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我,今年90歲,撫養6個孩子長大,孫子上哈佛,教育子女就一句話
圖說江淮
1/24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郭家渭,出生於1929年,不過,我的身份證上是1928年出生,實際我今年90歲了。父親曾參加過北伐較早的走了,小時候母親含辛茹苦撫養我長大。妻子在1970年因患精神疾病上吊自殺,留下6個兒女,最小的只有2歲,在鄉村小學做老師的我,撫養孩子們長大成人,如今,大孫子博士畢業後,去了斯坦福和哈佛留學,我的這一輩子,過得既漫長又很快,我的故事很長。(郭家渭口述,圖說江淮整理並拍攝)
2/24 這是現存的,比較完整的幾十年前的全家福,但是,還不夠齊全。坐在第二排右手邊的是我,中間戴眼鏡的老人,是我的伯母,解放前,她曾經在皖南徽州學堂裡教書,她右側的是她的女兒。後面一字排開,是我的四個女兒和兩個兒子。妻子為了這個家,受了很多委屈,吃了很多苦,我一直思念她,她走的時候才40歲,如今50年過去了,也有人給我介紹過對象,我沒有同意過,這一輩子,我就認她一個人,遺憾的是,沒有留一張關於她的照片。
3/24 這是31年前,我用一個練習冊,手寫的一小本《我的一家》,我曾經力圖通過文字的形式,去追憶我的愛人還有我那些家人,有的走了,孩子們長大了,每一筆下去,雖然就一句話,但是,那一天天一年年走過來,真的不容易啊。我現在90歲了,從農村小學教師的崗位上退休也已經有30年了,當時,我退休過以後,還曾經被返聘回學校,繼續教孩子們幾年,那時候,主要是農村小學沒有老師,我後來工作的那所小學,就在我家前面的老街上。
4/24 這是當年教書時候的一張照片,斑駁陸離的老黑板和牆面,印刻著當年的時光。我開始當老師的時間,是從1951年開始的。在1951年之前,我從8歲時開始上小學堂讀書,那時候我的奶奶說,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她不僅培養了自己的兒子還培養我還有我的堂弟和我弟弟,在日本人投降的時候,我16歲,第二年,我跟隨我的伯父從老家的鳳陽中學轉到蘇州中學讀書,因為我父親去世的早,基本上是我伯父在撫育我長大成人。
5/24 這是以前我工作時候,學校的辦公室。我的伯父是當年黃埔六期的學生,剛入學時,因為簽了反對蔣介石的字,後來被拉到廬山進行二次訓練,才得以繼續上學,畢業後積極參加抗日,在安徽績溪、黃山、徽州一帶工作,做過徽州代縣長,後來調任江蘇鎮江,最後去了蘇州,任接受日軍投降時的軍事處處長等職,少將軍銜,我的伯母在皖南時,還參加了郭沫若的第三廳相關抗日宣傳工作,因為伯父伯母去了蘇州,我也轉學到蘇州中學上學。
6/24 當年,江北解放後,我和伯父回到了老家,也就是現在的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連城鎮連城村毛家組。那時候,他們要伯父去臺灣,伯父不願意去,伯父要留下來,建設新中國。而我,也是熱心澎湃的要回老家,出來了幾年,不知道老家是什麼樣子了。那時候,蘇州還沒解放的時候,伯父就幫著江北的新四軍隊伍購買醫藥等物品。我的一個弟弟還有一個堂弟,當時上了師範,解放時,他們坐大船被衝散了,上了去臺灣的船。
7/24 站在左一位置,穿西裝的是我的堂弟,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從臺灣回到了大陸老家,當時,我的弟弟在臺灣已經去世,我的伯父也於1984年去世。我們兄弟聯繫上時候,我多次寫信告訴他老家的變化,一定要回家看看,認祖歸宗。當他回來時候,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伯父)已經入土為安了,這是我們一家人,到老人家墳前祭祀時候的照片。
8/24 回到老家後,弟弟(中間穿馬甲)深感家鄉的溫暖,以後每年清明節前後,都要從臺灣回到老家來,後來,他的兒子還在北京、上海開了公司。現在,他也去世了,他的兒子、兒媳婦一家人基本上一年四季居住在上海,把家和事業都放在了這裡。其實,他對我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我的6個孩子上學讀書,緊靠我的微薄的工資收入,是遠遠不夠的,幾乎都是他的接濟,才讓我的幾個孩子能夠更好的上大學。
9/24 堂弟回來後,我曾陪他去了新疆烏魯木齊,那裡還有我的一個堂弟,也是他的親弟弟。解放前,曾經參加入緬抗日作戰,後來到了祖國大西北,又參加瞭解放軍,後來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了家,那時候,是我第一次去新疆,也是這一生,唯一去的一次,新疆的天好藍好美,現在都還能想起來,那一次的遠行。想一想真的不容易,三兄弟相隔半個多世紀,終於團聚了。
10/24 離開新疆的時候,新疆的堂弟一家人,在火車外哭著向我們招手,不忍說再見。照片中,戴眼鏡的老人就是我在新疆的堂弟,我們這幾兄弟,幾乎是分割在祖國的各個地方,如今,他早已經不在人世了,我也已經90歲了,所有的時間,都過得太快了,有時候,相聚是顯得那樣的短暫,而又如此的珍貴。
11/24 現在,我一個人在老家的時候,有時候會住在大兒子家,也會去縣城的小兒子家。我的大女兒,因為孩子媽媽走得早,不得不幫我照顧她的幾個弟弟妹妹。我妻子走的時候,最小的女兒才2歲,當時,幸虧孩子外婆從泗縣老家趕來,幫我照顧這個家。那時候,我的母親癱瘓在床,伯父還要經常的被批,而且身體也不好,而我,經常會在學校里加班幫著學生改作業,幾乎都忙到深夜十一二點,我特別珍惜我當時的教學崗位。
12/24 我在1991年退休後,我的大兒子(左)去了那所小學當老師,不過,他沒有編制,也是工作了一輩子,現在也退休了,住在農村老家。我特別的感謝我的大兒媳婦,也是我的學生,在那個年代,日子過得那麼苦,我的大兒媳婦幫助這個家,拼命的勞動,而且,幾個弟弟妹妹回家拿糧食去學校讀書,她從來沒有一句怨言,真的是一個好兒媳婦。
13/24 這張照片,就是我的大兒子(前排中間)和大兒媳婦(前排右一)和我的兩個孫子以及我的侄子(後排右二)和侄媳婦(後排右一)在一起的合影。我的侄子現在在上海和北京開了公司,早都居住在上海了,幾乎是從臺灣過來了。一衣帶水,他每年都回家。我的兩個孫子現在也都很有出息,大孫子(後排左一)現在在美國哈佛大學,之前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本科生和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人類基因學。小孫子(前排左一)也是大學畢業,現在在深圳。
14/24 這是我的二兒子,學校畢業後,去當了兵,後來在武警部隊,讀了軍校還當了連長,轉業後,現在在我們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是隊長。孩子們都很有出息,都很爭氣,我的四個女兒,除了大女兒沒有讀大學外,其他幾個都上了大學,幾乎都當了老師。我一直覺得,當老師好啊,我經常教育他們金錢名利不要追求,要把事業放在第一位,小時候我就告訴他們,你們不僅僅是我的孩子,你們也是這個國家的孩子,要首先對自己負責,才能對家庭負責。
15/24 看著他們都長大了,再回頭看看當年,我帶他們的樣子,這一切,彷彿都沒有走遠。我經常在深夜裡,告訴我已經過世的妻子,她叫高芳,小時候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解放後因為有文藝特長,進了區裡面的宣傳隊,後來也進了學校當老師,後期因為我有海外關係,再加上我也要去農場接受勞動,她的性格比較要強,在村子裡受不了別人的白眼和冷嘲熱諷,得了精神疾病,去治療了3次,結果,在1970年的那個夜晚,她永遠的走了。
16/24 我還記得,那一晚,從蚌埠醫院裡趕回家,我把她安置好以後,就去村子裡的學校給學生批改作業,回來的時候,已經深夜了,結果怎麼也找不到她了,我就趕緊的去村子裡喊人,我們大家找了幾個小時,結果,還是在自己家的廚房裡找到了她,她已經上吊自殺,當時,找到她的時候,她的身體都已經涼了,我挺後悔,若是那一晚不去改作業,也許她不會走,後來,我去天安門拍了一張照片,照片裡,應該會有她在,她一直想去天安門看一看。
17/24 經歷了人世間的冷暖,生活的艱辛和不易,我始終沒有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和照顧,還有對學生的關心。那時候,我的每一個學生,我都要家訪到,有一個學生沒來上課,放學的時候,我都會去孩子的家裡面看一看,為什麼沒有來上課。學校後來評職稱,就兩個名額,我沒有要,學校裡的老師後來都是我的學生,他們還年輕,我當時還有一年就退休了,我說我不要職稱,職稱給你們,你們更需要。這張照片第二排右三是我和學生們的畢業照。
18/24 我當了一輩子的父親和老師,在我退休後,我們縣政協讓我當選了政協委員,這主要還不是因為我,當時我的伯父在1982年的時候,被平反了,所有的證據都能夠證明,在抗戰的時候,他是積極抗日的,雖然當了少將,但是,解放後還是選擇留了下來。他被平反後,就被增選為縣政協委員,伯父去世後,我去當了兩屆政協委員。
19/24 這是去政協開會時候的照片,後排右一是我。我真的感覺到無上的榮光,妻子若是不那麼早的走,孩子也都長大了,在外面的弟弟和堂弟也回來了,咱們家也都過上了好日子,這樣的生活該多好啊,但是,只剩下我和孩子們了。直到我退休後,還有人給我介紹對象,我也一直沒同意,年輕時候,為了孩子,我不能找,退休後,我還要照顧我的孫子,另外孫女,另外,我的大女兒沒有上大學,我一直覺得虧欠她,我要存點退休金,以後給我大女兒。
20/24 這是家裡一個親戚照片,當時,弟弟回來後,村子裡第一次開進了這樣的小汽車,在30年前,這是無比讓人羨慕的。但是,我一直告誡自己的孩子,我給我的學生也是這樣說,不要追求金錢和名利,只有學到知識了,才永遠是你的,你自己有知識,有能力,才能更好的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參加工作的時候,要以事業為重,遵守工作紀律,我在當老師的日子裡,前前後後40年的時間,我從沒有遲到早退過一次。
21/24 如今,照片上的人,有的已經不在了,有的也都長大了,當年的我,如今也滿頭白髮了,我都90歲了,日子啊,過得真快。我在老家的房子,還是幾十年前的磚瓦房,大孫子雖然在美國哈佛大學求學,我的大兒子退休後依然在農村老家種地。孩子們之間很團結,這一點,我很欣慰。我有空就在幾個孩子們的家裡,來回的住上幾天,女兒有時候還會給我送吃的,我自己也有退休工資,現在,我挺知足了。
22/24 我沒事的時候,會在家裡看看書,聽聽廣播,我們村子裡在搞美麗鄉村建設,前幾年,還讓我幫著村子裡寫了一點故事,都是年輕的後輩們,所不瞭解的村子裡的故事。我姓郭,在這個村子裡,我們郭姓當年是從外地遷來的,大約是在明朝的時候,從陝西而來,祖輩是在洪澤湖上開船做貨運的,後來因為湖面起風,損失了一條船,才來到這裡而定居,買了地。
23/24 現在,我走在村子裡,或者是街上,很多人一家幾代都是我當年的學生,他們喊我一聲郭老師,我就很高興,內心裡也很幸福。去年,我被評為蚌埠好人,給我獎金5000元,我拿出3000元錢,給村子裡的8個留守兒童買了書包和文具,還去看望了幾戶比較困難的家庭,每戶人家我都給幾百元,逢年過節的時候我還擺個案子,給大家免費寫春聯,我在這個村子裡生活了一輩子,我對大家有感情。
24/24 有時候,我還會想起我的妻子高芳,她走的時候40歲,過去了快50年,在我記憶中,最美的樣子。若是有夢,她估計已經不認識我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我還是想她,沒有過上好日子,沒有看到孩子們有出息,就這樣走了。這就是我的這一輩子和這個家的故事。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歡迎私信提供故事線索,講述你的人生故事,溫暖每一個前行的心靈。#大國小家70年#\/#光陰的故事#
2019-07-3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