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產業的新世界——訪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院長張霞昌

3D打印 電子技術 新世界百貨 物聯網 RFID世界網 2017-05-04

印刷電子,與3D打印並稱為全球兩大顛覆性的產業。2013年,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在常州建立,這是中國第一個由地方發起建立的專注於印刷電子產業技術開發的研究機構,人稱“紙電池之父”的張霞昌博士擔任院長。記者拜訪了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見到張院長本人,他的一席話打開了印刷產業認知的新世界。

印刷產業的新世界——訪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院長張霞昌

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院長張霞昌博士

記者:可否介紹一下常州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的職責是什麼?

張霞昌:研究院的職責是致力於印刷電子在中國的產業化,通過平臺建設給印刷電子技術產業化提供服務,包括產業化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產業技術轉移,工程生產放大,標準化和創業投融資等。

記者:從成立至今研究院獲得了哪些重要的進展?

張霞昌:直至目前,常州印刷電子產業研究院在以下五個方面獲得了一定的進展。

一、公共平臺建設。研究院正在推進六大公共平臺建設,已經成功建立了中國印刷電子行業公共服務平臺、集成中試平臺和技術和實體展示廳平臺,即將完成標準認證分中心、公共實驗室、公共檢測中心的建設。將為印刷電子技術在中國的產業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項目孵化。通過對印刷電子產業化項目的孵化建立項目創業公司,目前已經成功孵化3個。其中1家公司已經獲得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為產品大規模進入市場打下了基礎。

三、團隊建設。已組建成由我和國際印刷電子專家張婕博士等7位頂尖科學家領銜的完整研發及產業化團隊。

四、國際合作。已與印刷電子領域的多家國際頂尖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如英國國家印刷電子技術中心(CPI)、國際有機和印刷電子協會(OE-A)、新加坡材料工程研究所(A*STAR)、IDTechEx 公司等。

五、會議舉辦。成功舉辦3次印刷電子行業會議,其中2016年10月舉辦了第六屆全國柔性與印刷電子研討會暨首屆國際印刷電子產業峰會,參會嘉賓和觀眾人數均創歷史新高,包括OE-A 的CEO Klaus Hecker,IDTechEX 的CEO Raghu Das和工信部領導都出席了會議。

記者:中國政府認為印刷電子領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這方面政府對研究院提供了哪些支持?

張霞昌:中國政府認同印刷電子技術是中國走向中國創造的千載難逢的機會,為此在如下領域為研究院提供實質性的支持:1) 利用政府資源,提供產業化上下游的對接服務;2) 建設全球第一個印刷電子產業園,第一期項目大樓面積達6 萬平方米,集辦公、研發、實驗、生產於一體;3) 出臺了許多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同時支持研究院舉辦國際性的行業會議以擴大交流合作;4)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成立了印刷電子產業基金;5) 向研究院注入大量資金建立中試和批量生產線、公共實驗室、檢測中心等六大平臺。

此外,中國政府已經將印刷顯示技術列入“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來推進。這是從國家戰略層面的巨大支持。

記者:您對印刷電子市場的快速增長有什麼看法?

張霞昌:印刷電子市場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近幾年新興的消費電子需求發展迅速,特別是在物聯網、可穿戴電子、健康監測等市場領域,而傳統電子產業雖然已非常成熟甚至趨於飽和,卻不能有效滿足新的消費市場對電子產品輕薄、柔軟貼身、可丟棄、無汙染的要求。由於印刷電子是用印刷工藝在柔性基材上製作電子產品的新型綠色製造技術,相比於傳統電子行業,具有用材少、成本低、無汙染、柔軟輕薄等特點,所以印刷電子產品是最符合新興消費電子市場的產品需求和發展趨勢的。未來,隨著印刷電子產品逐步進入市場,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的加入,我們對今後的市場充滿信心,它的產業化一定在5年內有重大突破, 10年內人類的日常生活將離不開印刷電子的技術。

我認為,以綠色製造為基礎,印刷電子將成為世界先進智能製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記者:隨著研究院的不斷髮展,今後這個機構將如何配備人員和設備?

張霞昌:研究院致力於印刷電子技術的產業化,將會擁有對功能性材料和印刷電子工藝持續優化的技術研發能力,將技術轉換成產品、快速推向客戶的市場推廣能力,以及孵化創業公司、申報項目、舉辦行業會議的服務組織能力。

研究院的核心技術及專利包括印刷柔性紙電池、印刷集成電路、冷鏈物流標籤、醫療護理傳感器等。

研究院擁有印刷及柔性電子國際領先的全方位科研和生產專家團隊,包括:1)功能性材料研發和製備的科研人員;2)應用產品架構和設計人員;3)生產工藝放大的高級工程師;4)對印刷(絲網、點膠、噴塗、凹凸版等)和集成工藝熟悉的高級技工和研發人員;5)熟悉常規電子器件產品質量標準、檢測方法和檢測標準的質量人員;6)長期從事電子類產品和相關應用產品的市場開發、產品改善需求的市場人員;7)引進孵化創業公司、申報各類科技項目、舉辦行業會議的行政服務人員。

設備方面主要關注在是以卷對卷的印刷技術為基礎的集成(中試)生產設備,該生產設備的產能最高可達到1B units/年,此外,還會配備各類材料分析檢測、電子類產品性能測試,可靠性驗證等實驗、檢測類設備。

記者:據說研究所擁有一套新中試設備,它將如何幫助中國的產業化發展?

張霞昌:研究院的中試生產設備是全球首套印刷電子集成中試設備,其印刷精度、生產速度和產品多樣性等性能是行業內頂尖的,具有國際一流的權威性和代表性。

中試生產設備能夠從三個方向幫助中國的產業化發展,一方面是提供公共測試和中試生產驗證平臺,讓成熟的印刷電子技術或產品快速地從實驗室走向量產化;第二方面可以將印刷電子技術和微電子元器件有效結合,形成柔性混合電子系統,以開發出更多應用產品,加快產業化進程;第三方面是為創業公司通過他們早期的生產服務,從側面解決創業公司早期資金短缺的現狀,從而推動產業化的發展。

記者:到目前為止,中國有哪幾家比較大型的印刷電子公司,分別致力於那些應用領域?

張霞昌:和全球發展同步,印刷電子技術已被中國電子、光電、醫療保健、物流管理等行業廣泛接受,涉足印刷電子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大型企業有華為、TCL和深圳遠望谷等。印刷電子創新企業包括恩福賽印刷電子有限公司(以紙電池為核心,開發許多可穿戴電子產品,物聯網物流監控,智能包裝等應用產品)、北京中科納通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中科院化學所下屬企業,主要從事導電銀漿、封裝膠和納米銀導電膜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蘇州能斯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蘇州納米所下屬企業,主要從事電子皮膚、MEMS 硅基微熱版等產品的研發、生產)、深圳柔宇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發柔性顯示、柔性傳感、VR 顯示及相關智能設備)等等。

記者:你認為在未來幾年中,印刷電子在中國和全球的潛在發展如何?

張霞昌:隨著新興的消費電子市場和IT 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印刷電子本身技術和工藝製備上的日益成熟。未來幾年中,印刷電子的產業化將會迎來真正的爆發期,主要在柔性OLED顯示和照明、柔性智能集成系統、柔性智能(傳感器)標籤等市場領域會有飛速發展,到2020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美元級。

其中發展最快的將是柔性OLED顯示,特別是隨著噴墨打印技術應用於柔性OLED顯示產品的規模量產,有效降低了成本,柔性OLED顯示可以被大量應用在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顯示終端上,市場規模非常巨大。

其次是柔性智能集成系統,基於環保高效的紙電池、低功耗芯片、物聯網/ 互聯網、雲計算的技術基礎,智能集成系統將廣泛應用在可穿戴式的醫療健康監測、可穿戴消費電子、冷鏈物流的追溯和監控、智能包裝等領域。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百億美元。

在巨大的發展潛力之下,印刷電子產業化的關鍵路徑就是混合系統,即結合成熟的微電子元器件,部分採用印刷電子技術,集成為柔性混合電子產品。這樣可有效發揮印刷電子的優勢,同時大幅降低成本,保證產品性能,使其在應用領域快速推廣,以儘快把握市場機遇。

考慮到中國的製造能力和巨大的市場,中國將在世界印刷電子產業化中扮演主要的推動者和發起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