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叫板董明珠?不靠電池!華為造車從車聯網開始!

任正非叫板董明珠?不靠電池!華為造車從車聯網開始!

今日話題

提到互聯網造車,你就會想到電動汽車,進而想到電池、電機及電控三大核心技術,尤其是董明珠挑起的電池技術之爭,更讓大家認為互聯網造車等同於電動汽車電池,然而任正非卻顛覆了這種認識,華為造車要從車聯網開始。

1、 汽車行業發展三大趨勢?

在藍馳創投2017年度論壇上,原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指出,電動化、智能化及共享化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三大趨勢,其中電動化指的是特斯拉引領的電動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智能化指的是GOOGLE引領的無人駕駛取代人工駕駛,共享化指的Uber引領的共享出行取代出租車及私家車出行,未來汽車行業競爭將是自動駕駛技術、整車製造技術及共享出行平臺三者整合競爭(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在全球汽車行業大變革背景下,中國汽車也迎來百年難遇的逆襲歐美日韓的機會,由此許多有理想的中國企業家,都紛紛加入互聯網造車浪潮中去,其中不乏汽車媒體雙子星李想和李斌,中國製造代表格力董明珠,UC創始人何小鵬,樂視賈躍亭以及野蠻人姚振華,可以說各路神仙下凡,各顯神通,但喧囂的戰場都集中在電動汽車領域,智能汽車則相對安靜許多。

任正非叫板董明珠?不靠電池!華為造車從車聯網開始!

2、華為造車傳聞不絕於耳?

據悉,華為造車傳聞最早開始於2015年,當時榮耀官方微博曾發出一張圖,以榮耀Honor作為車標出現在一輛奧迪車型的車頭,為此讓人遐想華為要和奧迪聯合造車,但很快被闢謠僅是榮耀新機型上市造勢活動;

緊接著在2016年10月,華為被傳將與加拿大零部件提供商、整車代工商麥格納合作造車,後者客戶有寶馬、奔馳、路虎和捷豹等,麥格納則表示,如果中國市場有需求,可以在當地直接購買工廠投產或者與當地整車廠合作生產,不禁讓外界對華為造車浮想聯翩。

雖然華為多次向外界強調,不會自己造車,而是將以5G為核心提供車聯網服務,但是在移動互聯網上,做通信出身的華為跨界做手機,與其在通信行業的強勢相互配合,隨著移動互聯網進入成熟期,智能手機存量市場已經趨於穩定,在未來物聯網時代,汽車被稱為下一個移動終端,華為似乎沒有放棄造車,從而佔領互聯網汽車市場的理由(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任正非叫板董明珠?不靠電池!華為造車從車聯網開始!

3、華為造車從車聯網開始?

在物聯網大潮即將來襲的當下,華為造車已不可避免,但汽車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它不僅要有持續融資能力,還要有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和技術協同創新能力,同時IT企業造車會加劇同整車企業合作伙伴的利益衝突,為此蘋果和谷歌放棄造車,轉而進入自動駕駛領域,進而同整車企業深度綁定車聯網系統,推動無人駕駛時代早日到來,華為造車路徑亦大體相同。

據悉,華為在2013年就推出車載通信模塊ME909T,在2014年先後與東風、長安及一汽簽訂合作協議,在車聯網及智能汽車領域聯合開發,在2015年陸續拿到奧迪及奔馳在通信模塊的訂單,在2016年與高通、奧迪、寶馬和奔馳等聯合發起5G聯盟,大力推廣C-V2X無線通信標準,在2017年開始進行自動駕駛測試,包括2月份在德國舉行的5G自動駕駛測試,以及6月份在上海舉行的遠程遙控測試。

然而,華為雖然依託強大的5G通信網絡,但僅僅通過C-V2X仍無法完成真正自動駕駛,因為它無法識別通信網絡外的交通參與者,因此其接下來努力的方向是傳感器感知領域,為此在其曝光的車聯網研究創新中心招聘中,大量招收車輛工程專業的碩士及博士,涉及到智能駕駛、ADAS和車輛控制等方向,甚至一度傳出自動駕駛測試模型圖。

目前,華為自動駕駛服務客戶主要以整車廠為主,尤其是整車廠看重的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華為通過ADAS方案的供應商合作,由他們提供ADAS的主要能力,而華為則通過其擅長的C-V2X來使視野有限的ADAS獲得超視距感知能力,進一步增強ADAS功能,但是華為仍未放棄傳感器領域的技術研發投入,一旦華為在傳感器技術和C-V2X通信技術高度融合取得成功,其自動駕駛技術將走向成熟,在此基礎上順勢推出汽車品牌就順理成章多了(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