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兩次測量數據差異最大的,是雷克薩斯UX。上次對比我們就發現雷克薩斯UX在間隙控制方面比較特別,它更傾向於在保證對稱的前提下將間隙做大,降低製造的難度。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測出的數據集中值依然還是6臺車中最大的,只有一個數據小於3mm,但是數據的集中性卻比上次測的展車差了很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兩次測量數據差異最大的,是雷克薩斯UX。上次對比我們就發現雷克薩斯UX在間隙控制方面比較特別,它更傾向於在保證對稱的前提下將間隙做大,降低製造的難度。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測出的數據集中值依然還是6臺車中最大的,只有一個數據小於3mm,但是數據的集中性卻比上次測的展車差了很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四門兩蓋配套的零件沒有控制好,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在左側門板鍍鉻飾條處、左側尾燈處的間隙分別達到了7mm和7.25mm,對最終的結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此外,試駕車在間隙的對稱性控制方面也不如展車,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

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兩次測量數據差異最大的,是雷克薩斯UX。上次對比我們就發現雷克薩斯UX在間隙控制方面比較特別,它更傾向於在保證對稱的前提下將間隙做大,降低製造的難度。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測出的數據集中值依然還是6臺車中最大的,只有一個數據小於3mm,但是數據的集中性卻比上次測的展車差了很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四門兩蓋配套的零件沒有控制好,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在左側門板鍍鉻飾條處、左側尾燈處的間隙分別達到了7mm和7.25mm,對最終的結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此外,試駕車在間隙的對稱性控制方面也不如展車,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

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兩次測量數據差異最大的,是雷克薩斯UX。上次對比我們就發現雷克薩斯UX在間隙控制方面比較特別,它更傾向於在保證對稱的前提下將間隙做大,降低製造的難度。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測出的數據集中值依然還是6臺車中最大的,只有一個數據小於3mm,但是數據的集中性卻比上次測的展車差了很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四門兩蓋配套的零件沒有控制好,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在左側門板鍍鉻飾條處、左側尾燈處的間隙分別達到了7mm和7.25mm,對最終的結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此外,試駕車在間隙的對稱性控制方面也不如展車,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

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兩次測量數據差異最大的,是雷克薩斯UX。上次對比我們就發現雷克薩斯UX在間隙控制方面比較特別,它更傾向於在保證對稱的前提下將間隙做大,降低製造的難度。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測出的數據集中值依然還是6臺車中最大的,只有一個數據小於3mm,但是數據的集中性卻比上次測的展車差了很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四門兩蓋配套的零件沒有控制好,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在左側門板鍍鉻飾條處、左側尾燈處的間隙分別達到了7mm和7.25mm,對最終的結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此外,試駕車在間隙的對稱性控制方面也不如展車,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

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成都車展,我們做過一次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鈑金間隙對比(往期文章傳送門:《數據拷問做工,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對車展上9款豪華品牌入門SUV進行了鈑金間隙測量和分析,結果發現BBA的展車優勢明顯,鈑金接縫的均勻程度完勝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時隔一年之後,我們終於湊齊了其中6款豪華品牌入門SUV的量產車/試駕車,再次進行鈑金對比,看看結果是否相同。

測量工具和數據對比方法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熟悉測量方法的朋友可以跳過次部分直接看結果)這次測量用的工具,還是整車廠常用於檢測匹配間隙的塑料塞尺,有0.25mm、0.5mm、1mm和2mm四種厚度的塞尺片,塞尺的分度值為0.25mm,公差為5%,足夠滿足快速測量的精度要求,並且塑料材質不會劃傷車漆。測量方法為組合不同厚度的塞尺片,塞到接縫中,測出接縫最小和最大的間隙值。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測量選擇的位置是車輛的四門兩蓋的接縫,如示意圖所示。由於這次選取的全部是SUV車型,它們在門板下方都裝有黑色的塑料防擦板,這裡涉及到對外購件製造、匹配精度的控制,更能體現整車廠的質量把控能力,所以這次對比將塑料防擦板之間的間隙也納入測量範圍。

為了更直觀地體現測量數據之間的差異,除了常規的數據表,我們引入了兩張數據分析圖,一張為各個位置測量數據的區間柱狀圖,體現每個位置測量值的波動情況,柱條越短代表該位置縫隙越均勻;第二張為所有測量數據的直方圖和正態分佈圖,直方圖體現數據出現的頻率,正態分佈圖體現數據的集中程度。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代表數據集中性越好,也就是各個位置之間的測量值差異越小;同時從正態分佈曲線的峰值的X座標,也可以看出這臺車四門兩蓋間隙的平均水平,X值越小,代表四門兩蓋的間隙集中值越小。最終排名時,優先評判數據的集中程度,也就是正態分佈曲線越瘦高,排名越靠前;數據集中程度相近的基礎上,再對比間隙的集中值大小,集中值越小排名越靠前。

對比車輛選擇

這次對比的6臺車分別是奔馳GLA(2016款)、寶馬X1(2016款)、奧迪Q3(全新一代)、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和謳歌CDX需要強調的是,6臺車中奔馳GLA和寶馬X1為私人用車,其他4臺為媒體試駕車。經過檢查,我們能確認這6臺車都未經歷過大事故,表面也沒有能夠導致測量位置發生變化的明顯傷痕,但是無法確認防擦板、保險槓這些配套的塑料零件有沒有經過拆裝或更換。(注:以下測量數據單位全部都為mm)。

對比結果

我們先直接來看本次對比的結果,如果有興趣瞭解具體的數據分析過程,可以往下慢慢看。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本次對比排名:寶馬X1>奧迪Q3>奔馳GLA>捷豹E-PACE>雷克薩斯UX>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對比排名:奧迪Q3>寶馬X1>奔馳GLA>雷克薩斯UX>捷豹E-PACE>謳歌CDX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無論展車還是量產車/試駕車,德系豪華品牌的產品在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精度上優於其他系別的豪華品牌的產品;

2、一般情況下量產車/試駕車的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匹配精度會比車展上的展車差,但也有例外情況,比如這次對比中的寶馬X1;

3、雷克薩斯UX的四門兩蓋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競品更大;

4、使用了MQB平臺之後的全新一代奧迪Q3鈑金間隙集中值(均數)明顯比老款產品更小;

5、捷豹E-PACE在國產之後,四門兩蓋及相關配套零件的匹配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寶馬X1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有些出乎意料,這臺已經開了快2年的2016款寶馬X1竟然成為了這次鈑金對比絕對的贏家。對比車展上測得的新款車型的數據,可以發現數據差異最大的地方在於前機蓋右側,去年成都車展上的那臺展車明顯是有問題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差了3mm,而這臺量產車反而控制得更好,測量數據集中在3mm-5mm之間。除此以外,我們發現寶馬在接縫的左右對稱控制和塑料零部件的匹配方面一直都是做得比較好的,這也是它能夠在本次對比中勝出非常關鍵的原因。

奧迪Q3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去年車展我們測量的是上一代的奧迪Q3,而這次我們拿到的是基於MQB平臺的全新一代產品。去年車展我們同時還測量了同樣基於MQB平臺的奧迪Q2L,當時我們就發現MQB平臺下的新產品有意將鈑金間隙做得更小,這次對比再次驗證了我們的判斷。與成都車展上的老款奧迪Q3展車相比,這臺全新一代奧迪Q3的間隙集中值小了約0.5mm,尾門的間隙也明顯小了很多,充分體現了新平臺下更高的製造精度。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在測量的時候我們發現這臺試駕車在門板下方防擦板的間隙控制方面,明顯不如以往我們在車展上測過的其他奧迪車。防擦板間存在較大的接縫,導致了最終測出的數據值比較分散,觀感上也沒有展車看起來那麼精緻。

奔馳GLA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這次測量的這臺2016款GLA在縫隙的左右對稱控制方面基本維持了展車的水準,並且尾門的間隙比展車做得更小。奔馳GLA作為全場唯一一臺沒有使用全包式車門的車型,門板下方防擦板不存在間隙,匹配難度本來是要比其他車小的,但最終這臺車測出的數據集中程度卻不如上次測的展車。

不過,我們也不能將這個問題的原因完全歸結到廠家鈑金控制一致性不夠好上,因為這次測量的奔馳GLA已經使用了3年了,使用過程中車架的扭曲也可能對車身接縫的大小產生影響。

捷豹E-PACE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捷豹E-PACE在這次對比中的表現其實與車展上的展車基本處於同一水平,數據集中性稍稍差了一點,但接縫的左右對稱性方面又有所提升。數據體現了捷豹在國產之後,整體的做工控制相對是比較穩定的。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不過,這兩次測量捷豹E-PACE都測出了寬達7mm的間隙,上一次是出現在左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而這次則是出現在了右側門板下的防擦板處。此外,經過兩次測量我們還是不瞭解這臺車的間隙控制標準大概是什麼,數據的集中性並不好。在尾燈、門板鍍鉻條這些位置,我們很容易能夠發現一些“露餡”的地方,可見英國車不羈的基因在這臺國產E-PACE的身上還是存在的。

雷克薩斯U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兩次測量數據差異最大的,是雷克薩斯UX。上次對比我們就發現雷克薩斯UX在間隙控制方面比較特別,它更傾向於在保證對稱的前提下將間隙做大,降低製造的難度。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測出的數據集中值依然還是6臺車中最大的,只有一個數據小於3mm,但是數據的集中性卻比上次測的展車差了很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與四門兩蓋配套的零件沒有控制好,這臺雷克薩斯UX試駕車在左側門板鍍鉻飾條處、左側尾燈處的間隙分別達到了7mm和7.25mm,對最終的結果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此外,試駕車在間隙的對稱性控制方面也不如展車,導致最終結果偏差較大。

謳歌CDX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成都車展測量數據)

(本次測量數據)

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6款豪華入門SUV鈑金間隙對比:再測一次做工誰好?

經過我們幾次鈑金對比,我們發現謳歌相比對手,都對車身的接縫控制不是非常在意,這次拿到的這臺試駕車也是如此,車身四門兩蓋接縫的對稱性和測量數據集中性相比對手還不夠好。在尾燈、門下防擦板、門板飾條等位置,存在肉眼可見的較大間隙,和德系對手相比,它在精緻感方面明顯有待提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