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

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
10 個回答
梅花59058193
2017-08-31

簡短地說,人性當然本善。這從«三字經»


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

那裡也提到。

亭明1
2017-08-21

人性概括起來有三個層面,即:天性,秉性,習性。天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是純陽的,是至善的,就是孟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秉性就是父母所生所秉賦的性。是純陰的,是惡的。就是荀子說的人性惡。習性是後天教育養成的。有陰有陽,有善有惡。 人在受情緒影響的時候所表現出的是秉性。在正常狀態下,比較理智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是習性。人在頓悟,開悟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天性。 古人說人性善主要是要人發揮其天性,性善論給中國人民奠定了道德基礎,行善事,做好人是一個想實現自我的必由之路,保持住善不喪失,才是真正的自我完善。所以古人說人性本善。

扶摇直上九万万里
2017-08-21

人之初 性本惡

“人之初,性本惡”這一性惡論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提出的,這一說法與儒家創始人孔子《三字經》中所提及的“人之初,性本善”是相佐的,但個人認為,這是更為進步更為理性的說法。

荀子對這這一說法進行了更為理性的闡述。他對人性下了以下定義:“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也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根據荀子的這一說法,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剛出生的嬰兒,是沒有所謂的“善”的。首先,他會哭會鬧,不開心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哭,會跟人搶東西,會心血來潮就掐家裡小貓的尾巴或者揪小貓的毛髮。很明顯這些都不能稱之謂善吧?相反,人的“善”是經過後天教育,長輩傳承而來的。在其“人性”的基礎上,以及後天教育、改造和法制約束的條件下,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品性。因此《三字經》中的第二句:“性相近,習相遠”是完全正確的。我也不因為我認同性惡論而去否認孔子的《三字經》,只是觀點不同罷了,對於有理論依據的理論,我還是相當崇敬孔夫子老人家的。在接觸到的西方文學中我們也不難找到與荀子不謀而合的觀點。基督教義中提到了,人都有“原罪”,否定了“原罪”,就否定了基督的“救贖”,基督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基督教中,定義了人的“七宗罪”,即:饕餮、貪婪、懶惰、淫慾、嫉妒、暴怒、傲慢。所以,在歐洲的社會發展中不是提倡“施仁”,而是“抑惡”——通過法律,信任制度。這也造就了西方文明的法制觀念十分強硬。在此,我從西方文化的角度來論證性惡論的成立並不是說否認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可否認的,儒家文化中許多主張對當世乃至後世都是影響深遠的,我只是認為,學習應該帶著思考,我們要用辯證的目光去研究先人為我們留下的不朽成就,結合西方一些理念,通過對比,融會貫通,得出一些更為系統,邏輯性更為緊密的理論。我們都知道孔子是位偉大的思想家,但是,我們要明白,他說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理念的依據是什麼?你是否想過,一個沒經過教化的野人,會謙遜有禮?會助人為樂?會與人為善?答案你都知道吧?野人是吃人的。

~ 1 / 2 ~

贊同性惡論,並不是說可以在犯錯,對別人造成傷害後用這個理由開脫自己,說這是人的本性,不是我的錯,你也有的。而是要清楚地通過行善洗惡形成一個完整的人,以補缺的形式完善人生。譬如說,自私的確是人的本性,但你不能因為它是本性就覺得我這樣沒錯,而是,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別人通過教化,馴化了這個錯誤的本性。而你,做到了嘛?如果只是順著本性發展,那你就僅僅只是人類最原始的形態——動物。難聽點說,就是“獸”。通過對儒家學派荀子說提出的性惡論的瞭解,我認識到對每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來說,身為父母,兄長,鄰居或者教師的你,有多麼重要,你的言語與行為都決定了是在潛移默化地引領一個性本惡的人為善亦或推其更為惡。更昇華一層來說,通過儒家文化的薰陶,認識到人類社會必須創建有利於加強道德觀念教育、法制建設和來自自身以外監督的社會體制,以適當扼制其醜惡本性的出現社會才可能向文明、博愛方面發展,才可能趨於和諧。

钢本儿不懂毛也也
2017-08-21

我理解的應該是人性本善,當然肯定也有人認為人性本惡,但我們沒必要去想辦法駁對方,因為這個問題早已存在,這不還是沒有明確答案!

當胎兒呱呱落地開始,他就被定義為人,這時,他的思想就是張白紙,因為這時的他連生死還無法理解更何談善惡!不過是往後的日子,這張白紙上會被寫上什麼!寫的是善便是善,反過來就是惡!那麼嬰兒是善是惡,我們就不要談論了,沒有意義!他只不過是張白紙!

嬰兒不能談論,那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一個人只要尚且有羞恥之心,即便是大惡之人,他本性還是善的!記得看過一個歷史故事,只是我忘記了主人公叫什麼了!暫且起個名字叫司馬南吧!說,一日,司馬南外出,不巧司馬南半路上遇到一夥劫匪,若司馬南不交出盤纏那就只有死路一條!而此時喜劇性一幕發生了,司馬南非但不慌,而且奇怪的道了句,各位都是好人為何要在此地當劫匪呢?劫匪被說的一愣,然後告訴司馬南自己都多壞,有多少條人命載在他們手上,怎麼可能是好人呢!司馬南接著說道,不信的話你們聽我的話看你們能不能做好人!劫匪也是傻的可愛就這麼答應了,司馬南並沒讓他們做多難的事,只是命令他們當著他的面脫衣服,當脫的只剩一塊遮羞布時,司馬南繼續讓他們拖,這下劫匪們不願意了,很是憤怒!感覺遭了戲耍!司馬南趕忙說,這已經足以證明你們還能為善,你們還有羞恥之心,有美醜之分!那麼善惡又有什麼分不清的,如果願意就作我的隨從,從此向善!故事結局司馬南成功了勸善了劫匪!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本無噁心!但經歷過一些事後犯了大錯被鎮於五行山下,幸得唐僧解救,隨後再觀音和唐僧的努力下不也從善了嘛?

極惡之徒在行凶之時,若聽到一些能觸動他們心靈深處的東西他們流露出來眼神也會出現波動!說不定受害者也能獲救!

說了這麼多,不在乎,人性深處本就有那麼一絲善念,如果沒有,即便他人再苦口婆心勸歹毒之人從善也是徒勞!正因為有那麼一絲善所以每個還是孩子時思想就被寫下惡的人,都能被勸善,只是勸善之人能否撥動惡人心中那根弦!我也相信有一些國人噴中國,但真正祖國受到他國侮辱時也會噴回去,就是我的東西再不好也只能我自己說別人還不能指手畫腳!那噴祖國的人不愛國嘛?不是,只是缺少一個機會觸動內心深處的那一方柔軟!當然,也不在乎有些人本身就不把自己當作中國人的,那這些人就沒什麼好說了!

說這麼多隻是要說,人心深處都有一絲善,只是看能否被撥動!噴祖國的不一定不愛國,當然做壞人的不一定就一輩子註定是壞人!只要能觸動一切皆有可能!
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

黄山一片云
2017-08-21

這個問題如果從辯證的眼光看就是矛盾的兩面。無“善”何有“惡”,無“惡”何以“善”?古人認為“人性本善”,其實不然。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大儒,他主張“人性本善”;荀子也是儒家一派的,他雖然主張“人性本惡”,但他也主張“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還有一古人叫告子則主張“人性無善惡”,道家是主張“人性超善惡”。後來,儒家成為中國自漢武帝“罷百家獨尊儒”後,“人性本善”便隨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教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人性善惡之辨並不是中國自古至今的辯題或問題,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學)命題,換言之,不論東西方社會都存在。只是東西方在對待此問題上的切入點存在較大差異,西方認為人是有原罪的,所人要贖罪;而東方認為人的本質是善良的,所以為防止人變壞而不斷地施以教化。還有就是東西方思維方式不同,西方人善於具像思維,而東方人善於抽象思維。所以,西方人以為人的本質就是“自私”,而東方人則堅持人的本質是“善良”的。二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西方德國可以在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記念前跪下,而東方的日本卻一直在否認“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事件。“性善論”其實就是儒家思想裡的一個毒瘤,它讓後人做偽善人埋下了紮實的土壤。

黄河纹身
2017-08-21

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呢?

此課題古今中外皆有爭論,未曾定性。

然,我個人認為,人混頓,乃善惡結合體。~惡是自私自利,非如此難以存活。例如初生即大叫著要吃,懂得護食,長大些了知道欺軟怕硬趨利避害。善乃愛和同情,例如親情愛情友情中的無私奉獻,以及對弱小者的同情憐憫之心。這善惡兩面性,每普遍,是所有動物的本能。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乃是特意地隱惡揚善,為了教化萬民,導人向善。

善惡如太極之陰陽共存,無非哪面多些少些而已。

惡人,是經歷與環境所害,導致他墜落沉論。

善人,是教化與閱歷之功,漸豐其福祿壽喜。

傻58101466
2017-08-23

人性,三字經有說人之初,性本善。孟子的說法。但是荀子認為人性本惡,與生俱來的本性。

人是社會性的物種,形成社會必有當時的社會價值取向即價值觀。在原始社會殺戮,茹毛飲血是生存的必須,按現在的價值觀就是人性本惡。在不同歷史階段下和社會不斷進步下,善惡逐步有了逐步清晰的界定,這個是依據當今社會價值觀來界定的,有些雖然沒有明文規範,但是也有社會道德觀來約束。但是人性作為潛伏在人心底的野性是無法磨滅的,當本性壓倒理智時,人暴露出的本性即是惡,這個就是很多人犯罪,需要社會法制約束的原因。

人性本善是理想的,也是社會進步所倡導的,所以無論在什麼歷史條件下人都不斷再學習和進步,社會也依賴人的進步在發展,但是人性本惡卻是事實。

指间逍遥的风
2017-08-28

人性之本,無善無惡,本自清淨。人性之本有顯現,善惡俱在。人性之本有妙用,去惡存善,以善從流。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惡矣。善與惡是辯證的兩個對立體,善以惡彰,惡以善顯,二者互相彰顯,因此善與惡只是一種現象,這種現象還有一個唯一的本質,這個唯一的本質,釋迦牟尼稱之為真如本性,孔子稱之為中(是中庸之道的這個中),老子稱之為道。

我們解讀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往往會想到《三字經》裡的“人之初,性本善”,但往往也忘了後面還有“性相近,習相遠”,而且這本書是宋代的王應麟所寫。如果還要繼續解讀“性相近,習相遠”,則是要長篇大論了。

应城五驼
2017-08-31

呵呵,這個問題好難。斟酌再三,還是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無論是荀子還是孔子,先賢立於自己的淵博學識和精煉的生活總結,對性本惡還是性本善給予了極為精闢、經典的論述,然結論卻截然相反,何故?

其實這是個類似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似是而非的假設性問題。人剛出生,無任何思維構成,除了吃喝拉撒之本能,何來善惡之辨?其性格的初步形成,也是從漠然到有感,俗話說,三歲看老,不無道理。

當然,我也不否認一個人的性格在形成過程中可能會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後天的環境、學習和交往。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類得到和反饋的善將遠大於人類自身攜帶的惡,為此,我們就不應拘泥於人之初性本什麼了。

人本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人人愛我,我愛人人。

霹雳游侠159509084
2017-08-30

人,本身也是野獸,只所以能成為人,那是因為從小接受了人化的教育,灌輸的人的思想意識,這樣不斷的人化教育,最終才能成為"人"。如果一個小孩生下來,不教育,隨他自然生長,這樣長大以後只會成為長著人的外形的野獸。一個法國人做了個實驗,把十多個小孩從生下來就弄到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去養,在養育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小孩他自己的那份食物吃完了後,因為還想吃,就去搶奪別的孩子的食物,這可沒誰教他。這說明:人之初,性本惡。至於三字經中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是想當然的結論,也就像中國古人認為的"腐草化螢"。他們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來的,這也是沒有認真長期觀察,而只是發現從腐草中爬出熒火蟲來,就想當然的認為腐草化熒。西方科學重就重再實驗,凡有理論,都必須通過實驗來證明其是否正確。中國人為什麼在現代在科學方面落後,就是想當然的理論去指導社會造成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