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10 個回答
鹰鸽分析
2019-05-30

有關我國下一代艦載機的爭論持續已久,至今尚未得出最終結論,無論是殲-20,還是沈飛主打的FC-31都有可能,這個問題需要時間去驗證,等到下一代艦載機正式列裝部隊方能最終知曉。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為什麼說殲-20上艦有可能呢?

從海軍當前中型航母+殲-15重型艦載機模式來看,軍方更傾向於使用重型機,因為重型機擁有作戰航程遠、載彈量大以及空戰火力強等特點;雖然重型艦載機帶來的直接缺點就是載機數量較少,這是體型尺寸所決定的。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廣為周知的我國遼寧艦和國產航母採用滑躍式起飛甲板,艦載機無法滿載滿油起飛,在這特定環境下重型機與身俱來的優勢彰顯無遺,這也是軍方最終選擇殲-15起到決定性因素,在此之前,軍工部門曾以殲-8戰機做過相應試驗,殲-10也曾一度被認為是我國第一代艦載機,但最終海軍還是選擇了殲-15重型艦載機。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這也是有一定作戰考量的,眾所周知,航母作戰能力由艦載機回收時甲板能調動多少數量來決定,航母的作戰空間就那麼大,作戰狀態下甲板上能停放的戰機數量也就那麼多,其次機庫戰機維修保養能力也就那麼大;在這個固定前提下,中型艦載機尺寸雖小,但相比重型艦載機在單位空間內至多也就多個兩三架左右,起飛點也就那麼多,回收點也是固定的,這種情況下,重型艦載機的優勢就真正體現出來。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簡單點講就是,一艘航母能起飛、回收的戰機數量就那麼多,後勤保障能力也是相對固定的,起飛戰機數量無論是滑躍起飛方式還是彈射起飛方式都是一樣的,重型艦載機的作戰能力更加突出;搭載中型機只不過數量能得到提升而已。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因此,重型機上艦優勢並不少,殲-20上艦還有何不可呢

遵循上述邏輯,殲-20上艦後綜合作戰能力要比沈飛主打的FC-31強的多,兩款戰機在技戰術指標設定上完全就不在一個檔次。因為殲-20從設計之初其技戰術指標直指美國F-22,也就是說殲-20的主要對手將是F-22,對付F-35這樣的多用途能力出眾的戰機更顯得遊刃有餘。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此外,我國航母規模最終絕不會達到美國當前兩位數的規模,有限的數量,想要取得局部優勢,首要下手方向就是艦載機,也是實現這種作戰能力超越的捷徑。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所以,殲-20經過針對性改裝,完全具備上艦的條件,無論從軍方的作戰考量以及需求,還是長遠提升航母綜合戰鬥力,殲-20都能滿足要求。

需要著重申明一下,本文只是論證殲-20具備上艦的能力,但並不認可殲-20就是我國下一代艦載機,這個問題需要時間去驗證,耐心等待官方有關消息實錘或是等下一代艦載機真正服役方能最終大白於天下。

晨曦军情
2019-06-10

殲20是我國最新研製裝備的第五代隱身重型戰鬥機,也是被廣大中國軍迷們寄予厚望的國之重器。大家當然希望看到殲20能夠多多益善,儘快大量進入我軍的海空軍航空兵部隊服役。尤其是航母艦載機部隊,作為全軍精銳中的精銳,更加應該優先獲得最強的戰鬥機,因此許多人都傾向於以殲20為基礎發展一款第五代艦載機,這樣就可以有效遏制主要假想敵F35艦載機的威脅。

只可惜直到目前為止殲20依然沒有上航母的跡象,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到底是海軍方面對殲20的性能不夠滿意呢?還是殲20存在難以克服的上艦障礙?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根據種種跡象表明,這兩個理由其實都不成立。首先中國海軍航空兵對於航程遠、載彈量大的重型戰鬥機向來是青睞有加,現役的四代機絕大部分都是雙大推重型機,比如蘇30MKK2、殲11BH/BSH、殲15等等,像殲10這樣的中型機僅僅象徵性地列裝了一個團。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如果我國的第五代艦載機同樣是雙大推重型機,海軍當然是求之不得,一來技術比較成熟,二來作戰能力也足夠強大,可以快速形成有威懾的戰鬥力。如果連殲20的性能都不滿意,還有什麼機型能夠入其法眼?難不成直接從四代機過渡到六代機?其次過去長期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那就是殲20的機體過於龐大,導致上艦比較困難。但是隨著殲20和殲16同框官洩照片的曝光,這個說法不攻自破,因為殲20的尺寸並不比殲11系列更大。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既然殲11系列都可以上遼寧號航母,那麼殲20就沒有任何不行的理由,更不要說後續國產航母的滿載噸位、甲板面積、機庫容積都比遼寧號航母更大,搭載殲20更加遊刃有餘。實際上真正阻礙殲20上航母的因素:一是時間,二是需求。這個時間嘛,很好理解,由於我國航母研製建造工作起步較晚,目前尚處於小步快跑的追趕階段,先搞兩艘蹺蹺板航母來練練手,以積累經驗、培訓人員為主,滿足實戰需求還在其次(也沒人指望用蹺蹺板航母去跟人家的核動力彈射航母硬槓吧)。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既然如此我們總不可能專門為了兩艘蹺蹺板航母去發展一款滑躍起飛型的殲20,這不是白白浪費資源嗎?至少也要等到國產平板航母出來以後,再配套彈射起飛型的第五代艦載機,所以殲20上航母的時間還沒到。至於需求方面,目前依然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問題,也就是海軍對第五代艦載機各項性能的取捨平衡。是以追求最強戰力為目標,延續重型艦載機的傳統;還是以追求最佳性價比為目標,效仿美國海軍的現成經驗改為使用中型艦載機(也就是FC31的發展型)。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應該說這兩個方案是各具優勢、難以取捨,支持殲20上航母的觀點認為我軍跟主要假想敵相比,無論航母規模還是載機數量都有很大差距,只有配備重型艦載機才能以質補量;支持FC31上航母的觀點則認為中型艦載機對航母空間的利用效率更高,有利於增加載機數量、提升任務彈性,而且FC31的生產商沈飛也有更為豐富的艦載機研製經驗,與海軍的合作也更加深入密切,有著近水樓臺的便利。因此,我軍第五代艦載機最終花落誰家還是一個大大的未知數。

作者:刻雨無痕

兵说
2019-01-07

分享專業知識,奉獻原創精品,我是兵說,歡迎關注。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近些年,關於殲20上航母的討論一直停不下來,有支持殲20上艦的,也有支持殲31上艦的,還有主張另外開發一款隱形艦載機的。殲20飛機問世後不久,就憑藉其出色的氣動設計贏得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也提升了我國航空領域的實力。但殲20本身是一款重型戰機,最大起飛重量甚至超過了殲15,達到了37噸。而且殲20的機身較長,可以說是目前國際上先進戰機裡最長的一個。其重量和尺寸都對上艦產生負面影響。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先說重量,37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已經超過了美國航母彈射系統的極限。而我國暫時還沒有彈射系統,如何讓這麼重的戰機安全的起降,是個問題。37噸只是陸基機場起飛的最大重量,如果要上艦,結構還需要加強,起落架需要加固處理。按照國際上一般的慣例,陸基飛機改成艦載機後,至少要增加10%到25%的重量。如果這樣看,殲20最大起飛重量就直奔40噸以上,難度很大。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殲20飛機機身很長,嚴重影響載機數量。如果是翼展很長的話,可以把機翼摺疊起來,但機身瘦長就不好處理了。如果按照中型航母的機庫面積和甲板空間來算,殲20的載機量會非常有限,影響戰鬥力。想要讓殲20上艦,恐怕需要大型航母才行。

殲20強調的是高速性能,而艦載機強調的是均衡。殲20需要進行一定的改動,完善其低速起降的氣動效率,但這樣改動是否對殲20能力的發揮有利,還要經過實踐和空氣動力分析來判定。從目前情況看,殲31上艦的難度要比殲20小一些,畢竟殲31體量更小,也更容易調整,沈飛在艦載機上也更有經驗。

魂舞大漠
2019-06-10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如果要問,殲-20上得了航母嗎?這是一個不爭的實事,殲-20可以優異的起降能力,上艦沒有問題。能載多少數量,才是問題。航母在單位時間內,分批次出動,出動的戰機數量,與執行任務能力是正比例關係,作為重型艦載機的殲-20,佔用航母空間比較大,嚴重影響載機數量。加之,殲-20是隱身飛機,載彈數量與中型機區別不大,效費比並不佔優勢。航母控制海域是一定的,殲-20能完成的任務,中型五代機也有相當的作戰半徑,完成殲-20的任務沒什麼不可以,因此,對比之下,中型機以載機數量多,作戰效費比大等優勢,目前呼聲最高。我們的專家也講,對比殲-20,殲-31如果成熟,上艦自無問題,針對的就是殲-31的中型機優勢。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以作戰任務而設

國際上,目前最好的艦載機,當屬美國的F-35,也屬於中型機的範疇。其制空能力不低,制海和對地攻擊,也有很大能量。美軍航母艦載機如此,他國的艦載機,大部分以四代機為主,因此我們未來遠海,僅以目前中型機殲-31性能分析,完全可以應對,沒有什麼不可以。能滿足使用,性能上不落於下風,一款中型就可以。更何況,當代海戰,比拼的不是單機性能,靠的是整個海戰體系作支撐呢。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殲-31上艦的可能性

自籌資金髮展的一款飛機,自它出世,既被網友們所看好。僅以它的雙前輪設計,上艦就嘎嘎的,沒有問題。殲-31的總師說,之對F-35,要訣是一快二騙三準四狠,快字好理解,沒有那麼肥,是雙發,有動力優勢;二騙的要義是,它出色的隱身能力;三準都知道,機頭空間大,可以加裝更大的雷達;四狠,說的是攜帶武器,我們的霹靂有射程遠威力大的優勢。也許正因為這樣,也被軍迷網友們所看好。

艦載機,我們使用殲-15,建立了一定經驗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军武数据库
2019-05-31

這事現在是各種抓耳撓腮、火燒眉毛、上躥下跳、惶惶不可終日的話題啊!

敢提出來,佩服題主的勇氣。

目前來看,我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艦載機,這是我們特別痛心的一件事。國產航母的光輝如日,這樣就很難讓人看到太陽上的黑子了。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誠然,遼寧號的正式入役打破了我國海軍沒有航空母艦的的窘境。但是我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軍艦載機呢!


目前我們的航母艦載機是殲-15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這已經代表了我們目前艦載機的最高水平。但是一定得清醒的認識到,殲-15實際上僅僅是十分初級的航母艦載機。


對於艦載機來說,當年我們是沒有原型機的,而且艦載機相對複雜的設計結構和功能在我國是沒有任何先例的。於是,在我們從烏克蘭購買到一架沒有完工的Su-33原型機T-10K-7(亦報道說是T-10K-3)後,進行逆向工程開始了我們自己的艦載機建造計劃。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然而,機遇和我們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即便是Su-33都不是一架合格的艦載機,就更別提T-10K-7了。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Su-33作為俄羅斯上艦的現役戰機實際上只生產了35架。第一架Su-33在1998年開始服役,從2017年後,所有的Su-33已經從蘇聯航母上撤下,全部被腿短的Mig-29k替代。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而我們自己生產的殲-15,生產了42架,已經先後出現過5次重大事故。造成4架殲-15完全報廢。損失率已經超過10%。我們目前也沒有繼續謀求建造更多的殲-15戰機。


其實這點中俄兩國都在走一個正確的路線,退役掉重型艦載機。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Su-33或者殲-15這樣的重型艦載機其實也已經不適合航母的使用了,航母上使用的艦載機都在往中型化和輕型化發展。不斷的增加重型艦載機的數量是逆歷史潮流的舉動。


再說殲-20。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網傳了很多殲-20上艦的消息。但我們目前要清醒的認識到,殲-20並不是一個合適與航母的機種。

航母上所載的艦載機往往要在執行對空任務之外還要實施大量的對海對地攻擊任務。要不然航母周圍的空域是有制空權了,但航母戰鬥群在安全穩妥的制空權下並不發起對地對海作戰任務就是不作為了。


而從我們目前來看的殲-20來看,第一是重型戰機(不符合潮流);第二是一個空優戰機,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和武器適配性都還有不足。如果殲-20上艦那麼就會成為一個制空之外毫無作為的戰機。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這是小鷹級航母的第二艘“星座”號。從這個照片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當年的航母艦載機配置情況。W君來說一下:

在前部甲板上停放著的艦載機是F/A-18型戰鬥轟炸機。在尾部著落區域停放的是F-14截擊機。甲板中前部分停放了S-3海賊反潛機,A-6攻擊機和A-7攻擊機,在艦橋後側停放了3架E-2預警機,E-2預警機後邊還有兩家SH-60海直升機。

我們的新航母(1-3艘)其實在搭載和作戰能力上僅僅接近於小鷹級航母,但搭載能力明顯不足。


在美國當年的狀況下,一艘航母用了7種類型的艦載機以完成航母所需要執行的所有任務。我們的殲-20如果上艦的話也就只能相當於F-14的地位完成一些制空權奪取的任務。那麼剩下的任務空缺勢必就需要其他型號的戰機來填補。問題是——我們目前也沒有!


在看現在的美國航母搭載情況: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這是CVN-76里根號航母。在其上方搭載的機種我們可以辨認只有三種,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E-2D預警機和SH-60海鷹直升機。問題是美國航母的任務並沒有減少。制空、對地、對海等任務全部由單一的一種戰機完成。


這就要求航母上配備一種任務適應性更強的多用途戰機。顯然殲-20並不是這種戰機。

而且殲-20如果要做上艦,那麼從結構上所需要的改變會很大,也不亞於再專門研製一種新型的通用戰機了。

兵者诡道也
2019-01-06

關於中國下一代艦載機究竟是選擇殲20還是殲31,早就讓廣大軍迷和網友操碎了心,有人說殲20上艦明顯比殲31更有優勢,能夠幫助中國壓制美國的F-35,也有人認為中型隱形艦載機是未來發展趨勢,用數量換質量的做法不虧,殲31比殲20更有應用前景。總之,公說公有理,誰也不服誰。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殲20上艦想象圖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殲31上艦想象圖

前段時間傳出中國海軍內部已經正式把殲31“扶正”,賦予其中國下一代艦載戰鬥機的“名分”,但這則新聞的迄今尚未經權威機構確認,可信度存疑。先不管殲20最終能否上艦,我們不煩來簡單分析一下殲20上艦的優缺點。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殲31上艦測試CG圖

優勢:重型戰鬥機天生比中型艦載機擁有更多的燃油和掛載量,意味著更大的航程和掛彈量,這會使得殲20在面對米格29K、陣風等中型艦載機時擁有比較大的優勢。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缺點:一方面,根據資料顯示,殲20長21米,翼展13.88米,這個尺寸在重型機中並不“誇張”,遠沒有大家所認為的那樣“笨重”,但相比中型機還是明顯要長了很多(米格29K長為17.39米,翼展11.32米),這意味著即使經過摺疊,殲20還是比米格29k佔空間,所以殲20上艦的話整體艦載機數量要少於中型機。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殲15即使經過摺疊還是“偏大”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相比之下米格29K就顯得“小巧”很多

另一方面,未來國產航母肯定是彈射型航母,雖然彈射起飛相比滑躍起飛對艦載機自重要求有所降低,但還是會有限制。譬如,一般認為電磁彈射最大值不應超過35噸,而根據資料殲20空重16.5噸,正常起飛重量31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7噸,明顯超過這個數值。因此,殲20要上艦必須要限制重量,這就對艦載型殲20的研製工作增加了難度。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殲20上艦測試CG圖

現在還無法確定殲20能否上艦,一切還得由專家經過精密驗證後才有結果。不過,不管是殲31還是殲20上艦,都值得我們高興,因為這將是中國人自主研製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艦載機!為中國科研人員鼓掌!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中航工業宣傳片中赫然出現殲20身影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殲20模型被放在國產航母模型上

歡迎關注“兵者詭道也”,將持續為您帶來原創解答。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沐风谈兵论道
2019-06-07

殲20到底做不做為下一代我國的艦載機,自從殲20出世以來,這個爭論就一直不斷,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支持的人蔘考殲15艦載機是重型機,所以認為下一代艦載機也是像殲20這樣的重型戰鬥機。反對的人認為,殲20作為我國新一代隱形戰鬥機,擁有很強大的空中作戰能力,但是對海面上的艦艇和水底下的潛艇,作戰能力較相對較弱。也就是說如果殲20上艦的話,只能擁有強大的制空權,而不能擁有制海權。所以認為殲20不適合作為艦載機使用。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沐風倒是認為殲20有上艦的可能性。首先說一下,即便是重型戰鬥機,在航母上也擁有起飛的可能性。並且殲20使用的發動機比殲15更加先進,短距起飛能力也比殲15勝出的不是一星半點,殲15完全可以在遼寧艦上起飛,那麼殲20也擁有相同的能力。這還不考慮我國003型航母改用平直甲板和電磁彈射起飛方式,應用電磁彈射起飛方式對戰鬥機的重量要求不是那麼嚴格。即便是重型戰鬥機,在航母上完全可以照樣起飛。並且航母上艦載機的編隊也不是隻以一種飛機為主,除去戰鬥機外偵察機也是必要的裝備,還有反潛機。所以對於殲20,對海作戰能力不強,這個問題完全可以由其他飛機來填補空白。殲20只專注於對空作戰了就可以。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殲20如果要作為航母上的艦載機的另一個問題是需要加強起落架的強度,艦載機在航母上起飛並不是什麼問題,關鍵問題是起飛後可以安全降落。大多數艦載機墜毀是在艦載機降落到航母這一階段發生的。所以殲20如果想要作為艦載機的話,首先要加強起落架的強度。有人可能認為我國航母的滑躍式起飛方式並不適合重型艦載機,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遼寧艦隻是我國的實驗型航母,而我國未來航母的發展趨勢也一定是像美國那種核動力、平直甲板、電磁彈射起飛這種新型航母。而這種航母的艦載機的重量要求就寬鬆的多了。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但是殲20到底會不會作為下一代艦載機,還是期待官方發佈的消息吧。以上內容完全是沐風的個人見解,歡迎不同見解的朋友在下面討論。

家香水饺
2019-01-03

其實殲20為什麼不能上航母的原因,都是一些常識性的東西,就是個大身子重。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中國目前只有一艘航母遼寧艦,滑躍起飛方式,艦載機殲15,最大起飛重量33噸。其實這個33噸的起飛重量只是個數據,因為殲15滿載33噸很難在遼寧艦上飛起來。當然,如果有彈射器的話又另當別論。也就是說,殲15在遼寧艦上滿載起飛已經很困難,那麼滿載40噸的殲20在遼寧艦上滑躍起飛就會更困難。起飛重量和起飛距離成正比,起重越大起距越大。結論是殲20不可能上遼寧艦類似的航母,包括正在海試的02號航母。那麼如果03號航母上了電磁彈射器,殲20能否上艦呢?答案是否定的,不能。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大家知道,現在的殲20空重是17噸,滿載39噸,如果改造成艦載機,份量要增加10%以上,也就是說滿載肯定超過40噸,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彈射器能否將40多噸的殲20彈飛起來。現在世界上最大彈射器是美國福特號上的彈射器,設計彈射重量是45噸,而美國所有迷尼茲級航母的彈射重量都在40噸以下,大黃蜂起飛滿載是35噸,都在40噸以下範圍。有消息說中國03號航母的彈射重量也是40噸,單從這一個原因說,殲20上艦的機率就很渺茫。除非中國有了更大的彈射器。而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殲20著陸剎車距離是800米,雖然有攔阻裝置,但巨大的衝擊對撿阻裝置也是非常恐怖的考驗。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殲20,是中航成飛為中國空軍研發的一款第四代隱身陸基空優殲擊轟炸機,其各方面綜合作戰性能不亞於F22,而對F35具有碾壓優勢。雖然殲20如此優秀,但要改造成艦載機,無異於重新設計一款殲20版本的飛機,其工作量之巨大也另人卻步,因為成飛沒有生產艦載機的經驗。相對於殲20,沈飛的殲31則從各方面考量更符合上艦要求。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記得幾年前央視財經頻道作了一個對話專題,當時中航老闆林鳴遠就說殲31完全可以乾死F35,殲31就是為了乾死F35而生,當時聽了很來勁。但後來看到很多媒體和網友們對殲31的解析文章,說殲31是沈飛自己立項自籌資金生產的一個外貿型號的隱身機,而且說殲31個太小發動機不行冒黑煙,等等。其實細想想,針對殲31的各種說法可以全當沒有。如果沒有中航點頭,沈飛能自己偷偷的立項研發生產嗎?豈不是反了?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自從殲31試飛,無論怎樣想都有上艦的味道,而且沈飛緊靠北海艦隊,有生產艦載機的經驗。一款艦載機從試飛到定型也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進步過程,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對沈飛的努力視而不見或一刀切式的否定。有資料顯示,殲31的機身採用了大量複合材料,鈦合金佔比達到35%,殲20只有20%左右,提高了有效載荷,為上艦打下一個良好基礎。有網友說殲31個頭小負載小,航程短作戰半徑小,不堪重用。這裡有一個悖論,既然上艦了為什麼還要大航程艦載機?當然不是多此一舉,而是航母本身就是一個移動式投送作戰平臺,對艦載機的作戰半徑要求沒必要太刻恪,記得當年英國鷂式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只有600公里,還沒有殲31的2分之一,關鍵是起飛作戰效率才是重點要考慮的。從這個角度講殲31肯定優於殲20。並且,還能多上艦幾架。殲31的滿載起飛重量只有30噸,比殲20要輕盈很多,可以大大縮短波次進攻之間的銜接時間,掌握戰爭主動權。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03號航母呼之欲出,中國新型艦載機也要首秀,不出意外,肯定是殲31的艦載版本,讓我們試目以待吧!祝願祖國繁榮強大,人民幸福安康!

本文圖片取之網絡,謝謝閱讀請多關注!

海事先锋
2019-01-03

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也是一款重型作戰飛機,滿足了空軍對於未來五代機的需求,但是隨著我國擁有航空母艦,海軍對於五代機的需求也迫切起來,那麼為什麼海軍不選擇殲20上艦呢?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圖為艦載殲20設想圖。

要說殲20不上艦,就繞不過兩個東西:鴨翼和體積。有人說帶鴨翼的飛機不適合上艦,因為需要加強的地方更多,如果非要上艦,那麼需要對結構進行加強、增重,如此一來,飛機的性能會受到很大影響。另外,還有人說殲20的體積太大,由於機體過長導致航母不能更多的搭載艦載機,會滿足了質量,影響了數量。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圖中可見,殲20的翼展和長度還沒有殲16大,殲16和殲15系出同門,長短寬度差不多,可見殲20上艦也不會影響載機數量。

其實,這兩個說法都是有問題的。首先,殲20之前也有很多戰鬥機是帶著鴨翼成為艦載機的,比如法國的陣風M戰鬥機和俄羅斯的蘇33戰鬥機,以及我國的殲15戰鬥機,雖然他們都帶有鴨翼,也為了上艦付出了重量代價,但是也足夠證明鴨翼飛機是可以上艦的,甚至對於飛機的短距離起飛是有好處的,蘇33和殲15就是為了短距離起飛才加上的鴨翼。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圖為準備在航母甲板上降落的殲20艦載機。

至於說殲20體積太大,這更是無稽之談,殲20的具體尺寸數據至今尚未公佈,僅從其和殲16並排停放的畫面就能看出,殲20是絕對比蘇27系的飛機佔據空間要小的,如果殲15這樣的飛機上艦都不怕影響數量,那麼殲20就更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了。如果採用鴨翼和機翼的摺疊技術,那麼殲20還能更加節約空間,在航母上擺放更多的飛機。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艦載機必須要側重攻擊能力,圖為F35C型投擲精確制導炸彈。

但是海軍也確實到現在都沒有選擇殲20,原因或許在於海軍想要的並不是一個專注於制空作戰的五代機,就和所有的航空母艦一樣,我國海軍對於航空母艦是有攻擊要求的,航母必須具備強大的火力突擊能力,而不僅僅是制空權爭奪的作用,事實上,歷史上所有的航母作戰第一目標都是敵人的艦隊,而非是敵人的飛機。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圖為掛載4枚YJ91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隱身五代機艦載機設想圖,攻擊是艦載機的首要任務。

所以殲15也是需要掛載4枚YJ83反艦導彈的,而殲20即便是足夠強大,也可以使用先進的制導武器,也還是不能滿足攻擊的要求,海軍需要的重型五代機一定是一個非常強調航程、半徑、掛載能力的飛機,要能夠執行遠程精確的攻擊,可以對海面和陸地目標進行打擊的飛機,那麼這個飛機彷彿殲31更加適合,但是那是一箇中型飛機。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圖為軍博航母模型上的殲20艦載機。

於是乎,海軍很有可能選擇在現在的殲31的基礎上,放大一個重型的艦載機出來,作為自己的第五代重型艦載機,但是結果如何,我們還需要拭目以待。

军武最前哨
2019-01-02

我們先來通過一張圖片直觀的感受一下殲-20的實際大小: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不難看出,通過對五款戰鬥機的對比,殲-20的體型可以說是目前主流戰鬥機中最大的!那麼是否就因此將其從成為艦載機的可能中排除出去呢?您接著看:

航母在戰爭中的作用是什麼?即一個可供以戰鬥機為主的飛機起降的移動機場或者平臺。它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飛機起降模式,使之具備機動能力;尤其是在核動力問世後,更大大增加了自持力。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但與此同時,航母相比陸地機場也存在一定的缺點:甲板空間有限、跑道距離有限、起降難度增加等。也是因此,航母對於艦載機的選擇有很高的適配性!並非只要是戰鬥機就都可以充當艦載機。

我們以現有的航母遼寧艦和艦載機殲-15為例:遼寧艦的滿載排水量為60900噸,嚴格意義上屬於中型航母,這也就意味著它的整體尺寸和搭載空間遠低於大型航母。所以,艦載機的選用一定要具備起飛距離短、佔用空間少、自重小等特點。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但需要注意的是:殲-15艦載機的各項尺寸反而都要大於殲-20!殲-15艦載機全長22.28米、翼展15米且可摺疊、自重17.5噸;殲-20戰鬥機全長20.3米、翼展12.88米、自重17噸!既然體積比殲-15小,殲-20為何沒有被選作艦載機呢?

首先,殲-20的研發定位就是一款適用於陸基起飛的制空戰鬥機;如果在不經改裝的情況下,根本不具備上艦的條件!比如它的三角翼加鴨翼的氣動佈局,就很難實現類似殲-15那樣的機翼摺疊。

為什麼殲20不上航母?

其次,體積比殲-20更大的殲-15其實質是我海軍航母艦載機的一型訓練、過渡機型;因為在迫切需求下更容易被改造為艦載機,所以才會被採用。可以預見,未來的主力艦載機還會有另外的選擇。

總體而言,殲-20之所以現階段沒有被用作艦載機,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1.其研發初衷是優先滿足空軍需要;2.體積相比除殲-15以外的艦載機還是過大;3.改裝代價太高;4.保有數量太少;5.或已確定艦載機另有選擇,比如殲-31.

我是軍武最前哨!

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帶來精彩內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