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只有10萬兵力,少得可憐,為何諸葛亮卻要選擇帶兵北伐?

10 個回答
刚日读史
2019-09-08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蜀漢群臣分集團)

但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劉備死後,再也沒有一個能用個人權威壓制三個集團的人了,此時的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決策者,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如何調節三個集團的矛盾,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人士,治蜀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說就是平衡三個集團的需要。

諸葛亮以法律來約束三個集團,對三個集團基本上一視同仁,甚至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較為放任,也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性。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蜀漢群臣分集團)

但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劉備死後,再也沒有一個能用個人權威壓制三個集團的人了,此時的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決策者,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如何調節三個集團的矛盾,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人士,治蜀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說就是平衡三個集團的需要。

諸葛亮以法律來約束三個集團,對三個集團基本上一視同仁,甚至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較為放任,也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性。

從國力上來說,蜀漢是個弱小的政權。

諸葛亮也承認,“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之,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認為,只有主動進攻,調動曹魏,才能產生時機,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

即使不能消滅它,也能消耗它。

這種以進為主的政策,至少在諸葛亮時代保證了蜀漢國內的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只有讓國家牌戰爭狀態,才能用戰爭時期的作法和法律來實行治理,用戰時法來管控國內的那引起利益集團,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去,從而緩解國內矛盾。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蜀漢群臣分集團)

但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劉備死後,再也沒有一個能用個人權威壓制三個集團的人了,此時的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決策者,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如何調節三個集團的矛盾,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人士,治蜀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說就是平衡三個集團的需要。

諸葛亮以法律來約束三個集團,對三個集團基本上一視同仁,甚至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較為放任,也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性。

從國力上來說,蜀漢是個弱小的政權。

諸葛亮也承認,“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之,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認為,只有主動進攻,調動曹魏,才能產生時機,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

即使不能消滅它,也能消耗它。

這種以進為主的政策,至少在諸葛亮時代保證了蜀漢國內的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只有讓國家牌戰爭狀態,才能用戰爭時期的作法和法律來實行治理,用戰時法來管控國內的那引起利益集團,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去,從而緩解國內矛盾。

(唯有打)

這種做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高明的做法,但也是飲鴆止渴的辦法。

因為蜀漢的實力更加消耗不起,但是諸葛亮沒有別的選擇。

四、是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

蜀漢政權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將“光復漢室”當做自己的口號,這也是諸葛亮的理想。

《出師表》中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性質做過說明:“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說明對於曹魏政權,蜀漢是與之不共戴天的。 在當時蜀漢的老百姓看來,消滅曹魏,恢復漢室,是蜀漢政權的任務,也是它的責任。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蜀漢群臣分集團)

但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劉備死後,再也沒有一個能用個人權威壓制三個集團的人了,此時的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決策者,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如何調節三個集團的矛盾,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人士,治蜀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說就是平衡三個集團的需要。

諸葛亮以法律來約束三個集團,對三個集團基本上一視同仁,甚至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較為放任,也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性。

從國力上來說,蜀漢是個弱小的政權。

諸葛亮也承認,“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之,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認為,只有主動進攻,調動曹魏,才能產生時機,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

即使不能消滅它,也能消耗它。

這種以進為主的政策,至少在諸葛亮時代保證了蜀漢國內的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只有讓國家牌戰爭狀態,才能用戰爭時期的作法和法律來實行治理,用戰時法來管控國內的那引起利益集團,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去,從而緩解國內矛盾。

(唯有打)

這種做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高明的做法,但也是飲鴆止渴的辦法。

因為蜀漢的實力更加消耗不起,但是諸葛亮沒有別的選擇。

四、是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

蜀漢政權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將“光復漢室”當做自己的口號,這也是諸葛亮的理想。

《出師表》中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性質做過說明:“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說明對於曹魏政權,蜀漢是與之不共戴天的。 在當時蜀漢的老百姓看來,消滅曹魏,恢復漢室,是蜀漢政權的任務,也是它的責任。

(劉備的蜀漢被看成續漢正統)

如果偏安一隅,不思進取,談何正統?這樣做必然是民心盡失,又何以立足?

如果說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留給蜀漢的只有“人和”這一種選擇了。

如果蜀漢連“人和”都失去了,拿什麼來和曹操、孫權抗爭?

蜀漢政權的正義性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會受到懷疑,又怎麼“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所以無論是從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還是從諸葛亮畢生的理想信念出發,北伐都是諸葛亮必須的選擇,也是他無悔的選擇。

五、通過北伐發現人才,尋找接班人

我們知道,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依靠他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無異痴人說夢。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蜀漢群臣分集團)

但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劉備死後,再也沒有一個能用個人權威壓制三個集團的人了,此時的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決策者,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如何調節三個集團的矛盾,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人士,治蜀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說就是平衡三個集團的需要。

諸葛亮以法律來約束三個集團,對三個集團基本上一視同仁,甚至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較為放任,也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性。

從國力上來說,蜀漢是個弱小的政權。

諸葛亮也承認,“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之,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認為,只有主動進攻,調動曹魏,才能產生時機,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

即使不能消滅它,也能消耗它。

這種以進為主的政策,至少在諸葛亮時代保證了蜀漢國內的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只有讓國家牌戰爭狀態,才能用戰爭時期的作法和法律來實行治理,用戰時法來管控國內的那引起利益集團,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去,從而緩解國內矛盾。

(唯有打)

這種做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高明的做法,但也是飲鴆止渴的辦法。

因為蜀漢的實力更加消耗不起,但是諸葛亮沒有別的選擇。

四、是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

蜀漢政權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將“光復漢室”當做自己的口號,這也是諸葛亮的理想。

《出師表》中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性質做過說明:“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說明對於曹魏政權,蜀漢是與之不共戴天的。 在當時蜀漢的老百姓看來,消滅曹魏,恢復漢室,是蜀漢政權的任務,也是它的責任。

(劉備的蜀漢被看成續漢正統)

如果偏安一隅,不思進取,談何正統?這樣做必然是民心盡失,又何以立足?

如果說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留給蜀漢的只有“人和”這一種選擇了。

如果蜀漢連“人和”都失去了,拿什麼來和曹操、孫權抗爭?

蜀漢政權的正義性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會受到懷疑,又怎麼“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所以無論是從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還是從諸葛亮畢生的理想信念出發,北伐都是諸葛亮必須的選擇,也是他無悔的選擇。

五、通過北伐發現人才,尋找接班人

我們知道,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依靠他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無異痴人說夢。

雖然現在有人為阿斗平反,認為他大智若愚,但我們不能否認,這是一個沒有多大志向的傢伙,也許他不是壞人,但他絕對不是能夠橫掃天下的雄主。

那麼,諸葛亮就要考慮儘可能多的發現人才,尋找人才,才能在自己死後接過自己的接力棒,讓蜀漢政權獲得生存空間。

蜀漢國內的人才儲備是不夠的。雖然《三國演義》對蜀漢大力褒揚,可是諸葛亮北伐時,所謂的“五虎大將”已經老的老,死的死,新生代的將領除了魏延(其實魏延嚴格來說不算是新生代了)之外乏善可陳,關興、王平、廖化之流只能算是合格的將軍,談不上傑出的將領。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蜀漢群臣分集團)

但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劉備死後,再也沒有一個能用個人權威壓制三個集團的人了,此時的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決策者,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如何調節三個集團的矛盾,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人士,治蜀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說就是平衡三個集團的需要。

諸葛亮以法律來約束三個集團,對三個集團基本上一視同仁,甚至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較為放任,也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性。

從國力上來說,蜀漢是個弱小的政權。

諸葛亮也承認,“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之,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認為,只有主動進攻,調動曹魏,才能產生時機,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

即使不能消滅它,也能消耗它。

這種以進為主的政策,至少在諸葛亮時代保證了蜀漢國內的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只有讓國家牌戰爭狀態,才能用戰爭時期的作法和法律來實行治理,用戰時法來管控國內的那引起利益集團,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去,從而緩解國內矛盾。

(唯有打)

這種做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高明的做法,但也是飲鴆止渴的辦法。

因為蜀漢的實力更加消耗不起,但是諸葛亮沒有別的選擇。

四、是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

蜀漢政權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將“光復漢室”當做自己的口號,這也是諸葛亮的理想。

《出師表》中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性質做過說明:“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說明對於曹魏政權,蜀漢是與之不共戴天的。 在當時蜀漢的老百姓看來,消滅曹魏,恢復漢室,是蜀漢政權的任務,也是它的責任。

(劉備的蜀漢被看成續漢正統)

如果偏安一隅,不思進取,談何正統?這樣做必然是民心盡失,又何以立足?

如果說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留給蜀漢的只有“人和”這一種選擇了。

如果蜀漢連“人和”都失去了,拿什麼來和曹操、孫權抗爭?

蜀漢政權的正義性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會受到懷疑,又怎麼“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所以無論是從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還是從諸葛亮畢生的理想信念出發,北伐都是諸葛亮必須的選擇,也是他無悔的選擇。

五、通過北伐發現人才,尋找接班人

我們知道,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依靠他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無異痴人說夢。

雖然現在有人為阿斗平反,認為他大智若愚,但我們不能否認,這是一個沒有多大志向的傢伙,也許他不是壞人,但他絕對不是能夠橫掃天下的雄主。

那麼,諸葛亮就要考慮儘可能多的發現人才,尋找人才,才能在自己死後接過自己的接力棒,讓蜀漢政權獲得生存空間。

蜀漢國內的人才儲備是不夠的。雖然《三國演義》對蜀漢大力褒揚,可是諸葛亮北伐時,所謂的“五虎大將”已經老的老,死的死,新生代的將領除了魏延(其實魏延嚴格來說不算是新生代了)之外乏善可陳,關興、王平、廖化之流只能算是合格的將軍,談不上傑出的將領。

所以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是諸葛亮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軍隊是個大熔爐,而戰爭又是最鍛鍊人的。

只有通過戰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才能實現權力的交接。

這也是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十分注意的問題。所以他發現姜維後,十分激動也就可以理解了。

諸葛亮將姜維當做接班人來培養,將畢生的本領都傳授給他,終於讓姜維成為諸葛亮之後蜀漢的中流砥柱。

除了姜維之外,蜀漢政權中的蔣琬、王平、張凝、吳班等人都是在北伐過程中不斷成長出來的將領,雖然他們比不了老一輩名將,但也為蜀漢政權的生存貢獻了全部的力量。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蜀漢群臣分集團)

但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劉備死後,再也沒有一個能用個人權威壓制三個集團的人了,此時的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決策者,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如何調節三個集團的矛盾,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人士,治蜀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說就是平衡三個集團的需要。

諸葛亮以法律來約束三個集團,對三個集團基本上一視同仁,甚至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較為放任,也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性。

從國力上來說,蜀漢是個弱小的政權。

諸葛亮也承認,“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之,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認為,只有主動進攻,調動曹魏,才能產生時機,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

即使不能消滅它,也能消耗它。

這種以進為主的政策,至少在諸葛亮時代保證了蜀漢國內的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只有讓國家牌戰爭狀態,才能用戰爭時期的作法和法律來實行治理,用戰時法來管控國內的那引起利益集團,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去,從而緩解國內矛盾。

(唯有打)

這種做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高明的做法,但也是飲鴆止渴的辦法。

因為蜀漢的實力更加消耗不起,但是諸葛亮沒有別的選擇。

四、是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

蜀漢政權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將“光復漢室”當做自己的口號,這也是諸葛亮的理想。

《出師表》中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性質做過說明:“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說明對於曹魏政權,蜀漢是與之不共戴天的。 在當時蜀漢的老百姓看來,消滅曹魏,恢復漢室,是蜀漢政權的任務,也是它的責任。

(劉備的蜀漢被看成續漢正統)

如果偏安一隅,不思進取,談何正統?這樣做必然是民心盡失,又何以立足?

如果說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留給蜀漢的只有“人和”這一種選擇了。

如果蜀漢連“人和”都失去了,拿什麼來和曹操、孫權抗爭?

蜀漢政權的正義性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會受到懷疑,又怎麼“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所以無論是從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還是從諸葛亮畢生的理想信念出發,北伐都是諸葛亮必須的選擇,也是他無悔的選擇。

五、通過北伐發現人才,尋找接班人

我們知道,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依靠他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無異痴人說夢。

雖然現在有人為阿斗平反,認為他大智若愚,但我們不能否認,這是一個沒有多大志向的傢伙,也許他不是壞人,但他絕對不是能夠橫掃天下的雄主。

那麼,諸葛亮就要考慮儘可能多的發現人才,尋找人才,才能在自己死後接過自己的接力棒,讓蜀漢政權獲得生存空間。

蜀漢國內的人才儲備是不夠的。雖然《三國演義》對蜀漢大力褒揚,可是諸葛亮北伐時,所謂的“五虎大將”已經老的老,死的死,新生代的將領除了魏延(其實魏延嚴格來說不算是新生代了)之外乏善可陳,關興、王平、廖化之流只能算是合格的將軍,談不上傑出的將領。

所以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是諸葛亮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軍隊是個大熔爐,而戰爭又是最鍛鍊人的。

只有通過戰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才能實現權力的交接。

這也是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十分注意的問題。所以他發現姜維後,十分激動也就可以理解了。

諸葛亮將姜維當做接班人來培養,將畢生的本領都傳授給他,終於讓姜維成為諸葛亮之後蜀漢的中流砥柱。

除了姜維之外,蜀漢政權中的蔣琬、王平、張凝、吳班等人都是在北伐過程中不斷成長出來的將領,雖然他們比不了老一輩名將,但也為蜀漢政權的生存貢獻了全部的力量。

咱們再回過頭來假設一下,如果諸葛亮不北伐,會是什麼結果?

如果蜀漢不對曹魏進行無何止的騷擾,雙方都有一個和平和發展時期,那雙方的實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因為無論是人口、土地還是財力,魏國都甩漢幾條街。

一旦讓魏國實力發展到蜀漢根本沒辦法望其項背的狀態,那蜀漢的滅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這是諸葛亮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諸葛亮的連年北伐,也是一把雙刃劍,蜀國的國力在戰爭中不斷消耗,可以說越打下去,越會亡國。這就是諸葛亮矛盾之處,他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

諸葛亮堅持北伐的原因,在他的《後出師表》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出了五點疑問:蜀漢實力差,能不能坐定天下?

天天高談闊論,能不能取得勝利?

打天下不冒風險行不行?天下有沒有不敗的將軍?

等等等,等到人才都死光了,花了都謝了,拿什麼來爭天下?

為了解決這五個問題,他諸葛亮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對於諸葛亮不惜國力,以弱對強,堅持北伐初心不改的作法,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只是諸葛先生不可能從墳裡爬出來和執不同看法的人辯論,功過是非,任由你們評說。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頂尖的政治家,他的北伐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絕不是一時的衝動,也絕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聲。

總的來說,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是諸葛亮一貫戰略思想的體現,是轉移國內矛盾的高招,是蜀漢政權存在的理由,是選拔人才的捷徑。

下面我們一一來分析。

一、北伐是諸葛亮的理想

諸葛亮是個儒家人物,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儒家學說的影響,儒家的“忠、孝、禮、義”思想已根植在諸葛亮的心靈深處。

什麼是“忠”?忠於漢室正統,忠於劉漢王朝,這是最大的忠;什麼是“禮”?維護漢室正統是最大的“禮”。

所以他選擇劉備,與“國賊”曹操勢不兩立。

諸葛亮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的政治抱負就是做一個管仲、樂毅一樣的匡扶天下的英雄,而不是與正統為敵的梟雄。

做為一個儒家知識分子,他有義務維護漢朝統治的正確性,在維護中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隆中對》中,他對劉備說出了自己的心願:“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也是他一生的奮鬥目標。

可是天下事並不總是如諸葛亮的心意。

曹操通過“挾天子令諸侯”,佔領了制高點,實力強大;東吳經過幾代人的耕耘,也是一支強大的力量。

而蜀漢政權偏居西南一隅,無論人力、物力、財力都無法與曹操甚至孫權相比。

英雄怎麼會被逆境嚇倒?

諸葛亮堅持理想,多次北伐,鞠躬盡瘁,正是一個傳統知識分子百折不撓的寫照。

中國歷史中,像諸葛亮這樣的人物很多,他們堅持理想,百折不撓,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猶如飛蛾撲火,衝向光明。

哪怕這個理想實現起來很困難,他們也決不退縮。他們心裡總有一個聲音,努力過,奮鬥過,終將不悔。再說世事多變,理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你可以說他們頑固,可以說他們迂腐,但你不得不為他們的精神感動。

二、北伐是諸葛亮一貫的戰略思想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就說過:“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這是諸葛亮早就設計好的戰略藍圖。

我們分析一下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可以發現,他的目標都是出秦川,爭隴右。

他不是一昧去找曹魏的主力決戰,而是要佔領關中。因為關隴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太重要了。

秦隴地區,是蜀漢的門戶,得到這一地區,則“魏不能越劍閣以收蜀北,亦不能繞階、文以換蜀西,蜀可自存矣”。

在三國中,客觀的說,蜀漢的實力是最弱的,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無論人口還是財政,都十分脆弱。

為了擴張國力,諸葛亮只能不斷的進攻,奪取更多的地盤。

秦隴地區人口眾多,又遠離曹操的心臟,歸附曹操時間又不長,曹魏的統治尚未穩固,是蜀漢的第一選擇。

秦隴地區是劉邦興起的基地,也是秦國的大本營,開發時間很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

特別是八百里秦川是古代糧食基地,糧食是一個國家的根本。

蜀道之難聞名天下,諸葛亮一直想奪取秦隴地區,將這裡建成攻擊曹魏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蜀軍之所以屢次失敗,是因為蜀軍步軍多,騎兵少。古代戰爭中,騎兵是很重要也是威力很大的機動力量,戰鬥力遠勝步軍。

(戰馬)

蜀地多山,且不產馬,如果能夠奪取秦隴地區,利用這裡的馬匹,建設一支強大的騎兵,對興復漢室的意義不言而喻。

所以諸葛亮固執的向秦隴發動進攻,也是基於上述原因。

三、轉移蜀漢國內矛盾的需要

劉備集團是用不正當手段奪取益州的,蜀漢政權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易中天先生說過,漢內部有三個集團勢力,分別是劉備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法正代表的益州集團三個利益集團。

這三個集團中,荊州集團勢力最大,它聯合本土的益州集團,打壓東州集團,獲取更大的利益。

(蜀漢群臣分集團)

但是荊州集團和益州集團之間,也是面和心不和,也有很大的矛盾。

劉備死後,再也沒有一個能用個人權威壓制三個集團的人了,此時的諸葛亮作為蜀漢的實際決策者,如何平衡三個集團的利益,如何調節三個集團的矛盾,是他無法迴避的問題。

諸葛亮作為儒家人士,治蜀採用法家之術,以嚴刑峻法治國,可以說就是平衡三個集團的需要。

諸葛亮以法律來約束三個集團,對三個集團基本上一視同仁,甚至對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較為放任,也是為了統治的穩定性。

從國力上來說,蜀漢是個弱小的政權。

諸葛亮也承認,“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之,王業亦亡。惟坐而亡,孰與伐之?”

諸葛亮認為,只有主動進攻,調動曹魏,才能產生時機,消滅曹魏的有生力量。

即使不能消滅它,也能消耗它。

這種以進為主的政策,至少在諸葛亮時代保證了蜀漢國內的安全。

中國有句古話,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只有讓國家牌戰爭狀態,才能用戰爭時期的作法和法律來實行治理,用戰時法來管控國內的那引起利益集團,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對外矛盾上去,從而緩解國內矛盾。

(唯有打)

這種做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高明的做法,但也是飲鴆止渴的辦法。

因為蜀漢的實力更加消耗不起,但是諸葛亮沒有別的選擇。

四、是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

蜀漢政權一直以漢室正統自居,將“光復漢室”當做自己的口號,這也是諸葛亮的理想。

《出師表》中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性質做過說明:“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說明對於曹魏政權,蜀漢是與之不共戴天的。 在當時蜀漢的老百姓看來,消滅曹魏,恢復漢室,是蜀漢政權的任務,也是它的責任。

(劉備的蜀漢被看成續漢正統)

如果偏安一隅,不思進取,談何正統?這樣做必然是民心盡失,又何以立足?

如果說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留給蜀漢的只有“人和”這一種選擇了。

如果蜀漢連“人和”都失去了,拿什麼來和曹操、孫權抗爭?

蜀漢政權的正義性和存在的必要性都會受到懷疑,又怎麼“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所以無論是從蜀漢政權正統地位的需要,還是從諸葛亮畢生的理想信念出發,北伐都是諸葛亮必須的選擇,也是他無悔的選擇。

五、通過北伐發現人才,尋找接班人

我們知道,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依靠他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無異痴人說夢。

雖然現在有人為阿斗平反,認為他大智若愚,但我們不能否認,這是一個沒有多大志向的傢伙,也許他不是壞人,但他絕對不是能夠橫掃天下的雄主。

那麼,諸葛亮就要考慮儘可能多的發現人才,尋找人才,才能在自己死後接過自己的接力棒,讓蜀漢政權獲得生存空間。

蜀漢國內的人才儲備是不夠的。雖然《三國演義》對蜀漢大力褒揚,可是諸葛亮北伐時,所謂的“五虎大將”已經老的老,死的死,新生代的將領除了魏延(其實魏延嚴格來說不算是新生代了)之外乏善可陳,關興、王平、廖化之流只能算是合格的將軍,談不上傑出的將領。

所以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是諸葛亮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軍隊是個大熔爐,而戰爭又是最鍛鍊人的。

只有通過戰爭,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才能實現權力的交接。

這也是諸葛亮在北伐過程中十分注意的問題。所以他發現姜維後,十分激動也就可以理解了。

諸葛亮將姜維當做接班人來培養,將畢生的本領都傳授給他,終於讓姜維成為諸葛亮之後蜀漢的中流砥柱。

除了姜維之外,蜀漢政權中的蔣琬、王平、張凝、吳班等人都是在北伐過程中不斷成長出來的將領,雖然他們比不了老一輩名將,但也為蜀漢政權的生存貢獻了全部的力量。

咱們再回過頭來假設一下,如果諸葛亮不北伐,會是什麼結果?

如果蜀漢不對曹魏進行無何止的騷擾,雙方都有一個和平和發展時期,那雙方的實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因為無論是人口、土地還是財力,魏國都甩漢幾條街。

一旦讓魏國實力發展到蜀漢根本沒辦法望其項背的狀態,那蜀漢的滅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這是諸葛亮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諸葛亮的連年北伐,也是一把雙刃劍,蜀國的國力在戰爭中不斷消耗,可以說越打下去,越會亡國。這就是諸葛亮矛盾之處,他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他說過,這是“惟坐而亡”和“伐之而亡”的區別。如果滅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何不奮起一搏呢?

戰爭是綜合國力的比拼,一個國家可以在一場戰役中以弱勝強,但很難在戰略層面做到“以弱滅強”。

歷史告訴我們,這種“以弱滅強”雖然發生過,但是建立在強大的一方屢出昏招,自己作死的基礎上的,比如劉邦勝項羽這是這種情況。

但是在諸葛亮所處的情況下,是很難發生的。因為諸葛亮面對的敵人,不是項羽這種草包,而是曹操和曹丕、曹睿,無一不是明主。

這是諸葛亮的不幸,也是大漢氣數已盡的歷史定律。

參考文獻:

張大可《三國史研究》 《三國志》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馮生

小鸿哥
2019-04-01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

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認為是:

第一以攻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

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

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認為是:

第一以攻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

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不主動進攻,難道等著別人來打。曹丕稱帝后,魏國不少人認為: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數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數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公元240年後魏國再次準備大規模屯田,將來用於討伐蜀吳。司馬懿令鄧艾在淮南淮北屯田,開鑿河道修水利通漕運。鄧艾講:用五萬人屯田,六七年間,可積累三千萬斛糧食在淮。這些糧食夠十萬大軍吃五年。然後藉此伐吳,勝算就非常大了。東吳收到消息立馬派十餘萬人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壞屯田。破壞屯田,東吳掘斷一些大壩,水利設施毀壞。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後魏國派駐更多的軍隊保護。每逢有戰事,糧草能直接通過漕運到前線。(幾年後又把鄧艾派往西線)東吳卻陷入南魯黨爭中,此次北伐後。坐視魏國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涼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涼州秦州為東漢的涼州,雍州為東漢的司州一部分)司馬孚講:對付蜀漢應該有充足的準備。每次蜀漢軍隊入寇,關中的軍隊擋不住。每次都要調洛陽中軍去支援。要再派駐兩萬步騎去關中。但關中連年戰亂又多賊寇,糧草不足。應從冀州調屯田兵屯於上邽。秋冬習訓練,春夏修田桑。這樣關中糧草才能更充足,防禦蜀漢也更容易。 鄧艾到了西線雍涼秦州也是開始著手深一步屯田。並上書朝廷: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三國志講: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所以說蜀漢能讓鄧艾安心的屯田,將來伐蜀嗎?這時姜維每次要大舉北伐,費禕只給他不到萬人。如諸葛亮在世必然會大規模北伐。一來破壞魏國的屯田,二來也可趁機蠶食。

第二蠶食魏國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繫。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繫。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隴西郡堅守。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

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認為是:

第一以攻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

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不主動進攻,難道等著別人來打。曹丕稱帝后,魏國不少人認為: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數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數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公元240年後魏國再次準備大規模屯田,將來用於討伐蜀吳。司馬懿令鄧艾在淮南淮北屯田,開鑿河道修水利通漕運。鄧艾講:用五萬人屯田,六七年間,可積累三千萬斛糧食在淮。這些糧食夠十萬大軍吃五年。然後藉此伐吳,勝算就非常大了。東吳收到消息立馬派十餘萬人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壞屯田。破壞屯田,東吳掘斷一些大壩,水利設施毀壞。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後魏國派駐更多的軍隊保護。每逢有戰事,糧草能直接通過漕運到前線。(幾年後又把鄧艾派往西線)東吳卻陷入南魯黨爭中,此次北伐後。坐視魏國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涼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涼州秦州為東漢的涼州,雍州為東漢的司州一部分)司馬孚講:對付蜀漢應該有充足的準備。每次蜀漢軍隊入寇,關中的軍隊擋不住。每次都要調洛陽中軍去支援。要再派駐兩萬步騎去關中。但關中連年戰亂又多賊寇,糧草不足。應從冀州調屯田兵屯於上邽。秋冬習訓練,春夏修田桑。這樣關中糧草才能更充足,防禦蜀漢也更容易。 鄧艾到了西線雍涼秦州也是開始著手深一步屯田。並上書朝廷: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三國志講: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所以說蜀漢能讓鄧艾安心的屯田,將來伐蜀嗎?這時姜維每次要大舉北伐,費禕只給他不到萬人。如諸葛亮在世必然會大規模北伐。一來破壞魏國的屯田,二來也可趁機蠶食。

第二蠶食魏國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繫。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繫。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隴西郡堅守。

(紅色部分就是隴右)

所以說諸葛亮並非完全否決魏延的計策,只是有所縮小。諸葛亮的策略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秦涼兩州。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採納了郭淮的建立,立馬在那裡佈防。營寨還沒建好,蜀漢軍果然來攻。後來姜維北伐也是採用當年諸葛亮的策略。三國志: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 (紅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斷涼州和西域跟魏國的聯繫)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

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認為是:

第一以攻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

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不主動進攻,難道等著別人來打。曹丕稱帝后,魏國不少人認為: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數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數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公元240年後魏國再次準備大規模屯田,將來用於討伐蜀吳。司馬懿令鄧艾在淮南淮北屯田,開鑿河道修水利通漕運。鄧艾講:用五萬人屯田,六七年間,可積累三千萬斛糧食在淮。這些糧食夠十萬大軍吃五年。然後藉此伐吳,勝算就非常大了。東吳收到消息立馬派十餘萬人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壞屯田。破壞屯田,東吳掘斷一些大壩,水利設施毀壞。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後魏國派駐更多的軍隊保護。每逢有戰事,糧草能直接通過漕運到前線。(幾年後又把鄧艾派往西線)東吳卻陷入南魯黨爭中,此次北伐後。坐視魏國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涼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涼州秦州為東漢的涼州,雍州為東漢的司州一部分)司馬孚講:對付蜀漢應該有充足的準備。每次蜀漢軍隊入寇,關中的軍隊擋不住。每次都要調洛陽中軍去支援。要再派駐兩萬步騎去關中。但關中連年戰亂又多賊寇,糧草不足。應從冀州調屯田兵屯於上邽。秋冬習訓練,春夏修田桑。這樣關中糧草才能更充足,防禦蜀漢也更容易。 鄧艾到了西線雍涼秦州也是開始著手深一步屯田。並上書朝廷: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三國志講: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所以說蜀漢能讓鄧艾安心的屯田,將來伐蜀嗎?這時姜維每次要大舉北伐,費禕只給他不到萬人。如諸葛亮在世必然會大規模北伐。一來破壞魏國的屯田,二來也可趁機蠶食。

第二蠶食魏國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繫。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繫。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隴西郡堅守。

(紅色部分就是隴右)

所以說諸葛亮並非完全否決魏延的計策,只是有所縮小。諸葛亮的策略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秦涼兩州。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採納了郭淮的建立,立馬在那裡佈防。營寨還沒建好,蜀漢軍果然來攻。後來姜維北伐也是採用當年諸葛亮的策略。三國志: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 (紅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斷涼州和西域跟魏國的聯繫)


當諸葛亮進行第一北伐時,選擇進攻隴右五利。 第一齣其不意:公元227年諸葛亮到漢中時,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勸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據險防守。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就派曹真在長安西邊扶風郡郿縣一帶佈防以阻止諸葛亮進軍關中。三國志: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偽裝主力做出向郿縣以進軍關中,諸葛亮率主力進攻隴右。據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就是說當時魏國大臣都沒猜到諸葛亮攻隴右而不進攻關中。諸葛亮隆中對就講益州之眾出秦川。出師表也講還於舊都。誰都沒有想到諸葛亮真正目的是隴右。 第二隴右有糧: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上邽也有糧,後來北伐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麥。 第三秦涼魏國統治力量弱:諸葛亮採用的是向魏國力量薄弱的地方。誘羌胡叛、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以西(涼州、雍州西部)。而雍涼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公元233年鮮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涼羌胡叛魏降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第四拉長魏國支援補給距離:隴右諸郡距距離蜀漢近魏國遠。距離蜀漢不過六七百里,但距離魏國洛陽兩千多裡。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雒陽西千七百里。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關中):拿下四郡後可進軍關中,收降四郡兵,招納羌、胡擴充實力。三國志: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

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認為是:

第一以攻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

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不主動進攻,難道等著別人來打。曹丕稱帝后,魏國不少人認為: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數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數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公元240年後魏國再次準備大規模屯田,將來用於討伐蜀吳。司馬懿令鄧艾在淮南淮北屯田,開鑿河道修水利通漕運。鄧艾講:用五萬人屯田,六七年間,可積累三千萬斛糧食在淮。這些糧食夠十萬大軍吃五年。然後藉此伐吳,勝算就非常大了。東吳收到消息立馬派十餘萬人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壞屯田。破壞屯田,東吳掘斷一些大壩,水利設施毀壞。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後魏國派駐更多的軍隊保護。每逢有戰事,糧草能直接通過漕運到前線。(幾年後又把鄧艾派往西線)東吳卻陷入南魯黨爭中,此次北伐後。坐視魏國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涼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涼州秦州為東漢的涼州,雍州為東漢的司州一部分)司馬孚講:對付蜀漢應該有充足的準備。每次蜀漢軍隊入寇,關中的軍隊擋不住。每次都要調洛陽中軍去支援。要再派駐兩萬步騎去關中。但關中連年戰亂又多賊寇,糧草不足。應從冀州調屯田兵屯於上邽。秋冬習訓練,春夏修田桑。這樣關中糧草才能更充足,防禦蜀漢也更容易。 鄧艾到了西線雍涼秦州也是開始著手深一步屯田。並上書朝廷: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三國志講: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所以說蜀漢能讓鄧艾安心的屯田,將來伐蜀嗎?這時姜維每次要大舉北伐,費禕只給他不到萬人。如諸葛亮在世必然會大規模北伐。一來破壞魏國的屯田,二來也可趁機蠶食。

第二蠶食魏國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繫。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繫。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隴西郡堅守。

(紅色部分就是隴右)

所以說諸葛亮並非完全否決魏延的計策,只是有所縮小。諸葛亮的策略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秦涼兩州。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採納了郭淮的建立,立馬在那裡佈防。營寨還沒建好,蜀漢軍果然來攻。後來姜維北伐也是採用當年諸葛亮的策略。三國志: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 (紅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斷涼州和西域跟魏國的聯繫)


當諸葛亮進行第一北伐時,選擇進攻隴右五利。 第一齣其不意:公元227年諸葛亮到漢中時,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勸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據險防守。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就派曹真在長安西邊扶風郡郿縣一帶佈防以阻止諸葛亮進軍關中。三國志: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偽裝主力做出向郿縣以進軍關中,諸葛亮率主力進攻隴右。據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就是說當時魏國大臣都沒猜到諸葛亮攻隴右而不進攻關中。諸葛亮隆中對就講益州之眾出秦川。出師表也講還於舊都。誰都沒有想到諸葛亮真正目的是隴右。 第二隴右有糧: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上邽也有糧,後來北伐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麥。 第三秦涼魏國統治力量弱:諸葛亮採用的是向魏國力量薄弱的地方。誘羌胡叛、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以西(涼州、雍州西部)。而雍涼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公元233年鮮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涼羌胡叛魏降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第四拉長魏國支援補給距離:隴右諸郡距距離蜀漢近魏國遠。距離蜀漢不過六七百里,但距離魏國洛陽兩千多裡。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雒陽西千七百里。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關中):拿下四郡後可進軍關中,收降四郡兵,招納羌、胡擴充實力。三國志: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第一次北伐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降,只剩隴西郡在堅守。這時魏國已派張郃率五萬援軍救援隴西郡。諸葛亮派馬謖去街亭就是為了擋住張郃為大軍攻取隴西郡贏得時間。當時隴西官員講如果蜀軍能切斷隴道並擋住援軍一個月以上,不用打隴西郡就會投降。三國志裴注: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所以馬謖只要擋住張郃一個月就夠了。三國志裴: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也就是說馬謖守街亭只是守不到十天。當時諸將是推舉魏延或吳懿去守街亭,諸侯亮不聽眾人的執意用馬謖。 馬謖只有在街亭擋住張郃援軍一個月以上,隴西郡一破。諸葛亮就能率軍回師跟馬謖內外夾擊張郃。張郃援軍一破,曹真根本興不起什麼浪。等到魏國再集結大軍前來。則隴右城已固,諸軍足辦。蜀軍所在深險。

蜀漢把秦涼消化後,又可趁機向東進逼長安。雖然雍秦涼殘破,但確實是一塊值得經營的好地方。漢巴蜀地雖然是天府之國,但蜀道難於上青天漢中地理堪為天獄。糧草很難運送到前線。劉備當年東征打一年都不缺糧,那是因為水運比陸運至少節約三倍。路蜀地難走的路相比至少在五倍。蜀漢軍隊可在雍涼秦屯田,再召撫四周的漢朝遺民。東漢末大亂時很多漢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去了。例如高昌國是漢魏遺民建立的。魏書:彼之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因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久。就是說他們是漢末魏末時遷到那的,在晉朝八王之亂後建立國家。後來想歸附中原王朝,當時北魏沒有接受。他們的禮儀跟漢朝差不多。

第三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

電視劇三國中,阿斗問諸葛亮。魏國並沒有打我們,反而我們頻繁打人家。大家相安無事不好嗎?諸葛亮回:陛下今年多大了,才十七。(應該是二十一)我已經五十有三了。憑蜀中險要可保二十年無事,我只要每天上朝下朝就好了。可是二十年後我可能不在了,可是陛下您才多大?雖然是電視劇,但道理是對的。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

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認為是:

第一以攻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

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不主動進攻,難道等著別人來打。曹丕稱帝后,魏國不少人認為: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數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數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公元240年後魏國再次準備大規模屯田,將來用於討伐蜀吳。司馬懿令鄧艾在淮南淮北屯田,開鑿河道修水利通漕運。鄧艾講:用五萬人屯田,六七年間,可積累三千萬斛糧食在淮。這些糧食夠十萬大軍吃五年。然後藉此伐吳,勝算就非常大了。東吳收到消息立馬派十餘萬人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壞屯田。破壞屯田,東吳掘斷一些大壩,水利設施毀壞。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後魏國派駐更多的軍隊保護。每逢有戰事,糧草能直接通過漕運到前線。(幾年後又把鄧艾派往西線)東吳卻陷入南魯黨爭中,此次北伐後。坐視魏國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涼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涼州秦州為東漢的涼州,雍州為東漢的司州一部分)司馬孚講:對付蜀漢應該有充足的準備。每次蜀漢軍隊入寇,關中的軍隊擋不住。每次都要調洛陽中軍去支援。要再派駐兩萬步騎去關中。但關中連年戰亂又多賊寇,糧草不足。應從冀州調屯田兵屯於上邽。秋冬習訓練,春夏修田桑。這樣關中糧草才能更充足,防禦蜀漢也更容易。 鄧艾到了西線雍涼秦州也是開始著手深一步屯田。並上書朝廷: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三國志講: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所以說蜀漢能讓鄧艾安心的屯田,將來伐蜀嗎?這時姜維每次要大舉北伐,費禕只給他不到萬人。如諸葛亮在世必然會大規模北伐。一來破壞魏國的屯田,二來也可趁機蠶食。

第二蠶食魏國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繫。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繫。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隴西郡堅守。

(紅色部分就是隴右)

所以說諸葛亮並非完全否決魏延的計策,只是有所縮小。諸葛亮的策略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秦涼兩州。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採納了郭淮的建立,立馬在那裡佈防。營寨還沒建好,蜀漢軍果然來攻。後來姜維北伐也是採用當年諸葛亮的策略。三國志: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 (紅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斷涼州和西域跟魏國的聯繫)


當諸葛亮進行第一北伐時,選擇進攻隴右五利。 第一齣其不意:公元227年諸葛亮到漢中時,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勸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據險防守。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就派曹真在長安西邊扶風郡郿縣一帶佈防以阻止諸葛亮進軍關中。三國志: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偽裝主力做出向郿縣以進軍關中,諸葛亮率主力進攻隴右。據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就是說當時魏國大臣都沒猜到諸葛亮攻隴右而不進攻關中。諸葛亮隆中對就講益州之眾出秦川。出師表也講還於舊都。誰都沒有想到諸葛亮真正目的是隴右。 第二隴右有糧: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上邽也有糧,後來北伐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麥。 第三秦涼魏國統治力量弱:諸葛亮採用的是向魏國力量薄弱的地方。誘羌胡叛、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以西(涼州、雍州西部)。而雍涼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公元233年鮮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涼羌胡叛魏降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第四拉長魏國支援補給距離:隴右諸郡距距離蜀漢近魏國遠。距離蜀漢不過六七百里,但距離魏國洛陽兩千多裡。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雒陽西千七百里。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關中):拿下四郡後可進軍關中,收降四郡兵,招納羌、胡擴充實力。三國志: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第一次北伐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降,只剩隴西郡在堅守。這時魏國已派張郃率五萬援軍救援隴西郡。諸葛亮派馬謖去街亭就是為了擋住張郃為大軍攻取隴西郡贏得時間。當時隴西官員講如果蜀軍能切斷隴道並擋住援軍一個月以上,不用打隴西郡就會投降。三國志裴注: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所以馬謖只要擋住張郃一個月就夠了。三國志裴: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也就是說馬謖守街亭只是守不到十天。當時諸將是推舉魏延或吳懿去守街亭,諸侯亮不聽眾人的執意用馬謖。 馬謖只有在街亭擋住張郃援軍一個月以上,隴西郡一破。諸葛亮就能率軍回師跟馬謖內外夾擊張郃。張郃援軍一破,曹真根本興不起什麼浪。等到魏國再集結大軍前來。則隴右城已固,諸軍足辦。蜀軍所在深險。

蜀漢把秦涼消化後,又可趁機向東進逼長安。雖然雍秦涼殘破,但確實是一塊值得經營的好地方。漢巴蜀地雖然是天府之國,但蜀道難於上青天漢中地理堪為天獄。糧草很難運送到前線。劉備當年東征打一年都不缺糧,那是因為水運比陸運至少節約三倍。路蜀地難走的路相比至少在五倍。蜀漢軍隊可在雍涼秦屯田,再召撫四周的漢朝遺民。東漢末大亂時很多漢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去了。例如高昌國是漢魏遺民建立的。魏書:彼之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因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久。就是說他們是漢末魏末時遷到那的,在晉朝八王之亂後建立國家。後來想歸附中原王朝,當時北魏沒有接受。他們的禮儀跟漢朝差不多。

第三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

電視劇三國中,阿斗問諸葛亮。魏國並沒有打我們,反而我們頻繁打人家。大家相安無事不好嗎?諸葛亮回:陛下今年多大了,才十七。(應該是二十一)我已經五十有三了。憑蜀中險要可保二十年無事,我只要每天上朝下朝就好了。可是二十年後我可能不在了,可是陛下您才多大?雖然是電視劇,但道理是對的。



自古以來有偏安能久存的嗎?要麼一統要麼讓別人一統。像劉邦如果呆在巴蜀之地,依然能享榮華福貴。像唐朝開始在關中,有函谷關擋著依然能關起門過小日子。但卻東出而爭天下。要是等到中原一統,那時再想爭天下就難了。像一些割據政權成漢前蜀後蜀南唐等那一個逃得了被滅的。像五代十國南唐本來就是南方政權中最強的,如果能趁北方多事之秋。因為北方最強的政權七十年間換了五個:後唐、後晉、後梁、後漢、後周。又要對付北漢和契丹。南唐如能東滅吳越、閩,南兼南漢、西吞南平、西征楚、西伐前後蜀。一統淮河以南,長江之境。然後再跟北宋一決雌雄。像東晉如能趁北方分裂成十幾個小政權,全力北伐。步步蠶食壯大,恢復一統河山也未成知。卻坐視北方一統成前秦、北魏。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阿斗繼位。蜀漢政權進入諸葛亮時代。但劉備留給諸葛亮的蜀漢,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是蜀漢。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中王,那是蜀漢政權的頂峰。

這時的蜀漢跨有荊益,荊州雖然沒有全據但也有三分一吧。人口在一百六十萬左右,軍隊十六萬。這時的蜀漢人口軍隊跟東吳差不多,是曹魏的三分之一。魏蜀吳三家分天下,魏佔六分、蜀漢東吳各佔二分。蜀漢在達到頂峰後,接連受挫。公元219年荊州三郡丟失,損失人口六十萬。公元220孟達降魏,致使漢中東部的上庸房陵西城歸屬魏國。損失十多萬人口。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劉備東征接連三次大敗。夷陵猇亭之敗、馬鞍山之敗、秭歸之敗。損失軍隊不詳,有說四萬、有說五萬、也有說八萬。魏人傅子的記錄是八萬。只知道黃權部萬降魏(晉書:黃權願以千萬人當寇。據魏書黃權和龐林、史郃和三百一十八名中低將領投降)張南率萬人在夷道戰死。因為張南把孫桓五千人圍在夷道,所以推測不下萬人。夷陵猇亭之敗,損失不詳。只是說吳軍破四十餘營。馬鞍山之敗損失萬數。秭歸之敗損失不詳。就算是損失五萬人,那也是蜀漢精銳。損失文武三分之二。(按三國志中有名字)所以說諸葛亮接過的蜀漢政權,已經爛的不能再爛攤了。劉備死是當年南中諸郡皆反。

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後,諸葛亮準備北伐。在其一生中進行了五次北伐。 很多人講是諸葛亮姜維等人的連年北伐是窮兵黷武,蜀漢的衰弱也是他們造成的造成的。是蜀漢滅亡的原因之一。雖然說是諸葛亮五次北伐,姜維十一伐中原。次數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大多是很小規模的。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蜀漢,東吳北伐次數超過二十次。但卻從未有人講東吳窮兵黷武?像明朝洪武永樂五十年間十三次北伐,規模是蜀漢的五倍十倍。也沒有人講窮兵黷武?像唐朝唐太宗二十三年間對外討伐戰爭,至少有十七次以上。怎麼沒有人講窮兵黷武?東晉南宋不北伐,還遭不少人罵。 其實大多數人不過以成王敗寇來論。假設蜀漢統一了中國,別說是十六次北伐。就是三十六次北伐也不會有人講窮兵黷武的。

曹魏的人口軍隊五倍於蜀漢,經濟更是無法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天下有變—兩路北伐。現在荊州已失,天下又無變,一路北伐豈能成?諸葛亮是非常清楚。蜀漢這時又處於虛弱時侯。諸葛亮北伐的原因,我認為是:

第一以攻為守

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

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曹魏無時不在想統一天下。即使蜀漢不打魏國,魏國遲早也是要打的。劉備死後,魏國已經不把蜀漢放在心上。曹丕連續用兵伐吳,五年間就三徵東吳。曹丕是急切想完成一統天下。公元228年春諸葛亮進行第一次北伐。三國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而魏略的記錄: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


不主動進攻,難道等著別人來打。曹丕稱帝后,魏國不少人認為:蜀漢東吳憑山川重險三江之固,阻擋魏國統一。我們不如屯田練兵,數十年後魏國益強。蜀吳衰弱,那時再討伐可一統。但是曹丕不接受,反而在五年內三徵東吳。電視劇三國曹丕講人生有幾個數十年,豈能等那麼久。雖然是電視劇,但說出了歷史中的曹丕想法。魏國地盤是佔據田地最好的中原,人口也比蜀吳加起來還多。如果大家一起發展,蜀吳怎麼也發展不過魏國的。正是由於蜀吳頻煩北伐,再加上前期魏國周邊的遊牧民族。魏國一直沒能安心修養生息。 公元240年後魏國再次準備大規模屯田,將來用於討伐蜀吳。司馬懿令鄧艾在淮南淮北屯田,開鑿河道修水利通漕運。鄧艾講:用五萬人屯田,六七年間,可積累三千萬斛糧食在淮。這些糧食夠十萬大軍吃五年。然後藉此伐吳,勝算就非常大了。東吳收到消息立馬派十餘萬人馬北伐,主要目的是破壞屯田。破壞屯田,東吳掘斷一些大壩,水利設施毀壞。一些屯田被淹,一片汪洋。之後魏國派駐更多的軍隊保護。每逢有戰事,糧草能直接通過漕運到前線。(幾年後又把鄧艾派往西線)東吳卻陷入南魯黨爭中,此次北伐後。坐視魏國在淮南北屯田成功。 曹魏在涼州秦州雍州也有屯田(涼州秦州為東漢的涼州,雍州為東漢的司州一部分)司馬孚講:對付蜀漢應該有充足的準備。每次蜀漢軍隊入寇,關中的軍隊擋不住。每次都要調洛陽中軍去支援。要再派駐兩萬步騎去關中。但關中連年戰亂又多賊寇,糧草不足。應從冀州調屯田兵屯於上邽。秋冬習訓練,春夏修田桑。這樣關中糧草才能更充足,防禦蜀漢也更容易。 鄧艾到了西線雍涼秦州也是開始著手深一步屯田。並上書朝廷: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者,勝之本也。三國志講:艾所在,荒野開闢,軍民並豐。所以說蜀漢能讓鄧艾安心的屯田,將來伐蜀嗎?這時姜維每次要大舉北伐,費禕只給他不到萬人。如諸葛亮在世必然會大規模北伐。一來破壞魏國的屯田,二來也可趁機蠶食。

第二蠶食魏國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二次北伐攻陳倉(支援東吳)、第三次北伐攻下陰平郡武都郡、第四次北伐攻隴右祁山、第五次北伐武功五丈原。除了第二次北伐是支援東吳外,其餘都是蠶食雍涼。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就曾上書阿斗:今魏跨帶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東西併力,首尾掎角,雖未能速得如志,且當分裂蠶食,先摧其支黨。這也是諸葛亮不打長安打隴右的原因。因為蜀漢尚無跟魏國決戰的實力。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也是考慮到魏的實力太強。所以才不採用魏延佔領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的聯繫。改為攻佔隴右,切斷魏國跟秦州(隴右)涼州的聯繫。公元228年北伐,隴右四郡的南安、天水、安定郡皆降。只有隴西郡堅守。

(紅色部分就是隴右)

所以說諸葛亮並非完全否決魏延的計策,只是有所縮小。諸葛亮的策略是切斷隴道,一舉拿下秦涼兩州。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司馬懿採納了郭淮的建立,立馬在那裡佈防。營寨還沒建好,蜀漢軍果然來攻。後來姜維北伐也是採用當年諸葛亮的策略。三國志:維若斷涼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據關、隴之險,敢能沒經軍而屠隴右。宜須大兵四集,乃致攻討。大將軍司馬文王曰:昔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謀遠,非維所任也。 (紅色部分就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切斷涼州和西域跟魏國的聯繫)


當諸葛亮進行第一北伐時,選擇進攻隴右五利。 第一齣其不意:公元227年諸葛亮到漢中時,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勸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據險防守。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就派曹真在長安西邊扶風郡郿縣一帶佈防以阻止諸葛亮進軍關中。三國志: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偽裝主力做出向郿縣以進軍關中,諸葛亮率主力進攻隴右。據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就是說當時魏國大臣都沒猜到諸葛亮攻隴右而不進攻關中。諸葛亮隆中對就講益州之眾出秦川。出師表也講還於舊都。誰都沒有想到諸葛亮真正目的是隴右。 第二隴右有糧: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上邽也有糧,後來北伐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麥。 第三秦涼魏國統治力量弱:諸葛亮採用的是向魏國力量薄弱的地方。誘羌胡叛、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以西(涼州、雍州西部)。而雍涼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公元233年鮮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涼羌胡叛魏降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第四拉長魏國支援補給距離:隴右諸郡距距離蜀漢近魏國遠。距離蜀漢不過六七百里,但距離魏國洛陽兩千多裡。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雒陽西千七百里。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關中):拿下四郡後可進軍關中,收降四郡兵,招納羌、胡擴充實力。三國志: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第一次北伐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降,只剩隴西郡在堅守。這時魏國已派張郃率五萬援軍救援隴西郡。諸葛亮派馬謖去街亭就是為了擋住張郃為大軍攻取隴西郡贏得時間。當時隴西官員講如果蜀軍能切斷隴道並擋住援軍一個月以上,不用打隴西郡就會投降。三國志裴注:使東兵不上,一月之中,則隴西吏人不攻自服。所以馬謖只要擋住張郃一個月就夠了。三國志裴: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也就是說馬謖守街亭只是守不到十天。當時諸將是推舉魏延或吳懿去守街亭,諸侯亮不聽眾人的執意用馬謖。 馬謖只有在街亭擋住張郃援軍一個月以上,隴西郡一破。諸葛亮就能率軍回師跟馬謖內外夾擊張郃。張郃援軍一破,曹真根本興不起什麼浪。等到魏國再集結大軍前來。則隴右城已固,諸軍足辦。蜀軍所在深險。

蜀漢把秦涼消化後,又可趁機向東進逼長安。雖然雍秦涼殘破,但確實是一塊值得經營的好地方。漢巴蜀地雖然是天府之國,但蜀道難於上青天漢中地理堪為天獄。糧草很難運送到前線。劉備當年東征打一年都不缺糧,那是因為水運比陸運至少節約三倍。路蜀地難走的路相比至少在五倍。蜀漢軍隊可在雍涼秦屯田,再召撫四周的漢朝遺民。東漢末大亂時很多漢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去了。例如高昌國是漢魏遺民建立的。魏書:彼之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因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久。就是說他們是漢末魏末時遷到那的,在晉朝八王之亂後建立國家。後來想歸附中原王朝,當時北魏沒有接受。他們的禮儀跟漢朝差不多。

第三自古偏安者不能久存

電視劇三國中,阿斗問諸葛亮。魏國並沒有打我們,反而我們頻繁打人家。大家相安無事不好嗎?諸葛亮回:陛下今年多大了,才十七。(應該是二十一)我已經五十有三了。憑蜀中險要可保二十年無事,我只要每天上朝下朝就好了。可是二十年後我可能不在了,可是陛下您才多大?雖然是電視劇,但道理是對的。



自古以來有偏安能久存的嗎?要麼一統要麼讓別人一統。像劉邦如果呆在巴蜀之地,依然能享榮華福貴。像唐朝開始在關中,有函谷關擋著依然能關起門過小日子。但卻東出而爭天下。要是等到中原一統,那時再想爭天下就難了。像一些割據政權成漢前蜀後蜀南唐等那一個逃得了被滅的。像五代十國南唐本來就是南方政權中最強的,如果能趁北方多事之秋。因為北方最強的政權七十年間換了五個:後唐、後晉、後梁、後漢、後周。又要對付北漢和契丹。南唐如能東滅吳越、閩,南兼南漢、西吞南平、西征楚、西伐前後蜀。一統淮河以南,長江之境。然後再跟北宋一決雌雄。像東晉如能趁北方分裂成十幾個小政權,全力北伐。步步蠶食壯大,恢復一統河山也未成知。卻坐視北方一統成前秦、北魏。

後出師表就把這道理說的很清楚。雖然很多人講偽作,但道理是對的。後出師表最早出現在公元252年,諸葛恪看後決定北伐。於是有人講可能是諸葛恪弄的偽作。三國志:近見家叔父表陳與賊爭競之計,未嘗不喟然嘆息也。諸葛恪也寫了一篇講以前的諸侯不思進取。三國志:近者劉景升在荊州,有眾十萬,財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其強大,吞滅諸袁。還講了高皇帝為啥不關門過小日子,而是東出。

後出師表六條理由:1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我們不打魏國,魏國遲早是要來我們的。2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高皇帝和其謀臣都比蜀漢歷害,但還是數敗於項羽,最後一戰定乾坤。3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孫策坐大,遂並江東。劉繇、王朗當年都在楊州割據,而當年孫策渡江時才幾千人。劉繇、王朗都沒有主動消滅,最後讓孫策消滅了他們。4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曹操用兵比得上吳起和孫子,但還是接連大敗。所以一時的成敗不足以論英雄。5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就是說自公元227年到漢中至公元229年間損失了很多人才,再過些年又會再損失。那時如何抵禦魏國?蜀漢的人才是由:1從北方隨劉備南下的。(公元221年時已經死的差不多)2荊州人才,荊州已失。已經不能再從荊州補給人才。3避亂到蜀的士人。現在三國鼎立,也沒能補充了。4益州本土人才。就像東吳一樣都是淮泗將領和流亡北士。到了後面丁奉昔日不過是甘寧的小將都能成為統帥了。6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我們不打魏國,而關起門來發展。一州之地怎麼發展也比不過九州的魏國。時間久實力必然越拉越遠。

司马长史
2019-09-11

曹劉相繼去世之後,當時的三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扭轉,諸葛亮作為蜀國僅存的中興重臣身上揹負著艱鉅的復興重任。從劉備的去世到諸葛亮撒手人間這中間的11年時間內,蜀國內外可謂是危機四伏。

曹劉相繼去世之後,當時的三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扭轉,諸葛亮作為蜀國僅存的中興重臣身上揹負著艱鉅的復興重任。從劉備的去世到諸葛亮撒手人間這中間的11年時間內,蜀國內外可謂是危機四伏。

荊州已失

痛失荊州之後蜀國只能寄希望於一隅之地,再加上常年的用兵國家的綜合實力已經出現危機,而在外交方面更是被處處孤立,於是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痛哭流涕:“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面對這樣的境遇再加上劉備臨終託之以大事,可以想見諸葛亮此時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如何巨大。但他還是表現出其意志的堅定和智慧的高遠。從歷史記錄上來分析,他的決定和行動都足以證明他有資格列為世界級的一流戰略家。

曹劉相繼去世之後,當時的三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扭轉,諸葛亮作為蜀國僅存的中興重臣身上揹負著艱鉅的復興重任。從劉備的去世到諸葛亮撒手人間這中間的11年時間內,蜀國內外可謂是危機四伏。

荊州已失

痛失荊州之後蜀國只能寄希望於一隅之地,再加上常年的用兵國家的綜合實力已經出現危機,而在外交方面更是被處處孤立,於是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痛哭流涕:“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面對這樣的境遇再加上劉備臨終託之以大事,可以想見諸葛亮此時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如何巨大。但他還是表現出其意志的堅定和智慧的高遠。從歷史記錄上來分析,他的決定和行動都足以證明他有資格列為世界級的一流戰略家。

蜀漢何存?

為了維持基本的戰略意圖,諸葛亮所做的決定由兩點,第一是聯吳制魏,第二是以攻為守。“聯吳”最早是《隆中對》中的基本觀念,諸葛亮對於這一點有極明確的認識,但是過去因為種種原因使這種路線未能堅持,結果才有“關羽毀敗,秭歸蹉跌”等一連串的不幸事件發生。

但是到了蜀漢末期,聯吳抗曹已經成為不得不去接受的政治現實,所以諸葛亮能夠排除萬難,毅然採取聯吳政策,足以充分表示其果斷和明智。

曹劉相繼去世之後,當時的三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扭轉,諸葛亮作為蜀國僅存的中興重臣身上揹負著艱鉅的復興重任。從劉備的去世到諸葛亮撒手人間這中間的11年時間內,蜀國內外可謂是危機四伏。

荊州已失

痛失荊州之後蜀國只能寄希望於一隅之地,再加上常年的用兵國家的綜合實力已經出現危機,而在外交方面更是被處處孤立,於是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痛哭流涕:“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面對這樣的境遇再加上劉備臨終託之以大事,可以想見諸葛亮此時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如何巨大。但他還是表現出其意志的堅定和智慧的高遠。從歷史記錄上來分析,他的決定和行動都足以證明他有資格列為世界級的一流戰略家。

蜀漢何存?

為了維持基本的戰略意圖,諸葛亮所做的決定由兩點,第一是聯吳制魏,第二是以攻為守。“聯吳”最早是《隆中對》中的基本觀念,諸葛亮對於這一點有極明確的認識,但是過去因為種種原因使這種路線未能堅持,結果才有“關羽毀敗,秭歸蹉跌”等一連串的不幸事件發生。

但是到了蜀漢末期,聯吳抗曹已經成為不得不去接受的政治現實,所以諸葛亮能夠排除萬難,毅然採取聯吳政策,足以充分表示其果斷和明智。

而諸葛亮的第二個戰略便是以攻為守。在某些人眼中似乎並不那樣成功,而且究竟應否採取這樣的路線也曾引起很多爭論,甚至到今天仍然如此。

但是大家想想看在長達10年的諸葛亮主政階段中,蜀國不曾喪失任何領土,而且還經常保持著出師討賊的態勢。儘管如陳壽所云,他是“奇謀為短”,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其作為大戰略家的評價。

以攻為守

作為諸葛亮主政後期飽受爭議的重要戰略決策,以攻為守究竟是否適合蜀漢當時的現狀呢?

有人認為,如果諸葛亮的目的只是限於防守,則他實無一再發動攻擊之必要。因為益州險塞,他只要憑險固守即能達到其目的,這樣可以保存較多的資源以供厚植國力之用。反而言之,以諸葛亮的戰略修養,他應該知道天下三分已成定局之後,如果天下無變,僅憑蜀國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收復中原,所以他在這個階段的行動似乎已經違反自己的原則。

曹劉相繼去世之後,當時的三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扭轉,諸葛亮作為蜀國僅存的中興重臣身上揹負著艱鉅的復興重任。從劉備的去世到諸葛亮撒手人間這中間的11年時間內,蜀國內外可謂是危機四伏。

荊州已失

痛失荊州之後蜀國只能寄希望於一隅之地,再加上常年的用兵國家的綜合實力已經出現危機,而在外交方面更是被處處孤立,於是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痛哭流涕:“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面對這樣的境遇再加上劉備臨終託之以大事,可以想見諸葛亮此時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如何巨大。但他還是表現出其意志的堅定和智慧的高遠。從歷史記錄上來分析,他的決定和行動都足以證明他有資格列為世界級的一流戰略家。

蜀漢何存?

為了維持基本的戰略意圖,諸葛亮所做的決定由兩點,第一是聯吳制魏,第二是以攻為守。“聯吳”最早是《隆中對》中的基本觀念,諸葛亮對於這一點有極明確的認識,但是過去因為種種原因使這種路線未能堅持,結果才有“關羽毀敗,秭歸蹉跌”等一連串的不幸事件發生。

但是到了蜀漢末期,聯吳抗曹已經成為不得不去接受的政治現實,所以諸葛亮能夠排除萬難,毅然採取聯吳政策,足以充分表示其果斷和明智。

而諸葛亮的第二個戰略便是以攻為守。在某些人眼中似乎並不那樣成功,而且究竟應否採取這樣的路線也曾引起很多爭論,甚至到今天仍然如此。

但是大家想想看在長達10年的諸葛亮主政階段中,蜀國不曾喪失任何領土,而且還經常保持著出師討賊的態勢。儘管如陳壽所云,他是“奇謀為短”,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其作為大戰略家的評價。

以攻為守

作為諸葛亮主政後期飽受爭議的重要戰略決策,以攻為守究竟是否適合蜀漢當時的現狀呢?

有人認為,如果諸葛亮的目的只是限於防守,則他實無一再發動攻擊之必要。因為益州險塞,他只要憑險固守即能達到其目的,這樣可以保存較多的資源以供厚植國力之用。反而言之,以諸葛亮的戰略修養,他應該知道天下三分已成定局之後,如果天下無變,僅憑蜀國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收復中原,所以他在這個階段的行動似乎已經違反自己的原則。

但是大家要知道,當劉備崩殂諸葛亮接管政權時,其所面對的政治環境非常惡劣,不僅外交孤立,邊區叛亂,而且政府內部也已呈現分裂和頹喪的現象,甚至已有人暗中通敵。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振作精神,重整士氣,否則就會自動崩潰,絕對不可能持久。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看諸葛亮的決策你就會發現,“以攻為守”是一種具有高度政治意義的戰略,因為必須發動攻勢才能團結內部、振奮人心。這樣才能渡過政治難關,若僅採取消極的守勢,則在心理上無異於已經承認失敗,其後果當然不堪設想。

Mer86
2019-09-09

從內因來說,像蜀漢這種以正統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樞的邊陲小國,如果統治者不主動北伐,且長期霸佔著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該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過來,本地人也會繳械投降,不會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賣命。

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問題,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緩解內部矛盾。

從外因來說,魏國整體實力雖然強於蜀,但曹魏的邊防壓力也比蜀漢大。諸葛亮完全可以趁亂賭一把

從內因來說,像蜀漢這種以正統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樞的邊陲小國,如果統治者不主動北伐,且長期霸佔著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該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過來,本地人也會繳械投降,不會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賣命。

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問題,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緩解內部矛盾。

從外因來說,魏國整體實力雖然強於蜀,但曹魏的邊防壓力也比蜀漢大。諸葛亮完全可以趁亂賭一把


公元228—234年期間,曹魏的南方受東吳的牽制,有十幾萬兵力常年駐守在襄陽和淮南地區無法靈活調度。東吳的存在,無疑就縮小了蜀漢和曹魏的機動兵力差距。

除了東吳這個最大勁敵之外,曹魏的北方還有鮮卑軻比能和遼東公孫淵(公孫淵後來被公孫恭取代),這兩股勢力的實力也不弱。

就拿遼東公孫氏來說,其兵力約七八萬,人口約六十萬,是一個整體實力約為蜀漢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國要防公孫淵,其在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就不能少。

PS:根據《晉書·宣帝本紀》記載,司馬懿消滅公孫淵時,“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這還沒計入樂浪、帶方二郡的人口。如果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對樂浪人口記載,公孫氏的地盤上,人口不會低於60萬。(帶方郡沒有人口統計資料)

從內因來說,像蜀漢這種以正統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樞的邊陲小國,如果統治者不主動北伐,且長期霸佔著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該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過來,本地人也會繳械投降,不會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賣命。

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問題,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緩解內部矛盾。

從外因來說,魏國整體實力雖然強於蜀,但曹魏的邊防壓力也比蜀漢大。諸葛亮完全可以趁亂賭一把


公元228—234年期間,曹魏的南方受東吳的牽制,有十幾萬兵力常年駐守在襄陽和淮南地區無法靈活調度。東吳的存在,無疑就縮小了蜀漢和曹魏的機動兵力差距。

除了東吳這個最大勁敵之外,曹魏的北方還有鮮卑軻比能和遼東公孫淵(公孫淵後來被公孫恭取代),這兩股勢力的實力也不弱。

就拿遼東公孫氏來說,其兵力約七八萬,人口約六十萬,是一個整體實力約為蜀漢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國要防公孫淵,其在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就不能少。

PS:根據《晉書·宣帝本紀》記載,司馬懿消滅公孫淵時,“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這還沒計入樂浪、帶方二郡的人口。如果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對樂浪人口記載,公孫氏的地盤上,人口不會低於60萬。(帶方郡沒有人口統計資料)

至於鮮卑部落,雖然人口不多,但草原民族善戰,魏國不可能不防備軻比能入侵,而要防備他,魏國在北方幷州和幽州的留守兵力自然也不能少。

另外,青藏高原的羌人時附時叛,魏國也要派兵力監視。

所以說,雖然魏國實力四倍於蜀漢,但魏國的敵人也多,其在揚州、荊州、幽州、幷州常年保持了巨大的兵力部署,它的機動兵力和部署在雍涼地區的兵力,並不多

PS:魏國在涼州的兵力未知。但根據涼州的人口(約為益州的8%)推算,其兵力不可能有很多。至多也就1~2萬。

從內因來說,像蜀漢這種以正統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樞的邊陲小國,如果統治者不主動北伐,且長期霸佔著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該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過來,本地人也會繳械投降,不會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賣命。

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問題,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緩解內部矛盾。

從外因來說,魏國整體實力雖然強於蜀,但曹魏的邊防壓力也比蜀漢大。諸葛亮完全可以趁亂賭一把


公元228—234年期間,曹魏的南方受東吳的牽制,有十幾萬兵力常年駐守在襄陽和淮南地區無法靈活調度。東吳的存在,無疑就縮小了蜀漢和曹魏的機動兵力差距。

除了東吳這個最大勁敵之外,曹魏的北方還有鮮卑軻比能和遼東公孫淵(公孫淵後來被公孫恭取代),這兩股勢力的實力也不弱。

就拿遼東公孫氏來說,其兵力約七八萬,人口約六十萬,是一個整體實力約為蜀漢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國要防公孫淵,其在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就不能少。

PS:根據《晉書·宣帝本紀》記載,司馬懿消滅公孫淵時,“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這還沒計入樂浪、帶方二郡的人口。如果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對樂浪人口記載,公孫氏的地盤上,人口不會低於60萬。(帶方郡沒有人口統計資料)

至於鮮卑部落,雖然人口不多,但草原民族善戰,魏國不可能不防備軻比能入侵,而要防備他,魏國在北方幷州和幽州的留守兵力自然也不能少。

另外,青藏高原的羌人時附時叛,魏國也要派兵力監視。

所以說,雖然魏國實力四倍於蜀漢,但魏國的敵人也多,其在揚州、荊州、幽州、幷州常年保持了巨大的兵力部署,它的機動兵力和部署在雍涼地區的兵力,並不多

PS:魏國在涼州的兵力未知。但根據涼州的人口(約為益州的8%)推算,其兵力不可能有很多。至多也就1~2萬。



以街亭之戰為例,當時曹真在關中的部隊大約為五萬,曹叡率中央軍增援,派張郃領五萬進攻街亭,此時魏軍兵力約十萬,與蜀漢的十萬常備軍規模其實是1比1比例。諸葛亮的兵力並沒有很大的劣勢,他完全可以通過北伐偷襲一把。

再一個,諸葛亮北伐的目標是涼州,也就是曹魏防禦力量最薄弱的一個州。他以局部優勢兵力撬涼州,實際上是以強凌弱,具備逐步蠶食魏國西北部的可能性。

從內因來說,像蜀漢這種以正統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樞的邊陲小國,如果統治者不主動北伐,且長期霸佔著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該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過來,本地人也會繳械投降,不會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賣命。

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問題,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緩解內部矛盾。

從外因來說,魏國整體實力雖然強於蜀,但曹魏的邊防壓力也比蜀漢大。諸葛亮完全可以趁亂賭一把


公元228—234年期間,曹魏的南方受東吳的牽制,有十幾萬兵力常年駐守在襄陽和淮南地區無法靈活調度。東吳的存在,無疑就縮小了蜀漢和曹魏的機動兵力差距。

除了東吳這個最大勁敵之外,曹魏的北方還有鮮卑軻比能和遼東公孫淵(公孫淵後來被公孫恭取代),這兩股勢力的實力也不弱。

就拿遼東公孫氏來說,其兵力約七八萬,人口約六十萬,是一個整體實力約為蜀漢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國要防公孫淵,其在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就不能少。

PS:根據《晉書·宣帝本紀》記載,司馬懿消滅公孫淵時,“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這還沒計入樂浪、帶方二郡的人口。如果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對樂浪人口記載,公孫氏的地盤上,人口不會低於60萬。(帶方郡沒有人口統計資料)

至於鮮卑部落,雖然人口不多,但草原民族善戰,魏國不可能不防備軻比能入侵,而要防備他,魏國在北方幷州和幽州的留守兵力自然也不能少。

另外,青藏高原的羌人時附時叛,魏國也要派兵力監視。

所以說,雖然魏國實力四倍於蜀漢,但魏國的敵人也多,其在揚州、荊州、幽州、幷州常年保持了巨大的兵力部署,它的機動兵力和部署在雍涼地區的兵力,並不多

PS:魏國在涼州的兵力未知。但根據涼州的人口(約為益州的8%)推算,其兵力不可能有很多。至多也就1~2萬。



以街亭之戰為例,當時曹真在關中的部隊大約為五萬,曹叡率中央軍增援,派張郃領五萬進攻街亭,此時魏軍兵力約十萬,與蜀漢的十萬常備軍規模其實是1比1比例。諸葛亮的兵力並沒有很大的劣勢,他完全可以通過北伐偷襲一把。

再一個,諸葛亮北伐的目標是涼州,也就是曹魏防禦力量最薄弱的一個州。他以局部優勢兵力撬涼州,實際上是以強凌弱,具備逐步蠶食魏國西北部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除了第二次和第五次北伐(第二次是配合東吳打石亭之戰,第五次是自感命不久矣,沒時間再逐步蠶食)外,諸葛亮其它三次北伐的進攻思路是以漢中為跳板,截斷隴右與關中的連接,關門打狗,將涼州據為己有。

然後,蜀漢再以涼州為第二根據地,與漢中形成夾擊之勢,往東再謀取關中。

這個戰略正是建立在一口一口逐步蠶食曹魏根基的想法上,並不是盲目的出兵,不知天高地厚的以卵擊石,也不是故意打壓魏延。

(若按魏延走子午谷偷襲關中的打法,蜀漢的主攻方向就在關中平原了,而不是諸葛亮的既定目標涼州)

從內因來說,像蜀漢這種以正統自居,由外地人控制朝廷中樞的邊陲小國,如果統治者不主動北伐,且長期霸佔著中央政府,那本地人就該造反了。即便不遭反,只要曹魏攻過來,本地人也會繳械投降,不會為外地人掌控的朝廷賣命。

諸葛亮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問題,所以他才要以北伐緩解內部矛盾。

從外因來說,魏國整體實力雖然強於蜀,但曹魏的邊防壓力也比蜀漢大。諸葛亮完全可以趁亂賭一把


公元228—234年期間,曹魏的南方受東吳的牽制,有十幾萬兵力常年駐守在襄陽和淮南地區無法靈活調度。東吳的存在,無疑就縮小了蜀漢和曹魏的機動兵力差距。

除了東吳這個最大勁敵之外,曹魏的北方還有鮮卑軻比能和遼東公孫淵(公孫淵後來被公孫恭取代),這兩股勢力的實力也不弱。

就拿遼東公孫氏來說,其兵力約七八萬,人口約六十萬,是一個整體實力約為蜀漢三分之二的存在。魏國要防公孫淵,其在幽州和冀州的兵力就不能少。

PS:根據《晉書·宣帝本紀》記載,司馬懿消滅公孫淵時,“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這還沒計入樂浪、帶方二郡的人口。如果再根據《後漢書.郡國志》對樂浪人口記載,公孫氏的地盤上,人口不會低於60萬。(帶方郡沒有人口統計資料)

至於鮮卑部落,雖然人口不多,但草原民族善戰,魏國不可能不防備軻比能入侵,而要防備他,魏國在北方幷州和幽州的留守兵力自然也不能少。

另外,青藏高原的羌人時附時叛,魏國也要派兵力監視。

所以說,雖然魏國實力四倍於蜀漢,但魏國的敵人也多,其在揚州、荊州、幽州、幷州常年保持了巨大的兵力部署,它的機動兵力和部署在雍涼地區的兵力,並不多

PS:魏國在涼州的兵力未知。但根據涼州的人口(約為益州的8%)推算,其兵力不可能有很多。至多也就1~2萬。



以街亭之戰為例,當時曹真在關中的部隊大約為五萬,曹叡率中央軍增援,派張郃領五萬進攻街亭,此時魏軍兵力約十萬,與蜀漢的十萬常備軍規模其實是1比1比例。諸葛亮的兵力並沒有很大的劣勢,他完全可以通過北伐偷襲一把。

再一個,諸葛亮北伐的目標是涼州,也就是曹魏防禦力量最薄弱的一個州。他以局部優勢兵力撬涼州,實際上是以強凌弱,具備逐步蠶食魏國西北部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除了第二次和第五次北伐(第二次是配合東吳打石亭之戰,第五次是自感命不久矣,沒時間再逐步蠶食)外,諸葛亮其它三次北伐的進攻思路是以漢中為跳板,截斷隴右與關中的連接,關門打狗,將涼州據為己有。

然後,蜀漢再以涼州為第二根據地,與漢中形成夾擊之勢,往東再謀取關中。

這個戰略正是建立在一口一口逐步蠶食曹魏根基的想法上,並不是盲目的出兵,不知天高地厚的以卵擊石,也不是故意打壓魏延。

(若按魏延走子午谷偷襲關中的打法,蜀漢的主攻方向就在關中平原了,而不是諸葛亮的既定目標涼州)

總的來說,諸葛亮時代,蜀漢和曹魏的實力差距並非統計數據所顯示的那麼大。以諸葛亮的北伐思路來說,他西掠涼州,蜀漢是具有局部兵力優勢的。而這種優勢就是他兩出祁山,三伐隴右的前提。

陌上说历史
2019-09-10

在荊州沒丟之前, 蜀國北伐可以算是兵強馬壯,似乎天下已盡在劉備手中;但荊州丟了之後,蜀國已經元氣大傷,大勢已去,時加上老弱病殘也勉強湊夠10萬兵力,但諸葛亮依然先後組織了7次北伐,為什麼呢?

在荊州沒丟之前, 蜀國北伐可以算是兵強馬壯,似乎天下已盡在劉備手中;但荊州丟了之後,蜀國已經元氣大傷,大勢已去,時加上老弱病殘也勉強湊夠10萬兵力,但諸葛亮依然先後組織了7次北伐,為什麼呢?

蜀國勢弱,只得以守為攻

諸葛亮何其神也?

拋開《三國演義》故意神化諸葛亮不說,歷史上的諸葛亮依然算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一出隆中對勾勒出三分天下的輪廓圖。

而且此時諸葛亮更是明白,蜀國只有益州一州,而曹魏卻是天下十州佔據其八,若是與曹魏一樣休養生息,待到曹魏坐大時,那蜀國則再無反抗之力。因此只能此時北伐。

而幾次北伐,諸葛亮還是有很大機會獲得勝利的,只是蜀國嚴重缺乏將領,導致幾次排兵佈陣無法選擇合適的將領,只能是功虧一簣。

在荊州沒丟之前, 蜀國北伐可以算是兵強馬壯,似乎天下已盡在劉備手中;但荊州丟了之後,蜀國已經元氣大傷,大勢已去,時加上老弱病殘也勉強湊夠10萬兵力,但諸葛亮依然先後組織了7次北伐,為什麼呢?

蜀國勢弱,只得以守為攻

諸葛亮何其神也?

拋開《三國演義》故意神化諸葛亮不說,歷史上的諸葛亮依然算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一出隆中對勾勒出三分天下的輪廓圖。

而且此時諸葛亮更是明白,蜀國只有益州一州,而曹魏卻是天下十州佔據其八,若是與曹魏一樣休養生息,待到曹魏坐大時,那蜀國則再無反抗之力。因此只能此時北伐。

而幾次北伐,諸葛亮還是有很大機會獲得勝利的,只是蜀國嚴重缺乏將領,導致幾次排兵佈陣無法選擇合適的將領,只能是功虧一簣。

就拿街亭之役來說,如果此時蜀軍有另一名將領能有魏延的能力,諸葛亮怕是都不會派從未帶過兵的馬謖前去鎮守。

此時已經足以看出,蜀國人才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青黃不接的現象,以至於世人流傳“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所以諸葛亮只得在有生之年不斷進行北伐,一是希望自己能北伐成功,為日後蜀國一統天下奠定基礎,二是希望藉機來騷擾曹魏的和平發展,牽制曹魏。

在荊州沒丟之前, 蜀國北伐可以算是兵強馬壯,似乎天下已盡在劉備手中;但荊州丟了之後,蜀國已經元氣大傷,大勢已去,時加上老弱病殘也勉強湊夠10萬兵力,但諸葛亮依然先後組織了7次北伐,為什麼呢?

蜀國勢弱,只得以守為攻

諸葛亮何其神也?

拋開《三國演義》故意神化諸葛亮不說,歷史上的諸葛亮依然算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一出隆中對勾勒出三分天下的輪廓圖。

而且此時諸葛亮更是明白,蜀國只有益州一州,而曹魏卻是天下十州佔據其八,若是與曹魏一樣休養生息,待到曹魏坐大時,那蜀國則再無反抗之力。因此只能此時北伐。

而幾次北伐,諸葛亮還是有很大機會獲得勝利的,只是蜀國嚴重缺乏將領,導致幾次排兵佈陣無法選擇合適的將領,只能是功虧一簣。

就拿街亭之役來說,如果此時蜀軍有另一名將領能有魏延的能力,諸葛亮怕是都不會派從未帶過兵的馬謖前去鎮守。

此時已經足以看出,蜀國人才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青黃不接的現象,以至於世人流傳“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所以諸葛亮只得在有生之年不斷進行北伐,一是希望自己能北伐成功,為日後蜀國一統天下奠定基礎,二是希望藉機來騷擾曹魏的和平發展,牽制曹魏。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聞孫權東破曹休魏軍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劉備在世時,曾打出口號: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最終也是在這條道路上拼盡一生,付出畢生心血。臨終白帝城託孤,也告誡諸葛亮一定要光復漢室。

諸葛亮深知劉備一心北伐的決心和壯志未酬的遺憾,因此謹記劉備“匡扶漢室”的最終目標,先後上奏了感動後世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一表決心,定要北伐到底。

諸葛亮嘔心瀝血、殫精極慮,最終倒在了北伐的路上,也留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聲名供後世楷模。

諸葛亮的一生是傳奇的,也是悲劇的。其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能力早已被世人神化,其忠義之臣的美名也被後世傳頌。但人們總是會忽略那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悲愴。這是蜀漢的悲哀,亦是諸葛亮的悲哀。

heart秋心
2019-09-10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蜀漢是三國中最弱的,國土面積最少,人才匱乏,物資缺少。但是就是這樣,諸葛亮帶兵主動進攻魏國。諸葛亮為什麼要進行這種雞蛋碰石頭的行為呢?我認為原因如下。

第一,不去進攻就是慢性死亡。

三國中最弱的國家是蜀國,即便諸葛亮全力發展國力,但是和擁有九州的魏國相比,這種提升實在是不值一提。這樣經過幾十年,魏國完全可以養得起幾十甚至上百萬的大軍,到了那個時候,蜀國想要怎麼防守。

第二,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根據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希望主動進攻得到涼州,甚至拿下雍州。最接近這一戰略目標的時候就是在第一次北伐時期,但最終還是功虧一簣。在諸葛亮北伐的幾年,蜀國內部基本可以說是安穩如山,而且還大幅度削弱了雍涼之地的元氣,減小雍涼之地對於漢中的壓力,可見主動進攻有著不小的作用。

第三,主動進攻可以與東吳相互配合。

諸葛亮一般主動進攻的時間把握的比較好,一般都是魏國發生叛亂或是朝堂動盪的時期,再與東吳一東一西配合進攻。因此每次北伐的初期都有著不小的成效,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諸葛亮所率領的北伐軍就顯得後繼無力。

第四,為了完成夙願。

諸葛亮作為託孤大臣,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真的是盡心竭力。諸葛亮一生的夙願同樣是中興漢室,但是要想實現這一願望不可能就依靠防守就能把曹魏拖死,必須進攻才有可能達成。再加上蜀漢自認為自己的政權屬於正統是東漢的延續,必須和篡奪漢獻帝帝位的曹魏做你死我活的鬥爭。

總的來說,諸葛亮這一北伐的決策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諸葛亮只能這一條路走到頭。因此,諸葛亮最後也是倒在了北伐的路上,星落五丈原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諸葛亮一生最好的寫照。

大国布衣
2019-07-15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歡“虛報”兵力,三國時期更是如此。每次戰鬥前都喜歡說帶了幾十萬大軍前來,而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歡“虛報”兵力,三國時期更是如此。每次戰鬥前都喜歡說帶了幾十萬大軍前來,而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國只有10萬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萬大軍也是有著十足的水分,那麼諸葛亮在這麼少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敢北伐?

  • 其一、曹操此時外強中乾。

此時的魏國在經歷先前的戰爭後,需要的就是修生養息,他們經不起大戰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戰,在面對蜀吳當個作戰時的兵力並不都很有優勢,而現在的曹魏說擁有50萬兵力,裡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這裡是諸葛亮已經推測到的。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歡“虛報”兵力,三國時期更是如此。每次戰鬥前都喜歡說帶了幾十萬大軍前來,而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國只有10萬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萬大軍也是有著十足的水分,那麼諸葛亮在這麼少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敢北伐?

  • 其一、曹操此時外強中乾。

此時的魏國在經歷先前的戰爭後,需要的就是修生養息,他們經不起大戰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戰,在面對蜀吳當個作戰時的兵力並不都很有優勢,而現在的曹魏說擁有50萬兵力,裡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這裡是諸葛亮已經推測到的。

  • 其二、曹魏人口虛報。

從資料上分析,蜀後主炎興元年,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而魏國52萬戶,440萬人;吳國52萬戶,240萬人。我們知道亂世時期人口虛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三國時曹魏人口虛報的比例是最高的

  • 其三、兵員戰鬥力。

曹魏在修生養息之時,為了預防其他兩國進攻,便頒佈了一條法令,凡是地位高於奴隸、低於平民著都要上戰場,家人則為國家屯田。士兵不得改行,婚嫁也只能嫁於同類人,兄終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為兵。如果丈夫上戰場而死,那麼妻子會被強制性改嫁其他軍人,生的孩子也是世代為兵。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歡“虛報”兵力,三國時期更是如此。每次戰鬥前都喜歡說帶了幾十萬大軍前來,而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國只有10萬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萬大軍也是有著十足的水分,那麼諸葛亮在這麼少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敢北伐?

  • 其一、曹操此時外強中乾。

此時的魏國在經歷先前的戰爭後,需要的就是修生養息,他們經不起大戰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戰,在面對蜀吳當個作戰時的兵力並不都很有優勢,而現在的曹魏說擁有50萬兵力,裡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這裡是諸葛亮已經推測到的。

  • 其二、曹魏人口虛報。

從資料上分析,蜀後主炎興元年,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而魏國52萬戶,440萬人;吳國52萬戶,240萬人。我們知道亂世時期人口虛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三國時曹魏人口虛報的比例是最高的

  • 其三、兵員戰鬥力。

曹魏在修生養息之時,為了預防其他兩國進攻,便頒佈了一條法令,凡是地位高於奴隸、低於平民著都要上戰場,家人則為國家屯田。士兵不得改行,婚嫁也只能嫁於同類人,兄終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為兵。如果丈夫上戰場而死,那麼妻子會被強制性改嫁其他軍人,生的孩子也是世代為兵。

在這樣的政策下,軍戶並非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而戰鬥,士兵不知道為什麼而戰鬥,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一旦上了戰場就怕自己死了,老婆被改嫁,孩子受欺負,所以第一個跑的都是這些屯田的軍戶。

所以從曹魏的實際人口、兵員戰鬥力、以及外強中乾的情況來推測,諸葛亮是有信心以10萬兵力來北伐的。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蜀國當時的局面是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相安無事,曹魏要修養,蜀國要發展。但問題在於蜀國的位置就決定了它的資源貧瘠,其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國和吳國。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歡“虛報”兵力,三國時期更是如此。每次戰鬥前都喜歡說帶了幾十萬大軍前來,而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國只有10萬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萬大軍也是有著十足的水分,那麼諸葛亮在這麼少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敢北伐?

  • 其一、曹操此時外強中乾。

此時的魏國在經歷先前的戰爭後,需要的就是修生養息,他們經不起大戰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戰,在面對蜀吳當個作戰時的兵力並不都很有優勢,而現在的曹魏說擁有50萬兵力,裡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這裡是諸葛亮已經推測到的。

  • 其二、曹魏人口虛報。

從資料上分析,蜀後主炎興元年,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而魏國52萬戶,440萬人;吳國52萬戶,240萬人。我們知道亂世時期人口虛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三國時曹魏人口虛報的比例是最高的

  • 其三、兵員戰鬥力。

曹魏在修生養息之時,為了預防其他兩國進攻,便頒佈了一條法令,凡是地位高於奴隸、低於平民著都要上戰場,家人則為國家屯田。士兵不得改行,婚嫁也只能嫁於同類人,兄終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為兵。如果丈夫上戰場而死,那麼妻子會被強制性改嫁其他軍人,生的孩子也是世代為兵。

在這樣的政策下,軍戶並非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而戰鬥,士兵不知道為什麼而戰鬥,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一旦上了戰場就怕自己死了,老婆被改嫁,孩子受欺負,所以第一個跑的都是這些屯田的軍戶。

所以從曹魏的實際人口、兵員戰鬥力、以及外強中乾的情況來推測,諸葛亮是有信心以10萬兵力來北伐的。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蜀國當時的局面是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相安無事,曹魏要修養,蜀國要發展。但問題在於蜀國的位置就決定了它的資源貧瘠,其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國和吳國。

三國之間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現在都在穩固發展,但是一旦恢復好了,發展起來了,蜀國絕對會被第一個幹掉。所以,諸葛亮知道這個潛在隱患,他不能等對面兩家都準備好了,再抵抗,他要做的就是趁著自己還能支撐蜀國大局,趁自己還有這個精力,一定要北伐。

而諸葛亮北伐的觀念很簡單,就是不讓你曹魏好好休養,你不想打,我就逼你打,而曹魏的整體數據上面也都說了,所以諸葛亮並不害怕曹魏,在他他看來10萬兵力足夠應付了。

事實也證明了諸葛亮的觀點

不管是諸葛亮還是陸遜,都是明白人,兩國都在不斷的進攻魏國,其實他們在北伐時能得到多少土地是次要的,目的就是不能讓曹丕好好休養,我們來進攻你不打也得打,而曹丕就無法推行休養計劃。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歡“虛報”兵力,三國時期更是如此。每次戰鬥前都喜歡說帶了幾十萬大軍前來,而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國只有10萬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萬大軍也是有著十足的水分,那麼諸葛亮在這麼少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敢北伐?

  • 其一、曹操此時外強中乾。

此時的魏國在經歷先前的戰爭後,需要的就是修生養息,他們經不起大戰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戰,在面對蜀吳當個作戰時的兵力並不都很有優勢,而現在的曹魏說擁有50萬兵力,裡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這裡是諸葛亮已經推測到的。

  • 其二、曹魏人口虛報。

從資料上分析,蜀後主炎興元年,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而魏國52萬戶,440萬人;吳國52萬戶,240萬人。我們知道亂世時期人口虛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三國時曹魏人口虛報的比例是最高的

  • 其三、兵員戰鬥力。

曹魏在修生養息之時,為了預防其他兩國進攻,便頒佈了一條法令,凡是地位高於奴隸、低於平民著都要上戰場,家人則為國家屯田。士兵不得改行,婚嫁也只能嫁於同類人,兄終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為兵。如果丈夫上戰場而死,那麼妻子會被強制性改嫁其他軍人,生的孩子也是世代為兵。

在這樣的政策下,軍戶並非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而戰鬥,士兵不知道為什麼而戰鬥,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一旦上了戰場就怕自己死了,老婆被改嫁,孩子受欺負,所以第一個跑的都是這些屯田的軍戶。

所以從曹魏的實際人口、兵員戰鬥力、以及外強中乾的情況來推測,諸葛亮是有信心以10萬兵力來北伐的。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蜀國當時的局面是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相安無事,曹魏要修養,蜀國要發展。但問題在於蜀國的位置就決定了它的資源貧瘠,其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國和吳國。

三國之間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現在都在穩固發展,但是一旦恢復好了,發展起來了,蜀國絕對會被第一個幹掉。所以,諸葛亮知道這個潛在隱患,他不能等對面兩家都準備好了,再抵抗,他要做的就是趁著自己還能支撐蜀國大局,趁自己還有這個精力,一定要北伐。

而諸葛亮北伐的觀念很簡單,就是不讓你曹魏好好休養,你不想打,我就逼你打,而曹魏的整體數據上面也都說了,所以諸葛亮並不害怕曹魏,在他他看來10萬兵力足夠應付了。

事實也證明了諸葛亮的觀點

不管是諸葛亮還是陸遜,都是明白人,兩國都在不斷的進攻魏國,其實他們在北伐時能得到多少土地是次要的,目的就是不能讓曹丕好好休養,我們來進攻你不打也得打,而曹丕就無法推行休養計劃。

諸葛亮不停進攻曹魏,一方面是打破曹魏休養計劃;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奪取曹魏的西北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這能拿一點是一點,所以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穩紮穩打,從不貿然大舉進攻。

而曹魏的司馬懿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看透了諸葛亮的計謀,因此並沒有與諸葛亮進行大規模戰鬥,而是依靠己方有利地形堅守陣地,與諸葛亮進行消耗。

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古人打仗都喜歡“虛報”兵力,三國時期更是如此。每次戰鬥前都喜歡說帶了幾十萬大軍前來,而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水分。

蜀國只有10萬兵力,但曹操方面的50萬大軍也是有著十足的水分,那麼諸葛亮在這麼少兵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敢北伐?

  • 其一、曹操此時外強中乾。

此時的魏國在經歷先前的戰爭後,需要的就是修生養息,他們經不起大戰大小。所以,除了在赤壁之戰,在面對蜀吳當個作戰時的兵力並不都很有優勢,而現在的曹魏說擁有50萬兵力,裡面也有非常大的水分,這裡是諸葛亮已經推測到的。

  • 其二、曹魏人口虛報。

從資料上分析,蜀後主炎興元年,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而魏國52萬戶,440萬人;吳國52萬戶,240萬人。我們知道亂世時期人口虛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在三國時曹魏人口虛報的比例是最高的

  • 其三、兵員戰鬥力。

曹魏在修生養息之時,為了預防其他兩國進攻,便頒佈了一條法令,凡是地位高於奴隸、低於平民著都要上戰場,家人則為國家屯田。士兵不得改行,婚嫁也只能嫁於同類人,兄終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為兵。如果丈夫上戰場而死,那麼妻子會被強制性改嫁其他軍人,生的孩子也是世代為兵。

在這樣的政策下,軍戶並非是為了自己的前程而戰鬥,士兵不知道為什麼而戰鬥,其戰鬥力可想而知。一旦上了戰場就怕自己死了,老婆被改嫁,孩子受欺負,所以第一個跑的都是這些屯田的軍戶。

所以從曹魏的實際人口、兵員戰鬥力、以及外強中乾的情況來推測,諸葛亮是有信心以10萬兵力來北伐的。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蜀國當時的局面是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相安無事,曹魏要修養,蜀國要發展。但問題在於蜀國的位置就決定了它的資源貧瘠,其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國和吳國。

三國之間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現在都在穩固發展,但是一旦恢復好了,發展起來了,蜀國絕對會被第一個幹掉。所以,諸葛亮知道這個潛在隱患,他不能等對面兩家都準備好了,再抵抗,他要做的就是趁著自己還能支撐蜀國大局,趁自己還有這個精力,一定要北伐。

而諸葛亮北伐的觀念很簡單,就是不讓你曹魏好好休養,你不想打,我就逼你打,而曹魏的整體數據上面也都說了,所以諸葛亮並不害怕曹魏,在他他看來10萬兵力足夠應付了。

事實也證明了諸葛亮的觀點

不管是諸葛亮還是陸遜,都是明白人,兩國都在不斷的進攻魏國,其實他們在北伐時能得到多少土地是次要的,目的就是不能讓曹丕好好休養,我們來進攻你不打也得打,而曹丕就無法推行休養計劃。

諸葛亮不停進攻曹魏,一方面是打破曹魏休養計劃;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奪取曹魏的西北地區,對蜀漢政權來說,這能拿一點是一點,所以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穩紮穩打,從不貿然大舉進攻。

而曹魏的司馬懿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看透了諸葛亮的計謀,因此並沒有與諸葛亮進行大規模戰鬥,而是依靠己方有利地形堅守陣地,與諸葛亮進行消耗。

諸葛亮軍隊長遠奔襲北伐,其消耗巨大,司馬懿這一招讓諸葛亮如鯁在喉,無法大展拳腳,諸葛亮幾次北伐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戰場太遠,後勤跟不上。

史海泛舟摆渡人
2019-06-30

蜀漢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斃,北伐才能有生存下去的機會。作為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蜀漢的人口數量只有東吳的一半,曹魏的五分之一。在冷兵器時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人口為後盾,人口數量充足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才能夠有充足的糧草供應。蜀漢的人口劣勢,間接導致了蜀漢的人才匱乏,五虎大將相繼去世後,蜀漢只有一個魏延能夠稱得上大將,曹魏和東吳都人才濟濟,假如諸葛亮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蜀漢絲毫沒有翻盤的機會。

蜀漢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斃,北伐才能有生存下去的機會。作為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蜀漢的人口數量只有東吳的一半,曹魏的五分之一。在冷兵器時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人口為後盾,人口數量充足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才能夠有充足的糧草供應。蜀漢的人口劣勢,間接導致了蜀漢的人才匱乏,五虎大將相繼去世後,蜀漢只有一個魏延能夠稱得上大將,曹魏和東吳都人才濟濟,假如諸葛亮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蜀漢絲毫沒有翻盤的機會。

蜀漢勢力最強的時期,是在劉備攻佔漢中,劉封攻佔東三郡,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這一時期蜀漢的國力基本同東吳不相上下,在戰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主動權。但是從關羽戰敗開始,蜀漢的國力直線下滑,關羽丟失了荊州三郡,劉封丟失了東三郡,蜀漢的地盤大大縮水,控制下的人口數量不到100萬人。之後劉備帶領蜀漢精銳四萬人東征孫權,遭到陸遜的擊敗,蜀漢精銳損失殆盡。等到諸葛亮接手蜀漢的時候,蜀漢的南方地區全部叛亂,整個蜀國就是一個爛攤子。

蜀漢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斃,北伐才能有生存下去的機會。作為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蜀漢的人口數量只有東吳的一半,曹魏的五分之一。在冷兵器時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人口為後盾,人口數量充足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才能夠有充足的糧草供應。蜀漢的人口劣勢,間接導致了蜀漢的人才匱乏,五虎大將相繼去世後,蜀漢只有一個魏延能夠稱得上大將,曹魏和東吳都人才濟濟,假如諸葛亮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蜀漢絲毫沒有翻盤的機會。

蜀漢勢力最強的時期,是在劉備攻佔漢中,劉封攻佔東三郡,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這一時期蜀漢的國力基本同東吳不相上下,在戰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主動權。但是從關羽戰敗開始,蜀漢的國力直線下滑,關羽丟失了荊州三郡,劉封丟失了東三郡,蜀漢的地盤大大縮水,控制下的人口數量不到100萬人。之後劉備帶領蜀漢精銳四萬人東征孫權,遭到陸遜的擊敗,蜀漢精銳損失殆盡。等到諸葛亮接手蜀漢的時候,蜀漢的南方地區全部叛亂,整個蜀國就是一個爛攤子。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經過了兩年多的休養生息,才開始南征孟獲,收復了叛變的南方地區。在這一段時間內,曹魏從來沒有進攻過蜀漢,東吳和曹魏在長江一線打了三場大會戰。曹魏之所以不攻擊蜀漢,是因為曹魏認為蜀漢已經沒有什麼實力,不值得發兵遠征,只要擊敗了東吳,滅亡蜀漢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諸葛亮也知道蜀漢的處境,因此他在平定孟獲後第三年,開始了針對曹魏的第一次北伐。

蜀漢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斃,北伐才能有生存下去的機會。作為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蜀漢的人口數量只有東吳的一半,曹魏的五分之一。在冷兵器時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人口為後盾,人口數量充足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才能夠有充足的糧草供應。蜀漢的人口劣勢,間接導致了蜀漢的人才匱乏,五虎大將相繼去世後,蜀漢只有一個魏延能夠稱得上大將,曹魏和東吳都人才濟濟,假如諸葛亮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蜀漢絲毫沒有翻盤的機會。

蜀漢勢力最強的時期,是在劉備攻佔漢中,劉封攻佔東三郡,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這一時期蜀漢的國力基本同東吳不相上下,在戰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主動權。但是從關羽戰敗開始,蜀漢的國力直線下滑,關羽丟失了荊州三郡,劉封丟失了東三郡,蜀漢的地盤大大縮水,控制下的人口數量不到100萬人。之後劉備帶領蜀漢精銳四萬人東征孫權,遭到陸遜的擊敗,蜀漢精銳損失殆盡。等到諸葛亮接手蜀漢的時候,蜀漢的南方地區全部叛亂,整個蜀國就是一個爛攤子。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經過了兩年多的休養生息,才開始南征孟獲,收復了叛變的南方地區。在這一段時間內,曹魏從來沒有進攻過蜀漢,東吳和曹魏在長江一線打了三場大會戰。曹魏之所以不攻擊蜀漢,是因為曹魏認為蜀漢已經沒有什麼實力,不值得發兵遠征,只要擊敗了東吳,滅亡蜀漢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諸葛亮也知道蜀漢的處境,因此他在平定孟獲後第三年,開始了針對曹魏的第一次北伐。

當諸葛亮北伐的消息傳到洛陽的時候,曹魏舉國上下一片震驚,他們不是由於害怕諸葛亮北伐而震驚,而是因為弱小的蜀漢居然敢於進攻強大的曹魏而震驚。諸葛亮時期前後進行了五次北伐,這五次北伐大大消耗了曹魏國力,讓曹魏始終無法集中力量滅亡蜀漢。到了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又進行了十一次北伐,雖然蜀漢北伐有勝有敗,但是每一次都能夠讓曹魏損失慘重,因此在蜀漢北伐時期,曹魏基本都是在打防禦戰爭,始終沒能騰出手來反擊。一直到了姜維外出避禍,蜀漢北伐告一段落的時候,曹魏才騰出手來滅亡了蜀漢。

蜀漢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斃,北伐才能有生存下去的機會。作為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國家,蜀漢的人口數量只有東吳的一半,曹魏的五分之一。在冷兵器時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人口為後盾,人口數量充足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才能夠有充足的糧草供應。蜀漢的人口劣勢,間接導致了蜀漢的人才匱乏,五虎大將相繼去世後,蜀漢只有一個魏延能夠稱得上大將,曹魏和東吳都人才濟濟,假如諸葛亮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蜀漢絲毫沒有翻盤的機會。

蜀漢勢力最強的時期,是在劉備攻佔漢中,劉封攻佔東三郡,關羽水淹七軍的時候。這一時期蜀漢的國力基本同東吳不相上下,在戰略上取得了非常大的主動權。但是從關羽戰敗開始,蜀漢的國力直線下滑,關羽丟失了荊州三郡,劉封丟失了東三郡,蜀漢的地盤大大縮水,控制下的人口數量不到100萬人。之後劉備帶領蜀漢精銳四萬人東征孫權,遭到陸遜的擊敗,蜀漢精銳損失殆盡。等到諸葛亮接手蜀漢的時候,蜀漢的南方地區全部叛亂,整個蜀國就是一個爛攤子。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經過了兩年多的休養生息,才開始南征孟獲,收復了叛變的南方地區。在這一段時間內,曹魏從來沒有進攻過蜀漢,東吳和曹魏在長江一線打了三場大會戰。曹魏之所以不攻擊蜀漢,是因為曹魏認為蜀漢已經沒有什麼實力,不值得發兵遠征,只要擊敗了東吳,滅亡蜀漢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諸葛亮也知道蜀漢的處境,因此他在平定孟獲後第三年,開始了針對曹魏的第一次北伐。

當諸葛亮北伐的消息傳到洛陽的時候,曹魏舉國上下一片震驚,他們不是由於害怕諸葛亮北伐而震驚,而是因為弱小的蜀漢居然敢於進攻強大的曹魏而震驚。諸葛亮時期前後進行了五次北伐,這五次北伐大大消耗了曹魏國力,讓曹魏始終無法集中力量滅亡蜀漢。到了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又進行了十一次北伐,雖然蜀漢北伐有勝有敗,但是每一次都能夠讓曹魏損失慘重,因此在蜀漢北伐時期,曹魏基本都是在打防禦戰爭,始終沒能騰出手來反擊。一直到了姜維外出避禍,蜀漢北伐告一段落的時候,曹魏才騰出手來滅亡了蜀漢。

這樣看來,北伐是蜀漢續命的重要方式,北伐無論成功與否,蜀漢都能夠消耗曹魏的國力,保障自身的安全。假如北伐真的能夠成功,蜀漢還能夠一口氣統一三國,不得不說諸葛亮的北伐策略的確高明。

文史苦旅
2019-09-09

答:諸葛亮以弱小的蜀國,六出祁山伐魏,直到累死五丈原,有以下三點原因:

1、自視太高。也就是說諸葛亮尿性高,放眼天下,當時之世,那些叱吒風雲的梟雄都已作古,連曹二代曹丕都死了,哪裡還有他看得上的人。大概率他心中籌劃著,那是所向無敵,攻無不克的場景。蜀國小兵少又咋滴?曹操在官渡那會,還不如自己呢。

2、看不起曹睿。這個曹三代公子哥,單親家庭長大,性格有點偏激。諸葛亮認為他控制不可朝局,他只要帶人衝過去,魏國就散架了。所以,公元226年曹睿剛埋了老爹,工作還不熟悉,諸葛亮就開始北伐了。

3,時間上等不起。諸葛亮明白,蜀國魏國如果等休兵發展,地處偏遠的蜀國和魏國的距離會越來越大,只有趁現在差距小,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再彌補一下,運氣好的話興許就滅了魏國,為子孫後代謀個安穩。

所以,諸葛亮才會一次次的北伐,屢敗屢戰,直到累死。


答:諸葛亮以弱小的蜀國,六出祁山伐魏,直到累死五丈原,有以下三點原因:

1、自視太高。也就是說諸葛亮尿性高,放眼天下,當時之世,那些叱吒風雲的梟雄都已作古,連曹二代曹丕都死了,哪裡還有他看得上的人。大概率他心中籌劃著,那是所向無敵,攻無不克的場景。蜀國小兵少又咋滴?曹操在官渡那會,還不如自己呢。

2、看不起曹睿。這個曹三代公子哥,單親家庭長大,性格有點偏激。諸葛亮認為他控制不可朝局,他只要帶人衝過去,魏國就散架了。所以,公元226年曹睿剛埋了老爹,工作還不熟悉,諸葛亮就開始北伐了。

3,時間上等不起。諸葛亮明白,蜀國魏國如果等休兵發展,地處偏遠的蜀國和魏國的距離會越來越大,只有趁現在差距小,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再彌補一下,運氣好的話興許就滅了魏國,為子孫後代謀個安穩。

所以,諸葛亮才會一次次的北伐,屢敗屢戰,直到累死。



答:諸葛亮以弱小的蜀國,六出祁山伐魏,直到累死五丈原,有以下三點原因:

1、自視太高。也就是說諸葛亮尿性高,放眼天下,當時之世,那些叱吒風雲的梟雄都已作古,連曹二代曹丕都死了,哪裡還有他看得上的人。大概率他心中籌劃著,那是所向無敵,攻無不克的場景。蜀國小兵少又咋滴?曹操在官渡那會,還不如自己呢。

2、看不起曹睿。這個曹三代公子哥,單親家庭長大,性格有點偏激。諸葛亮認為他控制不可朝局,他只要帶人衝過去,魏國就散架了。所以,公元226年曹睿剛埋了老爹,工作還不熟悉,諸葛亮就開始北伐了。

3,時間上等不起。諸葛亮明白,蜀國魏國如果等休兵發展,地處偏遠的蜀國和魏國的距離會越來越大,只有趁現在差距小,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再彌補一下,運氣好的話興許就滅了魏國,為子孫後代謀個安穩。

所以,諸葛亮才會一次次的北伐,屢敗屢戰,直到累死。




答:諸葛亮以弱小的蜀國,六出祁山伐魏,直到累死五丈原,有以下三點原因:

1、自視太高。也就是說諸葛亮尿性高,放眼天下,當時之世,那些叱吒風雲的梟雄都已作古,連曹二代曹丕都死了,哪裡還有他看得上的人。大概率他心中籌劃著,那是所向無敵,攻無不克的場景。蜀國小兵少又咋滴?曹操在官渡那會,還不如自己呢。

2、看不起曹睿。這個曹三代公子哥,單親家庭長大,性格有點偏激。諸葛亮認為他控制不可朝局,他只要帶人衝過去,魏國就散架了。所以,公元226年曹睿剛埋了老爹,工作還不熟悉,諸葛亮就開始北伐了。

3,時間上等不起。諸葛亮明白,蜀國魏國如果等休兵發展,地處偏遠的蜀國和魏國的距離會越來越大,只有趁現在差距小,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再彌補一下,運氣好的話興許就滅了魏國,為子孫後代謀個安穩。

所以,諸葛亮才會一次次的北伐,屢敗屢戰,直到累死。





答:諸葛亮以弱小的蜀國,六出祁山伐魏,直到累死五丈原,有以下三點原因:

1、自視太高。也就是說諸葛亮尿性高,放眼天下,當時之世,那些叱吒風雲的梟雄都已作古,連曹二代曹丕都死了,哪裡還有他看得上的人。大概率他心中籌劃著,那是所向無敵,攻無不克的場景。蜀國小兵少又咋滴?曹操在官渡那會,還不如自己呢。

2、看不起曹睿。這個曹三代公子哥,單親家庭長大,性格有點偏激。諸葛亮認為他控制不可朝局,他只要帶人衝過去,魏國就散架了。所以,公元226年曹睿剛埋了老爹,工作還不熟悉,諸葛亮就開始北伐了。

3,時間上等不起。諸葛亮明白,蜀國魏國如果等休兵發展,地處偏遠的蜀國和魏國的距離會越來越大,只有趁現在差距小,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再彌補一下,運氣好的話興許就滅了魏國,為子孫後代謀個安穩。

所以,諸葛亮才會一次次的北伐,屢敗屢戰,直到累死。





圣猪明
2019-09-08

十萬不少啦,全蜀國兵力大約十三萬,魏國大約三十萬到五十萬左右,要向北(少數民族),向南(蜀國)向東南(對吳),向東北朝鮮一帶,孔明提大軍(最多戰兵六一8萬)從祈山出,進可勝,退可守,集中兵力,能奪取馬匹,人口,可在決戰中相機挫敗魏軍。保持相對戰略攻勢優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