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背:考過4次簡答5次材料分析的班級管理核心知識

資格考試 藝術 陶冶 文學 中考 中國招教網 2018-12-16

考過4次簡答5次材料分析的班級管理核心知識點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核心考點-班級管理

考情分析:

班級管理從歷年真題的分佈來看主要以主觀題備考,這模塊在考試中佔22分左右,主要是 1-2道單選、1道單選題或者是1道材料題。考班主任如何處理班級突發狀況(原則、方法),通常結合材料來考;班主任工作主要是簡答題備考。常規工作考單選題,個別工作主要在材料題中考,班隊活動的類型做單選備考,另外要會區分掌握課外活動類型。

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背:考過4次簡答5次材料分析的班級管理核心知識

班級與班集體:

一、班級與班集體的區別

(1)班集體是班級的最高發展形式

(2)班級發展成為班集體是一個質的飛躍過程

(班集體一定是班級,班級不一定是班集體)

二、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1)班集體的組建階段

這一階段是集體的雛形時期,班級的奮鬥目標和行為規範尚未完全變成小學生的自覺行動。成員之間彼此還不熟悉,對班主任的依賴性很強,工作是由班主任主持的。這一時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也是工作能力經受考驗的關鍵期。

(2)核心形成階段

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有了瞭解,產生了情誼和信賴,班集體的核心初步形成擬定,班集體的特徵已經比較鮮明地呈現並穩定下來。班幹部開始發揮核心作用,凝聚力有所顯現。這一時期是班主任培養班級骨幹的重要時期。

(3)發展階段

班集體已經成為教育主體。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形成強有力的輿論與良好的班風。

(4)成熟階段 微博@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

集體的特徵得到充分而完全地體現,併為集體成員所內化,全班已成為一個組織制度健全的有機整體,整個班級洋溢著一種平等、和諧、上進、合作的心理氣氛。

班集體的基本特徵:

(1)有共同的奮鬥目標

(2)有健全的組織機構

(3)有嚴密的組織紀律

(4)有正確的集體輿論

(5)有強大的凝聚力

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背:考過4次簡答5次材料分析的班級管理核心知識

班主任:

班主任的角色

1.授業者

2.管理者

3.指導者

4.溝通者

班主任瞭解學生的方法★★★

(1)書面材料分析法

(2)調查法

(3)觀察法

(4)談話法

如何組織和培養優秀班集體★★★

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

(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

(2)建立得力的班集體核心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班主任的能力素質

(1)具有了解學生的能力(具有了解學生的能力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證)

(2)具有以言動心的說服能力

(3)具有形成班集體的組織能力

(4)具有協調家庭、學校和社會關係的能力

(5)具有指導班級活動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說服教育法

說服教育法是以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來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的方法。

2.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利用教師的愛和各種情境中的教育因素都學生實行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使其心靈受到感化的一種教育方法。

3.實際鍛鍊法

實際鍛鍊法是班主任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實際活動,在行動實踐中鍛鍊思想、培養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

4.獎懲激勵法

在班主任工作中,表揚與批評、獎勵與懲罰是一種有力的教育手段。懲罰必須以尊重學生的人格為前提。

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背:考過4次簡答5次材料分析的班級管理核心知識

班級管理的模式 :

1.常規管理

常規管理是指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

2.平行管理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

3.民主管理

是指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參與班級管理的方法。

4.目標管理★★★

是一種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調動被管理者的積極性。目標管理思想由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提出。

班級管理的原則與方法:

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背:考過4次簡答5次材料分析的班級管理核心知識

教師資格證考試必背:考過4次簡答5次材料分析的班級管理核心知識

課外、校外活動:

課外、校外教育的意義★★★

1.課外、校外教育有利於學生開闊眼界,獲取新知識; 微博@中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

2.課外、校外教育是對青少年實施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特長的廣闊天地;

3.課外、校外教育有利於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各種能力;

4.課外、校外教育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

課外、校外教育的內容

社會實踐活動、學科活動; 科技活動、文學藝術活動

文娛體育活動、社會公益活動; 課外閱讀活動

課外、校外教育的組織形式

群眾性活動;小組活動(主要形式);個人活動

小組大致可分為:

(1)學科小組 (2)勞動技術小組

(3)藝術小組 (4)體育小組

相關推薦

推薦中...