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今年已消化406家排隊企業 廣發證券儲備項目最多

IPO 廣發證券 光大證券 中信證券 股權投資官網 2017-05-18

來源:方際資本

目前IPO批文發放仍然維持在每週10家的速度,但IPO審查繼續維持高速,IPO“塞堰湖”正在迅速化解。

如果僅從審查意義上看,目前真正在排隊的企業只剩下71家。

證監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540家IPO排隊企業中,44家公司已過會,3家公司已上會但暫緩表決,75家公司反饋結束預披露更新,347家公司已獲證監會反饋,僅71家公司處於受理狀態。這意味著540家排隊企業中,只有71家在等待反饋。

算上中止和終止審查的企業,今年迄今證監會已反饋處理406家排隊企業,平均每月消化超過70家企業。

與此同時,今年證監會共安排197家企業上會,通過率85.79%,其中創業板通過率略低,為80.82%。與此同時,併購重組上會審核僅47家,通過率91.49%。可轉債和配股上會更少,分別是4家和3家,但通過率均為100%。

IPO今年已消化406家排隊企業 廣發證券儲備項目最多

最快過會後3天拿到批文,預披露更新到上會只用10天

5月12日,證監會核發第17批10家公司IPO批文。這10家公司從過會到拿到批文平均僅耗時11.7天,其中最快的恆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僅用了3天。

和年初相比,目前首發企業從過會到拿到批文耗時縮短了大約三分之一。

進入5月以來,38家被審核公司從預披露更新到上會平均經歷時間縮短到43天,其中13家公司耗時僅十天不到。

廈門艾德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最順利,預披露更新到上會僅經歷6天;僅5家企業預披露更新到上會時間超過百天,其中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IPO曲折,經歷時間達673天,最長。

剔除浙商證券,5月份上會的企業從預披露更新到上會平均歷時僅25.6天。

反饋階段約耗時4-5個月,即報即審時代即將到來

從英科醫療、城林科技、國科微等近期預披露更新的企業看,視乎企業自身情況,反饋階段大約持續3-6個月時間,持續4-5個月時間的比較普遍。

5月3日預披露更新的國科微等6家公司中,絕大部分獲得反饋的時間是1月上旬,反饋會、見面會、反饋意見落實回覆整個過程大約持續4個月左右。

投行人士透露,即使是現在,僅一次反饋的企業也幾乎沒有,大部分需要經歷2-3次反饋。

2017年之後遞交材料的擬IPO企業中,迄今已經有32家公司獲證監會反饋,這些公司中申報材料受理時間最晚的為3月中旬,意味著這從受理到反饋只用了一個半月。

來自新三板的科順防水2016年8月4日開始上市輔導,今年3月2日獲證監會受理,4月12日便獲得證監會反饋。仙鶴股份今年3月17日預披露,5月4日獲證監會反饋。

隨著等待反饋的企業進一步消化,即報即審時代可能早於市場預期到來。

IPO審核週期將大幅縮短,首發申報受理速度未加快

今年以來過會企業審查週期介於12-33個月之間,創業板平均審查時間比主板、中小板短約6個月,但仍然達到18個月。

如果按照受理2個月後開始反饋,5個月反饋週期,預披露更新後1個月安排上會,一切順利的情況下IPO審核週期可能只需要8個月。

今年IPO審查之所以能夠快速“去庫存”,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審查速度加速,而首發申報受理速度保持不變。

今年截至5月15日,今年證監會共計受理82家公司申報材料,與2016年同期(89家)和2015年同期(79家)相比,受理速度並未出現明顯變化。

相比之下,今年迄今已有至少314家公司登記輔導,如果算上一些已輔導數年以上仍無結果的企業,目前處於輔導狀態的公司多達1236家。

券商投行哪家最賺錢?哪家項目儲備最多?

2016年,眾多保薦機構在IPO業務上斬獲頗豐。數據顯示,2016年共有58家保薦機構擔任了248家公司的IPO承銷工作,這248家公司IPO共計為券商貢獻約82億元的承銷保薦收入,其中22家券商承銷保薦收入超過1億元。

2017年,廣發證券(16.110, -0.03, -0.19%)成為IPO業務領域最賺錢的券商。

Wind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廣發證券承銷的IPO融資規模達83.52億元,行業排名第一;中信建投、國泰君安(18.160, 0.03, 0.17%)、中信證券(15.910, 0.07, 0.44%)和中金公司IPO融資規模依次排名2-5名。

從單位發行募集資金規模的角度來講,中信證券每家IPO項目平均發行募集資金9億元,行業排名第1名。

在IPO承銷收入方面,廣發證券今年實現6.16億元,領先第二名國信證券(13.150, -0.04,-0.30%)1.24億元。此外,海通證券(14.840, -0.06, -0.40%)、國金證券(11.820, 0.00, 0.00%)的IPO承銷收入也都超過4億元。

IPO審核提速之際,IPO項目儲備豐富的券商將率先獲益。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體量不同的券商來說,分化也將更加明顯。

新股大幅增加,銷售能力較弱的投行可能存在發售困難,因此好的項目越來越傾向於大券商。

經《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發現,IPO排隊企業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保薦機構大多為上市券商。按審核狀態看,目前共有348個IPO項目處於已反饋狀態,保薦家數前十的券商份額佔比合計約50%。

在已反饋的IPO承銷項目中,由中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的項目最多,共計34家。中信證券保薦的IPO在審項目中,包括瑞達期貨、華西證券、長沙銀行、青島銀行、南華期貨等備受市場關注的金融類項目。

海通證券、國金證券和廣發證券同時以22家已反饋IPO項目並列第二,招商證券(16.140,-0.06, -0.37%)以20家緊隨其後。此外,國信證券、中信建投、光大證券(14.860, 0.07,0.47%)、華泰聯合證券和安信證券也分別以超過10家已反饋IPO項目擠進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廣發證券是IPO儲備項目(包括已受理、已反饋、已預披露更新、輔導備案登記)最多的券商。廣發證券儲備項目合計達到139家,其中已處於輔導備案登記階段的就有79家。

從2016年開始,廣發證券IPO承銷業務就呈爆發式增長,廣發證券投行業務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38億元,同比增長33%;全年共完成16家IPO主承銷項目,行業排名第二。

安信證券的研究數據顯示,預計廣發證券2017年可實現投行業務收入47.86億元。照此計算,要比2016年增長74.8%。

IPO項目儲備的多寡對券商整體業務而言具備重大意義。

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介紹,IPO項目為投行帶來的絕不僅僅是“一次性”的首發承銷收入,“優質的IPO項目意味著持續的綜合融資需求。”

以長江電力(14.220, -0.11, -0.77%)為例,中信證券為其完成首發後,在2016年擔任了公司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同年中信證券又參與為公司承銷30億規模的公司債。

“通過為企業提供上市服務,與企業建立深厚的信任,這樣,企業就會將內部問題坦誠相告,投行團隊也能更精準地提供一系列融資服務。”上述投行人士表示,“可以預見,爭奪到更多IPO項目的券商,未來幾年或持續高歌猛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