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師資格證—小學材料題考點-背誦版

資格考試 政治 孔子 教育 番茄小二 番茄小二 2017-10-11

小學材料題考點—背誦版

一、新課改相關理念

1.學生觀

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1)學生是發展的人

第一,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第三,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2.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即主動地自覺自願地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或不情願地學習。學習的“自主性”具體表現為“自立”“自為”“自律”三個特性,這三個特性構成了“自主學習”的三大支柱及所顯示出的基本特徵。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探究學習是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具有主動性、問題性、開放性、生成性和創造性。

3.教師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具體來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4.教師教學觀的轉變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教師應鼓勵學生參與教學;創設智力操作活動;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並加強訓練。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過程;指導學生了解學科特徵,掌握學科研究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教師應做到教學相長,提倡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的意義。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關注人的教學理念的表現: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5.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

(2)在對待教學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6.新課程背景下的評價理念

第一,在評價功能上,要由側重甄別和選拔轉向側重發展。

第二,在評價對象上,要從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逐步轉向關注對過程的評價。

第三,在評價主體上,要強調評價主體多元化和評價信息多源化,重視自評、互評的作用。

第四,在評價結果上,不僅要關注評價結果的準確、公正,更要強調評價結果的反饋以及被評價者對評價結果的認同和對原有狀態的改進。

第五,在評價內容上,要強調對評價對象的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綜合考察。

第六,在評價方法上,要強調評價方式多樣化,尤其注重把質性評價與量化評價結合起來,以質性評價統整量化評價。

第七,在評價者與評價對象的關係上,要強調平等、理解、互動,體現以人為本的主體性評價的價值取向。

二、德育規律與原則

1.四大規律

(1)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2.九大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

1.基本含義

導向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貫徹要求

(1)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二)疏導原則

1.基本含義

疏導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2.貫徹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1.基本含義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

2.貫徹要求

(1)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

(2)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

(3)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堅定不移地貫徹到底,督促學生切實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1.基本含義

這一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2.貫徹要求

(1)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爭取家長和社會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學校為中心的“三位一體”德育網絡;

(3)處理好銜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經常性、制度化、連續性、系統性。

(五)因材施教原則

1.基本含義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我國的孔子提出了“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瞭解學生的有效方法,並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有區別的教育。

2.貫徹要求

(1)深入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

(2)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3)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六)知行統一原則

1.基本含義

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鍊,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2.貫徹要求

(1)加強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

(2)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在接觸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加深情感體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一的原則;

(4)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

(七)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1.基本含義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2.貫徹要求

(1)堅持正面教育原則;

(2)堅持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

(3)建立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和集體組織的公約、守則等,並且嚴格管理,認真執行。

(八)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1.基本含義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於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

2.貫徹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分析,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啟發他們自覺思考,克服缺點,發揚優點。

(九)集體教育原則

1.基本含義

教育者面對受教育者的集體進行教育,同時依靠並通過集體,教育其中的個別成員。這條原則是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首先提出並堅持實行的。

2.貫徹要求

①要培養堅強的集體,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集體活動,提高集體的道德水準。

②面向集體進行教育,將個別人的問題放到集體中去解決;通過處理個別人的問題,同時又使集體受到教育。

由於篇幅有限,後面更多內容可私聊小二免費獲取完整版

同時額外贈送一下資料

2017教師資格證作文素材(精簡版)

2017教師資格證通關寶典(名師版)

2015-2017教師資格證真題(含解析)

2017教師資格證寫作方法4節課(視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