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

先實話實話,和很多人一樣,這個節目開播之前,我也以為這又是一檔即將"撲街"的節目。在各種“特長生節目”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樂隊文化,本以為無法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

"

先實話實話,和很多人一樣,這個節目開播之前,我也以為這又是一檔即將"撲街"的節目。在各種“特長生節目”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樂隊文化,本以為無法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沒想到的是,開播第一集,我的朋友圈就炸了。打開《樂隊的夏天》,痛仰、新褲子、反光鏡、刺蝟,當看到這些熟悉的名字的時候,我就能大概理解原因了。(請出李誕來解釋一下)

"

先實話實話,和很多人一樣,這個節目開播之前,我也以為這又是一檔即將"撲街"的節目。在各種“特長生節目”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樂隊文化,本以為無法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沒想到的是,開播第一集,我的朋友圈就炸了。打開《樂隊的夏天》,痛仰、新褲子、反光鏡、刺蝟,當看到這些熟悉的名字的時候,我就能大概理解原因了。(請出李誕來解釋一下)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和我同齡的人,或者是說還在我朋友圈裡活躍的人,大家的童年都差不了多少。窩在寢室裡聽了不少搖滾樂隊,每到週末就想泡在 Livehouse 裡。即使現在可能不再那麼關注以前這些樂隊,但當我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這些熟悉的身影,聽到熟悉的前奏時,還是免不了一個激靈,啊,回憶啊。

"

先實話實話,和很多人一樣,這個節目開播之前,我也以為這又是一檔即將"撲街"的節目。在各種“特長生節目”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樂隊文化,本以為無法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沒想到的是,開播第一集,我的朋友圈就炸了。打開《樂隊的夏天》,痛仰、新褲子、反光鏡、刺蝟,當看到這些熟悉的名字的時候,我就能大概理解原因了。(請出李誕來解釋一下)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和我同齡的人,或者是說還在我朋友圈裡活躍的人,大家的童年都差不了多少。窩在寢室裡聽了不少搖滾樂隊,每到週末就想泡在 Livehouse 裡。即使現在可能不再那麼關注以前這些樂隊,但當我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這些熟悉的身影,聽到熟悉的前奏時,還是免不了一個激靈,啊,回憶啊。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在90年代,曾經有一個風靡香港,席捲內地的樂隊,他們的歌聲就像是無形的浪潮,不斷地拍打著你躁動不安的內心,讓你在無處閃躲的地方,找到了一絲方向,那就是Beyongd樂隊。

在這個依然空虛但壓力越來越大的世界,Beyond的歌仍然會讓這代人產生一種孤獨的激情。

1993年6月30日,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錄製節目期間墜落舞臺的黃家駒,因重傷不治身亡,終年31歲。

"

先實話實話,和很多人一樣,這個節目開播之前,我也以為這又是一檔即將"撲街"的節目。在各種“特長生節目”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樂隊文化,本以為無法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沒想到的是,開播第一集,我的朋友圈就炸了。打開《樂隊的夏天》,痛仰、新褲子、反光鏡、刺蝟,當看到這些熟悉的名字的時候,我就能大概理解原因了。(請出李誕來解釋一下)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和我同齡的人,或者是說還在我朋友圈裡活躍的人,大家的童年都差不了多少。窩在寢室裡聽了不少搖滾樂隊,每到週末就想泡在 Livehouse 裡。即使現在可能不再那麼關注以前這些樂隊,但當我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這些熟悉的身影,聽到熟悉的前奏時,還是免不了一個激靈,啊,回憶啊。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在90年代,曾經有一個風靡香港,席捲內地的樂隊,他們的歌聲就像是無形的浪潮,不斷地拍打著你躁動不安的內心,讓你在無處閃躲的地方,找到了一絲方向,那就是Beyongd樂隊。

在這個依然空虛但壓力越來越大的世界,Beyond的歌仍然會讓這代人產生一種孤獨的激情。

1993年6月30日,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錄製節目期間墜落舞臺的黃家駒,因重傷不治身亡,終年31歲。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黃家駒(1962.6.10-1993.6.30)

一轉眼過去了26年。

對於一個80後的樂迷來說,Beyond和黃家駒是兩個很難繞得過去的名字,我們的童年裡並沒有網易雲或者蝦米、酷狗,那一盤盤磁帶就是與流行音樂世界接軌的唯一方式——除非你選擇了電視裡那些晚會歌手。

我不想特別煽情地說一句“我是聽著Beyond的歌長大的”,但是事實上在我的少年時光裡,Beyond的音樂佔據了我的很大一部分人生,他們的磁帶我也忘了我買了多少盒,雖然如今知道那些大多是盜版帶,而操蛋的盜版商往往會把不同專輯的歌曲翻來覆去的組合起來。

於是為了僅僅是某一個沒有聽說過的歌名,天曉得當年的我花去了多少早飯錢。

我想全中國應該有無數個像我這樣的80後有過這樣的體驗吧。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這是讓大家都有共鳴的一首歌,在90年代曾經深深地影響過一代年輕人。」

"

先實話實話,和很多人一樣,這個節目開播之前,我也以為這又是一檔即將"撲街"的節目。在各種“特長生節目”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樂隊文化,本以為無法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沒想到的是,開播第一集,我的朋友圈就炸了。打開《樂隊的夏天》,痛仰、新褲子、反光鏡、刺蝟,當看到這些熟悉的名字的時候,我就能大概理解原因了。(請出李誕來解釋一下)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和我同齡的人,或者是說還在我朋友圈裡活躍的人,大家的童年都差不了多少。窩在寢室裡聽了不少搖滾樂隊,每到週末就想泡在 Livehouse 裡。即使現在可能不再那麼關注以前這些樂隊,但當我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這些熟悉的身影,聽到熟悉的前奏時,還是免不了一個激靈,啊,回憶啊。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在90年代,曾經有一個風靡香港,席捲內地的樂隊,他們的歌聲就像是無形的浪潮,不斷地拍打著你躁動不安的內心,讓你在無處閃躲的地方,找到了一絲方向,那就是Beyongd樂隊。

在這個依然空虛但壓力越來越大的世界,Beyond的歌仍然會讓這代人產生一種孤獨的激情。

1993年6月30日,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錄製節目期間墜落舞臺的黃家駒,因重傷不治身亡,終年31歲。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黃家駒(1962.6.10-1993.6.30)

一轉眼過去了26年。

對於一個80後的樂迷來說,Beyond和黃家駒是兩個很難繞得過去的名字,我們的童年裡並沒有網易雲或者蝦米、酷狗,那一盤盤磁帶就是與流行音樂世界接軌的唯一方式——除非你選擇了電視裡那些晚會歌手。

我不想特別煽情地說一句“我是聽著Beyond的歌長大的”,但是事實上在我的少年時光裡,Beyond的音樂佔據了我的很大一部分人生,他們的磁帶我也忘了我買了多少盒,雖然如今知道那些大多是盜版帶,而操蛋的盜版商往往會把不同專輯的歌曲翻來覆去的組合起來。

於是為了僅僅是某一個沒有聽說過的歌名,天曉得當年的我花去了多少早飯錢。

我想全中國應該有無數個像我這樣的80後有過這樣的體驗吧。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這是讓大家都有共鳴的一首歌,在90年代曾經深深地影響過一代年輕人。」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任何人都會懷念他,希望他在遠方過得開心,我也有曾經夢到過家駒‘夾Band(即組樂隊)’的畫面。」葉世榮和黃家駒都是1983年Beyond成立的最早成員。

講到他和黃家駒的初次見面「1981年秋,第一次和家駒在琴行見面聊音樂……當聊到吉他時,家駒表現得特別興奮,他不停地跟Owen說吉他調音色的技巧,彈Rhythm時音量是六成,彈Solo時音量是九成,還有一成留作備用……我感覺他真的是一個吉他痴,非常喜歡吉他,而且也樂於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這次幾個小時的邂逅中,他給我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聊得很開心,然後我們四個人(我,家駒,Owen,阿潮)互相交換電話號碼,握手道別,沒想到這個握手會徹底改變我和家駒一生的命運。」

"

先實話實話,和很多人一樣,這個節目開播之前,我也以為這又是一檔即將"撲街"的節目。在各種“特長生節目”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樂隊文化,本以為無法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沒想到的是,開播第一集,我的朋友圈就炸了。打開《樂隊的夏天》,痛仰、新褲子、反光鏡、刺蝟,當看到這些熟悉的名字的時候,我就能大概理解原因了。(請出李誕來解釋一下)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和我同齡的人,或者是說還在我朋友圈裡活躍的人,大家的童年都差不了多少。窩在寢室裡聽了不少搖滾樂隊,每到週末就想泡在 Livehouse 裡。即使現在可能不再那麼關注以前這些樂隊,但當我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這些熟悉的身影,聽到熟悉的前奏時,還是免不了一個激靈,啊,回憶啊。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在90年代,曾經有一個風靡香港,席捲內地的樂隊,他們的歌聲就像是無形的浪潮,不斷地拍打著你躁動不安的內心,讓你在無處閃躲的地方,找到了一絲方向,那就是Beyongd樂隊。

在這個依然空虛但壓力越來越大的世界,Beyond的歌仍然會讓這代人產生一種孤獨的激情。

1993年6月30日,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錄製節目期間墜落舞臺的黃家駒,因重傷不治身亡,終年31歲。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黃家駒(1962.6.10-1993.6.30)

一轉眼過去了26年。

對於一個80後的樂迷來說,Beyond和黃家駒是兩個很難繞得過去的名字,我們的童年裡並沒有網易雲或者蝦米、酷狗,那一盤盤磁帶就是與流行音樂世界接軌的唯一方式——除非你選擇了電視裡那些晚會歌手。

我不想特別煽情地說一句“我是聽著Beyond的歌長大的”,但是事實上在我的少年時光裡,Beyond的音樂佔據了我的很大一部分人生,他們的磁帶我也忘了我買了多少盒,雖然如今知道那些大多是盜版帶,而操蛋的盜版商往往會把不同專輯的歌曲翻來覆去的組合起來。

於是為了僅僅是某一個沒有聽說過的歌名,天曉得當年的我花去了多少早飯錢。

我想全中國應該有無數個像我這樣的80後有過這樣的體驗吧。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這是讓大家都有共鳴的一首歌,在90年代曾經深深地影響過一代年輕人。」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任何人都會懷念他,希望他在遠方過得開心,我也有曾經夢到過家駒‘夾Band(即組樂隊)’的畫面。」葉世榮和黃家駒都是1983年Beyond成立的最早成員。

講到他和黃家駒的初次見面「1981年秋,第一次和家駒在琴行見面聊音樂……當聊到吉他時,家駒表現得特別興奮,他不停地跟Owen說吉他調音色的技巧,彈Rhythm時音量是六成,彈Solo時音量是九成,還有一成留作備用……我感覺他真的是一個吉他痴,非常喜歡吉他,而且也樂於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這次幾個小時的邂逅中,他給我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聊得很開心,然後我們四個人(我,家駒,Owen,阿潮)互相交換電話號碼,握手道別,沒想到這個握手會徹底改變我和家駒一生的命運。」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黃家駒

24年過去了,當年黃家駒說香港沒有樂壇,因為那時的歌手都以翻唱日文歌為主,這樣成本低效果好,而對原創歌曲越來越不重視。我不敢說這句判斷是否應驗了今天萎靡的香港樂壇,但如果整個音樂圈都不思進取的話,後果也自然可想而知。

我今天再提Beyond,也並不是想通過神化黃家駒的死把他們推到一個高不可攀的地位。我只是覺得或許我們今天不怎麼珍視這份音樂的遺產而已。一部分人是對他們視而不見;另一部分人則是完全固步自封,這都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情況。

也許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後,人們獲得音樂越來越方便了,所以現在的樂迷的口味才會變得更加刁鑽。

之前有寫周星馳:“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同樣的句型也可以放在Beyond身上:每年榜單上都有很多流行曲,但beyond永不褪色。

"

先實話實話,和很多人一樣,這個節目開播之前,我也以為這又是一檔即將"撲街"的節目。在各種“特長生節目”之中,和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的樂隊文化,本以為無法成功引起大家的關注。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沒想到的是,開播第一集,我的朋友圈就炸了。打開《樂隊的夏天》,痛仰、新褲子、反光鏡、刺蝟,當看到這些熟悉的名字的時候,我就能大概理解原因了。(請出李誕來解釋一下)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和我同齡的人,或者是說還在我朋友圈裡活躍的人,大家的童年都差不了多少。窩在寢室裡聽了不少搖滾樂隊,每到週末就想泡在 Livehouse 裡。即使現在可能不再那麼關注以前這些樂隊,但當我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這些熟悉的身影,聽到熟悉的前奏時,還是免不了一個激靈,啊,回憶啊。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在90年代,曾經有一個風靡香港,席捲內地的樂隊,他們的歌聲就像是無形的浪潮,不斷地拍打著你躁動不安的內心,讓你在無處閃躲的地方,找到了一絲方向,那就是Beyongd樂隊。

在這個依然空虛但壓力越來越大的世界,Beyond的歌仍然會讓這代人產生一種孤獨的激情。

1993年6月30日,在日本富士電視臺錄製節目期間墜落舞臺的黃家駒,因重傷不治身亡,終年31歲。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黃家駒(1962.6.10-1993.6.30)

一轉眼過去了26年。

對於一個80後的樂迷來說,Beyond和黃家駒是兩個很難繞得過去的名字,我們的童年裡並沒有網易雲或者蝦米、酷狗,那一盤盤磁帶就是與流行音樂世界接軌的唯一方式——除非你選擇了電視裡那些晚會歌手。

我不想特別煽情地說一句“我是聽著Beyond的歌長大的”,但是事實上在我的少年時光裡,Beyond的音樂佔據了我的很大一部分人生,他們的磁帶我也忘了我買了多少盒,雖然如今知道那些大多是盜版帶,而操蛋的盜版商往往會把不同專輯的歌曲翻來覆去的組合起來。

於是為了僅僅是某一個沒有聽說過的歌名,天曉得當年的我花去了多少早飯錢。

我想全中國應該有無數個像我這樣的80後有過這樣的體驗吧。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

「這是讓大家都有共鳴的一首歌,在90年代曾經深深地影響過一代年輕人。」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任何人都會懷念他,希望他在遠方過得開心,我也有曾經夢到過家駒‘夾Band(即組樂隊)’的畫面。」葉世榮和黃家駒都是1983年Beyond成立的最早成員。

講到他和黃家駒的初次見面「1981年秋,第一次和家駒在琴行見面聊音樂……當聊到吉他時,家駒表現得特別興奮,他不停地跟Owen說吉他調音色的技巧,彈Rhythm時音量是六成,彈Solo時音量是九成,還有一成留作備用……我感覺他真的是一個吉他痴,非常喜歡吉他,而且也樂於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經驗」,

「這次幾個小時的邂逅中,他給我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聊得很開心,然後我們四個人(我,家駒,Owen,阿潮)互相交換電話號碼,握手道別,沒想到這個握手會徹底改變我和家駒一生的命運。」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黃家駒

24年過去了,當年黃家駒說香港沒有樂壇,因為那時的歌手都以翻唱日文歌為主,這樣成本低效果好,而對原創歌曲越來越不重視。我不敢說這句判斷是否應驗了今天萎靡的香港樂壇,但如果整個音樂圈都不思進取的話,後果也自然可想而知。

我今天再提Beyond,也並不是想通過神化黃家駒的死把他們推到一個高不可攀的地位。我只是覺得或許我們今天不怎麼珍視這份音樂的遺產而已。一部分人是對他們視而不見;另一部分人則是完全固步自封,這都不是我希望看到的情況。

也許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以後,人們獲得音樂越來越方便了,所以現在的樂迷的口味才會變得更加刁鑽。

之前有寫周星馳:“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同樣的句型也可以放在Beyond身上:每年榜單上都有很多流行曲,但beyond永不褪色。

我們被《樂隊的夏天》喚醒回憶,但Beyond之後,再無搖滾嗎?

文|楊幼仙

編輯|楊幼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