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吹奏文明歌——三明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側記

家風是家族文明發展的進步催生劑,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線和品質的衡量器。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不耕則讀,不讀則耕,惟此兩途,不誤一生”“一訓父慈,二訓子孝,三訓臣忠,四訓夫義,五訓婦從,六訓友恭,七訓敬長”,這三則家風名句分別來自閩學四賢中的三明“三賢”朱熹、楊時、羅從彥,這些經典古訓一直激勵三明無數家庭為之堅守、傳承、弘揚。

家風正則家業興民風正。近年來,我市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化、日常化、具象化,著力推進家庭文明建設,廣泛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了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的濃厚氛圍。

文明家庭,從宣傳引領開始

  走進三明的社區,宣傳欄、海報、樓道中“滿意在家庭,傳承好家風家訓”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

文明公益宣傳成為媒體、社會的共識。在三明電視臺製作1分多鐘電視公益宣傳片,2015年在春節前後連續三個月每日26次在一、二套滾動播放;在市區最繁華的三優街主街道兩側懸掛“尋找‘最美家庭’,傳承文明家風,構建和諧社會”等公益廣告牌110面;在全市“婦女之家”、車站、圩場等張貼“最美家庭”宣傳畫4000餘張;在各村(居)“婦女之家”建立“最美家庭”專題宣傳欄、壁報、展示平臺;市、縣兩級婦聯同時啟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電話彩鈴宣傳,讓每一個打進市、縣、區婦聯電話的人都能聽到家庭文明建設的倡導。

在三明電視臺開闢尋找“最美家庭”專題專欄,宣傳活動開展情況和“最美家庭”風采。省、市、縣電視臺刊播了200多個我市家庭典型事蹟。

網絡、微信也競相宣傳好家風好家訓。“今日三明網”“三明文明網”“三明婦女網”展示“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家庭”候選人,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家庭”網絡投票,近百萬人次參與網絡投票活動;《文明三明》《三明女性之聲》微信平臺宣傳好家風好家教,《這位三明人入選美國名人錄,擔任世界微波理事會輪值主席!一封家書告訴你如何培養傑出的孩子!》這篇楊國風家書的微信閱讀量就達11700多人次。

“婦女之家”也在行動。各村居“婦女之家”通過舉辦故事會、座談會,組織群眾自編自演文藝節目,晒出最美家庭生活、講述家庭和諧故事、展示家庭文明風采、秀出家庭未來夢想。

家庭文明,用活動精心打造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2015年、2016年我市連續開展三明市“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活動,表彰了一批三明市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以及“夫妻和睦、孝老愛親、教子有方、鄰里友善、節儉持家、勤勉廉潔、平安和諧、情繫國防、樂善好施、篤行勤學”十大類的“最美家庭”,並在市藝術館演藝廳隆重舉行2015三明市“最美家庭”發佈會、2016三明市“最美家庭”頒獎晚會。

藉助家風家訓這個平臺,著力開展有影響力的活動。

邀請谷文昌之子谷豫東做“傳續良好家風 弘揚革命傳統”專題講座;福建著名文化學者馬照南先生做《古代家訓與當代家風建設》專題講座;南京大學教授徐雁,在三明、尤溪、將樂、建寧、泰寧等地舉辦“家訓的智慧與家教的魅力”講座,啟動“革命傳統代代傳——好家風巡講活動”。

開展家書抵萬金——現代家書家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家庭優秀案例徵集和徵集家風、家訓、家規,晒家庭幸福生活、講家庭和諧故事、展家庭文明風采活動。

在市委黨校、三明學院、三明職業技術學院、三明電大舉辦“好家風好家訓道德論壇”活動……

建立尤溪朱子家庭文化示範基地、永安新安社區家庭服務示範基地、明溪城南社區傳承好家風示範基地等5個省級示範性家庭建設基地。

建設“十里閩學長廊”,加快籌建完善有三明本土特色的朱熹館、郭居敬館、楊時館等家風家訓展示館,成為許多家庭的期盼。

全市各中小學校積極行動起來,“優秀家訓家風故事”“我的家庭故事·我有一個獨特姓名”徵集活動共徵集到三明各地優秀家訓、家風故事500多篇(條),這些家訓、家風故事成為許多家庭教育的引領。

傳承家風,全社會傾力共為

  好家風需要全社會形成合力。

實施家庭教育行動計劃,開展三明市“十百千”家庭教育公益宣講活動:每月一次公開課共10場;家教宣講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活動,不少於100場次;每週微課惠及全市近千所學校、社區家長學校,這種“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家教沙龍”活動特別有吸引力,是許多父母的期待。

父母通過預告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主題,如“互聯網+時代家長的媒介素養的培養”“家長如何提升孩子的內力成長”“家訓的智慧與家教的魅力”“你是哪一類型的父母”等,“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就請來全國、全省及本土的知名專家學者,至目前活動舉辦了105場次,受益家長4萬餘人。

社區家長活躍起來,學校教師隊伍、專家隊伍、志願者一起參與培訓、交流、服務;選派骨幹參與全國、省級舉辦的家教講師培訓和家庭教育論壇;組織社區家長學校教師、家教志願者到“福建省家庭教育試驗研究基地”參觀交流,為社區家庭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全市370多所學校建立家長學校,360多所學校設立家長委員會,180所學校設立“流動家長學校”,共舉辦培訓、講座1270多場次,培訓家長68.1萬人次。

上個月,梅列區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導中心開展校園童謠幼小銜接教育專題講座,利用家校通平臺每週給家長髮送一條家庭教育知識,受到眾多家長的點贊。

無獨有偶,“三元區家庭教育志願服務隊”編髮《0-6歲家庭教育童謠》成為這個暑期很多家長的必讀書目。

(三明日報記者劉巖鬆 通訊員江祖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