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73歲的李鴻章訪問德國後,為何會仰天長嘆?

10 個回答
历史逸事
2019-09-08

李鴻章是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慈禧太后對他非常倚重。

李鴻章去德國有個背景,就是前一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他去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後,就被當成替罪羊免職,正趕上1896年俄國邀請,慈禧太后就把李鴻章派出去,既是公差也是避避風頭。李鴻章在俄國呆了一個多月,6月13日到達柏林, 雖然只呆了半個多月,但李鴻章對德國還是有了更深的認識 。


看到德國工業的先進,再想想自己國家的落後,想想自己簽訂《馬關條約》的屈辱,怎能不仰天長嘆。他的思緒回到了……

李鴻章是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慈禧太后對他非常倚重。

李鴻章去德國有個背景,就是前一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他去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後,就被當成替罪羊免職,正趕上1896年俄國邀請,慈禧太后就把李鴻章派出去,既是公差也是避避風頭。李鴻章在俄國呆了一個多月,6月13日到達柏林, 雖然只呆了半個多月,但李鴻章對德國還是有了更深的認識 。


看到德國工業的先進,再想想自己國家的落後,想想自己簽訂《馬關條約》的屈辱,怎能不仰天長嘆。他的思緒回到了……

一、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開展了洋務運動,雖然小有成就,奈何制度不變,可嘆可嘆。

19世紀上半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為了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對外擴張,先是在中國東南海域騷擾,進而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的大門被打開,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列強蜂擁而至。

鴉片戰爭之前,想我大清朝自詡為"天朝上國",視其他國家為蠻夷,盲目排外。可是西方的船堅炮利,把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我作為晚清重臣,拋棄了狂妄自大的陳腐觀念,於是有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

洋務派先後創辦了三十多所新式學校,還選送了幾批留學生、進修生出國深造,為近代中國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科技人才,而且在洋務運動的誘導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

雖然部分上層人物和有識之士認識到了中國的落後,但是大部分老百姓依然還在沉睡。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中國正被世界越拋越遠。屢屢戰敗,屢屢求和,可嘆可嘆。

工業革命改變世界,歐亞大陸,德國崛起,英法強勢,俄國和奧匈在跟進,日本崛起,意大利統一,美洲大陸美國一枝獨秀。遍觀世界,中國一枝獨秀固守封建。悲哀盡頭是心死,心死的盡頭是啥?國家無人,我也只能推著殘軀奔走,指望繼續補鍋。

李鴻章是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慈禧太后對他非常倚重。

李鴻章去德國有個背景,就是前一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他去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後,就被當成替罪羊免職,正趕上1896年俄國邀請,慈禧太后就把李鴻章派出去,既是公差也是避避風頭。李鴻章在俄國呆了一個多月,6月13日到達柏林, 雖然只呆了半個多月,但李鴻章對德國還是有了更深的認識 。


看到德國工業的先進,再想想自己國家的落後,想想自己簽訂《馬關條約》的屈辱,怎能不仰天長嘆。他的思緒回到了……

一、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開展了洋務運動,雖然小有成就,奈何制度不變,可嘆可嘆。

19世紀上半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為了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對外擴張,先是在中國東南海域騷擾,進而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的大門被打開,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列強蜂擁而至。

鴉片戰爭之前,想我大清朝自詡為"天朝上國",視其他國家為蠻夷,盲目排外。可是西方的船堅炮利,把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我作為晚清重臣,拋棄了狂妄自大的陳腐觀念,於是有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

洋務派先後創辦了三十多所新式學校,還選送了幾批留學生、進修生出國深造,為近代中國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科技人才,而且在洋務運動的誘導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

雖然部分上層人物和有識之士認識到了中國的落後,但是大部分老百姓依然還在沉睡。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中國正被世界越拋越遠。屢屢戰敗,屢屢求和,可嘆可嘆。

工業革命改變世界,歐亞大陸,德國崛起,英法強勢,俄國和奧匈在跟進,日本崛起,意大利統一,美洲大陸美國一枝獨秀。遍觀世界,中國一枝獨秀固守封建。悲哀盡頭是心死,心死的盡頭是啥?國家無人,我也只能推著殘軀奔走,指望繼續補鍋。

到了德國後,更覺自慚形穢。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進入了“電氣時代”。


80年代德國人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李鴻章是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慈禧太后對他非常倚重。

李鴻章去德國有個背景,就是前一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他去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後,就被當成替罪羊免職,正趕上1896年俄國邀請,慈禧太后就把李鴻章派出去,既是公差也是避避風頭。李鴻章在俄國呆了一個多月,6月13日到達柏林, 雖然只呆了半個多月,但李鴻章對德國還是有了更深的認識 。


看到德國工業的先進,再想想自己國家的落後,想想自己簽訂《馬關條約》的屈辱,怎能不仰天長嘆。他的思緒回到了……

一、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開展了洋務運動,雖然小有成就,奈何制度不變,可嘆可嘆。

19世紀上半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為了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對外擴張,先是在中國東南海域騷擾,進而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的大門被打開,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列強蜂擁而至。

鴉片戰爭之前,想我大清朝自詡為"天朝上國",視其他國家為蠻夷,盲目排外。可是西方的船堅炮利,把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我作為晚清重臣,拋棄了狂妄自大的陳腐觀念,於是有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

洋務派先後創辦了三十多所新式學校,還選送了幾批留學生、進修生出國深造,為近代中國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科技人才,而且在洋務運動的誘導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

雖然部分上層人物和有識之士認識到了中國的落後,但是大部分老百姓依然還在沉睡。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中國正被世界越拋越遠。屢屢戰敗,屢屢求和,可嘆可嘆。

工業革命改變世界,歐亞大陸,德國崛起,英法強勢,俄國和奧匈在跟進,日本崛起,意大利統一,美洲大陸美國一枝獨秀。遍觀世界,中國一枝獨秀固守封建。悲哀盡頭是心死,心死的盡頭是啥?國家無人,我也只能推著殘軀奔走,指望繼續補鍋。

到了德國後,更覺自慚形穢。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進入了“電氣時代”。


80年代德國人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他們的強大成了我大清朝的夢魘,災難,落後的中國成了他們的心頭好。

這種國際背景下,中國的鄰邦和邊疆地區遭到侵略者更加嚴重的蠶食鯨吞。當時中國邊疆出現新危機:美日對臺灣的侵略、俄英對新疆的侵略、英對西藏的侵略等,1883—1885年法國侵略中國,挑起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

三、1894年,日本又發動了對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我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 。

弱國無外交,我死乞白賴,賠款一點一點往下拉,如果大清強大,至於我毫無尊嚴地和日本談,還捱了一槍,依然還慶幸給中國省下一億兩白銀。

李鴻章是晚清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慈禧太后對他非常倚重。

李鴻章去德國有個背景,就是前一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慘敗,他去日本簽署《馬關條約》後,就被當成替罪羊免職,正趕上1896年俄國邀請,慈禧太后就把李鴻章派出去,既是公差也是避避風頭。李鴻章在俄國呆了一個多月,6月13日到達柏林, 雖然只呆了半個多月,但李鴻章對德國還是有了更深的認識 。


看到德國工業的先進,再想想自己國家的落後,想想自己簽訂《馬關條約》的屈辱,怎能不仰天長嘆。他的思緒回到了……

一、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開展了洋務運動,雖然小有成就,奈何制度不變,可嘆可嘆。

19世紀上半期,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為了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對外擴張,先是在中國東南海域騷擾,進而發動了鴉片戰爭,中國的大門被打開,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列強蜂擁而至。

鴉片戰爭之前,想我大清朝自詡為"天朝上國",視其他國家為蠻夷,盲目排外。可是西方的船堅炮利,把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我作為晚清重臣,拋棄了狂妄自大的陳腐觀念,於是有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

洋務派先後創辦了三十多所新式學校,還選送了幾批留學生、進修生出國深造,為近代中國培養了一批翻譯、軍事、科技人才,而且在洋務運動的誘導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了。

雖然部分上層人物和有識之士認識到了中國的落後,但是大部分老百姓依然還在沉睡。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中國正被世界越拋越遠。屢屢戰敗,屢屢求和,可嘆可嘆。

工業革命改變世界,歐亞大陸,德國崛起,英法強勢,俄國和奧匈在跟進,日本崛起,意大利統一,美洲大陸美國一枝獨秀。遍觀世界,中國一枝獨秀固守封建。悲哀盡頭是心死,心死的盡頭是啥?國家無人,我也只能推著殘軀奔走,指望繼續補鍋。

到了德國後,更覺自慚形穢。

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 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相繼問世,西方帝國主義國家進入了“電氣時代”。


80年代德國人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他們的強大成了我大清朝的夢魘,災難,落後的中國成了他們的心頭好。

這種國際背景下,中國的鄰邦和邊疆地區遭到侵略者更加嚴重的蠶食鯨吞。當時中國邊疆出現新危機:美日對臺灣的侵略、俄英對新疆的侵略、英對西藏的侵略等,1883—1885年法國侵略中國,挑起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

三、1894年,日本又發動了對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我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 。

弱國無外交,我死乞白賴,賠款一點一點往下拉,如果大清強大,至於我毫無尊嚴地和日本談,還捱了一槍,依然還慶幸給中國省下一億兩白銀。

而日本則利用鉅額戰爭賠款瘋狂擴充軍備,使自己擠進了帝國主義列強的行列。 甲午戰後,帝國主義列強以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礦設廠等方式,對中國加劇經濟侵略,並強佔租借地、劃分勢力範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可憐我大清朝,被帝國主義國家割的體無完膚。

俾斯麥的一聲問候,把我的思緒拉回到現實,面對積重難返的大清朝,我這個行將就木的人,除了口吐老血,我還能做些什麼呢?

我不知道的是,回國後,又代表國家簽訂更屈辱的《辛丑條約》,這一回,終於要了我的老命。

我们爱历史
2019-09-13

作為一位頑強扛起晚清“洋務運動”大業,亦為一堆不平等條約“扛鍋”的近代“紅人”,晚清重臣李鴻章晚年一樁出名的風光大事,就是1896年出使歐美列國:從是年3月28日自上海出發起,73歲的李鴻章先赴俄國參加新沙皇的加冕典禮,而後又陸續訪問德法英美各國,幾乎把西方列強“串”了一遍。

作為一位頑強扛起晚清“洋務運動”大業,亦為一堆不平等條約“扛鍋”的近代“紅人”,晚清重臣李鴻章晚年一樁出名的風光大事,就是1896年出使歐美列國:從是年3月28日自上海出發起,73歲的李鴻章先赴俄國參加新沙皇的加冕典禮,而後又陸續訪問德法英美各國,幾乎把西方列強“串”了一遍。

特別在此行的重要一站:德國,對李鴻章的熱情接待,更到了極度認真細緻的程度:德國人提前通過各種渠道,獲知李鴻章的各種喜好,甚至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煙牌子與玩鳥的嗜好,都弄得一清二楚。然後一一週到安排。李鴻章的住處,也被安排到柏林最豪華的凱撒酒店,衣食住行“供張華美”。歐洲工業強國招待大清李中堂,那是真“給面兒”。

但在相關的史料裡,享盡禮遇的李鴻章,真實的心情卻沒想象中好,甚至還有“仰天長嘆”的形容。為何會這樣?就得先從他一次突然“失態”說起:閱兵秋操。

閱兵秋操,即1896年6月20日,李鴻章出席的檢閱德國皇家衛隊的儀式。這場隆重閱兵典禮上,李鴻章被安排坐在緊挨德皇威廉二世的“虎皮座”上,為讓李鴻章看得清楚,德皇還特意下令軍隊拉近表演距離,虎皮椅上的李鴻章,也把凶悍德軍各種嫻熟的戰術動作看了個滿眼,接著突然衝著德皇一句“失聲長嘆”:苟使臣有此軍十營,餘願足矣——中國如果有十營這樣的精兵,我這輩子值了!

作為一位頑強扛起晚清“洋務運動”大業,亦為一堆不平等條約“扛鍋”的近代“紅人”,晚清重臣李鴻章晚年一樁出名的風光大事,就是1896年出使歐美列國:從是年3月28日自上海出發起,73歲的李鴻章先赴俄國參加新沙皇的加冕典禮,而後又陸續訪問德法英美各國,幾乎把西方列強“串”了一遍。

特別在此行的重要一站:德國,對李鴻章的熱情接待,更到了極度認真細緻的程度:德國人提前通過各種渠道,獲知李鴻章的各種喜好,甚至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煙牌子與玩鳥的嗜好,都弄得一清二楚。然後一一週到安排。李鴻章的住處,也被安排到柏林最豪華的凱撒酒店,衣食住行“供張華美”。歐洲工業強國招待大清李中堂,那是真“給面兒”。

但在相關的史料裡,享盡禮遇的李鴻章,真實的心情卻沒想象中好,甚至還有“仰天長嘆”的形容。為何會這樣?就得先從他一次突然“失態”說起:閱兵秋操。

閱兵秋操,即1896年6月20日,李鴻章出席的檢閱德國皇家衛隊的儀式。這場隆重閱兵典禮上,李鴻章被安排坐在緊挨德皇威廉二世的“虎皮座”上,為讓李鴻章看得清楚,德皇還特意下令軍隊拉近表演距離,虎皮椅上的李鴻章,也把凶悍德軍各種嫻熟的戰術動作看了個滿眼,接著突然衝著德皇一句“失聲長嘆”:苟使臣有此軍十營,餘願足矣——中國如果有十營這樣的精兵,我這輩子值了!

以外交場合來說,李鴻章的這一通長嘆,著實有些失態。可眼前德國兵彪悍善戰的一幕,卻實實在在戳他的心窩子:李鴻章也是帶兵出身,心肝寶貝似的淮軍,放在之前的甲午戰場上,卻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攆過鴨綠江,一路給人當運輸大隊長。哪怕有眼前德軍一半的戰鬥力,《馬關條約》又怎會籤成這熊樣?瞧見“別人家的兵”,李鴻章又怎能不嘆?

其實,德國這一行,如此“刺激”到李鴻章的,當然不止幾個德國皇家衛兵。期間的李鴻章,不但成了第一個接受X光射線檢查的中國人,還參觀了德國各大軍工企業,哪怕時間有限,也要拼命把人家的生產管理看清楚。德國絕對的工業優勢,也被他看得清楚,聯想到彼時清王朝的慘淡現狀,又怎能不心中長嘆?

而他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拜會親手締造德國統一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常以“東方俾斯麥”自居的李鴻章,這次終於見到年長自己八歲的真俾斯麥。在俾斯麥的居所裡,兩位老人互相問候身體狀況,熟悉熱情得彷彿老友。甚至李鴻章還吐出了一句百感交集的心裡話:“僕於三十年來,務欲警醒敝國之人,俾克同於貴國,乃仍弱不可支,赧顏滋甚”——強國無望,我慚愧啊!

作為一位頑強扛起晚清“洋務運動”大業,亦為一堆不平等條約“扛鍋”的近代“紅人”,晚清重臣李鴻章晚年一樁出名的風光大事,就是1896年出使歐美列國:從是年3月28日自上海出發起,73歲的李鴻章先赴俄國參加新沙皇的加冕典禮,而後又陸續訪問德法英美各國,幾乎把西方列強“串”了一遍。

特別在此行的重要一站:德國,對李鴻章的熱情接待,更到了極度認真細緻的程度:德國人提前通過各種渠道,獲知李鴻章的各種喜好,甚至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煙牌子與玩鳥的嗜好,都弄得一清二楚。然後一一週到安排。李鴻章的住處,也被安排到柏林最豪華的凱撒酒店,衣食住行“供張華美”。歐洲工業強國招待大清李中堂,那是真“給面兒”。

但在相關的史料裡,享盡禮遇的李鴻章,真實的心情卻沒想象中好,甚至還有“仰天長嘆”的形容。為何會這樣?就得先從他一次突然“失態”說起:閱兵秋操。

閱兵秋操,即1896年6月20日,李鴻章出席的檢閱德國皇家衛隊的儀式。這場隆重閱兵典禮上,李鴻章被安排坐在緊挨德皇威廉二世的“虎皮座”上,為讓李鴻章看得清楚,德皇還特意下令軍隊拉近表演距離,虎皮椅上的李鴻章,也把凶悍德軍各種嫻熟的戰術動作看了個滿眼,接著突然衝著德皇一句“失聲長嘆”:苟使臣有此軍十營,餘願足矣——中國如果有十營這樣的精兵,我這輩子值了!

以外交場合來說,李鴻章的這一通長嘆,著實有些失態。可眼前德國兵彪悍善戰的一幕,卻實實在在戳他的心窩子:李鴻章也是帶兵出身,心肝寶貝似的淮軍,放在之前的甲午戰場上,卻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攆過鴨綠江,一路給人當運輸大隊長。哪怕有眼前德軍一半的戰鬥力,《馬關條約》又怎會籤成這熊樣?瞧見“別人家的兵”,李鴻章又怎能不嘆?

其實,德國這一行,如此“刺激”到李鴻章的,當然不止幾個德國皇家衛兵。期間的李鴻章,不但成了第一個接受X光射線檢查的中國人,還參觀了德國各大軍工企業,哪怕時間有限,也要拼命把人家的生產管理看清楚。德國絕對的工業優勢,也被他看得清楚,聯想到彼時清王朝的慘淡現狀,又怎能不心中長嘆?

而他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拜會親手締造德國統一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常以“東方俾斯麥”自居的李鴻章,這次終於見到年長自己八歲的真俾斯麥。在俾斯麥的居所裡,兩位老人互相問候身體狀況,熟悉熱情得彷彿老友。甚至李鴻章還吐出了一句百感交集的心裡話:“僕於三十年來,務欲警醒敝國之人,俾克同於貴國,乃仍弱不可支,赧顏滋甚”——強國無望,我慚愧啊!

當然,好不容易見著一次俾斯麥,李鴻章不能只訴衷腸,也得討辦法——詢問中國自強的辦法。俾斯麥的回答,也十分簡單粗暴:“以練兵為立國之基”。而且不用多練,就練精兵,“一國之兵,不必逾五萬,特年必以少為貴,技擊必以精為貴”。有四五萬這樣的兵,中國就能強大了。

但對於大清當時來說,別說練四五萬,就算練一個營,那都是談何容易?何況,大清的毛病,又何止是練兵甚至軍工的事兒?俾斯麥的話擲地有聲,可對於李鴻章來說,那真是做不到啊!

比起這巨大的差距,同樣讓李鴻章嘆息的,應該還有談判桌上,“熱情”的德國人,露出的凶狠獠牙。

李鴻章在德國得到的熱情接待,常被近代史好些專家大書特書,用以形容這位“東方俾斯麥”強大的國際威望。但事實是,人家夾帶著私貨呢。比如李鴻章參觀德國軍工企業時,德國人眼巴巴盼著李鴻章多下些訂單,做成些大買賣。誰知李鴻章看了一圈,鏰子沒掏就飄然離開。好些德國人也就幡然變臉,甚至還在報紙上把李鴻章奚落一頓。

作為一位頑強扛起晚清“洋務運動”大業,亦為一堆不平等條約“扛鍋”的近代“紅人”,晚清重臣李鴻章晚年一樁出名的風光大事,就是1896年出使歐美列國:從是年3月28日自上海出發起,73歲的李鴻章先赴俄國參加新沙皇的加冕典禮,而後又陸續訪問德法英美各國,幾乎把西方列強“串”了一遍。

特別在此行的重要一站:德國,對李鴻章的熱情接待,更到了極度認真細緻的程度:德國人提前通過各種渠道,獲知李鴻章的各種喜好,甚至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煙牌子與玩鳥的嗜好,都弄得一清二楚。然後一一週到安排。李鴻章的住處,也被安排到柏林最豪華的凱撒酒店,衣食住行“供張華美”。歐洲工業強國招待大清李中堂,那是真“給面兒”。

但在相關的史料裡,享盡禮遇的李鴻章,真實的心情卻沒想象中好,甚至還有“仰天長嘆”的形容。為何會這樣?就得先從他一次突然“失態”說起:閱兵秋操。

閱兵秋操,即1896年6月20日,李鴻章出席的檢閱德國皇家衛隊的儀式。這場隆重閱兵典禮上,李鴻章被安排坐在緊挨德皇威廉二世的“虎皮座”上,為讓李鴻章看得清楚,德皇還特意下令軍隊拉近表演距離,虎皮椅上的李鴻章,也把凶悍德軍各種嫻熟的戰術動作看了個滿眼,接著突然衝著德皇一句“失聲長嘆”:苟使臣有此軍十營,餘願足矣——中國如果有十營這樣的精兵,我這輩子值了!

以外交場合來說,李鴻章的這一通長嘆,著實有些失態。可眼前德國兵彪悍善戰的一幕,卻實實在在戳他的心窩子:李鴻章也是帶兵出身,心肝寶貝似的淮軍,放在之前的甲午戰場上,卻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攆過鴨綠江,一路給人當運輸大隊長。哪怕有眼前德軍一半的戰鬥力,《馬關條約》又怎會籤成這熊樣?瞧見“別人家的兵”,李鴻章又怎能不嘆?

其實,德國這一行,如此“刺激”到李鴻章的,當然不止幾個德國皇家衛兵。期間的李鴻章,不但成了第一個接受X光射線檢查的中國人,還參觀了德國各大軍工企業,哪怕時間有限,也要拼命把人家的生產管理看清楚。德國絕對的工業優勢,也被他看得清楚,聯想到彼時清王朝的慘淡現狀,又怎能不心中長嘆?

而他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拜會親手締造德國統一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常以“東方俾斯麥”自居的李鴻章,這次終於見到年長自己八歲的真俾斯麥。在俾斯麥的居所裡,兩位老人互相問候身體狀況,熟悉熱情得彷彿老友。甚至李鴻章還吐出了一句百感交集的心裡話:“僕於三十年來,務欲警醒敝國之人,俾克同於貴國,乃仍弱不可支,赧顏滋甚”——強國無望,我慚愧啊!

當然,好不容易見著一次俾斯麥,李鴻章不能只訴衷腸,也得討辦法——詢問中國自強的辦法。俾斯麥的回答,也十分簡單粗暴:“以練兵為立國之基”。而且不用多練,就練精兵,“一國之兵,不必逾五萬,特年必以少為貴,技擊必以精為貴”。有四五萬這樣的兵,中國就能強大了。

但對於大清當時來說,別說練四五萬,就算練一個營,那都是談何容易?何況,大清的毛病,又何止是練兵甚至軍工的事兒?俾斯麥的話擲地有聲,可對於李鴻章來說,那真是做不到啊!

比起這巨大的差距,同樣讓李鴻章嘆息的,應該還有談判桌上,“熱情”的德國人,露出的凶狠獠牙。

李鴻章在德國得到的熱情接待,常被近代史好些專家大書特書,用以形容這位“東方俾斯麥”強大的國際威望。但事實是,人家夾帶著私貨呢。比如李鴻章參觀德國軍工企業時,德國人眼巴巴盼著李鴻章多下些訂單,做成些大買賣。誰知李鴻章看了一圈,鏰子沒掏就飄然離開。好些德國人也就幡然變臉,甚至還在報紙上把李鴻章奚落一頓。

而且李鴻章此行,更重要的外交使命,就是要和德國達成一系列合作:此時大清剛被日本胖揍,也得到了德國“干涉還遼”的支持,急需發展和德國的關係。在李鴻章看來,比起英法列強來,德國是“德無所圖”的好夥伴,更該親近親近。可熱情招待李鴻章的德國人,到了談判桌上就胃口大開,不但一口拒絕了李鴻章調整關稅的正當要求,甚至還提出了在中國沿海“建海軍基地”的無理條件,結結實實給李鴻章一盆冷水。

當時的李鴻章,除了在談判桌上含糊其辭,用“將近一切力量將這個諒解達成”之類的言語拖延,又能怎麼辦呢?多年奔走洋務的他顯然已感受到,1896年,也是德國對外政策的分水嶺,兵強馬壯的他們,正加入到瘋搶殖民地的行列。繼日本之後,又一條新的惡狼正向中國撲來。

而李鴻章,就是知道,又能做什麼呢?唯一能做的,就是拖著老邁之軀,繼續“出訪”之路。接下來能做的,就是在幾年後的庚子國難裡,再度忍辱北上。辛丑條約的談判桌上,他面前磨刀霍霍的“列強”們,好些都是1896年時,曾熱情接待他的“熟人”。這,又會是什麼心情?

作為一位頑強扛起晚清“洋務運動”大業,亦為一堆不平等條約“扛鍋”的近代“紅人”,晚清重臣李鴻章晚年一樁出名的風光大事,就是1896年出使歐美列國:從是年3月28日自上海出發起,73歲的李鴻章先赴俄國參加新沙皇的加冕典禮,而後又陸續訪問德法英美各國,幾乎把西方列強“串”了一遍。

特別在此行的重要一站:德國,對李鴻章的熱情接待,更到了極度認真細緻的程度:德國人提前通過各種渠道,獲知李鴻章的各種喜好,甚至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煙牌子與玩鳥的嗜好,都弄得一清二楚。然後一一週到安排。李鴻章的住處,也被安排到柏林最豪華的凱撒酒店,衣食住行“供張華美”。歐洲工業強國招待大清李中堂,那是真“給面兒”。

但在相關的史料裡,享盡禮遇的李鴻章,真實的心情卻沒想象中好,甚至還有“仰天長嘆”的形容。為何會這樣?就得先從他一次突然“失態”說起:閱兵秋操。

閱兵秋操,即1896年6月20日,李鴻章出席的檢閱德國皇家衛隊的儀式。這場隆重閱兵典禮上,李鴻章被安排坐在緊挨德皇威廉二世的“虎皮座”上,為讓李鴻章看得清楚,德皇還特意下令軍隊拉近表演距離,虎皮椅上的李鴻章,也把凶悍德軍各種嫻熟的戰術動作看了個滿眼,接著突然衝著德皇一句“失聲長嘆”:苟使臣有此軍十營,餘願足矣——中國如果有十營這樣的精兵,我這輩子值了!

以外交場合來說,李鴻章的這一通長嘆,著實有些失態。可眼前德國兵彪悍善戰的一幕,卻實實在在戳他的心窩子:李鴻章也是帶兵出身,心肝寶貝似的淮軍,放在之前的甲午戰場上,卻被日本人用刺刀活活攆過鴨綠江,一路給人當運輸大隊長。哪怕有眼前德軍一半的戰鬥力,《馬關條約》又怎會籤成這熊樣?瞧見“別人家的兵”,李鴻章又怎能不嘆?

其實,德國這一行,如此“刺激”到李鴻章的,當然不止幾個德國皇家衛兵。期間的李鴻章,不但成了第一個接受X光射線檢查的中國人,還參觀了德國各大軍工企業,哪怕時間有限,也要拼命把人家的生產管理看清楚。德國絕對的工業優勢,也被他看得清楚,聯想到彼時清王朝的慘淡現狀,又怎能不心中長嘆?

而他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拜會親手締造德國統一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常以“東方俾斯麥”自居的李鴻章,這次終於見到年長自己八歲的真俾斯麥。在俾斯麥的居所裡,兩位老人互相問候身體狀況,熟悉熱情得彷彿老友。甚至李鴻章還吐出了一句百感交集的心裡話:“僕於三十年來,務欲警醒敝國之人,俾克同於貴國,乃仍弱不可支,赧顏滋甚”——強國無望,我慚愧啊!

當然,好不容易見著一次俾斯麥,李鴻章不能只訴衷腸,也得討辦法——詢問中國自強的辦法。俾斯麥的回答,也十分簡單粗暴:“以練兵為立國之基”。而且不用多練,就練精兵,“一國之兵,不必逾五萬,特年必以少為貴,技擊必以精為貴”。有四五萬這樣的兵,中國就能強大了。

但對於大清當時來說,別說練四五萬,就算練一個營,那都是談何容易?何況,大清的毛病,又何止是練兵甚至軍工的事兒?俾斯麥的話擲地有聲,可對於李鴻章來說,那真是做不到啊!

比起這巨大的差距,同樣讓李鴻章嘆息的,應該還有談判桌上,“熱情”的德國人,露出的凶狠獠牙。

李鴻章在德國得到的熱情接待,常被近代史好些專家大書特書,用以形容這位“東方俾斯麥”強大的國際威望。但事實是,人家夾帶著私貨呢。比如李鴻章參觀德國軍工企業時,德國人眼巴巴盼著李鴻章多下些訂單,做成些大買賣。誰知李鴻章看了一圈,鏰子沒掏就飄然離開。好些德國人也就幡然變臉,甚至還在報紙上把李鴻章奚落一頓。

而且李鴻章此行,更重要的外交使命,就是要和德國達成一系列合作:此時大清剛被日本胖揍,也得到了德國“干涉還遼”的支持,急需發展和德國的關係。在李鴻章看來,比起英法列強來,德國是“德無所圖”的好夥伴,更該親近親近。可熱情招待李鴻章的德國人,到了談判桌上就胃口大開,不但一口拒絕了李鴻章調整關稅的正當要求,甚至還提出了在中國沿海“建海軍基地”的無理條件,結結實實給李鴻章一盆冷水。

當時的李鴻章,除了在談判桌上含糊其辭,用“將近一切力量將這個諒解達成”之類的言語拖延,又能怎麼辦呢?多年奔走洋務的他顯然已感受到,1896年,也是德國對外政策的分水嶺,兵強馬壯的他們,正加入到瘋搶殖民地的行列。繼日本之後,又一條新的惡狼正向中國撲來。

而李鴻章,就是知道,又能做什麼呢?唯一能做的,就是拖著老邁之軀,繼續“出訪”之路。接下來能做的,就是在幾年後的庚子國難裡,再度忍辱北上。辛丑條約的談判桌上,他面前磨刀霍霍的“列強”們,好些都是1896年時,曾熱情接待他的“熟人”。這,又會是什麼心情?

這一切,縱是李鴻章不嘆,多少後人看過,又是一聲嘆息:那個積貧積弱的時代,那一代中國人的自強探索,那弱國無外交的憤懣,都在李鴻章“出洋”的鮮花掌聲背後,投下濃濃的陰影,一百多年後,依然值得已站起來的中國人,警鐘長鳴!

參考資料:《李傅相歷聘歐美記》、胡凱《十九世紀中國人眼中的德國形象》、董叢林《刀鋒下的外交》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羽评郡主
2019-11-15

1896年,73歲高齡的李鴻章帶著自己的棺材,進行了長達190天的訪問之旅,期間訪問俄國、德國、荷蘭等八個國家,橫跨三大洋,行程9萬多裡,尤其是在德國,李鴻章憑藉自己高大的身軀、雍容的氣質、坦率的談吐,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規格之高,絕對不亞於國家元首級別,就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盒喜歡聽的畫眉鳥,德國都事先安排妥當。

1896年,73歲高齡的李鴻章帶著自己的棺材,進行了長達190天的訪問之旅,期間訪問俄國、德國、荷蘭等八個國家,橫跨三大洋,行程9萬多裡,尤其是在德國,李鴻章憑藉自己高大的身軀、雍容的氣質、坦率的談吐,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規格之高,絕對不亞於國家元首級別,就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盒喜歡聽的畫眉鳥,德國都事先安排妥當。

這次出訪德國,李鴻章按理來說應該是春風得意,可是在使團離開德國時,李鴻章卻是一臉惆悵,幾度唉聲嘆氣,這又是為何?

還原當時的場景……

1986年6月14日,李鴻章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並遞上頌詞,裡面寫的大致就是對德國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的感激之語,15日參加了德國在行宮的國宴,之後就開始進入正題。

威廉二世邀請李鴻章參觀自己的軍隊,並前往漢堡拜訪了前首相俾斯麥,這次與俾斯麥的談話也被記錄下來。

1896年,73歲高齡的李鴻章帶著自己的棺材,進行了長達190天的訪問之旅,期間訪問俄國、德國、荷蘭等八個國家,橫跨三大洋,行程9萬多裡,尤其是在德國,李鴻章憑藉自己高大的身軀、雍容的氣質、坦率的談吐,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規格之高,絕對不亞於國家元首級別,就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盒喜歡聽的畫眉鳥,德國都事先安排妥當。

這次出訪德國,李鴻章按理來說應該是春風得意,可是在使團離開德國時,李鴻章卻是一臉惆悵,幾度唉聲嘆氣,這又是為何?

還原當時的場景……

1986年6月14日,李鴻章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並遞上頌詞,裡面寫的大致就是對德國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的感激之語,15日參加了德國在行宮的國宴,之後就開始進入正題。

威廉二世邀請李鴻章參觀自己的軍隊,並前往漢堡拜訪了前首相俾斯麥,這次與俾斯麥的談話也被記錄下來。

李鴻章:“久仰您的大名,看到您本人,覺得您更偉大。”

俾斯麥:“我也很高興能招待一個建立偉大功勳的總督。”

李鴻章:“哪裡能和閣下相比。”

隨後李鴻章談到30年前的普魯士戰勝奧地利,但是俾斯麥聲稱自己已經老了,不談這個(心想看武器去吧!這才是威廉二世交代的任務)

兩人隨後也是一邊走一邊寒暄,畢竟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直到李鴻章說了一個讓俾斯麥感興趣的話題。

1896年,73歲高齡的李鴻章帶著自己的棺材,進行了長達190天的訪問之旅,期間訪問俄國、德國、荷蘭等八個國家,橫跨三大洋,行程9萬多裡,尤其是在德國,李鴻章憑藉自己高大的身軀、雍容的氣質、坦率的談吐,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規格之高,絕對不亞於國家元首級別,就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盒喜歡聽的畫眉鳥,德國都事先安排妥當。

這次出訪德國,李鴻章按理來說應該是春風得意,可是在使團離開德國時,李鴻章卻是一臉惆悵,幾度唉聲嘆氣,這又是為何?

還原當時的場景……

1986年6月14日,李鴻章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並遞上頌詞,裡面寫的大致就是對德國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的感激之語,15日參加了德國在行宮的國宴,之後就開始進入正題。

威廉二世邀請李鴻章參觀自己的軍隊,並前往漢堡拜訪了前首相俾斯麥,這次與俾斯麥的談話也被記錄下來。

李鴻章:“久仰您的大名,看到您本人,覺得您更偉大。”

俾斯麥:“我也很高興能招待一個建立偉大功勳的總督。”

李鴻章:“哪裡能和閣下相比。”

隨後李鴻章談到30年前的普魯士戰勝奧地利,但是俾斯麥聲稱自己已經老了,不談這個(心想看武器去吧!這才是威廉二世交代的任務)

兩人隨後也是一邊走一邊寒暄,畢竟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直到李鴻章說了一個讓俾斯麥感興趣的話題。

李鴻章:“怎樣才能在中國(大清)進行改革?我們那裡改革,政府和國家每次都給我製造困難和障礙,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俾斯麥一針見血道:“反朝廷自然不行,如果決策者和您站在一邊,你自然可以放手去幹!如果不是,那您就別折騰了。”隨後說到我們國家也是一樣。

隨後李鴻章又提到自己國家人多,但是缺少訓練有素的軍隊,俾斯麥說軍隊不需要多,有5萬精兵足夠,但是不能分化,必須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才能調動。

李鴻章參觀德國軍隊、兵工廠

一番話下來李鴻章似乎得到了自己需要尋找(甲午戰爭失敗)的答案,二人之後終於來到德國的兵工廠,李鴻章走進大門的那一刻,發現俾斯麥之前說的那些其實都是che犢子,李鴻章看見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武器製造,當時跟隨的官員介紹德國的鋼鐵產量已經達到400多萬噸,可憐大清連德國的皮毛都挨不上,自己精心打理的製造局連清兵的子彈都供應不足。

1896年,73歲高齡的李鴻章帶著自己的棺材,進行了長達190天的訪問之旅,期間訪問俄國、德國、荷蘭等八個國家,橫跨三大洋,行程9萬多裡,尤其是在德國,李鴻章憑藉自己高大的身軀、雍容的氣質、坦率的談吐,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規格之高,絕對不亞於國家元首級別,就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盒喜歡聽的畫眉鳥,德國都事先安排妥當。

這次出訪德國,李鴻章按理來說應該是春風得意,可是在使團離開德國時,李鴻章卻是一臉惆悵,幾度唉聲嘆氣,這又是為何?

還原當時的場景……

1986年6月14日,李鴻章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並遞上頌詞,裡面寫的大致就是對德國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的感激之語,15日參加了德國在行宮的國宴,之後就開始進入正題。

威廉二世邀請李鴻章參觀自己的軍隊,並前往漢堡拜訪了前首相俾斯麥,這次與俾斯麥的談話也被記錄下來。

李鴻章:“久仰您的大名,看到您本人,覺得您更偉大。”

俾斯麥:“我也很高興能招待一個建立偉大功勳的總督。”

李鴻章:“哪裡能和閣下相比。”

隨後李鴻章談到30年前的普魯士戰勝奧地利,但是俾斯麥聲稱自己已經老了,不談這個(心想看武器去吧!這才是威廉二世交代的任務)

兩人隨後也是一邊走一邊寒暄,畢竟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直到李鴻章說了一個讓俾斯麥感興趣的話題。

李鴻章:“怎樣才能在中國(大清)進行改革?我們那裡改革,政府和國家每次都給我製造困難和障礙,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俾斯麥一針見血道:“反朝廷自然不行,如果決策者和您站在一邊,你自然可以放手去幹!如果不是,那您就別折騰了。”隨後說到我們國家也是一樣。

隨後李鴻章又提到自己國家人多,但是缺少訓練有素的軍隊,俾斯麥說軍隊不需要多,有5萬精兵足夠,但是不能分化,必須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才能調動。

李鴻章參觀德國軍隊、兵工廠

一番話下來李鴻章似乎得到了自己需要尋找(甲午戰爭失敗)的答案,二人之後終於來到德國的兵工廠,李鴻章走進大門的那一刻,發現俾斯麥之前說的那些其實都是che犢子,李鴻章看見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武器製造,當時跟隨的官員介紹德國的鋼鐵產量已經達到400多萬噸,可憐大清連德國的皮毛都挨不上,自己精心打理的製造局連清兵的子彈都供應不足。

一眼望去,全是大炮,數十個車間,分工明確,各式各樣的先進武器,李鴻章笑著稱道:“如果能給我這樣的武器裝備,甲午戰爭日本人連岸都上不了!”確實,德國在當時軍事實力在世界是數一數二的。

除此之外,李鴻章還參觀了德國的軍隊,還被德國的高科技X射線照出臉頰上的一顆子彈,李鴻章清晰的看見自己的骨頭,簡直不敢相信,這要是回去說給慈禧太后聽,怕是如何也不會相信。

1896年,73歲高齡的李鴻章帶著自己的棺材,進行了長達190天的訪問之旅,期間訪問俄國、德國、荷蘭等八個國家,橫跨三大洋,行程9萬多裡,尤其是在德國,李鴻章憑藉自己高大的身軀、雍容的氣質、坦率的談吐,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規格之高,絕對不亞於國家元首級別,就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盒喜歡聽的畫眉鳥,德國都事先安排妥當。

這次出訪德國,李鴻章按理來說應該是春風得意,可是在使團離開德國時,李鴻章卻是一臉惆悵,幾度唉聲嘆氣,這又是為何?

還原當時的場景……

1986年6月14日,李鴻章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並遞上頌詞,裡面寫的大致就是對德國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的感激之語,15日參加了德國在行宮的國宴,之後就開始進入正題。

威廉二世邀請李鴻章參觀自己的軍隊,並前往漢堡拜訪了前首相俾斯麥,這次與俾斯麥的談話也被記錄下來。

李鴻章:“久仰您的大名,看到您本人,覺得您更偉大。”

俾斯麥:“我也很高興能招待一個建立偉大功勳的總督。”

李鴻章:“哪裡能和閣下相比。”

隨後李鴻章談到30年前的普魯士戰勝奧地利,但是俾斯麥聲稱自己已經老了,不談這個(心想看武器去吧!這才是威廉二世交代的任務)

兩人隨後也是一邊走一邊寒暄,畢竟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直到李鴻章說了一個讓俾斯麥感興趣的話題。

李鴻章:“怎樣才能在中國(大清)進行改革?我們那裡改革,政府和國家每次都給我製造困難和障礙,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俾斯麥一針見血道:“反朝廷自然不行,如果決策者和您站在一邊,你自然可以放手去幹!如果不是,那您就別折騰了。”隨後說到我們國家也是一樣。

隨後李鴻章又提到自己國家人多,但是缺少訓練有素的軍隊,俾斯麥說軍隊不需要多,有5萬精兵足夠,但是不能分化,必須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才能調動。

李鴻章參觀德國軍隊、兵工廠

一番話下來李鴻章似乎得到了自己需要尋找(甲午戰爭失敗)的答案,二人之後終於來到德國的兵工廠,李鴻章走進大門的那一刻,發現俾斯麥之前說的那些其實都是che犢子,李鴻章看見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武器製造,當時跟隨的官員介紹德國的鋼鐵產量已經達到400多萬噸,可憐大清連德國的皮毛都挨不上,自己精心打理的製造局連清兵的子彈都供應不足。

一眼望去,全是大炮,數十個車間,分工明確,各式各樣的先進武器,李鴻章笑著稱道:“如果能給我這樣的武器裝備,甲午戰爭日本人連岸都上不了!”確實,德國在當時軍事實力在世界是數一數二的。

除此之外,李鴻章還參觀了德國的軍隊,還被德國的高科技X射線照出臉頰上的一顆子彈,李鴻章清晰的看見自己的骨頭,簡直不敢相信,這要是回去說給慈禧太后聽,怕是如何也不會相信。

李鴻章感慨頗多

最後使團離開德國,李鴻章想起滿清的閉關鎖國,想想乾隆當年拒絕西方國家的先進武器,還要求人家叩首跪拜,李鴻章心裡也不知是何種感慨。

因為德國的刻意安排(當時多個國家知道李鴻章要訪問自己國家時,都希望這個亞洲大國能夠大量購買自己國家的軍火,尤其是當時的英國和德國),讓李鴻章這次看見幾乎是世界最先進的武器,不由得感慨萬千。

1896年,73歲高齡的李鴻章帶著自己的棺材,進行了長達190天的訪問之旅,期間訪問俄國、德國、荷蘭等八個國家,橫跨三大洋,行程9萬多裡,尤其是在德國,李鴻章憑藉自己高大的身軀、雍容的氣質、坦率的談吐,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禮遇,規格之高,絕對不亞於國家元首級別,就連李鴻章喜歡抽的雪茄盒喜歡聽的畫眉鳥,德國都事先安排妥當。

這次出訪德國,李鴻章按理來說應該是春風得意,可是在使團離開德國時,李鴻章卻是一臉惆悵,幾度唉聲嘆氣,這又是為何?

還原當時的場景……

1986年6月14日,李鴻章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並遞上頌詞,裡面寫的大致就是對德國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的感激之語,15日參加了德國在行宮的國宴,之後就開始進入正題。

威廉二世邀請李鴻章參觀自己的軍隊,並前往漢堡拜訪了前首相俾斯麥,這次與俾斯麥的談話也被記錄下來。

李鴻章:“久仰您的大名,看到您本人,覺得您更偉大。”

俾斯麥:“我也很高興能招待一個建立偉大功勳的總督。”

李鴻章:“哪裡能和閣下相比。”

隨後李鴻章談到30年前的普魯士戰勝奧地利,但是俾斯麥聲稱自己已經老了,不談這個(心想看武器去吧!這才是威廉二世交代的任務)

兩人隨後也是一邊走一邊寒暄,畢竟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直到李鴻章說了一個讓俾斯麥感興趣的話題。

李鴻章:“怎樣才能在中國(大清)進行改革?我們那裡改革,政府和國家每次都給我製造困難和障礙,實在不知如何是好。”

俾斯麥一針見血道:“反朝廷自然不行,如果決策者和您站在一邊,你自然可以放手去幹!如果不是,那您就別折騰了。”隨後說到我們國家也是一樣。

隨後李鴻章又提到自己國家人多,但是缺少訓練有素的軍隊,俾斯麥說軍隊不需要多,有5萬精兵足夠,但是不能分化,必須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才能調動。

李鴻章參觀德國軍隊、兵工廠

一番話下來李鴻章似乎得到了自己需要尋找(甲午戰爭失敗)的答案,二人之後終於來到德國的兵工廠,李鴻章走進大門的那一刻,發現俾斯麥之前說的那些其實都是che犢子,李鴻章看見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武器製造,當時跟隨的官員介紹德國的鋼鐵產量已經達到400多萬噸,可憐大清連德國的皮毛都挨不上,自己精心打理的製造局連清兵的子彈都供應不足。

一眼望去,全是大炮,數十個車間,分工明確,各式各樣的先進武器,李鴻章笑著稱道:“如果能給我這樣的武器裝備,甲午戰爭日本人連岸都上不了!”確實,德國在當時軍事實力在世界是數一數二的。

除此之外,李鴻章還參觀了德國的軍隊,還被德國的高科技X射線照出臉頰上的一顆子彈,李鴻章清晰的看見自己的骨頭,簡直不敢相信,這要是回去說給慈禧太后聽,怕是如何也不會相信。

李鴻章感慨頗多

最後使團離開德國,李鴻章想起滿清的閉關鎖國,想想乾隆當年拒絕西方國家的先進武器,還要求人家叩首跪拜,李鴻章心裡也不知是何種感慨。

因為德國的刻意安排(當時多個國家知道李鴻章要訪問自己國家時,都希望這個亞洲大國能夠大量購買自己國家的軍火,尤其是當時的英國和德國),讓李鴻章這次看見幾乎是世界最先進的武器,不由得感慨萬千。

【文/羽評郡主,歡迎關注】

谋士说
2019-02-27

在1896年,李鴻章不僅僅訪問了德國,還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 8 個國家。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整整半年多的時間。可以說李鴻章在這一年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見的市面比當時清政府任何一個人都要廣。所以,經過這次環球旅行,回國後的李鴻章,再看到清政府與歐美列強之間的差距,忍不住一聲長嘆!

在1896年,李鴻章不僅僅訪問了德國,還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 8 個國家。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整整半年多的時間。可以說李鴻章在這一年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見的市面比當時清政府任何一個人都要廣。所以,經過這次環球旅行,回國後的李鴻章,再看到清政府與歐美列強之間的差距,忍不住一聲長嘆!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洋艦隊在戰鬥中全軍覆滅。1895年,當時的李鴻章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去日本談判,與日本簽訂了喪國辱權的《馬關條約》,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和譴責。清政府於是革去了李鴻章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職,留了一個文華殿大學士的虛名頭銜,一直閒居在家,感覺無所事事。由於“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日本在東北的勢力日益膨脹,這讓沙俄感到不安。1896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趁加冕典禮的機會向清政府發出邀請,希望清政府能派官員參加此次盛會。其實他們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清政府參加加冕典禮,而是討論如何限制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李鴻章當時在家裡閒著沒事幹,加上他是親俄派,當沙俄發出邀請,李鴻章順理成章的成為出使沙俄的最佳人選。所以,清政府決定派使團赴俄,順便訪問英、法、德、美等國家。1896年,李鴻章74歲已經到了垂暮之年,家人擔心他這一去就回不來了,於是準備了一副楠木棺材與其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

在1896年,李鴻章不僅僅訪問了德國,還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 8 個國家。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整整半年多的時間。可以說李鴻章在這一年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見的市面比當時清政府任何一個人都要廣。所以,經過這次環球旅行,回國後的李鴻章,再看到清政府與歐美列強之間的差距,忍不住一聲長嘆!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洋艦隊在戰鬥中全軍覆滅。1895年,當時的李鴻章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去日本談判,與日本簽訂了喪國辱權的《馬關條約》,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和譴責。清政府於是革去了李鴻章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職,留了一個文華殿大學士的虛名頭銜,一直閒居在家,感覺無所事事。由於“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日本在東北的勢力日益膨脹,這讓沙俄感到不安。1896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趁加冕典禮的機會向清政府發出邀請,希望清政府能派官員參加此次盛會。其實他們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清政府參加加冕典禮,而是討論如何限制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李鴻章當時在家裡閒著沒事幹,加上他是親俄派,當沙俄發出邀請,李鴻章順理成章的成為出使沙俄的最佳人選。所以,清政府決定派使團赴俄,順便訪問英、法、德、美等國家。1896年,李鴻章74歲已經到了垂暮之年,家人擔心他這一去就回不來了,於是準備了一副楠木棺材與其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

李鴻章的第一站是俄國,1896年6月3日在訪問期間與俄國祕密簽訂了《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史稱《中俄密約》。李鴻章結束了俄國的訪問,開始了德國之行。1896年6月13日,從他進入德國國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接待,李鴻章享受到了國王級待遇,皇家衛隊護送,規格之高,前所未有。由於當時的德國是歐洲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李鴻章在德國訪問期間,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工業強國。在德國訪問時他不僅僅訪問了德國皇宮,還見到了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並與其合影,兩人會面被國際新聞大肆報道。

在1896年,李鴻章不僅僅訪問了德國,還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 8 個國家。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整整半年多的時間。可以說李鴻章在這一年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見的市面比當時清政府任何一個人都要廣。所以,經過這次環球旅行,回國後的李鴻章,再看到清政府與歐美列強之間的差距,忍不住一聲長嘆!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洋艦隊在戰鬥中全軍覆滅。1895年,當時的李鴻章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去日本談判,與日本簽訂了喪國辱權的《馬關條約》,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和譴責。清政府於是革去了李鴻章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職,留了一個文華殿大學士的虛名頭銜,一直閒居在家,感覺無所事事。由於“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日本在東北的勢力日益膨脹,這讓沙俄感到不安。1896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趁加冕典禮的機會向清政府發出邀請,希望清政府能派官員參加此次盛會。其實他們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清政府參加加冕典禮,而是討論如何限制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李鴻章當時在家裡閒著沒事幹,加上他是親俄派,當沙俄發出邀請,李鴻章順理成章的成為出使沙俄的最佳人選。所以,清政府決定派使團赴俄,順便訪問英、法、德、美等國家。1896年,李鴻章74歲已經到了垂暮之年,家人擔心他這一去就回不來了,於是準備了一副楠木棺材與其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

李鴻章的第一站是俄國,1896年6月3日在訪問期間與俄國祕密簽訂了《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史稱《中俄密約》。李鴻章結束了俄國的訪問,開始了德國之行。1896年6月13日,從他進入德國國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接待,李鴻章享受到了國王級待遇,皇家衛隊護送,規格之高,前所未有。由於當時的德國是歐洲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李鴻章在德國訪問期間,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工業強國。在德國訪問時他不僅僅訪問了德國皇宮,還見到了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並與其合影,兩人會面被國際新聞大肆報道。

此外,李鴻章當時還參觀了世界聞名的克虜伯鑄鋼廠。逗留期間李鴻章在比頓夫人莊園德國人展示了馬克沁機槍,這種機槍最快射速達600發/分,讓李鴻章目瞪口呆,接連感嘆:“太快了,太快了!”當時李鴻章也希望清政府能擁有這樣威力巨大的武器,在得知其造價高達30英鎊以後,李鴻章又感嘆:“太貴了,太貴了!”1896年的英鎊與白銀比價為1英鎊:6.25兩白銀。馬克沁機槍每分鐘大約會花掉1.5鎊,對於捉衿見肘的清政府來說,這種武器的確很燒錢。至於李鴻章後來買了多少挺馬克沁機槍,不清楚。

在1896年,李鴻章不僅僅訪問了德國,還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 8 個國家。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整整半年多的時間。可以說李鴻章在這一年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見的市面比當時清政府任何一個人都要廣。所以,經過這次環球旅行,回國後的李鴻章,再看到清政府與歐美列強之間的差距,忍不住一聲長嘆!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洋艦隊在戰鬥中全軍覆滅。1895年,當時的李鴻章作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去日本談判,與日本簽訂了喪國辱權的《馬關條約》,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和譴責。清政府於是革去了李鴻章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職,留了一個文華殿大學士的虛名頭銜,一直閒居在家,感覺無所事事。由於“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日本在東北的勢力日益膨脹,這讓沙俄感到不安。1896年5月2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趁加冕典禮的機會向清政府發出邀請,希望清政府能派官員參加此次盛會。其實他們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清政府參加加冕典禮,而是討論如何限制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李鴻章當時在家裡閒著沒事幹,加上他是親俄派,當沙俄發出邀請,李鴻章順理成章的成為出使沙俄的最佳人選。所以,清政府決定派使團赴俄,順便訪問英、法、德、美等國家。1896年,李鴻章74歲已經到了垂暮之年,家人擔心他這一去就回不來了,於是準備了一副楠木棺材與其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

李鴻章的第一站是俄國,1896年6月3日在訪問期間與俄國祕密簽訂了《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史稱《中俄密約》。李鴻章結束了俄國的訪問,開始了德國之行。1896年6月13日,從他進入德國國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國更為隆重的接待,李鴻章享受到了國王級待遇,皇家衛隊護送,規格之高,前所未有。由於當時的德國是歐洲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李鴻章在德國訪問期間,真正見識到了什麼叫工業強國。在德國訪問時他不僅僅訪問了德國皇宮,還見到了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並與其合影,兩人會面被國際新聞大肆報道。

此外,李鴻章當時還參觀了世界聞名的克虜伯鑄鋼廠。逗留期間李鴻章在比頓夫人莊園德國人展示了馬克沁機槍,這種機槍最快射速達600發/分,讓李鴻章目瞪口呆,接連感嘆:“太快了,太快了!”當時李鴻章也希望清政府能擁有這樣威力巨大的武器,在得知其造價高達30英鎊以後,李鴻章又感嘆:“太貴了,太貴了!”1896年的英鎊與白銀比價為1英鎊:6.25兩白銀。馬克沁機槍每分鐘大約會花掉1.5鎊,對於捉衿見肘的清政府來說,這種武器的確很燒錢。至於李鴻章後來買了多少挺馬克沁機槍,不清楚。

不過,李鴻章訪問這麼多國家,收穫最大的就是德國。在他訪問德國以後,就見識到了德國的強大。再看看當時的清政府,國家貧窮落後,總是被外國欺負,想到這裡,李鴻章忍不住仰天長嘆!所以,在訪問德國以後,李鴻章就主張清政府效仿德國,建立一支新式軍。後來,李鴻章等人推舉袁世凱建立了新式軍,李鴻章功不可沒。雖然,新式軍創建時間有些晚,沒有為清朝續命,但是卻影響了歷史的走向。後來,袁世凱掌握新軍,兵不血刃逼迫清朝皇帝退位,這也是李鴻章的功勞啊!

大秦铁鹰剑士
2019-11-15

李鴻章訪問德國後,為何會仰天長嘆?我認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德國後來居上,且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大清朝。李鴻章看到一個五千年的泱泱大國,居然遠不及一個立國不足一百年的蠻夷德國,心中無比惆悵。大清朝的強國之路漫長,且無可奈何,非李鴻章所能強為;如此強盛的德國又將蠶食大清朝,為之奈何,故仰天長嘆!

李鴻章訪問德國後,為何會仰天長嘆?我認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德國後來居上,且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大清朝。李鴻章看到一個五千年的泱泱大國,居然遠不及一個立國不足一百年的蠻夷德國,心中無比惆悵。大清朝的強國之路漫長,且無可奈何,非李鴻章所能強為;如此強盛的德國又將蠶食大清朝,為之奈何,故仰天長嘆!

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進行了全球訪問,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考查列國用時整整半年多。這其間李鴻章經過四大洲,橫渡三大洋,水陸行程9萬多裡,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等8個國家。在德國李鴻章深入民間與官府,仔細考查了德國的農業、工業、經濟、軍隊等,對德國的綜合實力有了真切的認識,也意識到中國與德國之間的巨大差距。近代德國成立於1815年,統一於1871年,到李鴻章訪德時,德國曆史才81年!

李鴻章訪問德國後,為何會仰天長嘆?我認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德國後來居上,且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大清朝。李鴻章看到一個五千年的泱泱大國,居然遠不及一個立國不足一百年的蠻夷德國,心中無比惆悵。大清朝的強國之路漫長,且無可奈何,非李鴻章所能強為;如此強盛的德國又將蠶食大清朝,為之奈何,故仰天長嘆!

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進行了全球訪問,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考查列國用時整整半年多。這其間李鴻章經過四大洲,橫渡三大洋,水陸行程9萬多裡,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等8個國家。在德國李鴻章深入民間與官府,仔細考查了德國的農業、工業、經濟、軍隊等,對德國的綜合實力有了真切的認識,也意識到中國與德國之間的巨大差距。近代德國成立於1815年,統一於1871年,到李鴻章訪德時,德國曆史才81年!

李鴻章在德國先後參觀了德國的兵工廠、參觀了德國的軍隊操練、進入市區參觀了德國的建築、民生。在兵工廠裡,李鴻章見識到了德國工業的強大,他們生產的槍炮不論是速度還是質量都遠遠超過了李鴻章在國內建設的兵工廠。德國軍隊的操練更讓李中堂畏懼,因為德軍士氣高漲,紀律嚴明、攻守有序,槍快炮堅,真是一支鐵軍!德國的民用建築顯然比清朝的房屋更雄偉大氣,居民的交通工具比國內先進許多。這一切讓李鴻章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國的落後,以及德國的強大。

李鴻章訪問德國後,為何會仰天長嘆?我認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德國後來居上,且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大清朝。李鴻章看到一個五千年的泱泱大國,居然遠不及一個立國不足一百年的蠻夷德國,心中無比惆悵。大清朝的強國之路漫長,且無可奈何,非李鴻章所能強為;如此強盛的德國又將蠶食大清朝,為之奈何,故仰天長嘆!

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進行了全球訪問,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考查列國用時整整半年多。這其間李鴻章經過四大洲,橫渡三大洋,水陸行程9萬多裡,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等8個國家。在德國李鴻章深入民間與官府,仔細考查了德國的農業、工業、經濟、軍隊等,對德國的綜合實力有了真切的認識,也意識到中國與德國之間的巨大差距。近代德國成立於1815年,統一於1871年,到李鴻章訪德時,德國曆史才81年!

李鴻章在德國先後參觀了德國的兵工廠、參觀了德國的軍隊操練、進入市區參觀了德國的建築、民生。在兵工廠裡,李鴻章見識到了德國工業的強大,他們生產的槍炮不論是速度還是質量都遠遠超過了李鴻章在國內建設的兵工廠。德國軍隊的操練更讓李中堂畏懼,因為德軍士氣高漲,紀律嚴明、攻守有序,槍快炮堅,真是一支鐵軍!德國的民用建築顯然比清朝的房屋更雄偉大氣,居民的交通工具比國內先進許多。這一切讓李鴻章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國的落後,以及德國的強大。

李鴻章與德國外交官會晤,目的在於希望德國支持清朝提高進口關稅,以增加清朝的財政收入,彌補三國干涉還遼增加的三千萬兩白銀虧損。德國則以中國的交膠灣為交換條件,希望德國駐軍交膠灣,建立軍事港口。李中堂後來又與德國宰相俾斯麥相見,兩人相互佩服一翻後,李中堂向俾斯麥請教強國之道,俾斯麥顧左右而言他。最終俾斯麥建議李中堂訓練新軍,採用德國裝備,聘用德國教官,訓練一支五萬人的可戰精兵,則列國不敢侵華。中堂大人回來後,就派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讓李中堂意想不到的是這支新軍最終推翻了清王朝。

李鴻章訪問德國後,為何會仰天長嘆?我認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德國後來居上,且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大清朝。李鴻章看到一個五千年的泱泱大國,居然遠不及一個立國不足一百年的蠻夷德國,心中無比惆悵。大清朝的強國之路漫長,且無可奈何,非李鴻章所能強為;如此強盛的德國又將蠶食大清朝,為之奈何,故仰天長嘆!

1896年3月28日,李鴻章從上海出發,歷時190天進行了全球訪問,直到10月3日才回到天津,考查列國用時整整半年多。這其間李鴻章經過四大洲,橫渡三大洋,水陸行程9萬多裡,訪問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等8個國家。在德國李鴻章深入民間與官府,仔細考查了德國的農業、工業、經濟、軍隊等,對德國的綜合實力有了真切的認識,也意識到中國與德國之間的巨大差距。近代德國成立於1815年,統一於1871年,到李鴻章訪德時,德國曆史才81年!

李鴻章在德國先後參觀了德國的兵工廠、參觀了德國的軍隊操練、進入市區參觀了德國的建築、民生。在兵工廠裡,李鴻章見識到了德國工業的強大,他們生產的槍炮不論是速度還是質量都遠遠超過了李鴻章在國內建設的兵工廠。德國軍隊的操練更讓李中堂畏懼,因為德軍士氣高漲,紀律嚴明、攻守有序,槍快炮堅,真是一支鐵軍!德國的民用建築顯然比清朝的房屋更雄偉大氣,居民的交通工具比國內先進許多。這一切讓李鴻章深切的感受到了中國的落後,以及德國的強大。

李鴻章與德國外交官會晤,目的在於希望德國支持清朝提高進口關稅,以增加清朝的財政收入,彌補三國干涉還遼增加的三千萬兩白銀虧損。德國則以中國的交膠灣為交換條件,希望德國駐軍交膠灣,建立軍事港口。李中堂後來又與德國宰相俾斯麥相見,兩人相互佩服一翻後,李中堂向俾斯麥請教強國之道,俾斯麥顧左右而言他。最終俾斯麥建議李中堂訓練新軍,採用德國裝備,聘用德國教官,訓練一支五萬人的可戰精兵,則列國不敢侵華。中堂大人回來後,就派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新軍;讓李中堂意想不到的是這支新軍最終推翻了清王朝。

吾与吾国
2019-05-01

李鴻章被稱為“東方俾斯麥”,可是,當這個“東方俾斯麥”見到了真正的俾斯麥的時候,他們會聊什麼?

1896年6月,李鴻章在簽訂了《馬關條約》一年之後,受命出訪德國。

1895年4月,他代表清政府在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後,可謂是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人人斥罵,慈禧即便再寵他,也不得不讓他退一退,好讓風波消停。

雖然已經時隔一年,風波也消停了不少,可是,慈禧想將他掏出來繼續用,總得讓人信服不是?於是,她決定讓他去歐洲考察考察,看看能不能弄出一點政績,然後名正言順地讓他上位。

李鴻章到了德國後,先是在6月14日拜見了德皇威廉二世,後來才在6月27日去拜訪了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李鴻章被稱為“東方俾斯麥”,可是,當這個“東方俾斯麥”見到了真正的俾斯麥的時候,他們會聊什麼?

1896年6月,李鴻章在簽訂了《馬關條約》一年之後,受命出訪德國。

1895年4月,他代表清政府在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後,可謂是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人人斥罵,慈禧即便再寵他,也不得不讓他退一退,好讓風波消停。

雖然已經時隔一年,風波也消停了不少,可是,慈禧想將他掏出來繼續用,總得讓人信服不是?於是,她決定讓他去歐洲考察考察,看看能不能弄出一點政績,然後名正言順地讓他上位。

李鴻章到了德國後,先是在6月14日拜見了德皇威廉二世,後來才在6月27日去拜訪了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73歲的李鴻章看著81歲的俾斯麥,笑著說,老哥你知不知道,不少人稱我為“東方俾斯麥”呢!

俾斯麥一聽,也笑了笑說,哦,是嗎?不過,倒沒人說我是“歐洲李鴻章”。

俾斯麥這話裡究竟有沒有透著輕蔑的味道?多多少少是有的,別人將你李鴻章說成“東方俾斯麥”,是在拿你和我比,可是我俾斯麥就是俾斯麥,不用和誰比!

李鴻章一心想當清王朝的“裱糊匠”,一心想維護他家老佛爺的江山,所以,他即便聽出了俾斯麥話中的輕蔑之意也只能在心中嘆氣,可還是得厚著臉皮向俾斯麥取取經——

我很想復興清朝,老哥能不能告訴我應該怎麼辦?

俾斯麥說,老哥我是真高興你能問我,可惜的是你們清國太遠了,老哥我沒有去過,平時也沒怎麼留意貴國的時事政治,所以,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如果中國真的遠到俾斯麥不想去了解的話,德國人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中國,然後侵犯中國的主權?說白了,俾斯麥的意思是中國太落後了,我懶得看你們的政事,反正你們打不過德國。

李鴻章被稱為“東方俾斯麥”,可是,當這個“東方俾斯麥”見到了真正的俾斯麥的時候,他們會聊什麼?

1896年6月,李鴻章在簽訂了《馬關條約》一年之後,受命出訪德國。

1895年4月,他代表清政府在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後,可謂是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人人斥罵,慈禧即便再寵他,也不得不讓他退一退,好讓風波消停。

雖然已經時隔一年,風波也消停了不少,可是,慈禧想將他掏出來繼續用,總得讓人信服不是?於是,她決定讓他去歐洲考察考察,看看能不能弄出一點政績,然後名正言順地讓他上位。

李鴻章到了德國後,先是在6月14日拜見了德皇威廉二世,後來才在6月27日去拜訪了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73歲的李鴻章看著81歲的俾斯麥,笑著說,老哥你知不知道,不少人稱我為“東方俾斯麥”呢!

俾斯麥一聽,也笑了笑說,哦,是嗎?不過,倒沒人說我是“歐洲李鴻章”。

俾斯麥這話裡究竟有沒有透著輕蔑的味道?多多少少是有的,別人將你李鴻章說成“東方俾斯麥”,是在拿你和我比,可是我俾斯麥就是俾斯麥,不用和誰比!

李鴻章一心想當清王朝的“裱糊匠”,一心想維護他家老佛爺的江山,所以,他即便聽出了俾斯麥話中的輕蔑之意也只能在心中嘆氣,可還是得厚著臉皮向俾斯麥取取經——

我很想復興清朝,老哥能不能告訴我應該怎麼辦?

俾斯麥說,老哥我是真高興你能問我,可惜的是你們清國太遠了,老哥我沒有去過,平時也沒怎麼留意貴國的時事政治,所以,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如果中國真的遠到俾斯麥不想去了解的話,德國人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中國,然後侵犯中國的主權?說白了,俾斯麥的意思是中國太落後了,我懶得看你們的政事,反正你們打不過德國。

然後,李鴻章又問,我和朝廷發生齟齬的時候,怎麼讓朝廷聽從我的意思?

俾斯麥心想,李鴻章你是不是閒著沒事?但是嘴上還是說起了套話,你說你一個給人打工的官員,怎麼能和朝廷相爭?如果你真和朝廷發生爭執了,你要麼好好聽話,要麼直言進諫,讓皇帝支持你。

李鴻章老臉一沉,一個問了等於沒問,一個答了等於沒答。

李、俾兩個老頭說完了屁話,李鴻章終於忍不住問了,怎麼勵精圖治,讓國家富強?

俾斯麥一聽,心裡又樂了,嘴上說到,這事,嗯,練兵吧,除了這個沒有別的了,沒有一支拿得出手的軍隊,這個國家站不穩。

李鴻章心裡一個咯噔,他自然知道練兵的重要性,否則的話他當年也不會耗費這麼多心血和金錢去打造北洋艦隊,可是結果如何?被日本人給一口吃掉了!

後來,他又舉薦了袁世凱去天津小站練兵,也是想再練出一支能夠拿得出手的軍隊!

李鴻章想到這,悵然一嘆,我們清國不是沒有人,可是,我們沒有軍事教官,更沒有可用的兵法呀!等我回去了,我會參照你們德國的軍制,聘請德國教官,練出一支新軍!

這恐怕也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以德國軍制為藍本的一個原因,只可惜,這北洋新軍最後也成了壓垮清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鴻章被稱為“東方俾斯麥”,可是,當這個“東方俾斯麥”見到了真正的俾斯麥的時候,他們會聊什麼?

1896年6月,李鴻章在簽訂了《馬關條約》一年之後,受命出訪德國。

1895年4月,他代表清政府在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後,可謂是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人人斥罵,慈禧即便再寵他,也不得不讓他退一退,好讓風波消停。

雖然已經時隔一年,風波也消停了不少,可是,慈禧想將他掏出來繼續用,總得讓人信服不是?於是,她決定讓他去歐洲考察考察,看看能不能弄出一點政績,然後名正言順地讓他上位。

李鴻章到了德國後,先是在6月14日拜見了德皇威廉二世,後來才在6月27日去拜訪了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

73歲的李鴻章看著81歲的俾斯麥,笑著說,老哥你知不知道,不少人稱我為“東方俾斯麥”呢!

俾斯麥一聽,也笑了笑說,哦,是嗎?不過,倒沒人說我是“歐洲李鴻章”。

俾斯麥這話裡究竟有沒有透著輕蔑的味道?多多少少是有的,別人將你李鴻章說成“東方俾斯麥”,是在拿你和我比,可是我俾斯麥就是俾斯麥,不用和誰比!

李鴻章一心想當清王朝的“裱糊匠”,一心想維護他家老佛爺的江山,所以,他即便聽出了俾斯麥話中的輕蔑之意也只能在心中嘆氣,可還是得厚著臉皮向俾斯麥取取經——

我很想復興清朝,老哥能不能告訴我應該怎麼辦?

俾斯麥說,老哥我是真高興你能問我,可惜的是你們清國太遠了,老哥我沒有去過,平時也沒怎麼留意貴國的時事政治,所以,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如果中國真的遠到俾斯麥不想去了解的話,德國人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中國,然後侵犯中國的主權?說白了,俾斯麥的意思是中國太落後了,我懶得看你們的政事,反正你們打不過德國。

然後,李鴻章又問,我和朝廷發生齟齬的時候,怎麼讓朝廷聽從我的意思?

俾斯麥心想,李鴻章你是不是閒著沒事?但是嘴上還是說起了套話,你說你一個給人打工的官員,怎麼能和朝廷相爭?如果你真和朝廷發生爭執了,你要麼好好聽話,要麼直言進諫,讓皇帝支持你。

李鴻章老臉一沉,一個問了等於沒問,一個答了等於沒答。

李、俾兩個老頭說完了屁話,李鴻章終於忍不住問了,怎麼勵精圖治,讓國家富強?

俾斯麥一聽,心裡又樂了,嘴上說到,這事,嗯,練兵吧,除了這個沒有別的了,沒有一支拿得出手的軍隊,這個國家站不穩。

李鴻章心裡一個咯噔,他自然知道練兵的重要性,否則的話他當年也不會耗費這麼多心血和金錢去打造北洋艦隊,可是結果如何?被日本人給一口吃掉了!

後來,他又舉薦了袁世凱去天津小站練兵,也是想再練出一支能夠拿得出手的軍隊!

李鴻章想到這,悵然一嘆,我們清國不是沒有人,可是,我們沒有軍事教官,更沒有可用的兵法呀!等我回去了,我會參照你們德國的軍制,聘請德國教官,練出一支新軍!

這恐怕也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以德國軍制為藍本的一個原因,只可惜,這北洋新軍最後也成了壓垮清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俾兩人聊了不少,實際上也不過是水話連篇罷了,俾斯麥在1890年被威廉二世解職,手裡沒了權,他自己心裡還鬱悶著呢,哪有心情去給你李鴻章解惑?更何況還是什麼強國強軍之策?

李鴻章沒有試探出威廉二世對中國的態度,又沒有從俾斯麥這個所謂的“鐵血宰相”嘴裡得到什麼富國強軍之策,心中難免失落。

後來,李鴻章開始在德國下訂單了,什麼訂單?軍火!

德國人為了賺錢,讓李鴻章多下訂單,特意邀請他去自己的工廠參觀,這能叫參觀?簡直是赤裸裸的打擊!

李鴻章到了人家的工廠一看,傻眼了,原來自己所謂的洋務、所謂的實業,在別人眼裡,不過是過家家而已。

他的心中又是一酸,事事不如人,清朝是無論如何也趕不上德國了。

李鴻章浸淫官場幾十年,讓他看不清的事不多,他看不清的是清朝的路應該怎麼走,但是,德國的野心他卻看的一清二楚!

所以,他才會忍不住仰天長嘆,清朝呀,我這個“裱糊匠”對你也是無能為力了。

赵凡丁201
2019-09-14

〇1896年,李鴻章去歐洲訪問,訪問德國期間,看了德國人的閱兵操練,曾情不自禁地長嘆。現在問為何長嘆?這個問題很難有確切的答案。古人云:“人心難測”。對於李鴻章這樣的青壯年時期的亂世梟雄,老年時期權傾一時的清朝重臣,他的心思,誰敢說能揣摩明白?

〇以當年的時代背景,清朝末期的國際國內形勢,李鴻章彼時的處境,我們只能揣測一下,李大人當時看了德國的士兵訓練時會想些什麼,為何嘆息。或者①看著國力蒸蒸日上的德國,感嘆大清王朝沒落趨勢難以逆轉。或者②哀嘆自身垂垂老矣,雖雄心猶在,但年已70有餘,無力迴天。或者③考察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先進工業,強大的軍力,令李大人覺得差距巨大,感嘆難以企及,無法追趕。或者④嗟嘆自己徒有“東方俾斯麥”的虛名,來到真正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國家,想到甲午戰爭的慘敗,不得不簽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無以自容。或者⑤年邁的李大人長途奔波,甚是疲憊不堪,周身不適,禁不住失態長嘆。

〇1896年,李鴻章去歐洲訪問,訪問德國期間,看了德國人的閱兵操練,曾情不自禁地長嘆。現在問為何長嘆?這個問題很難有確切的答案。古人云:“人心難測”。對於李鴻章這樣的青壯年時期的亂世梟雄,老年時期權傾一時的清朝重臣,他的心思,誰敢說能揣摩明白?

〇以當年的時代背景,清朝末期的國際國內形勢,李鴻章彼時的處境,我們只能揣測一下,李大人當時看了德國的士兵訓練時會想些什麼,為何嘆息。或者①看著國力蒸蒸日上的德國,感嘆大清王朝沒落趨勢難以逆轉。或者②哀嘆自身垂垂老矣,雖雄心猶在,但年已70有餘,無力迴天。或者③考察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先進工業,強大的軍力,令李大人覺得差距巨大,感嘆難以企及,無法追趕。或者④嗟嘆自己徒有“東方俾斯麥”的虛名,來到真正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國家,想到甲午戰爭的慘敗,不得不簽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無以自容。或者⑤年邁的李大人長途奔波,甚是疲憊不堪,周身不適,禁不住失態長嘆。

〇1896年,李鴻章去歐洲訪問,訪問德國期間,看了德國人的閱兵操練,曾情不自禁地長嘆。現在問為何長嘆?這個問題很難有確切的答案。古人云:“人心難測”。對於李鴻章這樣的青壯年時期的亂世梟雄,老年時期權傾一時的清朝重臣,他的心思,誰敢說能揣摩明白?

〇以當年的時代背景,清朝末期的國際國內形勢,李鴻章彼時的處境,我們只能揣測一下,李大人當時看了德國的士兵訓練時會想些什麼,為何嘆息。或者①看著國力蒸蒸日上的德國,感嘆大清王朝沒落趨勢難以逆轉。或者②哀嘆自身垂垂老矣,雖雄心猶在,但年已70有餘,無力迴天。或者③考察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先進工業,強大的軍力,令李大人覺得差距巨大,感嘆難以企及,無法追趕。或者④嗟嘆自己徒有“東方俾斯麥”的虛名,來到真正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國家,想到甲午戰爭的慘敗,不得不簽署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無以自容。或者⑤年邁的李大人長途奔波,甚是疲憊不堪,周身不適,禁不住失態長嘆。


〇以上僅是推測。至於李鴻章當年真實的想法是什麼?沒有人確切知道。

挚守静笃
2019-08-28

李鴻章在73歲訪問德國後的長嘆,應該是所有那個時代看到他國的強大,再對比自己國家的羸弱後所有人的無能為力的長嘆

李鴻章在73歲訪問德國後的長嘆,應該是所有那個時代看到他國的強大,再對比自己國家的羸弱後所有人的無能為力的長嘆

19世紀末期,曾經強大的大清王朝已然走到了風燭殘年之時,內憂外患,苦不堪言,李鴻章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活躍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

近代史上,對李鴻章的評價是很難的。晚清的朝廷腐敗不堪,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絆腳石,面對風起雲湧的民間反抗,李鴻章站在了朝廷的立場,手上沾有人民的鮮血。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李鴻章也在用他瘦弱的身軀在勉力支撐著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也在苦苦尋找怎樣挽救清王朝,探尋救國之路。

中日甲午戰爭時,李鴻章通過洋務運動精心打造的北洋艦隊損失殆盡。他也被迫代表清王朝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對此,李鴻章其實是無法明白究竟問題出在哪裡的。

為了尋找答案,找到一條合適的路,當然,也為了逃避國內對他簽訂條約的指責,他踏上了訪問歐洲之路。

李鴻章在73歲訪問德國後的長嘆,應該是所有那個時代看到他國的強大,再對比自己國家的羸弱後所有人的無能為力的長嘆

19世紀末期,曾經強大的大清王朝已然走到了風燭殘年之時,內憂外患,苦不堪言,李鴻章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活躍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

近代史上,對李鴻章的評價是很難的。晚清的朝廷腐敗不堪,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絆腳石,面對風起雲湧的民間反抗,李鴻章站在了朝廷的立場,手上沾有人民的鮮血。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李鴻章也在用他瘦弱的身軀在勉力支撐著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也在苦苦尋找怎樣挽救清王朝,探尋救國之路。

中日甲午戰爭時,李鴻章通過洋務運動精心打造的北洋艦隊損失殆盡。他也被迫代表清王朝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對此,李鴻章其實是無法明白究竟問題出在哪裡的。

為了尋找答案,找到一條合適的路,當然,也為了逃避國內對他簽訂條約的指責,他踏上了訪問歐洲之路。

1896年的6月,李鴻章終於來到了德國。我們知道,李鴻章是比較喜歡德國的武器的,北洋艦隊的武器與艦船大多是德國採購的。大客戶的到來,自然引得德國人熱情接待。衛戍部隊司令親自到車站迎接,威廉二世皇帝的接見,宰相俾斯麥的一見如故,隆重的待遇讓同時到達的日本特使都感到羨慕。

在德國參觀期間,德國工業的強大和科技的發達讓李鴻章驚歎不已

李鴻章在73歲訪問德國後的長嘆,應該是所有那個時代看到他國的強大,再對比自己國家的羸弱後所有人的無能為力的長嘆

19世紀末期,曾經強大的大清王朝已然走到了風燭殘年之時,內憂外患,苦不堪言,李鴻章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活躍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

近代史上,對李鴻章的評價是很難的。晚清的朝廷腐敗不堪,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絆腳石,面對風起雲湧的民間反抗,李鴻章站在了朝廷的立場,手上沾有人民的鮮血。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李鴻章也在用他瘦弱的身軀在勉力支撐著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也在苦苦尋找怎樣挽救清王朝,探尋救國之路。

中日甲午戰爭時,李鴻章通過洋務運動精心打造的北洋艦隊損失殆盡。他也被迫代表清王朝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對此,李鴻章其實是無法明白究竟問題出在哪裡的。

為了尋找答案,找到一條合適的路,當然,也為了逃避國內對他簽訂條約的指責,他踏上了訪問歐洲之路。

1896年的6月,李鴻章終於來到了德國。我們知道,李鴻章是比較喜歡德國的武器的,北洋艦隊的武器與艦船大多是德國採購的。大客戶的到來,自然引得德國人熱情接待。衛戍部隊司令親自到車站迎接,威廉二世皇帝的接見,宰相俾斯麥的一見如故,隆重的待遇讓同時到達的日本特使都感到羨慕。

在德國參觀期間,德國工業的強大和科技的發達讓李鴻章驚歎不已

前面我們說了,中國是德國軍工的大客戶。所以,德國人自然是要極力展示自己武器的先進了。李鴻章在德國人的帶領下參加了兵工廠,裡面的大炮和大炮的生產流程讓李鴻章感覺到不可思議。他再想想自己這些年的洋務運動那建立的那些製造局,和眼前的大工廠比起來那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因為早年,李鴻章的左顴骨裡留下了一顆彈頭,俾斯麥專門帶他去照了X射線。我們可以想象,當李鴻章在膠片上清晰的看到了自己顴骨裡的彈片時那種驚異的表情。

威廉二世還安排李鴻章檢閱了德國的軍隊,德軍的裝備精良和軍容齊整再次給李鴻章以震憾

當時的德國軍隊在歐洲大陸那是非常強大的。就在二十多年前,普法戰爭中,德國剛把法國給打得大敗,被迫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兩個地方。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此時的德國軍隊是更為強大了。

在檢閱完德國的軍隊後,李鴻章感慨的說,假如給我這樣的軍隊十個營,我們怎麼會輸給日本呢?

李鴻章在73歲訪問德國後的長嘆,應該是所有那個時代看到他國的強大,再對比自己國家的羸弱後所有人的無能為力的長嘆

19世紀末期,曾經強大的大清王朝已然走到了風燭殘年之時,內憂外患,苦不堪言,李鴻章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活躍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

近代史上,對李鴻章的評價是很難的。晚清的朝廷腐敗不堪,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絆腳石,面對風起雲湧的民間反抗,李鴻章站在了朝廷的立場,手上沾有人民的鮮血。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李鴻章也在用他瘦弱的身軀在勉力支撐著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也在苦苦尋找怎樣挽救清王朝,探尋救國之路。

中日甲午戰爭時,李鴻章通過洋務運動精心打造的北洋艦隊損失殆盡。他也被迫代表清王朝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對此,李鴻章其實是無法明白究竟問題出在哪裡的。

為了尋找答案,找到一條合適的路,當然,也為了逃避國內對他簽訂條約的指責,他踏上了訪問歐洲之路。

1896年的6月,李鴻章終於來到了德國。我們知道,李鴻章是比較喜歡德國的武器的,北洋艦隊的武器與艦船大多是德國採購的。大客戶的到來,自然引得德國人熱情接待。衛戍部隊司令親自到車站迎接,威廉二世皇帝的接見,宰相俾斯麥的一見如故,隆重的待遇讓同時到達的日本特使都感到羨慕。

在德國參觀期間,德國工業的強大和科技的發達讓李鴻章驚歎不已

前面我們說了,中國是德國軍工的大客戶。所以,德國人自然是要極力展示自己武器的先進了。李鴻章在德國人的帶領下參加了兵工廠,裡面的大炮和大炮的生產流程讓李鴻章感覺到不可思議。他再想想自己這些年的洋務運動那建立的那些製造局,和眼前的大工廠比起來那差別不是一般的大。

因為早年,李鴻章的左顴骨裡留下了一顆彈頭,俾斯麥專門帶他去照了X射線。我們可以想象,當李鴻章在膠片上清晰的看到了自己顴骨裡的彈片時那種驚異的表情。

威廉二世還安排李鴻章檢閱了德國的軍隊,德軍的裝備精良和軍容齊整再次給李鴻章以震憾

當時的德國軍隊在歐洲大陸那是非常強大的。就在二十多年前,普法戰爭中,德國剛把法國給打得大敗,被迫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兩個地方。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此時的德國軍隊是更為強大了。

在檢閱完德國的軍隊後,李鴻章感慨的說,假如給我這樣的軍隊十個營,我們怎麼會輸給日本呢?

總的來說,這次德國的訪問,讓李鴻章看到了德國的強大,也感嘆自己在國內的遭遇。自己為大清朝廷算是盡心盡力,奔波操持,到頭來卻於事無補,還揹負一身的罵名。更為可氣的是,對清王朝忠心耿耿的他在清王朝權貴的眼中,終究是一個外人,只是朝廷的一條忠犬。同時,德國之行,也讓李鴻章清楚的感受到大清王朝已經極度腐爛,再難以靠改良的修補重新振作了。可以說,大清國讓他看不到希望了。此情此景,李鴻章也只有一聲長嘆了。

夕阳下的晚枫
2019-11-21

照片中間的兩位老人,一位是德國首相俾斯麥,素有鐵血宰相之稱,一位是大清中堂李鴻章,被視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兩人相會於1896年,看似聊了很多卻並未達成什麼實質性的決議。不過,這卻是李鴻章最受觸動的一次出訪。

德意志一直垂涎於大清,但對李鴻章卻是禮遇有加。不過,炫舞揚威和威逼利誘,還是一道難以避免的主菜。作為洋務運動的倡導者,李鴻章曾把畢生心血耗費在了北洋水師上,然而,經甲午一戰後,家底都拼光了。

照片中間的兩位老人,一位是德國首相俾斯麥,素有鐵血宰相之稱,一位是大清中堂李鴻章,被視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兩人相會於1896年,看似聊了很多卻並未達成什麼實質性的決議。不過,這卻是李鴻章最受觸動的一次出訪。

德意志一直垂涎於大清,但對李鴻章卻是禮遇有加。不過,炫舞揚威和威逼利誘,還是一道難以避免的主菜。作為洋務運動的倡導者,李鴻章曾把畢生心血耗費在了北洋水師上,然而,經甲午一戰後,家底都拼光了。

李鴻章出訪德國時,尚沉浸於戰敗的被動當中。當他在這個西方強國參觀時,見到的卻是遠比日本強大的景象,內心不禁又多了幾絲憂慮。他知道,儘管相隔萬里,對面的俾斯麥及其國人,依然對大清垂涎不已。

不過,為了完成使命,儘量地為大清爭取一些利益,並藉機吸取對方的強兵富國之道,李鴻章還是強打精神堅持訪問,並在德意志官員的帶領下,參觀走訪了一些近代化企業和軍工廠。結果,這位大清的中堂更為吃驚,他內心深處十分明白,自己的國家很難與之比肩。

照片中間的兩位老人,一位是德國首相俾斯麥,素有鐵血宰相之稱,一位是大清中堂李鴻章,被視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兩人相會於1896年,看似聊了很多卻並未達成什麼實質性的決議。不過,這卻是李鴻章最受觸動的一次出訪。

德意志一直垂涎於大清,但對李鴻章卻是禮遇有加。不過,炫舞揚威和威逼利誘,還是一道難以避免的主菜。作為洋務運動的倡導者,李鴻章曾把畢生心血耗費在了北洋水師上,然而,經甲午一戰後,家底都拼光了。

李鴻章出訪德國時,尚沉浸於戰敗的被動當中。當他在這個西方強國參觀時,見到的卻是遠比日本強大的景象,內心不禁又多了幾絲憂慮。他知道,儘管相隔萬里,對面的俾斯麥及其國人,依然對大清垂涎不已。

不過,為了完成使命,儘量地為大清爭取一些利益,並藉機吸取對方的強兵富國之道,李鴻章還是強打精神堅持訪問,並在德意志官員的帶領下,參觀走訪了一些近代化企業和軍工廠。結果,這位大清的中堂更為吃驚,他內心深處十分明白,自己的國家很難與之比肩。

更令李鴻章為之感慨的是,當他和俾斯麥談及治國強兵之道時,俾斯麥雲淡風清地講到:

“手裡握有軍權,比什麼都重要。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哪怕僅有最精銳的五萬人,只要能奉你號令,就足以攘外安內。”

攘外安內,是李鴻章畢生的夢想,但他手中又何止五萬人馬?只可惜並無精兵!就這樣,在見識到了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方面的落差後,李鴻章遙想到身後的大清,不禁仰天長嘆,滿心悲愴!

照片中間的兩位老人,一位是德國首相俾斯麥,素有鐵血宰相之稱,一位是大清中堂李鴻章,被視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兩人相會於1896年,看似聊了很多卻並未達成什麼實質性的決議。不過,這卻是李鴻章最受觸動的一次出訪。

德意志一直垂涎於大清,但對李鴻章卻是禮遇有加。不過,炫舞揚威和威逼利誘,還是一道難以避免的主菜。作為洋務運動的倡導者,李鴻章曾把畢生心血耗費在了北洋水師上,然而,經甲午一戰後,家底都拼光了。

李鴻章出訪德國時,尚沉浸於戰敗的被動當中。當他在這個西方強國參觀時,見到的卻是遠比日本強大的景象,內心不禁又多了幾絲憂慮。他知道,儘管相隔萬里,對面的俾斯麥及其國人,依然對大清垂涎不已。

不過,為了完成使命,儘量地為大清爭取一些利益,並藉機吸取對方的強兵富國之道,李鴻章還是強打精神堅持訪問,並在德意志官員的帶領下,參觀走訪了一些近代化企業和軍工廠。結果,這位大清的中堂更為吃驚,他內心深處十分明白,自己的國家很難與之比肩。

更令李鴻章為之感慨的是,當他和俾斯麥談及治國強兵之道時,俾斯麥雲淡風清地講到:

“手裡握有軍權,比什麼都重要。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哪怕僅有最精銳的五萬人,只要能奉你號令,就足以攘外安內。”

攘外安內,是李鴻章畢生的夢想,但他手中又何止五萬人馬?只可惜並無精兵!就這樣,在見識到了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個方面的落差後,李鴻章遙想到身後的大清,不禁仰天長嘆,滿心悲愴!

钱多多读文史
2019-09-10

講李鴻章的事情之前,先來看一下另一個晚清名臣胡林翼的事蹟。

胡林翼,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咸豐初年湘軍奠基人之一。論對湘軍的貢獻,他不下於曾國藩,但胡林翼死得較早,所以,論名聲,他沒有曾大。

胡林翼列得早,據《清史稿》記載:

林翼久病,聞文宗崩於熱河行在,大慟嘔血,八月,卒。

這裡把胡林翼塑造成一個忠君愛國,聽皇帝的死訊悲痛而死的形象。實際上,胡忠君愛國不假,但並非為這個嘔血。

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記載,胡林翼臨死前,正是清軍圍攻安慶之時,他前往視察戰場地形,胸懷成足。但行至江邊時,胡見到兩艘洋船鼓輪西上速度之快,非尋常風帆所能及。胡林翼見此:

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墜馬

按薛福成的說法,胡林翼久病在身,突然咯血,不是聽聞皇帝駕崩,而是在視察戰場時,受到了洋人輪船的刺激。

胡林翼之所以受刺激,其實質是對清朝遠遠落後於世界的一種憂懼。

講李鴻章的事情之前,先來看一下另一個晚清名臣胡林翼的事蹟。

胡林翼,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咸豐初年湘軍奠基人之一。論對湘軍的貢獻,他不下於曾國藩,但胡林翼死得較早,所以,論名聲,他沒有曾大。

胡林翼列得早,據《清史稿》記載:

林翼久病,聞文宗崩於熱河行在,大慟嘔血,八月,卒。

這裡把胡林翼塑造成一個忠君愛國,聽皇帝的死訊悲痛而死的形象。實際上,胡忠君愛國不假,但並非為這個嘔血。

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記載,胡林翼臨死前,正是清軍圍攻安慶之時,他前往視察戰場地形,胸懷成足。但行至江邊時,胡見到兩艘洋船鼓輪西上速度之快,非尋常風帆所能及。胡林翼見此:

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墜馬

按薛福成的說法,胡林翼久病在身,突然咯血,不是聽聞皇帝駕崩,而是在視察戰場時,受到了洋人輪船的刺激。

胡林翼之所以受刺激,其實質是對清朝遠遠落後於世界的一種憂懼。

李鴻章在德國的考察過程中,會仰天長嘆,其心理歷程與胡林翼有相似之處。

198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雙方交談之後,由“鐵血宰相”俾斯麥作陪,李鴻章參觀了德國的軍隊、工廠。

李鴻章和俾斯麥一番交流後,不由仰天長嘆。他嘆什麼?

講李鴻章的事情之前,先來看一下另一個晚清名臣胡林翼的事蹟。

胡林翼,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咸豐初年湘軍奠基人之一。論對湘軍的貢獻,他不下於曾國藩,但胡林翼死得較早,所以,論名聲,他沒有曾大。

胡林翼列得早,據《清史稿》記載:

林翼久病,聞文宗崩於熱河行在,大慟嘔血,八月,卒。

這裡把胡林翼塑造成一個忠君愛國,聽皇帝的死訊悲痛而死的形象。實際上,胡忠君愛國不假,但並非為這個嘔血。

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記載,胡林翼臨死前,正是清軍圍攻安慶之時,他前往視察戰場地形,胸懷成足。但行至江邊時,胡見到兩艘洋船鼓輪西上速度之快,非尋常風帆所能及。胡林翼見此:

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墜馬

按薛福成的說法,胡林翼久病在身,突然咯血,不是聽聞皇帝駕崩,而是在視察戰場時,受到了洋人輪船的刺激。

胡林翼之所以受刺激,其實質是對清朝遠遠落後於世界的一種憂懼。

李鴻章在德國的考察過程中,會仰天長嘆,其心理歷程與胡林翼有相似之處。

198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雙方交談之後,由“鐵血宰相”俾斯麥作陪,李鴻章參觀了德國的軍隊、工廠。

李鴻章和俾斯麥一番交流後,不由仰天長嘆。他嘆什麼?

一、德國武器先精良,技術先進,清朝落後太多。

李鴻章看見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武器製造,大清連德國的皮毛都挨不上,他自己推行的洋務運動、精心打理的製造局卻連清兵的都供應不上……

他一眼望去,德國兵工廠裡全是大炮,數十個車間,各式各樣的先進武器讓李大人感嘆:如果能給我這樣的武器裝備,日本人連岸都上不了。

李中堂還見識了德國的X射線,他清晰地看見自己的骨頭,這一切,讓他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深深憂慮。

講李鴻章的事情之前,先來看一下另一個晚清名臣胡林翼的事蹟。

胡林翼,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咸豐初年湘軍奠基人之一。論對湘軍的貢獻,他不下於曾國藩,但胡林翼死得較早,所以,論名聲,他沒有曾大。

胡林翼列得早,據《清史稿》記載:

林翼久病,聞文宗崩於熱河行在,大慟嘔血,八月,卒。

這裡把胡林翼塑造成一個忠君愛國,聽皇帝的死訊悲痛而死的形象。實際上,胡忠君愛國不假,但並非為這個嘔血。

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記載,胡林翼臨死前,正是清軍圍攻安慶之時,他前往視察戰場地形,胸懷成足。但行至江邊時,胡見到兩艘洋船鼓輪西上速度之快,非尋常風帆所能及。胡林翼見此:

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墜馬

按薛福成的說法,胡林翼久病在身,突然咯血,不是聽聞皇帝駕崩,而是在視察戰場時,受到了洋人輪船的刺激。

胡林翼之所以受刺激,其實質是對清朝遠遠落後於世界的一種憂懼。

李鴻章在德國的考察過程中,會仰天長嘆,其心理歷程與胡林翼有相似之處。

198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見到了德皇威廉二世,雙方交談之後,由“鐵血宰相”俾斯麥作陪,李鴻章參觀了德國的軍隊、工廠。

李鴻章和俾斯麥一番交流後,不由仰天長嘆。他嘆什麼?

一、德國武器先精良,技術先進,清朝落後太多。

李鴻章看見德國強大的工業基礎和武器製造,大清連德國的皮毛都挨不上,他自己推行的洋務運動、精心打理的製造局卻連清兵的都供應不上……

他一眼望去,德國兵工廠裡全是大炮,數十個車間,各式各樣的先進武器讓李大人感嘆:如果能給我這樣的武器裝備,日本人連岸都上不了。

李中堂還見識了德國的X射線,他清晰地看見自己的骨頭,這一切,讓他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深深憂慮。

二、李中堂明瞭,大清思想上也很難轉變。

李鴻章推行洋務運動多年,深諳此事之難。上有保守的君主,下有不開化的臣民。

慈禧太后因為汽車司機坐在她前面而拒乘,

與洋人打仗還迷信用撒狗血、用女人上城樓破邪的舉止。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中堂大人憂慮在心,仰天長嘆:如此危局,老朽也無能為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