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10 個回答
千古名将英雄梦
2019-01-29

漢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周勃等功臣宿將乃撥亂反正,發動政變,誅滅諸呂,然後決定擁立一個新皇帝上位。此時在皇宮龍椅上坐的那個小兒劉弘,是呂后製造和扶持上去的,大家根本不承認,於是周勃與群臣召開大會,推說劉弘其實不是惠帝的龍種,是假的,真實身份是呂家孽種,等他長大了,必然要禍亂宗室、反攻倒算,所以必須要商量一個皇帝的新人選。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圖:周勃

這劉弘當然是惠帝的龍種,只不過非皇后張嫣(呂后女婿張敖之女)所生,故呂后殺了其母,並讓其冒充皇后之嫡子罷了。但以功臣集團的利益而言,他們好不容易推翻了呂氏,皇帝卻不變,那麼他們的擁立之功又從何談起呢?而且劉弘年紀尚幼,無法親政,這豈不是又要找個攝政王來才添堵?那還不如換個皇帝來的妥當沒後患,而且大家都有擁立之功,豈不皆大歡喜?

有人提議:齊王劉襄是高皇帝的長孫,又有首難呂氏之功,選他最合適。

確實,劉襄實力雄厚,又封在富的流油的齊地,大家擁立他做皇帝,厚封重賞自然少不了。

然而此言一出,卻馬上有人站出來反對,這個人就是劉氏宗族最年長的元老琅琊王劉澤(劉邦的遠房堂兄弟)。劉澤認為:劉襄這人是不錯,可惜他的舅舅駟鈞為人專橫暴戾,簡直是個戴帽子的公老虎,跟母老虎呂后有的一拼。如果選劉襄做皇帝,駟鈞家族難保不會變成下一個呂氏,而周勃等人也難保不會成為下一個韓信彭越!

所以周勃等人連連點頭,深以為然。他們已經吃夠了外戚的苦頭,怎麼可能再遭二茬罪呢?光這一條,劉襄就不能選了。

但功臣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是:劉襄勢力強大(已借反呂之名殺掉齊相獲得了齊國的大軍),他的兩個弟弟劉章和劉興居也都英武非凡、並在誅呂鬥爭中立下大功,若讓這一家子掌握了政權,那麼功臣集團必將受到打壓,那可就真是搬起石頭砸的自己腳了。

結果最後,周勃等人擁立了默默無聞的代王劉恆。劉恆是高祖在世的最年長的一個兒子,而且為人寬厚仁孝、謙恭謹慎,當年呂后想提升他為趙王他都不要,可見其低調安分,這樣的皇帝周勃陳平他們最喜歡、

劉恆,也就是著名的漢文帝了。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漢文帝即位不久,也就是當年(公元前180年)十二月,率先反對齊王劉襄為帝的琅琊王劉澤,被立為地位更高的燕王,以酬報其功勞。而劉襄的兩個弟弟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則因討伐呂氏有功而被分別晉封為城陽王和濟北王;但這兩塊地方原本就是齊國的地盤,所以劉襄的勢力反而因此被削弱了(事實上,劉章和劉興居在與眾大臣合謀誅呂時,大臣們曾許諾封他們為趙王和樑王,後被劉恆否決)。此後不到兩年,劉襄、劉章便鬱鬱而終、英年早逝了,濟北王劉興居不願鬱郁,竟而造反,當然很快遭到了叔叔劉恆的鎮壓而失敗,劉興居自殺身亡(想當年,便是劉興居向劉恆自告奮勇去請漢少帝劉弘出宮的,可見髒活不能隨便幹)。後來,劉恆乾脆把齊國分為七份,讓劉襄的其他弟弟們將它分了,以進一步削弱其勢力。

竹山清溪涧
2019-03-07

西漢初年平定諸呂之亂,除了與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周勃,陳平,灌英等人,立下功勞最大的就屬劉肥的兩個兒子齊王劉襄和朱虛侯劉章了。

齊王劉襄的父親劉肥,是劉邦與沛縣老家的寡婦曹氏所生,年紀比呂后所生的漢惠帝劉盈還大。因而,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劉襄是劉邦的庶長孫。

呂后死時,由於漢惠帝早在八九年前就已去世,他與宮女所生的少帝劉弘,又被外界普遍質疑是呂從後宮外帶來的孩子,並非惠帝血脈。

根據立嫡立長的皇位繼承製度,劉邦嫡系一脈已經斷絕,而參照“立長”原則,庶長孫齊王劉襄是漢室宗親內,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第一順位人。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在此前平定諸呂之亂的戰鬥中,齊王劉襄帶著齊國的軍隊,陳兵滎陽、成皋一帶,牽制大量漢朝廷的中央部隊,為周勃、陳平在長安城內誅殺諸呂的行動,形成了強大的外部呼應。

京都長安,齊王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也是身先士卒,親手格殺樑王呂產和長樂宮衛尉呂更始,全面接管守衛皇宮的南軍。

因此,不管站在皇室血緣的角度,還是討論誅呂功勞的大小,齊王劉襄都是繼承皇位的首選。只不過當時首都長安的最高權力,都掌握在陳平、周勃、灌嬰等老臣手中,齊王劉襄繼位與否,還得看這幫功臣和劉姓宗族會商的結果。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在擁戴劉襄當皇帝的討論上,琅琊王劉澤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劉澤以劉襄的舅舅是大惡人,恐怕會重蹈呂后外戚勢力專權覆轍為理由,不同意立劉襄為帝。

但劉澤心中真正介意的,卻是劉襄當初在部署向長安進兵奪位時,連哄帶騙將他拐進臨淄城裡軟禁,並且接管了他所有的兵馬,為發兵西進增添聲勢和勝算。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陳平和周勃等人呢,也考慮到了防範外戚干政這一層。可他們關切最多的,卻是想擁戴一個性情溫和的君主,以免這幫老臣在經歷劉邦、呂后連番的誅殺功臣行動後,晚年還過得不那麼安生。

齊王劉襄能懂得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搶先舉兵向西,自然不是個善茬,而且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殺伐果斷、有勇有謀。這哥倆攪和在一起,勢必要與長安城內的這幫老臣爭權奪利。

因而,陳平、周勃等老臣最終敲定,由性情溫和的代王劉恆繼承皇位,功勞最大的劉襄、劉章兄弟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再想舉兵奪位又有灌嬰統帥的漢軍嚴陣以待,只得接受為劉恆做嫁衣裳的結局。

汉史趣闻
2019-03-22

劉襄作為劉邦的孫子,齊王劉肥的兒子,他是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的,也有繼承皇位的能力,更具備繼承皇位的功勞。

那麼為什麼最後他沒有繼承皇位呢?

這還是因為劉襄的能力太大了,說白了就是他太強悍了。功臣們覺得若是選擇他來當皇帝,最後倒黴的還是大臣們。

畢竟一朝為官,皇帝和大臣始終是對立的,他們就是矛盾存在的雙方,一旦皇帝太強悍了,大臣就受氣,大臣強悍了,皇帝就要受氣。

大臣們不想繼續像受劉邦,呂后那樣的窩囊氣了,所以,他們不能選擇劉襄當皇位的繼承人。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很明顯在劉邦的後代的人中,就是劉襄和劉邦一樣,是暴脾氣。一言不發,就發兵就打仗。就像呂后剛去世,還沒辦完葬事,劉襄就選擇在齊地起兵,要去長安誅滅諸呂了。

要知道當時的劉襄,還僅僅是一個齊王,像劉襄這樣的王,在當時劉邦的後代中,多了去了。按理說帶頭討伐諸呂的,應該是劉邦的兒子,代王劉恆,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但是,劉恆作為當時劉邦存世兒子中的長子。一直是在家裝孫子,根本就不敢興風作浪。劉襄起兵,誅滅諸呂,劉恆一直裝作不知道,沒任何反應。

以至於大臣們都以為劉恆比較老實,若是選擇他當皇帝,肯定就能欺負他了,大臣們就有好日子過了。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所以,在諸呂被誅滅之後,以宰相陳平,太尉周勃為主的功臣,就開始選擇皇位的繼承人了,他們還假模假樣的叫了一群皇族裡,比較有威望的人,在一起商議了一下。

當時就有人提議在誅滅諸呂當中,齊王劉襄的功勞最大,應該選擇劉襄當皇帝。

但是,陳平等人以劉襄母親家的人,太厲害了。選擇他來當皇帝,是怕再出現像呂后那樣專權的太后再次出現為由,把劉襄拒之在皇位的選擇人之外。

劉邦的孫子中,若是劉襄都不能當皇帝,那其他的劉邦的孫子就更不可能當皇帝了。

孫子不能選,只有選兒子了。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當時劉邦的兒子,在世的還有兩個,一個就是代王劉恆,另一個劉邦的私生子劉長。

兩個人中劉長是呂后養大的,呂后是功臣派給滅掉的。

所以,他們更不可能選擇劉長當皇帝了。

最後選無可選,只有選擇劉恆來繼承皇位了,劉恆就是漢文帝。

沒想到劉恆當皇帝的那天起,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大臣們這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厲害的人是劉恆。

不過這時候劉恆已經當皇帝了,他們即使想反悔也不可能了。

這就是為什麼功勞大的劉襄沒有當上皇帝,沒有任何功勞的劉恆反而當上了皇帝的原因。

浮沉于史
2019-12-11

劉襄一度是皇位最有希望的繼承人,他失去帝位,與他沒有政治頭腦有關係。

齊王劉肥是劉邦庶長子,劉邦取得天下,殲滅異姓王,劉肥作為老大,王齊七十餘城,是諸王中勢力最大的人,就是後來七國之亂的吳王劉濞,在地盤上也有所不如。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劉襄繼承齊王位,他本人也並不懦弱,從他積極起兵對付呂后就可以看出來,他與他的弟弟劉章,一直在為皇位奔走,齊王一系異常活躍,他們有名分,長房長孫,他們有實力,兵多將廣。

可是這樣的皇帝,並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劉襄野心勃勃,勇猛強勢,他成為了皇帝,誰也控制不了他,而且,這些個權臣都是參與過平叛的人,能夠挑起第一次動亂,就可以挑起第二次,劉襄會不會清算他們,實在難說。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朱厚照去世,皇位落在朱厚熜手上,也有大臣擔心的原因。

其次,他被劉澤給拖了後腿。劉襄在誅除諸呂之後,派琅琊王劉澤入京,說服大臣們立自己為帝,可是劉澤離開齊地的時候說的好好的,一入京就一反常態,他跟大臣們講,劉襄妻族勢大,將來有可能形成呂后這種專權的隱憂,大臣們一聽就紛紛搖頭,這種事情,實在是不能再來一次了。

所以說,劉襄這個人,空有野心,有勇力,卻不能揣摩大臣們的心思,而且他還識人不明,這些因素,阻礙了他通往帝位的道路。

有意思的是,大臣們覺得劉恆好控制,也覺得朱厚熜好控制,可是這倆,一登上皇位,就牢牢把持住了權力。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我们爱历史
2019-10-23

在呂氏外戚把持朝政的年月,身為劉邦長孫的齊王劉襄,確實早早佈局,一邊把兩個弟弟劉章劉興居安排在長安做內應。一邊果斷起兵,目標也很明確:誅滅呂氏外戚,渾水摸魚拿下皇位。但等到呂氏家族伏誅後,立了大功的劉襄,只是得到了城陽,琅琊,濟南三城,反而是默不作聲的代王劉恆風光進京,成了名垂青史的漢文帝。忙碌一場,卻給人作嫁衣裳。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但是,如果細看前因後果,卻發現劉襄實在輸的不冤。之所以一番白忙,關鍵還是如下幾個原因。

劉襄的出身不夠。雖然劉襄一直以漢高祖的長孫自居,起兵討伐呂家的路上還給各地諸侯發佈檄文。儼然是一幅要合理合法接班的模樣。但以身份來說,劉襄的父親劉肥,雖說是劉邦的長子,卻並非呂后所生,根本不算嫡長子。待到呂家被平滅後,劉邦的幾個兒子也都健在。新皇帝該選誰?劉襄這個“長孫”身份,以尊貴程度論,真不太有競爭力。

劉襄的實力也不夠。在這場“平定諸呂之亂”的折騰裡,劉襄一直以“平亂功臣”自居。可他手裡頭有的,也不過是齊地的一點兵馬。剛殺到滎陽,就叫灌嬰率領的漢軍給堵住了。然後老太尉周勃又在漢軍南北軍裡振臂一呼,激的南北軍頓時倒戈,瞪圓了眼睛把呂氏家族一鍋端。這也就意味著,漢軍最精銳的南北軍,都掌握在了陳平周勃這一干功臣勳貴手裡。劉襄真敢鬧事?他那點齊地兵馬,還不夠南北軍打!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所以,呂家敗亡後,該選誰做皇帝,真正說了算的,就是陳平周勃這些京城的漢朝開國功臣們。

第三,對於周勃陳平等人來說,劉襄登基,恰是最不符合他們利益的。

而在周勃們眼中,劉襄表現積極不假,可過程卻也叫人冒冷汗,當初起兵的時候,使詐騙來了琅琊王劉澤,趁亂攜裹了劉澤的軍隊。然後打著討伐呂家的名義,順便先把旁邊的濟南摟進自家囊中。劉襄的舅父駟鈞,也以殘暴著稱,其駟氏家族也是無比凶橫。倘若他登上皇位,駟家豈不是又一個呂家?到時候為了爭權,這些為漢朝國祚勞心勞力的功臣們,恐怕就沒個善終了。

所以,在陳平周勃們看來,這個新皇帝,首先必須是個好脾氣的厚道人,不會做兔死狗烹的凶殘事。其母親外戚家族,也必須沒有根基,不至於再次出現呂家專權這樣的慘劇。這兩個硬標準一套,人選當然沒有懸念:此時的代王,未來的漢文帝劉恆。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正如當時爭吵此事時,琅琊王劉澤的原話:“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不管運氣有多好,代王劉恆,確實是當時接掌漢王朝江山的,最合適的人選。

而以漢朝的國運說,正是劉恆的順利接班,然後兢兢業業的輕徭薄賦,徹底廢除大量先秦時代遺留下來的殘暴法律,才叫休養生息的漢王朝,國家政治進一步文明化。國計民生更空前提高,有了中華歷史上輝煌的“文景之治”。以這個意義說,不管多少運氣成分,劉恆戰勝劉襄登上皇位,確實帶來了中國歷史上的好國運。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历史有妖气
2019-10-23

劉邦的孫子輩人數不少,但若說誰最有資格繼承帝位,那一定是劉襄。第一,劉襄是劉邦的皇長孫,且貴為齊王,繼位稱帝,順理成章。第二,在平定諸呂的事件中,劉襄立了大功,充分顯示出他的才華、眼光、魄力、勇氣。同時,讓功臣派放心的是,齊王劉襄與呂后及呂氏家族結有世仇。

呂后失敗後,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最初大臣們是議立齊王為帝的。這也很簡單,齊王起了兵,為大臣們誅殺諸呂提供了外在條件,功勞數他大,又是漢高祖長子的兒子,亦即長孫。不管是從誅殺諸呂中的功勞而言,還是從立嗣的標準而言,立齊王劉襄為皇帝,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不過,後來劉襄沒能當成皇帝主要是有一人從中作梗。此人就是琅邪王劉澤,劉襄起兵後,並沒有立即西進,而是先派自己的郎中令(王宮衛隊長)到琅邪國拜見琅邪王劉澤。劉澤雖然是劉姓皇族,但是得到封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沾了老婆的光。劉澤的老婆是呂后妹妹呂綏的女兒(呂纓是樊噲的妻子),劉澤成了呂后的外甥女婿。所以,他一人兼得劉、呂兩氏兩邊的好處。

劉襄起兵時,感覺兵力不足,於是用人把劉澤騙到齊國扣壓,從而兼併了琅琊國的兵力。劉澤對此心懷不滿,但此人很有心計,他對劉襄說:“大王您是高皇帝的長孫,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現在大臣們狐疑未定,老夫在劉姓宗族中年紀最長,這些人都等著我去決斷。如今您把我留在這沒用,不如讓我入關決斷大計。”

劉襄此時正是追求帝位心切的時候,劉澤這番話剛好點到了他的心窩上,於是,他立即派專車送劉澤進京。劉襄狠狠陰了一下劉澤,劉澤進京能為劉襄說話?只有鬼才相信,但是,劉襄竟然就相信了!當局者迷、鬼迷心竅,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劉襄此時追求的目標是一國之皇帝,這不是任何其他人生目標所能替代了的,這個目標對他來說吸引力忒大了。

結果劉澤一走,回去就壞劉襄壞事,千方百計說他壞話,拉攏人。但是,光一個劉澤反對立劉襄並不能決定劉襄的命運。陳平、周勃、灌嬰目睹了齊王劉襄首舉義兵的勇氣、魄力,又目睹了誅殺相國呂產、長樂宮衛尉呂更始的朱虛侯劉章的英勇、果敢,加上一個身處朝中尚未亮劍的劉興居。這三兄弟個個英勇非凡,一旦劉襄被立為新君,加上兩個弟弟的輔佐,劉氏皇族派必然聲威大震。身為功臣派的陳平、周勃、灌嬰,雖然可以在與呂氏外戚派的鬥爭中與劉氏皇族派的劉襄、劉章結盟,但是絕對不希望看到一個如此強勢的皇族入主皇宮。三位功臣面對剛剛覆滅的外戚派,當然希望功臣派能夠左右政壇,至少可以在政壇上保持優勢地位。如果皇族派過於強大,就會打破功臣派和皇族派的力量平衡。所以,平定諸呂可以允許齊王劉襄起兵,可以允許朱虛侯劉章衝鋒陷陣,但是,選拔新君絕對不能讓劉章參加,當然更不能立齊王劉襄為新君。

就這樣,劉襄雖然勞苦功高,反被出局。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史学达人
2019-09-10

先說結論劉邦的孫子齊王劉襄之所以不能繼承皇位,就是因為他這個人太厲害了,一般皇帝厲害了,大臣們就要受氣。所以,手握重權的大臣不想讓劉襄當皇帝。這是他不能繼承皇位的主要原因。

下面我們說下,劉襄是怎麼個厲害法,大臣又是如何懼怕他,以及他是如何和皇帝的繼承人擦肩而過的?

在呂后執政的期間,劉邦的子孫被呂后打壓的沒有一點脾氣。劉邦的八個兒子在呂后死之前,更是死了六個,剩下的兩個,一個是代王劉恆,另一個是被呂后養大的,劉邦的私生子劉長。

這兩個人,在當時都比較老實,對呂后尊敬有加,也絕不干涉朝中的任何事情。這也就是呂后沒有動他們兩人的原因。同時這也意味著,劉邦兒子這一輩的人,基本上就算完蛋了。

再看劉邦孫子這邊,尤其是劉邦的長子劉肥的兒子,劉襄、劉章和劉興居這三兄弟,他們是比較有種的,繼承了劉邦的血性,他們對呂家想霸佔他們劉家的江山很是不滿。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當時,劉襄在齊地當齊王,他繼承了老爹劉肥的王位。劉章被呂后調到宮中去任官職去了,說白了,劉璋的身份和去都城做人質差不多少,不過,劉璋很會辦事,甚得呂后的歡心,他也被呂后重用了。

在呂后活著的時候,劉襄,劉璋因為懼怕呂后,他們是不敢亂來的,但是,他們已經商議好了,一旦呂后死了,那他們就會起兵,殺到都城剿滅姓呂的。

這件事他們也很容易辦到,畢竟劉璋在都城,可以作為劉襄的內應,一旦都城裡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都可以很及時的告訴哥哥劉襄。

還有一個就是,劉邦死之前曾經和大臣們有一個白馬盟約,非劉氏不能稱王,這個是很深的人心的。

這些大臣在當時也是因為懼怕呂后的淫威,所以在呂后活著的時候,他們不敢反抗他,但是,一旦呂后死掉,就不好說了。

到了呂后真的死了,劉璋火速的把這件事傳遞給了劉襄,劉襄在齊地拉了一支隊伍,以剿滅亂臣賊子為由殺向了都城長安。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呂后臨死之前,把自己的侄子呂碌、呂產叫了過來,並且三番五次的叮囑他們,我死了之後,你們不要來給我弔唁。一定緊緊的抓住手中的軍權,一旦你們失去了軍權,整個呂家就要被滅族了。

當時,呂產和呂碌掌管著護衛都城安全的南北兩軍。

齊地的劉襄起兵的消息傳到了都城,呂產和呂碌要應對了,因為呂后死前叮囑過他們不能離開自己的軍隊,所以,這時候他們找來了開國功臣灌嬰帶著大軍外出去阻擊劉襄了。

此刻,另一夥功臣派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兩人也在一起商議,看看如何剿滅諸呂,還江山於劉氏。

但是,這時候陳平和周勃根本不知道灌嬰是呂氏一派的人,還是劉氏一派的。

反正,灌嬰帶了人馬就出發了,等灌嬰到了軍事重地滎陽之後,他就不走了,把軍隊駐紮在了這裡,然後,灌嬰派人聯繫齊王劉襄,你趕緊來,我們合軍一處,到都城裡去把姓呂的給滅了。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劉襄得到灌嬰的幫助,甚是高興真是天助我也,看來這次起義,肯定是可以成功的。於是,他們火速向長安趕來。

雖說劉襄他們的速度比較快,但是,都城裡陳平,周勃的速度更快。

陳平想通過酈商的兒子,去勸說呂碌放棄北軍的領導權。因為酈商的兒子了呂碌的關係比較好,再加上呂碌這個比較單純,很相信朋友不會出賣他,在聽了朋友的建議之後,呂碌開始搖擺不定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陳平又派了劉璋去幹掉呂產。此刻的呂產正帶著幾十人去挾持小皇帝呢,恰好碰到了劉璋,因為劉璋帶的人多,有備而來,就把呂產給殺了。

呂碌考慮來考慮去決定交出軍權,最後南北軍的調度權跑到了太尉周勃的手中,周勃帶著這些人,把姓呂的全部給抓了起來,殺了頭。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這時候劉襄和灌嬰還在趕往長安的路上,但是,現在的情況是諸呂已經誅滅了。肯定不能讓劉襄來長安了,萬一他真的來了,那麼這個皇帝的寶座肯定就是他的了。

陳平想了一個辦法,阻止劉襄前進的步伐,他讓劉璋去告訴大哥劉襄,諸呂已經被滅了,你們就回去吧。

沒想到就是這一句話,劉襄竟然真的回去了。

這時候在朝中掌握重權的宰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人開始考慮選誰為皇帝了。

按照和劉邦血液關係的遠近,以及剿滅諸呂功勞的大小,這個皇帝的接班人,似乎是在劉邦的孫子劉襄以及劉璋等人中選,似乎更加合適。

但是,這兄弟二人,一個比一個猛,若是他們當上了皇帝,遭殃的肯定是大臣,所以,這兩個人就被排除了。

劉邦不是還有兩個兒子嘛,一個代王劉恆,一個劉長。

劉長肯定是不能選的,因為他是呂后養大的,和呂后多多少少是會有點感情的,而這幫功臣正是殺害呂后的凶手。劉長當皇帝對功臣不利。

退而求其次,代王劉恆這個人看上去比較老實,容易控制,那就選他為皇帝吧,就這樣劉恆被選舉為了大漢的皇帝,他就是漢文帝劉恆。

谈古论金
2019-11-06

公元前180年,獨攬大權的呂后去世,漢高祖的庶長孫齊王劉襄起兵,一方面是為配合長安功臣集團蕩平諸呂,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爭奪帝位,但是最終劉襄卻沒能繼承皇位,皇冠反而花落相對被動的代王劉恆頭上。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劉襄被委託的代理人坑了一把。

塵埃落定之後,齊王劉襄委派琅琊王劉澤(漢高祖劉邦族弟,一作劉邦遠房堂兄弟)前往長安說服眾臣立自己為帝,但劉澤到了長安之後,卻說出了這麼一番話:劉襄的舅舅駟鈞不是善類,如果擁立劉襄,呂氏當國之事又將重演。誅滅諸呂的長安功臣集團正中下懷,最終擁立漢高祖第四子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委託的代理人坑了委託人一把,原因是什麼呢?原來劉襄在起兵時,曾經設計挾持劉澤,奪取琅琊國的軍隊(劉襄派使者到齊國之東琅邪國——都城東武,今山東省諸城市,說呂氏發動變亂,請琅邪王劉澤赴齊都臨淄面商大事,劉澤趕往臨淄卻被齊王軟禁),劉澤懷恨在心,所以來了這麼一出。後來劉澤因平亂有功,改封燕王,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帝對他的酬勞。

第二,長安功臣集團想扶持一個相對弱勢的皇帝。

漢初封王,山東大部分地區封給了齊王劉肥,現在為其子劉襄統轄,勢力非常大,另外,劉襄表面上給人的感覺比較英武,事實上他的舉動雖然符合清除諸呂的政治正確,但也表現出很強的政治野心。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反之,代王劉恆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以孝順、謙恭著稱,在長安功臣集團看來,選擇劉恆對自己有利。劉澤雖然是出於私心黑劉襄,但是他提出的劉襄母族勢力過大對於有著呂后專權前車之鑑的功臣集團來說,也是必須要警惕的。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漢文帝劉恆劇照)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母親生病,漢文帝親嘗湯藥)

由於上述兩個主要原因,漢高祖的長孫齊王劉襄與皇位失之交臂,後來鬱鬱而終。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朱虛侯劉章劇照)

這裡還有一個花絮,劉襄的二弟朱虛侯劉章在誅滅諸呂的過場中一馬當先親斬丞相呂產立了大功,後被漢文帝加封采邑二千戶,賞黃金千斤。公元前178年,劉章又被論功行賞封為城陽王。這件事和劉襄沒當成皇帝也有關係,當初因為劉章在誅滅諸呂功勞甚大,漢文帝一度許諾封劉章為趙王,但後來漢文帝從其他地方得知,劉章當時意在擁立兄長齊王劉襄即帝位,心中比較不爽,所以只封他為城陽王。

文氣的代王劉恆當上來了皇帝,但是,後續事態的發展與長安功臣集團原先的設想並不完全一致。

周勃等人之所以能最終戰勝呂氏,是因為他們從呂氏手中騙取了南北軍的控制權,如果不掌握長安的軍隊,此次行動根本不可能成功。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周勃奪北軍》上海雕刻廠雕刻作品原稿)

漢文帝劉恆對此當然十分清楚,所以進入長安的當天晚上就入駐未央宮,連夜任命心腹代國中尉宋昌為衛將軍,統領兩宮衛隊南北軍;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巡視殿中(“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代國帶來的親信迅疾直接控制了長安的局勢,此時的長安功臣集團對文帝只能俯首聽命了。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太史公評論周勃:絳侯周勃始為布衣時,鄙樸人也,才能不過凡庸。及從高祖定天下,在將相位,諸呂欲作亂,勃匡國家難,復之乎正。雖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在誅滅諸呂的長安功臣集團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絳(今山西省運城市絳縣)侯周勃,由於立了頭功,文帝任命他為右丞相,居百官之首,並賜金五千斤,邑萬戶。但不久周勃因為被人提醒富貴尊榮之中藏有禍端,所以主動辭去丞相職務,而文帝亦欣然允許。第二年丞相陳平去世,文帝重新任命周勃為丞相,但不久又免去其職務,讓他帶頭“之國(去封地)”去了。周勃之國後仍戰戰兢兢,甚至有些心理不正常,史載:

每河東守、尉行縣至絳,……自畏恐誅,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見。

他如此一驚一乍還嚴陣以待漢朝官員,導致有人上書“告勃欲反”,使得周勃被廷尉逮捕下獄,幾乎丟了性命。周勃後來的這些遭遇表明,文帝對長安功臣侯勢力是有所提防,也頗有對付他們的收放自如的手段。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從選擇相對弱勢的皇帝角度,長安功臣集團也可以算是走了眼,當然,文帝為人總的來說還是寬仁厚道的,如果他們選擇了齊王劉襄或者淮南王劉長,後續的走向到底怎樣,也實在不好說。

沅汰
2019-09-16

根本原因還是齊王劉襄自己資格不夠,德行有虧。

呂后去世以後,劉氏宗族和周勃等重臣一拍即合地剷除諸呂。剷除了諸呂之後誰來做皇帝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新皇帝要承擔漢祚能否順利延續下去的問題。後少帝被廢,是否再從惠帝的兒子裡挑選?一是因為惠帝的兒子都年幼難堪重任,二則如果選惠帝的兒子,惠帝生母的呂后家族就不能完全脫去關係。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如果否定從惠帝系再立新皇帝,再往上梳理,就要從高帝劉邦的血脈裡再找新皇帝。按宗法制,肯定是兒子繼承。嫡長子惠帝劉盈死了,但劉邦還有兒子,既然有兒子,怎麼會就先輪到劉襄這個孫子輩?何況劉襄的父親劉肥是高祖劉邦的私生子。就從這些情況來說,劉襄就沒有繼位的資格。

要說齊王劉襄及他的弟弟劉章等在剷除諸呂的過程中有功,因此就要取得帝位,在當時的情況是不可能的。劉氏宗族很多人都為剷除諸呂出了力,這是為了報復呂氏一族對劉氏宗族的作威作福。那麼是不是和劉襄一樣出了力的都可以要求取得皇位?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再說,立誰為帝,嚴格說是按宗法制,大臣推舉的不符合宗法制,但在當時情況下,周勃、陳平等功臣確實有擁立皇帝的能力。代王劉恆的母親薄姬不管怎麼說是有劉邦有名份的嬪妃,劉恆是劉邦有名份的兒子。有這個兒子在,當然輪不到劉襄這樣私生子生出來的孫子。還有就是劉恆被認為忠厚老實,他的生母薄太后也被認為是善良厚道的人,並且沒有什麼太大的外家勢力,就避免了再生呂氏之禍的可能。而齊王劉襄的舅舅駟多則為人凶殘暴戾。

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咸鱼闲聊
2019-02-01

當年在平定諸呂之亂中,除了陳平,周勃等幾位朝中大臣外,出力最大的當屬劉襄和劉章兄弟倆,而劉襄作為劉邦的長孫,本來他與皇位只有一步之遙,奈何最終卻陰差陽錯與皇位失之交臂。到頭來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樹,讓自己遠在代國的四叔劉恆乘了涼,而劉恆在平定諸呂之亂中未出一份力,登上皇帝寶座也真的是實屬幸運,畢竟當上皇帝之前的劉恆實在太低調,低調到連當年的呂后都從沒有把他放在心上。那麼在平定諸呂之亂當出力甚多的劉襄為何就做不得皇帝呢?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我想原因只有一點:當時掌握朝中大權的陳平,周勃等人不想立劉襄。

我認為陳平等人從一開始就在利用劉襄,他們根本就沒想過要立劉襄為帝,當時陳平,周勃等人決定發動政變,剷除呂氏的時候,與劉襄的弟弟劉章暗中取得聯繫,先讓劉章忽悠劉襄出兵,然後逼著相國呂產派灌嬰率兵迎戰,要知道灌嬰也是開國功臣,他跟陳平,周勃根本就是同謀,所以灌嬰出兵後立即倒戈,與劉襄合兵一處,按理說,灌嬰與劉襄合兵之後應該繼續西進與陳平周勃等人裡應外合才是,然而事實卻是灌嬰勸住劉襄一起在滎陽安營紮寨,等著諸呂正式叛亂後再率兵西進。

那麼我認為這就是一個陰謀了,灌嬰勸劉襄按兵不動很沒有道理,起兵平叛是分秒必爭的大事,很少有等對手先動手然後自己再動手的?況且還把大軍駐紮在離長安很遠的滎陽,連函谷關都沒進!如果一旦朝中有變需要劉襄大軍的支持,那劉襄第一時間根本就到不了,如此一來策劃的平叛可能會前功盡棄。所以灌嬰勸劉襄按兵不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些開國功臣不希望劉襄大軍進入關中進入長安!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灌嬰與劉襄合兵後,陳平周勃他們都在長安幹了什麼,灌嬰走後,長安城內外尚有南北兩軍,在此之前周勃雖身居太尉之職卻沒有軍權,軍權一直掌握在呂祿手中,而在灌嬰倒戈後,周勃等人迅速劫持與呂祿交好的酈寄的父親,然後逼迫酈寄去騙呂祿,讓呂祿把軍權還給太尉,具體欺騙的理由就是把軍權還給大臣,好讓劉襄撤軍云云,總之呂祿是非常信任酈寄的,就這樣呂祿把北軍的大權還給了周勃,掌握了北軍的周勃再協助劉章控制了南軍。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就這樣陳平,周勃等人很順利的控制了南北軍,然後他們立即派軍進宮,然後迅速的殺掉呂產,呂祿等呂氏成員,平定了諸呂之亂。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陳平等人平叛並不需要劉襄率軍進入長安,相反他們還很忌憚劉襄進入長安,他們只希望劉襄出兵以轉移呂氏集團的注意力,然後以此為藉口將軍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當劉襄大軍到達滎陽後,他在這場平叛行動中的作用也就到此為止了,剩下的就是陳平,周勃他們這些大臣的表演時間。

史書記載,當諸呂之亂平定後,大臣們在朝中商議立誰為帝時,琅琊王劉澤對大臣們說劉襄的舅舅為人殘暴,如果立劉襄為帝,那麼大漢朝將會出現另一個專權的外戚集團,所以大臣們紛紛反對立劉襄為帝,當然了或許這也是劉襄得不到大臣們支持的一個原因,而這其中陳平,周勃等元老重臣的反對是最主要的,劉襄極具野心,且還很有實力,讓他繼位,那麼這些大臣難免會重蹈呂后專權時的覆轍,被大肆打壓甚至被罷官奪權也不是不可能,而這些都是他們不願看到的,所以思來想去,他們最終立了劉邦四子,為人寬厚的劉恆為帝,而且劉恆的母親薄姬本身也沒有什麼勢力,不會形成外戚集團,立劉恆最符合他們這些大臣的利益,所以劉襄就這樣被陳平他們徹底拋棄了。起兵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何不能繼承皇位?

回過頭來再想想陳平等人為何不讓劉襄率軍進入長安,很可能是如果不立劉襄為帝,那麼劉襄大怒之下率軍控制了長安城,強行登基,如此一來陳平等人也無能為力了,所以他們肯定不會讓劉襄入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