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調研」後池故事:愚公壯志撼山嶽'

涉縣 太行山 邯鄲 徒步 河北新聞網 2019-09-19
"

愚公壯志撼山嶽

——後池故事(上)

"

愚公壯志撼山嶽

——後池故事(上)

「蹲點調研」後池故事:愚公壯志撼山嶽

2016年後池村修路時的場景。村民們在黨員的帶領下,用肩挑背馱的土辦法,搬運石頭,砌石壘堰。(資料圖片)後池村供圖

這不是傳說,更不是笑談。

一群留守在深山老村的六七十歲的老人能做什麼?在涉縣關防鄉後池村,有這樣百餘位老人,他們在沒有資金、又缺少青壯勞力幫助的情況下,在黨支部帶領下,不等不靠,壘灶上山,硬是在大山深處修築了兩條共計6100米的通山路。

建設美好家園,為子孫後代造福是他們的初心願望;自己動手、苦幹實幹是他們的行動誓言。在邯鄲、涉縣兩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昔日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蝶變為一個山清水秀、產業興旺的美麗鄉村。

2015年11月到12月間,涉縣關防鄉後池村,太行山深處一個安靜的小山村。

石頭壘砌的房屋沿山崖一座座向上堆疊著,冬日陽光下,幾位老人正坐在山坡上晒暖。和很多村莊一樣,由於村中大部分青壯勞力都出外打工去了,1000多口人的村子,只剩下300多老弱婦孺留守在家。村裡村外,籠罩著一種衰敗的氣氛。

與村裡的閒寂相比,村黨支部書記劉留根心裡充溢的卻是一種焦灼。這年春天,他剛從邢臺前南峪參觀學習回來。“同樣地處太行山,人家能搞得那麼好,我們為什麼不能?艱苦不奮鬥等於落後。黨支部必須把民心聚起來,帶領大家富起來!”夜深人靜,當過兵的劉留根被髮展的渴望激盪得不能入眠。

山高路險、行路難是制約後池發展的最大羈絆。尤其是通向山上的道路,別說走汽車和大型機械,就連走輛小推車也難。劉留根找施工隊估算過,僅把10公里的小路拓寬到三米半,光土石方工程,就要100萬元。而此時的村集體,一分錢也拿不出來。

怎麼辦?他把目光聚集在了山坡上的村衛生室。每年冬閒,這裡不僅是村民茶餘飯後的“聚集所”,更是傳遞信息、引領觀念的精神“補給站”。

幾次黨員大會之後,這裡熱議的話題正一點點接近“主題”:

“咱後池的梯田已有600多年曆史,它是祖先用雙手一塊塊石頭壘起來的,因為山上沒路,現在撂荒的越來越多。與其閒坐,不如動手把路修修,這樣,無論是運送肥料,還是收點糧食,各家各戶走起來也方便。”

說話的人叫劉虎全,一張稜角分明的臉,再加上洋溢在眉目間的虎虎生氣,使人看不出他已是67歲。老黨員,在村中熱心公益,這使他的話總有一種不同尋常的力量。

“咱後池坐落的這個地方,前面是溝,後面是山,要說修路,那是幾十年來的期盼,可眼下咱們手裡沒有一分錢,拿啥修路?”一個弱弱的聲音問道。

“哎!沒有錢,僱不起大型機械,咱不是有一雙手嗎?咱後池歷來就有義務修路的傳統,現在生活可比過去強,仍舊義務出工唄!”

這是64歲的黨員劉土貴。他雖只有一人一口,但在四川當鐵道兵的經歷,使他一提起修路,就熱血沸騰。

“沒錢,咱可以出義務工。只是村裡就剩下我們這些老弱病殘,還修得動嗎?”一位剛從門外擠進來的老人說。

“青壯年都走了,但我們搬石壘堰還行,今年修不完,還有明年,明年修不完,還有後年。我們修不成,還有子孫,總有一天能修通。”

69歲的劉乃分,身材矮小,頭髮斑白,飽經滄桑的臉上總是一副哀苦的神色。然而一提起修路,他的表情立即變得神采奕奕。

……

聽到這些聲音,劉留根心裡湧起一陣陣暖流。經過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大家一致同意:利用農閒時節,黨員帶頭,村民自願,義務出工,把山上的田間路拓寬、修平!

這是後池人永遠銘記的一天——

2015年12月8日。天剛矇矇亮,在後池村通往村外的小路上,劉虎全、劉土貴、劉乃分等7個人,揹著工具徒步上山了。

由於從小與山石打交道,每人都有一手壘堰的本領,他們幹起活來,並不覺得沉重。

冬季的天太短,往返村裡又需要很長的時間,中午,就在那些荒蕪的田壟上,他們拿出從家裡帶的乾糧吃了起來。感覺到冬日時光的匆促,吃過飯,他們又抓緊時間幹了起來。第一天,他們修下的路基只有3米。

“今天誰有空,咱上山修路了!”當山的輪廓在晨曦中漸漸清晰,從村委會的大喇叭裡,一準兒傳來村宣傳委員劉擁軍的廣播聲。

瘦高個子的劉羊年,儘管已74歲,可他身板挺直,耳不聾、眼不花。這一天,他早早起床,吃過早飯,找出最鋒利的一把尖鎬,就上山了。

60歲的劉社會剛從外地趕回來。得到村裡修路的消息時,他正在武安打工。儘管在外掙的工錢不少,但身為黨員的他還是毅然決然地趕回來了。一大早,他不僅出現在了修路現場,還開上了他那輛結實耐用的三馬車。

走在隊伍中的,還有69歲的農婦史合珍。她的丈夫、老黨員劉合庭身體有病,大兒子腿有殘疾,男人們不能走到工地上去,她說自己不能再缺席。

從後池村前往村外梯田的路上,揹著尖鎬的、手持鐵杴的,一個接著一個。僅僅在一週之後,參加修路的人就由7人增加到了20多人。由於山高路遠,大家帶著饅頭燒餅,拎著水壺,打起簡單的行囊迎風走著。每個人都說:“我們為自己修路,為子孫後代謀福,誰能不參加啊!”

後池村歷來就有“地在半空中,路無半步平”的說法。那些懸在山間數年沒有修整過的山路,有的遍佈砂礫,有的溝壑縱橫。在劉虎全、劉土貴等的安排下,修路隊伍分成了不同的小組,有的負責採石,有的負責剷土,有的負責來來往往的運輸。

在現場,最艱險的工作莫過於傍著山崖壘堰:人們先下到溝底打好地基,然後再把從山上鑿下的石塊嚴絲合縫地壘在一起,石堰在一點點地增高,堰上的人身外就是懸崖峭壁,但他們沒有一絲畏懼和氣餒。

新修的路基沿著溝谷,一點點向前延伸著……

“咱村的老人們在家裡修路呢!”2016年1月中旬,有著300人的後池在外打工人員微信群,忽然熱鬧了起來。

隨著一幅幅老人釺鑿錘擊和在山間搭火做飯的照片發往群裡,每一位在外打工的後池人的心,都被打動了。

“各位在外打拼的後池人,我們的父老鄉親為了能修一條上山的路,義務出工,飽受艱苦。我們因為工作不能回村參加勞動,但可以通過捐款捐物,參與改變家鄉面貌。建議大家少抽一包煙,少喝一口酒,至少用我們的捐款為老人們改善一下生活。”

一聲倡議,應者雲集。

100元、200元、500元,6個小時,捐款已達6800多元。

“獻平哥,我們都在外地回不去,你代表大家去看看咱村的老人們吧!”

52歲的劉獻平,在涉縣縣城開著一間門市,當天,他在縣城採購了豬肉、白菜、豆腐等,用自家的廂式貨車拉著,回後池來了。

在村後的山上,他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

紛紛揚揚的雪花中,村民義務修路的隊伍連成一條長龍,有的在傳遞石頭,有的在砌石壘堰。雪花落在他們的肩上、頭上,他們也渾然不覺。那一雙雙裸露在凜冽寒風中的大手,裂著口子,沾滿塵灰,卻將一道大堰壘得那麼精緻。

就在背風的山旮旯處,臨時壘起的柴灶正在熬煮著村民從自家帶來的南瓜、蘿蔔、白菜。中午,熱汗淋漓的修路人開飯了,當看到那些落滿黑灰的熬菜盛在一個個粗瓷缸中,父老鄉親們吃得是那麼香甜時,劉獻平的眼淚不由得流了下來。

11歲的劉蜀鑫在山路上走著,他的懷中緊緊抱著的是一捆麵條。

這天,當他放學回到家,他的父親、53歲的肺癌病人劉火林把他叫到炕前說:

“你把桌上那捆麵條,送往修路工地去吧。”

“爸,麵條沒了,咱家吃什麼?”

“咱家窮,也不差那一把麵條。麵條沒了,咱可以吃別的。可路是咱後池人的希望啊。”

一路上不停落淚的小蜀鑫把麵條送到了修路現場。可大家誰都覺得無法收下這麵條。

在村裡,一幅大紅條幅的標語出現在了村中央的永安閣上:

“一個家,一個夢,一起拼,一定贏”。

這是村民劉李平寫的。當他從外地打工回來看到村中的場景,抑制不住內心激動的他便寫下了這句話。

臨近春節,更多在外打工的人回來了,放假的大學生們也回來了。

修路的隊伍從最初的20人、50人,最多時達到200多人。

山坡上彩旗招展,群山間一片沸騰。

1983年,為了修通到涉縣縣城的路,後池數百青壯勞力在黨支部帶領下,自帶乾糧到必經的曹家村修路。那時,他們白天修路,晚上就住在當地村民閒置的房屋裡,挨餓受凍,沒有一個人叫苦。

1996年,為了打通到武安的出山路,後池人又是自帶乾糧,在村黨支部帶領下,連續修路7個月,義務出工19000多個。每家的出工數量,村裡至今有本可查。

由於連續在寒冷的山中勞動,老黨員劉虎全感冒了。剛開始,晚上在村衛生室輸液,白天他還在工地上修路。後來,高燒使得他的病情越來越重,和他一起的劉乃分勸他說:“你不能再幹了,回去吧。”劉虎全說:“路正修到最難的地段,等修完這段,我再回去休息。”

但他沒有等到最難的路段修完,就突發腦溢血倒在了路上。

老黨員劉土貴,當因臨時僱傭鉤機,1萬多元的費用無處可出時,他站出來說:“賣了房子,也得還上鉤機錢。”他的話讓許多村民感動得掉淚。

隨著媒體的報道,更多的人知道了後池人修路的事兒。市委書記來了,交通局長來了,職能部門和愛心組織來了。在現場,每一個人都被老愚公們不等不靠、艱苦奮鬥的精神所感染,他們有的隨手掏出兜裡僅有的現金,有的來時就帶著慰問品,有的抑制不住激動當場就加入到勞動隊伍之中,為的都是表達對這些拼搏奉獻者的敬意。

市交通局經過研究決定:後池人修築多長路基,交通部門給硬化多少路面。這個令人喜出望外的消息更給了大家信心。短暫的年節過後,正月初四,等不及春天來臨的後池人就又不約而同地上了山,他們比以往更有力量地掄起開山修路的尖鎬、鐵錘……

春天來了!從寒冬開始,歷經100多天,2016年3月15日,兩條寬4米,總長6100米的山路像兩條銀蛇飛舞在崎嶇的大山間,一條通向北面的桃花山梯田,一條通向南面的南懷蛟梯田。

而對於村黨支部書記劉留根來講,修路只是打開了幸福之門,更大的幸福還在後面…… (記者 張英軍 趙書華 劉劍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