顯赫軍功,而在這期間由於努爾哈赤病亡,而得到了諸如大貝勒代善、莽古爾泰、阿敏以及嶽託、薩哈廉等人支持的皇太極毫無爭議的繼承汗位,雖然伴隨汗位而來的,還有一些陰謀論的調調隨之而來,但,是又如何,缺乏實證,況且陽謀、陰謀同樣都是自身實力的一部分。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細心的朋友從這裡向後看,恐怕漸漸的就能看到皇太極的心機如妖,當時的後金並非鐵板一塊,小冰期這個共享資源屬於全世界,大明赤地千里,漁獵出身的後金勢力部族也同樣不得安生,吃人肉可不是祖大壽的專利,後金也吃,這一切全拜大明王朝的封鎖政策所賜,皇太極明白,大明過於龐大,眼下的困難想在短時間內,以全線擊潰大明防線為目標來獲取彌足珍貴的糧食,這無異於痴人說夢,所以的他的眼光放到了朝鮮-這個大明的盟友,毛文龍的補給勢力身上。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後金發動的第一次朝鮮戰爭,皇太極派阿敏出征,雖然阿敏此行顯露其卓越的軍事才華,但也同樣暴露了他致命缺陷,雖然皇太極對此行有過相應要求,但阿敏剛愎自用,獨斷專行,不聽勸諫,肆意枉殺,大肆劫掠,早就把皇太極的話扔到了腦後,而且這一切還都發生在與朝鮮簽訂江都之盟後,這一切令隨軍征戰的一干人等,極其不滿。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最終,阿敏多年來隱忍家族仇恨,後期地位提升,作戰能力增強,所屬部眾增多,努爾哈赤的身死以及判斷皇太極根基不穩,又屬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時期等等綜合條件下,他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走上其父舒爾哈齊的老路,他以為努爾哈赤過世便可以不再忌憚什麼,殊不知皇太極的政治手腕比其父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朝鮮國王質問阿敏燒殺捋掠惡行的時候,阿敏絲毫沒有掩飾自己內心的想法,他要在朝鮮紮根,自立為王。深受眾人非議的阿敏,其所作所為自然無比清晰詳細的傳到了皇太極耳中,而皇太極則在那一刻起開始逐步削弱阿敏在政治、軍事上的實力,以防這個隱患給後金勢力和自己帶來無法抹平的創傷。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時至如今,阿敏對後金集團有沒有仇恨?

要知道,當初努爾哈赤和阿敏的父親舒爾哈齊屬於合作制,並非從屬關係,不過是努爾哈赤的實力更強一些而已,即便自立也無可厚非,只不過舒爾哈齊錯誤的選擇了以對抗的形式自立,但無論怎樣,殺父奪部都是阿敏無法甘心承受的。

四大貝勒中的阿敏,四小貝勒中的濟爾哈朗,雖然都是後金勢力核心力量,處於政治最中心,屬最高決策層序列,但是毫無疑問,再進一步的機會此生無望,而這同樣是阿敏耿耿於懷的,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阿濟格、多鐸、多爾袞,這都是親兒子,而阿敏和老六濟爾哈朗,窮其一生,也就止步於此了,這一點阿敏同樣無法接受。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剛愎自用,獨斷專行。這是阿敏長期身居高位,在經意不經意之間,養成的不良習性,作為鑲藍旗主,他就是部眾共主,大家長,所有部眾,包括自己的兄弟濟爾哈朗全部要聽自己的指令,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除非阿敏自己樂意妥協。

自認支持皇太極繼汗位有功,剛剛表達支持皇太極的意思,轉而立刻提出條件,阿敏要自立。皇太極怎麼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你阿敏獨立了,其他旗主怎麼想,都爭相效仿的話,好不容易聚攏的後金大勢,將會立刻分崩離析。如果不是其他七旗的強烈反對,阿敏已經留在朝鮮獨立了。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決定阿敏最終命運的時刻到來,奉命駐守永平四城的阿敏臨陣脫逃,放棄城池,並在逃跑前,大興屠殺,肆意掠奪糧食財物,這件事令皇太極非常憤怒,最終定下阿敏十六大罪狀,由此十六條罪狀可見,皇太極法辦阿敏不是臨時起意,而是隱忍已久,以往種種,全在罪名中體現,臨陣脫逃只是眾多罪名之一而已,其實,即便放皇太極在永平,他頂多虛晃一槍也是會跑的,敵我懸殊,事不可為罷了,但這是放在阿敏身上,跑就是逃兵,不跑就會送命,反正左右都不會舒坦,無論如何皇太極的目的都能達到。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由此阿敏開始了他長達十年的幽禁生活,在皇太極的統治下,後金(大清)能人輩出,阿敏以往的作用即便沒有被幽禁也會大打折扣,戎馬一生,為努爾哈赤一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與其父一樣,被幽禁而死,自恃有雙堅硬翅膀的阿敏只是想獨立。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從他和好友的談話來看,並沒有很大的政治野心和開創一國的輝宏志願,他只是不甘人下,他只是想要不受拘束的生活,不再為別人的江山鞍前馬後,陷陣廝殺,他只想要屬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自由過活,但這卻是皇太極根本無法容忍的,從“南面獨坐”我們可以看出皇太極對待集權問題的急迫與堅定,他怎麼能容忍一旗勢力就這麼被分裂出去。

縱觀阿敏一生,他的人生軌跡彷彿早已規劃完畢,行進路線基本上和其父舒爾哈齊相仿,同樣的不甘,同樣的趨向自立不受束縛,同樣的論罪,同樣的收取部族清洗勢力,同樣的論罪關押,同樣的幽禁致死,如果不同,也僅僅是阿敏不似其父受虐致死而已。

狐史首丘
2019-03-25

皇太極接任汗位之初,就一直在打壓其他八旗和四大貝勒的勢力。像多爾袞、多鐸兄弟的兩白旗,大貝勒代善和他的正紅旗,嶽託的鑲紅旗,三貝勒莽古爾泰的正藍旗等。

二貝勒阿敏以及他的鑲藍旗,也不過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皇太極打壓八旗勢力

自繼汗位之初,皇太極就把阿濟格的鑲黃旗和多鐸的正黃旗,與自己掌管的正白旗,杜度(努爾哈赤長孫)的鑲白旗對調。把自己正白、鑲白改為正黃、鑲黃,並把鑲黃旗交給自己的長子豪格,阿濟格、多鐸的鑲黃、正黃改為鑲白、鑲黃,由此還引發了長達數十年的黃白旗之爭。

由於古代以黃為尊,滿族政權也不例外,兩黃旗乃努爾哈赤親領,是汗王的權威。皇太極此舉,無疑是在樹立自己的威望和加強自己的實力,但因為阿濟格三兄弟當時還小(阿濟格22歲、多爾袞14歲、多鐸13歲),皇太極還是暫時放過他們一馬,並決定先從其他勢力較弱,血緣較遠的旗主裡下手,阿敏就是第一個被皇太極開刀的人。

因為阿敏不只是八旗中的鑲藍旗旗主,還是四大貝勒之一,皇太極要集權,首先就要先打破四大貝勒權職平等的局面。而阿敏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其他三大貝勒的堂弟,與皇太極關係較遠,鑲藍旗的勢力也較弱,拿他來練級是最好不過的了。

皇太極定阿敏罪也很容易,主要是在攻明之戰中棄城而走,憑著這一點,再給他加上十五條罪狀,一共十六大罪,公議為死罪。皇太極免去死罪,改為幽禁,並把鑲藍旗主之位,交給阿敏的弟弟、同時也是皇太極的鐵粉、後來兩大輔政王之一的濟爾哈朗,阿敏最後被囚禁至死。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從皇太極後面對付三貝勒莽古爾泰和鑲紅旗主嶽託(代善長子)的做法來看(特意讓他們去吸引明軍主力和攻佔一些易守難攻的城池,故意讓他們在戰事中失利),阿敏在南下受阻,未必就不是皇太極的有意安排,尤其是皇太極上位後就一直在打壓貝勒和八旗勢力。阿敏也算是被囚禁得夠冤的了。

解決了二貝勒阿敏,又奪去了他的鑲藍旗,皇太極成為了身兼三旗的汗王。在之後的貝勒議會中,還是由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三人一起商議,但皇太極居中而坐,其他兩位貝勒分左右而坐。

之後再搞定三貝勒莽古爾泰,滅其滿門(具體情節在我的問答裡也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而一向主張“和平”的大貝勒代善,也主動提出“不應該再有貝勒並坐制度,而應該由汗王皇太極南面獨坐”,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皇太極也就欣然接受了代善的建議了。

皇太極後面雖然打壓了兩紅旗,但對二哥代善還算不錯,而阿敏、莽古爾泰這些,就成了皇太極上位的踏腳石了。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寫三國,次寫明清,其餘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魏青衣
2019-08-22

首先說一下,皇太極並沒有殺死阿敏。皇太極在阿敏身上定了16條罪狀,經過親王大臣們討論決定,阿敏應當處斬,皇太極也想殺了他,但考慮到他徵兆有功,於是下令免除一死,改為囚禁,阿敏被囚禁了10年後,最終病死在獄中。

阿敏生於明朝萬曆十四年(1586年),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次子,也就是努爾哈赤的侄子。當年舒爾哈齊被囚禁的時候阿敏僥倖逃脫死罪,從此就跟著努爾哈赤南征北戰。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阿敏驍勇善戰,努爾哈赤也很看重這個侄子,於是將其封為和碩貝勒,在努爾哈赤的四大貝勒中排行老二,皇太極繼位後他又成為親王。按理說阿敏做到這個位置已經很不錯了,為什麼又要遭受殺身之禍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為父報仇

當年舒爾哈齊被努爾哈赤囚禁的時候,阿敏已經是25歲了,作為青年將領,他懂得如何隱忍——他一直潛伏在努爾哈赤的身邊,伺機報仇,當然以努爾哈赤的強勢,他是沒有機會的。而阿敏出於對努爾哈赤的敬畏,也一直不敢表現出來。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但是等到皇太極繼位後,他的心思就顯露出來了,皇太極畢竟是跟他同輩,他面對皇太極的時候也沒有面對努爾哈赤那樣的壓力,於是阿敏在生活中,處處顯露出對於朝廷的不滿。

二、出言不遜

阿敏是一介武夫,生性魯莽、口無遮攔,再加上對努爾哈赤的積怨,經常在朝野上下對努爾哈赤以及皇太極冷嘲熱諷,甚至有一次他還跟叔父貝和齊說,自己在夢中被伯父(努爾哈赤)捶打,但是被一條黃蛇給保護了。這麼明顯的暗示自己是天子了,皇太極肯定對他心有不滿。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三、試圖分裂

天聰元年(1627年),阿敏奉命率師征戰朝鮮,朝鮮國王被迫求和。然而當朝鮮國王接受和議條件後,他卻並不急於退兵。而是對隨行的貝勒們說:“我一向羨意明朝皇帝與朝鮮國王居住的宮殿,無緣得見,現在既然來了,一定要進去看看。”

屯居朝鮮、不再歸國這一意圖遭到部屬強烈的反對,就連親弟弟濟爾哈朗也不站在他那邊,阿敏看勢頭不對,不得不返回大金,但自立門戶的願望落空,使他極為生氣,走之前又是一番燒殺搶掠。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四、丟掉城池

天聰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極親統大軍徵明,攻克了山海關內水平、滾州、遷安、遵化四城。第二年三月,皇太極派阿敏率軍前往駐守。誰知阿敏剛到水平不久,明兵奮起反擊,阿敏所帶軍隊連戰失利,損失慘重。

阿敏作為主帥,不想辦法守住城池,而是棄城而逃。而且在逃跑之前,他下令屠殺城中漢族降官降民,並將全部財產洗劫一空。阿敏平日的所作所為早已激起了皇太極的殺心,這次正好趁其大敗而歸,將其定罪。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表面上看起來,皇太極是因為阿敏失守水平而懲治他的,但實際上阿敏觸犯了皇太極的逆鱗,平日裡又與皇太極間隙頗深,這才是皇太極要將其定罪的主要原因。

睁眼看西安
2019-02-18

首先要搞清楚阿敏是誰?阿敏不是皇太極的親兄弟,而是皇太極叔叔舒爾哈奇的兒子。舒爾哈奇野心太大,被努爾哈赤所殺,阿敏接班,與代善、皇太極、莽古爾泰合稱四大貝勒。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清朝開始的政治制度比較怪,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都知道八阿哥逼宮時有一個“八王議政”,張廷玉說:歷史上沒有八王議政,只有“八大貝勒共理國政”。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所以皇太極登皇位後,就是這種制度,八大貝勒裡面四大貝勒地位最高,與皇太極沒有君臣之別,地位平起平坐。皇太極登基四大貝勒共同接受群臣朝拜,皇太極相當於“盟主”。

由於各大貝勒是合作關係,所以才有皇太極即位後,阿敏要求“出居外藩,自稱成一國”的要求,雖然最終為皇太極拒絕,但是兄弟倆心中已經產生隔閡。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皇太極招降關外,進軍北京,令阿敏駐守一路投降的關內城池,善待百姓,做出樣子給關內其它百姓看,以便關內百姓望風而降。自己則繼續向前親征北京。誰想阿敏置皇太極命令於不顧,在永平掠地屠城,將永平和遷安兩城已經歸降的所有漢官與百姓全部殺死,財物擄掠一空,然後帶兵跑回了關外。
皇太極為什麼殺死忠心耿耿的阿敏?

這一下炸鍋了,後方投降的城池重新反叛,前方進攻的城池誓死不降,明軍反攻,皇太極腹背受敵,後路被斷,差一點回不來了。

皇太極狼狽逃竄回關外,決定動手解決八大貝勒共同理政問題,阿敏不是自己親兄弟,又屢次不遵號令,此次掠地屠城,自己雖然發了財,但導致八旗大敗,其它貝勒都有巨大損失,阿敏明正言順被殺,標誌著八大貝勒共同理政制度的瓦解。(豐鎬遺子~張新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