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人才培養是否具有“核心範式”?

大量人才轉向AI是否稀釋了其他行業人才密度?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AI人才仍然是業內頗受關注的重點。

8月29日上午商湯科技湯曉鷗主題演講時直言:人工智能第一個字是人,有了頂級的人才,一流的AI就水到渠成了。

8月29日下午,由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上海交通大學、氪信科技聯合承辦,將門創投協辦的“創新動能 智匯傳承”AI青年科學家高端會議,專門聚焦在AI青年人才培養的養成。

上海如何打造AI閉環?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已經擁有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相關人才,成為建設人工智能高地的有力支撐。

“為什麼斯坦福能夠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而且還佔領著全世界的人才?”AI青年科學家聯盟執行理事、氪信科技CEO朱明傑說,在硅谷,科技、人才、事業已經成為了一個閉環。

"

AI人才培養是否具有“核心範式”?

大量人才轉向AI是否稀釋了其他行業人才密度?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AI人才仍然是業內頗受關注的重點。

8月29日上午商湯科技湯曉鷗主題演講時直言:人工智能第一個字是人,有了頂級的人才,一流的AI就水到渠成了。

8月29日下午,由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上海交通大學、氪信科技聯合承辦,將門創投協辦的“創新動能 智匯傳承”AI青年科學家高端會議,專門聚焦在AI青年人才培養的養成。

上海如何打造AI閉環?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已經擁有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相關人才,成為建設人工智能高地的有力支撐。

“為什麼斯坦福能夠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而且還佔領著全世界的人才?”AI青年科學家聯盟執行理事、氪信科技CEO朱明傑說,在硅谷,科技、人才、事業已經成為了一個閉環。

30歲以下的AI青年這樣看上海AI發展!從AI人才到商業成功,中間多遠?上海要打造一個閉環

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發起的“A班計劃”首批15名人才招募完畢,年齡全部在30歲以下。他們分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紐約大學、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海內外高校。研究範圍覆蓋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機器人、數據挖掘等AI研究熱點領域,其中有三人在世界頂會上獲得Best Paper獎,平均年齡26歲。

我們有AI時代最優秀的年輕人,最傑出的科學家還有最富有經驗的工業界前輩還有關注產業的領導,齊聚在上海,我們能不能在上海打造這樣的AI閉環呢?

朱明傑認為,首先人才還不等於成功,科技人才怎麼才叫成功呢?科技人才能夠把科技有效地變成生產力才叫成功。其次, 如果光有優秀的科技人才,夠不夠?我們還需要有效的組織。

上個世紀論信息人才最密集的地方,應該是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和工程師在貝爾實驗室做出了很多有名的技術,光是諾貝爾獎就得了9個,但並沒有成為有效的生產力。

“如果科技只是停留在實驗室裡是沒有辦法變成生產力的。如果今天辦一個企業,把這個企業當成實驗室來辦也是非常危險的。技術要找到客戶,佔領市場,形成一個閉環,才能形成有效的生產力。”朱明傑說,AI科技變成生產力,關鍵在人才,關鍵在人才能夠成功,千里馬需要伯樂。

"

AI人才培養是否具有“核心範式”?

大量人才轉向AI是否稀釋了其他行業人才密度?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AI人才仍然是業內頗受關注的重點。

8月29日上午商湯科技湯曉鷗主題演講時直言:人工智能第一個字是人,有了頂級的人才,一流的AI就水到渠成了。

8月29日下午,由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上海交通大學、氪信科技聯合承辦,將門創投協辦的“創新動能 智匯傳承”AI青年科學家高端會議,專門聚焦在AI青年人才培養的養成。

上海如何打造AI閉環?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已經擁有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相關人才,成為建設人工智能高地的有力支撐。

“為什麼斯坦福能夠源源不斷地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而且還佔領著全世界的人才?”AI青年科學家聯盟執行理事、氪信科技CEO朱明傑說,在硅谷,科技、人才、事業已經成為了一個閉環。

30歲以下的AI青年這樣看上海AI發展!從AI人才到商業成功,中間多遠?上海要打造一個閉環

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發起的“A班計劃”首批15名人才招募完畢,年齡全部在30歲以下。他們分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紐約大學、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香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海內外高校。研究範圍覆蓋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機器人、數據挖掘等AI研究熱點領域,其中有三人在世界頂會上獲得Best Paper獎,平均年齡26歲。

我們有AI時代最優秀的年輕人,最傑出的科學家還有最富有經驗的工業界前輩還有關注產業的領導,齊聚在上海,我們能不能在上海打造這樣的AI閉環呢?

朱明傑認為,首先人才還不等於成功,科技人才怎麼才叫成功呢?科技人才能夠把科技有效地變成生產力才叫成功。其次, 如果光有優秀的科技人才,夠不夠?我們還需要有效的組織。

上個世紀論信息人才最密集的地方,應該是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和工程師在貝爾實驗室做出了很多有名的技術,光是諾貝爾獎就得了9個,但並沒有成為有效的生產力。

“如果科技只是停留在實驗室裡是沒有辦法變成生產力的。如果今天辦一個企業,把這個企業當成實驗室來辦也是非常危險的。技術要找到客戶,佔領市場,形成一個閉環,才能形成有效的生產力。”朱明傑說,AI科技變成生產力,關鍵在人才,關鍵在人才能夠成功,千里馬需要伯樂。

30歲以下的AI青年這樣看上海AI發展!從AI人才到商業成功,中間多遠?上海要打造一個閉環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認為,人才培養,對企業是很實實在在的問題。企業要做產品,一方面做什麼樣的產品,一方面需要很多工程師。研究院要做的東西跟大學一樣,你想的東西是十年二十年以後至少是五年以後做的東西。有另外一批人才在公司裡面最難得的,不光是AI,就是所謂的中間最難的事情就是要去想三到五年以後要做什麼。“我們公司裡面要做一批項目,要去孵化這樣一批的人才。你總得要做準備,多也不行,少也不行,這些人要敢於去冒險,他們跟基礎科研的冒險思路不一樣。”

AI青年人才看中什麼?

未來三到五年,你們最看好的AI能夠產生突破的子領域是什麼,原因是什麼?30歲以下的AI看中什麼,想法如何?

“我的回答是智慧醫療。關於原因,如果大家在大醫院看過病,也許都有那樣的體會。智慧醫療或醫療機器人的出現和發展,不僅能提高診斷和治療的精準度,還能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我特別希望能夠希望減輕醫護工作人員工作的強度和工作負擔,令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留給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一“A班計劃”學員這樣說。

“我覺得是自動化機器學習,讓神經網絡來代替人去設計一些任務。

另一個“A班計劃”學員說:

我剛剛從美國回來才幾個星期。這次來上海蠻驚喜的。沒有想到現在這邊AI氛圍這麼熱烈,包括政府,前輩的支持,遠超我的想象。

我個人的經驗就是,我們其實公司現在有一大半是在上海這邊,主要考慮也是人才方面。一方面是海歸還有交大這種高校的人才,我們是非常看中的。

另外一個我覺得上海這個地方有它特殊的點,不僅僅是這些研究搞算法的人。比如AI的產品經理或者AI的售前售後,AI的解決方案、項目經理,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地方,別的地方不一定有這麼好的人。總結這幾塊,覺得上海現在以及未來都是AI的中心。

另一AI青年談了他在上海最近的經歷,他在上海生活了3個月,一個星期前他被貓咬了,打狂犬疫苗加起來20分鐘。“我覺得這應該是全國第一的。包括大數據中心,現在推行了一網通辦,一個網站能把所有事情都辦好。”他說,這對AI創業意味著什麼?我們每天壓力都很大,每天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思考,下地鐵的路上在思考,安檢的時候要在思考。如果我在醫院裡面打狂犬疫苗要打五個小時肯定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事情的。整體城市運作得這麼好,生活方面的問題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給我們做AI落地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目前,上海已擁有人工智能核心企業1000餘家,泛人工智能企業超過3000家,相關產業規模超700億元,位居全國第一梯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