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投資區塊鏈,猛戳:火星財經App下載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央媒對Facebook Libra的集中報道將引發更大規模討論,讓公眾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理解甚至接受區塊鏈及加密貨幣。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 | 文學

出品 | 火星財經APP(ID:hxcj24h)

在Facebook發佈Libra白皮書的第三週,央媒對它的評價終於集中爆發了。

先是人民日報社旗下的《環球時報》英文版在6月25日率先發聲。《環球時報》英文版明確提出“全球數字貨幣競爭時代,中國不能缺席”,並號召中國必須參與這一輪數字經濟競爭。“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競爭時代的到來,中國產業和監管機構都有必要就數字貨幣進行更多對話,理解甚至是鼓勵數字貨幣。否則,中國有可能會在新的金融格局中落後。”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之後,央視報道央行副行長陳雨露於G20峰會前夕發表的演講,表示“中方關注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包括數字貨幣、加密資產等等。中方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這是中央政府高層首次公開對數字貨幣、加密資產表示關注,同時對國內發展現狀予以肯定。

最後,《人民日報》在6月28日發表對Facebook Libra的評論,指出它存在數據隱私、金融壟斷和監管、降低發展中國家貨幣主權3大問題,但也表示“‘打敗你的從來都不是對手,而是新手’,面對Libra這樣的新事物,我們有必要保持關注和思考”。

和此前主要報道區塊鏈技術不同,伴隨Facebook推出Libra、比特幣突破10000美元,《人民日報》、央視等中央媒體對加密貨幣的關注也顯著提升。對區塊鏈從業者而言,央媒報道是個評估政策風向的重要指標,那麼《環球日報》、央視、《人民日報》在短時間內對加密貨幣的集中報道透露出哪些信號?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環球時報》英文版:全球數字貨幣競爭時代,中國不能缺席

6月25日,《環球時報》英文版發表評論文章“全球數字貨幣競爭時代,中國不能缺席”,明確指出Facebook發行數字貨幣Libra後,便擁有了為全球27億人發行貨幣的鑄幣權,成為數字經濟中獨立的“央行”。

文章還提到,Facebook極有可能為緩解監管壓力,與美國監管機構達成協議,Libra由此將成為美元在全球數字經濟中的實際代表。美國憑藉Libra在數字經濟競爭中獲得顯著的先發優勢,他國政府將很難阻止Libra在數字經濟中的滲透。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環球時報》英文版認為,中國必須參與這一輪數字經濟競爭。“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競爭時代的到來,中國產業和監管機構都有必要就數字貨幣進行更多對話,理解甚至是鼓勵數字貨幣。否則,中國有可能會在新的金融格局中落後。”

百度百科顯示,《環球時報》是人民日報社主辦與出版的國際新聞報刊。《環球時報》英文版創刊於2009年4月20日,是中國第二份面向全國發行的英語綜合性報紙,也是唯一向國外傳達符合中國基本國情綜合新聞的一份報媒。

《環球時報》英文版在文章中提到三點:

1.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0多萬億元,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移動支付和電子商務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因此中國有能力參與下一階段的數字經濟競爭;

2.數字貨幣很容易被恐怖分子和犯罪分子用於非法金融活動,嚴格的監管確實很有必要,為了金融穩定,中國的金融科技行業也需要嚴格的監管;

3.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競爭時代的到來,中國產業和監管機構都有必要就數字貨幣進行更多的對話,理解甚至是鼓勵數字貨幣,否則中國有可能會在新的金融格局中落後。

這其實對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業和監管提出了要求。具體而言,中國的企業要積極參與新一輪市場競爭,監管機構則要制定與之相匹配的監管措施,營造更加穩定的金融環境。

區塊鏈從業者從中捕捉到了積極信號。在《環球時報》發表該文章之後,不少從業者紛紛轉發點贊,對於接下來的市場走向充滿期待,正如幣智慧CEO龍世增所言,從公司通證到產業通證,再到泛組織的數字貨幣,新經濟體系與舊經濟體系、政策從博弈到融合,未來多元貨幣競爭將會成常態。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人民日報》:首次公開評論單一加密貨幣項目

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中央媒體之一,《人民日報》於6月28日發表題為“臉書的Libra:改變世界或打開魔盒?”的文章,首次公開評論Facebook加密項目。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文章稱,Facebook想把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分開對待,用線下資產背書解決Libra的幣值波動問題,同時依然運用區塊鏈實現“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交易和智能合約。顯然,Facebook想通過這種辦法來打破數字貨幣的應用瓶頸。

這並不是《人民日報》首次探討區塊鏈和加密貨幣。早在去年年初,人民日報便刊發整版評論文章“三問區塊鏈”、“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及“做數字經濟領跑者”,積極肯定區塊鏈在降低價值傳輸成本、解放生產力上的作用。

2018年7月,《人民日報》發表“高質量發展,當下有為未來可期”一文,進一步指出國內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新一輪科技革命正處於重要歷史交匯期,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8月,人民日報出版社還策劃出版了《區塊鏈——領導幹部讀本》一書,引發各界熱議。

進入2019年,《人民日報》對區塊鏈的關注度有增無減:

2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文章《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把握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述評之二》,明確指出區塊鏈等新一代科技革命將重塑全球經濟結構;

3月,《人民日報》海外版發文稱,區塊鏈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區塊鏈技術正逐漸下沉到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場景;

4月,《人民日報》在探討個人數據話題時提到,區塊鏈讓數據“誰擁有,誰受益”。

由此可見,《人民日報》一直在密切關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進步,認可區塊鏈在降低信任成本等方面的價值。可以預見,《人民日報》對Libra的最新評論將引發更大規模討論,讓公眾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理解甚至接受區塊鏈及加密貨幣。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央視:對加密行業各方面關注不斷提升

不只有紙媒,作為中央媒體中最重要的電視媒體,央視對區塊鏈、加密貨幣的關注也在與日俱增。

6月24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G20峰會前夕發表演講稱:“中方關注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包括數字貨幣、加密資產等等。中方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 這得到了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報道。

早在2018年6月,央視財經《對話》節目就對區塊鏈做出了定性:“區塊鏈是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區塊鏈的價值是互聯網的十倍”、“區塊鏈是製造信任的機器”。這堪稱央視對區塊鏈最正向的一次報道,引得幣圈、鏈圈從業者集體叫好。

而後,央視甚至對比特幣價格和挖礦產業進行密切報道。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2019年2月,央視財經頻道再次提及比特幣相關內容,並推薦書籍《加密資產》。主持人評論稱,隨著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投資者面對的是互聯網技術興起以來的又一個投資機遇,而自從比特幣後,加密資產已經超過800種,這一類新型資產揭示了未來金融的發展走向。

3月,財經頻道《交易時間》欄目對比特幣價格作出報道,同時提及第二大數字貨幣以太坊以及幣圈現狀。報道指出,比特幣已經逐漸走進了普通大眾的視野,雖然目前大部分國家的政府並不承認比特幣作為貨幣的合法地位,但在互聯網世界的極少數領域,比特幣已經開始作為一種流通工具。

央視多次報道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說明央視對加密行業各方面的關注不斷提升。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新華社:臉書擬發行加密貨幣Libra的消息大幅提升了市場熱度

作為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法定新聞監管機構,新華社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同樣十分關注。

2018年12月,新華社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發表評論,認為“產業區塊鏈”時代即將到來,未來數字資產與產業將深度綁定,市場監管將更加完善。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今年1月,新華社在文章“十字路口的區塊鏈”中評價區塊鏈,“成熟的技術,往往年輕的時候長了一幅讓人討厭的樣子”。

隨著6月18日Facebook推出加密貨幣項目Libra,新華社在報道比特幣價格持續大漲的文章中也提及Lirba的影響,指出“臉書擬發行加密貨幣Libra的消息大幅提升了市場熱度,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加密貨幣市場”。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結語:國家密切關注Libra和加密貨幣

不只有中央媒體,政府高層也積極關注Libra可能帶來的影響。

在7月1日舉行的夏季達沃斯上,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黃毅在談及Libra時表示,如果Libra模式成功,那它對銀行系統將不是“挑戰”而是“顛覆”。

“電報的發明產生了SWIFT,電話的發明產生了ATM機,手機、互聯網在金融市場的廣泛應用使交易的效率廣泛提高,互聯網金融改變了金融的生態,互聯網思維對傳統銀行的思維形成了重要的挑戰,後來的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形成了更大的挑戰。現在的Libra一旦成功,對我們就不是挑戰而是顛覆了。”

同樣在夏季達沃斯,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也談及Facebook Libra,認為“我們不能對它掉以輕心。Libra對現有金融體系、貨幣體系甚至未來的儲備體系都是很大沖擊”。國家金融研究院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支持清華大學建立的科研機構。

Facebook Libra橫空出世,人民日報、央視齊發聲,政策要轉好?

早在Facebook正式推出Libra之前,國內研究者就曾表達過對中國區塊鏈和加密金融發展的擔憂。數字資產研究院研究員孟巖指出,美國主流經濟正在一步步擁抱區塊鏈和加密資產,但它的影響力和Facebook加密貨幣相比,都相形見絀。孟巖認為,Facebook加密貨幣“將是2009年比特幣主網啟動之後加密貨幣領域最重大的事件,標誌著非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應用從1.0升級到2.0”。“如果在數字經濟革命新的階段,中國不能積極參與。不但將在新的競爭中落於完全被動,而且在互聯網和金融科技領域已經取得的優勢也可能喪失殆盡。”

Facebook正式推出加密貨幣Libra後,央媒和政府高層開始頻頻發聲加密貨幣,表明國家最高層同樣在關注Libra和加密貨幣。央媒的報道不僅讓更多人關注加密貨幣產業,同時也給予從業者更多信心。

互動時刻:央媒集體發聲Libra,你認為是一種利好信號嗎?歡迎小夥伴在下方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