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美國大學教授解密了成功的真相,令人深思

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美國大學教授解密了成功的真相,令人深思

Photo by Razvan Chisu on Unsplash

在TED演講當中,有一期的演講播放量超過一千萬次,在美國的教育界引起了很大轟動,這一期的演講嘉賓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安傑拉·達克沃斯,而她演講的主題則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成功的決定因素到底是天賦還是努力。

可以這樣說,這個話題自古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有的人認為,天賦才是成功的關鍵因素,那些成功人士大多數都是天才,不聰明的人怎麼可能收穫成功、做出成績呢?

有的人認為,持續不斷的努力才是成功的關鍵因素,越努力,越進步,越能取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成績。

可是,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麼呢?

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美國大學教授解密了成功的真相,令人深思

安傑拉·達克沃斯

安傑拉也曾為此深深的苦惱,為此,她和她的團隊做了多年的深入研究,而真正的答案也在研究中漸漸浮出水面。

西點軍校是國際上著名的軍事院校,它的“野營訓練”也以艱苦和嚴苛著稱,但這還不算什麼,考入西點軍校,完成“野營訓練”的學員還需要接受學長的“加練”和“特殊照顧”,這讓學員苦不堪言。

在這裡,有句名言叫做““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鍊。”每個學員也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堅持,一個是退學,這也使得西點軍校的淘汰率高達38%。

安傑拉和團隊在對西點軍校的學員進行研究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選擇退出、被淘汰的學員和那些留下來,獲得更高成就的學員相比,他們的學習成績,體能測試的成績,社交智力等方面都沒有明顯的差異,唯一明顯的差距也只是表現在了堅毅品質這個指標上。

安傑拉斯和團隊還對其他群體如學生,老師,銷售,企業領導,普通上班族,運動員等等做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不管研究群體的生活背景,所處的環境如何,能夠真正決定成功的要素只有一個,就是堅毅,而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家世背景,智商,天賦,情商,長相等因素。

他們還發現,具備堅毅品質的人,不僅能夠在學業和工作上做出成績,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婚姻的穩定性等其它方面也能有好的表現。

安傑拉·達克沃斯憑藉此項研究獲得了2013年度的美國麥克阿瑟獎,要知道只有在本職領域中做出傑出貢獻的領軍人物才能獲此殊榮。

根據積極心理學家們的最新研究,預測兒童未來能否成功有七個指標,分別為堅毅、熱情、自控力,樂觀心態、感恩精神、社交智商、好奇心。其中,堅毅的品質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其它指標的基礎。注意,該指標中並沒有我們通常認為的智商和天賦。

顯然,這和安傑拉的研究成果不謀而合。

既然,堅毅品質如此重要,那麼,到底什麼才叫做堅毅呢?

堅毅的品質能否通過訓練來培養呢?

普通人,尤其是意志力差、做事拖延、三分熱度的人,如何去從零,甚至是從負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去培養堅毅的品質呢?

今天,time的這一篇文章就給大家揭示其中的祕訣所在。

到底什麼才叫做堅毅的品質?

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美國大學教授解密了成功的真相,令人深思

Photo by lucas Favre on Unsplash

既然諸多研究表明,堅毅才是影響成功的決定因素,那麼,到底什麼是堅毅呢?

我們會很容易將堅毅直接等同於有毅力。這種認知是不準確的。要知道做一件事情,並不是我們盲目堅持就能夠取得成功的。

在我看來,對於堅毅品質,最為合理的解釋,必須要從這三方面去理解:

對努力有著正確的認知,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對目標有著正確的認知,有著具體明確且有意義的目標

對堅持有著正確的認知,能調動起興趣和樂觀精神

第一方面:對努力有著正確的認知,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幾乎每個人都會認同“努力能讓我們變得更好”這句話,但說實話,當天賦和努力擺在我們面前時,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天賦。

為什麼?

因為我們認為,有天賦,代表學起來毫不費力,做事情事半功倍,不會失敗。努力,反而在證明你不夠聰明。被別人誇讚很努力,遠不如被誇自己很聰明。

看看如今的影視作品,大多數得以逆襲的主人公也都被包裝成“有天賦”的人,即便他們的出場很慘,但因為有天賦,就像是有了主角光環一樣,能夠一路開掛,走向人生巔峰。

影視作品不就是在迎合著大眾的心理嗎?他們知道我們太喜歡那種做什麼都“如有神助”的感覺了。

因此,我們看待天賦和努力的態度是十分矛盾的,雖然表面上認同努力,但內心卻更喜歡天賦。這就好比我們在談戀愛時,嘴上明明說著自己更看重人的內在,但實際行動卻屢次表明,外在才是影響你選擇的標準。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在所著的《終身成長》一書中講到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由天賦所決定的,是固定不變的。他們一方面很享受自己被別人稱讚有天賦,很聰明的感覺,另一方面又被這種標籤所奴役著,害怕挑戰,害怕失敗,甚至害怕努力。認為自己一旦表現的不好就證明自己是個失敗者,還認為自己如果表現的很努力,則證明自己不聰明。

因此,有著固定型思維的人,會習慣於停留在舒適區,但抗拒接受挑戰和新的變化,害怕自己“露陷”。當發現自己在某個方面表現不佳時,也會過早的放棄,認為這個不適合自己,再努力也沒有什麼用。

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改變和成長的。他們對待失敗的態度更為坦然,認為失敗並不是對自己的全盤否定,更不是對自己未來的預言,失敗了只是表示自己努力的不夠或是方法不對。由此開始調整方法,繼續努力。他們更願意去學習新的東西,迎接新的挑戰。

可以看出,支持“天賦論”的人大多數都是固定型思維。

要想培養堅毅的品質,首先就要正確看待努力,去培養成長型思維。

你不用每次都贏。失敗根本決定不了什麼,也預示不了什麼,每一次失敗都是你收穫經驗,汲取教訓的好時機。

第二方面:對目標有著正確的認知,有著明確、具體且有意義的目標

我們經常會將目標和願景所混淆。

很多人雖然看似有目標,但卻不具備實際的意義,此時的目標反而成了他們的精神支柱,成為幫助他們逃避現實,聊以自慰,吹牛吹噓,甚至打造人設的工具。

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美國大學教授解密了成功的真相,令人深思

王健林在參加《魯豫有約》時說過:“儘管有那句俗話,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但是這個心和舞臺是一個逐漸放大的過程,很多學生一見面或者會談,上來一句話就是我要當首富,我要做世界上最大的公司。這個你得跟他聊,就是哪方面做的最大,從什麼地方開始的,說不出來。所以我就跟他講,通過我自己的經歷,我覺得有這個想法,想做世界最大,想做首富是對的,奮鬥的方向嘛,但是呢,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你看看能不能用幾年能掙到一個億啊,你是規劃五年還是三年呢,應該到了一個億,我再說下一個目標,我奔10億,100億。”

真正有意義的目標,一定不能是“假、大、空、全”的。

從橫向上看,主要根據不同的分類來設定出一個個細分的小目標。

從縱向看,主要根據不同的難度設定出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

比如,寫作,從橫向的角度來分解目標,可以分為內容選題,素材蒐集,素材整理和消化,標題創作,開頭創作,正文創作,結尾創作,文章配圖,文章排版,內容分發推廣等多個方面,每個方面還能夠具體的細化成更小的方面。每一個單拿出來都是一個細小的,有著明確針對性的練習目標。

從縱向的角度來分解的話,又可以分為每日寫作,完成完整的作品,有頻率的更新,具體的流量數據,質量等級等多個層面,每一個都能成為一個階段的目標。

所謂的刻意練習,不就是在這種具體的橫向目標和縱向目標的體系下,進行集中訓練,將意識中的“無能”變為潛意識中的“有能”的過程嗎?

第三方面:對堅持有著正確的認知,能調動起興趣和樂觀精神

有毅力的人,並不是他們天生就是如此,而是他們懂得對意志力進行管理。

要想有源源不斷的意志力,真的不能夠靠“死扛”或是自我苛責,也不是你“頭懸樑,錐刺股”就可以做到的。

反而,供給充足的意志力,是建立在精力,興趣和積極情緒的基礎上的。

精力是意志力的基礎。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曾經對以色列假釋委員會的法官們進行過一次影響決策的研究。他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早上,法官們吃過早餐之後,同意犯人被假釋的機率是最高的,然後就開始遞減,到了傍晚,同意犯人被假釋的機率已經降低到了不到10%。

並不是因為法官故意刁難傍晚申請假釋的犯人,而是因為決策疲勞,即當大腦做出的決策越多時,就會越疲憊,自我損耗就越大。

做出選擇是需要意志力的,尤其是做出深思熟慮的選擇。在早上,人們經過一夜的休息和早餐的營養補充,往往是意志力最充沛的時候,隨後不斷做出選擇和自控的行為後,意志力的損耗就會越來越多,這樣,支持你做出理性決定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弱了。

這時,我們通常就會要麼屈服於誘惑,要麼就是不想要做出選擇和決定。

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早上總是鬥志昂揚,發誓在晚上要好好學習,可到晚上後,雖然有時間,但卻總想要玩手機,感覺有心無力?就是因為決策疲勞。

懂得這個道理後,我們可以故意將需要努力的計劃安排在早上完成,此時意志力是最強的時候。其次,在平時工作和學習時,要學會主動休息,可以使用番茄時間工作法,每工作25-40分鐘,就休息5-10分鐘。這對精力的恢復都很有幫助。

去堅持做某一件事情,還需要學會培養做事的興趣和樂觀精神。

興趣,是我們在一開始獲取執行動力的力量源泉。我們做感興趣的事情時,往往會很開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感受不到疲憊。

想一想自己平時很喜歡做什麼事情,從中找到一個對自己有幫助的方向。

但是,興趣雖然是很好的動力源泉,但我並不認為興趣是可靠的。

畢竟,人們在遇到挫折或是長期做一件事情時,那種興奮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少。因此,學會在執行的過程中,慢慢找到有趣的地方,給自己設定額外的獎勵和回報來激勵自己繼續努力,是十分重要的。

樂觀精神就是在發揮著正面信仰的力量,一個不自信的人是很難做出成績的。

我覺得,很多人之所以不自信,不是因為他們否定自己的能力,而是將目標制定的過大。這就造成了目標和當前能力差距過大,由此讓自己不自信。這個時候就要藉助上面所講解的細化目標的方式,創建小目標,然後全力以赴,遇到問題時總結經驗,調整方法。

實現目標需要一個過程,培養自信也是如此,都是從小做起,一點一滴的積累。

還有的人不自信,是抱著“破罐破摔”的心理,覺得自己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將責任全部拋給父母和成長的環境。過去無法改變,但現在意識到問題去改變一點也不晚。

種一棵樹最早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了。

綜上所述,什麼是堅毅的品質呢?

堅毅就是向著一個個具體的且不斷升級的小目標,去付出持續的努力,還能夠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懂得主動培養興趣和樂觀精神。這就是堅毅。

我們應該如何有效的培養堅毅品質?

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美國大學教授解密了成功的真相,令人深思

Photo by Eunice De Guzman on Unsplash

堅毅品質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現在開始去一點一點的培養呢?在這裡,我分享以下幾個方法:

方法一:找到並突破你付出有效努力的思維“阻點”

願意並能身體力行的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是培養堅毅品質的核心,脫離了執行和努力去談堅毅,是可笑的。

但在這條路上,存在著思維“阻點”:

一方面表現為上文提到的固定型思維,害怕挑戰和失敗,覺得努力並不光彩,也沒有什麼意義。

另一方面表現為認為努力就是單純的去做,而缺乏策略。

這個時候,可以這樣去做。

1.自我提問:我是如何看待我想要實現的目標的?

比如,你想要下班後去寫作,目標是靠寫作來增加收入。那麼,想一想,自己對實現這個目標有信心嗎?覺得自己能夠做到嗎?

如果你產生諸如下面的想法,那麼證明,你在這個目標上是存在著固定型思維的。

“寫作並不是我的強項,這不是我的天賦”。

“我肯定進度很慢,我之前作文就沒有及格過”。

“別人可以靠寫作賺錢,是因為他們天生就適合做這個”。

“我就試一試,如果沒效果就證明這不適合我”。

“萬一我失敗了怎麼辦,豈不讓別人看我笑話”。

……

可以看出,固定型思維通常有著“害怕失敗”、“害怕被外人評價”、“將責任推卸到天賦上”三個關鍵詞。

2.消除該方面的固定思維:識別,重新陳述,耐心說服

發現了自己在實現目標上有固定型思維後,就要著手去消除它們了。每當自己有這樣的想法,或是說出這樣的話時,就要提醒自己,固定思維來了,這是警惕和識別。

然後就要將剛才錯誤的想法重新陳述一遍。比如,你剛才發現自己投稿的文章被拒絕了,你很傷心,並且決定放棄寫作,覺得這個根本不適合自己。此時,就要重新的表達一遍:“我的投稿被拒絕了,我要總結一下原因,看看從中能夠收穫到哪些經驗。這次實踐又有新收穫了!”

接著就是耐心說服。你剛才的陳述也許內心根本不認同,覺得完全是自欺欺人。你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告訴自己投稿被拒並不是絕對的壞事,至少自己可以從中分析到被拒絕的原因。自己是有收穫的。如果內心很抗拒,不妨不去著急做決定,而是先讓自己休息娛樂一會兒,然後再去總結經驗。

遇到失敗和挫折時,灰心喪氣是很正常的。不用逼著自己去強顏歡笑,可以給一點時間來傷心,放鬆和轉移注意力。然後繼續努力。

3.審視自己當前的計劃和執行,確保進行刻意練習

去努力,不代表你的努力是有效的。

《異類》的作者格拉德·威爾在書中提到了一萬小時定律,並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子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可是,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一萬小時的努力,並非是單純的執行,而是刻意練習。

這就好比同樣是玩遊戲好多年,有的人水平依舊很一般,有的卻能成為知名的電競選手。看似積累的時間差不多,但為什麼水平卻天上地下呢?就是因為刻意練習。

只有刻意練習,才是有效的努力。

大部分人的努力,要麼是在“假、大、空、全”上盲目重複,要麼就是一直在低難度的層面上轉圈圈。

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寫作,很多人也是寫作很多年,但只是去一篇一篇的寫,這樣寫的時間再長也難有實質性的進步。

但刻意練習不同。它往往是在某個階段聚焦於一個具體的問題,然後集中去練習,總結,調整,再練習。搞定一個後再進行下一個。

方法二:按照SMART原則+內在動機法則來設定目標

如何避免自己的目標是“假、大、空、全”的呢?

可以按照SMART原則來設定目標。

S是Specific,即目標一定要具體,細分,不能籠統。

M是Measurable,即目標一定要是可以度量的,能夠通過數量、數據等信息來衡量。

A是Attainable,即目標一定要是在當前自身能力範圍內通過努力能夠實現的。

R是Relevant,即目標是與其他工作目標有一定關聯性的。

T是Time-bound,即目標要有明確的截止期限。

當你設定了目標之後,可以根據SMART原則來檢查一遍,將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改一下。

為了更好的執行,我們還可以利用內在動機法則繼續優化目標。

我們去付出努力,是需要動機的。動機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外在動機通常表現為獎賞,表揚,名譽等,內在動機表現為興趣,做事的意義等。

外在動機對自身的激勵作用起效更快,更強烈,但是,更容易在面對挫折時受到影響。

內在動機則更為穩定。

確定目標時,最好可以分析一下,自己這樣做的話,除了物質回報以外,還有哪些意義呢?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呢?

很多創作者,一開始真的不是為了錢,只是純粹的為了分享或是喜歡創作。寫著寫著反而收穫了意想不到的物質回報。但有的卻只是為了錢,一看效果不佳就果斷放棄。

用意義和興趣來代替較為功利性的物質目標,是我們和大腦所玩的遊戲。在遇到挫折時,在遲遲沒有獲得預想的外在回報時,做事的意義和興趣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重要動力。

方法三:學會意志力管理和鍛鍊

每個人都有自控系統,要想發揮作用,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這就好比是一個機器,要想正常運轉,是需要有足夠的電量的。電量供應不足,機器就停止了。

人們首先需要學會意志力管理。意志力是有限的,一直浪費,等到需要自控的時候,能量卻不足了。

我們需要的是學會將意志力用在“刀刃”上。

比如,將最重要的事情,放到你意志力最強的時候去完成,最好不要拖延到晚上。雖然晚上有時間,但因為經過一天的忙碌,你的意志力已經所剩無幾了。不重要的放到意志力差的時候去做。

意志力就像是人的肌肉,是可以通過練習來增強的。

平時設定一些簡單的意志力小遊戲,來鍛鍊自己拒絕誘惑,長期堅持,自制自控的能力。這些小遊戲非常的簡單。

比如,你的習慣手是右手,那麼,你可以規定自己在開門,拿筷子的時候用左手。

又如,你特別喜歡吃糖果,你可以將一盒糖果放到自己客廳,自己每次經過的時候都能看到它,但是要求自己一週只能吃最多三顆。

這些遊戲看似簡單到好像沒有什麼意義,其實每一次的選擇和拒絕都在鍛鍊意志力。

經常長期的堅持,你會發現自己的意志力會有提高。

結語:

我們之所以崇尚天賦,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更心生嚮往“無師自通,如魚得水”的境界。正是因為如此,讓我們總是羨慕著他人,卻阻礙著自己。

既然知道了成功的決定因素是堅毅的品質,那麼,你是否有勇氣承擔起責任,通過自己的努力培養堅毅的品質呢?

好了,今天我就分享到這裡。期望今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歡迎點贊,評論和分享。

作者簡介:time,專欄作家,職業撰稿人。一枚用大白話講乾貨的萌萌噠,time專注分享兩件事:一是自我提升,二是內容創業。微信公眾號:time內容創業;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點擊“瞭解更多”閱讀經典好文《(經驗分享)我是如何靠寫作賺錢年入十幾萬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