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假如美國高通停止向中國出口手機芯片,我們的很多手機是否無芯可用?\n假如美國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電腦芯片,我們的很多電腦是否無芯可用?\n這兩個公司若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是否會嚴重影響中國需用芯片行業的發展?
10 個回答
寰宇科学新观察
2019-05-21

如果真的到了那個地步,要麼是世界經濟到了1929年那樣的大蕭條,要麼兩個國家的矛盾上升到了兩次世界大戰雙方陣營的那種程度了。

如果美國的公司不向中國出口芯片(注意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公司),願意丟棄那麼大一塊蛋糕,那麼背後肯定是吃了鉅額的補貼。美國是資本家的國度,資本家都要賺錢的,不可能那麼傻,同意國家拿白花花的銀子去補貼一個公司,如果有,那隻能發生在世界大戰時期。

他們不向我們出口芯片,我們就不向他們出口稀土,大家都有籌碼,都不拿出來,大家都沒得玩。況且,你不向我出口芯片,我還可以用低端一點的芯片,照樣可以用,只不過在民用上體驗沒那麼好而已,在軍用上可就不一定了。而我們的稀土儲量,其實也就佔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多,但是世界上的稀土雖然多但是很分散,在中國開採比較容易而已。

毛琳Michael
2019-10-15

如果高通和因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那無論彭手機還是pc都會面臨斷炊的可能,聯想,小米,華為,OPPO ,vivo都會面臨巨大的問題。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目前中國有能力產出的芯片都並不是很高端。高端芯片手機端掌握在高通,amd手裡面,電腦芯片則掌控在intel和invida手裡面,所以中國是沒有高端芯片的。

更重要的是,intel和高通本質上都是商業公司,所有的都是商業行為,所以intel和高通都是迫切希望和中國這個最大的國家市場合作,所以如果高通和intel和中國不合作,一定是美國的行為,所以不止是高通和intel,類似退而求其次的invida和amd都沒法使用了。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這時候中國芯片產業只能靠自己或者說是靠其他非美國的國家芯片,比如三星芯片,如果三星願意給的話(三星芯片目前並不太開放給第三方,和華為一樣。)

別看現在有華為的麒麟芯片和小米的澎湃芯片,但是都是沒有各種核心技術。比如說華為麒麟芯片的cpu建立在arm的架構基礎上,所以芯片本身還是沒有太多核心技術的。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除了麒麟,中國還有龍芯、紫光國芯、展訊芯片、寒武紀芯片等等,小米的麒麟芯片,但是不好意思都是低端芯片,性能都不太好,只能用在低端機型上。

所以,如果被限制使用美國芯片,中國手機和電腦廠商就危險了,產品將沒有競爭力。

你認為中國自己芯片會發展起來嗎?

病毒先生
2019-10-11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說實話,這個問題有點尷尬,尷尬之處在於確確實實目前的高端芯片的玩家全是國外的,大多是在歐美等國家手中,而題主所問的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麼樣,這個問題很顯而易見,假如真的有這麼一天,那麼國內的計算機、手機等等電子設備在沒有找到很好替代芯片之前,很有可能技術水平將大幅度下降。

現在的情況是,高端芯片技術是掌握在別人手中的,以華為麒麟來說,也不能算完全自主研發的芯片,核心還是代工,麒麟芯片CPU架構是建立在ARM架構基礎之上,而這個ARM並不是華為自己家的,但是是在該架構基礎之上,研發設計了自家特色的處理器,這確實就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除了麒麟,中國還有龍芯、紫光國芯、展訊芯片、寒武紀芯片等等,但是很遺憾大多技術水平還比較低,達不到高端水準,再比如灣灣的聯發科,目前也是在中低端芯片上掙扎。國內目前大多數商用芯片都來自於歐美等國,所以假如真有這麼一天,在短時間內還是比較嚴峻的,但是正所謂任何事都有兩面性,如果真到這一天,我想也是一個比較極端的契機,國人被逼到懸崖邊了就只能在沉默中爆發了,自主研製的動力也就十足了。想當年開國初期,被歐美等資本主義封鎖時期,都能用珠算研製出原子彈,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

當然,這種假設的可能性其實不太大,根據英特爾年報顯示,大中華區佔據其收入比重超過40%,其中大陸及香港收入佔比為23.58%,是其最主要收入來源地區,甚至超過美國本土。先生認為,除非出現極端情況,美國限制CPU、存儲等通用基礎芯片出口中國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實施芯片禁運將對美國芯片產業以及英特爾、高通等巨頭產生嚴重的影響。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當然核心技術掌握在別人手中,始終是一種隱患,今年中興的事件已經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國家和許多的企業也加大了在核心技術上的支持和投入,而現在開始的AI時代,更是一個變道超車的機會,希望國人等努力,創造出更多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


中國芯的夢想,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相信在眾多企業和人才的努力下,中國芯會越來越好,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病毒先生(ID:virussir),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十大原創營銷自媒體,2017年度最具價值科技&營銷自媒體,全網粉絲數超百萬,全網原創文章總閱讀5億+。由知名互聯網分析師劉濤先生主筆,精選分析最新最熱營銷案例,提供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領域深度獨家觀察。劉濤是知名策劃人、社會化營銷專家、病毒營銷研究者,“基礎激活”理論倡導者,歡迎大家關注病毒先生。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不执著财经
2019-12-11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的可能性是極小的,除非美國政府施加重壓,而且頒佈法令,嚴令禁止向中國出口芯片,否則不到萬不得已,這種事情他們是不可能做的,現在的世界頂尖的科技企業看重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雙輸:

首先,現在高通向華為出售芯片,這對於上下游企業都是利益共享的,對於高通來說,正是因為有了華為、中興通訊這樣的企業,他們的芯片才能有這麼好的市場需求。2017年,高通實現收入223億美元,其中65%來自中國,如果高通不給中國提供芯片,自己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同樣,英特爾也可以停止對中國出口芯片,但是中國PC中的老大是聯想和神舟,特別是聯想佔了全球PC市場的10%份額,而對於聯想這樣的企業來說,PC裡面的硬件沒有一件是自己製造的,如果英特爾不供貨,聯想可以把企業放在海外去組裝,因為在海外生產基地購買英特爾的芯片,是不會受到影響的。所以即使美國勒令英特爾等PC領域的芯片企業停止向中國出口,在PC領域,中國未必能被封堵住。

再者,美國要讓高通和英特爾在手機和PC兩個方向通過芯片來封堵中國相關企業,但是美國必須要找到制裁的理由吧。如果僅僅說是通訊方面,可能對中興通訊等個別企業的找個藉口制裁一下,不可能中國的通訊和PC領域的所有企業都要受到經濟制裁吧,這打擊面也太大了。而且,有很多美國企業,也指望著中國企業向他們購買產品,來解決美國人大量的就業問題。如果真的在芯片領域衝突起來,恐怕對美國就業和經濟都不利。

最後,在芯片的研發方面,中國現在已經小有成就,華為已經在2009年研發出一款咱中國人自己的海思麒麟芯片,現在與高通的距離越來越近了。此外,臺灣的聯發科也是中低端芯片製造企業。而一旦美國政府要求企業停止向中國供應芯片,這很可能剌激中國舉全國之力研究芯片技術。

屆時什麼樣的技術堡壘都難不倒中國人,美國這樣做反而加速了中國芯片技術的迅速趕上。因為如果可以買得到,沒有人願意花大力氣去搞研發,而如果買不到芯片,情況就不同了。目前中國的5G方面已經快要超越美國,而在芯片研發方面也會很快趕上。事實上,越是在高科技領域打壓中國,中國的反彈力度越大,美國政府應該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吃蟲的啄木鸟
2019-05-16

1、假如美國高通停止向中國出口手機芯片,我們的很多手機是否無芯可用?

首先,其實高通並不是直接生產手機芯片,高通fabless廠商,只是設計芯片,然後交由代工廠商臺積電等進行代工生產,其芯片產量一定程度上收到臺積電產能的影響。
如果高通停止向國產廠商出售芯片,其能不能生存存疑,雖然有市場不一定能代表相關產業能力的強大與否,但是沒有市場一定是不能發展的。

證據如下: http://3g.163.com/dy/article/DO2MIR6P0511CSHM.html 摘要:高通12-17年65%收入來自中國,18年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收入來之中國,其收入嚴重依賴國內廠商。 2018年,幾件芯片界的大事讓這個產業的“一顰一笑”都得到業界的關注與側目,美國芯片巨頭高通也不例外。實際上,在高通創新驅動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財年,高通全球營收223億美元,來自中國市場的收入近150億美元,佔高通當年總收入的65%。 可以說,從市場份額來看,中國已經是高通最重要的戰略市場。這也是2015年中國反壟斷對高通開出9.75億美元的反壟斷罰單後,高通非常配合第一時間繳納了罰款,並對中國手機廠商的授權費進行打折的原因。

換言之,正如高通自己說的那樣:秉承植根中國。還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沒有中國市場,高通影響力將大打折扣,至於與破產也與破產相差無幾

三分之二收入來自中國,高通如何在5G時代扭虧?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454608

其次,對國內廠商而言沒有了高通其還可以活下去,
一是可替代行相對較強,國內芯片可以選用性能不是能那麼先進的展銳、聯發科的芯片,憑藉國內廠商龐大的出貨量短期內可能會受到一定的經濟傷害,但經過一定時間培育,是可以培養出第二個高通的(專指芯片方面),足夠抵消高通的影響。
二是目前華為麒麟也是安卓市場唯一可以與高通相比較的芯片廠商,請忽略三星,三星獵戶座、貓鼬等芯片的出貨量還不足以說明其能力。目前因各種原因華為麒麟未能實現其他手機廠商共用,萬一出現高通停供的問題,就現有國內環境而言 華為有不得不拿出來共享的原因及處境,也就是價碼談攏與否的問題了。
綜上:高通的停供對國內廠商而言 短期存在一定影響,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2、假如美國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電腦芯片,我們的很多電腦是否無芯可用?l

如果intel AMD均對國內廠商停止供貨,影響比高通要大。

原因是:x86處理器領域可替代廠商太小,注意不是沒有替代廠商,因性能、功耗等問題目前不能完全替代而已,但在特定領域已有國產可替代廠商處理器進行替代。

目前通用領域可替代廠商:

  • 龍芯 :不多說了,老牌的國產通用處理器廠商,不管他之前如何,一句話 靠自己現在能活下來了,而且還有滋有味,說明其還是有一定的水平的。
  • 兆芯:全稱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由上海市國資委、臺灣威盛電子合資成立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簡稱“兆芯”),其中上海市國資委出資2億美元,佔股80%,威盛電子出資4975萬美元,佔20%。
  • VIA是有X86技術專利的廠商,可以說雖然VIA威盛技術上相對落實,但也算根正苗紅,應該說也是有一定能力的,近期發了x86 KX-6000八核處理器


例如最近的消息:http://news.hqew.com/info-346215

在近日的2019北京國際互聯網科技博覽會暨世界網絡安全大會上,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兆芯)帶來了最新的國產x86處理器。兆芯本次的展品包括兆芯開先系列處理器、兆芯開勝系列處理器、IO擴展芯片/芯片組三大類,其中開先系列KX-6000是最新產品,真正的SoC單芯片設計,完整集成CPU、GPU、芯片組,並採用迄今國內最先進的16nm製造工藝。

  該處理器基於x86標準架構,兼容x86 32/64位指令,支持SSE4.2/AVX擴展指令集,最多八個CPU核心,主頻最高3.0GHz,支持雙通道DDR4內存,最大容量可達64GB。

  擴展方面,KX-6000系列已經獲得PCIe 3.0官方認證、USB 3.1 Gen 1官方認證。

  兆芯計劃今年9月開始量產KX-6000處理器。

雖然僅相當於Intel15年的水平,畢竟是自己的孩子,看著就比別人家的好。只要使用量上來了,通過幾代迭代,應該是替代Intel 和AMD還是可以的。


專用領域的相對來說比較好一些,部分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典型的設備商有:

  • 申威:申威處理器或申威CPU,簡稱“SW處理器”。申威對自主的Alpha架構在不斷深化升級,在雙核Alpha基礎上拓展了多核架構和SIMD等特色擴展指令集,主要面向高性能計算、服務器領域,在2016年國際超算大會評比中,基於申威26010處理器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系統(如圖1-9所示)首次亮相併奪冠,其峰值性能達每秒12.5×108億次浮點運算,成為世界首臺運行速度超109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 飛騰公司是中國國防科技大學高性能處理器研究團隊建立的企業,國防科大多年來在CPU領域的耕耘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2016年天津飛騰公佈了最新產品FT2000,它最早亮相於2015年的HotChips大會,代號“火星”,定位於高性能服務器、行業業務主機等。FT2000採用ARMv8指令集,但是使用自研內核,不同於市面上ARMv8的Cortex-A53\A57\A72(直接購買於ARM公司的內核)。FT2000之所以引人注目還因為它在性能方面,包括高達64個FTC661處理器核,其公佈的Spec 2006測試中,成績為整數672、浮點585,足以和Xeon E5-2699v3相媲美。這也是國產服務器芯片第一次在性能上追平Intel,存儲器控制芯片總聚合帶寬為204.8GB/s,超過目前的E5V3和E7V3,接近IBM POWER8(230GB/s)。跑分與Intel的Xeon E5-2699v3相媲美意味著飛騰2000對於很多商業應用來說已經完全夠用了,只要軟件生態跟得上,完全可以在商業市場上取代Intel的某些產品。


這都是在超算領域證明過自己的

綜上即使Intel AMD 高通都過國產停供了,只要我們耐下心來,雖然短期內有影響,但從長遠看均是利大於弊的。

題外話:現在已是全球一體化經濟時代,出現某國與某國完全停止貿易或者經濟互不往來的可能性比較小,完成停供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小,很可能就是針對某個領域或者某個行業進行切斷,但也要做好全行業全領域完全停供的準備,誰也不知道明天太陽能不能還從東方升起不是?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建章君
2019-10-11

高通營收的60%,英特爾營收的40%來自於中國市場,如果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可以預見高通與英特爾將會立刻失去全球的領先地位。臺積電、聯發科、三星等將會笑得合不攏嘴了,因為讓出來的市場將會變成是它們的。

假設美國足夠霸道,能勒令這些公司也禁止向中國出口芯片,那能怎麼樣?其實還是阻礙不了中國信息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的。說白了,我們的電腦、手機以及通訊設備的總體應用水平的確會大大受到影響,只能全部用國產部件。一下子會感覺設備粗糙很多但是不會出現沒得用的情況

但是我們現在軍用芯片的水平其實也已經不低了,殲20戰鬥機、055驅逐艦、空警500預警機、東風快遞以及各種人造衛星上的芯片,大部分都是國產的。

比如北斗二號衛星就已經全部採用了宇航級的國產CPU芯片,已經不用進口CPU芯片作為備份。此外,數據總線電路、轉換器、存儲器等也都是國產,整星的芯片國產化率已經超過98%。

現在我國的軍用芯片已經能做到出口,俄羅斯就進口了不少我們的軍用芯片。

那麼,軍用芯片能替代民用芯片嗎?被人卡脖子,沒辦法的時候,照樣還是能用的。國內軍用芯片目前普遍採用的是65nm工藝的芯片,與民用手機芯片目前採用10nm的工藝相比的確粗糙很多。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民用芯片65nm的時代大概是在什麼時候?其實國際上也就是2008年奧運會那會兒才逐步開始走向成熟。這個水平與第一代蘋果手機A4處理器的45nm工藝相比,還落後一代,但已經相距不遠了。

總體來看,中國目前國產的芯片工藝,可開始商業化的水平已經達到了28nm,這不是指限於實驗室的;12寸晶圓也已經批產;光刻機能量產的是90nm,而2020年能夠批產45nm;此外,其他真空設備應該都已經國產了。另外中芯國際其實已經能夠量產14納米制程工藝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這意味著什麼?中國國產的芯片行業根本沒有一般所想的那麼落後。如果外部真的斷供,中國必須全部用國產的話,真的逼一逼反而倒就一步一步趕上了。

因此,美國與中國市場博弈,最佳的策略不是勒令高通和英特爾斷供,而是在自由貿易的原則下,利用技術優勢廣泛佔領中國市場,使得中國國產芯片在市場跟隨上始終處於比較痛苦的狀態。這就好比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其實是最令人難受的。

特朗普政府製造出來的“中興事件”其實反而刺激叫醒了中國人,一點也不是壞事。

文化指路人
2019-11-04

隨著物聯網時代逐步來臨,世間萬物都將嵌入芯片而且都將是人工智能芯片,作為中興的一名職員我對4月6日美國製裁中興我深有體會。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當時美國製裁中興公司後,整個公司都處於休克狀態,沒有了美國的芯片、軟件、硬件等技術支持整個公司都停工了,美國此舉不僅會對中興產生影響也將會對全球的通信設備供應鏈產生巨大的影響,經過中興事件之後我對芯片設計、製造的複雜程度都有了基本的瞭解。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如果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後果不堪設想,這個問題很顯而易見,假如真的有這麼一天,那麼國內的計算機、手機等等電子設備在沒有找到很好替代芯片之前技術水平將大幅度下降,當前我國的集成電路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和攻堅期,對於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我們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樂觀。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總之中國芯片國產化任重而道遠,對於中國芯片產業而言與國外巨頭,比如英特爾、高通等深層次、全面的合作,其中一方面可以收穫更廣泛的關注度並推動整個產業加快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利於中國芯片企業在技術、專利等方面進行積累為實現全面突破奠定基礎。  

凯腾凯
2019-06-25

感謝邀請!

小編認為只要ARM對中國公司不斷供,中國芯片還是可以進行支撐的,不至於全盤宕機。

最近華為的麒麟810使用的自研的NPU架構,隨著華為公司的不斷擴張,麒麟系列的芯片中知識產權也在不斷的擴展,製造工藝上已經突破了7nm。麒麟系列芯片對高通的依賴越來越少。斷供的話可能對華為產生的影響不大

但是國內的其他電器廠商幾乎都會斷供。小米、魅族等系列手機芯片大多都是依賴高通、英特爾等公司的,這些公司對外宣傳的芯片大多都是在高通的技術基礎上進行了專業化改造。並未自主研發出高端芯片的核心技術。

今年,華為公司啟動了“備胎計劃”。主要是為了應對極限重壓情況下的公司生存問題。中國芯、中國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再一次成為了人們的訴求。面對這種訴求,華為、寒武紀等多方研發機構正在加緊研究。

談到中國芯,就不得不說中國芯的企業代表“瀾起科技”,這家公司的MB芯片領域的技術被絕大多數的大公司認可。最近,英特爾公司曾派人到上海考察,在認可瀾起的能力之後,決定投資瀾起芯片,停止研發自己的內存接口芯片。

可以說,現在的瀾起科技是中國芯的領航者,期待未來瀾起科技更多豐碩的成果。讓中國芯發揚光大。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假如美國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會怎樣?

些許拙見,供您參考。

從事互聯網開發多年,歡迎大家騷擾

波士财经
2019-04-01

這個假設很有意思。雖然是大概率不會發生,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假如高通和英特爾停止向中國出口芯片,那就意味著中美之間全面對立,不僅是一個簡單的貿易戰了。但這個話題太大,我們還是從單純的貿易角度,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中國大概佔了全球芯片需求市場的50%,但自給的只有10%。

首先受到衝擊的是,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智能手機主流的企業,受到重創。包括小米、VOVO、OPPO、以及華為等。因為沒有一家智能手機廠商,能夠離開美國的芯片供應。包括華為在內。不要以為華為有自主芯片就能夠脫身事外,華為的很多芯片也是美國進口的,不都是全部自己能夠設計製造的。

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因為沒有芯片支撐,中國移動智能通訊行業陷入寒冬。這是必然的,可能需要幾年才能緩和過來。但有一點是,如果美國這樣幹,那麼中國必須尋找變通模式,那麼那些所謂的知識產權,將成為笑話。必然有大量的中國企業,開始進入芯片製造,既然大家開幹了,誰理你知識產權問題。然後中國在經過幾年的陣痛期之後,芯片行業迅猛發展,OK,以後每高通、因特爾什麼事兒了,你們自己玩兒去吧。

其次是,中國其他產業也會受到衝擊。要知道,高通、因特爾的芯片,可不僅是隻有手機芯片這麼簡單。還有個人電腦和服務器芯片,如顯卡 CPU等。那麼中國的電腦製造商、服務器製造商等,也將受到重大打擊。

最後,高通與英特爾同時受到巨大沖擊。

殺人一千、自損八百。中國是全球芯片最大的消費市場。

從2008年開始,芯片連續10年都是中國第一大宗的進口商品。2008年進口了1354億塊,花了1295億美元。2017年,中國進口芯片3770億塊,花了2601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進口1670億塊,花了1367億,增長35.2%。

2017年,中國生產了19.2億部的手機,佔全球總量75%;生產了3.1億臺電腦,佔全球總量的95%;還生產了1.7億臺彩電,佔了全球總量的60%。

高通與因特爾芯片,出要都是供應中國廠家,不買給中國賣給誰去!

雖然他們可以將芯片授權給其他國家的智能手機制造商製造,但要一下子達到中國這些廠商的水平,也需要幾年的磨合與沉澱。不要以為有了芯片就有了一切,這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這是兩敗俱傷的事兒,大概率不會發生。但如果發生了,辦法總比困難多,雖然包括光刻機、刻蝕機、晶圓切割設備等額核心設備不好買,真的到了只能靠自己的時候,也只能靠自己。

荒1978
2019-05-15

停止向中國出售芯片?美國兩大芯片公司估計會向特朗普撕破臉。美國也就高端芯片厲害,差不多佔到高端市場的百分之九十,另外還有日本荷蘭佔百分之十。但美國一單旦沒了中國大市場,它那芯片基本在別的國家就沒多大意思了。而芯片是要大投入大回報的,中國一旦被美國拒售,開始自力更生差不多五年完全可以自己做出芯片出來,而五年的空白期,中國民用部分沒什麼問題,軍事部分或多或少可以從各種渠道搞到一些,而且中國現在很多不是做不來,只是工藝不能做得很小。像導彈,衛星完全沒問題。而五年後,美國沒有市場喂的兩大公司,估計也差不多被別的公司兼併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