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將至,股市面臨一場大風暴!

IPO 建設銀行 藍籌股 滬指 蔣冬文 2017-06-08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驚人的相似。每當股市大幅度下跌之後,呼籲IPO停發或者減少的言論就會冒出來,並且隨著股市的下跌,這種呼聲會越來越激烈。

4月以來,A股的大幅下跌,讓N多個股跌破了2015年股災以來的新低,投資者更是人均虧損高達8萬之多......

回顧今年的股市,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IPO的快速發行。在最近的3個月裡,每週有10家新股獲得發行批文。發行速度如此瘋狂,再趕上這波“股災4.0”,於是很多投資者把下跌的矛頭對準了IPO。

一、IPO收緊,專家各執一詞

不知道是不是聽到了市場的呼籲,6月2日晚間,證監會宣佈IPO企業家數降至4家,為年內的最低點。

從今年2月24日到5月19日,IPO的批文數量均為每週10家,一直比較固定。但是這兩週,情況卻有所改變,上週的批文為7家,這周為4家。不僅數量在減少,首發的募資金額也出現了大幅縮水,由之前的動輒50、60億,驟減為23億和15億。

危險將至,股市面臨一場大風暴!

對於IPO的收緊,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釋放出了三大利好信號:

1.管理層重視市場關切。

股票市場大跌,不利於老百姓財產性收入的保值增值,不利於中國經濟的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IPO放緩節奏,表明監管層重視來自民間的聲音。

股票市場從根本上說還是受供求關係的影響,IPO過快過急也不是好事,要根據市場的承受力適當調節IPO的節奏。

2.A股市場需要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

管理層放緩IPO的數量,釋放出了強烈的維穩信號。目前A股市場主要是存量資金在博弈,進場的增量資金很少,減緩IPO的數量,有助於A股市場休養生息。

3.把不合格的公司擋在市場外面。

監管層放緩IPO的節奏,有利於IPO標準和質量的提高。把不好的公司擋在資本市場外面,有利於市場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機制。

IPO的尺度要嚴,很多新股質量不行,即便成功上市,過幾年就變成了殼,這樣不利於A股整體質量和效率的提高。IPO標準和質量的提高,比數量的減少更重要。

但是,股市畢竟是一個名利場,任何政策都會帶來爭論。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

微博大V劉勝軍改革今日表示,股市一跌,就立即有“磚家”跳出來呼籲減少甚至停止IPO。這是典型的股市民粹主義。

所謂民粹主義就是“智商稅”:給投資者看似有理但其實無法兌現、不切實際、不合邏輯的許諾。大家想想看,香港、美國為啥從來不在熊市暫停IPO呢?原因很簡單,熊市的IPO價格更低,更能讓二級市場投資者買到便宜貨。如果只在牛市允許IPO,投資者一定會虧的褲衩都不剩!

二、大票跌、小票漲,股市要變天了!

專家們各執一詞,爭論的面紅耳赤,到底孰是孰非?今天(6月5日)的股市似乎給出了答案。

今天,上證指數低開,截止收盤下跌0.45%,跌破3100點整數大關,成交量萎縮到了1500億以下。

如果IPO收緊真的是利好,那麼放在之前,股市開盤不漲個一二百點都是問題,但現在倒好,居然還低開了,所以市場並沒有買賬。

與上證指數相比,上證50指數似乎更加不理所謂“IPO收緊是利好”的情面,全天以下跌1.01%收盤,跌幅遠大於上證指數。

危險將至,股市面臨一場大風暴!

與上證50指數的頹勢相比,之前一直跌跌不休的創業板指數則給了投資者以驚喜,全天上漲了0.88%。雖然這一漲幅算不上驚人,但卻釋放出了重大信號:股市要變天了!

三、打新資金在撤離!

在股市上,有這麼一批資金,專門以打新股為生,這些資金就是打新資金。雖然之前IPO的加速被市場廣泛詬病,但卻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持續吸引打新資金進場,而打新資金的進場,又成為了A股增量資金一個重要來源。

由於打新資金以大盤藍籌股,尤其是銀行股為標配,所以IPO越加速,這些打新資金就會更多的配置大盤藍籌股。

最近半年以來,銀行指數在小盤股不斷下跌的時候,逆勢創出一年多以來的新高,與打新資金的積極配置密不可分。

但是現在,IPO收緊了,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這些打新資金將越來越難申購到新股。

新股申購難度增加,意味著打新資金越來越難賺到錢了,那麼這些資金就會考慮撤出股市,而那些大盤藍籌股,尤其是銀行股,作為打新資金的入場門票,在此時就會被拋棄。

這個邏輯的正確性,也在今天的股市上得到了驗證。今天,銀行板塊放量下跌2.45%,其中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的跌幅均超過了3%。

危險將至,股市面臨一場大風暴!

四大銀行這種超級權重股下跌幅度超過3%,是非常危險的信號,這相當於一般的股票跌停了。

而且幾大銀行一起跌這麼多,在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這毫無疑問表明了打新資金正在撤離。

銀行股的下跌,不僅證明打新資金在撤離,而且還會傷及另外一部分資金,這批資金就是求穩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

股市雖然是高風險市場,但是有一批投資者還是堅信大盤藍籌股的投資價值的,他們往往只買大盤股、厭惡小盤股,尤其是最近半年多以來上證50指數的持續上漲更是給了他們以巨大的持股信心。

但是,今天股市變天了,上證50指數尤其是銀行股出現了放量大跌,這會讓他們的持股信心受到動搖,產生跑路的衝動。

所以今天銀行股的大跌,意味著最近半年以來的上證50單邊上漲的時代很有可能要結束了!

“定海神針”銀行股的大跌,對股市而言,又一記重拳。在打新資金和“銀行粉”的資金都撤出股市之後,原本就是存量資金博弈的市場,資金將更加匱乏,後市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

A股的歷史上,凡是暫停新股IPO的時期,後面必定是大熊市。如今IPO雖然沒有暫停而是收緊,但股市的走熊市也是毫無疑問的。

在這個監管趨嚴、資金面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任何所謂的股市利好,不過都是減慢了下跌速度,但不會改變下跌的趨勢!

而今後的投資,我們要睜大雙眼,打起12分的警惕,熊市的利好,應當視作出逃的時機,而不是入場的機會!

更多交流歡迎關注微博:Owen蔣冬文

危險將至,股市面臨一場大風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