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正當祖逖北伐的同時,中原的形勢也很有意思,當時匈奴劉聰與羯族石勒依然保持著半君臣半盟友的合作,但是石勒的獨立之勢已經昭然若揭,中原地區也被一分為二。劉琨在西部抵禦劉聰勢力,而祖逖北伐要面對的就是盤踞東部的石勒,其時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石勒的勢力範圍,相比而言,河南地區的形勢更為樂觀,祖逖北伐時河南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由漢人塢堡主佔據的,所謂塢堡主,就是以漢人豪強為核心的地方性武裝組織。

依據形勢的變化,塢堡主們一時接受晉政府的冊封,有時又會倒向石勒。因而祖逖北伐,首先得與這些塢堡主打好關係,盟友還是敵人,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祖逖要想收復河南,先要做的就是得在淮南安定下來,然後伺機而動。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祖逖並不太善於和這些塢堡主打交道,先後得罪了淮南塢堡主中勢力較大的張平和樊雅。而且老實說,祖逖雖然壯志凌雲,但軍事能力卻不是很強,因而跟這些漢人塢堡主打了將近兩年仗,最後才用計策反張平部下誘殺張平,又在桓宣的幫助下,逼降樊雅。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逖誘浮使取平,浮譎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晉書·桓宣列傳》:“(樊)雅與宣置酒結友,遣子隨(桓)宣詣(祖)逖。少日,雅便自詣逖,逖遣雅還撫其眾。雅僉謂前數罵辱,懼罪不敢降。雅復閉城自守。逖往攻之,復遣宣入說雅。雅即斬異己者,遂出降。”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正當祖逖北伐的同時,中原的形勢也很有意思,當時匈奴劉聰與羯族石勒依然保持著半君臣半盟友的合作,但是石勒的獨立之勢已經昭然若揭,中原地區也被一分為二。劉琨在西部抵禦劉聰勢力,而祖逖北伐要面對的就是盤踞東部的石勒,其時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石勒的勢力範圍,相比而言,河南地區的形勢更為樂觀,祖逖北伐時河南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由漢人塢堡主佔據的,所謂塢堡主,就是以漢人豪強為核心的地方性武裝組織。

依據形勢的變化,塢堡主們一時接受晉政府的冊封,有時又會倒向石勒。因而祖逖北伐,首先得與這些塢堡主打好關係,盟友還是敵人,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祖逖要想收復河南,先要做的就是得在淮南安定下來,然後伺機而動。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祖逖並不太善於和這些塢堡主打交道,先後得罪了淮南塢堡主中勢力較大的張平和樊雅。而且老實說,祖逖雖然壯志凌雲,但軍事能力卻不是很強,因而跟這些漢人塢堡主打了將近兩年仗,最後才用計策反張平部下誘殺張平,又在桓宣的幫助下,逼降樊雅。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逖誘浮使取平,浮譎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晉書·桓宣列傳》:“(樊)雅與宣置酒結友,遣子隨(桓)宣詣(祖)逖。少日,雅便自詣逖,逖遣雅還撫其眾。雅僉謂前數罵辱,懼罪不敢降。雅復閉城自守。逖往攻之,復遣宣入說雅。雅即斬異己者,遂出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塢堡模型

接著又拉又打收服了不少塢堡主,至此祖逖才在淮南站穩了腳跟。在征戰過程當中,桓宣的可謂功不可沒,不光幫助祖逖打下不服的塢堡主,而且在石勒派大軍攻打祖逖的時候,又是桓宣領兵救援,為祖逖解圍。可以說祖逖能在淮南建立北伐的橋頭堡,桓宣是出工出力的,祖逖也知道了桓宣軍事能力出眾,所以堅持留下他,幫助自己。

《晉書·桓宣列傳》:“逖留宣討諸未服,皆破之。”

當祖逖的北伐正如火如荼,似有光復中原機會的時候,他的好友劉琨,迎來了人生的終點。

第三部:他們都已老去

1.北望劉琨

翻檢劉琨在幷州的戰績,很是令人沮喪,敗多勝少,地盤也越丟越多,但劉琨的官職卻越來越高,建興三年(315年)西晉朝廷冊封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軍事,雖然三州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淪陷。

對西晉小朝廷來說,同在北方,挨的最近,又忠心的劉琨,簡直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劉琨的存在確實牽制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令小朝廷能多苟延殘喘一會兒。

建興四年(316年),接受任命後不久劉琨聯繫拓跋猗盧一起討伐劉聰。但拓跋猗盧卻在與劉琨達成約定後不久,就因為部落內亂而被殺死。拓跋猗盧之死對劉琨來說失去了一位抗擊匈奴的盟友,但也不全是壞消息。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正當祖逖北伐的同時,中原的形勢也很有意思,當時匈奴劉聰與羯族石勒依然保持著半君臣半盟友的合作,但是石勒的獨立之勢已經昭然若揭,中原地區也被一分為二。劉琨在西部抵禦劉聰勢力,而祖逖北伐要面對的就是盤踞東部的石勒,其時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石勒的勢力範圍,相比而言,河南地區的形勢更為樂觀,祖逖北伐時河南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由漢人塢堡主佔據的,所謂塢堡主,就是以漢人豪強為核心的地方性武裝組織。

依據形勢的變化,塢堡主們一時接受晉政府的冊封,有時又會倒向石勒。因而祖逖北伐,首先得與這些塢堡主打好關係,盟友還是敵人,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祖逖要想收復河南,先要做的就是得在淮南安定下來,然後伺機而動。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祖逖並不太善於和這些塢堡主打交道,先後得罪了淮南塢堡主中勢力較大的張平和樊雅。而且老實說,祖逖雖然壯志凌雲,但軍事能力卻不是很強,因而跟這些漢人塢堡主打了將近兩年仗,最後才用計策反張平部下誘殺張平,又在桓宣的幫助下,逼降樊雅。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逖誘浮使取平,浮譎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晉書·桓宣列傳》:“(樊)雅與宣置酒結友,遣子隨(桓)宣詣(祖)逖。少日,雅便自詣逖,逖遣雅還撫其眾。雅僉謂前數罵辱,懼罪不敢降。雅復閉城自守。逖往攻之,復遣宣入說雅。雅即斬異己者,遂出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塢堡模型

接著又拉又打收服了不少塢堡主,至此祖逖才在淮南站穩了腳跟。在征戰過程當中,桓宣的可謂功不可沒,不光幫助祖逖打下不服的塢堡主,而且在石勒派大軍攻打祖逖的時候,又是桓宣領兵救援,為祖逖解圍。可以說祖逖能在淮南建立北伐的橋頭堡,桓宣是出工出力的,祖逖也知道了桓宣軍事能力出眾,所以堅持留下他,幫助自己。

《晉書·桓宣列傳》:“逖留宣討諸未服,皆破之。”

當祖逖的北伐正如火如荼,似有光復中原機會的時候,他的好友劉琨,迎來了人生的終點。

第三部:他們都已老去

1.北望劉琨

翻檢劉琨在幷州的戰績,很是令人沮喪,敗多勝少,地盤也越丟越多,但劉琨的官職卻越來越高,建興三年(315年)西晉朝廷冊封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軍事,雖然三州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淪陷。

對西晉小朝廷來說,同在北方,挨的最近,又忠心的劉琨,簡直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劉琨的存在確實牽制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令小朝廷能多苟延殘喘一會兒。

建興四年(316年),接受任命後不久劉琨聯繫拓跋猗盧一起討伐劉聰。但拓跋猗盧卻在與劉琨達成約定後不久,就因為部落內亂而被殺死。拓跋猗盧之死對劉琨來說失去了一位抗擊匈奴的盟友,但也不全是壞消息。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送到拓跋猗盧那裡做人質的兒子劉遵趁亂跑了回來,不光自己回來,劉遵還帶回士兵三萬、牛羊馬十萬,一時間,劉琨勢力大振。雖然盟友死了,但是劉琨感覺自己實力比以前要強了。在盲目的自信下的,劉琨不聽勸告,決定獨自去進攻前來侵犯幷州的石勒,全軍盡出。卻由於冒敵輕進,中伏大敗,全軍覆沒,狼狽逃回。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琨子遵先質於盧,眾皆附之。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復振……琨不從,悉發其眾,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並土震駭。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復守。”

這次幷州是再也守不住了,接下來要去哪裡呢?雖然聽說琅琊王司馬睿已經在江東立足,但是劉琨無意南下他要留在北方,他要打敗劉聰、石勒,他要報仇雪恥,他要克復神州。這時素來欣賞劉琨的段氏鮮卑領袖段匹磾遣使送信,盛情邀請劉琨去自己治下的幽州。在經過激烈的思考之後,劉琨告別了幷州奔向了幽州,離開之前他回首最後一次看了這個他曾經奮鬥過十年的地方,十年之中他有過豪情萬丈也有過落荒而逃,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來到幽州後,段匹磾與劉琨結拜為兄弟。劉琨想要藉助段氏鮮卑的力量重整旗鼓,但他哪裡知道末日即將來臨。建武元年(317年),段氏鮮卑爆發了內鬥,段匹磾被弟弟段末杯擊敗逃走,劉琨的兒子劉群也被段末杯俘虜了。劉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段末杯讓他給劉琨寫密信邀請他共擊段匹磾,誰料密信被段匹磾截獲。段匹磾雖相信劉琨對此事是毫不知情的,但是弟弟段叔軍提醒他要小心謹慎,最終還是將劉琨下獄。

劉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間,遠近之人盡皆憤嘆。抓捕了劉琨之後,段匹磾卻不敢殺他只能把他拘禁起來,劉琨的威望太大了,他只能請示東晉朝廷如何處理,權臣王敦一直忌憚劉琨,儘管劉琨遠在幽州但是朝廷上有很多他的支持者,所以劉琨必須死。他派遣密使告訴段匹磾假傳詔令處死劉琨。

劉琨聽說王敦來使,便對兒子劉遵說:“處仲(王敦)派使者來卻不告訴我,這是要殺我呀。”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處仲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正當祖逖北伐的同時,中原的形勢也很有意思,當時匈奴劉聰與羯族石勒依然保持著半君臣半盟友的合作,但是石勒的獨立之勢已經昭然若揭,中原地區也被一分為二。劉琨在西部抵禦劉聰勢力,而祖逖北伐要面對的就是盤踞東部的石勒,其時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石勒的勢力範圍,相比而言,河南地區的形勢更為樂觀,祖逖北伐時河南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由漢人塢堡主佔據的,所謂塢堡主,就是以漢人豪強為核心的地方性武裝組織。

依據形勢的變化,塢堡主們一時接受晉政府的冊封,有時又會倒向石勒。因而祖逖北伐,首先得與這些塢堡主打好關係,盟友還是敵人,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祖逖要想收復河南,先要做的就是得在淮南安定下來,然後伺機而動。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祖逖並不太善於和這些塢堡主打交道,先後得罪了淮南塢堡主中勢力較大的張平和樊雅。而且老實說,祖逖雖然壯志凌雲,但軍事能力卻不是很強,因而跟這些漢人塢堡主打了將近兩年仗,最後才用計策反張平部下誘殺張平,又在桓宣的幫助下,逼降樊雅。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逖誘浮使取平,浮譎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晉書·桓宣列傳》:“(樊)雅與宣置酒結友,遣子隨(桓)宣詣(祖)逖。少日,雅便自詣逖,逖遣雅還撫其眾。雅僉謂前數罵辱,懼罪不敢降。雅復閉城自守。逖往攻之,復遣宣入說雅。雅即斬異己者,遂出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塢堡模型

接著又拉又打收服了不少塢堡主,至此祖逖才在淮南站穩了腳跟。在征戰過程當中,桓宣的可謂功不可沒,不光幫助祖逖打下不服的塢堡主,而且在石勒派大軍攻打祖逖的時候,又是桓宣領兵救援,為祖逖解圍。可以說祖逖能在淮南建立北伐的橋頭堡,桓宣是出工出力的,祖逖也知道了桓宣軍事能力出眾,所以堅持留下他,幫助自己。

《晉書·桓宣列傳》:“逖留宣討諸未服,皆破之。”

當祖逖的北伐正如火如荼,似有光復中原機會的時候,他的好友劉琨,迎來了人生的終點。

第三部:他們都已老去

1.北望劉琨

翻檢劉琨在幷州的戰績,很是令人沮喪,敗多勝少,地盤也越丟越多,但劉琨的官職卻越來越高,建興三年(315年)西晉朝廷冊封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軍事,雖然三州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淪陷。

對西晉小朝廷來說,同在北方,挨的最近,又忠心的劉琨,簡直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劉琨的存在確實牽制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令小朝廷能多苟延殘喘一會兒。

建興四年(316年),接受任命後不久劉琨聯繫拓跋猗盧一起討伐劉聰。但拓跋猗盧卻在與劉琨達成約定後不久,就因為部落內亂而被殺死。拓跋猗盧之死對劉琨來說失去了一位抗擊匈奴的盟友,但也不全是壞消息。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送到拓跋猗盧那裡做人質的兒子劉遵趁亂跑了回來,不光自己回來,劉遵還帶回士兵三萬、牛羊馬十萬,一時間,劉琨勢力大振。雖然盟友死了,但是劉琨感覺自己實力比以前要強了。在盲目的自信下的,劉琨不聽勸告,決定獨自去進攻前來侵犯幷州的石勒,全軍盡出。卻由於冒敵輕進,中伏大敗,全軍覆沒,狼狽逃回。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琨子遵先質於盧,眾皆附之。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復振……琨不從,悉發其眾,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並土震駭。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復守。”

這次幷州是再也守不住了,接下來要去哪裡呢?雖然聽說琅琊王司馬睿已經在江東立足,但是劉琨無意南下他要留在北方,他要打敗劉聰、石勒,他要報仇雪恥,他要克復神州。這時素來欣賞劉琨的段氏鮮卑領袖段匹磾遣使送信,盛情邀請劉琨去自己治下的幽州。在經過激烈的思考之後,劉琨告別了幷州奔向了幽州,離開之前他回首最後一次看了這個他曾經奮鬥過十年的地方,十年之中他有過豪情萬丈也有過落荒而逃,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來到幽州後,段匹磾與劉琨結拜為兄弟。劉琨想要藉助段氏鮮卑的力量重整旗鼓,但他哪裡知道末日即將來臨。建武元年(317年),段氏鮮卑爆發了內鬥,段匹磾被弟弟段末杯擊敗逃走,劉琨的兒子劉群也被段末杯俘虜了。劉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段末杯讓他給劉琨寫密信邀請他共擊段匹磾,誰料密信被段匹磾截獲。段匹磾雖相信劉琨對此事是毫不知情的,但是弟弟段叔軍提醒他要小心謹慎,最終還是將劉琨下獄。

劉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間,遠近之人盡皆憤嘆。抓捕了劉琨之後,段匹磾卻不敢殺他只能把他拘禁起來,劉琨的威望太大了,他只能請示東晉朝廷如何處理,權臣王敦一直忌憚劉琨,儘管劉琨遠在幽州但是朝廷上有很多他的支持者,所以劉琨必須死。他派遣密使告訴段匹磾假傳詔令處死劉琨。

劉琨聽說王敦來使,便對兒子劉遵說:“處仲(王敦)派使者來卻不告訴我,這是要殺我呀。”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處仲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真粉——桓溫

太興元年(318年)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稱奉皇帝詔旨將劉琨縊殺,子侄四人同時遇害。劉琨時年四十八歲。東晉因段匹磾勢力強大,還要依靠他討伐石勒,因此沒有弔祭劉琨。直到太興三年(320年),劉琨的從事中郎盧諶、崔悅等上表朝廷為劉琨鳴冤,太子中庶子溫嶠也上表附議。晉元帝才追贈劉琨為侍中、太尉,諡曰愍。

2.南望祖逖

劉琨死的時候,祖逖正在黃河地區與塢堡主陳川大戰。陳川曾經幫助祖逖圍攻樊雅,怎麼又會與祖逖反目成仇呢?祖逖太會籠絡人心了,當初,祖逖向陳川求援的時候,援軍當中有一個叫李頭的將軍,為祖逖作戰立下戰功。當時祖逖繳獲了一批駿馬,李頭很想要,但自己本來就是來幫忙的,怎麼好開口要人東西,祖逖卻一眼看穿了李頭的想法,將馬送給了他,還特別器重李頭。

這下可不得了,回去後李頭多次說起與祖逖並肩作戰的愉快經歷,還說如果能以祖逖為主,自己雖死無憾。這可觸怒到了陳川,在陳川看來,祖逖這種收買人心的做法,無疑會威脅自己的統治。陳川一氣之下砍了李頭,沒想到李頭的部下連夜出逃,投奔祖逖。陳川更加怒不可遏,出兵攻打祖逖,盟友關係就此破裂。

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等到太興二年(319年)的時候,陳川漸漸不是老練的祖逖的對手了,為了保全自己,陳川投靠了石勒,並請求派遣援軍。同年5月,石勒派遣石虎率軍5萬南下,援救陳川。當月,祖逖與石虎在開封附近展開激戰。關於這場戰爭的結果,說法不一,有說祖逖贏了,有說石虎贏了。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季龍大敗,收兵掠豫州,徙陳川還襄國”。

《晉書·石勒載記》:“平西將軍祖逖攻陳川於蓬關,石季龍救川,逖退屯樑國,季龍使揚武左伏肅攻之”。

綜合起來看,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石虎戰後掠豫州,祖逖退還樑國,應該是祖逖敗了,或者祖逖先小勝而大敗。但對祖逖來說,此戰並未傷筋動骨,戰後祖逖返回淮南,進行休整,與石虎的部下桃豹沿淮河對峙。

祖逖修整的時候,朝廷裡颳起妖風,鎮守荊州的權臣王敦有意起兵後,攻佔南京,遂派參軍聯絡各大士族門閥,暗示自己的意圖。祖逖知道後勃然變色,叫來王敦的使者瞋目厲聲大罵:“給我回去告訴阿黑(王敦小名),他怎麼敢如此大逆不道,他要是敢不要臉,我就率三千兵馬用長矛戳他的腳趕他回去!”

《世說新語·豪爽》:“卿語阿黑,何敢不遜,催攝面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正當祖逖北伐的同時,中原的形勢也很有意思,當時匈奴劉聰與羯族石勒依然保持著半君臣半盟友的合作,但是石勒的獨立之勢已經昭然若揭,中原地區也被一分為二。劉琨在西部抵禦劉聰勢力,而祖逖北伐要面對的就是盤踞東部的石勒,其時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石勒的勢力範圍,相比而言,河南地區的形勢更為樂觀,祖逖北伐時河南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由漢人塢堡主佔據的,所謂塢堡主,就是以漢人豪強為核心的地方性武裝組織。

依據形勢的變化,塢堡主們一時接受晉政府的冊封,有時又會倒向石勒。因而祖逖北伐,首先得與這些塢堡主打好關係,盟友還是敵人,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祖逖要想收復河南,先要做的就是得在淮南安定下來,然後伺機而動。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祖逖並不太善於和這些塢堡主打交道,先後得罪了淮南塢堡主中勢力較大的張平和樊雅。而且老實說,祖逖雖然壯志凌雲,但軍事能力卻不是很強,因而跟這些漢人塢堡主打了將近兩年仗,最後才用計策反張平部下誘殺張平,又在桓宣的幫助下,逼降樊雅。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逖誘浮使取平,浮譎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晉書·桓宣列傳》:“(樊)雅與宣置酒結友,遣子隨(桓)宣詣(祖)逖。少日,雅便自詣逖,逖遣雅還撫其眾。雅僉謂前數罵辱,懼罪不敢降。雅復閉城自守。逖往攻之,復遣宣入說雅。雅即斬異己者,遂出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塢堡模型

接著又拉又打收服了不少塢堡主,至此祖逖才在淮南站穩了腳跟。在征戰過程當中,桓宣的可謂功不可沒,不光幫助祖逖打下不服的塢堡主,而且在石勒派大軍攻打祖逖的時候,又是桓宣領兵救援,為祖逖解圍。可以說祖逖能在淮南建立北伐的橋頭堡,桓宣是出工出力的,祖逖也知道了桓宣軍事能力出眾,所以堅持留下他,幫助自己。

《晉書·桓宣列傳》:“逖留宣討諸未服,皆破之。”

當祖逖的北伐正如火如荼,似有光復中原機會的時候,他的好友劉琨,迎來了人生的終點。

第三部:他們都已老去

1.北望劉琨

翻檢劉琨在幷州的戰績,很是令人沮喪,敗多勝少,地盤也越丟越多,但劉琨的官職卻越來越高,建興三年(315年)西晉朝廷冊封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軍事,雖然三州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淪陷。

對西晉小朝廷來說,同在北方,挨的最近,又忠心的劉琨,簡直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劉琨的存在確實牽制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令小朝廷能多苟延殘喘一會兒。

建興四年(316年),接受任命後不久劉琨聯繫拓跋猗盧一起討伐劉聰。但拓跋猗盧卻在與劉琨達成約定後不久,就因為部落內亂而被殺死。拓跋猗盧之死對劉琨來說失去了一位抗擊匈奴的盟友,但也不全是壞消息。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送到拓跋猗盧那裡做人質的兒子劉遵趁亂跑了回來,不光自己回來,劉遵還帶回士兵三萬、牛羊馬十萬,一時間,劉琨勢力大振。雖然盟友死了,但是劉琨感覺自己實力比以前要強了。在盲目的自信下的,劉琨不聽勸告,決定獨自去進攻前來侵犯幷州的石勒,全軍盡出。卻由於冒敵輕進,中伏大敗,全軍覆沒,狼狽逃回。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琨子遵先質於盧,眾皆附之。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復振……琨不從,悉發其眾,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並土震駭。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復守。”

這次幷州是再也守不住了,接下來要去哪裡呢?雖然聽說琅琊王司馬睿已經在江東立足,但是劉琨無意南下他要留在北方,他要打敗劉聰、石勒,他要報仇雪恥,他要克復神州。這時素來欣賞劉琨的段氏鮮卑領袖段匹磾遣使送信,盛情邀請劉琨去自己治下的幽州。在經過激烈的思考之後,劉琨告別了幷州奔向了幽州,離開之前他回首最後一次看了這個他曾經奮鬥過十年的地方,十年之中他有過豪情萬丈也有過落荒而逃,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來到幽州後,段匹磾與劉琨結拜為兄弟。劉琨想要藉助段氏鮮卑的力量重整旗鼓,但他哪裡知道末日即將來臨。建武元年(317年),段氏鮮卑爆發了內鬥,段匹磾被弟弟段末杯擊敗逃走,劉琨的兒子劉群也被段末杯俘虜了。劉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段末杯讓他給劉琨寫密信邀請他共擊段匹磾,誰料密信被段匹磾截獲。段匹磾雖相信劉琨對此事是毫不知情的,但是弟弟段叔軍提醒他要小心謹慎,最終還是將劉琨下獄。

劉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間,遠近之人盡皆憤嘆。抓捕了劉琨之後,段匹磾卻不敢殺他只能把他拘禁起來,劉琨的威望太大了,他只能請示東晉朝廷如何處理,權臣王敦一直忌憚劉琨,儘管劉琨遠在幽州但是朝廷上有很多他的支持者,所以劉琨必須死。他派遣密使告訴段匹磾假傳詔令處死劉琨。

劉琨聽說王敦來使,便對兒子劉遵說:“處仲(王敦)派使者來卻不告訴我,這是要殺我呀。”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處仲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真粉——桓溫

太興元年(318年)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稱奉皇帝詔旨將劉琨縊殺,子侄四人同時遇害。劉琨時年四十八歲。東晉因段匹磾勢力強大,還要依靠他討伐石勒,因此沒有弔祭劉琨。直到太興三年(320年),劉琨的從事中郎盧諶、崔悅等上表朝廷為劉琨鳴冤,太子中庶子溫嶠也上表附議。晉元帝才追贈劉琨為侍中、太尉,諡曰愍。

2.南望祖逖

劉琨死的時候,祖逖正在黃河地區與塢堡主陳川大戰。陳川曾經幫助祖逖圍攻樊雅,怎麼又會與祖逖反目成仇呢?祖逖太會籠絡人心了,當初,祖逖向陳川求援的時候,援軍當中有一個叫李頭的將軍,為祖逖作戰立下戰功。當時祖逖繳獲了一批駿馬,李頭很想要,但自己本來就是來幫忙的,怎麼好開口要人東西,祖逖卻一眼看穿了李頭的想法,將馬送給了他,還特別器重李頭。

這下可不得了,回去後李頭多次說起與祖逖並肩作戰的愉快經歷,還說如果能以祖逖為主,自己雖死無憾。這可觸怒到了陳川,在陳川看來,祖逖這種收買人心的做法,無疑會威脅自己的統治。陳川一氣之下砍了李頭,沒想到李頭的部下連夜出逃,投奔祖逖。陳川更加怒不可遏,出兵攻打祖逖,盟友關係就此破裂。

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等到太興二年(319年)的時候,陳川漸漸不是老練的祖逖的對手了,為了保全自己,陳川投靠了石勒,並請求派遣援軍。同年5月,石勒派遣石虎率軍5萬南下,援救陳川。當月,祖逖與石虎在開封附近展開激戰。關於這場戰爭的結果,說法不一,有說祖逖贏了,有說石虎贏了。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季龍大敗,收兵掠豫州,徙陳川還襄國”。

《晉書·石勒載記》:“平西將軍祖逖攻陳川於蓬關,石季龍救川,逖退屯樑國,季龍使揚武左伏肅攻之”。

綜合起來看,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石虎戰後掠豫州,祖逖退還樑國,應該是祖逖敗了,或者祖逖先小勝而大敗。但對祖逖來說,此戰並未傷筋動骨,戰後祖逖返回淮南,進行休整,與石虎的部下桃豹沿淮河對峙。

祖逖修整的時候,朝廷裡颳起妖風,鎮守荊州的權臣王敦有意起兵後,攻佔南京,遂派參軍聯絡各大士族門閥,暗示自己的意圖。祖逖知道後勃然變色,叫來王敦的使者瞋目厲聲大罵:“給我回去告訴阿黑(王敦小名),他怎麼敢如此大逆不道,他要是敢不要臉,我就率三千兵馬用長矛戳他的腳趕他回去!”

《世說新語·豪爽》:“卿語阿黑,何敢不遜,催攝面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還活著的時候,始終對王敦有震懾力,王敦雖然是當時的第一權臣,但卻始終擁兵自重,害怕北伐,只敢為了琅琊王氏的權勢搞內鬥,從這點看祖逖不知道比王敦高到哪裡去了。

怒斥走王敦的使者後,修整完的祖逖決定繼續北伐。太興二年(319年)十月,祖逖率兵繼續北伐,和桃豹在蓬陂塢對峙。兩軍駐紮在同一個城池的兩個堡壘裡,相持四十多天,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的軍糧即將用光,估計敵軍的軍糧也快消耗得差不多了,祖逖又上演了一處妙計:祖逖用布袋裝滿土,調集兵士往自己的軍營裡運,就好像是在運米。另外,單獨安排幾個人停在道邊休息,在他們的擔子裡裝上真正的糧食,這是故意讓桃豹來搶的。不出所料,桃豹的士兵襲擊了落單者。之後桃豹果然中計,誤以為祖逖軍中草充足,萌生退意,無心堅守。然後,祖逖又派兵截擊桃豹的補給隊,搶到了大量軍糧。於是彈盡糧絕的桃豹只有帶人在夜幕掩護下逃走。

此戰是祖逖軍事生涯中最值得稱道的一役,後世以此認為祖逖軍事才能出眾,但這難免有拔高之嫌。從祖逖的一系列戰役經歷來看他的軍事能力不是很突出,但他竟然能夠成為北伐的領袖,定然有其獨特的能力。

這樣說吧,祖逖是一個很知變通的人,在進軍前期受挫之後,祖逖能夠很快的針對現實調整路線。前面說道,當時河南境內大大小小的塢堡主在祖逖到來之前,大多在名義上臣服於石勒,而祖逖到來之後他們就在晉朝和石勒之間搖擺。如果祖逖是一個死板的人,只知道國家大義,他應該要求這些塢堡主堅定表態——歸漢還是歸胡。但這對這些塢堡主來說卻是一道送命題,因為這些塢堡主中有很多人的孩子在石勒軍中當人質,如果過分糾結名分,必然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這方面,祖逖顯得很開明,允許他們在晉朝與石勒之間採取騎牆策略,並且還三五不時派出遊擊部隊假裝與他們開戰們,令這些塢堡主得以向石勒方面表示自己和祖逖沒什麼交情。當然,作為對祖逖的回報,他們也會刺探石勒的軍情,悄悄傳遞給祖逖。

祖逖能這麼做,是因為他從來不是拘泥形式的人。祖逖剛剛率部南渡京口的時候,經濟狀況特別緊張,吃穿用度都相當寒酸。但是有一天,王導和庾亮來拜訪他的時候,發現他穿的光鮮亮麗,住的也很豪華,就問他怎麼突然闊了,祖逖回答的態度十分平淡:昨天夜裡去秦淮河南,幹了一票。

《世說新語·任誕》:“祖車騎過江時,公私儉薄,無好服玩。王、庾諸公共就祖,忽見裘袍重疊,珍飾盈列。諸公怪問之,祖曰:昨夜復南塘一出。”

當然,打家劫舍的行為,許多並不是祖逖策劃的,但顯然祖逖對此心知肚明,從不阻攔,還默許、鼓勵。有時候,手下的人作案失手落入法網,祖逖還想辦法把他們從大牢裡撈出來。在祖逖看來清正廉潔的虛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實在在得到部下的擁戴,這樣他們才能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北伐。所以祖逖在河南能聽任塢堡主左右搖擺,絲毫不意外,因為他從來不喜歡那些虛頭巴腦。

太興三年(320年)6月,祖逖推鋒北進,進入河南境內,7月,石勒派遣精兵萬人南下,被祖逖擊敗。由於祖逖對塢堡主採取的成功策略,使得一年之內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被收復。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正當祖逖北伐的同時,中原的形勢也很有意思,當時匈奴劉聰與羯族石勒依然保持著半君臣半盟友的合作,但是石勒的獨立之勢已經昭然若揭,中原地區也被一分為二。劉琨在西部抵禦劉聰勢力,而祖逖北伐要面對的就是盤踞東部的石勒,其時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石勒的勢力範圍,相比而言,河南地區的形勢更為樂觀,祖逖北伐時河南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由漢人塢堡主佔據的,所謂塢堡主,就是以漢人豪強為核心的地方性武裝組織。

依據形勢的變化,塢堡主們一時接受晉政府的冊封,有時又會倒向石勒。因而祖逖北伐,首先得與這些塢堡主打好關係,盟友還是敵人,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祖逖要想收復河南,先要做的就是得在淮南安定下來,然後伺機而動。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祖逖並不太善於和這些塢堡主打交道,先後得罪了淮南塢堡主中勢力較大的張平和樊雅。而且老實說,祖逖雖然壯志凌雲,但軍事能力卻不是很強,因而跟這些漢人塢堡主打了將近兩年仗,最後才用計策反張平部下誘殺張平,又在桓宣的幫助下,逼降樊雅。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逖誘浮使取平,浮譎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晉書·桓宣列傳》:“(樊)雅與宣置酒結友,遣子隨(桓)宣詣(祖)逖。少日,雅便自詣逖,逖遣雅還撫其眾。雅僉謂前數罵辱,懼罪不敢降。雅復閉城自守。逖往攻之,復遣宣入說雅。雅即斬異己者,遂出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塢堡模型

接著又拉又打收服了不少塢堡主,至此祖逖才在淮南站穩了腳跟。在征戰過程當中,桓宣的可謂功不可沒,不光幫助祖逖打下不服的塢堡主,而且在石勒派大軍攻打祖逖的時候,又是桓宣領兵救援,為祖逖解圍。可以說祖逖能在淮南建立北伐的橋頭堡,桓宣是出工出力的,祖逖也知道了桓宣軍事能力出眾,所以堅持留下他,幫助自己。

《晉書·桓宣列傳》:“逖留宣討諸未服,皆破之。”

當祖逖的北伐正如火如荼,似有光復中原機會的時候,他的好友劉琨,迎來了人生的終點。

第三部:他們都已老去

1.北望劉琨

翻檢劉琨在幷州的戰績,很是令人沮喪,敗多勝少,地盤也越丟越多,但劉琨的官職卻越來越高,建興三年(315年)西晉朝廷冊封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軍事,雖然三州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淪陷。

對西晉小朝廷來說,同在北方,挨的最近,又忠心的劉琨,簡直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劉琨的存在確實牽制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令小朝廷能多苟延殘喘一會兒。

建興四年(316年),接受任命後不久劉琨聯繫拓跋猗盧一起討伐劉聰。但拓跋猗盧卻在與劉琨達成約定後不久,就因為部落內亂而被殺死。拓跋猗盧之死對劉琨來說失去了一位抗擊匈奴的盟友,但也不全是壞消息。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送到拓跋猗盧那裡做人質的兒子劉遵趁亂跑了回來,不光自己回來,劉遵還帶回士兵三萬、牛羊馬十萬,一時間,劉琨勢力大振。雖然盟友死了,但是劉琨感覺自己實力比以前要強了。在盲目的自信下的,劉琨不聽勸告,決定獨自去進攻前來侵犯幷州的石勒,全軍盡出。卻由於冒敵輕進,中伏大敗,全軍覆沒,狼狽逃回。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琨子遵先質於盧,眾皆附之。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復振……琨不從,悉發其眾,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並土震駭。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復守。”

這次幷州是再也守不住了,接下來要去哪裡呢?雖然聽說琅琊王司馬睿已經在江東立足,但是劉琨無意南下他要留在北方,他要打敗劉聰、石勒,他要報仇雪恥,他要克復神州。這時素來欣賞劉琨的段氏鮮卑領袖段匹磾遣使送信,盛情邀請劉琨去自己治下的幽州。在經過激烈的思考之後,劉琨告別了幷州奔向了幽州,離開之前他回首最後一次看了這個他曾經奮鬥過十年的地方,十年之中他有過豪情萬丈也有過落荒而逃,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來到幽州後,段匹磾與劉琨結拜為兄弟。劉琨想要藉助段氏鮮卑的力量重整旗鼓,但他哪裡知道末日即將來臨。建武元年(317年),段氏鮮卑爆發了內鬥,段匹磾被弟弟段末杯擊敗逃走,劉琨的兒子劉群也被段末杯俘虜了。劉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段末杯讓他給劉琨寫密信邀請他共擊段匹磾,誰料密信被段匹磾截獲。段匹磾雖相信劉琨對此事是毫不知情的,但是弟弟段叔軍提醒他要小心謹慎,最終還是將劉琨下獄。

劉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間,遠近之人盡皆憤嘆。抓捕了劉琨之後,段匹磾卻不敢殺他只能把他拘禁起來,劉琨的威望太大了,他只能請示東晉朝廷如何處理,權臣王敦一直忌憚劉琨,儘管劉琨遠在幽州但是朝廷上有很多他的支持者,所以劉琨必須死。他派遣密使告訴段匹磾假傳詔令處死劉琨。

劉琨聽說王敦來使,便對兒子劉遵說:“處仲(王敦)派使者來卻不告訴我,這是要殺我呀。”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處仲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真粉——桓溫

太興元年(318年)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稱奉皇帝詔旨將劉琨縊殺,子侄四人同時遇害。劉琨時年四十八歲。東晉因段匹磾勢力強大,還要依靠他討伐石勒,因此沒有弔祭劉琨。直到太興三年(320年),劉琨的從事中郎盧諶、崔悅等上表朝廷為劉琨鳴冤,太子中庶子溫嶠也上表附議。晉元帝才追贈劉琨為侍中、太尉,諡曰愍。

2.南望祖逖

劉琨死的時候,祖逖正在黃河地區與塢堡主陳川大戰。陳川曾經幫助祖逖圍攻樊雅,怎麼又會與祖逖反目成仇呢?祖逖太會籠絡人心了,當初,祖逖向陳川求援的時候,援軍當中有一個叫李頭的將軍,為祖逖作戰立下戰功。當時祖逖繳獲了一批駿馬,李頭很想要,但自己本來就是來幫忙的,怎麼好開口要人東西,祖逖卻一眼看穿了李頭的想法,將馬送給了他,還特別器重李頭。

這下可不得了,回去後李頭多次說起與祖逖並肩作戰的愉快經歷,還說如果能以祖逖為主,自己雖死無憾。這可觸怒到了陳川,在陳川看來,祖逖這種收買人心的做法,無疑會威脅自己的統治。陳川一氣之下砍了李頭,沒想到李頭的部下連夜出逃,投奔祖逖。陳川更加怒不可遏,出兵攻打祖逖,盟友關係就此破裂。

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等到太興二年(319年)的時候,陳川漸漸不是老練的祖逖的對手了,為了保全自己,陳川投靠了石勒,並請求派遣援軍。同年5月,石勒派遣石虎率軍5萬南下,援救陳川。當月,祖逖與石虎在開封附近展開激戰。關於這場戰爭的結果,說法不一,有說祖逖贏了,有說石虎贏了。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季龍大敗,收兵掠豫州,徙陳川還襄國”。

《晉書·石勒載記》:“平西將軍祖逖攻陳川於蓬關,石季龍救川,逖退屯樑國,季龍使揚武左伏肅攻之”。

綜合起來看,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石虎戰後掠豫州,祖逖退還樑國,應該是祖逖敗了,或者祖逖先小勝而大敗。但對祖逖來說,此戰並未傷筋動骨,戰後祖逖返回淮南,進行休整,與石虎的部下桃豹沿淮河對峙。

祖逖修整的時候,朝廷裡颳起妖風,鎮守荊州的權臣王敦有意起兵後,攻佔南京,遂派參軍聯絡各大士族門閥,暗示自己的意圖。祖逖知道後勃然變色,叫來王敦的使者瞋目厲聲大罵:“給我回去告訴阿黑(王敦小名),他怎麼敢如此大逆不道,他要是敢不要臉,我就率三千兵馬用長矛戳他的腳趕他回去!”

《世說新語·豪爽》:“卿語阿黑,何敢不遜,催攝面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還活著的時候,始終對王敦有震懾力,王敦雖然是當時的第一權臣,但卻始終擁兵自重,害怕北伐,只敢為了琅琊王氏的權勢搞內鬥,從這點看祖逖不知道比王敦高到哪裡去了。

怒斥走王敦的使者後,修整完的祖逖決定繼續北伐。太興二年(319年)十月,祖逖率兵繼續北伐,和桃豹在蓬陂塢對峙。兩軍駐紮在同一個城池的兩個堡壘裡,相持四十多天,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的軍糧即將用光,估計敵軍的軍糧也快消耗得差不多了,祖逖又上演了一處妙計:祖逖用布袋裝滿土,調集兵士往自己的軍營裡運,就好像是在運米。另外,單獨安排幾個人停在道邊休息,在他們的擔子裡裝上真正的糧食,這是故意讓桃豹來搶的。不出所料,桃豹的士兵襲擊了落單者。之後桃豹果然中計,誤以為祖逖軍中草充足,萌生退意,無心堅守。然後,祖逖又派兵截擊桃豹的補給隊,搶到了大量軍糧。於是彈盡糧絕的桃豹只有帶人在夜幕掩護下逃走。

此戰是祖逖軍事生涯中最值得稱道的一役,後世以此認為祖逖軍事才能出眾,但這難免有拔高之嫌。從祖逖的一系列戰役經歷來看他的軍事能力不是很突出,但他竟然能夠成為北伐的領袖,定然有其獨特的能力。

這樣說吧,祖逖是一個很知變通的人,在進軍前期受挫之後,祖逖能夠很快的針對現實調整路線。前面說道,當時河南境內大大小小的塢堡主在祖逖到來之前,大多在名義上臣服於石勒,而祖逖到來之後他們就在晉朝和石勒之間搖擺。如果祖逖是一個死板的人,只知道國家大義,他應該要求這些塢堡主堅定表態——歸漢還是歸胡。但這對這些塢堡主來說卻是一道送命題,因為這些塢堡主中有很多人的孩子在石勒軍中當人質,如果過分糾結名分,必然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這方面,祖逖顯得很開明,允許他們在晉朝與石勒之間採取騎牆策略,並且還三五不時派出遊擊部隊假裝與他們開戰們,令這些塢堡主得以向石勒方面表示自己和祖逖沒什麼交情。當然,作為對祖逖的回報,他們也會刺探石勒的軍情,悄悄傳遞給祖逖。

祖逖能這麼做,是因為他從來不是拘泥形式的人。祖逖剛剛率部南渡京口的時候,經濟狀況特別緊張,吃穿用度都相當寒酸。但是有一天,王導和庾亮來拜訪他的時候,發現他穿的光鮮亮麗,住的也很豪華,就問他怎麼突然闊了,祖逖回答的態度十分平淡:昨天夜裡去秦淮河南,幹了一票。

《世說新語·任誕》:“祖車騎過江時,公私儉薄,無好服玩。王、庾諸公共就祖,忽見裘袍重疊,珍飾盈列。諸公怪問之,祖曰:昨夜復南塘一出。”

當然,打家劫舍的行為,許多並不是祖逖策劃的,但顯然祖逖對此心知肚明,從不阻攔,還默許、鼓勵。有時候,手下的人作案失手落入法網,祖逖還想辦法把他們從大牢裡撈出來。在祖逖看來清正廉潔的虛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實在在得到部下的擁戴,這樣他們才能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北伐。所以祖逖在河南能聽任塢堡主左右搖擺,絲毫不意外,因為他從來不喜歡那些虛頭巴腦。

太興三年(320年)6月,祖逖推鋒北進,進入河南境內,7月,石勒派遣精兵萬人南下,被祖逖擊敗。由於祖逖對塢堡主採取的成功策略,使得一年之內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被收復。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祖逖進軍河南,軍勢愈發強盛。而此時的石勒也正要集中精力對抗前趙,所以一時之間也無力南下與祖逖爭鋒。為此石勒覺得跟祖逖打好關係很有必要,就命人在祖逖老家為祖逖母親修繕墳墓,又致信請求南北互市。祖逖沒有回信,這種事情一旦與石勒來往,建康朝廷那邊肯定又要唧唧咋咋。但前面說了,祖逖不是一個拘泥的人,所以雖然沒有回信,卻聽任雙方互市,為此收利十倍,兵馬日益強壯。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石勒不敢窺兵河南,使成皋縣修逖母墓,因與逖書,求通使交市,逖不報書,而聽互市,收利十倍,於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

輝煌就到此為止,太興四年(321年),晉元帝任命戴淵為徵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出鎮合肥。

祖逖認為戴淵雖有才望,卻無遠見卓識,而且自己辛苦收復河南,卻仍不得朝廷信任,心中甚為不快。何況,戴淵是江南本地人。在北方,他沒有故土,沒有先人的墳塋,也沒有失散或死難的親人和朋友。這樣的人對北伐歷來是最不熱衷。

祖逖的想法是對的,別看戴淵名頭唬人,但他此次北上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節制祖逖。司馬睿此舉是為了控制祖逖的兵力,進而震懾有不臣之心的王敦,因為他作為一個光桿司令對抗王敦無依無靠,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點用也沒有。儘管對朝廷的任命頗為不滿,但祖逖到底不是王敦,他還是接受了。

不久,祖逖又聽聞王敦跋扈,朝廷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的消息,擔心內亂爆發,北伐難成,以致憂憤成疾。祖逖雖患病,但仍圖進取。虎牢城北臨黃河,西接成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為了防備石勒南下,在人生的最後兩個月,祖逖全力以赴,調集人手,修繕虎牢城,意圖把這裡打造成將來抗擊石勒的軍事重鎮。

太興四年(321年)九月,虎牢城還未完工,卻有一顆妖星出現在豫州上空,當時有人預言,妖星出現預示著大將當死。祖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說:這是為我出現的吧。不久祖逖去世,豫州的百姓哭的如喪考妣,更有為祖逖立祠祭拜的。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先是,華譚、庾闡問術人戴洋,洋曰:"祖豫州九月當死。"初有妖星見於豫州之分,歷陽陳訓又謂人曰:"今年西北大將當死。"逖亦見星,曰:"為我矣!方平河北,而天欲殺我,此乃不祐國也。"

終章:正是魏晉亂世裡,風雲沉浮又一生

劉琨死了,祖逖也死了。簡單再說說他們的身後事吧,劉琨剛剛奔赴段氏鮮卑的時候,晉愍帝司馬鄴已經成為了劉聰的階下囚,為了王室不滅,北方的漢人有主心骨,劉琨敦促南方的司馬睿儘快繼位,以安定人心。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他特地派自己的內侄溫嶠南下建康送達《勸進表》,正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數年之後挽救了東晉王朝。

祖逖去世之後,朝廷任命他的弟弟祖約接掌其部眾。後趙趁機入侵河南,祖約才略不足,無法抵擋石勒的進攻,退據壽春,祖逖收復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終又被後趙攻陷。咸和二年(327年),蘇峻聯合祖約一起以誅殺庾亮為由,起兵反叛。兵敗逃亡,祖約率領宗族投奔石勒,為後趙石勒所誅,宗族夷滅。只有祖逖的小兒子祖道重,被祖逖故吏所救,後趙滅亡後復歸江南。

西晉的滅亡開啟了黑暗的三百年,而劉琨與祖逖就是這黑夜中劃過天空的兩顆流星,關於他倆的早年,《晉書》裡評價“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也許還是貼切的。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正當祖逖北伐的同時,中原的形勢也很有意思,當時匈奴劉聰與羯族石勒依然保持著半君臣半盟友的合作,但是石勒的獨立之勢已經昭然若揭,中原地區也被一分為二。劉琨在西部抵禦劉聰勢力,而祖逖北伐要面對的就是盤踞東部的石勒,其時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石勒的勢力範圍,相比而言,河南地區的形勢更為樂觀,祖逖北伐時河南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由漢人塢堡主佔據的,所謂塢堡主,就是以漢人豪強為核心的地方性武裝組織。

依據形勢的變化,塢堡主們一時接受晉政府的冊封,有時又會倒向石勒。因而祖逖北伐,首先得與這些塢堡主打好關係,盟友還是敵人,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祖逖要想收復河南,先要做的就是得在淮南安定下來,然後伺機而動。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祖逖並不太善於和這些塢堡主打交道,先後得罪了淮南塢堡主中勢力較大的張平和樊雅。而且老實說,祖逖雖然壯志凌雲,但軍事能力卻不是很強,因而跟這些漢人塢堡主打了將近兩年仗,最後才用計策反張平部下誘殺張平,又在桓宣的幫助下,逼降樊雅。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逖誘浮使取平,浮譎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晉書·桓宣列傳》:“(樊)雅與宣置酒結友,遣子隨(桓)宣詣(祖)逖。少日,雅便自詣逖,逖遣雅還撫其眾。雅僉謂前數罵辱,懼罪不敢降。雅復閉城自守。逖往攻之,復遣宣入說雅。雅即斬異己者,遂出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塢堡模型

接著又拉又打收服了不少塢堡主,至此祖逖才在淮南站穩了腳跟。在征戰過程當中,桓宣的可謂功不可沒,不光幫助祖逖打下不服的塢堡主,而且在石勒派大軍攻打祖逖的時候,又是桓宣領兵救援,為祖逖解圍。可以說祖逖能在淮南建立北伐的橋頭堡,桓宣是出工出力的,祖逖也知道了桓宣軍事能力出眾,所以堅持留下他,幫助自己。

《晉書·桓宣列傳》:“逖留宣討諸未服,皆破之。”

當祖逖的北伐正如火如荼,似有光復中原機會的時候,他的好友劉琨,迎來了人生的終點。

第三部:他們都已老去

1.北望劉琨

翻檢劉琨在幷州的戰績,很是令人沮喪,敗多勝少,地盤也越丟越多,但劉琨的官職卻越來越高,建興三年(315年)西晉朝廷冊封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軍事,雖然三州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淪陷。

對西晉小朝廷來說,同在北方,挨的最近,又忠心的劉琨,簡直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劉琨的存在確實牽制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令小朝廷能多苟延殘喘一會兒。

建興四年(316年),接受任命後不久劉琨聯繫拓跋猗盧一起討伐劉聰。但拓跋猗盧卻在與劉琨達成約定後不久,就因為部落內亂而被殺死。拓跋猗盧之死對劉琨來說失去了一位抗擊匈奴的盟友,但也不全是壞消息。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送到拓跋猗盧那裡做人質的兒子劉遵趁亂跑了回來,不光自己回來,劉遵還帶回士兵三萬、牛羊馬十萬,一時間,劉琨勢力大振。雖然盟友死了,但是劉琨感覺自己實力比以前要強了。在盲目的自信下的,劉琨不聽勸告,決定獨自去進攻前來侵犯幷州的石勒,全軍盡出。卻由於冒敵輕進,中伏大敗,全軍覆沒,狼狽逃回。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琨子遵先質於盧,眾皆附之。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復振……琨不從,悉發其眾,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並土震駭。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復守。”

這次幷州是再也守不住了,接下來要去哪裡呢?雖然聽說琅琊王司馬睿已經在江東立足,但是劉琨無意南下他要留在北方,他要打敗劉聰、石勒,他要報仇雪恥,他要克復神州。這時素來欣賞劉琨的段氏鮮卑領袖段匹磾遣使送信,盛情邀請劉琨去自己治下的幽州。在經過激烈的思考之後,劉琨告別了幷州奔向了幽州,離開之前他回首最後一次看了這個他曾經奮鬥過十年的地方,十年之中他有過豪情萬丈也有過落荒而逃,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來到幽州後,段匹磾與劉琨結拜為兄弟。劉琨想要藉助段氏鮮卑的力量重整旗鼓,但他哪裡知道末日即將來臨。建武元年(317年),段氏鮮卑爆發了內鬥,段匹磾被弟弟段末杯擊敗逃走,劉琨的兒子劉群也被段末杯俘虜了。劉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段末杯讓他給劉琨寫密信邀請他共擊段匹磾,誰料密信被段匹磾截獲。段匹磾雖相信劉琨對此事是毫不知情的,但是弟弟段叔軍提醒他要小心謹慎,最終還是將劉琨下獄。

劉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間,遠近之人盡皆憤嘆。抓捕了劉琨之後,段匹磾卻不敢殺他只能把他拘禁起來,劉琨的威望太大了,他只能請示東晉朝廷如何處理,權臣王敦一直忌憚劉琨,儘管劉琨遠在幽州但是朝廷上有很多他的支持者,所以劉琨必須死。他派遣密使告訴段匹磾假傳詔令處死劉琨。

劉琨聽說王敦來使,便對兒子劉遵說:“處仲(王敦)派使者來卻不告訴我,這是要殺我呀。”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處仲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真粉——桓溫

太興元年(318年)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稱奉皇帝詔旨將劉琨縊殺,子侄四人同時遇害。劉琨時年四十八歲。東晉因段匹磾勢力強大,還要依靠他討伐石勒,因此沒有弔祭劉琨。直到太興三年(320年),劉琨的從事中郎盧諶、崔悅等上表朝廷為劉琨鳴冤,太子中庶子溫嶠也上表附議。晉元帝才追贈劉琨為侍中、太尉,諡曰愍。

2.南望祖逖

劉琨死的時候,祖逖正在黃河地區與塢堡主陳川大戰。陳川曾經幫助祖逖圍攻樊雅,怎麼又會與祖逖反目成仇呢?祖逖太會籠絡人心了,當初,祖逖向陳川求援的時候,援軍當中有一個叫李頭的將軍,為祖逖作戰立下戰功。當時祖逖繳獲了一批駿馬,李頭很想要,但自己本來就是來幫忙的,怎麼好開口要人東西,祖逖卻一眼看穿了李頭的想法,將馬送給了他,還特別器重李頭。

這下可不得了,回去後李頭多次說起與祖逖並肩作戰的愉快經歷,還說如果能以祖逖為主,自己雖死無憾。這可觸怒到了陳川,在陳川看來,祖逖這種收買人心的做法,無疑會威脅自己的統治。陳川一氣之下砍了李頭,沒想到李頭的部下連夜出逃,投奔祖逖。陳川更加怒不可遏,出兵攻打祖逖,盟友關係就此破裂。

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等到太興二年(319年)的時候,陳川漸漸不是老練的祖逖的對手了,為了保全自己,陳川投靠了石勒,並請求派遣援軍。同年5月,石勒派遣石虎率軍5萬南下,援救陳川。當月,祖逖與石虎在開封附近展開激戰。關於這場戰爭的結果,說法不一,有說祖逖贏了,有說石虎贏了。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季龍大敗,收兵掠豫州,徙陳川還襄國”。

《晉書·石勒載記》:“平西將軍祖逖攻陳川於蓬關,石季龍救川,逖退屯樑國,季龍使揚武左伏肅攻之”。

綜合起來看,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石虎戰後掠豫州,祖逖退還樑國,應該是祖逖敗了,或者祖逖先小勝而大敗。但對祖逖來說,此戰並未傷筋動骨,戰後祖逖返回淮南,進行休整,與石虎的部下桃豹沿淮河對峙。

祖逖修整的時候,朝廷裡颳起妖風,鎮守荊州的權臣王敦有意起兵後,攻佔南京,遂派參軍聯絡各大士族門閥,暗示自己的意圖。祖逖知道後勃然變色,叫來王敦的使者瞋目厲聲大罵:“給我回去告訴阿黑(王敦小名),他怎麼敢如此大逆不道,他要是敢不要臉,我就率三千兵馬用長矛戳他的腳趕他回去!”

《世說新語·豪爽》:“卿語阿黑,何敢不遜,催攝面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還活著的時候,始終對王敦有震懾力,王敦雖然是當時的第一權臣,但卻始終擁兵自重,害怕北伐,只敢為了琅琊王氏的權勢搞內鬥,從這點看祖逖不知道比王敦高到哪裡去了。

怒斥走王敦的使者後,修整完的祖逖決定繼續北伐。太興二年(319年)十月,祖逖率兵繼續北伐,和桃豹在蓬陂塢對峙。兩軍駐紮在同一個城池的兩個堡壘裡,相持四十多天,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的軍糧即將用光,估計敵軍的軍糧也快消耗得差不多了,祖逖又上演了一處妙計:祖逖用布袋裝滿土,調集兵士往自己的軍營裡運,就好像是在運米。另外,單獨安排幾個人停在道邊休息,在他們的擔子裡裝上真正的糧食,這是故意讓桃豹來搶的。不出所料,桃豹的士兵襲擊了落單者。之後桃豹果然中計,誤以為祖逖軍中草充足,萌生退意,無心堅守。然後,祖逖又派兵截擊桃豹的補給隊,搶到了大量軍糧。於是彈盡糧絕的桃豹只有帶人在夜幕掩護下逃走。

此戰是祖逖軍事生涯中最值得稱道的一役,後世以此認為祖逖軍事才能出眾,但這難免有拔高之嫌。從祖逖的一系列戰役經歷來看他的軍事能力不是很突出,但他竟然能夠成為北伐的領袖,定然有其獨特的能力。

這樣說吧,祖逖是一個很知變通的人,在進軍前期受挫之後,祖逖能夠很快的針對現實調整路線。前面說道,當時河南境內大大小小的塢堡主在祖逖到來之前,大多在名義上臣服於石勒,而祖逖到來之後他們就在晉朝和石勒之間搖擺。如果祖逖是一個死板的人,只知道國家大義,他應該要求這些塢堡主堅定表態——歸漢還是歸胡。但這對這些塢堡主來說卻是一道送命題,因為這些塢堡主中有很多人的孩子在石勒軍中當人質,如果過分糾結名分,必然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這方面,祖逖顯得很開明,允許他們在晉朝與石勒之間採取騎牆策略,並且還三五不時派出遊擊部隊假裝與他們開戰們,令這些塢堡主得以向石勒方面表示自己和祖逖沒什麼交情。當然,作為對祖逖的回報,他們也會刺探石勒的軍情,悄悄傳遞給祖逖。

祖逖能這麼做,是因為他從來不是拘泥形式的人。祖逖剛剛率部南渡京口的時候,經濟狀況特別緊張,吃穿用度都相當寒酸。但是有一天,王導和庾亮來拜訪他的時候,發現他穿的光鮮亮麗,住的也很豪華,就問他怎麼突然闊了,祖逖回答的態度十分平淡:昨天夜裡去秦淮河南,幹了一票。

《世說新語·任誕》:“祖車騎過江時,公私儉薄,無好服玩。王、庾諸公共就祖,忽見裘袍重疊,珍飾盈列。諸公怪問之,祖曰:昨夜復南塘一出。”

當然,打家劫舍的行為,許多並不是祖逖策劃的,但顯然祖逖對此心知肚明,從不阻攔,還默許、鼓勵。有時候,手下的人作案失手落入法網,祖逖還想辦法把他們從大牢裡撈出來。在祖逖看來清正廉潔的虛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實在在得到部下的擁戴,這樣他們才能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北伐。所以祖逖在河南能聽任塢堡主左右搖擺,絲毫不意外,因為他從來不喜歡那些虛頭巴腦。

太興三年(320年)6月,祖逖推鋒北進,進入河南境內,7月,石勒派遣精兵萬人南下,被祖逖擊敗。由於祖逖對塢堡主採取的成功策略,使得一年之內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被收復。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祖逖進軍河南,軍勢愈發強盛。而此時的石勒也正要集中精力對抗前趙,所以一時之間也無力南下與祖逖爭鋒。為此石勒覺得跟祖逖打好關係很有必要,就命人在祖逖老家為祖逖母親修繕墳墓,又致信請求南北互市。祖逖沒有回信,這種事情一旦與石勒來往,建康朝廷那邊肯定又要唧唧咋咋。但前面說了,祖逖不是一個拘泥的人,所以雖然沒有回信,卻聽任雙方互市,為此收利十倍,兵馬日益強壯。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石勒不敢窺兵河南,使成皋縣修逖母墓,因與逖書,求通使交市,逖不報書,而聽互市,收利十倍,於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

輝煌就到此為止,太興四年(321年),晉元帝任命戴淵為徵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出鎮合肥。

祖逖認為戴淵雖有才望,卻無遠見卓識,而且自己辛苦收復河南,卻仍不得朝廷信任,心中甚為不快。何況,戴淵是江南本地人。在北方,他沒有故土,沒有先人的墳塋,也沒有失散或死難的親人和朋友。這樣的人對北伐歷來是最不熱衷。

祖逖的想法是對的,別看戴淵名頭唬人,但他此次北上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節制祖逖。司馬睿此舉是為了控制祖逖的兵力,進而震懾有不臣之心的王敦,因為他作為一個光桿司令對抗王敦無依無靠,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點用也沒有。儘管對朝廷的任命頗為不滿,但祖逖到底不是王敦,他還是接受了。

不久,祖逖又聽聞王敦跋扈,朝廷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的消息,擔心內亂爆發,北伐難成,以致憂憤成疾。祖逖雖患病,但仍圖進取。虎牢城北臨黃河,西接成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為了防備石勒南下,在人生的最後兩個月,祖逖全力以赴,調集人手,修繕虎牢城,意圖把這裡打造成將來抗擊石勒的軍事重鎮。

太興四年(321年)九月,虎牢城還未完工,卻有一顆妖星出現在豫州上空,當時有人預言,妖星出現預示著大將當死。祖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說:這是為我出現的吧。不久祖逖去世,豫州的百姓哭的如喪考妣,更有為祖逖立祠祭拜的。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先是,華譚、庾闡問術人戴洋,洋曰:"祖豫州九月當死。"初有妖星見於豫州之分,歷陽陳訓又謂人曰:"今年西北大將當死。"逖亦見星,曰:"為我矣!方平河北,而天欲殺我,此乃不祐國也。"

終章:正是魏晉亂世裡,風雲沉浮又一生

劉琨死了,祖逖也死了。簡單再說說他們的身後事吧,劉琨剛剛奔赴段氏鮮卑的時候,晉愍帝司馬鄴已經成為了劉聰的階下囚,為了王室不滅,北方的漢人有主心骨,劉琨敦促南方的司馬睿儘快繼位,以安定人心。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他特地派自己的內侄溫嶠南下建康送達《勸進表》,正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數年之後挽救了東晉王朝。

祖逖去世之後,朝廷任命他的弟弟祖約接掌其部眾。後趙趁機入侵河南,祖約才略不足,無法抵擋石勒的進攻,退據壽春,祖逖收復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終又被後趙攻陷。咸和二年(327年),蘇峻聯合祖約一起以誅殺庾亮為由,起兵反叛。兵敗逃亡,祖約率領宗族投奔石勒,為後趙石勒所誅,宗族夷滅。只有祖逖的小兒子祖道重,被祖逖故吏所救,後趙滅亡後復歸江南。

西晉的滅亡開啟了黑暗的三百年,而劉琨與祖逖就是這黑夜中劃過天空的兩顆流星,關於他倆的早年,《晉書》裡評價“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也許還是貼切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至於他們的後半生,想來想去還是隻有《晉書》中的評語最為公允:西晉滅亡,神州陸沉,君主失權,五胡肆虐中原,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時刻,放蕩的子弟更易性情,各展其才,共騁英氣,遇時運艱難而慷慨激昂,因世間大亂而驅馳天下,全力拯救危難,頂疾風而顯示出強勁之力,自勵忠貞的操守,如寒鬆立節,都能到達三公之位,成名於一時。古人云:亂世識忠良。說的就是他們啊!上天不佑晉朝,將起戰事,劉琨區區一人,單獨抵禦胡人精銳,推心置腹的聯合異族,竟然身死囹圄,令人心痛!祖逖功業中興,收復九州的半數之地,而災星竟然在他身上應驗,北伐徒然無功,令人痛惜!劉琨雄才大略,臨危受命;祖逖性格剛烈,胸懷大志。可惜,可惜呀!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史臣曰:及金行中毀,乾維失統,三後流亡,遞縈居彘之禍,六戎橫噬,交肆長蛇之毒,於是素絲改色,跅弛易情,各運奇才,並騰英氣,遇時屯而感激,因世亂以驅馳,陳力危邦,犯疾風而表勁,勵其貞操,契寒鬆而立節,鹹能自致三鉉,成名一時。古人有言曰:"世亂識忠良。"益斯之謂矣。天不祚晉,方啟戎心,越石區區,獨御鯨鯢之銳,推心異類,竟終幽圄,痛哉!士稚葉跡中興,克復九州之半,而災星告釁,笠轂徒招,惜矣!

贊曰:越石才雄,臨危效忠,枕戈長息,投袂徼功,崎嶇汾晉,契闊獯戎。見欺段氏,于嗟道窮!祖生烈烈,夙懷奇節。扣楫中流,誓清凶孽。鄰醜景附,遺萌載悅。天妖是徵,國恥奚雪!

劉琨死前曾留有一首絕命詩句,詩的最後一句正是他和祖逖一生的寫照: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參考資料:《晉書》、《資治通鑑》、《世說新語》、《祖逖北伐及其失敗原因淺析》(朱成文)、《晉史筆記:祖逖與劉琨》(凹凸天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士——論劉琨的悲劇命運》(劉敏、歐縻)、《五霸崗上,聞雞起舞:祖逖》(呂輕侯)、《他們都曾少年,他們都已老去——正是魏晉亂世裡,風雲沉浮又一生》(房昊、雲瀾)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好文推薦☆

一個嚴肅的問題:印度的疾病與醫療發展史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江浙滬曾經的老大揚州,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檀弓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菜根譚》

第一部:他們都曾年少

太康十年(289年),大亂的前夜,凌晨四點的洛陽還處在熟睡當中,公雞卻不知道抽什麼風突然打鳴了,按照當時的說法,公雞半夜打鳴是不祥之兆。然而年輕的主簿祖逖卻踢醒同榻而眠的另一位主簿劉琨,並且告訴他“此非惡聲也”,說完就拉著劉琨起來晨練。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聞雞起舞

1.貪亂之輩

二人晨練的時候,偶爾也會討論對時局的看法,當時的時局已經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了,在兩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看來這正是上天賜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啊!此時的祖逖二十四歲,劉琨比他還要小五歲,因此老練一些的祖逖激動地對劉琨說道:如果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的話,希望我倆不要捱得太近,以免爭鋒。

《晉書·劉琨祖逖傳》:“若四海鼎沸,豪傑並起,吾與足下當相避於中原耳。”

祖逖的話,曾被後人視作是想幹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但唐人卻在《晉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雖說晉朝未來的皇帝是傻子,但當時“太康盛世”的餘暉仍在,天下還算安定,八王之亂連一王都還沒出來,這種情況下,你祖逖光是聞雞起舞就已經想到以後要割據一方了,這不是盼著天下大亂了,所以說祖逖這個人啊,早年也是個貪亂之輩。

《晉書·劉琨祖逖傳》:“聞雞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艱,原其素懷,抑為貪亂者矣。”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西晉時人口遷移趨勢

祖逖貪亂,自是有他的原因的,西晉末期世家大族對國家的把持已經很深了,雖然還不至像東晉南朝那樣“平流進取,坐至公卿”,但普通人想往上爬卻已經是很難的了。祖逖是范陽祖氏,今天算是河北人,家族“世吏二千石”,也算是士族階級,不然他也不可能二十多歲就做到司州(州治洛陽,西晉首都)主簿,但相比賈充、荀勖、何曾、石苞這些大家族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有他們的家族在上面壓著,祖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在體制內混,怕是永無出頭之日了。貪亂不是沒有理由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賈充

不過說歸這麼說,無權無勢的祖逖在當時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只好繼續在體制混著,這一混就是十年,這期間祖逖好像消失了一樣,史書中對這十年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直到八王之亂的高潮,祖逖才又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來。

2.佻巧之徒

相比之下,早年被祖逖叫起來起舞的劉琨就大不一樣了,這十年間劉琨混的是風生水起。劉琨也是中山靖王之後(中山靖王的後人還真多),雖然到西晉的時候已經不是皇親國戚了,但憑藉祖上的聲名,入仕的門票還是有的,從劉琨肯與祖逖聞雞起舞來看,劉琨也是有大抱負的,只是相比於祖逖的踏踏實實,這哥們不太走正道。祖逖小時候不愛學習,“年十四五猶未知書”;劉琨文化水平就很高,“文詠頗為當時所許”。

皇后賈南風的親侄子兼親外甥賈謐喜歡風花雪月,為了能通過賈謐搭上賈南風的大腿,當時的西晉首富石崇特地組建了一個名叫“二十四友”的文學沙龍,地址就設在石崇的大別野“金谷園”裡面,這個組織的成員有吳中名士陸機和陸雲兄弟、大美男潘安、“洛陽紙貴”的大才子左思,以及劉琨和他的兄長劉輿。而這個表面上陽春白雪的“二十四友”,唯一目的就是巴結吹捧賈謐等權貴,實際上是一個功利性極強的政治投機集團。文采高是一件好事,但劉琨卻為了出人頭地,不惜拋棄讀書人的節操,折節事人,後世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而到了劉琨這,還要啥腰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的行為雖然為當時的名士所不齒,但對劉琨來說只要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夠了。憑藉這層關係,劉琨的官職也在蹭蹭上升。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太尉高密王泰闢(劉琨)為掾,頻遷著作郎、太學博士、尚書郎。”

劉琨不遺餘力的巴結使得自己在官場之中立於不敗之地,哪怕後來賈南風倒臺,他又傍上了執政的趙王司馬倫,等到司馬倫篡位之後,劉琨已經做到了太子詹事。劉琨的種種行為,簡直拋棄了讀書人的節操,乃至唐朝的史官忿忿不平的罵他是個佻巧之徒。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飛纓賈謐之館,借箸馬倫之幕,當於是日,實佻巧之徒歟!”

3.八王之亂

就在劉琨即將要走上人生巔峰前,一切都隨著司馬倫的倒臺而結束了。永寧元年(301年)司馬倫倒臺,齊王司馬囧輔政,革除逆黨,劉琨曾經附逆司馬倫,按理來說應該是消滅對象,但是齊王竟然既往不咎,除了書上給的理由“以其父兄皆有當世之望,故特宥(特赦)之”之外,或許還與一個人有關。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祖逖)闢齊王冏大司馬掾”。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當時也在齊王手上當差,也許他還沒忘記這個老友吧。祖大哥這次出場距離上次已經十年了,他這次重出江湖就是為了短暫參加八王之亂的。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這就要說到祖逖在八王之亂中加入的陣營了。按照封建史家的價值標準,祖逖始終都站在“大義”的一方,所謂的“大義”就是還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有齊王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反方當然就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一派了,這派先後有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等人。

祖逖開始當然是站在“大義”這一邊的了,但不知道祖大哥是不是天生克主,司馬囧和司馬乂先後敗亡,最後掌權的實力派中全是不把皇帝當回事的王爺們了。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祖逖參加了東海王司馬越挾持晉惠帝北伐的軍事行動,即蕩陰之戰。這場戰爭以司馬越的失敗而告終,而此戰也是祖逖在中原的最後一次登場,敗戰之後祖逖就辭官回家了,無論朝廷的掌權者怎麼邀請,祖逖就是一句,老子不幹!

祖逖的堅辭不就,是因為他看清了西晉藥丸。幾年之後,祖逖在一次與琅琊王司馬睿的談話中表達了自己對當年時局的看法。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爭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當然不只是藩王爭權導致的,它自與西晉的政治制度有很深的關係。但是祖逖有一點看的沒錯,只要這些爭權奪利的藩王還在,那國家的這盤殘局誰也收拾不了,要想挽救國家,只有跳到體制外去想辦法,所以想明白這點的祖逖就回家憋大招去了。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而劉琨卻沒有想明白這點,又或許是他在體制內待的太久了,已經跳不出去了。劉琨在八王之間跳來跳去,最後選擇加入東海王司馬越的陣營。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司馬越委任劉琨為幷州刺史,接到命令的劉琨趕赴晉陽(幷州州治)上任。雖然此時的西晉已經日薄西山,但是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不知道的是,他們將迎來屬於他們的時代。

第二部:他們都豪情萬丈

1.國破山河在

劉琨是來給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擦屁股的,西晉內亂這幾年,北方匈奴趁機做大,建立匈奴漢國,幷州恰好就與匈奴政權挨著,首當其衝。司馬騰曾多次與漢國皇帝劉淵交手,結果幷州絕大部分領土落入劉淵之手,加之此時又爆發饑荒,司馬騰只能狼狽逃離幷州,只是因為他是司馬越的弟弟所以不僅沒受處罰,相反還升了官。

《資治通鑑·卷八十六》:“以東燕王(司馬)騰為車騎將軍、都督鄴城諸軍事,鎮鄴”。

雖然司馬騰跑了,但幷州也不能放棄啊,所以司馬越這才匆匆任命劉琨為幷州刺史。幷州刺史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不過我們的劉此時上任後首先要做的可不是發號施令,而是先得想辦法到達幷州州治晉陽,幷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落到劉淵手裡,劉琨從洛陽出發要到達晉陽得經過一大片敵佔區,出發的時候司馬越也沒有給他人馬,意思就是告訴劉琨你能不能到晉陽就看你自己造化了,所幸劉琨自己招募了一千人啟程赴任。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出發伊始還是一派富家公子做派,去晉陽的途中,道路崎嶇,十分不好走,為此劉琨還寫了一首《扶風歌》來抱怨道路的艱辛。但等他走到壺口(今山西長治)的時候,他不再怨天尤人了,也收起了無病呻吟,那個紈絝子弟的劉琨消失不見了。至於這麼大轉變的原因,用劉琨自己的話來說,是他一路之上看到了人間地獄,他沒想到國家竟然已經敗亡到這等地步,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到處兵連禍結,災民流離失所,十室難存一二,屍骨盈野,哀嚎不絕於耳,苟延殘喘的人生不如死,幾乎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胡人漫山遍野,動不動就擄掠打劫。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絕於路。及其在者,鬻賣妻子,生相捐棄,死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傷和氣。群胡數萬,周匝四山,動足遇掠,開目睹寇。”

國破山河危的現實強烈衝擊到了劉琨,劉琨想到多年前祖逖對他說過的話,現在就是“四海鼎沸,豪傑並起”之時,而他劉琨要做的就是扶大廈於將傾。想到這,劉琨擦乾眼淚堅定地向晉陽出發,在擊敗了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阻截部隊之後,劉琨趁勢進駐晉陽。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抵達晉陽

晉陽本來是幷州的州治,是整個幷州的繁華所在,可是到達晉陽後劉琨才發現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惡劣。經過多年的混戰晉陽城早已殘破不堪,前刺史司馬騰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大量居民,整個晉陽當時已經是一座空城,用劉琨自己的話說就是“府寺焚燬,殭屍蔽地,其有存者,飢羸無復人色,荊棘成林,豺狼滿道。”

但劉琨現在可沒有時間去傷感了,匈奴劉淵距離晉陽當時只有三百里,隨時可能來犯,劉琨當時的首要工作就是加固晉陽的城防,為此他帶人清除斷垣殘壁,招攬僅存的百姓開始了重建工作,劉琨的工作卓有成效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甚至還有了餘力來重建晉陽城,新的城池周長二十七裡,比老城大得多。

劉琨的成功令劉淵懊惱不已,他後悔當初為什麼沒重視劉琨反而讓他現在成了氣候,永嘉元年(307年)劉淵派遣數萬大軍包圍晉陽,企圖一舉消滅劉琨,劉琨一面死守晉陽,一邊修書請求援軍,但援軍一直沒到,無計可施的劉琨在一個夜晚登上城樓,留下了“吹笳退敵”的傳說。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在晉陽,常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匈奴退走了,但他們還會再來,下一次還能胡茄退敵嗎?自己的力量不足劉琨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幫手,當時劉琨周圍能與匈奴抗衡的就只有拓跋鮮卑了,為此劉琨不惜與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為兄弟,相約共襄王室。劉琨的想法是以胡制胡,並且這個策略還是蠻成功的,幾年之間匈奴不敢侵犯晉陽。

永嘉六年(312年),在局勢緊張的關頭,劉琨竟然為了一個音樂家而處死了大將令狐盛。因為這令狐盛的兒子令狐泥叛逃到匈奴漢國並帶去了幷州的情報,當時劉淵已死,兒子劉聰繼承了帝位。劉聰抓住機會率軍撲來,晉陽失陷,劉琨的父母被殺,劉琨倉皇出逃,但匈奴騎兵緊追不捨,好在拓跋猗盧伸出援手,打退了劉聰。劉琨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催促拓跋猗盧繼續進軍,只是拓跋鮮卑沒有聽他的。不過經此一役後,晉陽是收不回來了,劉琨只能退守小城陽邑(山西陽曲)。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劉琨自營門步入拜謝,固請進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儘管敗了,但劉琨依然是北方抗胡武裝的中流砥柱。當時劉琨和幽州刺史王浚是西晉在北方僅存的武裝力量(涼州張軌不計的話),但王浚早有不臣之心,所以只有劉琨還在晉朝忠義的大旗之下。

2.東南望神州

劉琨丟掉晉陽的同時,祖逖終於又出場了。只是這次出場不是力挽狂瀾,而是為了逃跑。祖逖當年辭職的時候就知道西晉藥丸了,但沒想到完的這麼快,永嘉五年(311年),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憂懼而死,其率領的西晉最後一支大軍也被趕來的匈奴漢國大將石勒消滅殆盡。不久洛陽陷落,西晉中央政府也從洛陽逃到了長安,皇帝也從晉懷帝換成了晉愍帝(感受感受皇帝這諡號),但帝國風雨飄搖的局面還是沒變。祖逖的老家在河北,那裡正是胡人肆虐的地方,為了保護族人的安全,祖逖決定帶領族人、鄉鄰加入流民大軍,南下避難。

南逃的道路異常艱苦,飢餓、瘟疫也一直纏繞著祖逖的部隊。如果讓劉琨來率領族人南渡,想必這位公子哥會受不了,劉琨不怕與胡人爭鋒,但卻受不了南逃路上生活條件的惡劣。但祖逖恰恰是能適應這種環境的人,祖逖是士族,有自己的專車,但是他把自己的車讓給老弱病殘,自己跟隨流民徒步前行,還把自己的藥物和糧食都拿出來和大家共用,不搞特殊。

這倒不是祖逖的作秀,他是天生如此,十四五歲的時候每次到家裡莊園裡溜達,看到生活窘迫的佃客、鄉鄰,祖逖就會開倉放糧放布,一點兒都不心疼,並且會與大夥打成一片,天生就是領袖型人物。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有了從前的名聲,加上逃亡路上如此親民的做派,祖逖一開始就是這支隊伍的領袖、靈魂。並且由於祖逖頭腦靈活,有出色的交際才能和組織才能,慢慢的,跟在他身後的隊伍越來越長。流民的生活極其艱苦,除了生活條件低之外,還要時刻提防胡人的追兵和其他流民隊伍的劫掠,所以在南下的過程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流民實際上都變成了士兵。而祖逖就是這支軍隊的將軍。

歷經千辛萬苦,祖逖的隊伍終於到達南方,駐紮在京口(江蘇鎮江)。祖逖自南渡以後就一直懷著克復中原的大志,而要想進行北伐就必須取得當時江東名義上的最高領導琅琊王司馬睿的支持,所以祖逖滿懷信心的去找司馬睿表示:希望大王(司馬睿還未稱帝)能任命自己為統帥,只要舉兵北伐,四方豪傑一定會聚集麾下,那樣一定可以振復中原。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大王誠能發威命將,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但司馬睿沒有答應他,只是給了祖逖千人給養和三千匹布,外加一個空頭豫州刺史,而沒有派一兵一卒。後世認為這是司馬睿無意北伐,只是在敷衍祖逖而已。其實未必,老實說司馬睿給予祖逖的物資已經是能拿出的的極限了,要知道當時的東晉(這裡提前稱呼司馬睿政權為東晉)剛剛南渡,財政狀況十分堪憂。連司馬睿的府庫裡也只有布“數四千匹”,能給祖逖三千不少了。

《晉書·食貨志》:“元后渡江,軍事草創,蠻陬賧布,不有恆準,中府所儲,數四千匹。於時石勒勇銳,挻亂淮南,帝懼其侵逼,甚患之,乃詔方鎮雲,有斬石勒首者,賞布千匹雲。”

連斬殺石勒這樣的大功勞才賞布千匹,怎麼能說對祖逖小氣呢。這裡還有一段小插曲,說明司馬睿應該不會存心阻礙祖逖北伐的。當初祖逖率領流民南下的時候,司馬睿剛在琅琊王氏的王導、王敦兄弟的支持下在建康(江蘇南京)搭建了一個草臺班子,按照慣例,司馬睿是不允許大股流民過江的,因為短時間湧入大批流民,對建康朝廷來說不是一件好控制的事情。

但祖逖還沒過江的時候,司馬睿就任命祖逖為徐州刺史,讓他渡江駐紮到京口,司馬睿為什麼允許祖逖渡江,也許范陽祖氏是“北州舊姓”,司馬睿覺得可以信任;也許司馬睿比較欣賞祖逖。

祖逖北伐,司馬睿之所以沒給一兵一卒,不是說不想給,實則是司馬睿自己也無兵可用,當時江南的兵馬除了王敦這樣的北來大族掌握的大軍之外,就是吳中士族手下的部曲了,只是這兩種軍事力量,司馬睿都掌握不了,司馬睿也只是一個光桿司令。

3.中流擊楫與枕戈待旦

祖逖應當是知道這一情況的,所以後來對司馬睿還是很尊敬的,不像王敦那樣對晉元帝輕蔑。朝廷沒有兵,祖逖不在乎,反正自己請示朝廷只是想要個合法出兵的理由,現在朝廷沒反對,那就出兵吧。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就這樣,建興元年(313年),祖逖率領本部數百兵丁重新渡江北上。當時的長江比今天的江面要寬闊很多,船行到江心的時候,祖逖拍打船楫說下了那句千載名言:祖逖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讓我像這滾滾江水一樣。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眾皆慨嘆。

當聽到祖逖北上的消息,劉琨異常激動,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我枕戈待旦,志在制服叛逆,經常怕祖生趕在我前面。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雖然豪情萬丈,但祖逖並不會輕浮冒進。祖逖深知自己缺兵少將,又無兵器,貿然開戰,只怕會死的很慘。所以渡江之後,祖逖率部屯駐在江陰(今江蘇宿遷),招兵買馬,鑄造兵器,操練士兵。這一待就是三年,建興四年(316年),祖逖帶著兩千人馬北上,向淮南挺近。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正當祖逖北伐的同時,中原的形勢也很有意思,當時匈奴劉聰與羯族石勒依然保持著半君臣半盟友的合作,但是石勒的獨立之勢已經昭然若揭,中原地區也被一分為二。劉琨在西部抵禦劉聰勢力,而祖逖北伐要面對的就是盤踞東部的石勒,其時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成為石勒的勢力範圍,相比而言,河南地區的形勢更為樂觀,祖逖北伐時河南大部分地區仍然是由漢人塢堡主佔據的,所謂塢堡主,就是以漢人豪強為核心的地方性武裝組織。

依據形勢的變化,塢堡主們一時接受晉政府的冊封,有時又會倒向石勒。因而祖逖北伐,首先得與這些塢堡主打好關係,盟友還是敵人,有時就在一念之間。祖逖要想收復河南,先要做的就是得在淮南安定下來,然後伺機而動。不過剛剛開始的時候,祖逖並不太善於和這些塢堡主打交道,先後得罪了淮南塢堡主中勢力較大的張平和樊雅。而且老實說,祖逖雖然壯志凌雲,但軍事能力卻不是很強,因而跟這些漢人塢堡主打了將近兩年仗,最後才用計策反張平部下誘殺張平,又在桓宣的幫助下,逼降樊雅。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逖誘浮使取平,浮譎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晉書·桓宣列傳》:“(樊)雅與宣置酒結友,遣子隨(桓)宣詣(祖)逖。少日,雅便自詣逖,逖遣雅還撫其眾。雅僉謂前數罵辱,懼罪不敢降。雅復閉城自守。逖往攻之,復遣宣入說雅。雅即斬異己者,遂出降。”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塢堡模型

接著又拉又打收服了不少塢堡主,至此祖逖才在淮南站穩了腳跟。在征戰過程當中,桓宣的可謂功不可沒,不光幫助祖逖打下不服的塢堡主,而且在石勒派大軍攻打祖逖的時候,又是桓宣領兵救援,為祖逖解圍。可以說祖逖能在淮南建立北伐的橋頭堡,桓宣是出工出力的,祖逖也知道了桓宣軍事能力出眾,所以堅持留下他,幫助自己。

《晉書·桓宣列傳》:“逖留宣討諸未服,皆破之。”

當祖逖的北伐正如火如荼,似有光復中原機會的時候,他的好友劉琨,迎來了人生的終點。

第三部:他們都已老去

1.北望劉琨

翻檢劉琨在幷州的戰績,很是令人沮喪,敗多勝少,地盤也越丟越多,但劉琨的官職卻越來越高,建興三年(315年)西晉朝廷冊封劉琨為司空,都督並冀幽三州軍事,雖然三州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淪陷。

對西晉小朝廷來說,同在北方,挨的最近,又忠心的劉琨,簡直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劉琨的存在確實牽制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令小朝廷能多苟延殘喘一會兒。

建興四年(316年),接受任命後不久劉琨聯繫拓跋猗盧一起討伐劉聰。但拓跋猗盧卻在與劉琨達成約定後不久,就因為部落內亂而被殺死。拓跋猗盧之死對劉琨來說失去了一位抗擊匈奴的盟友,但也不全是壞消息。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送到拓跋猗盧那裡做人質的兒子劉遵趁亂跑了回來,不光自己回來,劉遵還帶回士兵三萬、牛羊馬十萬,一時間,劉琨勢力大振。雖然盟友死了,但是劉琨感覺自己實力比以前要強了。在盲目的自信下的,劉琨不聽勸告,決定獨自去進攻前來侵犯幷州的石勒,全軍盡出。卻由於冒敵輕進,中伏大敗,全軍覆沒,狼狽逃回。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琨子遵先質於盧,眾皆附之。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復振……琨不從,悉發其眾,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並土震駭。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復守。”

這次幷州是再也守不住了,接下來要去哪裡呢?雖然聽說琅琊王司馬睿已經在江東立足,但是劉琨無意南下他要留在北方,他要打敗劉聰、石勒,他要報仇雪恥,他要克復神州。這時素來欣賞劉琨的段氏鮮卑領袖段匹磾遣使送信,盛情邀請劉琨去自己治下的幽州。在經過激烈的思考之後,劉琨告別了幷州奔向了幽州,離開之前他回首最後一次看了這個他曾經奮鬥過十年的地方,十年之中他有過豪情萬丈也有過落荒而逃,現在一切都結束了。

來到幽州後,段匹磾與劉琨結拜為兄弟。劉琨想要藉助段氏鮮卑的力量重整旗鼓,但他哪裡知道末日即將來臨。建武元年(317年),段氏鮮卑爆發了內鬥,段匹磾被弟弟段末杯擊敗逃走,劉琨的兒子劉群也被段末杯俘虜了。劉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段末杯讓他給劉琨寫密信邀請他共擊段匹磾,誰料密信被段匹磾截獲。段匹磾雖相信劉琨對此事是毫不知情的,但是弟弟段叔軍提醒他要小心謹慎,最終還是將劉琨下獄。

劉琨素有名望,拘押期間,遠近之人盡皆憤嘆。抓捕了劉琨之後,段匹磾卻不敢殺他只能把他拘禁起來,劉琨的威望太大了,他只能請示東晉朝廷如何處理,權臣王敦一直忌憚劉琨,儘管劉琨遠在幽州但是朝廷上有很多他的支持者,所以劉琨必須死。他派遣密使告訴段匹磾假傳詔令處死劉琨。

劉琨聽說王敦來使,便對兒子劉遵說:“處仲(王敦)派使者來卻不告訴我,這是要殺我呀。”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處仲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劉琨真粉——桓溫

太興元年(318年)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稱奉皇帝詔旨將劉琨縊殺,子侄四人同時遇害。劉琨時年四十八歲。東晉因段匹磾勢力強大,還要依靠他討伐石勒,因此沒有弔祭劉琨。直到太興三年(320年),劉琨的從事中郎盧諶、崔悅等上表朝廷為劉琨鳴冤,太子中庶子溫嶠也上表附議。晉元帝才追贈劉琨為侍中、太尉,諡曰愍。

2.南望祖逖

劉琨死的時候,祖逖正在黃河地區與塢堡主陳川大戰。陳川曾經幫助祖逖圍攻樊雅,怎麼又會與祖逖反目成仇呢?祖逖太會籠絡人心了,當初,祖逖向陳川求援的時候,援軍當中有一個叫李頭的將軍,為祖逖作戰立下戰功。當時祖逖繳獲了一批駿馬,李頭很想要,但自己本來就是來幫忙的,怎麼好開口要人東西,祖逖卻一眼看穿了李頭的想法,將馬送給了他,還特別器重李頭。

這下可不得了,回去後李頭多次說起與祖逖並肩作戰的愉快經歷,還說如果能以祖逖為主,自己雖死無憾。這可觸怒到了陳川,在陳川看來,祖逖這種收買人心的做法,無疑會威脅自己的統治。陳川一氣之下砍了李頭,沒想到李頭的部下連夜出逃,投奔祖逖。陳川更加怒不可遏,出兵攻打祖逖,盟友關係就此破裂。

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年,等到太興二年(319年)的時候,陳川漸漸不是老練的祖逖的對手了,為了保全自己,陳川投靠了石勒,並請求派遣援軍。同年5月,石勒派遣石虎率軍5萬南下,援救陳川。當月,祖逖與石虎在開封附近展開激戰。關於這場戰爭的結果,說法不一,有說祖逖贏了,有說石虎贏了。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季龍大敗,收兵掠豫州,徙陳川還襄國”。

《晉書·石勒載記》:“平西將軍祖逖攻陳川於蓬關,石季龍救川,逖退屯樑國,季龍使揚武左伏肅攻之”。

綜合起來看,結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石虎戰後掠豫州,祖逖退還樑國,應該是祖逖敗了,或者祖逖先小勝而大敗。但對祖逖來說,此戰並未傷筋動骨,戰後祖逖返回淮南,進行休整,與石虎的部下桃豹沿淮河對峙。

祖逖修整的時候,朝廷裡颳起妖風,鎮守荊州的權臣王敦有意起兵後,攻佔南京,遂派參軍聯絡各大士族門閥,暗示自己的意圖。祖逖知道後勃然變色,叫來王敦的使者瞋目厲聲大罵:“給我回去告訴阿黑(王敦小名),他怎麼敢如此大逆不道,他要是敢不要臉,我就率三千兵馬用長矛戳他的腳趕他回去!”

《世說新語·豪爽》:“卿語阿黑,何敢不遜,催攝面去,須臾不爾,我將三千兵槊腳令上!”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祖逖還活著的時候,始終對王敦有震懾力,王敦雖然是當時的第一權臣,但卻始終擁兵自重,害怕北伐,只敢為了琅琊王氏的權勢搞內鬥,從這點看祖逖不知道比王敦高到哪裡去了。

怒斥走王敦的使者後,修整完的祖逖決定繼續北伐。太興二年(319年)十月,祖逖率兵繼續北伐,和桃豹在蓬陂塢對峙。兩軍駐紮在同一個城池的兩個堡壘裡,相持四十多天,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的軍糧即將用光,估計敵軍的軍糧也快消耗得差不多了,祖逖又上演了一處妙計:祖逖用布袋裝滿土,調集兵士往自己的軍營裡運,就好像是在運米。另外,單獨安排幾個人停在道邊休息,在他們的擔子裡裝上真正的糧食,這是故意讓桃豹來搶的。不出所料,桃豹的士兵襲擊了落單者。之後桃豹果然中計,誤以為祖逖軍中草充足,萌生退意,無心堅守。然後,祖逖又派兵截擊桃豹的補給隊,搶到了大量軍糧。於是彈盡糧絕的桃豹只有帶人在夜幕掩護下逃走。

此戰是祖逖軍事生涯中最值得稱道的一役,後世以此認為祖逖軍事才能出眾,但這難免有拔高之嫌。從祖逖的一系列戰役經歷來看他的軍事能力不是很突出,但他竟然能夠成為北伐的領袖,定然有其獨特的能力。

這樣說吧,祖逖是一個很知變通的人,在進軍前期受挫之後,祖逖能夠很快的針對現實調整路線。前面說道,當時河南境內大大小小的塢堡主在祖逖到來之前,大多在名義上臣服於石勒,而祖逖到來之後他們就在晉朝和石勒之間搖擺。如果祖逖是一個死板的人,只知道國家大義,他應該要求這些塢堡主堅定表態——歸漢還是歸胡。但這對這些塢堡主來說卻是一道送命題,因為這些塢堡主中有很多人的孩子在石勒軍中當人質,如果過分糾結名分,必然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這方面,祖逖顯得很開明,允許他們在晉朝與石勒之間採取騎牆策略,並且還三五不時派出遊擊部隊假裝與他們開戰們,令這些塢堡主得以向石勒方面表示自己和祖逖沒什麼交情。當然,作為對祖逖的回報,他們也會刺探石勒的軍情,悄悄傳遞給祖逖。

祖逖能這麼做,是因為他從來不是拘泥形式的人。祖逖剛剛率部南渡京口的時候,經濟狀況特別緊張,吃穿用度都相當寒酸。但是有一天,王導和庾亮來拜訪他的時候,發現他穿的光鮮亮麗,住的也很豪華,就問他怎麼突然闊了,祖逖回答的態度十分平淡:昨天夜裡去秦淮河南,幹了一票。

《世說新語·任誕》:“祖車騎過江時,公私儉薄,無好服玩。王、庾諸公共就祖,忽見裘袍重疊,珍飾盈列。諸公怪問之,祖曰:昨夜復南塘一出。”

當然,打家劫舍的行為,許多並不是祖逖策劃的,但顯然祖逖對此心知肚明,從不阻攔,還默許、鼓勵。有時候,手下的人作案失手落入法網,祖逖還想辦法把他們從大牢裡撈出來。在祖逖看來清正廉潔的虛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實在在得到部下的擁戴,這樣他們才能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北伐。所以祖逖在河南能聽任塢堡主左右搖擺,絲毫不意外,因為他從來不喜歡那些虛頭巴腦。

太興三年(320年)6月,祖逖推鋒北進,進入河南境內,7月,石勒派遣精兵萬人南下,被祖逖擊敗。由於祖逖對塢堡主採取的成功策略,使得一年之內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被收復。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圖片來源:史圖館)

祖逖進軍河南,軍勢愈發強盛。而此時的石勒也正要集中精力對抗前趙,所以一時之間也無力南下與祖逖爭鋒。為此石勒覺得跟祖逖打好關係很有必要,就命人在祖逖老家為祖逖母親修繕墳墓,又致信請求南北互市。祖逖沒有回信,這種事情一旦與石勒來往,建康朝廷那邊肯定又要唧唧咋咋。但前面說了,祖逖不是一個拘泥的人,所以雖然沒有回信,卻聽任雙方互市,為此收利十倍,兵馬日益強壯。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石勒不敢窺兵河南,使成皋縣修逖母墓,因與逖書,求通使交市,逖不報書,而聽互市,收利十倍,於是公私豐贍,士馬日滋。”

輝煌就到此為止,太興四年(321年),晉元帝任命戴淵為徵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出鎮合肥。

祖逖認為戴淵雖有才望,卻無遠見卓識,而且自己辛苦收復河南,卻仍不得朝廷信任,心中甚為不快。何況,戴淵是江南本地人。在北方,他沒有故土,沒有先人的墳塋,也沒有失散或死難的親人和朋友。這樣的人對北伐歷來是最不熱衷。

祖逖的想法是對的,別看戴淵名頭唬人,但他此次北上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節制祖逖。司馬睿此舉是為了控制祖逖的兵力,進而震懾有不臣之心的王敦,因為他作為一個光桿司令對抗王敦無依無靠,雖然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一點用也沒有。儘管對朝廷的任命頗為不滿,但祖逖到底不是王敦,他還是接受了。

不久,祖逖又聽聞王敦跋扈,朝廷內部矛盾日益尖銳的消息,擔心內亂爆發,北伐難成,以致憂憤成疾。祖逖雖患病,但仍圖進取。虎牢城北臨黃河,西接成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為了防備石勒南下,在人生的最後兩個月,祖逖全力以赴,調集人手,修繕虎牢城,意圖把這裡打造成將來抗擊石勒的軍事重鎮。

太興四年(321年)九月,虎牢城還未完工,卻有一顆妖星出現在豫州上空,當時有人預言,妖星出現預示著大將當死。祖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說:這是為我出現的吧。不久祖逖去世,豫州的百姓哭的如喪考妣,更有為祖逖立祠祭拜的。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先是,華譚、庾闡問術人戴洋,洋曰:"祖豫州九月當死。"初有妖星見於豫州之分,歷陽陳訓又謂人曰:"今年西北大將當死。"逖亦見星,曰:"為我矣!方平河北,而天欲殺我,此乃不祐國也。"

終章:正是魏晉亂世裡,風雲沉浮又一生

劉琨死了,祖逖也死了。簡單再說說他們的身後事吧,劉琨剛剛奔赴段氏鮮卑的時候,晉愍帝司馬鄴已經成為了劉聰的階下囚,為了王室不滅,北方的漢人有主心骨,劉琨敦促南方的司馬睿儘快繼位,以安定人心。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他特地派自己的內侄溫嶠南下建康送達《勸進表》,正是這樣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數年之後挽救了東晉王朝。

祖逖去世之後,朝廷任命他的弟弟祖約接掌其部眾。後趙趁機入侵河南,祖約才略不足,無法抵擋石勒的進攻,退據壽春,祖逖收復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終又被後趙攻陷。咸和二年(327年),蘇峻聯合祖約一起以誅殺庾亮為由,起兵反叛。兵敗逃亡,祖約率領宗族投奔石勒,為後趙石勒所誅,宗族夷滅。只有祖逖的小兒子祖道重,被祖逖故吏所救,後趙滅亡後復歸江南。

西晉的滅亡開啟了黑暗的三百年,而劉琨與祖逖就是這黑夜中劃過天空的兩顆流星,關於他倆的早年,《晉書》裡評價“貪亂之輩”和“佻巧之徒”,也許還是貼切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至於他們的後半生,想來想去還是隻有《晉書》中的評語最為公允:西晉滅亡,神州陸沉,君主失權,五胡肆虐中原,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時刻,放蕩的子弟更易性情,各展其才,共騁英氣,遇時運艱難而慷慨激昂,因世間大亂而驅馳天下,全力拯救危難,頂疾風而顯示出強勁之力,自勵忠貞的操守,如寒鬆立節,都能到達三公之位,成名於一時。古人云:亂世識忠良。說的就是他們啊!上天不佑晉朝,將起戰事,劉琨區區一人,單獨抵禦胡人精銳,推心置腹的聯合異族,竟然身死囹圄,令人心痛!祖逖功業中興,收復九州的半數之地,而災星竟然在他身上應驗,北伐徒然無功,令人痛惜!劉琨雄才大略,臨危受命;祖逖性格剛烈,胸懷大志。可惜,可惜呀!

《晉書·劉琨祖逖列傳》:史臣曰:及金行中毀,乾維失統,三後流亡,遞縈居彘之禍,六戎橫噬,交肆長蛇之毒,於是素絲改色,跅弛易情,各運奇才,並騰英氣,遇時屯而感激,因世亂以驅馳,陳力危邦,犯疾風而表勁,勵其貞操,契寒鬆而立節,鹹能自致三鉉,成名一時。古人有言曰:"世亂識忠良。"益斯之謂矣。天不祚晉,方啟戎心,越石區區,獨御鯨鯢之銳,推心異類,竟終幽圄,痛哉!士稚葉跡中興,克復九州之半,而災星告釁,笠轂徒招,惜矣!

贊曰:越石才雄,臨危效忠,枕戈長息,投袂徼功,崎嶇汾晉,契闊獯戎。見欺段氏,于嗟道窮!祖生烈烈,夙懷奇節。扣楫中流,誓清凶孽。鄰醜景附,遺萌載悅。天妖是徵,國恥奚雪!

劉琨死前曾留有一首絕命詩句,詩的最後一句正是他和祖逖一生的寫照: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

參考資料:《晉書》、《資治通鑑》、《世說新語》、《祖逖北伐及其失敗原因淺析》(朱成文)、《晉史筆記:祖逖與劉琨》(凹凸天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士——論劉琨的悲劇命運》(劉敏、歐縻)、《五霸崗上,聞雞起舞:祖逖》(呂輕侯)、《他們都曾少年,他們都已老去——正是魏晉亂世裡,風雲沉浮又一生》(房昊、雲瀾)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好文推薦☆

一個嚴肅的問題:印度的疾病與醫療發展史

歷史課沒告訴你的:孝文帝遷都前,發生了什麼?

江浙滬曾經的老大揚州,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劉琨祖逖列傳:他們都曾年少,他們都已老去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