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剎車力”

“剎車力”是形意拳首先提出。在前行時腳要做到“前踩後蹬”, “腳打踩意不落空”。後腳的蹬力使身體重心整體前移,同時拳掌前伸發力,前腳落地後踩力制動,身體前行速度減小或沿反方向運動。拳掌發力,身體某部做與拳掌運動方向相反的運動,是“剎車力”的特徵表現。

“剎車力”是形意拳首先提出。在前行時腳要做到“前踩後蹬”, “腳打踩意不落空”。後腳的蹬力使身體重心整體前移,同時拳掌前伸發力,前腳落地後踩力制動,身體前行速度減小或沿反方向運動。拳掌發力,身體某部做與拳掌運動方向相反的運動,是“剎車力”的特徵表現。

形意拳的“剎車力”

形意拳

“剎車力”並非只在前行中發生,可在任何方向上運動時發生,亦非形意拳專利,凡拳掌發力,不管知道不知道,有意無意,必然伴隨有身體某個部位與拳掌運動方向相反的運動。發一個直拳,拳往前走,腰卻是往後努。發一個左擺拳,拳往右走,腰卻是往左努。發一個上勾拳,拳往上走,腰卻是往下努。拳的運動方向總是與腰的運動方向相反,形成對拉對拔態勢,拳向任何方向擊出,都伴有“剎車力”的發生。形意拳、陳式太極拳發力明顯,當拳掌發力時,身體有一個反彈抖動,這是拳掌運動方向與身體運動方向相反形成的現象。類似現象在其他領域也是司空見慣,如炮彈向前飛炮身卻往後坐,火箭往上升火焰卻往下噴,枚不勝舉。

拳掌向某一方向發出,身體另部做反方向制動,能使拳掌的速度更快。為方便把這個道理講清楚,我們去除複雜因素,建立一個簡單明瞭的理想模型:兩足平行站立,定步發拳,足與地面摩擦力為零。拳質量為m,前擊時的運動速度為v;除拳之外的人體質量為M,且集中在軀幹部,軀幹部的速度為Vo一拳向前爆發擊出,根據動量守恆定律,有O=MV+mv,即MV=-mvo可看到:負號表示拳的運動方向與身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拳向前運動,身體卻向後運動;人體質量是拳的幾倍,拳的速度就是人體速度的幾倍,因人體的質量遠遠大於拳的質量,所以,拳向前的速度遠遠大於人體的後移速度。一個發拳,我們只注意到“拳似流星”,卻忽視和沒有看清身體有個小小的後移,其實,拳頭的高速向前是身體小小的後移換來的, “剎車力”是身體小小的後移換來的。每一發力,拳似彈,身體並非“紋絲不動”。

“剎車力”現象非拳術發力特有,體育運動中也是司空見慣。如投擲標槍,標槍出手瞬間,前腳踩地制動,身體前行速度減少,標槍脫手時的速度遠遠大於手的速度,更是大於身體的速度。標槍未脫離手之前,它的速度與人體運動速度相同,如果標槍一直不脫手不離開身體,標槍就得不到遠遠大於身體運動速度、大於手運動的速度。標槍要獲得高速,身、手必須“剎住”,標槍必須與手分離獨自飛出。流星錘的速度遠遠大於刀槍劍棍的速度,是因為錘與手之間由柔軟的繩子連接,錘子可以與手與身分離獨自飛出。一鞭甩出,鞭尖的速度很大與空氣劇烈摩擦發出清脆聲響,這是動量傳遞到鞭尖時,鞭尖質量遠遠小於鞭子質量而獲得極大的速度。為提高拳速,發拳時拳雖然不能與手臂真正分離,但應儘可能地把身體“剎住”,“拳身分離”是要努力去做的。沒練過武術的常人,手臂像硬棒,手臂與身體不能“分開”,出拳僵硬拖泥帶水,帶出身體,拳、臂、身互相拉扯內耗,形不成“剎車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