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10 個回答
有书共读
2019-06-07

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各類俗語也不斷出新,“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便是隨著新農村建設而出現的一句話,至於這句話是否有道理,我們應該辯證來看。

“農村人住了樓”,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農村人遷居到城裡,在城裡買了房、住了樓,一種是現在農村正大力倡導的村鎮合併,將幾個村的村民統一搬遷進一個社區,大家都住進了樓房。雖然相對於農村平房,住樓房舒適度有了提高,但是也的確有許多不便,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經濟壓力加大。

這種情況尤其體現在農村人進城買房,許多老輩人辛辛苦苦一輩子,只能勉強給子女湊個首付在城裡買套房,下半輩子和子女一起省吃儉用的還房貸。相對於無房貸的輕鬆,有了房貸壓力的農民心裡不踏實,這樣的生活自然稱得上是好日子到了頭。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第二是住上樓房對種地來說不方便。

農民大多以種地為主,拿著各類工具上下樓不方便,尤其是許多地方搬遷後建設的農村社區,樓房沒有電梯,每天上下樓梯就讓人又累又煩。而在莊稼豐收後,糧食的存放也成了大問題,農民是靠天吃飯,天氣好還行,一旦變天,糧食被風吹雨淋,辛辛苦苦一年的勞動成果便會遭到損失。

第三是減少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成本,還造成生活上的不習慣。

一來許多農民在農村獨門獨院,房子寬敞,院子舒適,村前屋後還可以種菜種果樹、養雞餵豬,這些的收穫都可以節約一筆生活開支。上了樓後,房子小了,院子沒了,還要支付物業費、暖氣費,對於省吃儉用的農民來說,這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二來農村中左鄰右舍平時有事互幫互助,農閒時候還可以串串門聊聊天,一旦住了樓,不同單元不同樓層,把原來的老鄰居都隔離開來,大家聯繫少了,心裡空落落的,各種不適應。

從這些角度來講,“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反過來講,農民住了樓,也有許多好處的,尤其是村鎮合併中的社區搬遷。

這種社區建設中一般都會有配套的幼兒園、衛生院、商店等,教育、醫療、購物不僅方便,而且水平也提高了。同時也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像門衛、保潔員、綠化管理員等,都提供了許多新的崗位,也有利於提高農民收入。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農民住了樓,究竟是好是壞,不能單從一個方面來說,也不能單單從我們這些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還需要從實際進了樓的農民的角度來想。但無論怎樣,讓農民更富、農村更美、農業更強,是社會發展大勢所趨,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美好夢想。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顺心顺利622
2019-02-18

“農村人住上了樓,好日子到了頭,”這句話說來也有一定的份量。今年放假回家過春節,在初二吃親屬團園飯時,互聊中,有一個剛買套房住了幾個人月後的親屬說:當初為了兒子結婚,就東借西討,才買得套房住,但住後,煩心事來了,以前借部分親友的錢,人家急用,沒有辦法及時還,而產生矛盾了,這還是小事,最煩是,每天要花錢買米買菜,每月要交水、電、垃圾等費,住在套房,走都不敢大步,叫不敢叫高聲,每晚九點過後,不敢電視中一點音量了,打手機也小聲講了,鄰居房也不敢互相走訪,……唉住套房真不習慣,不如在老家農村的好,但現在回不去了,田地沒了,房地賣了,真有點後悔當初了。聽了親屬的話,我也非常同情他,但這是形勢的變化結果使人意想料不到的,所以,想事做事應要謹重一點,不然後悔藥是沒有賣的。農村人上樓,應看其經濟力的承受而定的,不能一味跟風追髦,趕鴨子上架是行不通的。有錢可以到大地方買樓,過舒服豪華生活,沒有太多的錢,就老實呆在家鄉過清淨的日子嘛。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这里有我家
2019-04-25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我是農村人,我來談一談。“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這話得看對誰說,對農村的60後、70後而言,確實是這種情況。

我們這裡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兒住瓦房孫住樓,老頭老婆住地頭”農村的60後老人,為兒子結婚要蓋房,蓋大瓦房,才能找到媳婦。辛苦操勞半輩子,土裡刨食,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好日子。孫子長大了,要娶孫媳婦。兒子扒了瓦房蓋了小樓,自己年紀大了,農村人的生活習慣,一時半會兒又改不了,三代同堂的日子並不好過,為了免生閒氣,大多在地頭蓋兩間小屋,分開單住,有老伴的還好說,要是孤身一人,那日子你想想吧!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再說70後,兒子漸漸長大了,費心費力蓋上小樓,下彩禮給孩子娶了媳婦兒。多年的積蓄一下子全光了,有些還拉了饑荒。這些兒子大多都不管,還得自己慢慢還。這代人也算趕上一個好時候了,孩子大多聰明明事理,但有家的地方沒工作,不掙錢。兒子兒媳都出去打工掙錢,把孩子擱在家裡,這時候的70後就成了全職保姆了,每天最重要的任務是看孩子,要是孩子出了點差錯,磕著碰著了,日子咋過?所以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寸步不離的看著孩子,孩子上學了,還得每天接送孩子上學。風吹日晒地相當辛苦,還得是伺候那二畝地,有時還得打一些零工,掙些錢,畢竟自己還得吃花呀,還得給孩子交學費。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對於農村的80後、90後,這話就不適用了,“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這才剛開頭。”兩人出去打工,一年輕鬆十來萬,過年買輛小車回家,風光又好看。見人能抽大中華,日子比蜜還甜。

李彬v3nd
2019-02-19

農村人上了樓,好日子到了頭。這句話說的確是事實,這對正在打算進城上樓的農民提個醒,一定要三思而行,上樓的日子並不好過。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現在國家大力推進城鎮化,鼓勵農民洗腳進城上樓。農村現在娶媳婦首先在城裡要有電梯房,我們當地縣城房子就賣七八十萬一套,去年臘月十幾我一鄰居兒子結婚,在縣城買了一套房,首付二十三萬。今年正月初九我表哥為兒子結婚也在縣城買了一套房面積小點,首付十七萬。農民在縣城買套房子把幾十年的血汗錢都花光了,還要背上幾十年房貸。農民也成了房奴,幸福從哪裡來?住在縣城裡一根蔥都要花錢買,電費,燃氣費,物業費,停車費名堂多的是。不吃不喝一年就得好幾萬,再加上還房貸,一年就得十幾萬。農民現在收入就是靠打工掙幾個血汗錢,收入不夠支出,只有省吃儉用過苦日子,你說哪來的幸福?房貸還沒還清,農民已經老了,打工也沒人要了,生活沒有著落,只有等著喝西北風。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在我老家絕大部分農民都在自家宅基地上蓋起了二層,三層小洋樓。農民住進這種樓房幸福的日子地久天長,這就是城市人向望的鄉村別墅,寬敞明亮還有四合院,自家還有小菜園。土雞蛋農家菜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花一分錢。家庭開支極少,也就是一個月買兩袋鹽錢,在外打工一個月掙五千元,就落五千元。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住進城裡樓房就不同了,你就是在給開發商打工掙錢,房子你住不住一個月就得上千塊錢物業費扔水裡了,每月還得付幾千房貸,一個農民工乾的都是髒,累,危險的活,掙那幾個錢不知流了多少汗,到頭還沒落到一分錢,還談啥幸福?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上面的農村樓房圖片就是我的老家,離我們當地縣城十幾公里,想進城也方便,現在農村都實現了戶戶通,村村通水泥路,許多家庭都有私家車,進城也就十幾分鍾時間,不用操心交物業費還房貸,還節省下來大幾十萬。

農民進城一定要三思而再定!

金玉满堂744
2019-02-16

今年春節,自己的親戚買樓住進了新房,提前拜年吧,開電車到了門口,門衛攔住不讓進,訊問到幾號樓上誰家,然後門衛聯繫核實,核准後,門衛說車停放何地,只給三十分鐘時間,過時鎖車。到了親戚樓下,親戚下樓後再領進電梯,上樓到家,坐了十分鐘後不斷看錶,省怕誤了時間,造成不必的麻煩,本該高高興興喝點茶,敘敘家常,一想到別誤了時間,感到很掃興,坐了不到半小時,便匆匆下樓開車回家了。想想心裡特別不好受。不遠的將來自己也住上了樓,親朋好友來往坐客的肯定會少的,心裡就壓抑了許多,那跟農村廣闊的天地,自由的生活,行動的方便好呢!

微尘微视界
2019-02-18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農民,如果讓他不在農村生活,轉到城裡住上樓房,的確有很多不適應。去年我家就試過,年初時接著父母到工作的地方跟我們一起生活,原本計劃呆到年底,可住了三個多月,說實在受不了,要回農村生活,說雖然在這衣食無憂,但總覺得還是在農村住的舒服,最後沒辦法只能送他們回去。在農村很多上了年紀的農民,都有鄉土情結,落葉歸根的思想比較重,對於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農村會有特殊的感情,這種情感恐怕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他們寧願在農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不願意到城裡住樓房,過著安逸的日子。在農村流傳著“農村人住上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幾個觀點。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一、日常生活開支明顯加大

在我們那很多人在城裡有房,在農村也有房,但在農村住習慣了的,還是願意住在農村,城裡住不習慣,有的年輕時在城裡打工的,年紀大了還會回農村蓋房養老。原因是覺得城裡生活成本高,如果沒有退休工資,一個月2000元生活都很拮据,物業費、停車費等是一方面,像每天必備的米、菜等都得花錢買,沒錢買就得餓肚子。而在農村自家有地,可以種糧食和蔬菜,只要地裡的菜長出來了,完全可以不用花錢買菜買米,隔三差五的買點豬肉,日子還過的挺滋潤,一個月在吃喝上面開銷少了一大半,200元過一個月都正常。

二、人生地不熟,生活習慣難適應

有的農村異地搬遷,在城裡分了房,按理說農民應該高興,但實際上上了年紀的農民反而不樂意,很多農民進城之後,發現遇到熟人挺難了,原來在農村十里八村的都可能認識,而如今住在兩對門都可能不知道姓氏名誰,真的是“熟悉的陌生人”。這種精神上的折磨是很多農民受不了的主要原因,人除了正常的溫飽問題,還有情感需求,像在農村同齡人經常聊聊家常,是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特別是心裡有委屈、不開心的時候,跟其他人講出來會舒坦很多,如果一直憋在心裡,遲早得出毛病。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三、不用耕作,擔心自身體質下降

很多農民在農村勞作習慣了,平時會種菜、種糧食,如果突然進城住樓房了,不用下地幹活了,反而會覺得渾身不自在,人閒下來了就容易發福,身體各種毛病容易增多。我的一個舅舅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兒子在城裡搞裝潢,每天都很忙,就讓我舅舅、舅媽進城幫忙帶小孩,剛開始去的時候舅舅覺得還挺好,說可以閒下來玩下了,一個月不到受不了了,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病,總是覺得渾身不舒服,最後他自己提出要回農村老家呆著,不願意一直住在城裡,在家種田地,沒事到處轉轉,一年到頭身體還硬朗著。

四、進城住樓房,多半是幫帶小孩,婆媳關係難相處

農村很多老人進城住上了樓房,為何日子還過的不舒坦,問題就出在家庭內部矛盾上,進城住樓房,雖然不用幹農活,但基本上是幫忙帶小孩、做家務,看起來是家庭瑣事,實際上想做好很難,弄不好婆媳矛盾就出來了。比如飲食習慣、育兒方式等等,如果娶的是城裡的媳婦,可以說老年人進城住樓房不會過的輕鬆,互相都覺得看不順眼的地方,原來在農村可以自由生活,進城幫帶小孩就得有所顧忌,不會那麼自然,在老人看來可不就是好日子到頭了。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總之,農村人住上樓,對年輕人來說是比較習慣的,真正不習慣的是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年人,隨著年齡越大,他們會把農村當做自己的根。雖然城裡的生活更多姿多彩,但他們覺得還是農村的生活過的踏實,內心的自我滿足會比較高。無論在城裡還是農村,日子是否過的好,實際上是自己的一種感受,很多時候是與金錢無關的,家庭和睦的往往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傳遞快樂,分享知識!感謝關注本頭條號“微塵微視界”,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拼搏182015450
2019-04-17

原來我工作過的煤礦對於工齡長的老職工給予照顧叫農轉非,就是農村戶口改為城市戶口,消息傳出這些人歡呼雀躍,奔走相告都把農村的房子賣了拉家帶口搬到城市來了,礦上也給這些人蓋了樓房搬進新樓房短時間內感覺非常幸福,不用種地,吃水有自來水也不用為燒柴做飯發愁,可時間長了不好的一面出現了,孩子老婆沒工作,每天無事可幹遊手好閒,家就那麼幾十平米吃的用的全放裡面遠遠不如在農村每家有個大院,種點菜,養養雞還能換點零用錢,到這時候有的人後悔不該舉家進城,可世上沒有賣後悔藥的。

j奋斗终身
2019-02-20

這位題主,我不知道你想要看到什麼樣的回答。我看了幾位的回答,總覺得有點離題。

在這裡,我說我的:農民住上樓,好日子在後頭!!!

我在七十年代,聽到家鄉老農,是那個年代智慧型的那種老農,他們說:“山矮河高,人有難,尺人兔馬,到時見。”當時說這話的老農就用手指著,我家鄉的河床說:“你看今天的河床有多高,山上全是梯田,光禿禿,沒有樹,要是發洪水,這人們不遭殃才怪”。今天,我大聲告訴那位已經過世的老農,我家鄉的山,有好多山頭,人,無法登頂了!河床很深,很深,建房取沙,都被當地政府限制了。我家鄉的九零後,大多數男女孩的身高,都超過了六零後,七零後。遺憾的是,我的兒子在十五歲後,正發育的年齡,就開始減肥,今天的個頭比我矮。那是減肥廣告的功勞!!

這位題主,如果你生活不如意,可以直接說出來,沒有必要,拐彎抹角

果莓妈妈
2019-04-16

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代表著一些農民的真實的情況,現在農村的攀比心裡比較嚴重,比如某某買了一輛8萬的車,那麼我必須買一輛比他貴一點車。買樓房也同樣存在這種情況,誰誰在城裡買房子了,心裡就不平衡了,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去買,找親戚朋友借錢付首付,一搬家庭首付還是湊的起的,但是接下的還貸就是問題的,如果找親戚朋友借的錢,正好趕上人家有急事用錢,自己當時又拿不出來,很可能會影響之間的友誼與親情。再就是還貸款,每個月必須按時還,不管你手裡有沒有錢,這弄的生活很拮据,壓力很大啊。再就是住樓房每個月的水費電費,物業費都是一筆開支,在農村也會有,但是還是會比住樓房少一些。農村的人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街坊鄰居都很熟悉,住上樓房可就不一樣,有的住了幾年了一個樓道的鄰居都說不上幾句話。所以

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三农天地
2019-02-16

農村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怎麼看待這個現象呢?

我家就在城鎮附近,而且山後面是個旅遊景點,2018年的時候就聽說要在我們村弄個新的旅遊景點入口。所以要徵地,然後公文也出來了 也公示了。這件事情到後來就沒有動靜了。聽說,隔壁村想徵地得到賠償後還要每一年的分紅,就這樣談不籠,所以人家也不徵了。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我條村有位從城鎮過來建房子的伯伯,因為當時要徵地,為了不讓別人建房子就把我們村給斷電斷水。但是那伯伯還是選擇把房子給建起來了。其實,他不是為了得到賠償款。而是為了一有時間就下來住。他房子建好後,接了鄰居的水電用。

那位伯伯說:“喜歡住農村,在農村自己建的房子空間夠大,住著舒服。”“農村人住了樓”就像那位伯伯說的那樣,住樓房不舒服。在商品房裡面有時間想走動一下,也沒有地方。而且串門聊天也不方便,樓房裡面的每戶人家都是緊關著大門,不像我們農村,家門時常打開。串門方便,又熱鬧。“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住上樓房,什麼都要錢,沒有了自己種的青菜吃,沒有了自己種的稻穀吃,沒有了農作物,沒有了種植業。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你怎麼看?

農村人住了樓,好日子到了頭。其實這句話有對有不對。對於那些喜歡農村生活,以農村耕作為經濟來源的人。那他的好日子確實到了頭,相反,其他農村人的好日子才剛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