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晚報:格鬥狂人徐曉冬戳了誰的面子

綜合格鬥 武術 搏擊 武俠 人民網 2017-05-06

中國搏擊選手徐曉冬日前在成都將太極拳師魏雷13秒KO倒地。這段視頻隨後在網絡上引起廣泛傳播,震動了整個中華武壇。一石激起千層浪,視頻引發了大家對太極拳乃至中國傳統武術實戰價值的探討,也引發了眾多武術界人士為太極站出來“正名”。(《燕趙晚報》5月3日第A15版)

徐曉冬一戰成名,太極拳師魏雷13秒被KO。和魏雷一起倒下的,是很多人對中國傳統武術的敬畏和膜拜。號稱要“打假”傳統武術的徐曉冬已然成為各大武林門派的仇敵,崆峒派、少林派、陳家溝太極傳人……只有武俠小說中才有的門派恩怨突然以一種喧囂的方式呈現在世人眼前。

徐曉冬的言行,究竟戳了誰的面子?為什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武術教練,會激起這麼多人蔘與到一場是非當中?

探其究竟,恐怕要從我們的傳統文化說起。多年來,武術一直是很多人的心理屏障,尤其在我們面對外辱強敵的年代,武林風骨和俠客義行總會適時伴隨著心底的憤懣與不甘而流傳。民間江湖上從不缺少的傳說就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武術不僅是個體自衛的技能,還演變為民間社會心理自我認知的實現途徑。所以武術一直是國粹的一部分。國粹雲者,是一個群體對文化認知的終極肯定。

所以徐曉冬打倒的不是一個太極拳師,而是代表這種國粹的一種文化符號和心理支撐。所以徐曉冬必然會激起當事群體的普遍性反擊,同時徐曉冬也會讓很多普通人心裡不太舒服:公眾不認為中國的武術如此脆弱,徐也不具備叫板中國武術的能力。所以,人們期待有武林高手來迎戰徐曉冬。

人們熱衷打擂還有一個文化基因就是國人對排序的天然敏感性。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武林是最適合排序的領域,從古至今,所有與武術、軍事相關的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總少不了對個人本領的排序。三國如此,金庸小說如此,封神榜也如此。大家也想親眼見識一下,一直以神祕主義色彩存在的中國武術,究竟有多大的能量,與過去相比,我們的武術是進步了還是退化了。因此,不要聲討公眾的看客心理,是騾子是馬,就應該拉出來遛遛,否則何以讓人信服?

說到這裡,對於徐曉冬提出的打假說法,支持徐曉冬的人們有充足的理由。一直以來,因為籠罩了一層文化符號的光環,中國武林一直不缺故事,正劇、荒誕劇,甚至滑稽劇……由於武術的高深莫測,而且現實中無法讓人們在實戰中鑑別真偽,所以一些魚目混珠之徒利用武術作為幌子,花拳繡腿,甚至公然欺騙。比如某閆姓太極大師表演“隔山打牛”,結果“表演”失敗,據說已被逐出師門。所以武術竟然和打假扯在一起,雖屬不倫不類,也確實戳中某些以武行騙者的痛點。

傳統武術究竟是花拳繡腿還是濟世神功,這不僅是武林人關心的問題,也是大眾圍觀的焦點。我們相信中華武學自有其存在價值,人們期待真功夫及早確證自己的不凡,也支持徐曉冬通過打假讓那些濫竽充數的武林人原形畢露。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只有去偽存真,才會保持國粹的純度。起效如此,許曉冬個人的炒作與否,倒沒有那麼重要了,不是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