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我,今年94歲,南征北戰7年,是鎮子上最後一位活著的抗戰老兵
圖說江淮
1/20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薛培成,1925年我出生在安徽省北部澮河岸邊一個叫姚集的小村莊,家裡兄弟姊妹5人,我排行老二,在日本人投降前,我參加了新四軍的隊伍,抗擊日寇,後來轉戰淮海戰場,參加渡江戰役,又參加瞭解放華北、進軍大西南,並且參與修建了青康公路,到了西藏,1952年我從部隊光榮退伍。因為我的年齡大了,很多事情記不太清晰了。(薛培成講述,圖說江淮整理並拍攝,部分資料和老照片由薛培成提供)
2/20 我1952年從解放軍十八軍教導團復員回到地方,解放軍第18軍的前身是晉冀魯豫軍區所屬豫皖蘇軍區部隊和中原野戰軍第1縱隊第20旅。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抗擊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大舉進攻,晉冀魯豫軍區將冀魯豫軍區第1軍分區第2團、獨立團;第10軍分區河北民軍第1團編成的第19旅;第8軍分區第5團、獨立團;第11軍分區第9團編成的第20旅;第9軍分區騎兵團、獨立團、衛河支隊、新4路編成的第21旅。
3/20 這是我的復員證書,那時候我的老家還屬於安徽省宿縣。1972年的時候,安徽省宿縣軍分區又重新給我換髮了新的退伍證。我當兵後的第二年,1946年2月,張國華奉命率軍冀魯豫軍區第7縱隊一部,越過隴海線南下,與晉冀魯豫軍區第6軍分區、華中第8軍分區匯合,於12月12日成立豫皖蘇軍區。我家在皖北,屬於當時的豫皖蘇軍區。
4/20 我當兵的7年日子,一直都和這支部隊僅僅的聯繫在一起,部隊到哪裡,我也就緊跟到哪裡。2015年的時候,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我收到了這枚紀念章,當時,國家向約21萬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表彰大家的歷史功勳,彰顯榮譽地位。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
5/20 說起這個紀念章,還是有故事的,若不是我在抗戰勝利前參軍,我還沒有可能獲得這麼高的榮譽。我在20歲之前,被老家湖溝當地的維持會長單三抓了壯丁,也沒有走遠,就從姚集那個小村子,給我抓到了湖溝鎮子上,那時候,我非常不情願和他們在一起,後來,幸運的是咱們革命的隊伍來了,單三被打跑了,我隨即要求參軍入伍,跟著隊伍幹革命,我被批准參加了新四軍。
6/20 參軍入伍後,我們經常打游擊,我當時在新四軍4師11旅33團一個騎兵排,我們排當時有戰馬將近30匹,下面有3個班,基本上一個人一匹馬,除了負責送信等業務外,最主要的是參加戰鬥,有一次,我們團一位參謀帶我和另一位戰友,到固鎮縣城去抓特務,就是騎著戰馬去的,抓了兩個俘虜回來,後來交給了部隊,主要是為了收集戰場情報。這是我所獲得的各類獎章紀念章,一共有10枚。
7/20 在1945年8月,當時以蕭縣、宿縣、永城一帶等總隊一部各組建起來的我們新四軍4師11旅33團,在3個月後的1945年11月份,被編入華中軍區第8分區仍為33團,後改稱34團,1946年12月4日編入豫皖蘇軍區獨立旅仍為34團,1949年12月18日隨獨立旅編入第18軍為53師158團,我們團基本上還是33團的前身,有著豐富的遊記作戰經驗,淮海戰役時,我也參加了,後來還參加了渡江戰役。
8/20 在部隊裡,我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直到現在,我還在按期向組織繳納黨費,平時,我都把黨徽好好的珍藏著,我覺得參加組織會議的時候,才能戴黨徽。目前,我也是我們鎮子上零星的幾個建國前入黨的老黨員了。前段時間,鎮裡的幹部還給我送來慰問金,這麼多年,我一直受到大家的關心,我很欣慰,雖然我一直生活在農村,但是,我也時刻以嚴格的黨員標準來要求自己。
9/20 這是我的黨費證,我是1948年1月份入黨的,我入黨的時候,淮海戰役還沒有打響。入黨,是我生命裡的一件大事,我特別的榮幸。我家裡姊妹5人,兄弟3個,後來,我弟弟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大學,我大哥一直在老家務農,無論是在部隊還是在地方,我都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10/20 淮海戰役打響後,我們團打了103天,我隨著部隊從豫皖蘇、淮北大地到西藏高原,最後紮根四川,我們部隊始終是一支忠於黨的事業,堅決服從命令,能夠完成戰鬥和各項任務的好部隊。今天,作為一名抗戰老兵,我也是我們鎮子上唯一一位了。
11/20 我的這張複員軍人證明書,已經磨去了很多的邊角。我當過新四軍,也當過解放軍,打過日軍,也打過日偽軍、國民黨。當年的從軍經歷,一直讓我引以為豪。在新四軍騎兵排,當時打仗採用最多的就是打游擊、炸鐵路,因為距離我們不遠處,就是當年的津浦鐵路,在這條鐵路線上,我們經常和敵人在這裡戰鬥。
12/20 這是當年在修築青康公路的一枚紀念章。當年,我們18軍一面進軍,一面修路。用血和淚還有生命建成的道路成為連接藏區的重要通道,川藏公路。我們作為先遣部隊,首先向甘孜進軍,進軍的時候,可以說任何路都沒有,沒有一條路,完全是披荊斬棘。我們十八軍的車隊,到了大渡河到了青衣江,就是把它都拆了,人扛著抬著送到船上,渡過河去,到對岸,再裝起來,再繼續行走。
13/20 修路的時候,打炮眼、放炸藥都是懸空,拴著帶子,拴著麻繩。修路戰士都挺吃苦,都不怕死,不怕艱苦。1951年11月底,部隊整個拉上了雀兒山。雀兒山凍土有一兩公尺。完全靠火攻,就是靠燒火軟化路面土層,實際上也達不到目的,一兩公尺凍土層,光靠燒你能燒多久,你弄點柴火燒只能燒膚皮,根本就燒不到深的地方,還得靠人民解放軍鋼釺大錘,完全靠人力來開闢通道,來炸山崖。
14/20 現在,我每個月還有一些補助,當年,我還去過紅軍長征時經過的大渡河、瀘定橋。記得那時候在大渡河畔,3米見寬的瀘定橋翻滾的河水很驚奇,我覺得每從瀘定橋上經過一次,都是在對年輕戰士的一次洗禮。有一次,在蝦拉沱村,當地老百姓放養在山上的牛羊被土匪掠走,情急之下只能向我們十八軍官兵求助。經過一天一夜,我們一個班的戰士幫老百姓尋回了牛羊。
15/20 現在,我的身體不太好了,都已經94歲的人了,我也滿足了,現在,我居住在大女兒家,每天的生活都是大女兒在照顧我。想起那時候,我從海拔很低的淮北平原到海拔幾千米的藏區,高原的氣候一陣是雨一陣是風,一陣是太陽暴晒,但是,戰士們都士氣高昂。
16/20 在部隊裡時,我們的紀律很嚴明的,走到老百姓家,不能去老百姓的正房間去,只能去他的牛棚,牛羊圈的外面可以遮風雨的晚上就住宿,第二天走的時候要打掃乾淨。第二個不能進老百姓經堂,走到山上,不能坐經石,河水裡遊的魚,哪怕很多都不能捉,走到森林地帶,野兔等動物都不能打,我們帶著槍,子彈也不少,但不能動,當時的生活還是相當艱苦的。
17/20 雖然打過遊擊,也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這樣的大戰役,但是,還是進藏的時候最艱苦,我們18軍的戰友們經歷過二十多天沒有一粒糧食的事情。少有的大家分著吃,就米湯非常稀,就一個班一個排在吃的時候,全都是共產黨員最後吃,幹部後面吃,沒有就不吃,正因為這種帶頭作用。行軍路上沒有吃的時候,我們還能堅持下去,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體會不了。
18/20 1952年復員回家後,我被安排到黃山祁門下面一個煉膠廠當廠長,那個時候的煉膠廠生產條件比較艱苦,也就在這一年,我經人介紹結婚了,這一生養育了6個兒女,其中有4個女兒還有兩個兒子,因為那時候主要精力都在工作上,對孩子照顧的也少,還有就是孩子多,家裡經濟條件也不好,孩子基本上沒有讀過過多的書,後來,在1962年的時候,我又回到老家村子裡,這是我前些年,和家裡朋友還有一個晚輩的合影。
19/20 我的身後,是前些年老家的一個集市,現在鎮子上的人口有6萬多人,在70多年前,這裡幾乎沒有幾乎人家,還是一個小村莊,那時候我剛剛參加新四軍的隊伍,日日夜夜行進在各種莊稼地裡打游擊,打圩子,打據點,如今,我年齡大了,也不是當年血氣方剛的小夥子,看到大家生活的都很幸福,我也很高興,集市上這麼繁榮,要是當年我們一起打游擊的戰友沒有犧牲的話,看到今天這麼繁茂的集市,心裡一定也會很高興。
20/20 94歲了,好多年沒有敬過軍禮了,謝謝你們,還記得我,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知道我們的故事,能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如果您是一位老兵,或者您身邊有退役軍人的故事,歡迎點擊關注圖說江淮,並私信提供故事線索,講述你的人生故事,溫暖每一個前行的心靈。#大國小家70年#\/#光陰的故事#
2019-09-0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