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關於一點歷史的真相,不喜勿噴!

白刃戰中,大刀與刺刀對拼到底誰更勝一籌

關於大刀和刺刀到底哪一個在戰場上更實用,估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因為無論是砍刀或者刺刀,都距離我們太遙遠,現在的我們連菜刀都不經常拿!

在浙江武警的實測中,專門仿製二十九軍的大刀和日本三八大蓋刺刀進行對拼的模擬,結果是刺刀完勝大刀。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在實戰當中,根據軍隊訓練程度、單兵素質等具體條件不同,實際勝出並不一定,但是在學校打過群架的孩子應該是知道“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的道理。

二戰時期,三八大蓋加刺刀長度可達1.78米,而二十九軍的大刀長不過90釐米,跟刺刀比起來,相差一半。在同等訓練強度下,用大刀對拼刺刀,想要近刺刀的身都不容易。

在火器發展初期,刀劍是火槍手的近身副武器,在普法戰爭中,人們發明了刺刀後,各國開始爭相裝備刺刀,戰場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刀劍這類武器。

相對於刀劍這一類副武器來說,刺刀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就是刺刀很長,其次是便於攜帶,最後就是易於訓練。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總之一句話,刺刀是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時期為了取代冷兵器的衍生物,從各個方面來說,刺刀都是比刀劍這一類武器要好的。

在抗戰中,我軍為何會大量裝備砍刀

按照道理大刀打不過刺刀對於士兵來說,應該是一種常識性的概念,但是直到今天,但凡說大刀不如刺刀,就好比國學不如西學一樣令人抓狂,很多人堅信,在近戰中,大刀砍人就跟切菜一樣容易。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對大刀的迷之自信實在是有點匪夷所思了。

縱橫以前看到過記者對老兵採訪中提到大刀是否真的完勝刺刀時,大部分老兵都表示大刀絕對不是刺刀的對手。

之所以我軍會存在大量大刀,那是因為國家軍工能力實在太差,生產不出與步槍相匹配的刺刀,而我軍步槍制式也不統一。

相對來說大刀製造工藝簡單,能夠短時間內大量製造並且補充到前線,配備大刀實在是萬不得已之下無奈之舉。

更為重要的是,有些部隊更是連槍都沒有,大刀不止是白刃戰的主戰武器,甚至是向日軍進行衝鋒時期的武器。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在實際對戰中,往往損失慘重,在武漢會戰中,曾經出現過,日本一個班刺翻國軍一個排的情況。

那些鼓吹大刀無敵論的,實際上才是對艱難抗日中付出生命的烈士的不尊重!

民國時期媒體為何鼓吹大刀能夠戰勝敵人

鼓吹大刀抗日論並非現在,而是民國時期的媒體就開始的。

在長城抗戰中,二十九軍大刀隊,在喜峰口給日本人當頭一棒,重創侵華日軍,引起輿論大量聲援,舉國熱情抗日。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當時天津報紙這樣刊登:“我們喜峰口的英雄是光著腳、露著頭,使著中古時代的大刀,……搶回了山,奪回了嶺,收回了喜峰口,俘虜了幾千個日本人,收到了幾千枝日本槍,捉住了許多輛日本坦克,抬回來許多架日本開山炮。這個故事,豈不比(法軍守衛)凡爾登的故事還威武!還壯烈!還光榮!還燦爛!”

當時上海的報紙更是添油加醋,將這件事描寫的特別神奇,日本士兵晚上睡覺的時候害怕頭被砍了,因此自制鐵護圈放到脖子上,如此云云。

我相信長腦子的人都不相信二十九軍的戰士人人會武術,鬼子還會自制鐵圍脖。

但是民國時期的人相信啊!

著名作曲家麥新,為此創作了《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中國軍隊勇敢前進,看準那敵人,把它消滅,把它消滅。衝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 ”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上海愛國青年學生更是唱著《大刀進行曲》遊街聲援軍隊,並且積極募捐,強烈要求國民政府與日本開戰,另一方面號召捐款為前線戰士打造大刀。

據說,當在前線的二十九軍戰士看到新運到前線的武器箱時,十分高興,結果打開一看,全是大刀。

大刀隊的真實編制實際上是手槍隊

事實上,參加喜峰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真實的編制是手槍隊,以當時的作戰命令來看“第217團附手槍第一、第二連及王崑山營,於本晚(3月11日)23時由潘家口出發,……襲擊蔡家峪、白臺子敵炮兵陣地,奏功後,即與第224團聯絡,協力向喜峰口東北高地之線進攻。”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喜峰口戰役在我軍看來是大捷,其實是先勝後敗,傷亡慘重,本來奪取喜峰口就是一次偷襲作戰,然而當時參加偷襲的217團,光陣亡的營長就有兩位,傷亡士兵多達六百餘人。

手槍隊為什麼會被叫作大刀隊呢?西北軍當時手槍和子彈都很缺少,再加上經費不足,往往每個人都需要一把大刀,當近身敵人後,進行白刃戰。因為手槍隊的士兵都會背一把大刀,所以被俗稱大刀隊。

宋哲元的二十九軍脫胎於西北軍,而西北軍早在1916年就組建了手槍隊,後來一度組建過手槍旅,手槍隊一直是西北軍的王牌殺手鐗,在軍閥混戰期間,西北軍中的手槍隊屢立奇功。

中國軍隊一直有出奇制勝的軍事思想,自動連發手槍進入中國後,備受歡迎,就是因為持自動手槍突入敵人近身後,可以給敵人造成突襲的打擊。

正常大刀隊在作戰的時候都是,左手拿手槍,右手拿大刀(重4斤左右),左右開弓,遊刃有餘。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西北軍對手槍隊士兵的要求很高,除了身材魁梧有勁外,平時特別注重砍殺訓練,就是為了在白刃戰中跟鬼子拼命的。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血淋漓的歷史

可以說二十九軍的手槍隊在外人眼裡很厲害,但是在懂一點軍事的人眼裡,根本沒有任何稀奇的,他們也從來不認為大刀能夠戰勝敵人。

當時親身經歷過長城抗戰的新桂系領袖黃紹竑,在跟《申報》的館長史量才談論二十九軍抗戰事蹟的時候,就討論過:明明知道大刀砍不過敵人,為何還要這樣吹?

史量才說“新的沒有得吹,只好把舊的來吹吹。”

黃紹竑當時很氣憤,表示這跟以前鼓吹義和團的老把戲有什麼區別?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當時二十九軍的首領宋哲元是有著深刻的認識的,“我以三十萬大軍,不能抗拒五萬敵人,真奇恥大辱。”

在喜峰口戰役,二十九軍董升堂所帶的就是手槍連,在喜峰口戰役之前,他曾囑咐部隊:“如與敵人遭遇,儘量用大刀砍,手榴彈炸,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開槍射擊。”

為什麼會下這樣的命令,就是因為用刀砍,可以節省子彈。

二十九軍大刀隊,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為了能夠發揮手槍的最大效用,很多手槍隊往往是三人一個小組,一人拿手槍,其餘兩個人沒有手槍,只能拿大刀和手榴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被誤解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他們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自動手槍和子彈

有槍的話,沒有人願意用大刀的!

在我以前揭露大刀拼不過刺刀的文章中,很多人說我居心叵測,我就不明白了,我們為什麼不能去面對歷史,面對真相,難道我們的戰士沒有槍炮拿著大刀上前抗日丟人嗎?

很多人解釋當時鼓吹大刀是因為士兵缺乏自信,需要這種方式增加勇氣,然而,過於這麼久了,還在宣揚大刀無敵論,不止是在隱瞞真相,而是對那些真正拿著大刀抗日烈士的否定。

我們缺乏對他們最起碼的尊重,抗戰從來都不容易,敢於拿著砍刀上戰場的戰士才是真正的勇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