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日前,在申通發佈的股東持股結構變更公告中,申通快遞最大股東德殷控股已經將所持申通49%股權轉讓阿里,在收購申通的道路上再次下注逾百億。至此,繼圓通,中通之後,申通也正式投入阿里懷抱。阿里不知不覺已經吞下的中國物流半壁江山。這個國內首屈一指的互聯網電商巨頭在整合物流三通是為了“召喚神龍”嗎,這一動作在筆者更像是為了籌謀未來的生態經濟體。

20年後世界的經濟體,我們暫且稱之為角鬥經濟體。“角鬥”一詞起源於古羅馬,來源於奴隸和戰俘,現在則是或多用於大國間的軍事政治經濟等博弈,而在未來,在國際形勢穩定的20年後,將成為世界經濟體的主要形勢,除了國與國之間,具備實力的跨國企業也將加入這場“角鬥”中來。

以阿里巴巴為例,從其近年來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窺見下未來世界的國企角鬥盛景。

突破侷限

馬雲作為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之一,創建的阿里巴巴可以說是少見的現象級企業。

1995年,頂著騙子的名號開始做第一個網站-黃頁。幾個月後,這個小團隊賺了700萬,在那個傳張圖片都要3個小時的時代。

1999年,東拼西湊50萬在小區裡創建了阿里巴巴,之後兩次從軟銀的國際投資機構手裡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融資。

2003年創建了淘寶網;2004年,創立了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從淘寶網整合電商數據,支付寶整合支付資源,螞蟻金服等整合信用生態,到創建達摩院衝擊數據智能版塊,再到吞併三通整合物流資源,阿里巴巴的腳步仍未停止。

今天的阿里巴巴成為一個整合各個渠道資源的龐然大物。正應了早在2017年馬雲的豪言:“阿里巴巴要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雖然就常人視角有些狂妄,但這一論調也是世界上諸多頂尖商業巨頭在國際上的現階段目標,也是未來的趨勢。未來的經濟世界,除了大國間的商業博弈之外,必然也會有掌握頂層市場份額的企業角鬥。試想有資源,有人才,有數據寶庫,覆蓋服務全世界人口的大型經濟體,創造數億的就業機會,其生態系統服務數十億人口的大型企業,確實可以稱得上第*大經濟體。

"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日前,在申通發佈的股東持股結構變更公告中,申通快遞最大股東德殷控股已經將所持申通49%股權轉讓阿里,在收購申通的道路上再次下注逾百億。至此,繼圓通,中通之後,申通也正式投入阿里懷抱。阿里不知不覺已經吞下的中國物流半壁江山。這個國內首屈一指的互聯網電商巨頭在整合物流三通是為了“召喚神龍”嗎,這一動作在筆者更像是為了籌謀未來的生態經濟體。

20年後世界的經濟體,我們暫且稱之為角鬥經濟體。“角鬥”一詞起源於古羅馬,來源於奴隸和戰俘,現在則是或多用於大國間的軍事政治經濟等博弈,而在未來,在國際形勢穩定的20年後,將成為世界經濟體的主要形勢,除了國與國之間,具備實力的跨國企業也將加入這場“角鬥”中來。

以阿里巴巴為例,從其近年來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窺見下未來世界的國企角鬥盛景。

突破侷限

馬雲作為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之一,創建的阿里巴巴可以說是少見的現象級企業。

1995年,頂著騙子的名號開始做第一個網站-黃頁。幾個月後,這個小團隊賺了700萬,在那個傳張圖片都要3個小時的時代。

1999年,東拼西湊50萬在小區裡創建了阿里巴巴,之後兩次從軟銀的國際投資機構手裡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融資。

2003年創建了淘寶網;2004年,創立了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從淘寶網整合電商數據,支付寶整合支付資源,螞蟻金服等整合信用生態,到創建達摩院衝擊數據智能版塊,再到吞併三通整合物流資源,阿里巴巴的腳步仍未停止。

今天的阿里巴巴成為一個整合各個渠道資源的龐然大物。正應了早在2017年馬雲的豪言:“阿里巴巴要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雖然就常人視角有些狂妄,但這一論調也是世界上諸多頂尖商業巨頭在國際上的現階段目標,也是未來的趨勢。未來的經濟世界,除了大國間的商業博弈之外,必然也會有掌握頂層市場份額的企業角鬥。試想有資源,有人才,有數據寶庫,覆蓋服務全世界人口的大型經濟體,創造數億的就業機會,其生態系統服務數十億人口的大型企業,確實可以稱得上第*大經濟體。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角鬥”新世界

日前華為開發出了自有系統“鴻蒙”,再次實現在美國的制裁下逆流而上。在如此強大的政治壓力下依然坐穩“一把手”,感嘆任正非和華為的偉大之時,我們也看得到已經具備強大生態鏈條的企業,有成為世界“角鬥經濟”主角的可能。

在劉強東的“家族企業”還在與淘寶拼高下的時候,馬雲已經先一步退休了。

2018年9月馬雲正式卸任阿里董事主席一職,從臺前轉到了幕後。如今的阿里沒有馬雲,但又到處都是馬雲。從中可以看到馬雲這個企業家的偉大之處。

道理很簡單,就其“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目標,不可能是一家企業或者一個人控制,這不是政治問題,而是安全問題。一定是健康安全的生態機制去把控這一經濟體。他在操盤的,就是類似經濟體的生意:即金融體系、商業體系、進出口、社交安全等。

"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日前,在申通發佈的股東持股結構變更公告中,申通快遞最大股東德殷控股已經將所持申通49%股權轉讓阿里,在收購申通的道路上再次下注逾百億。至此,繼圓通,中通之後,申通也正式投入阿里懷抱。阿里不知不覺已經吞下的中國物流半壁江山。這個國內首屈一指的互聯網電商巨頭在整合物流三通是為了“召喚神龍”嗎,這一動作在筆者更像是為了籌謀未來的生態經濟體。

20年後世界的經濟體,我們暫且稱之為角鬥經濟體。“角鬥”一詞起源於古羅馬,來源於奴隸和戰俘,現在則是或多用於大國間的軍事政治經濟等博弈,而在未來,在國際形勢穩定的20年後,將成為世界經濟體的主要形勢,除了國與國之間,具備實力的跨國企業也將加入這場“角鬥”中來。

以阿里巴巴為例,從其近年來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窺見下未來世界的國企角鬥盛景。

突破侷限

馬雲作為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之一,創建的阿里巴巴可以說是少見的現象級企業。

1995年,頂著騙子的名號開始做第一個網站-黃頁。幾個月後,這個小團隊賺了700萬,在那個傳張圖片都要3個小時的時代。

1999年,東拼西湊50萬在小區裡創建了阿里巴巴,之後兩次從軟銀的國際投資機構手裡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融資。

2003年創建了淘寶網;2004年,創立了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從淘寶網整合電商數據,支付寶整合支付資源,螞蟻金服等整合信用生態,到創建達摩院衝擊數據智能版塊,再到吞併三通整合物流資源,阿里巴巴的腳步仍未停止。

今天的阿里巴巴成為一個整合各個渠道資源的龐然大物。正應了早在2017年馬雲的豪言:“阿里巴巴要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雖然就常人視角有些狂妄,但這一論調也是世界上諸多頂尖商業巨頭在國際上的現階段目標,也是未來的趨勢。未來的經濟世界,除了大國間的商業博弈之外,必然也會有掌握頂層市場份額的企業角鬥。試想有資源,有人才,有數據寶庫,覆蓋服務全世界人口的大型經濟體,創造數億的就業機會,其生態系統服務數十億人口的大型企業,確實可以稱得上第*大經濟體。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角鬥”新世界

日前華為開發出了自有系統“鴻蒙”,再次實現在美國的制裁下逆流而上。在如此強大的政治壓力下依然坐穩“一把手”,感嘆任正非和華為的偉大之時,我們也看得到已經具備強大生態鏈條的企業,有成為世界“角鬥經濟”主角的可能。

在劉強東的“家族企業”還在與淘寶拼高下的時候,馬雲已經先一步退休了。

2018年9月馬雲正式卸任阿里董事主席一職,從臺前轉到了幕後。如今的阿里沒有馬雲,但又到處都是馬雲。從中可以看到馬雲這個企業家的偉大之處。

道理很簡單,就其“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目標,不可能是一家企業或者一個人控制,這不是政治問題,而是安全問題。一定是健康安全的生態機制去把控這一經濟體。他在操盤的,就是類似經濟體的生意:即金融體系、商業體系、進出口、社交安全等。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為何是阿里巴巴?

首先,阿里空間佈局應是全球級別。

阿里在企業生態佈局上超過華為、蘋果、亞馬遜等企業。包括電商、金融、物流、安全雲計算、人工智能、物流、手機操作系統、人工智能、2B等多項業務且全面獲得成功。

其次,阿里一直在探索創新。

眾所周知包括老一代的互聯網巨頭BAT,新一代的互聯網巨頭TMD,都在瘋狂的吸收國內互聯網市場紅利。馬雲的電子商務從中國黃頁到淘寶;金融從支付寶、餘額寶到螞蟻金服;連生鮮上都搞出盒馬生鮮,一直都是經濟體的探索者。

最後,阿里的“第五大經濟體”目標已無限趨近於真實。

我們所說的能稱之為“角鬥經濟體”肯定不只是所謂業績。除了要具備成型的各個體系的穩定的商業平臺之外,必須要具備高金額的平臺承載交易額。這裡我們把國家比作生態交易平臺,那麼未來能達到這一標準的最低要求是4萬億美元。阿里在2017年的財報已經滿足了4萬億人民幣,在2018年已經到了逼近5萬億人民幣的交易額。考慮到人民幣破七貶值,也就需要翻他個7倍左右,阿里越來越龐大的生態系統支持下,在20-30年內達到這一目標並非不可能的事。

而被稱為能和馬雲一教高下的劉強東,估計還在籌備“性侵案”的官司。

未來已經定勢,中國正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佈局國際生態在世界舞臺上發聲,相信在20年乃至以後更多的中國企業站出來,成為“角鬥經濟體”的一員。

只不過,阿里不是唯一,中國企業未來才可期。

"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日前,在申通發佈的股東持股結構變更公告中,申通快遞最大股東德殷控股已經將所持申通49%股權轉讓阿里,在收購申通的道路上再次下注逾百億。至此,繼圓通,中通之後,申通也正式投入阿里懷抱。阿里不知不覺已經吞下的中國物流半壁江山。這個國內首屈一指的互聯網電商巨頭在整合物流三通是為了“召喚神龍”嗎,這一動作在筆者更像是為了籌謀未來的生態經濟體。

20年後世界的經濟體,我們暫且稱之為角鬥經濟體。“角鬥”一詞起源於古羅馬,來源於奴隸和戰俘,現在則是或多用於大國間的軍事政治經濟等博弈,而在未來,在國際形勢穩定的20年後,將成為世界經濟體的主要形勢,除了國與國之間,具備實力的跨國企業也將加入這場“角鬥”中來。

以阿里巴巴為例,從其近年來的一系列動作可以窺見下未來世界的國企角鬥盛景。

突破侷限

馬雲作為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之一,創建的阿里巴巴可以說是少見的現象級企業。

1995年,頂著騙子的名號開始做第一個網站-黃頁。幾個月後,這個小團隊賺了700萬,在那個傳張圖片都要3個小時的時代。

1999年,東拼西湊50萬在小區裡創建了阿里巴巴,之後兩次從軟銀的國際投資機構手裡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融資。

2003年創建了淘寶網;2004年,創立了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2014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從淘寶網整合電商數據,支付寶整合支付資源,螞蟻金服等整合信用生態,到創建達摩院衝擊數據智能版塊,再到吞併三通整合物流資源,阿里巴巴的腳步仍未停止。

今天的阿里巴巴成為一個整合各個渠道資源的龐然大物。正應了早在2017年馬雲的豪言:“阿里巴巴要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雖然就常人視角有些狂妄,但這一論調也是世界上諸多頂尖商業巨頭在國際上的現階段目標,也是未來的趨勢。未來的經濟世界,除了大國間的商業博弈之外,必然也會有掌握頂層市場份額的企業角鬥。試想有資源,有人才,有數據寶庫,覆蓋服務全世界人口的大型經濟體,創造數億的就業機會,其生態系統服務數十億人口的大型企業,確實可以稱得上第*大經濟體。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角鬥”新世界

日前華為開發出了自有系統“鴻蒙”,再次實現在美國的制裁下逆流而上。在如此強大的政治壓力下依然坐穩“一把手”,感嘆任正非和華為的偉大之時,我們也看得到已經具備強大生態鏈條的企業,有成為世界“角鬥經濟”主角的可能。

在劉強東的“家族企業”還在與淘寶拼高下的時候,馬雲已經先一步退休了。

2018年9月馬雲正式卸任阿里董事主席一職,從臺前轉到了幕後。如今的阿里沒有馬雲,但又到處都是馬雲。從中可以看到馬雲這個企業家的偉大之處。

道理很簡單,就其“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的目標,不可能是一家企業或者一個人控制,這不是政治問題,而是安全問題。一定是健康安全的生態機制去把控這一經濟體。他在操盤的,就是類似經濟體的生意:即金融體系、商業體系、進出口、社交安全等。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為何是阿里巴巴?

首先,阿里空間佈局應是全球級別。

阿里在企業生態佈局上超過華為、蘋果、亞馬遜等企業。包括電商、金融、物流、安全雲計算、人工智能、物流、手機操作系統、人工智能、2B等多項業務且全面獲得成功。

其次,阿里一直在探索創新。

眾所周知包括老一代的互聯網巨頭BAT,新一代的互聯網巨頭TMD,都在瘋狂的吸收國內互聯網市場紅利。馬雲的電子商務從中國黃頁到淘寶;金融從支付寶、餘額寶到螞蟻金服;連生鮮上都搞出盒馬生鮮,一直都是經濟體的探索者。

最後,阿里的“第五大經濟體”目標已無限趨近於真實。

我們所說的能稱之為“角鬥經濟體”肯定不只是所謂業績。除了要具備成型的各個體系的穩定的商業平臺之外,必須要具備高金額的平臺承載交易額。這裡我們把國家比作生態交易平臺,那麼未來能達到這一標準的最低要求是4萬億美元。阿里在2017年的財報已經滿足了4萬億人民幣,在2018年已經到了逼近5萬億人民幣的交易額。考慮到人民幣破七貶值,也就需要翻他個7倍左右,阿里越來越龐大的生態系統支持下,在20-30年內達到這一目標並非不可能的事。

而被稱為能和馬雲一教高下的劉強東,估計還在籌備“性侵案”的官司。

未來已經定勢,中國正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佈局國際生態在世界舞臺上發聲,相信在20年乃至以後更多的中國企業站出來,成為“角鬥經濟體”的一員。

只不過,阿里不是唯一,中國企業未來才可期。

角鬥商業經濟體:為何是阿里巴巴

本文為原創整編,作者為王聖珺。參考了相關資料。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