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挖拖拉機

回眸如煙往事 2019-04-17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

原創:吳海樹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知青故事:挖拖拉機

下鄉時,我和陳文波兩人對拖拉機較感興趣。開春時,生產隊長為了加快春耕的機耕面積,同意我們兩知青去跟隨我隊的拖拉機手王藍尾,三人輪流,以多耕些水田,減少用牛來犂耙的壓力。我們三人也挺賣力,輪番作戰,第一天確實耕了不少田。

第二天天還矇矇亮,吃罷大食堂的早餐,就踏著初春的薄霜,穿著上山下鄉供應的那件藍灰色的棉祆,拖著拖鞋直奔工作地點“山仔坪”。我們三個人提著機油瓶和柴油桶,到了手扶拖拉機的旁邊,忙給拖拉機檢查機油,裝滿柴油就發動起來,準備耕田。

由於我剛下鄉不久,對“山仔坪”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情況不熟悉,駕駛的拖拉機剛耕到後岸坪的時候,突然兩個前輪都陷入了爛泥田裡。原來後岸坪有一個泉眼,還冒著水泡,結果拖拉機的輪子越陷越深,填了很多石子都不見蹤影。拖拉機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是,飛輪打起的泥漿把我們裝扮成了“泥人張”。沒辦法,只好跑到“陷內坑”的牛舍借來砍柴刀,到山坡上砍了兩棵碗口粗的桉樹,去除枝葉,把樹幹插到拖拉機的鐵輪子底下,試圖把機子開上來。但因坡度太大,還是開不動,幾番折騰,整個坑像是炸彈炸成的大坑。三人搞得精疲力竭,全身都是泥,無計可施。

忽然老牛倌王進南路過此地,並給我們出了個主意,就到牛舍去牽來了一頭最聽話最有力氣的“牛種仔”,給它套上“牛擔”,把繩子系在拖拉機的牽引栓上。這邊牽牛的人一聲“哈”,那邊拖拉機發動後一使勁,四五個人總算把拖拉機拖出了大泥坑。

那一天我們真夠倒黴,整整一個晌午都在挖拖拉機,什麼叫飢寒交迫的滋味,此時得到了充分的詮釋。恰好此時已到吃點心的時間,從農忙大食堂打來了一大“木扣”(大鋁鍋)稀飯和鹹菜,三人便狼吞虎嚥起來,那個餓勁,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我整整吃了七大碗稀飯,破了我吃飯的紀錄。

還有一項紀錄也被打破,那就是創造了“肉牛拉鐵牛”的紀錄。那一天我們耕的地面積大大減少了,被生產隊長訓了一通,真是吃力不討好。此次教訓也使我們“吃一塹長一智”,在去耕地前得先做好功課,向老農請教,這片作業區哪裡有泉眼,哪一丘是爛泥田,要小心才是,否則就可能再出現這種“肉牛拉鐵牛”的糟糕事情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