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1 遠離城市的故事

如果李娟的故事在上海發生,那或許是另一番風景,亦不會如此動人。阿勒泰本就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散文裡說這裡唯一的信使也都是迷迷糊糊的,送到他手中的信說不定過了半年依舊藏在他家裡的。

可是音訊不通的阿勒泰人自有自己的樂趣,那裡同樣追逐時尚,但是服飾卻全靠裁縫手工,像極了曾經鄉村小鎮。開著裁縫店的李娟一家又不通哈薩克語,這自然會鬧出些笑話來。再加上哈薩克族獨特的民風和開朗的人兒,李娟一家人每天在這裡通宵達旦地製作衣服,修補衣料似乎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1 遠離城市的故事

如果李娟的故事在上海發生,那或許是另一番風景,亦不會如此動人。阿勒泰本就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散文裡說這裡唯一的信使也都是迷迷糊糊的,送到他手中的信說不定過了半年依舊藏在他家裡的。

可是音訊不通的阿勒泰人自有自己的樂趣,那裡同樣追逐時尚,但是服飾卻全靠裁縫手工,像極了曾經鄉村小鎮。開著裁縫店的李娟一家又不通哈薩克語,這自然會鬧出些笑話來。再加上哈薩克族獨特的民風和開朗的人兒,李娟一家人每天在這裡通宵達旦地製作衣服,修補衣料似乎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1 遠離城市的故事

如果李娟的故事在上海發生,那或許是另一番風景,亦不會如此動人。阿勒泰本就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散文裡說這裡唯一的信使也都是迷迷糊糊的,送到他手中的信說不定過了半年依舊藏在他家裡的。

可是音訊不通的阿勒泰人自有自己的樂趣,那裡同樣追逐時尚,但是服飾卻全靠裁縫手工,像極了曾經鄉村小鎮。開著裁縫店的李娟一家又不通哈薩克語,這自然會鬧出些笑話來。再加上哈薩克族獨特的民風和開朗的人兒,李娟一家人每天在這裡通宵達旦地製作衣服,修補衣料似乎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2 貧而樂的生活

在家裡開了小賣部之後,李娟便有了新的樂趣,哈薩克族的男性也多愛飲酒,而李娟便常常扮演著老闆娘的角色,時不時賒酒給他們,也時不時要驅趕酒鬼。但是散文裡倒沒出現酒鬼在小賣部大鬧的場景,一個個壯漢雖然愛喝酒又沒多少積蓄,但面對李娟似乎也總像是鄰居家的小弟弟那樣憨厚誠懇。

更多時候,是機靈古怪的李娟去戲弄他們。

散文中寫到哈薩克族的小孩總是會隨意採些東西來換錢再買東西,這些機靈的小鬼總是什麼都拿來換錢,有時候是深林裡採的藍莓。李娟寫到這個時候自己會故意把藍莓吃掉,但不給小孩錢(因為語言不通,小孩可能也沒說什麼,只是送上了藍莓),小孩子就會哭著回家,當然她最後還是會給他們錢。

這樣的李娟像是桃花島的黃蓉,有股子聰明勁兒,像小姑娘一樣喜歡捉弄人,但是遇到老是穿著破褲子又捨不得花錢補的哈薩克人,她又會主動提出要免費給他補褲子,雖然結果是李娟自己給自己攬了許多活,顯然她內心也是善良的。

可以說在阿勒泰生活的人是貧而樂的人,李娟也一樣。

阿勒泰大多數的哈薩克人可能覺得一套衣服就是人生中最金貴的東西了,甚至覺得桃子都像寶一樣,這類物質他們擁有的很少。但是他們卻擁有廣闊的山林、天空、大地和其他更多美好的事物。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1 遠離城市的故事

如果李娟的故事在上海發生,那或許是另一番風景,亦不會如此動人。阿勒泰本就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散文裡說這裡唯一的信使也都是迷迷糊糊的,送到他手中的信說不定過了半年依舊藏在他家裡的。

可是音訊不通的阿勒泰人自有自己的樂趣,那裡同樣追逐時尚,但是服飾卻全靠裁縫手工,像極了曾經鄉村小鎮。開著裁縫店的李娟一家又不通哈薩克語,這自然會鬧出些笑話來。再加上哈薩克族獨特的民風和開朗的人兒,李娟一家人每天在這裡通宵達旦地製作衣服,修補衣料似乎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2 貧而樂的生活

在家裡開了小賣部之後,李娟便有了新的樂趣,哈薩克族的男性也多愛飲酒,而李娟便常常扮演著老闆娘的角色,時不時賒酒給他們,也時不時要驅趕酒鬼。但是散文裡倒沒出現酒鬼在小賣部大鬧的場景,一個個壯漢雖然愛喝酒又沒多少積蓄,但面對李娟似乎也總像是鄰居家的小弟弟那樣憨厚誠懇。

更多時候,是機靈古怪的李娟去戲弄他們。

散文中寫到哈薩克族的小孩總是會隨意採些東西來換錢再買東西,這些機靈的小鬼總是什麼都拿來換錢,有時候是深林裡採的藍莓。李娟寫到這個時候自己會故意把藍莓吃掉,但不給小孩錢(因為語言不通,小孩可能也沒說什麼,只是送上了藍莓),小孩子就會哭著回家,當然她最後還是會給他們錢。

這樣的李娟像是桃花島的黃蓉,有股子聰明勁兒,像小姑娘一樣喜歡捉弄人,但是遇到老是穿著破褲子又捨不得花錢補的哈薩克人,她又會主動提出要免費給他補褲子,雖然結果是李娟自己給自己攬了許多活,顯然她內心也是善良的。

可以說在阿勒泰生活的人是貧而樂的人,李娟也一樣。

阿勒泰大多數的哈薩克人可能覺得一套衣服就是人生中最金貴的東西了,甚至覺得桃子都像寶一樣,這類物質他們擁有的很少。但是他們卻擁有廣闊的山林、天空、大地和其他更多美好的事物。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1 遠離城市的故事

如果李娟的故事在上海發生,那或許是另一番風景,亦不會如此動人。阿勒泰本就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散文裡說這裡唯一的信使也都是迷迷糊糊的,送到他手中的信說不定過了半年依舊藏在他家裡的。

可是音訊不通的阿勒泰人自有自己的樂趣,那裡同樣追逐時尚,但是服飾卻全靠裁縫手工,像極了曾經鄉村小鎮。開著裁縫店的李娟一家又不通哈薩克語,這自然會鬧出些笑話來。再加上哈薩克族獨特的民風和開朗的人兒,李娟一家人每天在這裡通宵達旦地製作衣服,修補衣料似乎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2 貧而樂的生活

在家裡開了小賣部之後,李娟便有了新的樂趣,哈薩克族的男性也多愛飲酒,而李娟便常常扮演著老闆娘的角色,時不時賒酒給他們,也時不時要驅趕酒鬼。但是散文裡倒沒出現酒鬼在小賣部大鬧的場景,一個個壯漢雖然愛喝酒又沒多少積蓄,但面對李娟似乎也總像是鄰居家的小弟弟那樣憨厚誠懇。

更多時候,是機靈古怪的李娟去戲弄他們。

散文中寫到哈薩克族的小孩總是會隨意採些東西來換錢再買東西,這些機靈的小鬼總是什麼都拿來換錢,有時候是深林裡採的藍莓。李娟寫到這個時候自己會故意把藍莓吃掉,但不給小孩錢(因為語言不通,小孩可能也沒說什麼,只是送上了藍莓),小孩子就會哭著回家,當然她最後還是會給他們錢。

這樣的李娟像是桃花島的黃蓉,有股子聰明勁兒,像小姑娘一樣喜歡捉弄人,但是遇到老是穿著破褲子又捨不得花錢補的哈薩克人,她又會主動提出要免費給他補褲子,雖然結果是李娟自己給自己攬了許多活,顯然她內心也是善良的。

可以說在阿勒泰生活的人是貧而樂的人,李娟也一樣。

阿勒泰大多數的哈薩克人可能覺得一套衣服就是人生中最金貴的東西了,甚至覺得桃子都像寶一樣,這類物質他們擁有的很少。但是他們卻擁有廣闊的山林、天空、大地和其他更多美好的事物。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3 自然與工業文明之間

然而,就像許多生活在邊緣地區的人一樣,李娟也有離開這塊樂土的想法。

居無定所地生活在在那片空曠的草原上,年年接受著寒冬酷暑的洗禮。李娟寫下那些文字也總是有些苦中作樂的意味,物資的貧乏和生活的窘迫讓他們不得不和雞鴨牛羊共處,而交通的不便更是讓他們像是被城市拒之門外的野人。

李娟的一家人從開裁縫鋪轉向開小賣部,其實也不過是作了城市與遊牧民族之間的一座橋樑,李娟雖說是一個北疆遊牧生活的參與者,但是在更多時候她扮演的是一個見證者。

在李娟的行文中,不知道是因為終將離開這片充滿生命力的原野還是因為習慣了遊牧生活的不斷告別,李娟的語調總是不太對未來有些確定,亦或是對人和物的消逝懷著淺淡而清晰的傷感。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1 遠離城市的故事

如果李娟的故事在上海發生,那或許是另一番風景,亦不會如此動人。阿勒泰本就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散文裡說這裡唯一的信使也都是迷迷糊糊的,送到他手中的信說不定過了半年依舊藏在他家裡的。

可是音訊不通的阿勒泰人自有自己的樂趣,那裡同樣追逐時尚,但是服飾卻全靠裁縫手工,像極了曾經鄉村小鎮。開著裁縫店的李娟一家又不通哈薩克語,這自然會鬧出些笑話來。再加上哈薩克族獨特的民風和開朗的人兒,李娟一家人每天在這裡通宵達旦地製作衣服,修補衣料似乎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2 貧而樂的生活

在家裡開了小賣部之後,李娟便有了新的樂趣,哈薩克族的男性也多愛飲酒,而李娟便常常扮演著老闆娘的角色,時不時賒酒給他們,也時不時要驅趕酒鬼。但是散文裡倒沒出現酒鬼在小賣部大鬧的場景,一個個壯漢雖然愛喝酒又沒多少積蓄,但面對李娟似乎也總像是鄰居家的小弟弟那樣憨厚誠懇。

更多時候,是機靈古怪的李娟去戲弄他們。

散文中寫到哈薩克族的小孩總是會隨意採些東西來換錢再買東西,這些機靈的小鬼總是什麼都拿來換錢,有時候是深林裡採的藍莓。李娟寫到這個時候自己會故意把藍莓吃掉,但不給小孩錢(因為語言不通,小孩可能也沒說什麼,只是送上了藍莓),小孩子就會哭著回家,當然她最後還是會給他們錢。

這樣的李娟像是桃花島的黃蓉,有股子聰明勁兒,像小姑娘一樣喜歡捉弄人,但是遇到老是穿著破褲子又捨不得花錢補的哈薩克人,她又會主動提出要免費給他補褲子,雖然結果是李娟自己給自己攬了許多活,顯然她內心也是善良的。

可以說在阿勒泰生活的人是貧而樂的人,李娟也一樣。

阿勒泰大多數的哈薩克人可能覺得一套衣服就是人生中最金貴的東西了,甚至覺得桃子都像寶一樣,這類物質他們擁有的很少。但是他們卻擁有廣闊的山林、天空、大地和其他更多美好的事物。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3 自然與工業文明之間

然而,就像許多生活在邊緣地區的人一樣,李娟也有離開這塊樂土的想法。

居無定所地生活在在那片空曠的草原上,年年接受著寒冬酷暑的洗禮。李娟寫下那些文字也總是有些苦中作樂的意味,物資的貧乏和生活的窘迫讓他們不得不和雞鴨牛羊共處,而交通的不便更是讓他們像是被城市拒之門外的野人。

李娟的一家人從開裁縫鋪轉向開小賣部,其實也不過是作了城市與遊牧民族之間的一座橋樑,李娟雖說是一個北疆遊牧生活的參與者,但是在更多時候她扮演的是一個見證者。

在李娟的行文中,不知道是因為終將離開這片充滿生命力的原野還是因為習慣了遊牧生活的不斷告別,李娟的語調總是不太對未來有些確定,亦或是對人和物的消逝懷著淺淡而清晰的傷感。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懷著羊羔的老人”最後一段如此寫到:

「我一直在想, 遊牧地區的一直小羊羔一定會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運吧?會有著更為豐富、喜悅的生命內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於牧人而言,不僅作為食物而存在,更是為了“不孤獨”而存在似的。還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溫和的,那些正忍耐者的……我所能感覺到的這一切於羊羔有關的沒得,以我無法說出的方式匯聚成海,浸漬山野,無處不在。我不相信這樣的生活也能被改變,我不敢想想這樣的生活方式有一天會消逝。

但是實際上,李娟心裡想的或許就是自己想要得到更安逸的生活,想要逃離這種艱苦但又充滿生命力的生活,這實際上便是兩種文明在李娟內心的對抗,旅行者來到北疆,或許對遊牧生活只會有著浮光掠影般的體會,但是對於真正在這裡居住過的李娟來說,那裡誠然不全是美好的事物,由此在她眼前阿勒泰也顯得那樣的真實。」

在她眼裡,或許總有一天自己會離開這裡,實際上後來她確實也遷居到了城裡,但是不變的是她記錄下的那段生活裡的阿勒泰和她自己,也正是我們作為讀者如今可以看到這本《阿勒泰的角落》的原因。

- END -

"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迴歸閱讀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Muzuer/撰文 勞澤佳/採編 吳則翰/攝影

L.Cave 工作室/排版、校對

新經典文化/特別鳴謝

北疆對江南人來說絕對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在國人口中,出現十次北上廣可能也不會出現一次阿勒泰,但是就是這樣一本講述阿勒泰的散文轟動了中國的散文界。

記得在幾年前,李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的時候,大家似乎都被她質樸而純真的文字吸引了,那是一個純真而調皮的女孩兒,雖然是漢民卻和家人一同開著裁縫店(後來又是小賣部),過著遊牧民的生活。

不像去西藏接受心靈洗禮的文藝少女,亦不像深入重山洗滌塵埃的俗世弟子,李娟像極了曾經的三毛,而阿勒泰則像極了三毛的撒哈拉,而這本《阿勒泰的角落》講的便是李娟的生活,也是關於阿勒泰的故事。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1 遠離城市的故事

如果李娟的故事在上海發生,那或許是另一番風景,亦不會如此動人。阿勒泰本就是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散文裡說這裡唯一的信使也都是迷迷糊糊的,送到他手中的信說不定過了半年依舊藏在他家裡的。

可是音訊不通的阿勒泰人自有自己的樂趣,那裡同樣追逐時尚,但是服飾卻全靠裁縫手工,像極了曾經鄉村小鎮。開著裁縫店的李娟一家又不通哈薩克語,這自然會鬧出些笑話來。再加上哈薩克族獨特的民風和開朗的人兒,李娟一家人每天在這裡通宵達旦地製作衣服,修補衣料似乎也成了一件有趣的事兒。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2 貧而樂的生活

在家裡開了小賣部之後,李娟便有了新的樂趣,哈薩克族的男性也多愛飲酒,而李娟便常常扮演著老闆娘的角色,時不時賒酒給他們,也時不時要驅趕酒鬼。但是散文裡倒沒出現酒鬼在小賣部大鬧的場景,一個個壯漢雖然愛喝酒又沒多少積蓄,但面對李娟似乎也總像是鄰居家的小弟弟那樣憨厚誠懇。

更多時候,是機靈古怪的李娟去戲弄他們。

散文中寫到哈薩克族的小孩總是會隨意採些東西來換錢再買東西,這些機靈的小鬼總是什麼都拿來換錢,有時候是深林裡採的藍莓。李娟寫到這個時候自己會故意把藍莓吃掉,但不給小孩錢(因為語言不通,小孩可能也沒說什麼,只是送上了藍莓),小孩子就會哭著回家,當然她最後還是會給他們錢。

這樣的李娟像是桃花島的黃蓉,有股子聰明勁兒,像小姑娘一樣喜歡捉弄人,但是遇到老是穿著破褲子又捨不得花錢補的哈薩克人,她又會主動提出要免費給他補褲子,雖然結果是李娟自己給自己攬了許多活,顯然她內心也是善良的。

可以說在阿勒泰生活的人是貧而樂的人,李娟也一樣。

阿勒泰大多數的哈薩克人可能覺得一套衣服就是人生中最金貴的東西了,甚至覺得桃子都像寶一樣,這類物質他們擁有的很少。但是他們卻擁有廣闊的山林、天空、大地和其他更多美好的事物。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03 自然與工業文明之間

然而,就像許多生活在邊緣地區的人一樣,李娟也有離開這塊樂土的想法。

居無定所地生活在在那片空曠的草原上,年年接受著寒冬酷暑的洗禮。李娟寫下那些文字也總是有些苦中作樂的意味,物資的貧乏和生活的窘迫讓他們不得不和雞鴨牛羊共處,而交通的不便更是讓他們像是被城市拒之門外的野人。

李娟的一家人從開裁縫鋪轉向開小賣部,其實也不過是作了城市與遊牧民族之間的一座橋樑,李娟雖說是一個北疆遊牧生活的參與者,但是在更多時候她扮演的是一個見證者。

在李娟的行文中,不知道是因為終將離開這片充滿生命力的原野還是因為習慣了遊牧生活的不斷告別,李娟的語調總是不太對未來有些確定,亦或是對人和物的消逝懷著淺淡而清晰的傷感。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懷著羊羔的老人”最後一段如此寫到:

「我一直在想, 遊牧地區的一直小羊羔一定會比其他地方的羊羔更幸運吧?會有著更為豐富、喜悅的生命內容。至少我所知道的羊,於牧人而言,不僅作為食物而存在,更是為了“不孤獨”而存在似的。還有那些善良的,那些有希望的,那些溫和的,那些正忍耐者的……我所能感覺到的這一切於羊羔有關的沒得,以我無法說出的方式匯聚成海,浸漬山野,無處不在。我不相信這樣的生活也能被改變,我不敢想想這樣的生活方式有一天會消逝。

但是實際上,李娟心裡想的或許就是自己想要得到更安逸的生活,想要逃離這種艱苦但又充滿生命力的生活,這實際上便是兩種文明在李娟內心的對抗,旅行者來到北疆,或許對遊牧生活只會有著浮光掠影般的體會,但是對於真正在這裡居住過的李娟來說,那裡誠然不全是美好的事物,由此在她眼前阿勒泰也顯得那樣的真實。」

在她眼裡,或許總有一天自己會離開這裡,實際上後來她確實也遷居到了城裡,但是不變的是她記錄下的那段生活裡的阿勒泰和她自己,也正是我們作為讀者如今可以看到這本《阿勒泰的角落》的原因。

- END -

旅行從不會讓我們瞭解北疆,但李娟的阿勒泰或許可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